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全国乙卷地理模拟题(一).pdf
2021年5月2 8日,安徽省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该省2017年至2021年新生人口分别为98.4万、86.5万、76.6万、64.5万、53万(预测),新生人口呈断崖式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导致安徽省新生人口呈断崖式下降的原因是()育龄妇女减少人口流失量大生育养育成本高生育政策限制A.B.C.D.2.新生人口呈断崖式下降,最先导致()A.人口负增长 B.劳动力减少 C.就业结构变化 D.死亡率上升【答案】L B 2.C(1题详解】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直接导致新生人H下降;养育孩子的成本过高等原因,导致了女性可能推迟生育时间,甚至是减少生育数量,新生儿人口下降;安徽经济较为落后,人口流失量大也会使得安徽省新生人口减少。故是安徽省新生人口呈断崖式下降的原因.2017年以后的放开二胎和三胎人口政策,刺激生育,不会导致新生人口减少。选B。【2题详解】随新生人口数量的减少,与儿童养育、教育等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量会减小,从而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C正确;新生人口下降短期内不会带来人口负增长和劳动力下降,从长远来看会带来这两方面的影响,A、B错误;新生人口下降短期也不会影响死亡率,但随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死亡率也会上升,D错误。碳中和,是指某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2021年11月6日至7日举行的北京能源国际会议上,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中国碳中和转型、中国能源目标的制定、碳配额分配等话题进行了交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全球33位顶尖学者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交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4.在发达国家大规模能源转型下,2021年出现了能源紧张状况,反映了当前新能源面临的问题是()A.供给不稳定 B.市场需求小 C.可开发资源少 D.开发难度大5.我国要实现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最可行的措施是()A.发展新能源 B.开发化石燃料 C.控制生产用电 D.全面封山育林【答案】3.B 4.A 5.A【3 题详解】碳中和是为了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性问题,应该由世界各国合作进行,全球3 3 位顶尖学者围绕碳中和主题展开交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B 正确。公平性原则涉及资源分配上的“代际”和“代内”公平的关系;持续性原则涉及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中的“度”或“承载力”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没有发展性原则,AC D错误。故选B。【4题详解】发达国家大规模能源转型应该是大规模使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2 0 2 1 年出现了能源紧张状况,说明能源供应不足,反映了当前新能源面临的问题是供给不稳定,A正确。世界经济发展较快,市场需求大,B错误。随着技术发展,可开发资源较多、开发难度小,C D错误。故选A。【5题详解】“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要实现在2 0 6 0 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最可行的措施是发展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最有效措施,A正确。开发化石燃料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利于达到碳中和的目标,B错误。控制生产用电、全面封山育林不切实际,C D错误。故选A。下图为某日1 2 时某区域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甲点所在地气压值可能为()A.1 0 4 2B.1 0 4 5C.1 0 4 87.最符合图示时刻北京天气状况描述的是()A.春雨绵绵B.烈日炎炎C.秋高气爽D.1 0 5 1D.寒风凛冽8.该日烟台出现了降水,其原因可能是()A.受台风影响 B.受反气旋控制 C.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 D.空气对流上升【答案】6.D 7.D 8.C【6题详解】甲位于1047.5和1050两条等压之间的局部闭合等压内,根据判读规律“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甲的气压值在1045-1047.5之间或1050-1052.5之间,符合的只有D,ABC不符合,所以选D。7题详 解 此时亚欧大陆受强大的高压控制,为北半球冬季,B C错误;北京处在高压脊附近,不可能阴雨连绵,A错误;北京等压线密集,风力大,冬季气温低,D正确,所以选D【8题详解】根据上一题分析,为北半球冬季,A错误;受反气旋控制多晴朗天气,B错误;冬季气温低,对流较弱,不可能是对流雨,D错误;冬季来自陆地的西北风经渤海的增温增湿,受地形的抬升,形成地形雨,C正确。所以选C。我国某自驾探险线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该线路由北向南,跨 越 两 省(区),全长约503公里,需多次涉水跨河。下表是该自驾线路上三个站点的简要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站点里程(km)海 拔。自然景观甲01302温带荒漠乙1655186高寒草原、荒漠丙5035214高寒荒漠9.推测甲站点可能位于()A新疆 B.西藏 C.青海 D.四川10.为保障安全和行车效率,该线路自驾探险最佳时间是()A.2月初 B.7月底 C.9月底 D.12月初11.在自驾最佳时间段,在穿越甲、乙之间路段时无需准备的物品是()A.汽车备胎 B.防暑药品 C.防晒霜 D.防滑链【答案】9.A 10.C 11.B【9题详解】由材料“某自驾探险线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可知,此路线地形比较复杂;“该线路由北向南,跨越两省(区)”可知此路线是南北走向;由表格中甲是温带荒漠,乙是高寒草原、荒漠,丙是高寒荒漠,可以推断此路线应是从新疆到青藏高原,甲为新疆,故选A。1 0题详解】从安全和行车效率角度考虑,结合该路线所经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确定自驾探险最佳时间。2月初,气温还比较低,冰雪尚未融化,不利于行车安全,A错误:7月底,新疆气候炎热,太阳辐射强烈,不利于行车安全,B 错误;9 月底,因为此时气候适宜、太阳辐射强度不是太大,发生地质灾害频率低,利于行车安全,C 正确;12月初,气候寒冷,且路面有冰雪,不利于行车安全,D 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根据上题自驾最佳时间段是9 月,即秋季,所以在穿越甲、乙之间路段时无需准备的物品应是防暑药品,B 正确;汽车备胎在任何时段都应准备,A 不符合题意;此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虽说此时太阳辐射强度比夏季弱,但仍需防晒霜,C 不符合题意;此路线沿途地形海拔高,气温低,可能路面有少量冰雪,需要防滑链防滑,D 不符合题意。故选Bo二、非选择题(共 160分)1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巴萨巴湖位于喜马拉雅山北侧,湖面海拔5499米,是受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终破湖(冰植物为冰川携带的松散堆积物),冰川前端伸入湖内且裂隙发育。近几十年来,因气温变化,龙巴萨巴湖出现了冰退湖进现象。由于冰川作用区环境的改变,冰川灾害事件增多,其中冰城湖溃决洪水灾害尤为突出。(1)分析龙巴萨巴湖的形成过程。(2)结合图文材料,推测冰川的消退方向,并说出依据。(3)夏季龙巴萨巴湖容易溃决,试说明理由。(4)据专家预测,龙巴萨巴湖水域面积会先扩大后减小,分析其原因。【答案】(1)冰川侵蚀地表前端携带大量碎屑物,因冰川融化而堆积,阻塞沟谷形成相对封闭的洼地;冰雪融水汇入,积水成湖。(2)冰川向东南方向消退。龙巴萨巴湖冰退湖进,由湖岸线变化可知,湖泊向东南方扩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汇入湖泊水量多;冰川前端夏季断裂最多,掉入湖中导致湖泊水位上升;夏季冻土融化量大,湖周沉积物最疏松。(4)龙巴萨巴湖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前期随气候变暖,冰雪融水增加,湖泊面积增大;后期因冰川总量减少,消融量减少,蒸发加强,湖泊面积减小。1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越光稻米是日本知名的优质稻米,该品种稻米4-5月播种,8-9月收获。日本极其重视越光稻米的加工,包括剥壳、色选、分级、包装等环节均主要由机器完成。经加工筛选后,有40%的越光稻米被加工成干燥米饭、无菌方便米饭等产品进行销售。草莓是旱地作物,怕潮湿,忌高温和9以下的低温,采摘后,其根茎部分是理想的绿肥。位于我国江苏省的某村,种植越冬草莓(秋播次年春末采收)已有十余年时间。近年来,当地草莓虫害加剧,效益下降。2019年,由市政府牵头,该村引进了日本优质稻品种“越光 1 号”实 行“草莓一一越光水稻”轮作的高效种植模式,在草莓种植初期,当地农户多使用黑色且可灵活开、闭的大棚.(1)评价日本在稻米加工和销售环节中所采取的措施。(2)简 述“草莓一一越光水稻”轮作方式 社会经济效益。(3)草莓种植初期,农户多使用可灵活开、闭的黑色大棚,分析其原因。【答案】(1)优势:色选、分级等,保证了越光稻米的品质,注重深加工,提高了附加值,提高利润;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的消费市场(加工后可提高大米保质期),扩大市场。不足:生产环节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大量机器的使用,提高了能耗,不利于节省资源。(2)采用轮作方式,虫害减少,提高品质,多种经营,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两种农产品的生长季节大致错开,可充分利用土地,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成熟后可互作绿肥,减少化肥的使用,提高经济效益。(3)草莓种植初期白天气温较高,使用黑色大棚可削减光照,降低温度,夜间关闭可保温,大棚灵活开、闭可及时通风,保持棚内干燥。1 4.【旅游地理】医疗旅游是旅游和医疗相结合的一种旅游形式。近年来,凭借现代化的医疗设施、较高的性价比、较好的服务等,马来西亚成为公认的世界顶级医疗旅游目的地之一,是亚洲唯一由国家卫生部推广“医疗旅游业”的国家,多年蝉联“全球医疗旅游首选目的地”。分析马来西亚成为“全球医疗旅游首选目的地”的原因。【答案】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医疗水平先进;医疗费用低,性价比高;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较高;自然环境优美,环境舒适;政府的大力扶持。1 5.【环境保护】鱼类网箱养殖是将鱼苗投入木质结构的网箱内,依赖投饵维持高产出的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养殖模式。传统投饵采用大量投食的方法,近 40%的饵料未能被摄入鱼体内。三峡工程建设之初,投资者就有在蓄水后的库区大力发展网箱养鱼以取得高额利润的设想,经过讨论,当地政府否决了这一设想。分析当地政府否决集约化网箱养殖的理由。【答案】饵料利用率低,加大资源消耗;饵料残余部分污染水体;水产养殖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库区水体流动性和自净能力差,加剧污染程度;网箱养殖属高产出、高利润产业,吸引投资者多,对水体破坏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