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
资源ID:89756872
资源大小:1.36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pptx
授课教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教学七年级(上)语文教学七年级(上)语文勤勉博学勤勉博学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01 01 02020303学习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结合朗读展开想象,感受诗歌。象,感受诗歌。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感悟诗歌中寄寓的情感,初步体会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融的特点。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赏析诗歌。初步了解古代诗歌的一些常识,学习赏析诗歌。第 3 页研究分享初初读古诗,感受古诗。读古诗,感受古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李白杨花落尽子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第 4 页研究分享解读诗歌读标题读标题读作者读作者读背景读背景读内容读内容第 5 页研究分享研读研读古诗,古诗,体会体会情情感感(1 1)读标题)读标题思考:思考:结合结合注释,从标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注释,从标题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右卑左。闻:听说,左迁:贬官,降职,古代尊右卑左。闻:听说,释题: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远方写下这首释题: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我在远方写下这首诗送给他。诗送给他。第 6 页研究分享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诗仙”,与杜甫并称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杜”,其,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由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由李太白集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行路难、蜀道难蜀道难等多首。等多首。(2)读作者第 7 页研究分享(3 3)读背景)读背景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开元二十七年贬放岭南,王昌龄仕途屡遭挫折,开元二十七年贬放岭南,天宝元年,谪迁江宁丞,太保七载再贬龙标尉。李天宝元年,谪迁江宁丞,太保七载再贬龙标尉。李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白在扬州听到好友被贬后写下了这首诗。第 8 页研究分享(4 4)读内容)读内容思思考考:诗诗歌歌以以“杨杨花花”“”“子子规规”两两样样景景物物起起笔笔,从从全全诗看,有什么用意?诗看,有什么用意?“杨花杨花”且且“落尽落尽”点明了时令,是点明了时令,是“暮春暮春”时节,杨花,时节,杨花,如同浮萍,也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如同浮萍,也是漂泊无依的形象。“子规子规”,即杜鹃,其叫声凄,即杜鹃,其叫声凄凉悲切。诗人所以在繁华杂树中独取杨花,在诸多禽鸟中特选子凉悲切。诗人所以在繁华杂树中独取杨花,在诸多禽鸟中特选子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令,切合当时情事,还由于它们规,不仅因为它们能点明暮春时令,切合当时情事,还由于它们可以烘托凄凉悲哀惋的氛围,以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可以烘托凄凉悲哀惋的氛围,以寄寓诗人叹飘零,感离恨的特定心境,表达了诗人爱上、惆怅的心情。心境,表达了诗人爱上、惆怅的心情。第 9 页研究分享思考:思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本诗最后两句运用拟人修辞,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本诗最后两句运用拟人修辞,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性,能将“愁心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备贬远行的忧虑和关心之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备贬远行的忧虑和关心之情。情。第 10 页深度构建当堂检测当堂检测:背诵并默写诗歌梳理反思梳理反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总结归纳总结归纳:在我国古典诗词中,诗人抒情言志时,有时把主观的意念和感受赋予客观事物,仿佛客观事物同样具有人的感情和性灵,并与作者在感情方面是交流的,共鸣的。李白将对好友的关切和思念都寄寓明月,将明月人格化,加强了诗人深厚感情的表达,使诗味更加醇厚。第 11 页拓展提升1.1.背诵默写诗歌背诵默写诗歌 学习之友基础知识学习之友基础知识2.2.结合结合诗歌内容,加以想象,描写诗人作诗的画诗歌内容,加以想象,描写诗人作诗的画面。面。谢谢!勤勉三中勤勉三中AREARE教学七年级(上)语文教学七年级(上)语文勤勉博学勤勉博学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