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陕西省汉台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9758889
资源大小:484.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陕西省汉台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废水脱氮工艺中有一种方法是在废水中加入过量NaClO使NH4+完全转化为N2,该反应可表示为2NH4+3ClO= N2+3Cl+2H+3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氧化性ClO N2B还原性NH4+< ClC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氯元素被还原D经此法处理过的废水不可以直接排放2、下列关于钠的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B钠可用于制造过氧化钠等化合物C钠和钾组成的合金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D钠可将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SO4的摩尔质量与NA个硫酸分子的质量相等B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D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分子数为NA4、0.5 mol Na2CO3中所含的Na+数约为()A3.01×1023B6.02×1023C0.5D15、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正确的是( )ABCD6、下列溶液中Cl-与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A10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B50 mL 1 mol·L-1 NH4Cl溶液C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7、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P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N原子的电子式:: N :C氦气的分子式He2D重氢原子的角标表示法H8、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5种分类标准中合理的有( )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根据酸分子能电离出的氢离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根据物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A5种B4种C3种D2种9、VLFe2(SO4)3溶液中含有ag,取此溶液0.5VL,用水稀释至2VL,则稀释后的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mol·L-1Bmol·L-1Cmol·L-1Dmol·L-1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80 g硝酸铵中含有氮原子数为2NAB1 L 1 mol·L1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11.2 L蒸馏水中所含分子数为0.5NAD32 g O3和O2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为NA1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浓硫酸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 )ABCD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氢氧化铝胶体可用来对自来水净水和杀菌消毒CBaCO3 常用来做胃镜中的“钡餐”D为了消除碘缺乏病,在食用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单质13、取200mL 0.3molL1 HNO3溶液和200mL 0.3molL1 H2SO4溶液一起注入5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线,则所得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0.36molL1B0.6molL1C0.3molL1D0.24molL114、有硫酸镁溶液500mL,它的密度是1.20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是4.8%,则有关该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质的质量分数是24.0%B硫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是19.2%C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4mol/LD溶质和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4015、下列实验方法或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进行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进行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ABCD16、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组合是 纯净物电解质强电解质非电解质碱性氧化物A盐酸H2SO4HNO3干冰SO3B蒸馏水KCl苛性钠SO2Na2OCCuSO4·5H2O氯气Na2CO3BaSO4生石灰DFe氨水石灰石酒精过氧化钠AABBCCDD17、欲配制100mL1.0 mol/L Na2SO4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将14.2 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将32.2g Na2SO410H2O溶于少量水中,再用水稀释至100 mL将20 mL 5.0 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 mLABCD18、A蒸发操作时,当溶液中出现较多固体应停止加热B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如果没有试管夹,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19、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20、标准状况下 224 mL 某气体的质量为 0.32 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A16 g·mol-1 B32 g·mol-1 C64 g·mol-1 D80 g·mol-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氯气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制取漂白粉B氯气能与铁反应,所以液氯不宜贮存在钢瓶中C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会变质D工业上利用冷却结晶法提取海水中的食盐22、某同学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葡萄糖为0.0059 molL1。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A溶解度(S)B物质的量浓度(c)C质量分数()D摩尔质量(M)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现有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铁片和木炭粉8种物质。(1)在这8种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有_(用相应的化学式表示,下同)。(2)这8种物质中的某5种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适当的物质填入,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并回答下列问题。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_;_;_。如果连线对应的反应分别用A、B、C、D、E表示。五个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个;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为_,反应D的化学方程式为_。24、(12分)下图转化关系中的物质均为常见物质或它们的溶液,其中 A、C 为单质,B 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为无色液体,E 为淡黄色固体,H 为红褐色沉淀。(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根据上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 G _(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3)沉淀 G 转化为沉淀 H 的现象:_,化学方程式为_(4)写出物质 E 的一种用途_。(5)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 A 与足量的 C 充分反应,最终得到 39.0g 固体 E,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25、(12分)用纯净干燥的氯气通过如下装置与铁反应。(已知:氯气与铁的产物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应避免接触潮湿空气。)(1)当纯净干燥的氯气通过灼热铁粉时,可以看到装置A内产生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产物用氯气赶入装置B中冷却收集,推测装置C的作用是_。a.吸收多余的氯气 b.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c.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吸收生成的氯化氢(3)实验前需要用氯气排出装置内原有的空气,请给出一种简易判断装置内已充满氯气的方法_。26、(10分)NaCl样品中含有少量的Na2SO4和Na2CO3,按下列流程进行净化。(1)流程第步中应分别使用_、_试剂,第步中应进行_操作(2)写出第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7、(12分)I.根据如图给出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_;_;_。(2)中,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是_、_(填仪器序号),分离溴水中的溴应先选择装置_(填、或序号)。.某同学帮助水质检测站配制480mL0.5mol·L-1NaOH溶液备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同学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胶头滴管。(2)该同学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称取所需NaOH固体,则称取的总质量为_克。(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如下,请填充所缺步骤。A在盛有NaOH固体的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B将烧杯中冷却的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C用少量水_2次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D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_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_。E将容量瓶盖紧,反复上下颠倒,摇匀。(4)若出现如下情况,其中将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填编号)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 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步骤C 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28、(14分)我国有丰富的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海水资源是当前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图是海水综合利用的一个方面。.(1)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四大基本反应类型是_;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步骤1中分离操作的名称是_;(3)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等杂质,精制时所用试剂为:a.盐酸;b.BaCl2溶液;c.NaOH溶液;d.Na2CO3溶液。加入试剂的顺序是_;II.实验室利用精盐配制480mL 2.0mol·L1NaCl溶液。(4)除烧杯和玻璃棒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5)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NaCl_g;(6)配制时,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计算 称量 溶解 冷却 转移 定容 摇匀 装瓶。操作中还缺少一个重要步骤是_;(7)下列错误操作可使所配制氯化钠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a容量瓶洗净后残留了部分的水 b转移时溶液溅到容量瓶外面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29、(10分)现有下列十种物质:0.1mol/L硫酸、小苏打、纯碱、二氧化碳、葡萄糖、0.1mol/LNaOH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氨水、Al2O3、硫酸铁溶液(1)上述十种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有_(填序号)。(2)有两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可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这两种物质的序号是_(填序号)。(3)现有100mL溶液中含Fe3+5.6g,则溶液中c(SO42-)=_(4)标准状况下,_L 中含有0.4 mol氧原子。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分析判断新情境中的反应。【详解】反应中,NH4+(N元素3价)失电子被氧化生成N2(N元素0价),ClO(Cl元素+1价)得电子被还原生成Cl(氯元素1价),C项正确;NH4+是还原剂,N2是氧化产物。ClO是氧化剂,Cl是还原产物。故氧化性ClO N2,A项正确;还原性NH4+> Cl,B项错误;反应生成H+,即此法处理过的废水呈酸性,应中和后排放。D项正确。本题选B。【点睛】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可简记为:氧化剂得(电子)、降(化合价)、还(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失(电子)、升(化合价)、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2、D【解析】A钠发出的黄光射程远,透雾能力强,钠可用于制造高压钠灯,故A正确;B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所以钠可用于制造过氧化钠等化合物,故B正确;C钠钾合金呈液态的温度范围宽、是热的良导体,可作为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故C正确;D钠和钛、锆、铌、钽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钠先和钛、锆、铌、钽等金属盐溶液中的水反应,不会置换出金属来,故D错误;故选:D。3、C【解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质量的单位为g,故两者只是数值上相等,A错误;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22.4L水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其中所含的电子数不是10NA,B错误;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物质的量是1mol,根据化学式可知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C正确;D、常温常压下,14g N2的物质的量是14g÷28g/mol0.5mol,含有分子数为0.5NA,D错误。答案选C。4、B【解析】由物质的构成特点可知,1个Na2CO3中含有2个Na+,故0.5mol Na2CO3中含有1molNa+,则个数约为6.02×1023,故答案为B。5、A【解析】AS+O2=SO2反应中,硫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4价,失去4个电子,氧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2价,一个O2得到4个电子,故A正确;BH2S和H2SO4反应时,H2S中的-2价硫化合价升高,应该遵循邻位转化原则,所以应该转变为0价硫,H2SO4里的+6价硫应该降低到SO2中的+4价,故B错误;C铁和硫酸发生置换反应,铁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2价,应该失去电子,硫酸里的+1价氢的化合价降低到H2中的0价,应该得到电子,故C错误;DHCl和K2Cr2O7的反应中,HCl中的-1价的氯升高到Cl2中的0价,应该失去电子,生成3molCl2,应该失去6mol电子,K2Cr2O7中的+6价的Cr反应后降低到+3价,应该得到电子,1mol K2Cr2O7反应,应该得到6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A。6、C【解析】根据同一化学式中各微粒的浓度等于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离子个数, 50mL 1mol·L-1 MgCl2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详解】A、10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1mol/L,故不选A; B、50 mL 1 mol·L-1 NH4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1mol/L,故不选B; C、150 mL 2 mol·L-1的KCl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2mol/L,故选C; D、75 mL 1 mol·L-1的Fe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c(Cl-)=3mol/L,故不选D。【点睛】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与理解,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溶液中溶质离子的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只取决于物质电离出的离子的数目多少与溶质的浓度。7、D【解析】A选项, P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P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A错误;B选项,N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N原子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选项,氦气是单原子分子,氦气的分子式为He,故C错误;D选项,重氢原子的质子数为1,中子数1,因此原子符号角标表示法为H,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8、C【解析】根据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故错误;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故正确;根据酸能电离出的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故正确;根据氧化物的性质将氧化物分为酸性,碱性和两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故错误;根据化合物在水溶液里或者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故正确。故选C。9、A【解析】a g的物质的量为n()=mol,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n(Fe3+)=×n()=×mol,0.5V L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n(Fe3+)= ××mol=mol,稀释后溶液体积为2V L,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溶液中Fe3+的浓度为=mol·L-1,答案选A。10、A【解析】A. 80 g硝酸铵(NH4NO3)为1mol,含有氮原子数为2NA,A正确;B. 盐酸溶液中,不含有氯化氢分子,B错误;C. 标准状况下,蒸馏水为液体,不能利用22.4L/mol进行计算,C错误;D. 32 g O3和O2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介于NANA之间,D错误。故选A。11、A【解析】A标志为腐蚀品标志,浓硫酸属于腐蚀品,应该使用此在标志,故A正确;B为爆炸品标志,爆炸品是指容易发生爆炸的,如烟花爆竹等,故B错误;C为有毒气体标志,有毒气体如氯气、一氧化碳等张贴,故C错误;D属于易燃标志,常张贴于易燃液体,故D错误;故答案为A。12、A【解析】A.血液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的渗析是利用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离子及小分子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原理,达到分离提纯胶体的目的,“血液透析”就是利用了胶体的渗析原理,A项正确;B.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自来水中悬浮的杂质形成较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但不能杀菌消毒,B项错误;C.BaCO3能与胃酸反应:BaCO3+2H+=Ba2+CO2+H2O,使胃液中含有重金属离子Ba2+,而Ba2+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致人中毒,C项错误;D.碘单质受热容易升华且有毒,加碘盐中加入的是KIO3,D项错误;答案选A。13、A【解析】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0.36mol/L,故选A。14、D【解析】A.MgSO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0,其中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设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24:120=4.8%:x,解得:x=24.0%;故A正确;B.SO4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6,Mg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设SO42-的质量分数为x,则有:24:96=4.8%:x,解得:x=19.2%;故B正确;C.依据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的关系式,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MgSO4)=2.4mol/L,故C正确;D. 溶液的总质量,所以,可得出,所以,水的质量为,所以,溶质与溶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D。【点睛】在MgSO4溶液中,Mg2+和SO42-、Mg2+和MgSO4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质量分数之比。15、B【解析】在制取氧气中排水法收集氧气后出现倒吸现象,立即松开试管上的橡皮塞,使倒吸现象停止,防止炸裂试管,故正确;萃取剂的密度不一定比水大,如苯作萃取剂,密度比水小,故错误;在配制溶液时,为保证溶液体积的准确性,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故正确;进行蒸发操作时,为防止固体飞溅,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大部分蒸干后,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故错误;酒精着火时可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火,酒精为液体,用水灭火会造成酒精蔓延,火势更不容易控制,故正确;故选:B。16、B【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完全电离的电解质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据此解答。【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三氧化硫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A错误;B、分类均正确,B正确;C、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硫酸钡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C错误;D、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过氧化钠是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D错误。答案选B。17、B【解析】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但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故错误;32.2gNa2SO410H2O物质的量为=0.1mol,硫酸钠的物质的量等于硫酸钠晶体的物质的量,硫酸钠的物质的量浓度c=1.0molL-1,故正确;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5mol/L=100ml×c(硫酸钠),则c(硫酸钠)=1.0mol/L,故正确;正确,故答案为B。18、D【解析】D错,如果没有试管夹,绝对不可以临时手持试管给固体或液体加热,会烫伤;其他三个选项正确;19、C【解析】A、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错误;B、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两者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故B错误;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C正确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C。20、B【解析】根据nV/Vm、Mm/n计算。【详解】标准状况下224mL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24L÷22.4L/mol0.01mol,因此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0.32g÷0.01mol32g/mol,故答案为B。21、C【解析】A. 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不是用石灰水,故错误; B. 常温下氯气和铁不反应,所以液氯能贮存在钢瓶中,故错误;C. 漂白粉露置于空气中可以和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会变质,故正确;D. 海水中的氯化钠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工业上是通过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氯化钠,不是利用冷却结晶法提取海水中的食盐,故错误。故选C。22、B【解析】葡萄糖为0.0059molL1,涉及单位为mol/L,为物质的量浓度的单位,而质量分数无单位,溶解度的单位为g,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故答案为B。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Na2CO3、NaCl、CaO;(2)Fe H2SO4CO2CaO Na2CO31 Fe2H=Fe2H2不属于 H2SO4Na2CO3=Na2SO4H2OCO2【解析】试题分析:(1)电解质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因此属于电解质的有Na2CO3、NaCl、CaO;(2)单质能够和酸,则单质为Fe,酸为H2SO4;盐能够和H2SO4反应,因此盐为Na2CO3;氧化物能够和H2SO4反应,因此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CaO;氧化物能够和CaO反应,则氧化物为CO2;故答案:Fe H2SO4CO2CaO Na2CO3;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在五个反应中,只有反应A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A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反应B为CO2和CaO的反应,不属于离子反应;反应D是Na2CO3和H2SO4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CO3=Na2SO4H2OCO2。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与性质。24、Na Fe(OH)2 2Na2H2O = 2NaOH + H2 Fe2+2OH- = Fe(OH)2 白色沉淀迅速转化为灰绿色沉淀,最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4Fe(OH)22H2OO2 = 4Fe(OH)3 潜水艇供氧剂或漂白剂 NA或6.02×1023 【解析】B 为氧化物且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 为H2O。E 为淡黄色固体,E 为Na2O2。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可知,A为Na,C 为O2,D为NaOH。H为红褐色沉淀,为Fe(OH)3,G 为Fe(OH)2,F为含有Fe2+的盐。【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Na, G 为Fe(OH)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 = 2NaOH + 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2OH- = Fe(OH)2。(3)Fe(OH)2不稳定,易被氧化成Fe(OH)3,反应的现象为白色沉淀迅速转为灰绿色沉淀,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4Fe(OH)22H2OO2 = 4Fe(OH)3。(4)E 为Na2O2,可以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用于潜水艇供氧剂或漂白剂。(5)发生反应为2Na+ O2 Na2O2,最终得到 39.0g Na2O2,n(Na2O2)= = =0.5mol,参与反应的 n(Na)= 0.5mol×2=1mol,反应中Na元素由0价升高到+1价,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NA或6.02×1023。【点睛】本题考查了钠及其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化学反应中离子的计算。对重要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需要牢固掌握。并能根据反应中化合价变化推出电子转移数目。25、棕褐色烟 2Fe3Cl2 2FeCl3 ad 装置B中充满黄绿色气体 【解析】因灼热铁粉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前需要用氯气排出装置内原有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当装置B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点燃装置A初酒精灯,氯气与灼热铁粉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生成的氯化铁氯气赶入装置B中冷却收集,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防止装置B中收集得到的具有很强的吸湿性的氯化铁接触潮湿空气。【详解】(1)纯净干燥的氯气通过灼热铁粉时,Fe与氯气反应生成棕褐色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Cl2 2FeCl3;(2)产物用氯气赶入装置B中冷却收集,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过量氯气,防止污染环境,并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B中,防止装置B中收集得到的具有很强的吸湿性的氯化铁接触潮湿空气,故选ad;(3)因灼热铁粉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所以实验前需要用氯气排出装置内原有的空气,防止干扰实验,当装置B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说明装置内已充满氯气。【点睛】氯气有毒,氯化铁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应避免接触潮湿空气是设计装置C的原因,也是解答的关键和易错点。26、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蒸发结晶 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氯化钠中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氯化钡有剩余,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钡离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碳酸钠,最后加热蒸发结晶即可得氯化钠晶体。【详解】氯化钠中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先加水溶解,然后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氯化钡有剩余,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钡离子,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除去碳酸钠,最后加热蒸发结晶即可得氯化钠晶体。所以为加水溶解,为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为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为过滤,为加入过量的盐酸溶液除去碳酸钠,为加热蒸发结晶。(1)根据分析为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为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为蒸发结晶;(2). 为加入过量的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点睛】掌握除杂的原则,能将杂质除去,不引入新的杂质,将杂质转化为容易分离的物质。本题中硫酸钠杂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除杂试剂含有钡离子,为了能完全除去硫酸根离子,钡离子的除杂试剂应过量,则钡离子有剩余,变成新的杂质,需要除去,再加入碳酸钠除去钡离子,过量的碳酸根离子可以用盐酸除去,多余的盐酸可以在溶液加热蒸发的过程去除。27、蒸馏烧瓶 冷凝管 分液漏斗 500mL容量瓶 33.1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12cm 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 【解析】I.(1)根据仪器的构造判断仪器的名称;(2)对于有活塞、瓶塞等玻璃仪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分离溴水中的溴需要通过萃取分液;(1)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来选择仪器;(2)根据m=cVM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烧杯的质量加上药品的质量即为所需的总质量;(3)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分析解答;(4)根据c=并结合实验操作分析判断误差。【详解】I.(1)是蒸馏装置示意图,II是分液装置示意图,III是容量瓶,相关仪器分别是:蒸馏烧瓶;冷凝管; 分液漏斗,故答案为:蒸馏烧瓶;冷凝管;分液漏斗;(2)分液漏斗和容量瓶都有塞子和活塞,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液,故选、;分离溴水中的溴需要萃取、分液,故选,故答案为:;(1)由于实验室无480mL容量瓶,故应选择500mL容量瓶,配制出500mL溶液。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和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是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其中缺少的玻璃仪器是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500mL容量瓶;(2)根据m=cVM计算氢氧化钠的质量m=0.5mol/L×0.5L×40g/mol=10.0g,而烧杯的质量加上药品的质量即为所需的总质量,故所需的总质量为23.1g+10.0g=33.1g,故答案为:33.1;(3)C、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也注入容量瓶中;D、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故答案为:洗涤烧杯和玻璃棒;12cm;凹液面恰好与容量瓶刻度线相切;(4)容量瓶实验前用蒸馏水洗干净,但未烘干,对浓度无影响,故错误;定容观察液面时俯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小,则浓度偏高,故错误;配制过程中遗漏了(3)中C步骤,会导致溶质损失,则浓度偏低,故正确;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则浓度偏低,故正确;故答案为:。28、c 过滤 bdca或cbda或bcda 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58.5 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bd 【解析】(1)碳酸钙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镁离子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与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生成氯气和镁,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答案选c;(2)步骤1中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分离操作的名称是过滤;(3)Ca2用碳酸钠除去,Mg2用氢氧化钠除去,SO42用氯化钡除去,最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酸化。但由于过量的氯化钡要用碳酸钠来除,所以碳酸钠必需放在氯化钡的后面,而氢氧化钠可以随意调整,因此加入试剂的顺序是bdca或cbda或bcda。(4)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5)需要500mL容量瓶,则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NaCl的质量是0.5L×2.0mol/L×58.5g/mol58.5g;(6)根据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定容摇匀装瓶可知还缺少一个重要步骤是洗涤(烧杯和玻璃棒);(7)a容量瓶洗净后残留了部分的水不影响;b转移时溶液溅到容量瓶外面,溶质减少,浓度偏低;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溶液体积减少,浓度偏高;d摇匀后见液面下降,再加水至刻度线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答案选bd;29、 1.5mol/L 4.48 【解析】(1)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有二氧化碳、葡萄糖。答案:。(2)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这两种物质是硫酸与氢氧化钠。答案:(3)5.6g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相应硫酸铁Fe2(SO4)3的物质的量是0.05mol,硫酸根的物质的量是0.15mol,则溶液中c(SO42-)0.15mol÷0.1L1.5mol/L。答案:1.5mol/L。(4)0.2molCO2含有0.4mol氧原子,标谁状况下体积为0.2mol×22.4L/mol4.48L。答案:4.48。【点睛】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出离子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可以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以此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