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四川省遂宁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含解析.pdf

    • 资源ID:89658236       资源大小:18.77MB        全文页数:1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遂宁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含解析.pdf

    word版可编辑】四川省遂宁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精选高考物理实验题100题含答案有解析1.小李同学利用激光笔和角度圆盘测量半圆形玻璃豉的折射率,如图2所示是他采用手机拍摄的某次实验现象图,红色是三条光线,固定好激光笔,然后将圆盘和玻璃砖一起顺时针绕圆心缓慢转动了 5角,发现光线恰好消失了(选填,或),那么这次他所测得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答案】=夜【解析】将圆盘和玻璃砖一起顺时针绕圆心缓慢转动了 5角,发现全反射,光线恰好消失;此时的临界角为C=4 5,则这次他所测得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n=V 2.sinC sin45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桌面水平且粗糙,在牵引重物作用下,木块能够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牵引重物触地且不反弹,木块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未碰到滑轮)。已知牵引重物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木块 打点计时器A牵引塞物某同学通过分析纸带数据,计算得到牵引重物触地前、后木块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句和a 2,由此可求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1=_ _ _ _ _ _ _ (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在正确操作、测量及计算的前提下,从系统误差的角度,你认为该实验测量的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结果与真实值比较会(选填“偏大”、“偏小”“不变”);木块的质量为M=(结果用题中字母表示)。答案 偏大 7 2g a,+a2【解析】【分析】【详解】牵引重物触地后,对木块由牛顿第二定律f/M g=M a2由此可求出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一g2在减速阶段产生加速度的力是滑动摩擦力和纸带受到的阻力,所以该实验测量的木块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结果与真实值比较会偏大。3牵引重物触地前,对木块和牵引重物分别用牛顿第二定律T-/,/Mg=M%m g-T=max联立解得q+a23.(某同学要测定某金属丝的电阻率。如图甲先用游标卡尺测其长度为 cm,如图乙再用螺旋测微器测其直径为 m m,如图丙然后用多用电表xlQ 挡粗测其电阻为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需进一步测其电阻,除待测金属丝外,实验室还备有的实验器材如下: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为15k。)B.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约为1C)C.滑动变阻器Ri(05C,0.6A)D.1.5V 的干电池两节,内阻不计E.开关S,导线若干请设计合理的电路图,并画在下图方框内 o用上面测得的金属导线长度1、直径d 和电阻R,可根据表达式p=算出所测金属的电阻率。【答案】6.015 1.770 6 见解析 工44/【解析】【详解】d)l.游标卡尺读数为: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X 精度,此题读数为:6 0 m m+3x0.0 5 m m =60.1 5mm=6.0 1 5cm即金属丝的长度为6.0 1 5cm。2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估读,此题的读数为:1.5 m m +2 7.3x0.0 1 m m =1.773 mm.即金属丝直径为1.773mm o3.多用表的读数为电阻的粗测值,为 6。RS _ 7id2R4.如 图所示,某小组同学利用D 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并可沿固定的圆弧形轨道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较链连接一轻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 点构成支架,调整使得O点位于圆弧形轨道的圆心处,保持杆沿水平方向。随后按如下步骤操作: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Z A O B =0;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用另一绳在O 点悬挂住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读数;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角,重复上述步骤,得到图示数据表格。F1/N1.0010.580.1.002 B/N-0.868-0.2910.865e3060。.150.根据表格数据,可知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的力(填“F】”或“F 2”),并求得钩码质量为 kg(保留一位有效数字,g 取 10m/s2);(2)实验中,让 A 传感器沿圆心为O 的 圆 弧 形(而 不 是 其 它 的 形 状)轨 道 移 动 的 主 要 目 的 是.A.方便改变A 传感器的读数 B.方便改变B 传感器的读数C.保持轻杆右端O 的位置不变 D.方便改变细绳与杆的夹角。【答案】Fi 0.05 C【解析】【分析】【详解】口 因绳子只能提供拉力,传感器示数为正值,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A 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为 2 对节点O,由平衡条件得 sin 30=mg解得m=0.05kg 网 让 A 传感器沿圆心为O 的圆弧形,移动传感器的过程中,传感器与O 点的距离保持不变,即 O 点位置保持不变,故 ABD错误,C 正确故选C5.某实验小组成员要测量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已知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0.5052;实验室提供了电压表V(量程为3 V,内阻约3k。)、电流表A(量程0.6A,内阻为0.70。)、滑动变阻器R(10C,2A)、电键和导线若干。为了尽可能减小实验误差,请在图1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图1图2(2)在 图 2 中 按 原 理 图 完 善 实 物 图 的 连 接(3)通过多次测量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 和电压表示数U,利用这些数据在图3 中画出了 U-I图线。由图线可以得出此干电池的电动势E=V(保留3位有效数字),内阻r=。(保留2位有效数字)。图3(4)实验过程中,发现电流表发生了故障,于是小组成员又找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定值电阻,组成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读出电压表Vi和 V2的多组数据5、5,描绘出二;-二:图象如图5所示,图线斜率为k,与横轴的截距为a,则 电 源 的 电 动 势=,内阻r=(用 k、a、RO表示)。【解析】(1)电路直接采用串联即可,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由于电流表内阻已知,则应采用电流表相对电源的内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2)对照电路图,实物图完善后如下图。(3)根据二=二一二二以及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动势为二=1.4 5N,内阻为二+二二=I f =喙 券 二=1.301故二=J.30二一 0;0二=0.60U;(4)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二=二+亭 二,变形得:二产二:二 三 一 三,口 Q口 *当二1 =。时,二;=Z,则有:手=二 笆&咨=二。解得:二=三,二=三。口 口 口 口 一 口 一 6.利用图示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打点计时g级命 1.编线 涓/均分长木幡)I I水平实总台 笆码(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此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须设法消除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阻力的影响B.利用此装置探究“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并用图象法处理数据时,如果画出的a-M 关系图象不是直线,就可确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C.利用此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应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2).小华在利用此装置“探究加速度a 与 力 F 的关系”时,因为不断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导致钩码的质量远远大于小车的质量,则小车加速度a 的值随钧码个数的增加将趋近于 的值.【答案】(1)C(2)g【解析】【分析】【详解】(1)A.此装置可以用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不需要平衡摩擦力,所 以 A 不准确;B.曲线的种类有双曲线、抛物线、三角函数曲线等多种,所以若a-M 图象是曲线,不能断定曲线是双曲线,即不能断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应画出a-图象,故 B 错误;MC.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需要平衡摩擦力,方法是将木板带打点计时器的一端适当垫高,这样做的目的是利用小车重力沿斜面分力补偿小车运动中所受阻力的影响,从而小车受到的合力即为绳子的拉力,故c正确.(2)设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M,则对小车有:Mg-F=Ma对钩码有:F-/.img=ma联立解得:M-uma-1M+m将上式变形为:叫 工,m1 +M可见当M m时,加速度a趋近于g.7.某同学要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某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考虑到水果电池组的内阻较大,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需要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器材中恰好有一块零刻度在中央的双电压表,该同学便充分利用这块电压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既能实现对该电压表的内阻的测量,又能利用该表完成水果电池组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他用到的实验器材有:待测水果电池组(电动势约4V,内阻约5 0 C)、双向电压表(量程为2V,内阻约为2 4。)、电阻箱(0 9 9 9 9。)、滑动变阻器()2()()。),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及若干导线。(1)该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线后,首先测出了电压表的内阻。请完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实验步骤:将K的滑动触头滑至最左端,将S拨 向1位置,将电阻箱阻值调为0;调节K的滑动触头,使电压表示数达到满偏;保持 不变,调 节 使 电 压 表 的 示 数 达 到读出电阻箱的阻值,记为&,则电压表的内阻&=。(2)若测得电压表内阻为2 Z。,可分析此测量值应_ _ _ _ _ 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 实 值。(3)接下来测量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步骤如下:将开关S 拨至_ _ _ _ _ _ (选填“1”或“2”)位置,将 K 的滑动触片移到最 端,不再移动;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一个合适值,记录下电压表的示数和电阻箱的阻值;重复步骤,记录多组电压表的示数及对应的电阻箱的阻值。(4)若将电阻箱与电压表并联后的阻值记录为R,作 出 图 象,则可消除系统误差,如图所示,其中纵截距为6,斜率为火,则 电 动 势 的 表 达 式 为,内 阻 的 表 达 式 为.【答案】(1)K 半偏(或最大值的一半)尺(2)大于(3)2 左(4)l 1 kE=r-b b【解析】【详解】(1)由题图可知,当 s 拨 向 1位置,滑动变阻器飞在电路中为分压式接法,利用电压表的半偏法得:调节 R 使电压表满偏;.保持Ri不变,&与电压表串联;2.调节用使电压表的示数达到半偏(或最大值的一半);网.则电压表的内阻R、与电阻箱示数与 相同。(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调节R2变大使电压表达到半偏的过程中,总电阻变大。干路总电流变小,由E=/-r+U外得。外变大,由电路知。外=。并+。右,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右侧分得的电压U右=I-R右 变 小,则。并变大,电压表半偏时,&上分得的电压就会大于电压表上分得的电压,那么R?的阻值就会大于电压表的阻值。(3)5M 6.测水果电池组的电动势和内阻,利用伏阻法,S拨到2 位置,同时将4 的滑动触头移到最左U u 端。利用E=E=G +力;,联立求E、r。2 “2(4)7.网.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变形得1 r 1 1 二-1 U E R E则r 1=k,=b,E E解得:l 1 kE=,v-ob b8.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图中A 为质量 为 M 的小车,连接在小车后的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B,它们均置于已平衡摩擦力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钩 码 P 的质量为m,C 为弹簧测力计,实验时改变P 的质量,读出测力计不同读数F,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1)在实验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满 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这一条件。(2)乙图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没有画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f,由纸带可得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为a=(用修、X2、X3、X4、f 来表示)。(3)实验完毕后,某同学发现实验时的电压小于220V,那 么 加 速 度 的 测 量 值 与 实 际 值 相 比(选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答案】不需要 产 不变【解析】【分析】【详解】(1)口 该实验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绳子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的条件。(2)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为a_ x3+x4-x2-xi=1+。一。一 西,1,4-(5T)2 100(3)3 根据(2)中所得到的加速度的表达式可知,加速度与电源电压无关,所以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是不变的。9.某实验小组调试如图1所示的装置准备研究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实验小组悬挂祛码及祛码盘打出纸带并测量小车的加速度:已知小车的质量为M,祛码及祛码盘的总质量为m,打点计时器所接的交流电的率为5()Hz。(1)实验步骤如下:按图1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其中动滑轮与定滑轮及弹簧测力计相连的细线竖直调节长木板的领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其目的是一挂上祛码盘,接通电源后,再放开小车,打出一条纸带,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改变祛码盘中祛码的质量,重复步骤,求得小车在不同合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则小车所受合外力为(2)实验过程中,关于祛码及祛码盘的总质量m 与小车的质量M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M 必须远大于m B.M 必须远小于mC.可以不用远大于m D.M 必须等于m(3)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则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为一m/s,【答案】平衡摩擦力 F C 0.15【解析】【详解】(1)1调节长木板的领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其目的是平衡摩擦力;2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则小车所受合外力为F;(2)3实验过程中,由于有弹簧测力计测得小车的拉力,则小车的质量M 可以不用远大于祛码及祛码盘的总质量m,故选C;(3)4 根据则为 一%=24,贝|J八 _ Xcd -Xa h2T2(7.51-7.21)x10-22x0.12m/s2=0.15m/s21 0.某实验小组要做“探究小车所受外力与加速度关系”的实验,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1)本 实 验 中(填“需要”或“不需要”)平衡摩擦力,(填“需要”或“不需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该同学在研究小车运动时打出了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在纸带上,连续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 xi=1.4 5cm,X2=2.4 5 cm,x3=3.4 6cm,刈=4.4 4 cm,x5=5.4 5 cm,x6=6.4 6 cm,打点计时器的频率f=50Hz,则打纸带上第5个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为 m/s;整个过程中小车的平均加速度为 m/s2(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答案】需要不需要。.4 9二/二7.0二/口;【解析】【详解】(1)本实验是通过力传感器测量的细线的拉力,要想将拉力作为小车的合外力,需要平衡摩擦力;由于拉力可以直接读出,所以钩码的质量不需要远远小于小车的质量;(2)频率二=50二二 则周期二=0.02二,连续5个点为一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二=5二=01二;第 5 个计数点的速度为二:=*=竺三/=0.4 9二/二,根据逐差法可知小车的加速j L J度为:二=三 士0M44+OJ)54+OM46-OJ)14S-0.0245-0.03469x0.0111.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有下列器材: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220V交流电源;C.纸带;D.细线、小车、硅码和祛码盘;E.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垫木;F.刻度尺。(1)实 验 中 还 需 要 的 实 验 器 材 为.(2)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图中数据XA、XB和 XAB已测出,交流电频率为f,小车质量为M,祛码和祛码盘的质量为m,以小车、祛码和祛码盘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从 A到 B 过程中,合力做功为,动 能 变 化 量 为,比较二者大小关系,可探究动能定理。【答案】天平 mgx,、B|(M+m)/2(xfi2-xA)o【解析】【分析】【详解】因为需要测量小车以及祛码和祛码盘的质量,所以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为天平。(2)以小车、祛码和祛码盘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平衡摩擦力后,系统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为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X.X.X.cV,=A 2 T o i 2f区=_=&8 2 T o i 2z,f其动能变化量为纥=;(+而)说一;(知+加)*=:(M+m)/2(说 一 切Z Z O12.某学习小组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动能定理。A、B 处分别为光电门,可测得小车遮光片通过A、B 处所用的时间;用小车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小车通过A、B 点时的速度,钩码上端为拉力传感器,可读出细线上的拉力F。车小*ozK拉力传感器*fM垫块钩码图中BRAR-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小车上安装的遮光片宽度如图丙所示,则宽度d=mm,适当垫高木板O端,使小车不挂钩码时能在长木板上匀速运动。挂上钩码,从 O 点由静止释放小车进行实验;保持拉力F=0.2N不变,仅改变光电门B 的位置,读 出 B 到 A 的距离s,记录对于的s和 tB数据,画出s-无图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像可求得小车的质量m=kg;(3)该实验中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有A.钩码和拉力传感器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B.画 出 唾 图 像 需 多 测 几 组 S、tB的数据C.测量长木板垫起的高度和木板长度D.选用宽度小一些的遮光片【答案】1.125 0.6 AC【解析】【详解】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规则可知,固定刻度为1m m,可动刻度为12.5x0.01mm=0.125mm,贝嗨光片宽度:d=lmm+0.125mm=1.125mm,(2)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tB,利用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小车通过光电门B 的速度dVB=设通过光电门A 的速度为V A,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下 1 2 1 2Fs=mvR mv,2 2解得对照图象可知,斜率m _ 0.32F解得小车的质量m=0.6kg(3)3.A.小车受到的拉力可以通过拉力传感器得到,不需要钩码和拉力传感器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故 A 错误;B.为了减少实验误差,画出S-VB?图象需多测几组S、tB的数据,故 B 正确;C.实验前,需要平衡摩擦力,不需要测量长木板垫起的高度和木板长度,故 C 错误;D.选用宽度小一些的遮光片,可以减少实验误差,使小车经过光电门时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故D 正确。本题选不必要的,即错误的,故选AC。1 3.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一量程为300 m V的电压表的内阻Rv(约为300C)。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按电路图正确连接好电路,把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P 滑到a 端,闭合电键S 2,并将电阻箱Ro的阻值调到较大;闭合电键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保持电键S1闭合和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不变,断开电键S2,调整电阻箱Ro的阻值大小,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一;读出此时电阻箱R()=596。的阻值,则电压表内电阻Rv=d实验所提供的器材除待测电压表、电阻箱(最大阻值999.9Q)、电 池(电动势约1.5V,内阻可忽略不计)、导线和电键之外,还有如下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A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200。B 滑动变阻器:最大值阻10。C 定值电阻:阻值约20。D 定值电阻:阻值约200根据以上设计的实验方法,回答下列问题。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从可供选择的实验器材中,滑动变阻器R 应选用,定值电阻R,应选用(填写可供选择实验器材前面的序号)。对于上述的测量方法,从实验原理分析可知,在测量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实际测出的电压表内阻的测量值 R 测 真实值Rv(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误差属于 误 差(填 偶然”或者”系统”)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 R、越大,其测量值R 测的误差就越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填“大”或“小【答案】298 B C 大于 系统 小【解析】【详解】由实验原理可知,电压表的指针指到满刻度的三分之一,因此电阻箱分得总电压的三分之二,根据串联电路规律可知,R v=g =2 9 8 C,故电压表内阻为298Q。3该实验中,滑动变阻器采用了分压接法,为方便实验操作,要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即选择B;定值电阻起保护作用,因电源电动势为L 5V,若保护电阻太大,则实验无法实现,故定值电阻应选用C.4 从实验原理分析可知,当再断开开关S 2,调整电阻箱Ro的阻值,当当电压表半偏时,闭合电路的干路电流将减小,故内电压降低,路端电压升高,从而使得滑动变阻器并联部分两端电压变大,即使电压表示数为一半。而电阻箱Ro的电压超过电压表电压,导致所测电阻也偏大,所以测量电阻大于真实电阻;本误差是由实验原理造成的,属于系统误差。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若 Rv越大,滑动变阻器并联部分两端电压变化越小,其测量值R 河的误差就越小。1 4.某同学用气垫导轨做验证动能定理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实验前先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测量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遮光条的宽度d=mm。(2)实 验 中 需 要 的 操 作 是.A.调节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B.调节定滑轮,使连接滑块的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C.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M 一定要远大于钩码的质量mD.使滑块释放的位置离光电门适当远一些(3)按图示安装并调节好装置,开通气源,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 t,则物块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为v=(用测得的物理量字母表示)(4)若保持钩码质量不变,改变滑块开始释放的位置,测出每次释放的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x及每次实验时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 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象来反映合力的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则所作图象关系是 时才能符合实验要求。A.X t B.x-(A t)2 c.x(A t)-1 D.x(A t)-2【答案】5.4 5 ABD _ D【解析】【详解】(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5m m,游标读数为0.05二二x9=0.4 5二二,所以最终读数为5.4 5mm;(2)A项:调节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故 A 正确;B 项:为了使绳的拉力等于滑块的合外力,调节定滑轮,使连接滑块的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故 B 正确;C 项:对系统来说,无需滑块与遮光条的总质量M 远大于钩码的质量m,故 C 错误;D 项:使滑块释放的位置离光电门适当远一些,可以减小测量滑块运动位移的误关,故 D 正确。故选:ABDo(3)滑块通过光电门的速度为:.;n=(4)由公式,解得:.,故选D。口LL匚L匚=:*(/T匚7 +I 一n)(f毛 口、二 口L =(口 +口)口J UJ U LJ LJ(U LJ J15.标称3.7V的锂电池,充满电时电动势为4.2V,电动势低于3.4 V时不能放电。某只该型号电池标注如下:标准放电持续电流170m A,最大放电电流850m A,内阻吆0.2C。为测量其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3k。)B.电流表(量程0.6A)C.电 流 表(量程03A)D.定值电阻Ri=2kQE.定值电阻R2=l。F.滑动变阻器(05。)G.滑动变阻器(020。)H.待测电池,多用电表,开关导线若干(1)设计测量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流表A 应选择,滑动变阻器R 应选择 填写器材序号);(2)按照设计电路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3)闭合开关S 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 移 到 一 选 填“左”或“右”)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应选择多用电表的检查电路故障;A.电阻“x l”挡 B.直流电流250mA挡 C.直流电压2.5V挡 D.直流电压10V挡(4)正确进行实验操作,根据电压表读数计算出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总电压U。读出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出UI 图象如图丙所示。则电池电动势E=_ V,内阻尸【答 案】B G左 D 3.87 3.90 0.1 2-0【解 析】【分 析】【详 解】(1)1由题知,该 锂 电池的最大放电电流850m A,故 电 流 表A应 选 择B;由 题 知,回路中的最大电阻4 2尺max 小24.70Q J7故 滑 动 变 阻 器 选 择G;(2)3按照设计电路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如图所示(3)4 因滑动变阻器是限流式接法,为保护电路,故 在 闭 合 开 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要最大,故应将 滑 动 变 阻 器 滑 片P移到左端;闭 合 开 关 后,发现电压表指针有偏转,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说明电流表所在支路存在某处断路,在不断开电路的情况下,应选择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档进行检查电路故障,又该电源的最大电动势为4.2V,故应 选 择 直 流 电 压10V档进行检查电路故障,故D正 确,ABC错 误。故 选D。(4)6由题知,UI图象的纵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则由图可得E=3.88V(3.87-3.90)7由UI图象,可得图象的斜率0.33由电路图分析可知,斜率k=r+R2解得r=O.152(0.12-0.17)1 6.为了测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电阻箱R,定值电阻Ro、两个电流表A卜 A2,电键KI,单刀双掷开关K 2,待测电源,导线若干.实验小组成员设计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闭合电键K”断开单刀双掷开关K 2,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i,读出电流表A?的示数I o;然后将单刀双掷开关K2接 通 1,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为R 2,使电流表A2的示数仍为I。,则电流表A1的 内 阻 为.将单刀双掷开关K?接通2,多次调节电阻箱的阻值,记录每次调节后的电阻箱的阻值R 及电流表A1的示数L该同学打算用图像处理数据,以电阻箱电阻R 为纵轴,为了直观得到电流I 与 R 的图像关系,则横轴x应 取()A.I B.I2 C.厂 D.币根据选取的x轴,作 出 R-x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的电动势=,内阻r=.(用 R”R2,R。,及图像中的a、b 表示)【答案】Rz-Ri C E=r=a-R-(R2-R1)h【解析】【详解】(1)由题意可知,电路电流保持不变,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电路总电阻不变,则电流表A i内阻等于两种情况下电阻箱阻值之差,即=4-K.E单刀双掷开关K 接通2时,据欧姆定律可得:E=/(r+飞+R+RA I),整理得:R=/一(,+4+q I),为得到直线图线,应 作 图 象.故 C 项正确,ABD三项错误.由 R 7 图象结合/?=7 一行+4+区 )得:图象斜率攵=/【解析】【详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为分压使用,为保证测量电路供电电压不受滑片P位置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应远小于测量电路的电阻,故应选择1 0 Q 的,即应选用乙;在闭合S前,滑动变阻器滑片应移到某一端使电压表示数为0,即滑片应移到人端;3 当电阻箱阻值为0时,电压表满偏为3V;接入电阻箱后认为电路测量部分的总电压不变,仍为3V;当电压表读数为L 5 V 时,电阻箱两端电压也为1.5 V,则电压表内电阻与电阻箱阻值相等;电阻箱与电压表串联后,测量电路的电阻增加,则测量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稍大于3.0 V,则电阻箱两端的电压稍大于1.5 V,则电阻箱的阻值大于电压表的阻值,即有/?/?*2 0.图甲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图。(1)将图乙所示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_ _ _ _ _ _ _ _ O已知毫安表满偏电流为1m A,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为120。,处 和 R2为定值电阻。若将开关S2扳到a接线柱,电表量程为4 mA;若将开关S2扳 到 b 接线拄,电表量程为16mA则根据题给条件,定值电阻的阻值应选 Ri=Q,Rj=C。现用一量程为16m A,内阻为20。的标准电流表A 对改装电表的16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范围为1mA 16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忽略不计;滑动变阻器R 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800。和 1600C,则 R 应选用最大阻值为 Q 的滑动变阻器。(4)若由于表头上标记的内阻值不准,造成改装后电流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的读数偏大,则表头内阻的真实值_ _ _ _ _ _ _(填“大于”或“小于”)120。【解析】【详解】(1)口 注意单刀双掷开关的连线,如图:(2)23由欧姆定律知,开关S2扳到a 接线柱时有:/满R衣=(/表 一/满)(凡+4)开关S2扳到b 接线柱时有:/满(R表 +&)=(/表 2 /满)K/表I和/表2为改装电表的量程,解以上各式得:4=10Q,&=30夏E(3)4 根 据/=百,电流表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最小为1m A,可知电路中总电阻最大为1500C,由于最大R电阻要达到1500Q,所以变阻器要选择1600。(4)5 改装后电流表的读数比标准电流表的读数偏大,说明流过表头的电流偏大,则实际电阻偏小,故小于 120co2 1.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器材做“研究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实验:A.一端带有滑轮和刻度尺的轨道B.两个光电计时器C.安装有挡光片的小车(质 量 为 M)D.拴有细线的托盘(质 量 为 m)E.可以调节高度的平衡支架F.一定数量的钩码某小组选用上述器材安装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轨道上安装了两个光电门A、B。实验步骤:调节两个光电门中心的距离,记 为 L;调节轨道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拉着钩码和托盘能沿轨道向下匀速经过光电门A、B,钩码的质量 记 为 m;撤去托盘和钩码,让小车仍沿轨道向下加速经过光电门A、B,光电计时器记录小车通过A、B 的时间分别为A t i和A tu利用测得的数据求得合外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根据实验过程,滑轮的摩擦力不计,回答以下问题(1)图乙是用游标卡尺测挡光片的宽度d,贝!|d=c m。(2)小车加速从A 到 B 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W=;小车动能的变化量的表达式 Ek=一(用测得的物理量的字母符号表示通过实验可得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小车动能的增量。【答案】().735(%+m)gLMd2(J、【解析】【详解】口 游标为20分度,精确度为0.05mm,游标对齐的格数不估读,则测挡光片的宽度为d=7 mm+7x 0.05mm=7.35mm=0.735cm(2)调节轨道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拉着钩码和托盘能沿轨道向下匀速下滑,说明小车的合力为零,而撤去托盘m0和钩码m,小车的合力变为电=(%+加)g则小车加速从A到B过程中合外力做的功为W-F合 L-(%+m)gL 3光电门挡住光的时间极短,求出的平均速度可认为是小车通过A、B两位置的瞬时速度,有d dAZ1 加 2则小车动能的变化量的表达式为那一那号方2 2.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1)实验的主要步骤: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片的宽度d,结果如图乙所示,读得d=mm;用刻度尺测量A点到光电门所在位置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滑块从A点静止释放(已知祛码落地前挡光片已通过光电门);读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所用的时间t;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滑块每次都从A点静止释放,测量相应的x值并读出t值.(D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以x为横坐标,:为 纵 坐 标,在 坐 标 纸 中 作 出 图 线 如 图 丙 所 示,求得该图线的斜率k=m s1;由此进一步求得滑块的加速度a=m-s1.(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图丙【答案】6.60 1.38xl04(1.18xl041.51xl04i lE )0.518(0.4 97 0.54 9 均正确)【解析】【分析】【详解】(1)主尺刻度为6m m,分尺刻度为0.05mmx ll=0.6O mm,最终刻度为6.60mm.d z/2(1)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为:V =-,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V2=2 a x,有:彳=2ax,整理得:1 =竽,根据图线知图线的斜率为:k=-1 1 0:-2.38 x IO,nr1.;根 据 =复 得:t2 d-0.4 2 d2生=2 2 必 空=0.518m/s22 3.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的 电 阻&的 阻 值:(1)现有电源(4 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 50a。,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 3A,内阻约0.025C)B.电流表(0 0.6A,内阻约0.125。)C.电压表(0 3V,内阻约3k。)D.电压表(0 15V,内阻约15k。)为减小测量误差,在 实 验 中,电 流 表 应 选 用,电 压 表 应 选 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下图是测量R 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要求电压表和电流表从零开始读数,补充完成图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 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Q(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在测量电阻的过程中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段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的电流值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两端的电压值(5)实验中为减少温度的变化对电阻率的影响,采取了以下措施,其中在确的是A.多次测量U、I,画 U-/图像,再求R 值B.多次测量U、I,先计算R,再求R 的平均值C.实验中通电电流不宜过大,通电时间不宜过长D.多次测量U、I,先求U、I 的平均值,再求R【解析】【分析】【详解】(1)由于电源电动势为4 V,所以电压表应选C(因为若选择电压表D 时,电动势3V还不到电压表量程的U 4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为:Anax=A =().8A所以电流表应选坨K.D(2)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由 图 可 知,电流表的读数为:I=0.50A,电压表的读数为:U=2.60V,所以待测电阻为:U _ 2.60R7一面Q=5.20Q(4)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联规律可知,采用甲电路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电流表的测量值大于流经 Rx的电流,所以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B;故 选 B.(5)由于电流流过电阻丝发热,所以在实验时流过电阻丝的电流不能过大,并且时间不要太长,故 选 C.24.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轻绳两端跨过转轴光滑的轻滑轮系着质量均为M 的重物A 和 B,将质量为m 的小祛码C 挂在在物体B 上,B 下方距离为h 处固定一个光电门,物 块 B 装有一宽度很小的挡光片,测得挡光片宽度为d,将系统静止释放,当挡光片通过光电门(固定光电门的装置未画出)时,可通过计算机系统记录挡光时间 t。改变高度差h,重复实验,采集多组h 和A t的数据。(1)若某次记录的挡光时间为A 小 则挡光片到达光电门处时B 的速度大小为(2)小明设想,为了确定A t与 h 的关系,可以分别对A t与 h 取对数,并以IgA t 为纵轴,以 Igh为横轴建立坐标系,得到的IgA t-I gh 图线为一直线,该直线的斜率为 若 IgA t-lg h 图线与纵轴交点坐标为C,若机械能守恒,可以得到该地重力加速度g=_o【解析】【详解】根据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知,挡光片到达光电门处B 的速度大小为:dV=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有:mgh=g(2M+m)v2即:mgh=;(2M+整理可得:1 (2M+md 1lgAt=-lg-z-Igh2 2mg 2若 用 加-/g/2图线为一直线,则该图线的斜率为-2(3)3根据 (2M 得:2(2M+m)d2mgh则有:(2M+m)d221gAt=l g J-I Igh2mg所以有:1 (2M+tn)d2 1M 中一 2lg h2mg可知纵轴截为:1 z(2M+m)d2C=282mg解得:(2M+m)6?2g 2m 1 0 2 c25.实验室有一破损的双量程电压表,两量程分别是3V和15V,其内部电路如图所示,因电压表的表头G已烧坏,无法知道其电学特性,但两个精密电阻Ri、R2完好,测得Ri=2.9kQ,R2=14.9kQ.现有两个表头,外形都与原表头G相同,已知表头G1的满偏电流为1mA,内阻为50。;表头G2的满偏电流0.5mA,内阻为200。,又有三个精密定值电阻1=100。,r2=150f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遂宁市新高考物理实验题大全100题含解析.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