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近代中国道路的探索 知识提纲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docx
-
资源ID:89754758
资源大小:3.16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题 近代中国道路的探索 知识提纲 高三统编版历史二轮专题复习.docx
历史复习资料总结专题 近代中国道路的探索第一部分 地主农民阶级挽救危局的努力一、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1、 经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度;2、 政治:专制到民主;人治到法治;3、 思想:传统儒家文化过度到民主、科学。二、 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努力 (一) 地主阶级面临的统治危机内部危机:1、政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僵化,官僚体系的腐败,军备废弛,农民运动的兴起; 2、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 3、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固化为封建统治服务;外部危机:在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侵略和西方工业文明的扩张导致:1、 政治:国家主权遭到严重的破坏,中央集权不断弱化;2、 经济:自然经济逐渐瓦解;3、 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碰撞;(二) 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做的努力1、 新思想的“萌发”(鸦片战争前后)(1)背景必要性: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深重;为了解西方,挽救民族危亡。可能性:中国与西方的联系日益扩大;中国传统的“经世致用”思想。(2)代表人物(1)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编译各国律例四洲志等,介绍世界地理、历史和政情。魏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意义延续并发展了经世致用思想;统治者中有识之士突破传统华夷观念束缚,开始主动了解西方。2、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形势代表以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主张(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2)“师夷长技以自强”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学堂,筹划建设近代海军影响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只学技术未学制度,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3、 清末新政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彻底击垮了清政府的自信心,从1901年起,清政府被迫进行了一些改革措施,历史上称“清末新政”。清末新政的主导力量最初是洋务派,不久立宪派开始推动新政的进程。主要内容有:改革官制,裁闲散衙门,添新机构;改革兵制,扩练新军;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者。由于清政府掌握全国能力削弱,执行力下降,改革缺乏诚意,革命打断了改革等原因,新政失败。但是推行的一些政策促进了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也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条件。4、 预备立宪为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清政府被迫实行“预备立宪”。1905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为将来实行立宪之准备”。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下令在中央设咨政院,“以立议院基础”,各省设咨议局。1911年5月,撤销军机处,成立以庆亲王奕劻为首的责任内阁。在13名阁员中,其中皇族7人,全部军政大权集中于皇亲国戚之手,被称为“皇族内阁”。预备立宪的骗局完全暴露,立宪派大失所望,许多人转而投身革命,清政府更加孤立。 第一次以宪法的形式规定了臣民的部分权利,客观上开启了中国宪政的探索;本质是维护皇权,加速了清政府自身的灭亡。(三) 地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努力的意义 : 推动了晚清社会转型1、政治:开启了宪政道路的探索2、经济开启了工业化的探索3、文化、主动向西方学习(四) 主阶级挽救统治危机的努力失败的原因1、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2、 主观原因:统治观念的保守;3、 客观原因:封建势力强大;实质:为维护封建统治。三、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一)太平天国运动1原因(1)主要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2)直接原因:连年发生自然灾害。2过程(1)金田起义:1851年,洪秀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2)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3)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定为国都。(4)军事全盛:西征:西征军打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5)天京变乱:1856年发生,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6)后期斗争:重建领导核心,重建纲领,组织军事防御战。(7)运动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3纲领主要内容评价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1)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2)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1)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2)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资政新篇(1859年)(1)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2)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3)开设新式学堂等(1)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2)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当时处于战争环境,未能真正推行4.失败原因(1)主观原因: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的理论武器,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在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和洋人组织的常胜军(洋枪队)围攻下,溃败而亡。5评价(1)作用: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沉重打击 了西方的侵略势力 ,显示了 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和不屈的民族气节。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基础,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为近代化扫除了障碍。)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 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2)教训: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二)义和团运动(1)背景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危机,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直接原因:山东外国教会势力的猖狂。(2)旗号:“扶清灭洋”。它具有爱国主义性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丧失了对清王朝的警惕。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3)败因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的强大与共同镇压。(4)作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三) 启示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和不屈的民族气节。受阶级和时代局限,农民阶级对近代中国的道路探索均以失败告终。第二部分 民族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历程一、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一)、发展历程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官营工业到民营工业(1)背景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外商企业的丰厚利润,起了刺激作用。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起了诱导作用。(2)表现: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新的阶级力量产生。2初步发展(1)背景 甲午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自然经济。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2)表现: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并且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3、短暂的春天(1)背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爱国运动的推动。尤其是1915年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巨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以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3)萧条: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4)影响(1)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2)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3)经济:为民主革命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4、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曲折发展发展状况原因表现较快发展(19271936年)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1)出现新兴工业部门;(2)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日益萎缩(19371945年)(1)沦陷区:日军的破坏和吞并;(2)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官僚资本的压榨沦陷区企业被炸毁或被吞并;国统区企业半数左右停产陷入绝境(19451949年)(1)美国商品的冲击;(2)官僚资本的挤压;(3)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工厂、矿山、店铺纷纷倒闭(二) 曲折发展的原因1、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促进因素列强侵略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政府鼓励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实业救国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精神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与时俱进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阻碍因素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自身因素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政局动荡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2、 “实业救国”论是近代进步思潮之一,“实业救国”是近代社会各阶层实现救亡图存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它最早萌发于鸦片战争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家和爱国人士纷纷投资设厂,以实际行动践行“实业救国”的主张;在辛亥革命影响下,“实业救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三) 实业救国的意义(1)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推动了近代民族资本主文的发展,促进了经济近代化进程。(2)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为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3)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四) 实业救国的启示1特点产生与发展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诞生环境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深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分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内地很少结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地位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发展历程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制,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实业救国的启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只有推翻这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国家独立,才能实现民族富强。三、 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探索(一) 、探索的历程1、 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1社会背景(1)民族危机加深: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清政府统治危机: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1)康有为: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著成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2)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3)谭嗣同: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4)严复: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二)变法过程1开始: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共同领导“公车上书”,维新运动转入政治实践。2准备(1)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2)保国会的成立: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3高潮百日维新(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内容、意义、作用内容意义作用政治鼓励官民上书言事;改旧制,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经济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和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兴办邮政,裁撤驿站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建立新式军队,按新法练兵;添置船舰,扩建海军;裁汰旧军增强国防力量(三)变法失败1戊戌政变: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2失败原因(1)封建顽固势力对新政的破坏和镇压,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2)变法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较为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很不充分。(3)改革没有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涉及农民问题,也就不可能广泛发动群众。(4)国际环境方面,列强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改革面临着不利的国际环境。(四)历史意义1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2政治: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3思想: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4经济: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5文化: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6习俗: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五)多角度认识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实现共和和捍卫共和的斗争1、 为实现共和的努力辛亥革命1条件(1)经济:“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增强。(3)思想:革命知识分子大力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4)组织:兴中会:1894年成立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1905年成立,党。2酝酿(1)起义推动: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全国革命进入高潮。(2)广泛宣传: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组织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3)有利时机:四川发生保路运动,新军入川镇压,湖北防务空虚。3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革命党人攻占楚望台军械库,后占领武汉三镇。4高潮(1)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目的:巩固共和政体和限制袁世凯的权力。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享有自由权利;采用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实行责任内阁制。意义:这部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局限性:它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以及实现人民权利的保障,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因人设法,损害了法律的庄严性,打上了“人治”的烙印。5结局(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2)1912年2月13日,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3)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6历史意义(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2)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3)经济: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4)社会习俗:推动了社会移风易俗和观念的更新。2、 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二)为什么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道路在中国走不通(资产阶级政治探索失败的原因)1.经济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2.政治原因:资产阶级力量薄弱,没有真正掌握国家政权。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的特点造成对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妥协。3.思想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4.社会环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外反动势力强大。三 民族资产阶级的思想探索(一) 探索历程1、 兴起维新思想背景(1)必要性: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中外反动势力的严重阻碍。(2)可能性: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形成;维新思想与救亡图存的社会主题产生强烈共鸣。代表(1)康有为:著有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借助经学的外衣移花接木,托古改制,动摇了封建顽固派的思想基础。(2)梁启超:撰写变法通议;积极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的必然性;提出变革科举。(3)谭嗣同:著有仁学;以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观念,批判封建纲常礼教和专制君权。(4)严复:系统介绍西方文化的第一人;翻译天演论等,用进化论原理阐明中国必须变法。影响政治上维新思想在政治上有力地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经济上使资产阶级大受鼓舞,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思想文化上促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敢于放眼世界,追求新思想,特别是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等学说的进一步传播,起到了巨大的启蒙作用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及成因1特点(1)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2)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的实现。(3)救亡图存:体现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2成因(1)主观原因:康梁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其思想认识有局限性,幻想“中西结合”。(2)客观原因: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十分弱小,而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不敢与封建势力彻底决裂;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在中国影响有限。2、 发展孙中山的民主思想(三民主义)1背景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主张屡屡碰壁阶级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的思想2提出(1)1905年,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纲领中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2)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统称为“三民主义”。3内容纲领含义地位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前提民权主义“创立民国”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心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补充和发展4实践(1)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2)法制建设: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在政治上一律平等。(3)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二)新三民主义1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2内容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3评价(1)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2)局限性: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从纲领核心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3、 高潮新文化运动背景物质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思想基础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思想牢笼,实行民主制度客观因素袁世凯梦想恢复帝制,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兴起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宣传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旗手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阵地新青年(主要阵地)、北京大学(活动基地)内容: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1)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2)提倡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3)提倡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文学革命是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手段”。影响(1)积极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性质),动摇了专制思想的统治基础(最大功绩),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2)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回避当时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也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从后来的中国历史来看,新文化运动并未根除中国根深蒂固的专制极权制度。儒家思想在维新变法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的不同命运维新变法运动新文化运动命运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同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全面否定以儒家封建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原因封建顽固势力比较强大,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具有两面性;与康有为等人的家世、教育和经历有关袁世凯企图复辟帝制;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与陈独秀等人的思想和经历有关目的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为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扫清思想上、道德上的障碍不足之处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化的倾向实质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发展资本主义(二)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探索的特点1.渐进性:从学君主立宪制度发展为民主共和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文化,不断探索中国社会前进的方向2.融合性:中学与西学的碰撞与交融3.爱国性与进步性:思想探索的历程与教亡图存的历程相结合,体现了政治救亡与思想解放的相结合。(三)民族资产阶级思想探索的意义1.启蒙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国民意识的觉醒与发展、民族意识的形成,具有爱国和进步意义。2.探索中国社会独立发展的道路,挽救民族危亡,推动了社会的进步。3.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4.改变社会习俗、推动近代教育的发展,将政治革命、思想革命推向更为深刻的社会革命。1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