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pdf

    • 资源ID:89638267       资源大小:3.51MB        全文页数:8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pdf

    摘要摘要保健型园林是以它强化的养生保健功能成为更加符合人类居住环境要求的新的园林形式。由于国内发展起步较晚,规划设计理论不完善,实际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人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保健资料的搜集和研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保健型园林的国内外设计理论和实践经验,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理论体系不完善,实践不足且区域发展不平衡,实际建设与理论,使用者需要结合不足;文章还进一步总结了保健型园林的概念、特点,在概念中加入了“循证设计”的方法论理念,即规划设计需要使用者的参与,充分考虑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通过对有较早发展的上海地区的典型保健型园林进行调研,利用问卷调查数据,从游客游览动机、对环境满意度、游客行为、对自己身心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现有保健型园林中存在的几点问题:保健型园林环境设计对人们心理行为需求缺乏深入考虑;保健型园林环境保健因子设计应用单一,且有的设计也不合理;保健引导宣传不足;保健型园林环境设计对使用人群考虑不足;保健型园林环境养护管理落后,不规范。在系统研究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加上本人对上海地区保健型园林的调研结果分析,论文初步论述了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方法体系,包括主题定位、总体规划分区以及园林构成要素的详细规划设计要点;并对保健型园林的设计提出几点建议。将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理论运用于实践,完成上海临近地区一浙江兰溪诸葛村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保健区的规划。关键词: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研究,实践,设计体系A B S T R A C TA B S T R A C T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i san e wg a r d e np a t t e nw h i c hi sm o r ei nl i n ew i t h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 so fh u m a nl i v i n ge n v i r o n m e n t,m e a n w h i l e,i th a sS t r e n g t h e n i n gf u n c t i o ni nt h eh e a l t hc a r e I nc h i n a,t h es t a r to fd e v e l o p m e n to f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w a sl a t e r,S Ot h et h e o r yo fd e s i g nw a sn o tp e r f e c ta n dt h ea c t u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h a sal o to fp r o b l e m s O nt h eb a s i so fp r e v i o u ss t u d i e s,t h ep a p e r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r e s e a r c h e dt h e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 Sd e s i g n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e x p e r i e n c e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b yc o l l e c t i n ga n dr e s e a r c h i n gt h ed a t eo fh e a l t hc a r e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m e a n w h i l e,t h ep a p e rs u m e du pt h ep r o b l e m s:T h es y s t e mo ft h e o r yi sn o tp e r f e c t e d,P r a c t i c ei si n s u f f i c i e n ta n di t sd e v e l o p m e n ta r e ai su n b a l a n c e d,t h ea c t u a l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t h e o r yi sn o tc o m b i n e ds u f f i c i e n t l yw i t hu s e r s n e e d;t h ep a p e rs u m m a r i z e dh e a l t hg a r d e n?t h ec o n c e p t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i nf u r t h e r,t h ec o n c e p to f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a d d st o”e v i d e n c e-b a s e dd e s i g n”:t h eu s e r sm u s tj o i ni nt h ep l a n n i n gd e s i g na n dt h ed e s i g nm u s tc o n s i d e rt h eu s e r s a c t u a ln e e d sf u l l y T h r o u g hs u r v e yo ft h e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i nS h a n g h a iw h i c hh a se a r l yd e v e l o p m e n t,T h i sa r t i c l eu s e st h e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s u r v e yd a t at oa n a l y z e,f r o mm o t i v a t i o no ft o u r i s t si na r o u n d,S a t i s f a c t i o nt o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b e h a v i o ro fv i s i t o r s,a n dt h es a t i s f a c t i o no fm i n d,f r o mt h ed e t a i l sa n dp e o p l e a c t u a ln e e d s,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p r o b l e m sa b o u te x i s t i n g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T h ed e s i g no fe n v i r o n m e n ti sl a c ko fd e e p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f o rn e e d si nP e o p l e S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b e h a v i o r,T h ed e s i g na b o u tc a r ef a c t o ri n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 e n v i r o n m e n ti ss i n g l ea n du n r e a s o n a b l e,T h ep u b l i c i t ya b o u th e a l t hc a r ei si n s u f f i c i e n t,t h em a n a g e m e n to fe n v i r o n m e n ti sp o o ra n du n s t a n d a r d B yt h es y s t e m l yr e s e a r c h i n go nr e s u l t so ft h ep r e v i o u sr e s e a r c h,t h ep a p e ra d d st or e s e a r c hr e s u l t so fh e a l t hg a r d e ni nS h a n g h a ia r e a,t h i sp a p e rp r e l i m i n a r yd i s c u s s e st h et h e o r yd e s i g ns y s t e mo f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w h i c hI n c l u d et h e m ep o s i t i o n,m a s t e rp l a na n dd i v i s i o n,t h ed e t a i l e dp l a n n i n gd e s i g ne s s e n t i a l so fg a r d e nc o m p o n e n t sa n dd i s c u s s es o m es u g g e s t i o n so ft h e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 d e s i g n I nt h ee n do ft h i sp a p e r,w eu s et h eh e a l t h c a r el a n d s c f i p et h e o r ya n dm e t h o d si nt h ed e s i g no ft h ep l a no fh e a l t h c a r ea r e ai nn e i g h b o r i n gS h a n g h a i Z h e j i a n gL a n x iZ h u g ec o u n t r y T o u r i s ma n dR e c r e a t i o n dA g r i c u l u r e K e yw o r d s: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s t u d yo fd e s i g nt h e o r y,p r a c t i c e,d e s i g ns y s t e mI I目录目录捅要IA B S T R A C T I I1 引言11 1 研究背景11 1 1 亚健康人群比例不断增加11 1 2 新园林设计理念对园林发展的要求11 1 3 园林功能多元化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11 1 4 人们的保健意识的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11 2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意义21 2 1 研究的内容21 2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31 3 研究的方法31 3 1 文献研究31 3 2 实地调研31 3 3 调查问卷31 3 4 实践验证42 保健型园林的研究概述52 1 保健型园林的基本概念52 1 1 保健型园林的起源52 1 2 保健型园林的概念52 1-3 保健型园林与康复疗养景观以及园艺疗法园林的区别与联系62 2 保健型园林的基本特征62 2 1 保健主题明确性72 2 2 功能较普通园林更加高效、多样72 2 3 设计最大限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72 2 4 养生保健文化的强化和引导72 3 保健型园林的识别72 4 保健型园林的分类83 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93 1 国外相关保健园林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现状93 1 1 国外相关保健园林的设计理论研究93 1 2 国外保健型型园林实践研究1 23 1 3 小结1 33 2 国内保健型园林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现状1 43 2 1 国内保健型园林的理论发展研究1 43 2 2 国内保健型园林的实践研究1 63 2 3 小结1 63 3 相关保健园林理论的时代性发展1 73 3 1 低碳植物景观在保健型园林中的应用1 73 3 2 五感设计理论在保健型园林中的应用1 73 3 2 1 视觉设计183 3 2 2 听觉设计1 9I I I目录3 3 2 3 嗅觉设计1 93 3 2 4 触觉设计2 03 3 2 5 味觉设计2 13 3 3 大众行为心理对保健型园林的指导2 13 3 3 1 大众典型行为特点2 13 3 3 2 通过使用人群不同表现出的大众典型行为2 24 案例分析2 34 1 公共绿地的保健型园林2 34 1 1 康健园2 34 1 1 1 康健园简介2 34 1 1 2 外环境现状2 34 1 1 3 调研概况2 44 1 2 上海延中绿地2 74 1 2 1 绿地简介2 74 1 2 2 外环境现状2 74 1 2 3 调研概况3l4 1 3 小结3 34 2 居住区的保健型园林3 44 2 1 爱建园3 44 2 1 1 居住区简介3 44 2 1 2 调研概况3 44 2 2 上海万里城生态保健区3 64 2 2 1 居住区简介3 64 2 2 2 调研概况:一3 74 2 3 上海民星新村-3 94 2 3 1 居住区简介3 94 2 3 2 调研概况3 94 2 3 4 小结4 04 3 公共绿地与居住区保健型园林的对比与分析4 04 4 保健型园林的使用调查及分析4l4 4 1 问卷设计依据:4 14 4 2 问卷调查对象及情况4 l4 4 3 问卷调查统计及结果分析4 24 5 本章总结4 44 5 1 存在问题主要以下方面4 54 5 2 可借鉴的优秀设计方面4 55 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体系4 7 5 1 设计定位一4 75 2 设计原则一4 75 2 1 生态资源保健,突出养生保健目的的设计原则4 75 2 2 以人为本,设计人性化原则4 75 2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性原则4 85 2 4 养生保健文化景观的创建原则4 85 2 5 参与性原则4 8I V目录5 3 总体布局4 95 4 保健型园林各要素设计要点4 95 4 1 地7 侈4 95 4 2 植物设计5 05 4 3 水体设计5 25 4 4 道路、广场设计5 35 4 5 建筑小品5 45。5 保健活动的开发5 46 保健型园林实践验证一5 66 1 浙江兰溪诸葛村休闲观光农业的相关规划5 66 1 1 保健资源的调查与项目设计5 66 1 2 功能分区5 66 1 3 保健环境的营造5 66 1 3 1 各区保健植物的选择5 66 1 3 2 保健建筑的建设5 76 1 3 3 保健产品的开发5 86 1 3 4 保健活动的开发5 87 结语5 97 1 结j 沦5 97 2 论文创新点6 07 3 研究存在的不足6 0参考文献6 2p 付录6 5个人简介6 6导师简介6 7致谢6 8V1 引言1 引言1 1 研究背景1 1 1 亚健康人群比例不断增加当今社会,由于环境的恶化,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身心健康正在承受着巨大的威胁,亚健康人数的比例不断增大,养生保健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作为人们进行自我保健载体的保健型园林成为人们青睐的人居环境,这就使保健园林在园林绿地中的比例越来越大。1 1 2 新园林设计理念对园林发展的要求随着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全球环境严重恶化,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国内外环境心理学、现代医学、养生学以及国内古典园林蕴含的养生智慧等都渗透到了现代的景观园林中,使人们意识到园林不仅具有传统的绿化、游赏等功能,更担负着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责任,保健型园林成为发展趋势。2 0 0 2 年第二届国际人居环境与绿化产业学术研讨会上,程绪坷先生提出“生态、文化、保健”是新世纪园林景观设计的主旋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2 1 世纪的不变的主题,园林景观建设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注意环境的生态平衡建设,确保人居环境更加生态平衡、景观优美,文化氛围和保健益体效果更强,使“经济、社会、环境”系统在发展变化中实现动态平衡【3 1,这就要求注重“保健”理念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应用。2 0 世纪8 0 年代,随着保健型园林的提出,从此,在上海地区保健型园林进行了大力量实践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1 1 3 园林功能多元化和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人类对环境的不断开发,园林的功能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例如园林由刚开始单纯的绿化功能不断扩展到承担环境维护、生态保护、文化休憩功能,而现在更担负着维护人们身心健康的功能,保健型园林正是在这种社会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现代环境心理学、医学、养生学、园艺疗法和森林疗法理念以及低碳理念等前言科学不断渗透到园林景观的建设中,为保健型园林的发展提供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同时国内外的相关保健理论和实践的不断研究,优化和组合了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理论。1 1 4 人们的保健意识的提高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随着城市化的快速进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人们承受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各种城市病的困扰以及亚健康人数比例不断增大,人们的身心健康在承受着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以上海地区为例巨大的威胁,使养生保健逐渐成为现代人关注的焦点,人们的养生保健意识逐渐加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据研究表明,人们生活的外部环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的影响率远大于医学,可达近2 0。根据疗养学的理念认为外界优美的环境是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元素 1 1,园林环境及其中的各构成要素都对心健康有积极的功效【2】,园林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环境中最为贴近的因素,虽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它对人类的身心健康起到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健康是人们永恒的话题,是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普遍认为健康是指身体上没有病即为健康,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再是单纯的四肢健全,没有疾病,健康还包括积极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我们都知道人的精神心理状态、行为对社会和自己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深层的健康观还包括人的精神心理行为正常和社会道德规范。1 9 4 6 年世界卫生组织(W o r l dH e a l t hO r g a n 厄a#o n,W H O)把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d i s e a s e)或病痛(i n f i r m i t y),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s t a t eo fc o m p l e t ew e l l b e i n g)。;“完整的健康 概念应是人们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二方面的良好和完满状态【4 _ 5 1。园林作为人类最贴切的生存环境,保健型园林以它强化的身心保健功能成为人们首选的人居环境,因此保健型园林成为园林发展的趋势。健康理念的重新定义决定了医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而是转化为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世界卫生组织W H O 明确提出:2 1 世纪人类健康的保证主要靠自己。自我保健医学广泛兴起,例如自我保健、自我医疗、自我护理等方法逐渐用在了人们的防病治病、保持健康等方面,这也说明以后的疾病的医疗重点不再是医院而是家庭和个人【6】,人们身心健康的维护更多的要依靠自我保健。因此,园林作为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我保健行为的载体,迅速发展,保健型园林的设计和实践越来越得到园林行业的重视。保健型园林功能重在预防疾病,辅助治疗,特别是在中国人口众多、医疗条件不足、资金短缺的基本国情下,自我保健、预防疾病显得尤为重要,而作为有养生保健功效的保健型园林无疑成为了园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1 2 研究的内容与目的、意义1 2 1 研究的内容(一)研究国内外相关保健园林的发展现状,研究其设计理论和实践成果,并进行总结和讨论;在此研究总结基础上,在保健型园林的概念、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扩充,同时总结可以指导和应用到保健型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现代理论和实践经验。(二)对保健型园林有较早发展的上海地区的典型保健型园林进行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从实际设计案例中发现积极的方面和存在的问1 引言题,以完善保健型园林规划设计体系。(三)以浙江省兰溪诸葛村的观光农业保健区规划项目为例,实践验证。1 2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一)首先,我国保健型园林的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设计理论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其次,我国人口多,医疗条件不足,资金短缺等国情要求预防疾病成为当今保证健康的重要手段,所以保健型园林作为进行自我保健行为的重要载体将成为园林的发展趋势:最后,我国五千年文化蕴含的传统养生智慧,以及中国古典园林蕴含的养生文化无疑为国内保健型园林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国内保健型园林的研究对促进其实践趋于平衡和规划设计理论完善有积极作用。(-)保健型园林的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它的人性化要求。保健型园林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园林的保健功效,更能从侧面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为国人的身心健康提供认知保证。(三)对国内外的保健型园林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进行研究和总结,充分挖掘园林中的保健因子,改善和完善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体系。(四)重点研究相关保健的环境心理和大众心理行为,通过保健型园林的建设把这些客观的需要转变成人们的实际需要以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要,进而总结实践经验,完善保健型园林规划设计体系。1 3 研究的方法1 3 1 文献研究纵观国内外有关保健型园林理论和实践的大量资料,并对相关课题的资料进行摘录,收集,对相关理论总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包括有关保健园林设计的理念、园林五大要素保健功效的研究,环境心理学,大众行为心理在园林中的应用以及园林对人身心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的文献,以此作为论文研究的基础和指导。1 3 2 实地调研同时通过文献检索,查阅并认识己有的相关理论和历史文献资料,在上海地区对典型的保健型园林进行大量的现场勘察,此研究建立在现场真实体验的基础上。进行长时间的实地调研,通过观察、走访、拍照、测绘等具体方法和措施,详细地记录和深刻地认识研究对象的各方面信息,以获得第一手详细资料。探讨其实践经验和存在问题,归纳总结出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需要注意的问题,进一步完善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体系。1 3 3 调查问卷统计使用者对保健型园林环境的要求以及对效果和功能的评价,总结分析,保健型园林设计理垒兰塞堕堡篁兰坠圭塑些垦塑塑一二二一对保健型园林实践进行指导。同时吸取前人的经验成果,初步构建保健型园林规划设计体系。1 3 4 实践验证以浙江兰溪诸葛村观光农业休闲总体规划,考察保健型园林规划设计体系的商用,完善体系。42 保健型园林的基本知识2 保健型园林的研究概述2 1 保健型园林的基本概念2 1 1 保健型园林的起源自从有了人类的文明,就有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开发和利用,追求更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居住环境。国外关于健康问题的园林设计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那时就有了由欧洲修道院园衍变而来的康复花园(h e a l i n gg a r d e n),修道士为了研究药理,在园中种植了很多药用植物,之后被患有疾病的人用来居住以恢复健康。随着二次世界战争的爆发,用于治疗和恢复健康的景观设计层出不穷,例如本杰明瑞希(B e n j a m i 规R u s h)医师在1 7 9 8 年第一次向世人提出通过花园工作有减轻患者症状的效果即园艺疗法。起初他们都是针对患有疾病的对象,它们都可以说是保健型园林的最初起源。中国有千年文化的积淀,传统的养生保健文化早在先秦时的道家思想中就体现出来了。道家文化崇尚自然,强调天人合一,认为只有人与自然达到一种和谐,人才是健康的,这种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园林艺术。天人合一的思想讲究人与自然处于和谐,让外界自然环境的平衡来影响人的内在平衡,已达到保健养生的效果。所以说中国古典园林是保健型园林在国内的雏形。随着社会现代科技的发展,健康概念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改变,使人们的自我保健的意识逐渐提高,而保健型园林是人们进行自我保健行为的重要载体,符合时代的发展,成为人们更加青睐的居住环境,它不仅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而且满足人于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条件。2 1 2 保健型园林的概念欧美发达国家最早出现保健型园林这一名词,各方面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保健型园林的建设由医疗专家和从事园林设计行业的人员共同合作,而且也有专门培训这方面人才的机构,使保健型园林的规划设计更加专业和完善。它的英文名为“h e a l t h c a r eg a r d e n 7 1,主要服务的对象是病人或者有钱人服务,范围比较狭窄;指导思想主要是环境心理学和医学,重点是改善就医环境来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国内的保健型园林研究,研究起步较晚,在1 9 9 0 年,程绪坷首次提出园林保健型这一类型,之后国内人士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并进行了很多的实践,保健型园林作为一种服务大众的园林形式逐渐发展起来。牛泽慧、徐峰在文章保健型园林的营造中对保健型园林做出如下定义:保健型园林是以维护人民健康和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为目的,以医学与环境心理学为指导,通过地形、保健型植物,建筑小品的运用来营造的具有保健效果的园林【引。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以上海地区为例国内保健型园林不同与国外,它的保健目的重在预防疾病、辅助治疗,指导思想侧重于植物的保健功效,这非常符合国内医疗方面的国情,本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和对国内外保健园林经验学习上,在文章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对保健型园林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扩充总结:保健型园林充分体现园林的各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最大程度注意调节和恢复人们的身心健康的景观设计,同时它兼顾提高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和增加养生保健文化知识的责任,指导思想以医学、中国传统养生学、环境心理学以及大众的行为心理特征和人们的实际需要为指导,通过园林的各种构成元素在“循证设计 的方法论指导下营造的具有强化保健功效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这里讲的循证设计中的“证”不仅包括环境对人身心健康影响已研究出的成果,也包括在实际实践中对保健型园林建设已存在问题吸取的经验教训 9 1。循证设计就是基于以经验(或观察)和科研数据为依据以指导设计过程的方法。简单可以理解以人类在园林环境中各方面实际要求作为依据来设计。2 1 3 保健型园林与康复疗养景观以及园艺疗法园林的区别与联系所谓保健,即保证并维护健康之意【1 0 1。其含义重在预防。保健型园林旨在维护健康和预防疾病,服务于广大人民,同时提高保健意识。在保健型园林中人们进行的保健活动更多是一种自发性活动,而在康复疗养园林以及园艺疗法的环境中更多的是进行一种必要性的康复活动。康复和疗养都是以对疾病的治疗已达到健康为目的。康复疗养园林主要针对于患有疾病的人群,服务范围小,改善其治疗环境,缓解就医情绪上的压力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园艺疗法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参与其中,通过植物(包括庭园、绿地等)的保健功能以及参加与植物相关的诸活动(园艺、花园等)以达到促进体力、身心健康、精神恢复的疗法【l。园艺疗法早期的概念先驱是:由1 9 7 8 年B e n j a m i nR u s h 提出通过花园工作有可以减轻患者症状的效果。可见早起的园艺疗法也是主要以病人或者残疾人为对象。现代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园艺疗法由原来的疗养、治病目的发展到更多以维护健康为目的。所以说广义上的园艺疗法园林和保健型园林很相通。综上所述,保健型园林和康复疗养园林、园艺疗法有区别也有联系,都是以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为终极目标。相对于国内来说,国外的康复疗养园林和园艺疗法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已经有很成熟的研究,相对来说比较完善,对保健型园林的设计体系有很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2 2 保健型园林的基本特征保健型园林是人们不断探索园林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时间赋予了他的时代性,具有不同于普通园林的多种特征,以创造更适于人们62 保健型园林的基本知识居住的环境,2 2 1 保健主题明确性保健型园林环境的规划设计就是充分挖掘园林中的保健因子以最大发挥保健功能为首要目标。社会的种种压力,环境的恶化,使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巨大的危机,因而养生保健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保健型园林正是以它强化的养生保健功能成为人们青睐的人居环境,保健型园林就随之而然的受到专业人士和非专业人士的注重,应用前景广阔。2 2 2 功能较普通园林更加高效、多样首先,保健高效专业。保健型园林具有园林本身的基本功能外还有更加注重对人们身心健康的维护和疗养的功能。所有的园林或多或少都具有保健的功能,但是保健型园林在保健功能上更具有高效性和专业性【1 2】,提供专业的保健设施和保健活动,以及专业的保健人员为人们服务,使人们在其中更好的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保健以缓解压力、维持身心平衡;其次,高效的环境效益。保健型园林中植物不仅能具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抗震减灾等生态功能,而且能够挥发有益身体健康的物质和杀菌物质,同时增加空气负离子浓度。因此保健型园林比一般意义的园林具有更高效的环境效益;再次,宣传功能。保健型园林使人们不断探索的一种新的园林形式,它具有现代文明的元素,融入了很多现代的新的环境理念,例如保健知识,低碳知识等。因此人们处在保健型园林的环境以一种自发行的行为中就能保健和提高保健意识,环保意识;最后,多样且充足的保健活动空间。2 2 3 设计最大限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健型园林最大限度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设计切实结合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人类有各个方面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有深层次的或者表层次的,精神方面的或者物质方面的,表层和物质方面的需求是外在的显而易见的,而精神和深层次的需求是其本质,它决定人们外在的;现今环境心理学和大众行为心理不深入到园林环境的建设中来,要求园林空间设计更加人性化,从精神上满足人们更加深层次的需求,营造景观优美,积极向上的环境空间【1 3】。2 2 4 养生保健文化的强化和引导保健型园林担负着保健文化的普及以及提高保健意识的责任,在规划设计中加入有关保健养生文化景观建设,以及养生保健活动设施的设置,引导人们进行性保健活动。2 3 保健型园林的识别保健型园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识别。首先,宣传栏进行明确的简介解释,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以上海地区为例在人们进入园林环境之前就给人们一个潜意识的提示,这是一个主要的识别途径;其次,在园林环境进行保健知识文化景观的建设,以及对保健植物的保健功效效进行解释说明,不仅对保健知识进行了宣传,也强化了人们的保健意识。这也是识别保健型园林的一个重要途径;最后,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服务,引导进行保健活动。保健园林往往穿插在各种绿地中,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而高效、专业的保健型园林需要增设保健活动引导的设施,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所在。2 4 保健型园林的分类虽然保健型园林的分类有很多种,但是在某一处保健型园林建设中往往是很多种类型的保健型园林综合应用,并不是单以某一种主题营造保健型园林。综合性的保健型园林利用率高,更符合园林发展趋势的要求。具体的分类如下:(一)随着保健型园林的研究不断深入,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的分类(见表2 一1)。2-1 保健型园林一般分类表【1 2】T a b l e 2 一lT h en o r m a l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o fh e a l t h c a r el a n d s c a p e(二)牛泽慧在硕士论文中根据保健型园林中的具有保健作用的元素把保健型园林分为三种:环境保健型园林,活动保健型园林,保健引导保健型园林。环境保健型园林主要以环境保健为主;活动保健型园林以保健活动的开发设计为主;保健引导保健型园林以增强人的保健意识与保健能力为主要目的,以对人们进行保健宣传和健康教育为主n 引。3 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3 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3 1 国外相关保健园林的设计理论和实践发展现状3 1 1 国外相关保健园林的设计理论研究国外保健型园林起源较早,理论研究比较深入,理论体系比较完善,但是国外的保健园林更加注重其本身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一)国外相关保健型园林理论的不断发展环境心理学和医学是欧美的传统保健型园林指导基础,环境设计重点是改善病人就医的环境,使环境赏心悦目,从而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辅助治疗功效充分发挥。在2 0 世纪3 0 年代,布隆斯维克从事环境知觉研究的时候使用环境心理学(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P s y c h o l o g y)这一名词,开始了环境心理学的早期研究【l4 1。直到2 0 世纪6 0 年代,环境心理学才成为正式的应用学科,并得到极大发展。如今,环境心理主要包括3 种理论:首先,集中研究环境中对人们产生各种刺激因子,例如颜色、声音、建筑物等对人们产生的刺激;其次,研究通过对环境的有针对性的控制,以达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影响和改变;最后,研究的内容是根据环境的有关特征例如物质特征、社会特征来说明个人行为活动的合理性以及环境与个体行为的关系 1 5-1 6】。在园林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个作用中人可以改变环境,反过来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1 7】。人们依靠自己的行为接近环境,通过对环境的觉察,得知有意义的信息来决定自己的行为,通过行为的实施确定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这是一个心理过程。园林植物设计中环境心理学的具体应用表现在要求园林营造满足人们对安全性、实用性、私密性、宜人性、公共性等的要求【17 1。环境心理学对园林植物设计的要求恰恰符合了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人类动机论提出的人类的五种普遍的主要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1 8】。保健型园林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提供让使用者心理上感觉舒适的环境,从而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达到养生保健的作用。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很多专家开始用科研数据分析医学和环境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影响。循证设计是一种设计思想,以循证医学和环境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重在运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合理的统计数据来证明环境对人体健康的积极影响和真是的积极效果【1 们,使保健型园林的设计有据可依。国外发展相当成熟的园艺疗法对保健型园林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在1 6 世纪至2 0 世纪中期的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园艺疗法创立并发展,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之后到1 9 7 0 年,在美国,伤员康复和职业培训被引用到园艺中来并与作业疗法有机结合,使园艺疗法充实了新的内涵。在医院中,通过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一以上海地区为例园艺疗法对复原的军人进行治疗得到了很好的疗效,因此园艺疗法在美国迅速发展起来。在2 0 世纪7 0 年代,园艺疗法国际化发展壮大,日本并制定了园艺疗法现状调查报告书。进入2 1 世纪,身心健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园艺疗法由最初的疗养和治病功能逐渐扩大化,特别是通过园艺活动对人们精神压力的缓解,调节亚健康人群的身心,使健康人更加健康,见下表3 1。表3 1 园艺疗法的功效6】T a b l e 3 1H o r t i c u l t u r a lt h e r a p ye f f i c a c y当今在园林环境设计中,园艺疗法中的五感设计,把有残疾的障碍人群考虑到使用人群中,做到无障碍设计,让他们能与正常人群一起在同一区域共同体验环境。医院把最初的康复疗养花园专门为病人设计,是疗养康复中心,疗养院的附属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普及到私人花园,甚至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疗养康复景观的实践。根据现代医学实验的反复试验证实,园林景观形象具有直观的物态性、四维的时空性、全面的通感性,因此对大脑皮层和心理状态积极的改善作用【2 1 1,它通过对患者心理产生积极影响以恢复身心的健康。在康复疗养环境中,自然要素是一个重要的疗养因子。由C l a r eC o o p e r M a r c u s 和M a m iB a r n e s 著作的疗养花园一书中提出,成功的疗养花园设计需要遵循下列原则:创造多样的环境空间,例如单处的私密空间和交往的公共空间,满足使用者的不同心理需求,增强心理的控制感、领域感,缓解压力;多采用绿色环保材料,例如天然存在的材料,少用人工材料;培养健身锻炼的兴趣,积极创造有利于健身活动的环境,通

    注意事项

    本文(保健型园林设计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地区为例.pdf)为本站会员(赵**)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