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注安备考模式试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39).doc
-
资源ID:89746996
资源大小:37.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8注安备考模式试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39).doc
模拟 案例分析241选择题×年×月×日8时20分,×市×化塑制品厂发生火灾,整个厂房被烧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27.6万元。 当日8时上班后,工人孙××在该化塑制品厂压球车间门口西侧用电焊焊接压模。焊接现场的周围除一条3m宽的通道外,堆满了袋装成品浮球及废料,还有数个装丙酮、乙烷的铁桶。8时20分左右,拌料员谷××要在孙××作业处西侧约1.5m左右的地方,从铁桶中抽取丙酮,即告诉孙××要先停止电焊,孙××同意后便离开作业处。谷××用塑料管从铁桶中向塑料桶中抽取丙酮,由于操作不当将丙酮洒在水泥地面上,谷××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就离开了现场。孙××回到作业处,没有检查也没有采取任何防护继续电焊。在焊接约3cm长的一段接缝时,电焊溅起的火花将洒在地上的丙酮点燃。孙××见起火用正在焊接的方模去压地上的火苗,但火苗仍然四溅。孙××与另一名工人先后取来3只灭火器,均未启动。火借风势迅速蔓延,整个厂区被大火吞噬。直到11时,大火才被扑灭。 事故发生后,×市××区人民检察院受理了此案,这起火灾事故是由于违章堆放危险品遇明火而引起,谷××等4人对此负有责任。经现场勘查和调查认定,谷××、孙××在生产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导致发生特大火灾,造成集体财产遭受严重损失,他们的行为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厂领导王××和厂长刘××身为企业管理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对厂内事故隐患熟视无睹,对工人的违章作业放任自流,以致由于操作工人在事故隐患区域作业而发生特大火灾,他们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构成玩忽职守罪。第1题:按照火灾统计管理规定(公安部、劳动部,1997年)的规定,这起事故构成 ( )火灾。A.一般B.重大C.特大D.特别重大E.特级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2题:消防火灾事故情况表(D1表),由( )在每月15日前报送上月的事故统计报表。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B.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C.公安部D.公安部消防局E.武警消防部队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3题:这起事故的事故性质是( )事故。A.一般责任B.重大责任C.非责任D.不可预料E.自然参考答案: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4题:这起事故的直接责任者是( )。A.厂领导王××B.厂长刘××C.工人谷××D.工人孙××E.以上人员均是参考答案:C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5题:这起事故的领导责任者是( )。A.厂领导王××B.厂长刘××C.工人谷××D.工人孙××E.以上人员均是参考答案:AB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6题:以下属于特大火灾的情形是( )。A.死亡3人以上B.死亡10人以上C.受灾30户以D.受灾50户以上E.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参考答案:B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7题:扑救B类火灾应选用( )灭火器。A.干粉B.水C.卤代烷D.二氧化碳E.泡沫参考答案:ACD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8题:初起火灾扑救的方法是( )。A.发生火灾后,要及时使用灭火器材、设备进行扑救B.有手动灭火系统的应立即启动C.断绝可燃物D.采取冷却、窒息、扑打的方法E.阻止火势蔓延,防止发生爆炸参考答案:ABCDE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8月6日18时,驾驶员甲驾驶装满液氯的槽罐车驶入×高速公路B56段。 20时,槽罐车与驾驶员乙驾驶的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破裂,液氯泄露造成除驾驶员甲之外的两车其他人员死亡。撞车事故发生后,驾驶员甲不顾槽罐车严重损坏、液氯已开始外泄的危险情况,没有报警,也没有采取措施,就迅速逃离事故现场。由于延误了最佳应急救援时机,泄漏的液氯迅速汽化扩散,形成了大范围污染,造成了该高速公路B56附近村民30人中毒死亡,285人住院治疗,近万人紧急疏散。7日2时,应急人员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村民紧急疏散和氯气污染区伤亡人员的搜救,并对现场进行了紧急处置。第9题: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A.槽车与货车相撞,槽罐车破裂,液氯泄漏B.槽车设计不合理C.驾驶员的教育培训不够D.村民对液氯的危害认识不够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0题: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标准,导致事故的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是( )。A.槽车液氯破裂B.标志不清C.有毒物质D.作业环境不良参考答案:C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1题: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的严重程度属于( )。A.特别重大事故B.重大事故C.较大事故D.一般事故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2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追究事故直接责任者是( )。A.驾驶员甲B.驾驶员乙C.村长D.公路管理部门负责人参考答案:A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3题:根据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该事故调查组职责是( )。A.请军队参加调查B.加强危化品运输管理C.调查事故经过D.提出对驾驶员甲的处理意见参考答案: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4题:该事故调查取证主要包括( )。A.收集与事故发生有关事实B.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C.慰问抢险人员D.寻访驾驶员甲E.及时让新闻媒体发布信息参考答案:AB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5题:该事故直接经济损失包括( )。A.中毒人员死亡的丧葬和抚恤费用B.受伤住院村民补助、救济费用C.受伤住院村民费用D.事故罚款或赔偿费用E.槽罐车停运期间减少收入的损失参考答案:A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第16题: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运输单位需要办理的手续是( )。A.经资质认定B.对驾驶员甲进行相关安全知识培训C.配备必要防护用品D.办理夜间行车手续E.配备押运人员参考答案:ABCD 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填空题×家具厂厂房是一座四层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第一层楼的一端是车间,另一端为原材料库房,库房内存放了木材、海绵和油漆等物品。车间与原材料库房用铁栅栏和木板隔离。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采用绝缘管穿管绝缘,原材料库房电闸的熔丝用两根铁丝替代。第二层楼是包装、检验车间及办公室。第三层楼为成品库。第四层楼为职工宿舍。由于原材料库房电线短路产生火花引燃库房内的易燃物,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导致 17人死亡,2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80多万元。 请根据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第17题:填空: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 )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 )内,并应当与员工宿舍保持( )。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仓库;建筑物;安全距离详细解答:第18题: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该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做什么?不得做什么?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2.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要求,该厂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 (1)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2)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立即组织抢救。 (4)尽量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5)立即上报安全主管部门。 (6)不得谎报、不报或瞒报、拖延不报。 (7)不得故意破坏事故现场和证据。详细解答:第19题:事故调查组应由哪些部门组成?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是什么?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3.事故调查组应由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监察机关、公安机关以及工会派人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人参加。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调查组的主要职责是: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财产损失、人员伤亡情况。 (2)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 (3)查明事故的责任。 (4)确定事故的性质。 (5)提出整改措施。 (6)提出整改意见。 (7)编写事故调查报告。详细解答:第20题: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4.事故调查的基本程序是: (1)组成事故调查组。 (2)事故现场勘察或处理。 (3)事故人证材料的收集。 (4)事故物证材料的收集。 (5)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6)事故现场拍照(或摄像)。 (7)事实材料的收集。 (8)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 (9)编写事故调查报告。详细解答:××机床厂主要产品为升降台铣床,年产量约1300台,现有人员约1100人。 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厂区南面是一村庄,北面是农田,东面是公路,北侧为铁路。 工厂所在地年平均气温为11,最热月平均气温25.1,最冷月平均气温为-3.4,常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地震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厂区占地面积约150000m<sup>2</sup>,厂区建构筑物占地面积约为64000m<sup>2</sup>。绿地面积45600m<sup>2</sup>,绿地率将达到21%。 厂区内主要建筑为工具车间、机加工厂房、钻机机加工和钻机装配车间、锻工车间、钣金车间、装配厂房、维修(包括电气焊)车间以及配套的生产办公用房、油库、喷漆室。车间四周设有环形消防通道。 油库和仓库储存油料、漆料、溶剂、稀释剂以及酸、碱等危险化学品。 生产区建有三个锅炉房,共9台锅炉,其中1台蒸汽锅炉,8台热水锅炉。 工厂使用的电压等级为10kV,由一用一备两条电力电缆供电至厂区。生产区有5座变电所,总安装容量为2810kV.A;生活区有3座变电所,500kV.A变压器1台和630kV.A变压器2台。项目厂区低压配电采用TN系统。 在各厂房内设有机房、辅助用房、生产卫生用房及生活用房、风机房、空调机房等。 厂区生产、生活、消防用水均由地下水井供应,厂区有三口水井和一座容积100m<sup>3</sup>水塔。在厂区北面建有一座消防水池(300m<sup>3</sup>)。 厂区内有北、西两座空压机站,北空压机站装有10m<sup>3</sup>/min空气压缩机2台,供喷漆车间和喷砂车间生产用气。西空压机站装有2台螺杆空气压缩机。各配置1台储气罐。 厂内有桥式双梁起重机、桥式单梁电动葫芦等多台起重设备。 厂级领导均对安全工作负有相应责任,技术副厂长和总工程师负责全厂的劳动保护工作;各分厂主管技术的副厂长为部门负责人,安技员负责具体工作。全厂已建立了“劳动保护、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防尘、防毒、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等安全生产有关的管理制度。 该厂已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了安全管理人员。 请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第21题:以上述资料为背景,依据GB/T 13816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辨识出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因素,并指出所辨识出的危险、危害因素存在于哪些设备、设施或场所。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6.该企业生产过程中引发事故的物理性和化学性因素及所在设备设施或场所 (1)物理性危险因素 防护缺陷:机器设备裸露的旋转部位未加防护罩,如联轴器、传送带辊。 噪声危害:各种泵、风机、空压机旁;锻工车间。 振动危害:各种泵、风机、空压机旁;锻锤。 标志缺陷:起重机、配电柜、危险化学品存放处应设警示标志。 作业环境不良:锻工车间高温,机加工、焊接车间粉尘危害。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焊接、锻造。 电危害:供电设备、机电设备、手持电动工具、配电线路、低压配电柜等的漏电。雷电对车间、烟囱等高大建筑物的危害。 运动物危害:机床设备加工中卡盘、工件等的飞出。 明火:明火引燃可燃物,如油漆、汽油、木包装箱等。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液氧等。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油料、漆料、溶剂、稀释剂为易燃易爆性物质。 焊接作业的焊接烟气;油漆、溶剂、稀释剂等有毒物质 酸碱等腐蚀性物质详细解答:第22题:分析导致油库燃烧爆炸的主要因素。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7.导致油库燃烧爆炸的主要因素 因通风不良或泄漏等原因导致油库内可燃蒸气达到爆炸极限,在此情况下: (1)在爆炸区域内违章动火。 (2)利用钢制工具等撞击产生火花。 (3)进出油品方法不当或速度过快,以及穿着化纤衣物等产生静电火花。 4)外部飞火进入油桶或油库引燃油品蒸气。 (5)油桶破裂或违章装卸。 (6)装卸过量或日光曝晒。 (7)遭受雷击、油桶内沉积物自燃、通风不良或通风设备打火。 (8)油库作业时使用不防爆的灯具或明火照明。详细解答:第23题:根据以上资料,分析该企业应建立哪些安全管理制度? 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18.该企业应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伤亡事故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例会制度、用电安全管理制度、配电室管理制度、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电气运行管理制度、锅炉房管理制度、易燃易爆物品使用和管理制度、仓库安全管理制度、女工保护制度,特殊工种管理制度、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气瓶管理制度等。详细解答:199×年×月×日,某造纸厂发生一起因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和缺乏救助常识而导致10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的重大伤害事故。事故当日,该厂工人于早上7点停机,经过往浆渣池中灌水、排水的工序后,8点左右有2名工人下池清扫浆池,当即晕倒在池中。在场工人在没有通知厂领导的情况下,擅自下池救人,先后有6人因救人相继晕倒在池中,另有2人在救人过程中突感不适被人救出。至此,已有10人中毒。厂领导赶到后,立即组织抢救,经往池中灌氧、用风扇往池中送风后,方将中毒者全部用绳子拉出池来。由于本次中毒发生快,中毒深,病情严重, 10例病人在送往医院后,已有6例心跳和呼吸停止,虽经多方努力抢救,至当日下午4时 20分,已有4人死亡。事故原因调查与分析: 1.中毒现场有害气体的测试及中毒化学物质的鉴定。浆池外型似一倒扣的半球状体,顶部有-40cm×60cm洞口,工人利用竹梯从洞口进出清洗浆池。走近洞口,就闻到一股较浓的臭味,事故发生后,在洞口处用快速检测管对洞口内10cm处的气体进行检测:硫化氢(H2S)55mg/m<sup>3</sup>(国家卫生标准为10mg/m<sup>3</sup>),一氧化碳、氯气和氯化氢未检出,可以推断,在实行向池中通风、送氧之前,其浓度一定更高。根据中毒病人的发病及临床特征,将本次中毒诊断为急性重度硫化氢中毒。 2.浆池硫化氢产生的原因。造纸的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含硫化学物质,通常的情况下,由硫化氢引起的职业危害多发生在蒸煮、制浆和洗涤漂白过程中。如果含硫的废渣、废水长时间存放在浆池中,再加上含硫有机物的腐败,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气体,由于比重较大(1.19)而沉积于浆池的底部。 3.工人严重违反操作规程。硫化氢是剧毒的窒息性气体,在没有良好通风和个人防护的情况下,是绝对不能进入高浓度硫化氢环境工作的。但本次清洗浆池前,水仅灌注了 1/4,且工人在没对池内进行通风处理的情况下就下池清洗,随后一连串的救人更是在没有任何通风和防护的情况下进行的。 4.缺乏安全及应急措施。现场调查发现用于鼓风的排污口处却没有鼓风机,连电源插座都找不到;清洗浆渣池没有任何的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毒面具,甚至连一根救助的绳子都没有,更没有发生事故时的抢救设备。 5.缺乏劳动安全卫生意识、管理混乱。事故发生后,当我们要求厂方提供有关安全规章制度时,厂方虽说有,但无论如何却找不到,不知放到哪里。如果厂里有安全监督员,并负责对整个安全程序进行监督,便能做到及早发现、及早预防,这起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了。 6.缺乏必要的防毒急救安全知识教育。本次中毒的10位工人,在该厂工作15年,却从未进行过有关的安全卫生培训和教育,不知道制浆过程中存在哪些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对人体能造成哪些伤害,也不知预防措施,更不知发生紧急情况如何救治。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第24题: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什么?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20.硫化氢的检测方法是硝酸银比色法。详细解答:第25题:进入设备内作业的安全要求是什么?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21.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是: (1)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2)进设备内作业前,必须将该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安全隔离(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不允许采用其他方法代替),并清洗、置换干净; (3)在进入设备前30min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设备内作业;如在设备内作业时间长,至少每隔2 h各分析一次,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4)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 (5)应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应小于等于12V,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等安全要求; (6)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设备内作业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器具; (7)在设备内动火作业,必须按规定同时办理动火证和履行规定的手续; (8)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 (9)在检修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人员;若需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设备内作业审批手续; (10)作业完工后,经检修人、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设备内部,确认设备内无人员和工具、杂物后,方可封闭设备孔。详细解答:第26题: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具体包括哪些?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22.生产经营单位应进行全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具体包括: (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侧重面为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各种技术标准、规范,具备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能力,取得安全管理岗位的资格证书; (2)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在于了解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3)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4)加强对新职工的安全教育、专业培训和考核,新职工必须经过严格的3级安全教育和专业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对转岗、复工人员应参照新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试。详细解答:第27题:结合本案例,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有哪些?_您的答案:参考答案:23.应提出的安全管理整改措施有: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根据该企业自身的特点,应制定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建立相应的安全检查制度、安全生产巡视制度、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安全监督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有毒有害作业管理制度、劳保用品管理制度、职业病报告处理制度、特种设备管理责任制度、危险设备管理制度等。 (2)建立并完善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根据该企业的特点,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级负有安全职责的人员包括单位负责人及其副手、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人)、车间主任(或部门负责人)、工段长、班组长、车间(或部门)安全员、班组安全员和作业工人。 (3)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落实好“三同时”规定,具体到该企业,就是保证通风设施的完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设备齐全有效、各种救助设施的配备和完善。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