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3.pdf
-
资源ID:89653077
资源大小:445.5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3.pd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A4A4 版】版】(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黄蜂的毒液呈碱性,若被黄蜂蜇了,涂抹下列物质可缓解疼痛的是()A食盐水(pH7 )B牙膏(pH9)C肥皂(pH10 )D米醋(pH3)2、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含有 Cu(NO3)2 和 AgNO3 的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和 Cu,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B滤渣中一定不含 Fe,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和 Cu(NO3)2C滤渣中一定含有 Ag,滤液中可能含有 Cu(NO3)2和 AgNO3D滤渣中一定含有 Ag 和 Cu,滤液中可能含有 Cu(NO3)2和 AgNO33、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正电子、负质子都是反粒子,它们跟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科学家已发现反氢原子。推测出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A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B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C由一个带负电的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D由一个质子和一个带正电的电子构成4、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5、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科学家合成了核电荷数为 114 的原子,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89,则该1/10原子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是()A114B61C175D289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8、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 24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 28 个电子B属于非金属元素D相对原子质量为 52.00g9、关于双氧水制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水的质量不变 B只有加入二氧化锰才能制得氧气C液体中氢元素质量分数变大 D氧元素全部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10、关于金属及合金的说法错误的是()A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元素C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大B生铁和钢是常见的铁合金D焊锡的熔点比纯锡的熔点低11、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 2.2gCO2 和 1.8gH2O,另取 3.2g该有机化合物在 O2 中完全燃烧,消耗 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C2H4BCH4OCCH4DC2H4O12、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8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2/1013、实验室制取 CO2 的有关操作如下,不正确的是()A检查气密性B制气C收集 D验满14、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15、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H Fe2+Cu P2O5Fe3+NaCl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C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 5 个氧原子1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 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 COCCO 和 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DCO 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17、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3/10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AH2、CO、CO2CH2、CH4、CO BN2、O2、CO2 DH2、CH4、CO218、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100g 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 20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 a 点转化为 b 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 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均有晶体析出19、向 ZnSO4 和 CuCl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该滤渣中含有的金属是()AZn、FeBZn、CuCFe、CuDZn、Fe、Cu20、对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B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C氧化汞受热后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作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我们已经学习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的细铁丝应先用砂纸打磨干净,这个变化属于_变化(2)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3)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的目的_(4)火柴的目的是为了_4/10(5)某同学取一段纱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请分析此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_、_(写两条即可)2、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食盐、熟石灰、小苏打、石墨四种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其中可用于制铅笔芯的是_(填数字序号,下同);可用作面点发酵剂的是_;常用作食品加工调味的是_;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2)农业上,碳酸钾(K2CO3)可用作_(填“磷”或“钾”)肥。已知碳酸钾溶液呈碱性,则碳酸钾_(填“能”或“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施用。3、某同学用如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你填写有关空格(1)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_;(2)待该物质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3)实验后发现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低于五分之一,原因是(任写两点)_、_(4)由本实验可以推测氮气的性质_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5/10(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_;_。(2)实验室用 A、E 装置组合制取氧气的反应方程式是_。实验结束时应先_ 再_(选“移出导管”和“熄灭酒精灯”)。(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_,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再添加药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小明同学将一根洁净铜丝的一端绕成螺旋状,再经过_处理,设计了如图 F 所示的发生装置(已略去夹持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5)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实验室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并收集甲烷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填字母)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四个实验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如图所示:6/10(1)实验 A 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小气球的作用是_。(2)实验 B 中,反应前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石灰石小块充分反应后再称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天平指针向_偏转,其原因是_。(3)如图 C 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10cm 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 分钟。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其原因是_。(4)如图 D 所示的小实验。先在托盘天平上称量一小段洁净的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后再称量燃烧产物的质量。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5)在四个实验中,是否有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反应?_,请从原子的角度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_。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将 40g 稀盐酸逐滴加入到 20g 溶质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溶液的 pH 变化如图一所示,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二所示(不考虑反应过程中热量损失)。试回答:(1)图二从 A 到 B 过程中,溶液的 pH 逐渐_(填“增大”或“减小”)。(2)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 40 g 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该合金放人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 100 g,烧杯内剩余固体 27 g。请完成下列计算:7/10(1)40 g 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_g。(2)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8/10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 1 1 个选项符合题意。共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020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2 2分,共分,共 4040 分)分)1、D2、C3、C4、A5、A6、B7、B8、A9、C10、A11、B12、D13、B14、C15、B16、C17、C18、C19、C20、A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3 3 小题,共小题,共 1212 分)分)1、物理变化增大铁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铁丝燃烧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把集气瓶炸裂给铁丝加热,使温度达到铁的着火点;铁丝上有铁锈;氧气的浓度太低等2、钾不能3、瓶内氧气被反应完毕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空气中氧气约占其9/101体积的5 )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难溶于水三、实验题(共三、实验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1515 分,共分,共 3030 分)分)1、酒精灯锥形瓶 2KClO32KCl+3O2移出导管熄灭酒精灯B C(或 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H2O2=2H2O+O2灼烧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 AD 或 AE点燃2、4P+5O22P2O5平衡气压,防止橡皮塞飞出右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左边一端铜丝变黑色玻璃棒 a 端下降,b端上升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镁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质量和总个数都不变四、计算题(共四、计算题(共 2 2 小题,每题小题,每题 9 9 分,共分,共 1818 分)分)1、(1)减小(2)B(3)3.65%2、(1)13g;(2)19.6%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