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汇合(14篇)_诗人陆游诗词大全.docx
-
资源ID:89713988
资源大小:30.2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汇合(14篇)_诗人陆游诗词大全.docx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汇合(14篇)_诗人陆游诗词大全 陆游望梅原文 寿非金石。恨天教老向,水程山驿。似梦里、来到南柯,这些子光阴,更堪轻掷。戍火边尘,又过了、一年春色。叹名姬骏马,尽付杜陵,苑路豪客。 长绳漫劳系日。看人间俯仰,俱是陈迹。纵自倚、英气凌云,奈回尽鹏程,铩残鸾翮。终日凭高,诮不见、江东消息。算沙边、也有断鸿,倩谁问得。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二】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难过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全文赏析 这是陆游七十五岁时重游沈园(绍兴)写下的诗。 他三十一岁时曾在沈园与被专制家长拆散的原妻唐琬间或相遇,作钗头凤题壁以记其苦思深恨,岂料这一面竟成永诀。晚年陆游多次到沈园悼亡,这两首是他的悼亡诗中最为深婉动人者。 诗的开头以斜阳和彩绘的管乐器画角,把人带进了一种悲伤的世界情调中。他到沈园去查找曾经留有芳踪的旧池台,但是连池台都不行辨认,要唤起对芳踪的回忆或幻觉,也成了不行再得的奢望。桥是难过的桥,只有看到桥下绿水,才多少感到这次来的季节也是春天。由于这桥下水,曾经照见像曹植洛神赋中“翩若惊鸿”的凌波仙子的倩影。可以说这番沈园游的潜意识,是查找青春幻觉,查找到的是美的瞬间性。 承接着第一首“惊鸿照影”的幻觉,其次首追问着鸿影今何在。 “香消玉殒”是古代比方美女死亡的雅词,唐琬离开人世已经四十余年了,寻梦、或查找幻觉之举已成了生者与死者的精神对话。在生死对话中,诗人产生天荒地老、人也苍老的感觉,就连那些曾经点缀满城春色的沈园杨柳,也苍老得不再逢春开花飞絮了。美人早已“玉骨久成泉下土”,未亡者这把老骨头,年过古稀,也即将化作会稽山(在今绍兴)的泥土,但是割不断的一线情思,使他神差鬼使地来到沈园查找遗踪,泫然落泪。 梁启超读陆游那些悲壮激扬的爱国诗章时,曾称他为“亘古男儿一放翁”,岂料沈园诗篇又展现了这位亘古男儿也知儿女情长之趣,他甚至在被摧折的初婚情爱中、在有缺陷的人生遭受中,年复一年地体验生命的青春,并且至老不渝。假如说钗头凤词在吟味稍纵即逝的相遇时,还未忘从前山盟海誓,还有珍藏心头的锦书,模糊地发散着生命的热力的话,那么这里在体验惊鸿照影的虚无飘渺时,已感受到香消为土、柳老无绵的生命极限了。在生命限处,爱在申辩自己的永恒价值,这是沈园二首留给后人的思索。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三】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回想当年为了建功立业驰骋万里,单枪匹马奔赴边疆戍守梁州。如今防守边疆要塞的从军生活只能在梦中出现,梦一醒不知身在何处?唯有曾穿过的貂裘,已积满灰尘变得又暗又旧。 胡人还未毁灭,自己的双鬓却早已白如秋霜,只能任忧国的眼泪白白地流淌。谁能料我这一生,心始终在前线抗敌,人却老死在沧洲! 诉衷情:词牌名。 万里觅封侯:奔赴万里外的疆场,查找建功立业的机会。 戍:守边。 梁州:治所在南郑。陆游著作中,称其参与四川宣抚使幕府所在地,常杂用以上地名。 关河:关塞、河流。一说指潼关黄河之所在。此处泛指汉中前线险要的地方。梦断:梦醒。 尘暗旧貂裘:貂皮裘上落满灰尘,颜色为之暗淡。这里借用苏秦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理想。 胡:古泛称西北各族为胡,亦指来自彼方之物。南宋词中多指金人。此处指金入侵者。 鬓:鬓发。秋:秋霜,比方年老鬓白。 天山:在中国西北部,是汉唐时的边疆。这里代指南宋与金国相持的西北前线。 沧洲:靠近水的地方,古时常用来泛指隐士居住之地。这里是指位于镜湖之滨的家乡。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四】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春色满城,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行及。春风多么可恶,将欢情吹得那样淡薄。满怀的忧愁心情,离别几年来的生活非常萧索。遥想当时,只能感叹:错,错,错! 春景照旧,只是人却憔悴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桃花被风吹落,洒满清冷的池塘楼阁上。永久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遥想当时,只能感叹:莫,莫,莫! 黄縢:酒名。或作“黄藤”。 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因此有宫墙。 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浥:潮湿。 鲛绡:神话传奇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绡:生丝,生丝织物。 池阁:池上的楼阁。 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五】 陆游满江红(夔州催王伯礼侍御寻梅之集)原文 疏蕊暗香,禁不过、晚寒愁绝。那更是、巴东江上,楚山千叠。帽闲寻西瀼路,亸鞭笑向南枝说。恐使君、归去上銮坡,孤风月。 清镜里,悲华发。山驿外,溪桥侧。凄然回首处,凤凰城阙。憔悴如今谁领会,飘落已是无颜色。问行厨、何日唤宾僚,犹堪折。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六】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雪白的衣衫,清明季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霁:雨后或雪后转晴。 世味:人世味道;.人情。 客:客居。 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合之地,故称。 深巷:很长的巷道。 明朝:明日早晨。 矮纸:短纸、小纸。 斜行:倾斜的行列。 草:指草书。 晴窗:光明的窗户。 细乳: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宋元时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外形。 素衣:原指白色的衣服,这里用作代称。是诗人对自己的谦称。 风尘叹:因风尘而叹息。暗指不必担忧京城的不良风气会污染自己的品质。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七】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全文赏析 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把陆游的词分为三类:“其激扬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飘逸高妙者,与陈简斋、朱希真相颉颃;流丽绵密者,欲出晏叔原、贺方回之上。”这首鹧鸪天可以算是陆游飘逸高妙一类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 上阕开头二句:“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把自己所居住的环境写得是如此的美丽而又纯洁。“苍烟落照”四字,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意境,一经讽诵便难以忘记。“苍烟”犹青烟,字面已包含着的感情颜色。“落照”这个词里虽然没有表示颜色的字,但也有颜色暗含其中,引起读者的多种的联想。词人以“苍烟落照”四字点缀自己居处的环境,意在与龌龊的仕途作鲜亮的对比。所以在其次句中就直接点明住在这里与尘事毫不相关,可以一尘不染,安心地过着隐居的生活。这也正是陶渊明归园田居里“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的体现。 三、四句对仗工稳:“斟残玉瀣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玉瀣”是一种美酒的名称,明人冯时化在酒史卷上写有:“隋炀帝造玉瀣酒,十年不败。”陆游在诗中也不止一次写到过这种酒。“黄庭”是道经的名称,云笈七签胡黄庭内景经、黄庭外景经、黄庭遁甲缘身经,都是道家谈论养生之道的书这两句的大意是说:喝完了玉瀣就漫步穿过了竹林;看完了黄庭就躺下来欣赏山中美景。一二句写居处环境的美丽,三四句写自己生活的闲适,体现了满意的生活。陆游读的黄庭经是卷轴装,所以边读边卷,“卷罢黄庭”就是看完了一卷的意思。 下阕开头:“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啸傲”,指歌咏得意,形容旷放而不受拘束的样子。不单是陆诗用了“啸傲”此词,其他诗人也常常用此词,比如郭璞游仙诗:“啸傲遗世罗,尽情在独往。”陶渊明饮酒其七:“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词人说自己贪恋这种旷达的生活情趣,任凭终老田园;随处都能见到使自己兴奋的事物,何不随遇而安呢?这几句可以说是旷达到极点也消沉到了极点,可是末尾两句陡然一转:“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这两句可以说是对以上所写的自己的境况作出了解释。词人说原先就已知道造物者无情(他的心肠与常人不同),它白白地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这莫非不是在怨天吗?但同时也是在埋怨南宋统治者无心恢复中原,以致使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 据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中讲到,南宋乾道二年陆游四十二岁,以言官弹劾谓其“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免隆兴通判,始卜居镜湖之三山。这首词和其他两首鹧鸪天(两首开头句分别为:插脚红尘已是颠、懒向青门学种瓜),都是这时候写下的。词中虽极写隐居之闲适,但那股抑郁不平之气仍旧按捺不住,在篇末最终流露出来。也正由于有词人那番超脱尘世的表白,所以篇末的两句就尤其显得冷隽。 写作背景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八】 曾经,我是那么喜爱陆游,由于在我的心里,他爱国赛过爱自己,文思泉涌,写了许多我喜爱的诗歌,每一首都让我觉得那样悲壮,那样有气概,于是我早就认为,他是一个大英雄了!而今日在沈园,我转变了我对陆游的看法,我觉得他是一个忠孝两全的好儿子,却不是一个负责任的男子汉。 游沈园,我觉得沈园是一个有爱情故事的林园,也是一个让人感到伤感的林园。 这一切由于,唐婉的早逝和陆游为唐婉写的每一首诗歌。开头读钗头凤时,我也许能懂。可是当我们看了越剧表演后,我难过极了,不仅我难过,我看到我身边的许多大人都流泪了。 陆游和唐婉的故事是那么的动人。在陆游其次次游沈园中,偶然与唐婉相遇。在征得丈夫的同意下,于是,陆游和唐婉在园中饮酒。唐婉当时的丈夫是赵士程,他是皇室贵族,那么是贵族,又为什么要娶被休的,生不了孩子的唐婉呢?而且这时,竟然同意让唐婉和陆游相聚呢?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很令人深思。所以我以为,陆游他不是真的爱唐婉,假如真的爱,他就不会听从妈妈的话休了她。而且,在古代是可以纳妾的。假如真的由于唐婉没有替陆游生孩子,不是还可以纳妾吗?可是陆游最终狠心的离开了唐婉,娶了别的女子。 赵士程肯定很爱唐婉,至少比陆游爱,肯定是这样的。由于爱唐婉,所以,他不顾家里的反对,由于爱唐婉他不计较唐婉的身份,由于爱唐婉,他理解唐婉,所以他是那么宽容,那么呵护着她。或许没有陆游的出现,他们会幸福的重新生活。 赵士程会疼爱唐婉,照看唐婉一辈子。可是陆游写的诗歌打搅了唐婉,甚至害死了唐婉和赵士程。陆游是一个爱国诗人,是一个才子,他用诗歌表达他的爱恨,他的愁苦,他的回忆,他的不舍和难受。或许是由于诗歌成就了他的名声,于是大家会为他惋惜而流泪。 可是在唐婉这件事情上,我不太喜爱陆游了,我认为赵士程的爱的方式令人敬佩感动,至少他是那么敢做敢当,只是惋惜他没有像陆游那样用诗歌用来表达思念和离愁,于是许多年后,人们只记得陆游和唐婉的故事,却不知道赵士程曾经也深爱着唐婉,他是那么了不起,那么令人感动的活过!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九】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全文赏析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描写丰收年景,农夫热忱好客的淳厚品德。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描绘山村风光,被后世用来形容已陷入绝境,忽又出现转机。 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达民风的淳朴可爱。 尾联:“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写出诗人乘月闲游,夜访村民。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安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腊月酿制的酒。豚,是猪。足鸡豚,意谓鸡猪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非常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全部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欣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闲逛,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曲折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观察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非常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讨论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状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假如锲而不舍,连续前行,突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觉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盼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现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会出诗人所要表达的喜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喧闹闹,吹吹打打,布满着丰收的期盼。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好像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成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覆盖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颜色,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喜爱家乡,与农夫亲热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诗人被投降派弹劾罢归故里,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比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丢失信念,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到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正罢官闲居在家。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今江西南昌市)通判,因在隆兴二年(1164)乐观支持抗金将帅张浚北伐,符离战败后,遭到朝廷中主和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从隆兴府通判任上罢官归里。陆游回到家乡的心情是相当复杂的,苦闷和激愤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然而他并不心灰意冷。“慷慨心犹壮”(闻雨)的爱国心情,使他在农村生活中感受到盼望和光明,并将这种感受倾泻到自己的诗歌创作里。此诗即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所作。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十】 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释:该诗是陆游1186年春居山阴时所作。诗中追述壮年心情,自伤迟暮,致慨世事多艰,小人误国,恢复中原的时机,一去不行复得。结尾提到诸葛亮的出师表(出师表中有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之语),正道出了陆游生平的心事,故引以言志。-引自语文大观园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街在家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诗的前四句是回顾往事。早岁匈指隆兴元年(1163)他三十九岁在镇江府任通判和乾道八年(1172)他四十八岁在南郑任王炎幕僚事。当时他亲临抗金战斗的第一线,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坚决如山。以下两句分叙两次值得纪念的经受:隆兴元年,主见抗金的张俊以右丞相都督江淮诸路军马,楼船横江,往来于建康、镇江之间,军容甚壮。诗人满怀着收复故土的成功盼望,气如山三字描写出他当年的激奋心情。但不久,张浚军在符离大败,狼狈南撤,次年被罢免。诗人的愿望成了泡影。追忆往事,怎不令人叹惋!另一次使诗人不胜感慨的是乾道八年事。王炎当时以枢密使出任四川宣抚使,乐观方案进兵关中恢复中原的军事部署。陆游在军中时,曾有一次在夜间骑马过渭水,后来追忆此事,写下了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独骑兆河马,涉渭夜街枚(岁暮风雨的的诗句。他曾几次亲临大散关前线,后来也有我曾从戎清渭侧,散关嗟峨下临贼。铁衣上马蹴坚冰,有时三日不火食(江北庄取米到作饭香甚有感)的诗句,追写这段战斗生活。当时北望中原,也是浩气如山的。但是这年九月,王炎被调回临安,他的宣抚使府中幕僚也随之星散,北征又一次成了泡影。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这十四字中包含着多么丰富的愤激和辛酸的感情啊! 岁月不尽,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仅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惋惜毕生未能一展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是他念念.的心愿。自许为塞上长城,是他毕生的理想。塞上长城,典出南史,南朝宋文帝杀大将檀道济,檀在临死前怒叱:乃坏汝万里长城!陆游虽然没有如檀道济的被冤杀,但因主见抗金,多年被贬,长城只能是空自期许。这种怅惆是和一般文士的怀才不遇之感大有区分的。 但老骥伏枥,陆游的壮心不死,他仍渴望效法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干一番与伊、吕相伯仲的报国大业。这种志愿至老不移,甚至开禧二年(1206)他已是八十二岁的高龄时,当韩沱胄起兵抗金,他还跃跃欲试。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明显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十一】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全文赏析 陆游的抗战思想此时受到当权派的排挤,生活潦倒不堪,但他坚决自身的信念,不与朝廷权贵同流合污他通过本诗对比控诉了那种贫富悬殊、苦乐迥异的不合理现象,大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遗风。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十二】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线。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译文 用黄金镀饰、白玉镶嵌的宝刀,到夜间,它刺眼的光线,穿透窗户,直冲云霄。 大丈夫已到了五十岁,可建功立业的盼望渺茫,只能独自提刀徘徊,环顾着四周八方,祈求能一展理想,小试牛刀。 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 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我感到耻辱;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毁灭胡虏,报效天子。 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每天早晨都对着参差屹立的终南山,遥望着布满晶莹似玉般积雪的峰峦。 啊,楚国虽然被秦国蚕食,但即使剩下三户人家,也肯定能毁灭秦国,莫非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解释 金错刀:用黄金装饰的刀。 白玉:白色的玉。亦指白璧。 八荒:指四周八方边远地区。 京华:京城之美称。因京城是文物、人才汇合之地,故称。这里指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市)。 奇士:特别之士。德行或才智出众的人 意气:豪情气概。 相期:期盼;相约。这里指相互盼望和勉励。 史策:即史册、史书。 丹心:赤诚的心。 尔来:近来。 天汉滨:汉水边。这里指汉中一带。 南山:终南山,一名秦岭,在陕西省南部。嶙峋:山石参差重叠的样子。 “楚虽三户”句:战国时,秦攻楚,占据了楚国不少地方。楚人激愤,有楚南公云:“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意思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终也肯定能报仇灭秦。三户,指屈、景、昭三家。 写作背景 孝宗乾道八年(1172)正月,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的聘请,从夔州(今四川奉节)赴南郑(今陕西汉中),担当宣抚使司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南郑位于宋、金对峙的前线,陆游的身份又是前敌指挥部中的负责人员,他到任后,曾多次奔跑于前线视察军情,投身于收复失地的预备工作。他还提出了自己的军事主见:“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汉中)始。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宋史·陆游传)视汉中为收复中原的重要依据地。这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从军生活,给陆游以深刻难忘的印象,直至晚年,他还留下了“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的回忆。过了一年,即乾道九年,那年陆游48岁,奉调摄知嘉州(今四川乐山)。10月,他依据这段在汉中的经受和感受,写下了这首金错刀行。表达了诗人对政府军的不满,也是对满目疮痍的祖国的难过欲绝!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全文赏析 当淳熙二年(1175年),陆游几经调动再回到成都时,范成大也以四川制置使的身份来到这里,旧友异地相逢,非常亲热,常在一起饮酒酬唱。陆游原本豪放不羁,这时因抗金的理想与个人的事业都受到挫折,更是借酒浇愁,放浪形骸。因他“不拘礼法”,被一些人讥为“颓放”(宋史本传),并于淳熙三年被罢去知嘉州的官职。陆游干脆自号“放翁”,表示对抗和蔑视的态度。但尽管他外表上旷达颓放,饮酒寻乐,内心却经常布满了忧患、愤慨和悲伤,我们从他这一年所作的关山月可以看到。 关山月这首诗较好地体现了陆游爱国主义诗歌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比较完善的作品。这是一篇用乐府古题写时事的作品,作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 1 7 7),陆游5 3岁。这时陆游因力主抗金而遭到投降派的打击。刚刚在淳熙三年被加上宴饮颓放的莫须有的罪名,免去职务,他满怀报国热忱,却没有用武之地,眼看着统治阶级醉生梦死,置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于不顾,一味的妥协投降,苟且偷安,内心非常愤慨。于是他在关山月这首诗中照实地描写了由南宋朝廷长期执行投降政策造成的恶果,表达了对外族侵略者的无比仇视,对统治集团的生气责备和对要求抗战的爱国战士、遗民的同情。这是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十二句,共分三段,四句一段,一段一层意思: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第一段从南宋统治集团写起。戎是古代对外族的称呼,这里是指金国侵略者。和戎诏是宋朝皇帝向金国侵略者求降的诏书,宋孝宗隆兴元年(1 1 6 3)于福力大败,而向金国下了求和诏书,从那时开头到陆游写这首诗时,一共.、四年,说十五年是举其成数。从那时起,将军虽统帅兵马驻守边疆,却无从发兵,无事可作。空临边是白白地到边疆去。指将军不得作战,不是不愿作战,为什么将军不战空临边呢?这由于南宋统治集团只顾自己的安乐,而不惜出卖国家、民族的利益。 “朱门”一句,沉沉形容屋宇深遂。按歌舞指依照乐曲节奏载歌载舞。这一句一针见血地揭露了他们妥协、投降的实质,在大敌当前,国土沦丧,民族危亡之际,统治者却是一味追求灯红酒绿,争歌逐舞的享乐生活。他们贪生怕死,向敌人屈膝投降,实行不反抗政策,下什么自欺其人的“和戎诏”,致使那些养来抗敌的战马,用来杀敌的弓箭,死的死,断的断,而且马是肥死,弓是朽断。这是多么惨痛的现实呀!“厩马肥死弓断弦”是对“将军不战空临边”的补充,这两句都与和戎下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其次段由写南宋统治集团写到边防战士,与“将军不战空临边”一句照应。“戍楼刁斗摧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这两句是写战士苦闷悲愤的心情,由于统治集团的投降政策,北方失地不能恢复,战斗没有终结,他们也就长年累月地驻守戍楼不得与亲人团聚。他们迫切地要求驱除敌人统一祖国,可这愿望却长期不得实现,他们只得在刁斗报时的声音中,让时间白白地消逝,于是,每当明月之夜,他们就情不自禁地怀念家乡的亲人。战士们用悲凉的笛声来传达自己不能以身报国的苦闷和悲愤。然而朱门之中的统治者们,还在依照他们自己的乐曲去载歌载舞,哪里会听到并理解笛声中的含义呢?于是活着的战士熬白了头发,死去的烈士空流了鲜血。夜空中传来凄凉的笛声,明月徒然地照着留在沙场的尸骨。所以诗人说: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这是描写空怀壮志的苦闷和激愤的心情,是和戎的投降政策贻误了战机,使他们进不能杀敌尽力,退不能还乡会亲,而只能遥望天涯的月亮,守着同伴的尸骨,听着哀怨的笛声,前途未卜,国家无望,内心何等的凄凉。这是其次段。诗人的感情也是哀思难忍,心情激烈的。“空照”、 “谁知”等词语是他这种心情的写照。 最终四句是第三段,从写边防战士转到写人民,写在敌人统治下被奴役的北方人民即所谓遗民。“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这两句是说,北方自古以来就患病过外族的侵略,但是统治者从来不行能在这里长期地占下去,诗人坚信总有一天敌人会被赶走。这是一层意思;这两句同时可以理解成是对统治者的责备。中原自古以来就患病过外族的武装侵略,但都没能够让他们站住脚,如今在南宋统治者和戎投降政策下,金侵占中国,侵占中原至今,已经传过四世,统治者只顾自己苟安,早把沦陷区的人民给忘了。遗民们深受异族蹂躏,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支持他们的精神力气,就是希望宋军能够挥戈北上,恢复祖国统一的局面。然而遗民们期盼北伐,希望恢复的愿望无法实现,他们只好空望着南方,难过落泪。这就是结尾两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的含义。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关山月这首诗虽然既写了统治集团,又写了将士、遗民,但是从头到尾贯穿着一条线索南宋王朝下诏和戎,这是诗的第一句指明白的。正是由于下诏和戎,将军才不战空临边,战士才不得趁年轻力壮上阵杀敌,遗民才不得从外族统治的水深火热之中解放出来。诗人的思想倾向是特别鲜亮的,这就是诗中所表现的对南宋集团妥协投降政策的责备,对抗敌爱国的将士和遗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正由于表现了这些思想,所以我们才说这首关山月集中体现了陆游爱国诗歌的进步内容和精神实质。陆游诗歌爱国主义精神还经常表现为他壮志未酬的愤懑。在关山月这首诗中,虽然不像书愤等诗那样直接表现这一点,但是在“将军不战空临边”,“厩马肥死弓断弦”,“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等句子中间也隐含着自己倾音无路,壮志未酬的悲愤,诗人与抗金的将士们是息息相通的。 闻名诗人陆游的古诗词【篇十四】 梅花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解释:坼:裂开,此谓花朵开放。 此诗作于宁宗嘉泰二年(1202),时放翁七十八岁,闲居山阴。 上联写梅花不畏寒冷,笑迎晨风,纷繁似雪,遍开山中。下联诗人用了一个奇特的设想,极表其爱梅之心:有什么方法能把自已化为千万个人,让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个放翁呢?吐语不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