2022年安徽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doc
-
资源ID:89630143
资源大小:24.55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安徽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doc
2023年最新整理考试真题资料2022年安徽省小学教师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 ( 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教育教学中搞“一刀切”、“齐步走”,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个别差异性 C 、阶段性 D 、互补性 2 教师进行人格修养最好的策略是()。 A “取法乎下” B “取法乎中” C “取法乎上” D “无法即法” 3 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上 A 德育内容 B 德育方法 C 德育原则 D 德育规律 4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符合()规律 A 德育过程 B 智育过程 C 美育过程 D 心理咨询 5 认知模式由()提出 A 皮亚杰 B 斯金纳 C 布鲁纳 D 彼得 ? 麦克费尔 6 下列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A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B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C 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D 引导学生协调发展 7 董老师上游戏课时,小明总爱举手,但答题经常出错,小强不爱举手,但老师点名提问 却总能答对。老师下列做法中,最合适的是()。A 批评小明总出错表扬小强爱思考 B 表扬小明爱举手,批评小强不发言 C 批评小明总出错,批评小强不发扬 D 激发小明勤思考,鼓励小强多举手 8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 思想 B 政治 C 道德 D 思想品德 9 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A 、孔子 B 、荀子 C 、孟子 D 、老子 10 从职业属性来说,教师职业属于()。 A 、专门职业 B 、普通职业 C 、高收入职业 D 、一般职业 11 ”数学家希尔伯特、华罗庚都是教育家”由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 数学家都是教育家 B 有的数学家是教育家 C 教育家都是数学家 D 教育家都不是数学家 12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 、卢梭和赫尔巴特 C 、赫尔巴特和杜威 D 、夸美纽斯和杜威 13 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A 班级公共财产 B 班级信息 C 学生 D 班级资料 14 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A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 、义务教育 C 、终身教育 D 、建立学习型社会 15 一名教师是否真正具备从事教师的职业条件,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 A 、学科知识 B 、教学技能 C 、人格特征 D 、专业素养 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 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是 _ 。 2 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 3 是教学手段和教学活动方式的总称。 4 程序教学的代表人物是。 5 课时教学方案的格式可分为、三种。 6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为、。 7 是衡量人的品德好坏的重要标志。 8 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 9 ”终身教育”概念以“、”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教育观念的变革。 10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普遍与的关系。 11 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和三个阶段。 12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为、。 13 是依据划分的课的种类。 14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 15 先秦时期,以 _ 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三、简答题 ( 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2 简述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3 什么是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 4 教师在选择教学媒体时应考虑哪些具体因素 ? 5 简述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 6 简述学生所应履行的义务。 四、论述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 如何陈述教学目标 ? 2 自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虽经多次变化,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和培养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的观点一直没有变,请你根据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来分析这种现象。 历年考试真题为作者精心整理,如有需要,请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