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知识点提纲-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docx
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知识点提纲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印欧人的迁徙(1)起源:印欧人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游牧生活,驯养马匹,制造马拉战车(2)迁徙: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印欧人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整个迁徙过程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3)结果:印欧人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的武力优势,征服迁入地区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2、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赫梯帝国(约公元前17世纪至前8世纪)建立: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发展A、 对内加强王权建立君主专制统治(铁列平改革·仅作了解),发展经济(率先使用铁器)B、 对外凭借马、马拉战车和铁制兵器组建强大军队攻陷古巴比伦并于古埃及新王国爆发争霸战争(卡迭石战役银版和约);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衰落:后期赫梯帝国发生内乱国力衰落,公元前13世纪末被“海上民族”所肢解;公元前8世纪被亚述帝国彻底灭亡注·海上民族(仅作了解):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现代学者称他们为“海上民族”;他们并未建立统一国家,也无文字传世(2)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建立与征服A、 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兴起于伊朗高原B、 公元前550年在居鲁士二世领导下攻灭米底王国,建立波斯帝国C、 此后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大流士一世在位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注·波斯帝国的扩张(仅作了解):相继攻灭吕底亚王国(小亚细亚西部)、新巴比伦王国、古埃及晚王国、色雷斯地区(巴尔干半岛北部)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A、中央实行君主专制,地方实行行省制,建立了较完善的税收系统B、其思想文化吸收了两河流域、古埃及和和古希腊文明,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C、国教为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仅作了解)帝国灭亡: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发动希波战争失败,元气大伤;此后又陷入内战,并最终在公元前330年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彻底攻灭(3) 希腊人形成:公元前2000年左右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希腊人文明成就A、哲学:希腊哲人用理性思维解释宇宙起源和人生意义(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B、文学史学:荷马史诗、戏剧、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C、建筑艺术:帕特农神庙、希腊柱式、米隆雕塑掷铁饼者D、科学技术(仅作了解):欧几里得几何原本、毕达哥拉斯定理、阿基米德浮力杠杆原理文明意义: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更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4) 雅利安人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并带入马和铁,恒河流域成为印度文明中心列国时代/佛陀时代:公元前600年左右,恒河流域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和佛教得到发展,并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也对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5) 整体影响(仅做了解)铁器的推广:赫梯人最早采用冶铁技术,随着赫梯帝国的扩张,冶铁技术也逐渐传播开来;在农耕文明地区,铁器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马的驯养和使用:马是印欧人驯服的重要牲畜,在印欧人第一次迁徙中,游牧民族主要是驾着马车奔向南部各大文明地区;而在第二次迁徙中,由于马镫和马掌的发明,印欧人已经可以直接骑在马上,于是骑兵产生;人类行动速度随之加快,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地区性帝国出现字母文字的出现:真正的音标文字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字母文字,字母文字随着印欧人的迁徙而影响了世界,打开了智力交流的世界,有利于全球性的文化交流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游牧民族对农耕地区的入侵,促进了两种文化交流,很多游牧民族转而从事农耕经济,而农耕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受游牧民族影响,这在中国古代最为明显促进了世界交通的发展:大迁徙中人员流动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日益增多,人类文明地区不断扩大;欧亚非大陆的陆路、海路交通线雏形基本形成,地中海海上交通活动频繁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1、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1)此时汉朝和罗马都进入强盛时期,但在亚欧大陆偏北地区,仍生活着众多游牧部落(2)在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并不断扩张注·匈奴人(仅作了解):匈奴人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脉;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赶出河套地区;秦末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对西汉政权造成极大威胁(白登之围),并迫使其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开始反击匈奴。重用卫青、霍去病,经过三次战争,夺取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并设河西四郡;汉宣帝时期匈奴分裂,此后南匈奴首领呼韩邪率众投降西汉,公元前36年西汉又灭掉北匈奴。在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南匈奴首领率众投降汉光武帝刘秀,并被安置在河套地区;而北匈奴最终被东汉击败并西迁;南匈奴首领刘渊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赵政权,此后匈奴人便基本退出中国历史舞台(3)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4)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2、公元3至7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大迁徙(1)中国北方:匈奴人、鲜卑人、羯人、氐人和羌人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并趁西晋爆发“八王之乱”之际纷纷建立政权,形成民族大交融,中国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代南方: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永嘉南渡),带去了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2) 欧洲:日耳曼人各支趁罗马帝国衰落之际陆续内迁,并在5世纪后期攻灭西罗马帝国,此后建立了一系列封建王国注:蛮族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仅作了解)西哥特王国:位于现今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地区,后被阿拉伯人所灭东哥特王国:位于现今意大利地区,后被拜占庭帝国所灭汪达尔王国:位于现今北非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北部沿海地区,后被拜占庭帝国所灭法兰克王国:位于现今法国大部,9世纪建立查理曼帝国,成为现代法德意三国雏形勃艮第王国:位于现今法国东南部,后被法兰克王国所灭伦巴底王国:位于现今意大利北部,后被法兰克王国所灭英格兰七国:盎格鲁-撒克逊人建立的七个王国,其中维塞克斯王国最后统一英格兰(3)西亚:7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开始兴起,到8世纪已征服从伊比利亚半岛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3、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的影响(1)政治格局: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2)文化交融: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1、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1)印第安人大量死亡: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在美洲进行殖民扩张和掠夺;屠杀、奴役以及从欧洲传来的天花,造成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注:近代欧洲在美洲的殖民地分布(仅作了解)西班牙:1496在海地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圣多明各;此后科尔特斯和皮萨罗分别征服了阿兹特克帝国和印加帝国;至16世纪中叶,西班牙已把除巴西外大部分南美洲、整个中美洲和部分北美洲变为殖民地葡萄牙:建立了巴西殖民地英国:在北美洲东部沿海地区建立英属北美十三州殖民地法国:在北美洲中部地区建立法属殖民地补充·印第安人人口锐减数据(仅作了解):在欧洲人入侵后的100年间,印第安人数量减少了90%-95%;印加帝国统治末期估计有900万人,殖民者入侵100多年后,减少到60万人(2) 黑奴贸易背景:美洲印第安人口锐减,种植园与采矿业劳动力严重缺乏,为弥补劳动力的不足,大约从16世纪开始,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美洲作奴隶影响非洲非洲失去了大约1亿人口,深刻改变了非洲人口结构,严重影响了非洲社会发展美洲为美洲提供劳动力,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黑人比例上升欧洲通过三角贸易,推动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推动了人口迁徙;改变了世界人口分布格局促进了世界人员和商品流通,加速了世界市场形成(3) 白人移民:很多欧洲人因各种原因来到美洲,使美洲白人数量大大增加注:白人移民美洲具体原因(仅作了解)欧洲:宗教迫害(英国清教徒)、人口压力、优惠政策、发展经济的需要美洲:劳动力的需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2、美洲族群变化的影响(1)人口结构:印第安人锐减,欧洲人和非洲黑人数量激增;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混血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主要居民(2)文化特色:印第安文明消亡(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以欧洲文化为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美洲文化得以发展3、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差异美国加拿大白人占据大多数;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印第安人保留地(美国五大族裔即欧裔62%、拉丁裔17%、非裔13%、亚裔5%、犹太裔3%)西印度群岛黑人占多数拉丁美洲混血人种成为最大族群;秘鲁印第安人相对较多;阿根廷和乌拉圭白人为主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洋洲人口结构的改变1、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1)在3万多年前,澳大利亚就有人类居住(仅作了解)(2)17世纪中叶荷兰人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仅作了解)(3)18世纪中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初将澳大利亚作为流放罪犯场所(4)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展开,英国殖民者开始在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土地,建立牧场;此后又在澳大利亚发现了金矿和铁矿石,采矿业迅速发展2、 大洋洲人口结构的变化(1) 原住民锐减:随着殖民扩张加剧,澳大利亚等地原住民遭到驱赶和屠杀,人口数量锐减补充·大洋洲原住民锐减数据(仅作了解):在澳大利亚原住民人口达75万人,1901年只剩下9万多人;在新西兰原住民有25万人,19世纪中叶只剩下5万多人(2) 白人移民增加: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和欧洲其他国家(德意)的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已经成为当地主要居民,欧洲文化成为当地主流文化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华工出现的背景(1)19世纪初,英美等国陆续颁布禁止黑奴贸易的法令,殖民者不得不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2)19世纪中叶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招募华工运往美洲等地,形成了苦力贸易(3) 殖民者迫使华工签署契约,以未来若干年工资支付运输费用,获取了巨额利润(4) 中国东南沿海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2、华工的贡献(1)推动当地经济建设美国:华工是加利福尼亚金矿和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等繁重劳动场所的主要劳动力拉丁美洲: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大洋洲: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2)传播中华文化:很多留下来的华工在各地形成了一个个唐人街,传播着中华文化补充:拉丁美洲的日本移民与华人下南洋(仅作了解)拉丁美洲的日本移民:19世纪末拉丁美洲很多国家鼓励外国移民进入;日本地少人多,很多人想移民拉丁美洲改变命运;许多日本人移民墨西哥、秘鲁、阿根廷等国;其中秘鲁的日本移民人数较多,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华人下南洋: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东南沿海民众为了谋生,漂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地,甚至远到印度洋一带;中国人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传播了中华文化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1、劳动力的全球化流动(1)时代背景/原因: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国际分工深化,生产国际化加强,全球劳动力市场逐渐形成(2)发展历程二战后:西欧、北美和大洋洲等发达地区从南欧、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吸收了大量劳动力,推动了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中东石油工业快速发展,大量非洲劳动力涌向中东产油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日本以及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亚洲四小龙)也吸引了许多亚非移民20世纪90年代:伴随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国家成为西欧、北美劳动力的新来源地2、 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1)20世纪50至70年代移民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从事繁重体力劳动(2)20世纪80年代受教育程度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业就业机会增加(跨国公司较明显)注·移民知识精英(仅作了解):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留学生在发达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并留在发达国家工作;他们作为移民中的知识精英,在跨国公司中发挥重要作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的“硅谷”聚集了100万以上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科技人才,他们的母语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各异,共同推动“硅谷”成为创新高地补充知识·移民永久居留许可(仅作了解):为管理移民部分国家允许一些外籍人士在本国长期居留,并享有其他准国民待遇;各国颁发的许可证根据其历史传统和证件特色,有各种俗称如美国“绿卡”,加拿大“枫叶卡”二、难民的困境和救助1、难民困境(1)难民含义:难民是现代社会移民中的一个独特群体,他们因为战争和地区冲突、宗教或部族矛盾、自然灾害、经济恶化等各种原因被迫离开原籍国,且不能或不愿返回原籍国(2)难民发展阶段:二战前的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二战后的难民主要产生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等地注·上海犹太难民(仅作了解):二战期间为躲避纳粹德国迫害,至少2.5万名欧洲犹太难民凭借中国驻维也纳总领事何凤山签发的“生命签证”辗转来到上海,主要居住在虹口区(3) 难民困境:难民在收留国一般没有基本国民权利,处境十分艰难2、难民救助(1)1950年成立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2)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3)2001年起每年6月20日为“世界难民日”(以期引起国际社会对难民问题的重视)补充知识·难民问题任重道远原因(仅作了解):国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北非难民逃往欧洲、委内瑞拉难民)、战争冲突(两次世界大战、两次阿富汗战争、叙利亚内战)、民族宗教矛盾(战后南非种族迫害、巴勒斯坦难民、南苏丹内战、缅甸内乱)、政治迫害(十月革命后大批白俄逃亡国外、30年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人口危机与生态破坏(19821984年非洲特大旱灾)三、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1、移民社会与移民文化(1)移民社会:全球化背景下的现代世界出现了遍及各国的移民社会,移民社会的居民由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组成(2)移民文化:在不同文化交汇、借鉴与认同中,移民社会形成各种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2、美国移民文化特征(1)概况:美国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世界各地移民不断来到北美,共同建设美利坚合众国;在这个过程中,印第安文化消亡,形成了以欧洲文化为主流,但也吸收了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文化的美国移民文化注:美国历史上的三次移民高潮(仅作了解)第一次移民高潮发生在1820年至1860年,这期间移民总数高达500万;移民主要来自西欧和北欧,其中爱尔兰人大约200万,德国人大约170万,还有大量被贩卖到美国的非洲黑奴;同时移民中也有少数来自亚洲,主要是来美国淘金的中国人第二次移民高潮是从1861年到1880年,约有500万移民来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美国迎来了工业化高峰期,对劳动力需求旺盛;为吸引欧洲移民来美国,国会通过了鼓励外来移民法第三次高潮从1881年到1920年,移民人数猛增到2350万;来自英德的“老移民”增长有限,但来自意俄的“新移民”却增长迅速;1920年美国人口首次达到一亿(2) 特征: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民族大熔炉)移民来源多样化:一方面二战后美国移民政策逐渐放开;另一方面全球化便利了全球人口的流动,美国的移民来源范围更加广泛移民文化复杂性:美国社会始终存在着不同民族间的文化认同问题移民学历两极化:在美国的移民中,来自拉丁美洲国家的移民一般学历较低,较多在美国从事体力劳动;而来自东亚、南亚国家的移民一般受教育程度较高,很多移民从事高科技行业居住分散化和集中化并存:当代美国移民在居住地上较为集中,从各州层面上看,移民主要集中于加州、纽约等州;另一方面在各州内移民一般分散居住3、新加坡移民文化特征(1)新加坡独立殖民地历史:19世纪中叶以来苏伊士运河通航,极大地缩短了东南亚与欧洲航程,马六甲海峡海运繁忙,新加坡逐渐成为繁荣的贸易大港和国际化都市,但同时也沦为英国殖民地;二战期间被日本占领,战后英国恢复殖民统治获得自治与加入马来西亚:1959年获得自治;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实现独立: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立新加坡共和国(2)新加坡人口构成:来自中国南方各省的华裔移民超过70%;其次为本地的马来族;还有近10%的印度裔移民(3) 新加坡多元文化官方语言:马来语、华语、英语和泰米尔语均为官方语言信仰风俗:各民族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4、当代国际移民特征:移民不断增长;移民流向多元化;移民年龄偏低;非法移民问题严峻单元小练1.新航路开辟后,州际间的人口迁移逐渐增多,1516世纪,世界上移民最为集中、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是( )A. 非洲 B. 美洲 C. 亚洲 D. 欧洲2.有学者认为,印度历史上有四次最巨大的变动。这些变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哈拉帕文明的消失和雅利安人入主印度穆斯林进入和统治印度英国征服印度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A. B. C. D. 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 )A. 殖民掠夺残酷无情B. 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C. 世界走向整体发展D. 资本主义制度向外扩张4.1950年,联合国成立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简称“联合国难民署”),专门协调处理难民问题。1951年,联合国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规定救助难民的行动准则;1966年,联合国又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扩大1951年公约的适用范围。这表明( )A. 难民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不断提高B. 难民逐年增加的趋势正在日益扩大C. 难民在收留国没有人权处境艰难D. 国际社会为改善难民问题做出努力5.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指出,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将各种瘟疫和传染病带到美洲,在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近百年里,当地人口减少了95%。美洲人口的锐减( )A. 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B. 将美洲纳入到世界市场C. 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D. 促使东方迅速从属于西方6.从公元前8世纪初开始的200多年间,由于人口增多,希腊众多城邦居民向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地区殖民,建立起140多座新的城邦,奠定了古代希腊的广阔疆域。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希腊直接民主弊端暴露无遗 B. 与近代欧洲列强殖民的目的一致C. 可以看作古代文明扩展的主要途径之一D. 是亚历山大帝国推广希腊文化的继续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以来国际人口迁移表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19452000年主要迁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迁入地美洲美洲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万3700万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 中国向海外移民历史悠久,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向海外移民人数达32万。近代中国总共向海外移民约1500万人,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20世纪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向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答案:BACDAC(1) 基本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迫移民基本停止。 (2)特点:中国大规模向海外移民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晚于当时的国际移民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20世纪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国家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抗战。9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