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论文: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建构与智慧化实施.docx
-
资源ID:89727536
资源大小:216.5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英语教学论文: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建构与智慧化实施.docx
英语教学论文:核心素养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建构与智慧化实施【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建设,应遵循基础性、多样性、活动性、开放性和主体性原则,着力构建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校本课程群。本文通过对课程建设的理论探寻和实践案例分析,提出了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建构和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关键词】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课程群建构;智慧化教学一、引言校本课程建设是新时期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新课改理念落地的重要抓手。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有利于推动育人模式转变,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学校课程的特色化建设。学校应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可利用的当地资源,设置并开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教育部,2020:1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建设质量不断提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经验。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课程意识模糊化、课程结构碎片化、课程实施应试化等问题。因此,构建和实施分层分类、动态多样、具有内在逻辑的英语学科校本课程群,使学生在具备学科共同基础的前提下,自主选修适合自己水平、兴趣和未来发展需要的课程,以体现因材施教和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应是当前课改新形势下需要认真思考与探索的问题。二、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群建构(一)校本课程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基本含义是指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是以学校的实际为出发点,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精神为遵循,根据本校的性质与特点、办学条件以及可开发利用的资源,通过学校成员自愿自主独立开展或者与校外团体或个人合作开展的、目的在于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各种形式的课程(徐玉珍,2001;彭炆,2017)。校本课程注重从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师的特点出发,以学生需要为本,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适切性。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立足本校,基于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管理而对课程进行整体规划和整合的“课程结构化行动”(汪明,2017),其宗旨在于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核心是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学校应当深入了解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有关理论与政策要求,对校本课程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进行设计,并通过方案实施,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获得学习能力,全面发展核心素养。(二)校本课程群建构课程群是指担负某种相近教育功能、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由师生有计划地学习的课程集合,是与单一课程对应的一种课程模式(郭必裕,2005)。校本课程群建构,包括国家与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与学校自己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开设两部分。一方面,国家课程强调共通性,难以顾及学校和学生的差异性,学校应当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和学生的学情,对课程进行调整与充实;另一方面,学校应当根据育人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开发自己的课程,以弥补国家与地方课程之不足,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选择。通过校本课程群的建构,可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融合的学科课程体系。就高中英语而言,在校本课程群设计和实施方面,要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开发开设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课程,帮助学生习得语言知识,运用语言技能,形成和发展必要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建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应遵循以下原则:1)基础性。尽管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最高阶段,但英语学习仍然处于打基础阶段,课程群建构方案应当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用能力培养。2)多样性。英语学科广泛的教学内容给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很大的选择空间,课程群建构应根据学生的个性、潜能以及发展需求开设丰富的校本课程,并采用多样化手段进行教学。3)活动性。课程群建构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并增强兴趣,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学习精神。4)开放性。校本课程群建构是一个持续的实践创生过程,课程开发应当以开放的形式动态生成,同时要通过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实现学生的开放式学习。5)主体性。教师作为课程建构主体,要通过研究与探索成为校本课程的创设者;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课程建构过程中应积极参与课程创设。三、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建构与实践根据“建构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满足高中学生多元发展需求”(教育部,2020:7)的要求,校本课程群建构有了较大的空间,学校可以在这一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浙江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浙大附中)英语学科秉持“让英语赋能学生成长”的理念,根据学校“人格与学术并重,本土与国际兼容”的课程总目标,构建了必选修融合的“高中英语PE课程群2”。在课程目标、结构、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中,围绕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进行建构,实现学生素养的个性发展、自主发展与全面发展。(一)PE课程群目标校本课程目标的制定可以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可以防止校本课程应试化(江国云、栾爱春,2015)。PE课程群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方针,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依据课程标准和学校培养目标,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构建必选修融合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听、说、读、看、写、译等各项技能的差异化培养,让学生动起来,教学生用英语,提升其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他们为适应未来自身发展和社会需要奠定良好的基础。该课程群目标导向性强,符合国家课程目标和学校办学要求,关注社会需求、学生需要、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等因素,具有鲜明的校本特征。(二)PE课程群结构浙大附中英语学科结合本校学生实际状况和学科特点,构建了由基础课、拓展课、综合活动课程组成的PE课程群(见表1),使课程结构既有横向关照又有纵向呼应,形成立体网络。基础课的设置上,将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刘道义、郑旺全,2019-2020)必修第一、二、三册和选择性必修第一、二、三、四册确定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校本必修基础课,并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层教学,对课程内容进行增减,如在C层次班级教学中删掉Project等难度较大的内容、B层班级开设“英语报刊阅读”、A层班级开设“英语书报评介”等。拓展课程分为基础强化和素质提升两类:基础强化课程按学业水平质量等级标准,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对英语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进行分级分类,供B、C层学生选修;素质提升课程的目的在于扩大英语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原则上供A、B两层同学选修。由于研究性学习和西湖文化课属学校标志性特色课程,“自主探究学英语”和“西湖旅游英语”为全校学生必选校本课程。综合活动类课程供有相关特长和需求的同学选修。其余课程供全体学生选修。该课程群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按照五育并举育人要求,从英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实践运用三个维度,根据学校课程资源条件、学生学情和发展要求、学校特色发展需要等进行设置,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组合,为学生自主发展提供了支撑。(三)PE课程群实施课程实施方面,学校依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根据浙江省高考方案和学校实际情况,原则上按照高一完成必修1-3册,高三上学期期中前完成选择性必修1-4册的进度进行教学安排;学校在高一下学期开始分层走班,之后每学期动态调整;校本选修课程设置以学期为周期,学生可跨级跨层选修,修完18课时并考核合格获得1个学分;校本必修课程高一每周4课时、高二高三每周5课时,校本选修课程每周1课时。该课程群实施方案务实性强,课时安排比例适当,有主2次之分,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径。此课程群一方面能巩固、补充和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把着力点放在语言能力培养上;另一方面也给学生提供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满足了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发展要求。(四)PE课程群评价在学生评价方面,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相结合,突出评价任务和内容的实践性和发展性,广泛开展学生自评和互评活动。学生的模块学分成绩,必修模块按笔试成绩60%,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平时作业占40%加权计算;选修模块通过考核,合格即能获得学分。学生的学业水平评价,重视对学生日常学习表现、取得的学习成果以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作出全面评价。在教师评价方面,质性与量化相结合,主要从课程设计实施的过程性材料评审、公开课展示以及课程满意度调查三个方面进行,注重体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在课程质量评价方面,注重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通过评选学校特色课程、推送参评省市精品课程和奖励出版交流等方式激励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形成校本课程群的品牌效应。我们期望通过目标多维化、内容多面化、主体多元化与形式多样化的课程与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PE课程群实践案例1. 文化意识类校本课程西湖旅游英语“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英语校本课程理应弘扬中华文化,培养学生人文情怀。“西湖旅游英语”以西湖著名景点为主线,对西湖的地理、历史、人文、饮食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并以文字、图片、视频、VR等形式呈现,带领学生进入真实生动的西湖。通过此课程,一方面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学生对优秀文化的认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在运用英语进行西湖文化介绍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用能力。教师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然后在课上展示交流,并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为外国游客当导游和进行志愿者服务。该课程利用学校位于西湖核心风景区的独特优势,通过对学校周边资源的搜集和整理,使课程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和鲜明的校本性。课程围绕“文化素养”这个中心展开,目标清晰。课程实施过程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2. 学习能力类校本课程自主探究学英语只有通过对英语学习进行自主探究,才能真正地学英语、用英语。在积极设计、筹划实施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视文化价值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的组织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将得到锻炼与发展。“自主探究学英语”课程中,教师让学生每学期选择1-2个和自身能力匹配的课题进行探究。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定探究项目、开展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通过开展课前演讲、举行专题报告会、举办英语文化节等形式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在基础学习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分享,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在知识拓展方面,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单元主题的有关知识,并整理、研究资料,最后形成专题报告;在实践应用方面,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探究自然,探究社会,探究人生。该课程通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活化了课程资源和教学过程,让英语学习成为学生拓展视野、发展个性和提高综合素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交流展示中收获知识,在知识运用中沉淀知识,有利于实现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3. 综合素养类校本课程英语报刊阅读英语报刊题材新颖、体裁多样、语言地道,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理想材料。近几年由于高考试题多用外报外刊外网文章作素材,越来越多的学校把报刊阅读作为教材学习的补充。本课程以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中版(21st Century·Teens·Senior)为主并辅以其它英文报刊和网络文章,动态生成课程资源。教师让学生每天进行不少于500词的自主阅读,并通过课前演讲、读报知识竞赛、编辑英语小专刊等方式检查学生阅读效果。教师每周精选2-3篇材料,设计阅读活动,让学生结合材料进行主题讨论,并对讨论交流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英语报刊阅读”,一方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会了如何有效从报刊中获取信息,知晓国内外的时事要闻、社会新闻,了解世界各地的新事物、新动态,并且通过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或者辩论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学生获得大量语言输入,并通过思考和分析掌握现代的英语表达方式,增加有效词汇习得,同时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本课程通过活用报刊资源,让英语报刊成为学生从书本通往真实生活的一座桥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自主思考、相互启发的机会,这对于学生提升英语语言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和促进学习能力的全面发展等,都有显见的促进作用。五、高中英语校本课程群建设智慧化实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对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选择恰当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确保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教育部,2020:3)。事实上,高质量英语教学对音像资源依存度很高,因此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非常重要,英语校本课程群建构更是如此。浙大附中英语学科在校本课程群建构和实施过程中,依托智能平台,初步形成了课程数字化、教学智慧化、学习精准化的英语教学新生态,助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一)学校+企业建设数字化课程课程数字化是智慧化教学的前提条件。课程数字化包括数字化课程建设和课程数字化实施两个层面。学校跟天学网公司战略合作,共建数字化课程。学校提供纸质或电子文本和已有的音视频素材,由天学网进行优化和补充,进行PE课程群的全面数字化处理和教学支持。一方面,教师依托智能平台,自制了“英语词汇学习”“英语应用文写作”等系列微课,与天学网共同开发了“听力培优”“趣课堂”“新教材同步视听说”“配音达人”“探索发现”“时文阅读”等PE课程群数字化资源,为学生精准化学习提供支撑。另一方面,学校依托智能平台,实施了多空间的虚拟教室教学、新型教研环境建设、实时交互、本地和网络录播、在线备课与作业测评以及人机交互等多项教学创新,解决了选课走班中场地和师资不足等问题。疫情期间,学校利用智能平台进行了线上高仿真教学,学生按正常课表线上走班上课,师生通过平台进行课堂交流,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参加考试,教师在线评改答疑、开教研会和家长会,全面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二)教师+机器实施智慧化教学智慧化教学不是“人灌变机灌”“纸练变机练”,而是应该让机器做教学中程序化的事情,教师则进行导学、导思和育人。浙大附中英语学科依托智能平台,充分整合电子白板、教室电脑、学生终端、网络等设备,融合课前、课中、课后三环节,校内校外二场景,有效实施了资源共享、线上线下融合、伴随性评价、家校即时互通等智慧化教学活动,减轻了教学负担,提升了教学效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习任务和导学案进行数字化前置处理,学生通过平板、手机或电脑终端进行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习数据用微视频或现场对学习重难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指导。学生利用平台进行词汇跟读测评、课内或课外与同学进行单词认读或拼写PK赛,还可以进行电影配音、人机对话,提高英语听说能力。教师利用平台实施分层教学,依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分层分组,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同一课堂进行差异化学习;对学生课堂讨论、成果展示、作业完成以及测试等情况,教师可通过智能平台生成的学生电子化学习档案掌握;学生的写作答卷经扫描上传,智能平台完成评改并生成词句表达、文章结构、要点达成等方面的检测报告,教师就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学生的写作状况并制定新的个性化辅导方案。在口语教学中,智能平台不但能实现学生同时“说”且互不干扰的功能,而且能留下记录供教师随时抽查,改变了过去一个学生说其他学生只能被动听、小组讨论效果很难监测的现象。智慧化教学有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学生的学习,思考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创新。(三)学生+平台实现精准化学习传统英语教学的问题之一是“习题过剩”而“习得不足”。从语言学习角度来看,“习得”应当借助情景进行有效学习,学习方式也应因人而异。智能平台能够将教材内容立体化、情景化、多模态呈现,让学生进行精准化学习。天学英语智能平台的所有课程资源均保持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借助平台进行听、说、读、看、写的精准“习得”。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双减”政策落地,让学生减负增效。浙大附中英语学科依托智能平台提供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实施“AI+假期作业”行动方案,让机器领着学生精准练、高效练、练中学。系统根据教师提供的阶段教学目标和学业水平质量标准测试题,对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测评,并根据测评发现的知识点盲区和能力程度自动为每一位学生推送不同数量和不同难度的补缺、强化、培优任务,让学生自主进行训练。根据学生在答题时的整体表现,系统为每一位学生动态生成新任务,匹配相关学习材料、微课程和补充练习题,用循环测评的方式,帮助学生精准查漏补缺、强化提升。这种精准化的学练方式,避免了“大锅饭”式作业,实现了“独家定制”。同时,学生依托智能平台获得了更多英语学习的机会,由原来被动地“接受英语、背诵英语、苦战题海”变为了主动学习者,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六、结语核心素养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建设,应遵循国家课程纲要,从学校办学特点和学生学习实际出发,整合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逐步形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融合,并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校本课程群。课程群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围绕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思考和寻找课程群建设的基本方向、原则、途径和方法。通过课程群建构和实施,把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利用课堂主阵地和学生课外时间,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智能教学平台以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强大的技术支撑,在英语校本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展示了很强的实用性、适时性、自主性和精准性等特征。实践证明,高中英语课程群的建构与智慧化实施,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英语学习和发展需求,有利于体现因材施教、实现减负增效和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后续研究可就“模块+专项”教学和“模块免修”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使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发挥、核心素养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