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380-2016 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89726716
资源大小:477.84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1∕T 380-2016 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ocx
UG北京市地方标准编 号:DB 11/T 3802016备案号:J×201×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waterproofing of bridge decks20161228 发布20170401 实施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DB11/T 380-2016目录1总则 . 12术语 . 23基本规定 . 34材料 . 55细部构造 . 66施工 . 117质量验收 . 14附录 A粗糙度检测方法 . 17附录 B粘结强度试验方法 . 18附录 C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 19本规程用词说明 . 20引用标准名录 . 21条文说明 . 225DB11/T 380-2016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 12 Terms . 23 Basic requirements . 34 Materials . 55Detail struture . 66 Construction.117Project acceptance. 14Appedix ATest methods of roughness. 17Appedix BTest methods of bond strength . 18Appedix CTest methods of shear strength. 19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 20List of normative standards. 21Clause explanation. 226DB11/T 380-20161总则1.0.1 为提高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工程技术水平,防止桥面水渗入桥梁工程结构,保证桥面防水工程的功能、质量和耐久性能,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基层为混凝土的桥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和质量验收。1.0.3 桥面防水工程的施工和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DB11/T 380-20162术语2.0.1桥面防水系统 waterproof system of bridge deck由桥面铺装中的沥青混凝土面层或水泥混凝土面层、防水层、混凝土基层及桥面排水口、渗水管等与防排水有关构造构成的整体。2.0.2桥面防水层 waterproof layer of bridge deck在桥面铺装中,防止水渗入桥梁结构中的构造层。2.0.3基层 substrate位于防水层以下且紧贴防水层的结构层。2.0.4基层处理剂 primary treatment agent为增强防水材料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或为了隔离基层表面以下的水分,在防水层施工前预先涂刷在基层上的涂料。2.0.5基层平整度 substrate evenness基层表面的凹凸偏差量,单位为 mm。2.0.6基层粗糙度 substrate coarseness基层表面不光滑的棱角及其构造的程度,单位为 mm。2.0.7防水等级 waterproof grade根据桥梁分类、道路等级、地区环境及防水层使用年限划分的防水级别。2.0.8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 service life of waterproof layer桥面防水层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的期限。2.0.9胎体增强材料 reinforcement material夹铺在涂膜防水层中起增强作用的材料,如聚酯无纺布、无碱玻璃纤维等。2.0.10结合层 bonding layer设置于防水层和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之间,起粘结、过渡和防止其相互间产生不良反应的构造层。2项 目桥面防水等级桥梁类别*1、特大桥、大桥2、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上的桥梁、交通量较大的城市次干路上的桥梁级以外的所有桥梁防水层使用年限大于或等于 15 年大于或等于 10 年注:特大桥、大桥的定义执行现行城市桥梁行业标准的规定。城市快速路、主干路和次干路的定义应执行现行城市道路行业标准的规定。DB11/T 380-20163基本规定3.0.1混凝土桥面铺装内应设防水层,并应有完善的排水系统。3.0.2桥面防水工程应根据桥梁的类别、重要程度、使用功能、所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所在道路等级等划分为两个防水等级,等级划分按表 3.0.2 的规定执行。表 3.0.2 桥面防水等级3.0.3 桥面防水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桥面防水设计等级和设防要求;2桥面防水构造;3防水材料及其主要通用和应用性能;4桥面排水设施设计;5桥面防排水细部构造。3.0.4对防水等级为级的桥梁,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80mm;对于防水等级为II 级的桥梁,混凝土面层的厚度不应小于 60mm。3.0.5桥面防水材料应根据使用地点的历年最高气温、有效最低气温、桥面铺装面层、桥面坡度、铺装面层厚度和防水层上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等因素进行选择;当选择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时,还应满足其材料的耐热性、低温柔性和热老化性相适应的要求。防水层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结构刚度较小或使用环境的最高有效温度和最低有效温度差、温度梯度较大的桥梁,宜选用拉伸性能和胀缩适应性较强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2 当采用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时,防水层宜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等防水材料;3 当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面层时,宜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刚性防水材料,严禁采用卷材作防水层;4 当桥面纵向或横向坡度大于 4%时,不宜采用卷材防水层;当桥梁的平曲线半径60m 时,桥面防水宜采用防水涂料;5 应根据防水层上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选择相应的防水材料。防水卷材的耐热度3材料桥面铺装类型桥面防水等级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混凝土、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沥青混凝土、防水涂料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聚氨酯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水泥混凝土、防水涂料施工环境温度要求施工环境温度要求聚合物改性沥青防热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5水性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535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535聚氨酯防水涂料5聚脲防水涂料585%RHDB11/T 380-2016应低于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但同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应低于 170;防水涂料的耐热度应高于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当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有特殊需求时,防水层应另行设计;6 选用防水材料时,不宜将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复合使用。3.0.6 不同的防水材料适用于不同的桥面铺装类型和桥面防水等级,防水材料的适用范围按表 3.0.6 的规定执行。表 3.0.6 防水材料的适用范围3.0.7 防水材料进场后,应按规定进行见证检验,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3.0.8当铺设防水卷材时,环境气温和卷材的温度应不低于 5,基层表面的温度必须高于 0;当下雨、下雪和风力大于或等于 5 级时,严禁进行桥面防水层的施工。当施工中途下雨时,应做好已铺卷材周边的防护工作。3.0.9防水涂料不得在雨天、雪天施工。采用刷涂方式施工,风力大于或等于 5 级时严禁施工;采用喷涂方式施工时,风力大于或等于 4 级时严禁施工。不同防水涂料施工时,环境温湿度应符合表 3.1.9 的规定。表 3.1.9 不同防水涂料的施工环境要求3.0.10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严禁在雨中或环境温度低于 5时施工。不宜在烈日下施工。3.0.11防水层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好阴阳角、转角、排水口等部位的细部处理,然后再进行大面积铺设。3.0.12防水层铺设完毕后,应对防水层进行必要的保护。严禁车辆、行人穿行,禁止停滞机械及堆放杂物。3.0.13桥面防水工程应按施工工序进行检验,每一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作业。4材料适用标准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JC/T974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 a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JC/T975道桥用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JC/T975道桥用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 bGB/T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GB/T23446喷涂聚脲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GB18445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防水涂料的胎体增强材料聚酯无纺布GB50345-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 B.1.9无碱玻璃纤维GB/T18369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密封材料道桥用密封胶JC/T976道桥嵌缝用密封胶基层处理剂冷底油JC/T1069沥青基防水卷材用基层处理剂热熔胶CJJ139-201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中4.3.6a 防水涂料在满足其相应的产品标准以外,还应满足 JC1066建筑防水涂料有害物质限量的指标要求。b 聚氨酯防水涂料应满足 GB/T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中 II 型产品的指标要求防水层表面温度()1020304050非聚脲类防水涂料粘结强度(MPa)0.400.350.300.250.20聚脲防水涂料2.001.751.5.01.251.00卷材粘结强度(MPa)0.350.300.250.200.15注:当防水层表面温度介于表中两个温度之间时,其对应的强度指标按线性内插法计算。防水层表面温度()1020304050涂料剪切强度(MPa)1.000.500.300.200.15卷材剪切强度(MPa)1.000.500.300.150.10注:当防水层表面温度介于表中两个温度之间时,其对应的强度指标按线性内插法计算。DB11/T 380-20164材料4.0.1桥面用防水材料的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其适用标准应按表4.0.1的规定执行。表 4.0.1 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4.0.2 桥面防水体系中防水材料与基层处理剂、密封胶、其间的胎体增强材料、其上的结合层应具有相容性,两种复合使用的防水材料之间应具有相容性。4.0.3卷材及涂料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符合表 4.0.3 的规定。表 4.0.3 卷材、涂料粘结强度要求4.0.4 特大桥、桥梁坡度大于 3%等对防水层有特殊要求的桥梁宜检测防水层与基层的剪切强度,并符合表 4.0.4 的规定。表 4.0.4 防水层与基层的剪切强度要求5桥面防水等级材料类型级级涂料防水层厚度(mm)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热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³3.0³2.0水性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³2.0³2.0聚氨酯防水涂料³1.5³1.0聚脲防水涂料³1.5³1.0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³2.0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m )³15001300胎体增强材料2(g/m )聚酯无纺布8010080100无碱玻璃纤维³300³200注:表中所列涂料防水层厚度为含胎体增强材料的总厚度。桥面防水等级热熔施工防水卷材(mm)热熔胶施工防水卷材(mm)4.55.03.54.03.54.02.53.0DB11/T 380-20165细部构造5.1桥面防水设防要求5.1.1桥面铺装防水系统应根据桥面铺装面层材料、防水等级及自然条件采取不同的构造形式,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当桥面铺装材料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防水层宜采用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并应符合本规程第 3.0.4 条的规定;2 当采用水泥混凝土铺装面层时,宜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5.1.2卷材防水层厚度应符合表 5.1.2 规定。表 5.1.2 卷材防水层厚度5.1.3 涂料防水层厚度及其他材料用量应符合表 5.1.3 的规定。表 5.1.3 涂料防水层厚度及其他材料用量5.1.4当桥面铺装面层材料为沥青混凝土、且选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或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时,必须在涂膜层内设置胎体增强材料,胎体增强材料下面的涂料厚度不应小于 0.5mm、且不应大于 1.0mm,胎体增强材料采用聚酯无纺布或无碱玻璃纤维的用量应符合本规程表 5.1.3 的规定。5.1.5当桥面铺装面层材料为沥青混凝土,且选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聚脲防水涂料时,应在涂膜防水层与铺装面层间设置结合层。5.1.6当桥面铺装面层材料为水泥混凝土或桥面板上设有混凝土整平层时,铺装面层或整平层的施工缝、伸缩缝等接缝部位内应嵌填防水密封材料。6DB11/T 380-20165.2细部构造5.2.1护栏、路缘石等桥面附属构件的防水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附属构件放置在防水层上时,下部的防水层应做卷材加强层,不便时,可涂刷防水涂料;2当附属构件基座与防水层基层相连时,防水层应覆盖至附属构件基座的上部,并在地脚螺栓周围做密封处理。5.2.2在混凝土基面的转角处和基面与防撞护栏(图 5.2.2-1、5.2.2-2)、隔离墩、路缘石等构件立面的交接处防水卷材不应上翻,应直抵相交结构立面且与基面密贴,并采用防水密封材料将防水层端部与结构立面的交接处填满。防水涂料的上翻高度宜稍低于铺装面层的上表面。图 5.2.2-1 防撞护栏处的桥面防水系统示意图1-防撞护栏;2-密封材料;3-卷材防水层;4-沥青混凝土面层;5-混凝土整平层;6-桥面板顶面;图 5.2.2-2 防撞护栏处的桥面防水系统示意图7DB11/T 380-20161-防撞护栏;2-增强层; 3-涂料防水层;4-沥青混凝土面层;5-混凝土整平层;6-桥面板顶面5.2.3在安装桥梁伸缩装置时,应在浇注伸缩缝槽内混凝土之前将伸缩缝两侧(图 5.2.3)的防水层端部用密封材料进行封闭。图 5.2.3 伸缩装置两侧的防水构造1-防水层;2-密封材料;3-伸缩装置;4-沥青混凝土面层;5-混凝土整平层;6-伸缩缝保护带混凝土;7-主梁或桥头搭板5.2.4当桥面铺装面层为沥青混凝土时,应在桥梁伸缩缝旁边且位于桥梁纵坡高点的一侧、沿桥梁横坡的坡底处设置渗水管(图 5.2.4)。8DB11/T 380-2016图 5.2.4 伸缩缝槽边的渗水管示意图1-密封材料;2-伸缩缝保护带混凝土;3-渗水管顶面;4-沥青混凝土面层;5-伸缩缝;6-防水层;7-渗水管;8-盖梁或台帽;9-雉墙;10-桥头搭板;11-整平层;12-焊于钢管上的卡钉;13-主梁桥面板5.2.5当桥面铺装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桥面排水口装置中泄水口下缘应低于防水层设置,泄水口顶面高程应低于桥面铺装层 10 mm15mm。同时应在泄水口处覆盖土工布。防水层与排水口装置周边的相接处应采用密封材料进行封闭(图 5.2.5-1、5.2.5-2)。(a)顺桥向立面图(b)平面图 5.2.5-1 矩形排水口安装示意1-沥青混凝土面层;2-密封材料;3-防水层;4-下卧砂浆;5-泄水口;6-桥面排水口9DB11/T 380-2016(a)横桥向断面图(b)排水口顶面平面图(c)排水口底面平面图图 5.2.5-2 圆形排水口安装示意1-防水层;2-密封材料;3-泄水口;4-沥青混凝土面层;5-基层;6-顶盖;7-卡圈;8-主梁悬臂板或桥面板;9-防撞护栏或路缘石10材料基层干燥程度要求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干燥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热熔型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干燥水性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潮湿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潮湿聚氨酯防水涂料干燥聚脲防水涂料干燥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润湿,无明水DB11/T 380-20166施工6.1 基层要求6.1.1当基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防水层施工。桥面防水层应直接铺设在混凝土表面上,不得在二者间加铺砂浆找平层。6.1.2采用防水卷材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 1.0 mm1.5 mm;当采用防水涂料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基层混凝土表面的粗糙度应为 0.5 mm0.8mm。基层混凝土表面粗糙度处理宜采用抛丸打磨。对局部粗糙度小于下限值的部位,可在环氧树脂上撒布粒径为 0.2mm0.7mm 的石英砂进行处理,同时应将环氧树脂上的浮砂清除干净。6.1.3混凝土的基层平整度不宜超过 5.0mm。6.1.4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对基层的干燥程度要求不同,基层干燥程度应符合表 6.1.4的规定:表 6.1.4不同防水材料的基层干燥程度要求6.1.5基层面应坚实、平整,干净。阴、阳角处应按规定半径做成圆弧。基层表面的浮灰应清除干净,不得有杂物、油类物质、有机质等。6.1.6水泥混凝土铺装面层及基层混凝土的施工缝、伸缩缝内应清理干净,嵌填密封材料。嵌填的密封材料应粘结牢固、封闭严密,并应根据需要使用底涂。6.2基层处理6.2.1当防水层施工时,因施工原因需在防水层表面另加设结合层及处理剂时,应在确11DB11/T 380-2016定结合层及处理剂的材料前,进行沥青混凝土与保护层、结合层及处理剂与防水层间的粘结强度模拟试验,试验结果应满足本规程第 4.0.3 条的要求后,方可使用与试验材料完全一致的结合层及处理剂。6.2.2基层处理剂使用前搅拌均匀,涂布时应对防撞墙等外露构件采取避免污染的覆盖措施。6.2.3喷涂基层处理剂时,应先对细部节点多遍涂刷,然后再进行大面喷涂,不得漏涂。6.2.4基层处理剂涂布完毕后,其表面应进行保护,且应保持清洁。涂刷范围内,严禁车辆行驶和人员踩踏。6.2.5采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时,需查验基层裂缝,对裂缝部位进行修补。6.3防水卷材施工6.3.1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铺设,任何部位的卷材不得多于 3 层,卷材搭接长边应错开500mm 以上。卷材搭接时,短边的搭接宽度应不小于为 150mm、长边应不小于 100mm。6.3.2铺设防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扭曲、皱褶。卷材的展开方向应与车辆的运行方向一致,卷材应沿桥梁纵、横坡从低处向高处的铺设方法,高处卷材应压在低处卷材之上。6.3.3当采用热熔法铺设防水卷材时,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均匀加热卷材的下表面涂盖层,且应压实防水层。火焰加热器的喷嘴与卷材的距离应适中并以卷材表面熔融至接近流淌为度,防止烧融胎体;2 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滚铺时卷材上面应采用滚筒均匀辊压,并应完全粘贴牢固,且不得出现气泡;3 搭接缝部位应将热熔的改性沥青挤压溢出,溢出的改性沥青自然封边,并应均匀顺直封闭卷材的端面。在搭接缝部位,应将相互搭接的卷材压薄,相互搭接卷材压薄后的总厚度不得超过单片卷材初始厚度的 1.5 倍。当接缝处的卷材有细砂或矿物粒料时,应清除干净后再进行热熔和接缝处理。6.3.4当采用热熔胶法铺设防水卷材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并应辊压粘贴牢固。搭接部位的应涂满热熔胶,且应辊压粘贴牢固。搭接缝口应采用热熔胶封严。6.4防水涂料施工6.4.1单组分防水涂料使用时,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多组分涂料施工时,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混合均匀。6.4.2当采用刷涂方式施工时,转角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做细部增强处理,不得有削弱、断开、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涂料宜多遍涂布,防水涂料应保障固化干燥时间,应待前一道涂层表干后,方12DB11/T 380-2016可涂布后一道涂料。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24h。涂层的厚度应均匀,且表面应平整,其平均厚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应符合本规程中表 5.1.3 的规定。涂料防水层的收头,应采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严。6.4.3当采用喷涂方式施工时,喷涂作业时,喷枪宜垂直于喷涂基层,距离适中,均匀移动。应按照先细部构造后大面喷涂的顺序连续作业,一次多遍、交叉喷涂达到厚度设计要求。涂料防水层的收头,应采用防水涂料多遍薄喷或采用密封材料封严。6.4.4涂料防水层内设置胎体增强材料时,应顺桥面行车方向铺贴。铺贴顺序应自最低处开始向高处铺贴并顺桥宽方向搭接,高处胎体增强材料应压在低处胎体增强材料之上。胎体搭接时,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70mm、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 50mm,上下层胎体增强材料的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得小于幅宽的 1/3。6.4.5涂料涂层间夹铺胎体增强材料的施工,宜边涂布边铺胎体;胎体应铺贴平整,排除气泡,并应与涂料粘结牢固。在胎体上涂布涂料时,应使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有胎体外露现象。当采用纤维增强时,纤维切割应和涂料喷洒同步,充分计算涂料喷涂量,控制好纤维喷涂气压,保证纤维浸润于涂料中分散均匀一致、覆盖完全、不得露白。6.4.6当桥面防水层所用材料为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聚脲防水涂料时,宜设置结合层。6.4.7涂料防水层出现缺陷时应及时修补。6.4.8施工时要防止防水涂料对混凝土裸露部位和其他构件的污染。6.4.9施工完毕后,应按设备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检查和清理机械设备,并妥善处理剩余物料。6.5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6.5.1按照产品说明书提供的配比,将水泥基渗透结晶粉料与净水进行调和,搅拌均匀。6.5.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时,应分道涂刷,涂刷应均匀,阴角处不得出现沉积。6.5.3施工完成后,按产品说明书喷洒雾化水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低于 72h。13材料进场复试项目防水卷材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溶物含量、拉力、最大拉力时延伸率、耐热性、低温柔性、不透水性、卷材下表面沥青涂盖层厚度、渗油性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防水涂料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固体含量、表干时间、实干时间、耐热度、不透水性、低温柔性、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涂料与水泥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固体含量、耐热度、不透水性、低温弯折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不揉水性聚脲防水涂料固体含量、表干时间、凝胶时间、低温弯折性、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不透水性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含水率、细度、施工性、湿基面粘结强度、 28d 抗渗性能防水涂料的胎体增强材料聚酯无纺布拉力、延伸率无碱玻璃纤维含水率、断裂强度密封材料道桥用密封胶表干时间、流动性、拉伸模量、弹性恢复率、定伸粘结性基层处理剂冷底油粘度、表干时间、固体含量、剥离强度、耐热性、低温柔性热熔胶固体含量、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耐热度、低温柔度、不透水性、表干时间、实干时间DB11/T 380-20167质量验收7.1一般规定7.1.1桥面防水施工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桥面防水工程验收时,应提交下列技术资料:1 桥面防水工程的设计文件、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谈记录;2 防水材料及其配套材料的产品合格证、型式检验报告、见证检验报告、现场施工质量验收报告;3 防水施工方案及技术、安全交底记录;4 防水施工工艺记录和施工质量检验记录;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6 事故处理、技术总结报告等其他必须提供的资料。7.1.2防水工程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桥面防水材料及其配套材料的见证检验项目应按表 7.1.2 的要求执行。表 7.1.2 防水材料及其配套材料的见证检验项目7.1.3检验批应符合下列要求:1 选用同一规格型号防水材料、采用同一种施工方式的桥面防水层且小于或等于10000m2 为一检验批;14检测项目防水层类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粗糙度(mm)防水卷材1.01.5按本规程附录 A 的规定执行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0.50.8平整度(mm)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5.03m 靠尺、游标卡尺:测量最大间隙。沿桥纵向、横向各量一次,取大值检测项目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外观质量1)表面应坚实、干净。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总面积的 0.5%。3)裂缝控制符合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4) 根据桥面所用防水材料不同,基层干燥程度应符合表 6.1.4 的规定。观察检查2单元面积(m )测点数量1000035100005DB11/T 380-20162 对选用同一型号规格防水材料、采用同一种施工方式的桥面,当一次连续浇筑的桥面混凝土基层面积大于 10000m2 时,以 10000m2 为单元划分后,剩余的部分单独作为一个检验批;当一次连续浇筑的桥面混凝土基层面积小于 10000m2 时,以一次连续浇筑的桥面混凝土基层面积为一个检验批;3 每一检验批测点数量应按照表 7.1.3 的要求执行。表 7.1.3 检验批的测点数量7.2混凝土基层I 主控项目7.2.1混凝土基层的粗糙度和平整度应符合表 7.2.1 的规定。表 7.2.1 混凝土基层检测主控项目II 一般项目7.2.2混凝土基层外观质量应符合表 7.2.2 的规定。表 7.2.2 混凝土基层检测一般项目7.3防水层I 主控项目7.3.1防水材料及其配套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本规程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材料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和见证检验报告。7.3.2防水层粘结强度应符合表 4.0.3 的规定。检验方法:按本规程附录 B 的规定执行。7.3.3涂膜防水层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 90%。15检测项目防水层类型质量要求检验方法外观质量基层处理剂不得漏涂观察检查防水卷材1)防水层不得有空鼓、翘边、皱褶。2)防水层和雨水口、伸缩缝、路缘石等的衔接处应密封。3)搭接缝部位应有连续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且相互搭接卷材压薄后的总厚度不得超过单片卷材初始厚度的 1.5倍。4)卷材铺设与搭接应符合本规程 6.3.1 条规定。防水涂料1)不得漏涂。2)不得有气泡、空鼓、翘边、露白、堆积及分层。3)防水层和雨水口、伸缩缝、路缘石等的衔接处应密封。4)胎体增强材料的铺贴与搭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