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及其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方案.doc
道路及其管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工程方案一、设计依据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公路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402002);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4规划区现状条件的基础资料及相关职能部门的意见和建议。二、设计原则1按照规划确定的线路走廊进行平面布线,结合既有道路现状和已建建筑,合理设置平曲线,保证线形的顺畅,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减少拆迁,尽可能节省工程造价。2考虑道路远近结合,为周边路网建设留下建设空间。3合理利用地形设计道路纵坡及支挡结构以降低工程造价,方便道路两侧用地开发。三、道路设计(一)道路设计要点1、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及其路幅分配为:2、纵断面设计纵断面设计参照城市规划控制标高,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缓顺,起伏较小,土石方基本平衡。3、公交系统考虑到规划区交通及人流量,本次设计中根据规划区功能性质,设置了若干划线式停车港,停车港长60m,宽3.5m。4、人行系统本次道路设计未考虑立体人行过街系统,全部道路均采用人行横道线(斑马线)组织行人过街,人行道及路口分别设有盲道及残疾人坡道,供残疾人行走和过街。5、路面设计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较简单,使用年限较长,造价相对较低,故采用城市道路常用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路面面层厚度为24.0cm,设计使用年限为20年。6、路基设计填方边坡上部8m为1:1.5,8m-16m为1:1.75,16m以下为1:2,并留1.5m宽碎落台。并结合地块、高程进行斜坡绿化。挖方边坡坡率采用为1:0.5,挖方8m、18m处留2.0m宽马道。对特殊永久性边坡路段视情况采用生态边坡技术等方式处理。(二)无障碍设计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城市道路设施,根据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本次设计在人行道上,以及公交车站、人行过街地道、道路交叉口处设置盲道,单面或三面坡缘石坡道,供残疾人使用。盲道宽0.6m,单面坡缘石坡道宽1.2m。四、管网布置设计(一)设计遵循的规范1、室外给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GBJ13-86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1997年版)GBJ14-873、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4、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5、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12-98(二)设计原则1、雨水、污水均沿设计道路敷设,均为单侧敷设。2、通过管网平差高处确定给水管径,力求经济合理。3、雨水、污水管道设计充分考虑重力流,尽量减少管道深埋,降低工程造价。(三)雨水管道设计1、雨水量计算公式:Q=q·F·式中:Q设计雨水量(L/S) q暴雨强度(L/S·ha)F汇水面积(ha)径流系数,取=0.75暴雨强度公式:q=2822(1+0.775Lgp)/(t+12.8P0.076)0.77(L/s·ha)式中:P暴雨重现期,取P=2年 t地面集水时间(min),取t=5min2、平面布置雨水管道敷设在设计道路的两侧。汇水面积尽量减小,适当多设雨水排水口,以求减小雨水管道的管径,降低工程造价。本次设计的雨水管道的管径为d3001200mm。3、雨水口的设置每一座雨水检查井均设一组雨水口,雨水口除交叉口采用双篦雨水口外,其余均采用单篦雨水口。4、雨水支管的设置雨水管道一般两、三个检查井预留一个雨水支管,雨水支管管径为d600,坡度i=0.01。5、管材的选用雨水管道管径d<1200mm时采用矫形钢筋砼渠道。钢筋砼管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的技术要求。6、管道连接方式雨水管道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四)污水管道设计1、平面布置污水管道敷设在设计道路的东侧和南侧,本次设计的污水管道管径为d5001200mm。2、污水支管的设置污水管道一般两、三个检查井预留一个污水支管,污水支管管径为d400,坡度i= 0.01。3、管材的选用污水管道采用承插式钢筋砼II级管,橡胶圈接口,管材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1999)的技术要求。4、管道连接方式污水管道的连接采用管顶平接。五、道路照明系统设计本项目道路照明路灯均采用双侧对称的布置方式,沿两侧人行道布置。道路的照明标准:平均亮度不应小于1.0cd/m2,平均照度不应小于15lx, 亮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35,照度均匀度不应小于0.35。为了体现当地的城市风貌,达到城市的亮化和美化效果,本可研推荐采用高压钠灯,8-12米喷塑灯杆,平均间距约25米,铠装电缆加管埋于人行道下。六、绿化系统设计本工程的绿化包含两部分:一是中间绿化隔离带,二是两侧行道树。为增加道路的景观效果,绿化带可种植花草、灌木和低矮乔木,以防眩光。两侧行道树采用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的树种,可采用本地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香樟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