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含答案 部编版.pdf
【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分层训练】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 (基础卷)含答案(基础卷)含答案 部编版部编版 班级 姓名 成绩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看拼音写词语。fi tn h kun tng ch nn chu ()()()()din rn qng yng jio bn shng fn ()()()()二、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掺和(cn)正月(zhng)翡翠(fi)唾沫(tu)B.筷子(kui)吞咽(y)獠牙(lio)黄焖鸡(mn)C.汤匙(ch)乌鸦(y)朴素(s)吞噬(sh)D.缰绳(jing)轻盈(yn)小贩(fn)陈醋(ch)三、下面各组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通霄 水绞 摆摊 残灯未庙 B.板栗 肿胀 碗筷 无可奈何 C.僧人 脱僵 演译 青面獠牙 四、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燃放花炮 美好的姿态 B.演绎故事 娴熟的技能C.许下宏愿 咆哮的江水 D.举办庙会 葱郁的雪山 五、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随()所()()()大笑 悬()结()万()更()截然()()垂涎()()(1)国庆节到了,大街上_,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2)小刚讲的故事生动、幽默,逗得大家_。(3)妈妈做的红烧肉真是太香了,让我_。六、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除夕夜家家 _,不许_,鞭炮声 _。在外边做事的人,_万不得已,_赶回家来吃团圆饭。A.灯火通宵 间断 日夜不绝 除非 一定 B.灯火通宵 间断 日夜不绝 除非 必定C.灯火通宵 阻断 连绵不绝 除了 必定 D.灯火通宵 断开 日夜不绝 除了 一定 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B、保护家乡的优秀民俗文化,刻不容缓。C、多吃水果、桃子、苹果,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好处。D、全校运动会上,明玉在长跑比赛中喜获金牌,摘得桂冠,为班级争光。八、连线题。(8 分)1、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古诗句连起来。中秋节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将珍惜时间的名句与作者出处连起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颜真卿劝学)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岳飞满江红)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王贞白白鹿洞二首)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朱熹劝学诗)九、根据本单元的内容填空。1 _向我们介绍了北京春节节日习俗的丰富多彩,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腊八粥全文围绕_”全家吃妈妈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的图景。2 寒食是_代诗人_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今天人们喜欢用此诗中的“_”来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3 迢迢牵牛星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民间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4青青园中葵,_。(古诗填空)十、按要求写句子。(6 分)(1)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改为陈述句)_(2)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这句话用了_的修辞手法。请仿写一句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句子:_(3)八儿对妈妈说:“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_十一、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元宵(汤圆)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大年初一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蜡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 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1.读第二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有声有光”的语句。2.根据选文内容,体会老舍先生是如何把元宵节写详细的。(1)在第一自然段中,先写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采用 的写法突出其与众不同;然后用总分的写法描写元宵节 的习俗。(2)在第二自然段中,对孩子们过元宵节的场面单独进行描写,突出孩子们过节的特点是 。3.读画“”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它们有什么特点。4.文中描写灯多的词语是:、。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说明灯很多。十二、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和 _ 来 揭 示 人 物 的 内 心 世 界,显 得 含 蓄 深 沉,极 富 艺 术 感 染 力。十三、课外阅读。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吟诵着“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篇。从科学上来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没有根据的。望月的时候,对地球而言,太阳和月亮位于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则从东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这就是说,从月出到月没的时间间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长,半夜时月亮也要高些。这可能是使人感觉中秋“月色倍明”的一个原因。一个朔望月平均包含 29 天 12 小时 44 分。朔是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再经过 14 天 18小时 22 分钟才是望;因此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由于朔望月的长度可以与平均值相差到 6 小时,因此望月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发生。选样看来,中秋节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满月,也就说不上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了。当然也有“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1.第二段中说“冬天,情况正好相反”,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冬天的情况是怎样的。(2 分)2.联系全文看,“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时,该年的中秋节是不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为什么?(2 分)3.中秋节,人们往往因“月圆而人不圆”,就会产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下边的诗句都是写月亮的,哪一句表达了这种情感?(2 分)()A晓镜但愁云髯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C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4、除了中秋节,你知道的中华传统节日还有:_、_。(1 分)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 分)(1)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 8 月 15 日。()(2)中秋夜的月亮比其他的望月更亮。()(3)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发生。()(4)中秋节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满月。()十四、写作天地。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每个节日也有不同的食品,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不少于 450 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沸腾 何况 汤匙 浓稠 点燃 轻盈 搅拌 商贩二、C三、A四、D 五、心 欲 哄堂 灯 彩 象 新 不同 三尺(1)悬灯结彩 (2)哄堂大笑 (3)垂涎三尺 六、B七、B 八、1、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古诗句连起来。中秋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春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重阳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将珍惜时间的名句与作者出处连起来。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九、1.北京的春节 八儿 2.唐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3.牛郎织女 4.朝露待日晞 十、(1)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不能设什么法来反抗。(2)拟人。示例:花儿在风中跳起了舞蹈。(3)八儿对妈妈说,要不然他吃三碗半,妈妈就吃两碗半。十一、1.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2.(1)对比 处处悬灯结彩(2)有声有光 3.这句话用不同的词语表示相同的意思,体现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4.处处 几百盏 数量 种类十二、1.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2.泣涕零如雨 3.动作 情态 十三、1.冬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望月则从东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内容,先浏览文章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锁定相关的段落,概括出相应的内容即可。比如本道题,就从文章的第 2 段进行概括,概括的内容为“冬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望月则从东北方升起,在西北方落下”。2.不是。如果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满月,那它与其他的望月应该是一样的圆,不能说最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概括文章的内容,先浏览文章的内容,然后根据题干,锁定相关的段落,概括出相应的内容即可。比如本道题,根据第 3 小节概括原因“如果中秋节晚上的月亮是满月,那它与其他的望月应该是一样的圆,不能说最圆”。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有关月亮诗句的认知能力。A、表达的是对人物的思念之情。B、表达的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C、表达得出是对时事变迁的感慨。D、渲染一种迷蒙的氛围。所以,应该选“B”。4、重阳节 春节 5.(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