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pdf
1、我国在探索太空、开发深海、建设高铁、5G 技术等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箭箭体采用铝合金,工业上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铝冶炼铝B.5G 手机电池工作时,电池中化学能完全转化为电能C.华为5G 手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I).中国天眼E A S T 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2、止吐药米格列奈中间体N的合成反应如图(已知:P h 为苯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中间体N的分子式为G M Q N?B.物质的量相同的M与 N最多消耗等量的N aO HC.M合成N的反应为取代反应 D.M、N都能使酸性的KM n O i 溶液褪色3、设山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0.5m o l P C 1 5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为2%B.标准状况下,1 1.2 L C O 2 和 S O 2 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人C.4 6g钠与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MD.0.I m o l F eC h 水解形成的F e(O H”胶粒数小于0.4、制备异丁酸甲酯的某种反应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理的是A.可以用甲醉、丙烯和一氧化碳为原料制备异丁酸甲酯B.反应过程中涉及加成反应1C.化合物6 和化合物9互为同分异构体 CH jO HD.上述反应过程中H C o(C O)3 未改变反应的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5、三效催化剂是最为常见的汽车尾气催化剂,其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磔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转化过程中,氮元素均被还原B.依据图示判断催化剂不参与储存和还原过程C.还原过程中生成0.1 m o l N2,转移0.5 m o l 电子D.三效催化剂能有效实现汽车尾气中C 0、以乩、N 0 xN2H2O.CO2三种成分的净化6、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对应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且能完整解释对应实验现象的是A.将小块钠颗粒投入水中,快速游动直至消失:N a+H Q=O H +N a+H 2 tB.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产生淡黄色沉淀和刺激性气味气体:S zO 1+2H+=S I +S O 2 t +上0C.向滴有酚酸的B a(O H)?溶液中加入N a H S O,溶液,至溶液恰好变为无色:B a +O H +S 0:+H+=B a S O j +H20D.N a A l O z溶液中通入过量 C O”产生白色沉淀:2 A 10r+C 02+3 H20=2A l (0II)3 I +C 0;7、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操作正确的是ABCI)检验淀粉水解生成了葡萄糖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L测溶液p H检查气密性新 制 的氢 氧 化 铜 1悬 浊 液淀 粉+u-U稀 硫酸后 日加 热 加 热i p H 试 纸Hix4s*8、A、B、C、D、E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E 元素原子序数的2 倍。E 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A、B、C、D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C A J +B D,有多种用途,可用来合成纳米管,还可作杀虫剂、催化剂、D.化合物CAjBDj中各原子均满足8助熔剂、阻燃剂等,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D1A.元素A、C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1 8 电子化合物B.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C DA C-|-A+D B-|-DI-C.元素A、E形成的化合物不能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AD9.据文献报道,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脱盐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装置说法正确的是QA.Y为阴离子选择性交换膜B.左室溶液碱性增强C.负极反应是 C H3C O O-+2 H2O-8 e=2 C O2 f+7 H+D.转移2 mo i 电子,海水脱去氯化钠的质量是5 8.5 g1 0 响 1 0 0 mL 5.0 mo l L-的N a O H 溶液中通入H 2 s 气体,含硫微粒在不同p H 溶液中的分布系数(S)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M 表示pH与 H S-的变化关系B.S 2-+H+i H S-的平衡常数数量级为I O NC.HS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D.配制Na2 s 溶液时可将Na2 s 固体直接溶于水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 6 0 分。1 1、(1 4 分)被是原子能、火箭、导弹、航空、宇宙航行以及冶金工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新兴材料。以某地的含氟钺矿(主要成分为B eO、C aF”A I 2 O 3、F e2O3,S i C h及少量的硫酸盐)为原料,生产工业氧化被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H2SO4 NH3H2O NaOH H20-Be(OH)2 -BaO已 知:2 5,K s p(C aC O-3)=8.7 x1 0,%p(C aS O 4)=2.5 x1 0 CB e(O H)2 与 A 1(O H)3 性质相似。回答下列问题:(1)“熔炼”的温度为1 6 0 0 C,其中约2 0%的 A I 2 O 3 反应生成烟气(主要成分为A 1 F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浸渣的主要成分为C aS C 4、0(3)加入氨水中和酸浸液,若将p H调至8 9,“沉钺”时产生的沉淀物主要有:、(4)“沉锁”后将滤渣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提高p H 进 行“除铁”,镀元素参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然后加适量水稀释进行“水解“,目的是,(5)若为高氟钺矿,需 在“沉镀”前进行“除氟”。工 业 上“除氟”是加入10%的氨水,并控制一定的条件,使氟与铝铁形成共沉淀物而除去。根据下图实验数据,选择的实验条件为pH=,水浴加热温度T=o3 4 PH 5图1 pH与杂质离子的沉淀率、BeO损失率的关系K 59 5 T 元 10 0图2温度对离子沉淀率的影响9 0(6)氧化钺粗产品含有一定量的硫酸盐会影响被的后续冶炼,可用碳酸盐脱除,发生反应:C a S O4(s)+N a 2c o 3(a q)=C a C O 3(s)+N a 2s o 4(a q)。通过计算反应的K值说明用碳酸钠脱硫酸根反应的程度大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12、(13分)硫氟化钾(K S C N)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药品,常用于合成树脂、杀虫杀菌剂等。某化已知:N H:,不溶于C S”C S,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三颈烧瓶内发生反应C S2+3N H3 N H,S C N+N H,H SO N H,H S 在 25 时易分解生成附和H 2s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装置B的名称是。(3)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A.可用装置A直接加热N H Q1固体制取氨气B.装置B可以填充PQsC.三颈烧瓶导气管应插入到下层液体中D.装置D的作用是为了吸收N L 和 H 2s(4)制备K S C N 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熄灭A处酒精灯,关闭K”维持三颈烧瓶内温度10 5 一段时间,让 C&充分反应,然后打开K”缓慢滴入K OH 溶液,并继续维持10 5。判断C S?己反应完全的依据是。(5)制备K S C N 晶体:先滤去三颈烧瓶中的固体催化剂,再,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氟化钾晶体。(6)测定产品中KS C N 的含量称 取 1.00 g实验产品,用蒸储水溶解后,定容于1 00 m L 容量瓶中,移取2 0.00 m L 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F e(N()3)3 溶液,用 0.1 000 m o l I A g N()3 标准溶液滴定,平行测定三次,消耗A g N O s 标准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 0.00 m L o滴定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S C N-+A g+=A g S C N l (白色),则终点时的现象是产品中KS C N 的质量分数为-1 3、(1 3 分)甲烷催化裂解是工业上制备乙快的方法之一。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C H 4(g)+2 O 2(g)=C O2(g)+2 H2O(l)AH,=-885 k J/m o l2 c 2 H 2(g)+5 C h(8)=4 c o 2(g)+2 H 2 O(l)AH2=-2 6 00 k J/m o l2 H2(g)+O2(g)=2 H2O a)A H3=-5 72 k J/m o l则 2 c H M g)=C 2 H 2(g)+3 H 2(g)AH=kJ/mol(2)某科研小组尝试利用固体表面催化工艺进行C H4的裂解。若用O-W。、8和分别表示C H 4、C 2 H 2、H 2 和固体催化剂,在固体催化剂表面C H 4 的裂解过程如图所示,从吸附到解吸的过程中,能 量 状 态 最 高 的 是(填 标 号),其理由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a m o l甲烷,测得单位时间内在固体催化剂表面C H4的转化率 a(C H M与温度(t o)的关系如图所示,t o C后C H4的转化率突减的原因可能是(3)甲烷分解体系中几种气体的平衡分压(p/P a)与温度(t/C)的关系如图所示。在某温度下,向V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 2 m o l C H4只发生反应2 c H 4(g)=C 2 H逸)+2比值),达到平衡时,测得p(H 2)=p(C H4)o C H4的平衡转化 率 为(结 果 保 留两位有效数字)。在图中,TC时,化学反应2 c H M g)UC汨2(g)+3 H 2(g)的压强平衡常数&=P a2(4)(2山 在催化剂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反应为:C H4(g)+C O2(g)2 C O(g)+2 H2(g)A H=+1 2 0k J-m o l-1,按一定体积比加入CE和C O?,在恒压下发生反应,温度对CO和H 2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此反应优选温度为900的原因是1 4、(1 0分)我国科学家发现A g C r S z (A M X?家族成员之一,A为一价金属,M为三价金属,X为氧族元素)在室温下具有超离子行为。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原子轨道填充2 个自旋方向相反(顺时针和逆时针)的电子。基态硫原子核外最多有一个电子顺时针旋转。基态铭原子有 个未成对电子。(2)氧族元素有氧、硫、硒(S e)、碇(T e)等元素。科学家用亚硒酸盐和硫酸盐跟踪固氮酶,研究反应机理。S e O;的空间构型为,T e O;中 硅 的 杂 化 类 型 是。Q HsO H的熔沸点大于C 2 H5 S H,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o(3)复合材料氧锯酸钙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已知A、B 的原子坐标分别为(0,0,0)、(1,1,0),则 C的原子坐标为。1 个钙原子与 个氧原子等距离且最近。1 5、(1 0 分)化 合 物 I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肾上腺素0-2 受体激动剂,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其合成路线如下:oH2C=CH2-C2H6。A BOHA C H 20HHoV 儿 VNHC(CH3)3Br,SOC12C2H4O2 C2H3BrO2-C DI H GS 0 C 1,已知:R C O O H-R C O C I回答下列问题:(1)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填序号)。A.AT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BC的反应条件可为:C u,O 2,AC.C能与B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达1 0 0%D.I mo lD最多可与2 mo i N a O H溶液发生反应(2)G的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0(3)E G的反应方程式为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已知:G+X H+HBr,X的结构简式为。(5)H-I的反应类型为 o(6)J(分子式为C8H 8。2)为F的同系物,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J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能发生银镜反应;在N a O H溶液中能反应生成两种有机物。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五组峰,且峰面积比为1:1:2:2:2的异构体的结构简式1-1 0 D BA C D BD A C B11、(14 分)(1)Al2O3+3 CaF2=2 A lF3 廿 3CaO(2 分)(未注明温度1600,未标1不扣分)(2)SiO2(1 分)(写 CaSiCh也给分)(3)Fe(OH)3、Be(OH)2、A1(OH)3(每个 1 分,共 3 分)(4)Be(OH)2+2OH-=B eO22+2 H2O 或 Be(OH)2+2OH-=B e(O H/(2 分)稀释使溶液的碱性变弱,BeC-水解,分离除去沉淀中的铝元素(2 分)(5)4 95(各 1 分,共 2 分)(温度在95 100C之间的数字或范围都给分)(6)C(SO42)/C(CO32)=sp(CaSO4)/Ksp(CaCO:;)=2.9x 10 K 值很大,说明转化反应程度很大(2 分)12、(13 分)(1)2NH,C1+Ca(OH)2=CaCl2+2NH3 t+2H20(2 分)(2)(球形)干 燥 管(1 分)(3)CD(2 分)(4)三颈烧瓶内液体不再分层(2 分)(5)蒸发浓缩(1 分)冷却结晶(1 分)(6)当滴入最后一滴AgNOs标准溶液时,锥形瓶内浊液的红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2 分)(写出:“红色恰好褪去”1 分、写出:“半分钟内部恢复”1 分)97.0%(2 分)13、(1)+388(2 分)(2)B (1分)A-B是甲烷中的C-H键断裂过程,断键吸热,A的能量小于B;B C是形成化学键的过程,成键放热,B的能量大于C (2分)温度过高,催化剂活性降低(2分)(3)5 0%(2 分)I x l O4 7(2 分)(4)9 0 0 时,合成气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但能耗升高,经济效益降低。(2分)(写出:“产率已经较高,再升高温度产率增幅不大”即得2分)1 4、(1 0 分)(1)9 (1 分)6 (1 分)(2)三角锥形(1分)s p F l分)C 2 H 5 O H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2分)1 1(3)(2 .1.2)(2 分)1 2 (2 分)1 5、(1 0 分)(1)A D (2 分)(2)(酚)羟基、醛基、埃基。(2分)CHQOCHBOr+2(3)(4)(C H 3)3 C N H?(1 分)(5)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OH产。_ _ _C r +HC1B r(2分)(1分)(6)4;(1 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