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认识时间与量感培养策略.docx
-
资源ID:89727998
资源大小:13.39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认识时间与量感培养策略.docx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实践:认识时间与量感培养策略一、引言量感作为一种数学素养,是指对长度、面积、体积、时间、质量、货币等的感性认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量感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二年级认识时间为例,探讨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内容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及结语展开,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创新性和深度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借助钟面认识时间单位“分”,知道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初步认识几时几分,会读写几时几分和几时半,知道1时60分。2.经历猜一猜、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等猜想、观察、操作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渗透初步的模型思想。3.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时间的价值,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三、教学策略1.生活情境模拟设计意图: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时间的概念及其应用。量感培养:培养学生在情境中对时间单位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时间意识。2.创设问题导向任务设计意图: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探讨解决方案。 量感培养: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价值,激发他们对时间的敏感性。3.利用数字游戏设计意图:通过数字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时间的概念。量感培养:数字游戏能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时间单位和时钟的运作,培养学生的时间感。四、教学过程(1) 问题驱动:请学生描述他们每天的作息时间,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安排时间更加合理。(2) 引入新课:通过讨论学生的作息时间,引出时间单位“分”和“时”,介绍1时=60分的关系。(3) 活动设计:设计生活情境模拟活动,如安排一天的行程、制定课间休息时间表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时间单位的应用。(4) 数学游戏:利用数字游戏如“时间猜谜”等,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时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时间感。(5) 问题导向任务: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如“今天下午3点半开始的足球比赛,需要90分钟,比赛结束时是几点?”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6)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讨论和分享,学习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培养珍惜时间的意识。(7)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嵌入性评价:(1) 观察学生在生活情境模拟活动中对时间单位的掌握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2) 通过数字游戏和问题导向任务,评价学生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关注学生在拓展活动中的时间管理意识和习惯,鼓励他们分享经验和方法。五、结语培养学生的量感对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二年级认识时间这一课题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情境模拟、问题导向任务和数字游戏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思考,提高他们对时间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此外,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管理能力,培养他们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和习惯,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在二年级阶段建立对时间的感知和理解,为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奠定基础。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学生的量感培养,以提高他们的数学素质和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不断尝试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他们创造更多有益的学习机会。此外,教师还应注重跨学科的教学设计,将量感教育融入到其他学科领域,如科学、地理和社会等,使学生在不同学科中都能感受到量感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外活动,如体育运动、文艺表演和社会实践等,以培养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时间概念和管理时间的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时间管理情况,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总之,培养学生的量感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在小学数学教育中,重视量感培养,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对数学概念的深入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