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型阅读答案_选择型阅读练习:真的有钱就肯定会幸福吗?.docx
-
资源ID:89705329
资源大小:13.5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选择型阅读答案_选择型阅读练习:真的有钱就肯定会幸福吗?.docx
选择型阅读答案_选择型阅读练习:真的有钱就肯定会幸福吗? 选择型阅读练习:真的有钱就肯定会幸福吗?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1)钱,是为很多人所憧憬的东西。在有的人眼里,只要有了钱,就会有电视机、录音机和高级家具、就会有一切,因此,也就必定会有幸福。 (2)真的有钱就肯定会幸福吗?未必如此。 (3)当然,有了钱就可以有很多东西,就能建立一个在物质上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就能过较为舒适的物质生活。但是,人们的生活绝不是只要拥有电视机之类的物品就一切美满了,由于幸福的生活除了物质享受之外,精神上的开心也是必不行少的。一个人即使缺少钱,但他是为了某种高尚的抱负而活着,那么他是幸福的。例如马克思,他没有钱财,有时甚至身无分文,但是,他为了谋求人类的幸福而工作,因此,他是幸福的。居里夫妇、舒伯特、巴尔扎克这些人,他们都曾在贫困中生活过,但他们都是为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而活着,并为人类的文明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因而他们都是幸福的。我国国内革命战斗时期有些革命青年,甘愿放弃城市的优裕生活,到延安去睡土炕,吃小米,解放初期,很多原先侨居海外的科学家,舍弃洋房、汽车,回国住集体宿舍,骑自行车。他们的薪金少了,物质生活水平降低了,然而他们却感到更幸福了。 (4)反之,一个人即使有很多钱,假如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就绝不会幸福,有时甚至是苦痛的。红楼梦里的贾宝玉生长在一个门第显赫、极为富有的封建官僚家庭里,他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浪费生活。按“理”说,他是幸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他被封建礼教所禁锢着,没有丝毫的自由,因此,他还是不幸福,最终,只得离家出走了事。古罗马帝国皇帝尼禄可以说是富贵甲天下了,但他是否幸福呢?他的富有尊贵只使得他兽性大发,弑母戮师,甚至荒唐到火烧罗马城,最终众叛亲离,自戕殒生。这说明白金钱多并不等于幸福。 (5)在人剥削人的.里,钱有时还会招来杀身之祸。西晋的石崇,可谓富贵至极了,银子多得铸造成三千斤大球、用蜡烛烧火,出外游玩,五十里之内用锦缎做屏障但是,“多行不义必自毙”,石崇不但激起了人民的憎恨,也引起当时最高统治者不满,最终因财多被杀了头。这莫非是幸福吗?又如,日本有一个店员捡到了一笔巨款,结婚恐吓信一封连着一封,威逼的电话一个接着一个,使他惶惶不行终日。这莫非可以说是“有钱就幸福”吗? (6)当然,这并不是说,有钱都是不幸福的。一般来说,钱多了,就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支配得舒适些,丰富些,但是幸福绝不能单纯地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上。没有充实、高尚的精神生活,仅仅由金钱支撑起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应当追求真正的幸福,应当用崇高的抱负和美妙的情操作为幸福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者。 10、全文要树立的一个正面观点是(D) A、有钱就肯定幸福。 B、一个人即使缺少钱,但是他为了某种高尚的抱负而活着,那么他是幸福的。 C、一个人即使有很多钱,假如他的精神世界是空虚的,或者生活并不自由,那就绝不会幸福,有时甚至是苦痛的,有时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D、仅仅由金钱支撑起来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应当用崇高的抱负和美妙的情操作为幸福的支撑,只有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幸福者。 11、对本文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说法有错的一项是(C) A、全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 B、第(3)段和第(4)(5)段形成了鲜亮的正反对比论证。 C、全文运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正反对比论证和比方论证。 D、全文只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12、下面分析有错的一项是(C) A、本文运用大量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是由于“事实胜于雄辩“。 B、列举古今中外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本文写作特点之一。 C、文章是通过树立自己的观点来驳倒错误观点的。 D、本文采纳最多的表达方式是谈论,其中的记叙也是为谈论服务的。 13、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C) A、第(2)段自问自答,有利于文章前后内容的连接过渡。 B、第(2)段有了“未必如此”一句,分析问题就显得比较全面。 C、第(6)段首句与第(5)段未句是相互冲突的。 D、第(5)段用省略号外,是为了表明这一类浪费事情还有许多,此处略去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