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_T198_3-2003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3部分_花椰菜.docx
-
资源ID:89668440
资源大小:20.1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1_T198_3-2003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3部分_花椰菜.docx
DBICS 65.020.20B 31备案号:13883-2003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98.32003代替 DB11/T 035-93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 3 部分:花椰菜Rules of operation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vegetable seed Part 3: Cauliflower2003-07-08 发布2003-08-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DB11/T 198.32003前言DB11/T 198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分为九个部分:第 1 部分:大白菜;第 2 部分:甘蓝;第 3 部分:花椰菜;第 4 部分:萝卜;第 5 部分:番茄;第 6 部分:辣(甜)椒;第 7 部分:黄瓜;第 8 部分:西瓜;第 9 部分:豆类。本部分为 DB11/T 198 的第 3 部分。本部分代替 DB11/T 035-93花椰菜种子生产及品种纯度检验技术规程中的花椰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部分。DB11/T 035-93 把生产、检验、品种写在一起,不利于生产中使用。本次修订为 DB11/T 199.42003蔬菜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田间检验规程 第 4 部分:花椰菜与本部分。本部分的附录 A 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本部分委托北京市种子管理站负责解释。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市种子管理站。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静慈、田雷、贾希海、律宝春、简元才。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11/T 035-93。5蔬菜种子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第 3 部分:花椰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花椰菜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生产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花椰菜常规种子和杂交种子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354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DB11/T 198 的本部分。3.1 3.1育种家种子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亲本种子的最初一批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原种种子。3.2 3.2原种用育种家种子繁育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的达到原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进一步繁殖良种种子。3.3 3.3自交不亲和系雌雄性器官正常但同一系统内单株自交和株间花期交配不结实或结实很少,而蕾期交配结实正常的系统。3.4 3.4雄性不育系雌性器官发育正常,而雄性器官败育,用其保持系授粉繁殖后代的性状整齐一致的稳定品系。3.5 3.5良种用常规种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和杂交种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种子,用于大田生产。4 原种繁殖生产上使用的品种,有常规品种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及雄性不育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原种(常规品种和杂交种亲本)生产采用育种家种子繁殖。无育种家种子时,可采用单株选择法提纯复壮生产原种。4.1 用育种家种子繁殖原种4.1.1 采种方式一般用秋播采种。采用阳畦或温室采种。4.1.2 适期育苗根据原种熟性一般在 8 月底至 9 月中旬育苗,2 片3 片真叶时分苗。4.1.3 种株定植及管理4.1.3.1 隔离要求空间隔离 2000m(米)以上。也可用网纱等器械隔离。隔离对象是花椰菜的不同品种、亲本等花椰菜近缘作物的花粉。4.1.3.2 定植方式及密度自交不亲和系原种繁殖:为便于人工剥蕾授粉,采用宽行 70cm(厘米),窄行 60cm,株距 33cm 左右定植。雄性不育系繁殖:按不育系:保持系=3:1,行距 50cm60cm,株距 35cm 定植。常规品种繁殖田:一般行距 60cm 左右,株距 34cm 左右定植。4.1.3.3 定植时期及管理幼苗长到 5 片6 片真叶时定植。阳畦采种:越冬期间利用风障和揭、盖苫控制温度,白天尽量见光,冬季注意加盖膜或双苫保温, 阳畦内温度保持 05。第二年春季,随着气温升高,逐渐撤除覆盖物、风障,阳畦内的温度不宜过高。温室采种:前期温度稍高一些,白天 2025,夜间不低于 15。结球期温度适当降低,白天20左右,夜间 13左右,注意通风换气,降低湿度,避免烂花球。开花期间 1520,空气湿度宜小有利于授粉。肥水管理:定植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注意增施磷、钾肥。在一般管理水平上,要注意三点,一是越冬期间主要是提高地温,促使幼苗正常生长。二是花椰菜花期短,开花集中,要在大多数种株已经现蕾而尚未开花时及时浇水、追肥,才能保证花期肥水供应。三是花椰菜壮粒黄荚期较长,要注意水肥供应。还要及时防治病虫害,支架防倒。4.1.3.4 种株选择严格去杂去劣在苗期、特别是花球期,要按照本品种、亲本的特征特性严格选择,拔除花球小、松散及球面长小叶、长绿色、红色茸毛的植株。4.1.3.5 授粉常规品种繁殖:在隔离区内自然授粉。网纱等器械隔离的要人工辅助授粉或投放蜜蜂等昆虫授粉。自交不亲和系繁殖:人工剥蕾授粉,把开花前 2 天4 天的蕾轻轻剥开,不能伤柱头,取同系当天或前一天开放的新鲜混合花粉授于其柱头上。还要进行亲和指数测定,选 10 株左右,每株选取生长健壮的花枝挂牌标记,开花当天取其系内当天开放的新鲜混合花粉授粉,每枝授粉 30 朵花左右,待种荚黄熟后统计结籽数,计算亲和指数。亲和指数要求小于 1。雄性不育系繁殖:放蜜蜂辅助授粉或人工花期和蕾期授粉。4.1.3.6 适时采收种荚黄熟即可陆续采收,早熟的先收。在脱粒、晾晒、加工、包装、贮运等过程中防止机械混杂。4.1.4 种子质量检验按 GB/T 3543 进行检验。4.2 提纯复壮当得不到符合标准的原种时,可采用单株选择法经过多代去杂选优提纯复壮生产原种。4.2.1 老根扦插采种法进行提纯复壮生产原种4.2.1.1 前期母株培育育苗、定植、管理同温室采种。4.2.1.2 母株选择及播种采种6 月上旬,在母株培育田中严格选择符合本品种、亲本特征特性的典型优良单株 10 株20 株,把花球割去,待伤口愈合后带大土坨集中栽植也可留原地,加强管理,待侧芽长到 5 厘米左右时,于 6 月底选择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扦插,同一母株上的扦插苗为一组(株系),10 月下旬按组(株系)定植于温室。定植后的管理同 4.1.3。在苗期,花球期严格按照本品种、亲本的特征特性检验鉴定,纯度达不到原种标准的组(株系)及时淘汰.在收获时,每一组(株系)的种子单收、单脱粒、单保存。4.2.1.3 比较鉴定将中选的每一组(株系)收获的种子取一少部分播种小区,每小区不少于 50 株,每 5 个10 个小区设一个(原有的纯度较高的同一品种、亲本)对照区。育苗、定植、管理同 4.1.24.1.3。在苗期、特别是花球期严格按照本品种、亲本的特征特性检验鉴定,纯度达不到原种标准的小区及时淘汰。符合原种标准小区(严格去杂去劣后)混合采收的种子即为原种。4.2.1.4 原种繁殖同 4.1。4.2.2 成株采种法进行提纯复壮生产原种4.2.2.1 前期母株培育育苗、定植、管理同温室采种。4.2.2.2 母株选择及定植采种10 月中旬,在母株培育田中严格选择符合本品种,亲本特征特性的典型优良单株 30 株左右,带大土坨定植于温室。以后的管理同 4.1.3,但收种子时每棵种株要单收、单脱粒、单保存。4.2.2.3 比较鉴定将每个单株种子取一少部分播种小区,同 4.2.1.3。4.2.2.4 原种繁殖同 4.1。5 良种生产(常规品种和杂交一代品种)良种生产包括常规品种和杂交种生产。5.1 适期育苗同 4.1.2。5.2 隔离要求同 4.1.3.1。空间隔离:平原地区必须在 2000m 以上,山区丘陵地区或有天然屏障阻隔地区可在 1500 m 以上。5.3 定植方式及密度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一代杂种父母本行比一般采用 1:1,如双亲结实好坏不同或父本为自交系, 可采用 1:2。雄性不育系采种,父母本行比 1:24,常规品种同一般采种田。行距 60cm 左右,株距 30 cm 左右,或根据不同品种决定定植密度。5.4 定植时期及管理同 4.1.3.34.1.3.4。5.5 杂交制种时要注意调节好父母本花期相遇。5.6 授粉在隔离区内自然授粉,放蜂传粉提高产量。网纱等器械隔离要人工辅助授粉。5.7 适时采收同 4.1.3.6。5.8 种子质量检验同 4.1.4。附录 A(规范性附录) 花椰菜检验项目A.1 苗期检验在定植前进行。A.1.1 茎色绿、微紫。A.1.2 叶色浅绿、灰绿、绿、深绿。A.1.3 叶形椭圆、长椭圆。A.1.4 叶缘全缘、浅波状。A.1.5 蜡粉多、中、少。A.2 结球后期检验在收获前进行。A.2.1 株高由植株基部土面至叶顶的自然高度,以 cm 表示。A.2.2 开展度植株纵横方向的外叶开展最宽处,以 cm 表示。A.2.3 外叶A.2.3.1 外叶数展开的叶片数,包着花球的小叶不算在内。A.2.3.2 外叶色泽浅绿、灰绿、绿、深绿。A.2.3.3 外叶形状披针形、宽披针形或其他形状。A.2.3.4 最大叶长、宽叶长指叶片基部至叶片尖端,叶柄长度除外;叶宽指叶片最宽处。A.2.3.5 叶面平滑、微皱、皱缩。A.2.3.6 叶缘全缘、波状深浅、有无锯齿。A.2.3.7 叶柄长从叶柄基部至叶片基部。A.2.3.8 叶柄色泽绿、浅绿、灰绿、有无紫晕。A.2.3.9 叶面蜡粉多、中、少。A.2.3.10 内叶包合、直立、半直立、平展A.2.4 花球检验收获时进行。A.2.4.1 球高花球基部至顶部最高处之高度。A.2.4.2 横径花球最宽处之宽度。A.2.4.3 花球形状半圆形、高圆形、扁圆形。A.2.4.4 色泽白色、乳黄色、浅绿、橙色、紫色。A.2.4.5 球面茸毛多、中、少、无;茸毛色泽:白、黄白、紫。A.2.4.6 花球紧实度紧、中、松。A.2.4.7 球重除去外叶及花球下部短缩茎,留两片小叶的花球重。A.3 种株检查在抽薹开花期进行。A.3.1 始花期(以群体内 30%植株开始开花计算)早、中、晚。A.3.2 种株株高终花期种株基部至主花序之高度。A.3.3 种株开展度种株枝条伸展的最大水平宽度。A.3.4 花枝多、中、少。结籽总粒数授粉花朵数A.3.5 自交亲和指数自交亲和指数=(A.1)自交不亲和系原种种子亲和指数变动范围:±0.3。A.3.6 雄性不育系不育株率雄性不育系不育株率(%)=不育株数 调查总株数´100(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