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1671-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安全设计技术要求.docx
-
资源ID:89727148
资源大小:235.12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1∕T 1671-2019 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安全设计技术要求.docx
IS 27.160F 12备案号:69298-2020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16712019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Tehnial reuireents fr eletrial safety design f residentialphtvltai grid-nneted per syste2019 - 12 - 25 发布2020 - 04 - 01 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 16712019目次目 次. I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安全要求. 24.1 系统电压 . 24.2 系统对地关系 . 24.3 交直流电路的隔离 . 24.4 电击防护 . 24.5 绝缘故障保护 . 34.6 过电流保护 . 44.7 雷击和过电压防护 . 54.8 快速关断 . 65. 设备及器件要求. 65.1 设备要求 . 65.2 器件要求 . 65.3 位置及安装要求 . 96. 标识与文件. 146.1 标识要求 . 146.2 光伏安装标识 . 146.3 光伏设备的标识 . 146.4 隔离装置的标识 . 14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DV 限值. 15参考文献. 16I. DB11/T 16712019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电气安全设计技术要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安全设计的系统电压、系统对地关系、交直流电路的隔离、电击防护、绝缘故障保护、过电流保护、雷击和过电压防护、快速关断、设备及器件要求和标识与文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气安全设计技术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0963.2 家用及类似场所用过电流保护断路器 第 2 部分:用于交流和直流的断路器GB/T 13539.6 低压熔断器 第 6 部分:太阳能光伏系统保护用熔断体的补充要求GB/T 13955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T 14048.1 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GB/T 14048.2 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 第 2 部分:断路器GB/T 14048.3 低压开关和控制设备 第 3 部分:开关、隔离器、隔离开关以及熔断器组合电器GB/T 16895(所有部分),低压电气装置GB/T 16895.3 低压电气装置 第 5-54 部分:电气装置的选择和安装 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GB/T 16895.21-2011 低压电气装置 第 4-41 部分:安全防护 电击防护GB/T 18802.1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 1 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8802.12 低压电涌保护器(SPD)第 12 部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 选择和使用导则GB/T 21714(所有部分) 雷电防护GB/T 33342-2016 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口技术规范GB/T 34933 光伏发电站汇流箱检测技术规程GB/T 34936 光伏发电站汇流箱技术要求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16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NB/T 32004 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NB/T 42073-2016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缆NB/T 42142 光伏并网微型逆变器技术规范JB/T 12762 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IE 61215(所有部分) 地面用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型式批准(Terrestrial phtvltai (PV) dules- Design ualifiatin and type apprval)IE 61730(所有部分)光伏组件安全鉴定(Phtvltai (PV) dule safety ualifiatin)IE 61730-2 光伏组件安全鉴定第 2 部分:试验要求(Phtvltai (PV) dule safety ualifiatin1. DB11/T 16712019- Part2:Reuireents fr testing)IE 62852 光 伏 系 统 中 直 流 用 连 接 器 安 全 要 求 和 试 验 ( nnetrs fr D-appliatin inphtvltai systes Safety reuireents and tests)UL 790 屋顶材料火灾试验标准试验方法(Standard fr Standard Test ethds fr Fire Tests f Rfverings)3. 术语和定义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 residential grid-nneted PV syste在居民固定建筑物、构筑物及附属场所建设,并以220V/380V接入用户侧电网或公共电网运行的光伏发电系统。3.2决定电压分级 deisive vltage lassifiatin,DV在预期的最坏额定运行条件,光伏方阵的任意两个带电部件间或带电部件与大地之间的持续最高电压。4. 安全要求4.1 系统电压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最大系统电压应不大于1000V D。最大系统电压等于最低预期工作温度修正后的光伏方阵开路电压。最低预期工作温度的电压修正系数应根据组件制造商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计算。4.2 系统对地关系光伏方阵对地关系和接地位置应根据光伏发电系统所连接的组件和逆变器的制造商要求确定,具体要求如:a)只有光伏方阵通过逆变器内部或外部隔离变压器与电网进行基本隔离时,光伏方阵的正极或负极导体才可进行功能接地。由变压器隔离时,应保证没有其他设备和逆变器连接到同一线圈;b)在没有基本隔离的系统中,可通过逆变器内部的固定连接经由中性导体将光伏方阵的正极或负极导体接地。4.3 交直流电路的隔离除满足 GB/T 16895 的具体要求外,交流和直流电路的隔离应符合不同电压等级的隔离要求,且应清晰地标识不同类型的电路。4.4 电击防护4.4.1 直流侧应至少列防护措施之一:a)带电部分与大地之间采用双重或加强绝缘,应满足GB/T 16895.21-2011条款412的要求,且组2. DB11/T 16712019件、接线盒、连接器、电缆等直流侧设备(直至逆变器直流端口之前)应满足级或等效绝缘。;b)采用安全特低电压电路,应满足GB/T 16895.21-2011条款414的要求。4.4.2 交流侧应同时列防护措施:a)带电部分与大地之间应采用基本绝缘作为基本的防护;b)采用保护等电位连接并且在故障的情况自动切断电源作为故障情况的防护,应满足GB/T16895.21-2011条款411的要求。4.5 绝缘故障保护4.5.1 光伏方阵分类绝缘故障的保护方式取决于光伏方阵对地的关系,光伏方阵分类如:a)非隔离型光伏方阵:光伏方阵非功能接地,方阵与电网不隔离;b)功能接地光伏方阵:光伏方阵功能接地,方阵与电网隔离;)非参考接地光伏方阵:光伏方阵非功能接地,方阵与电网隔离。4.5.2 光伏方阵绝缘电阻探测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前,应对光伏方阵和地之间的绝缘电阻进行探测。户用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至少每 24 小时探测一次,探测过程中允许断开光伏方阵的功能接地连接。当探测到光伏方阵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小于 Uaxpv/30A(Uaxpv 指光伏方阵最大输出电压)时,非参考接地光伏方阵应指示故障,非隔离型光伏方阵和功能接地光伏方阵应指示故障并进行如故障动作:a)非隔离型光伏方阵:关闭逆变器且将逆变器与交流电路或光伏方阵所有极断开,或将光伏方阵故障部分的所有极从逆变器断开;b)功能接地光伏方阵:关闭逆变器且将光伏方阵所有极从接地断开,或将光伏方阵故障部分的所有极从接地断开。在 所有 绝缘故障 情况 , 绝缘电 阻探 测 可 继 续 , 如果 光伏 方阵 的绝缘电 阻 恢复 到 高 于Uaxpv/30A,则故障指示可停止,并且系统可恢复正常工作。4.5.3 残余电流监控保护4.5.3.1 由非隔离型光伏方阵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应具备残余电流监控保护功能。由功能接地光伏方阵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如果不具备接地故障中断措施,则应具备残余电流监控保护功能。4.5.3.2 残余电流监控系统应能检测总的直流和交流残余电流有效值,当监测到的连续残余电流超过以限值时,系统应在 0.3s 内断开,且应根据 4.5.5 要求指示故障:a)对于连续输出功率30VA 的逆变器,最大电流为 300A;b)对于连续输出功率30VA 的逆变器,最大电流为 10A/VA。4.5.3.3 当残余电流超过限值时,非隔离型光伏方阵和功能接地光伏方阵应指示故障并进行如故障动作:a)非隔离型光伏方阵:关闭逆变器并且将交流电路或光伏方阵所有极从逆变器断开,或将光伏方阵的故障部分的所有极从逆变器断开;b)功能接地光伏方阵:将光伏方阵故障部分的所有极从逆变器断开;或断开功能接地连接,允许与交流电路连接。3标准测试条件光伏方阵的额定功率额定电流 InA 0 且25125 且50 250 且1003100 且250 42505DB11/T 16712019如果光伏方阵的绝缘电阻值高于 Uaxpv/30A,系统可尝试重新连接。4.5.4 功能接地光伏方阵接地故障中断措施由功能接地光伏方阵组成的光伏发电系统如果不具备残余电流监控保护功能,则功能接地光伏方阵应具备接地故障中断措施。如果光伏方阵通过高阻抗进行功能性接地,使得由单一故障导致的通过方阵功能接地路径的最大电流小于表1的限值,则不需要接地故障中断措施。当直流侧出现接地故障时,器件应能自动中断功能接地导体中的故障电流,且应同时满足以要求:a)额定电压应能满足光伏方阵最大开路电压;b)分断能力不低于光伏方阵最大短路电流;)额定电流不超过表 1 限值。表1接地故障中断装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流“In”适用于熔断器和断路器,当故障电流为130In至140In时应断开,135In时,应60分钟内断开;200In时,应2分钟内断开。如果通过电流传感器和自动断开装置实现接地故障中断功能,则设置值可与表1中的In值不同,故障电流在135% In时系统应在60分钟内断开,200%In时系统应在2分钟内断开。4.5.5 接地故障指示光伏发电系统应具备本地或远程接地故障指示功能,需选用合适的故障指示方式。接地故障恢复后,如果系统具备故障记录功能,则故障指示可自动复位,如果系统不具备故障记录功能,则故障指示应一直保持。4.6 过电流保护4.6.1 一般要求过电流保护装置中的熔断器应符合 GB/T 13539.6,其他设备应符合 GB 10963 的要求。过电流保护装置应不超过电缆的电流承能力、组件最大反向电流和其他设备的最大电流。当使用具有过流保护功能的断路器时,其的断开措施应满足 5.3.1 的要求。4.6.2 光伏组串过电流保护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伏组串连接到同一路 PPT 时,每一光伏组串都应装有过电流保护装置,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标称额定电流 In 应满足式(1)和(2)的要求:1.5×IS_DIn2.4×IS_D(1)且InID_AX_PR(2)式中:4. DB11/T 16712019IS D在标准测试条件,组件或光伏组串的短路电流,单位为安培(A);ID_AX_PRIE 61730-2中规定的组件的最大过流保护值,通常组件制造商规定为“最大串联熔断器值”,单位为安培(A)。4.6.3 光伏子方阵过电流保护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伏子方阵连接到同一逆变器时,应为光伏子方阵过电流保护,过电流保护装置的标称额定电流值 In 应满足式(3)的要求:1.25×IS S-ARRAYIn2.4×IS S-ARRAY(3)式中:IS S-ARRAY标准测试条件光伏子方阵的短路电流,单位为安培(A)。IS S-ARRAY = IS D×NSA(4)式中:NSA 为光伏子方阵中并联光伏组串的总数量。4.6.4 光伏方阵过电流保护对于在故障条件可能会有来自其他电源的电流注入光伏方阵时,应光伏方阵过电流保护。光伏方阵过电流保护装置额定电流 In 应满足式(5)的要求:1.25×IS ARRAYIn2.4×IS ARRAY(5)式中:IS ARRAY标准测试条件光伏方阵的短路电流,IS ARRAY = IS D×NA ,单位为安培(A)。其中,NA为光伏方阵中并联光伏组串总数量。4.6.5 过电流保护装置位置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易于更换处,具体应满足:a) 组串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组串电缆与子方阵或方阵电缆连接处,或安装在组串汇流装置处;b) 子方阵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子方阵电缆与方阵电缆连接处,或安装在子方阵汇流装置处;) 方阵过电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方阵电缆与逆变器的连接处。对于包含功能接地的系统,组串和子方阵电缆的过流保护装置应安装在所有未接地导体中。对于只有两个带电导体没有功能接地的系统,如果在组串电缆和子方阵电缆间有物理隔离措施,或者没有子方阵且没有子方阵电缆时,系统的过电流保护装置仅需要放置在组串电缆或子方阵电缆的一个未接地的带电导体上,该导体应和其他需要保护的所有电缆极性相同。浮地系统可使用单极过电流保护装置。4.7 雷击和过电压防护4.7.1 一般规定应根据 GB/T 21714.3 和 GB 50057 安装防雷保护系统,或将光伏发电系统适当的整合到已安装雷电防护系统(LPS)。对于组件带金属边框的系统,组件边框和支架可连接到建筑物原有接地系统,或者通过引线和接地极连接。当组件边框作为接闪器时,则应满足 GB 50169 中的要求。对于组件无边框的系统,光伏支架可连接到建筑物原有接地系统,或通过引线和接地极接地。5. DB11/T 167120194.7.2 防雷接地连接接地干线应在不同的两点及以上与接地网连接或与原有建筑屋顶防雷接地网连接。接地干线(网)连接、接地干线(网)与屋顶建筑防雷接地网的连接应牢固可靠。铝型材连接需刺破外层氧化膜;当采用焊接连接时,焊接质量应符合要求,焊接点应做好防腐防锈处理。带边框的组件、支架、电缆的金属外皮、金属保护管线、桥架、电气设备外壳导电部分应与接地干线(网)牢固连接,连接处应做好防腐防锈处理。接地线不应做其他用途,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4.7.3 过电压保护4.7.3.1 一般规定安装于同一光伏组串的正极和负极电缆、主方阵电缆应采用集束安装,以避免系统中产生环路。所有相关的接地/连接导体也应集束安装。光伏方阵外的电缆应增加 PV 套管防护。应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安装通风口将导管或线槽中积累的水或冷凝液排出。应根据GB/T 21714系列标准来评估浪涌保护器的必要性,宜在逆变器直流电缆末端、光伏方阵的带电导体间以及带电导体和大地之间安装浪涌保护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4.7.3.2 浪涌保护器(SPD)一般逆变器中会安装SPD,但系统也可根据需要安装分散的SPD,此时应保证多个SPD的匹配性。SPD应尽可能靠近被保护的设备。4.8 快速关断光伏发电系统电路宜具备快速关断功能。快速关断功能是以距离光伏方阵305为边界,在快速关断装置启动后30s内,边界范围外电压降低到30V以,边界范围内电压降低到80V以。5. 设备及器件要求5.1 设备要求组件应满足 IE 61215、IE 61730 的要求,并应通过 UL790 的料块燃烧和火烧蔓延测试,防火等级达到 级及以上。逆变器应满足 NB/T 32004 的要求,微型逆变器应满足 NB/T 42142 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汇流箱应满足 GB/T 34933、GB/T 34936 的要求,进出线口应有防火泥封堵。并网箱应满足 GB/T 33342 的要求,进出线口应有防火泥封堵。5.2 器件要求5.2.1 一般规定所有直流元器件应符合列要求:a)额定电压不小于光伏方阵最大电压;b)额定电流不小于表 2 中给出的值,且应满足最高预期电流的要求;)IP 防护等级适用其所在位置和环境;d)温度等级适用其所在位置和环境;6. DB11/T 16712019e)可保证系统寿命期间接触压力的端子和连接设备。5.2.2 断路器5.2.2.1 光伏方阵中用于过电流保护的断路器应满足以要求:a)符合 GB/T 14048.2 或 GB 10963.2;b)无极性;)能切断满和预期故障电流;d)额定值应满足 4.6 的要求。5.2.2.2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接口的断路器应满足 GB/T 33342-2016 中 6.1 的要求。5.2.3 熔断器5.2.3.1 熔断器应满足以要求:a)可切断来自于光伏方阵和电网的故障电流;b)短路和过电流保护类型满足 GB/T 13539.6 中 gPV 型的要求。当熔断器用于过流保护时,宜使用熔断器式隔离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5.2.3.2 熔断器底座和熔断器支持件应满足以要求:a)额定电流不小于相匹配的熔断体;b)不改变熔断体额定值或特性;)防护等级不低于 IP2X,且能满足安装地的防护等级要求。5.2.4 隔离器和隔离开关5.2.4.1 隔离器应满足以要求:a)在连接和断开状态,无裸露的带电金属部件;b)额定电流不小于所关联的过电流保护装置,或无过电流保护装置时,额定电流不小于安装电路的最小电流承能力,参考表 2。5.2.4.2 隔离开关应符合 GB/T 14048.1 和 GB/T 14048.3 的要求,且应有独立的手动操作机构。光伏方阵隔离开关应切断所有导体(包括功能接地导体)。5.2.4.3 起保护和/或隔离作用的负荷开关,应满足以要求:a)无极性;b)可切断满电流;)可切断来自于光伏方阵和电网的故障电流;d)当关联过电流保护装置时,额定值应满足 4.6 的要求;e)可切断所有带电导体。5.2.4.4 如能确保同等安全水平,也可使用带切断插头。只有具有特殊结构的插头和插座才能安全切断负。5.2.5 插头、插座和连接器直流侧的插头、插座和连接器应满足如要求:a)满足 IE 62852 或等同标准;7. DB11/T 16712019b)在连接和断开状态应防止接触带电部件;)与所安装线路的电缆相匹配;d)如可被非专业人员接触,则要求两个不关联的操作才能解锁分离;e)如果是多极的,应有极性区别;f)电压高于 DV-A 的系统,应符合电击防护类;g)安装方式应尽可能减少连接器的应变;h)连接家用设备和低压交流电源的插头和插座不应用于光伏方阵中。注:DV 限值参见附录 A。5.2.6 防反二极管若使用防反二极管,应满足以要求:a)额定电压至少为光伏方阵最大电压的 2 倍;b)防反二极管的额定电流至少为被保护电路在 ST 的短路电流的 1.4 倍,即:1)对光伏组串:1.4 倍的组件短路电流;2)对光伏子方阵:1.4 倍的光伏子方阵短路电流;3)对光伏方阵:1.4 倍的光伏方阵短路电流。)安装后无裸露的导电部件;d)应带防护以避免环境因素引起的衰退。防反二极管不可替代过流保护装置。当雪或其他环境的反射可能造成组件产生较大短路电流时,计算防反二极管的额定电流的修正因子应大于 1.4。防反二极管的额定电流由气候条件等确定。5.2.7 电涌保护器(SPD)直流侧电涌保护器应满足 GB/T 18802.31 或等同标准的要求。交流侧电涌保护器应根据 GB/T18802.12 进行选择,并满足 GB/T 18802.1 或同类标准的要求。直流电缆长度不大于 1.5 时,可不加装直流侧浪涌保护器。5.2.8 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光伏发电系统应在并网点安装剩余电流保护装置,并应符合GB/T 13955和GB 50054的相关要求。5.2.9 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若使用自恢复式过欠压保护器,应满足JB/T 12762的要求。5.2.10 电缆5.2.10.1 一般规定光伏直流电缆应满足 NB/T 42073 或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光伏方阵电缆的额定电压应不低于光伏方阵最大电压值,额定温度范围应能满足光伏发电系统的使用条件。交流电缆应选用 类及以上的阻燃电缆。光伏组串、光伏子方阵和光伏方阵的电缆规格应根据以要素确定:a)所用的过电流保护额定值;b)电路最小额定电流(见表 2);)电压降和预期故障电流;应根据 4.6 确定过电流保护,且电缆应能承受经最近过电流保护装置流入的最坏情况电流(来自远8相关电路保护类型最小电流电缆横截面积和/或其他电路额定值选择的依据 a b光伏组串无光伏组串过电流保护方阵只包含一组串时的最小电流值:1.25 ×IS_D其他情况时的最小电流值:In +1.25×IS _D×(SP1)其中:IS_D组件或光伏组串短路电流; In最近的游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SP最近的过电流保护装置并联光伏组串总数。最近的游过电流保护装置可以是子方阵保护,如果没有,则可以是方阵过电流保护;当整个方阵中无过电流保护,则 SP 是整个方阵中并联组串总数,且最近的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 In 取 0。有光伏组串过电流保护光伏组串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 In光伏子方阵无光伏子方阵过电流保护取列两者中的大值: .a) 光伏方阵过电流保护装置的 额定电流 In+1.25×所有其他子方阵短路电流之和,当光伏方阵.无过电流保护时,则 In 取 0;b) 1.25×ISS-ARRAY(相关方阵)。有光伏子方阵过电流保护光伏子方阵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 In光伏方阵无光伏方阵过电流保护1.25×IS ARRAY有光伏方阵过电流保护光伏方阵过电流保护装置的额定电流 Ina 靠近或与组件相连的电缆最低工作温度可等于最大预期环境温度40。b 确定电缆额定值时应考虑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根据安装方式确定额定值时应考虑电缆制造商的建议。DB11/T 16712019处方阵部分)和与之相邻的并联组串产生的最坏情况电流的叠加值。5.2.10.2 流量电缆的流量应大于表 2 的电路最小电流,安装地点和安装方式造成的电缆的降额因数应根据GB/T 16895.6 确定。电缆的选择和敷设应满足 GB 50217 的要求。在确定电缆额定值时应考组件的实际短路电流值与标称值之间的差异。表2电路最小电流逆变器在故障情况会向光伏方阵反灌电流,所有电路额定电流的计算均应考虑反灌电流值,并加到由表 2 算得的电路额定值中。5.3 位置及安装要求5.3.1 隔离方式5.3.1.1 一般要求应根据表 3 确定光伏方阵的隔离方式。逆变器的断开装置应可接近并符合隔离开关的要求。9光伏方阵电压电路或子电路隔离方式规定DV-A组串电缆隔离装置推荐 a子方阵电缆隔离装置要求方阵电缆隔离开关要求DV-B 和 组串电缆 隔离装置 a推荐 a子方阵电缆隔离装置 a要求隔离开关推荐方阵电缆隔离开关要求a 带护套(触摸安全)的插头插座连接器、可移除的熔断器或隔离器都可作为合适的隔离装置。这些装置分断负电流的能力应满足本表的要求。DB11/T 167120195.3.1.2 逆变器的隔离开关5.3.1.2.1通过直接更换设备进行维修的逆变器,应采用如隔离方式之一:a) 邻近的物理上独立的隔离开关;b) 与逆变器机械相连的隔离开关,逆变器从包含隔离开关的部分移除时无电击风险;) 安装在逆变器内部的隔离开关,此时逆变器的隔离措施只在隔离开关处于断开位置时才可操作,逆变器的可维修部分才能断开或拆卸;d) 安装在逆变器内部的隔离开关,此时逆变器的隔离措施仅通过工具才能操作,并且标注易见的警告标识或文字说明。5.3.1.2.2通过更换内部元器件进行维修的逆变器,隔离开关的安装应使逆变器的维修不会导致电击危险。此隔离开关可与逆变器在同一外壳中。 5.3.1.2.3直流线缆长度1.5 时,可不采取隔离措施。5.3.1.3 安装用作过电流保护的适当额定值的断路器也可带分断隔离功能。其他符合 5.2.2 特性的断开隔离装置也可作为隔离措施。表3光伏方阵安装所规定的隔离装置不能分断负电流的开关,应不可接近且应标注“不能带分断”。当多个子方阵隔离装置靠近逆变器安装时(即2内且在视线范围内),则不需要光伏方阵电缆,因此也不需要光伏方阵带分断开关。这种情况,子方阵开关都应是带分断开关。当采用多个隔离装置隔离逆变器时,应满足以条件之一:a)是联动的,以保证全部同时动作;b)集中在同一位置且贴有警告标识注明:“须隔离所有输入才能隔离设备”。表 3 要求的隔离装置应安装在所有未直接接地的带电导体上。当要求带分断(隔离开关),则装置的所有极均具备此功能且所有极应是联动。5.3.2 接地和连接布置5.3.2.1 连接导体的尺寸接地连接导体的尺寸应满足以要求:a)组件边框之间的跨接线宜选用不小于 BVR 1×4²的黄绿线;10.DB11/T 16712019b)组件金属边框和引导体之间的连接线宜选用不小于 BVR 1×2.5²的黄绿线;)支架至地面的引导体宜选用 40×4 的镀锌扁铁或直径 12 的圆钢或截面积 16²以上的铜导线或其他等效的导体;d)其他类接地的导体,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 62 的铜或其他等效导体。e)由于雷电防护系统的要求,导体的最小尺寸宜根据图 1 的要求增大。应依据 GB/T 21714.3 进行现场接地。 .图1光伏方阵裸露可导电部分的功能接地/连接判定流程图光伏方阵裸露导电部分接地要求的示例见图 2。a图中的接地连接均为功能接地连接。出于雷电防护也可要求连接外露的金属边框。b为了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电过电压,光伏方阵和应用电路之间须进行等电位连接。等电位连接导体应尽可能靠近带电导体,以减少线路环路。11 .DB11/T 16712019过压保护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应根据制造商的要求确定。图2光伏方阵裸露可导电部分的接地所有带电导体与设备接地导体间应保持较高阻抗。5.3.2.2 独立接地电极雷电防护电极的规格和材质应按照 GB 50057 执行。5.3.2.3 等电位连接5.3.2.3.1光伏方阵连接导体光伏方阵连接导体应靠近光伏方阵或子方阵的正负极导体。5.3.2.3.2光伏方阵的功能接地端子光伏方阵的一个流极接地时,即功能接地时,只能在一个点接地,此点应与电气安装的主接地端子相连。对于包含子接地端子的电气安装,如果子接地端子已考虑了此用途,则光伏功能接地可与子接地端子连接。功能接地连接可建立在逆变器内部。当测量光伏方阵与地之间的绝缘电阻时允许切断功能接地。功能接地点应在光伏方阵和逆变器间,并靠近逆变器。注:隔离装置切断功能接地导体时,应注意切断接地连接的位置。5.3.2.3.3光伏方阵的功能接地导体当功能接地(直接或通过电阻接地)是将主光伏方阵导体接地时,功能接地导体的最小流量应:a)不通过电阻而直接接地的系统,此值不小于功能接地故障中断器的额定电流;b)通过串联电阻进行功能接地的系统,此值不小于(光伏方阵最大电压)/ R,其中 R 为与功能接地串联的电阻值。接地导体的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