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9758932
资源大小:809.5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揭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只等质量的铁球,将杠杆调平衡后,将球分别浸没在等质量、等密度的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里(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左端上翘B右端上翘C仍然平衡D无法判断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阳离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B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3、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露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过氧化钠固体B钠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C钠蒸气充入灯泡中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D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4、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正确的是()A BC D5、把一定量的铁和铜的混和粉未投入到FeCl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A铁和铜都有剩余B铁和铜都无剩余C只有铁剩余没有铜剩余D没有铁剩余只有铜剩余6、在6KOH+3Cl2=KClO3+5KCl+3H2O的反应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Cl是还原产物,KClO3是氧化产物BCl2是氧化剂,KOH是还原剂CKOH是氧化剂,Cl2是还原剂D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数之比为517、已知:2Fe2Br2=2Fe32Br,2BrCl2=Br22Cl , 2Fe32I=2Fe2I2。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还原性:IFe2BrB当通入2 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C原溶液中n(Fe2)n(I)n(Br)=213D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 mol8、实验室中将盛有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中,光照使其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可以说明生成四种有机产物B氯化氢极易溶于水,导致量筒中液面上升C饱和食盐水能够抑制氯气的溶解D量筒中气体颜色逐渐变浅9、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冰水混合物硫酸干冰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胆矾食盐水氯化铜碳酸钠AABBCCDD10、下列物质中所含氧原子数目最多的是()A4时12 mL的H2O B1.204×1023个NO2分子C19.6 g H2SO4 D标况下11.2 L CO211、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转移溶液B制蒸馏水C分离水和酒精D稀释浓硫酸12、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16H+10Z+2XO4_=2X2+5Z2+8H2O 2A2+B2=2A3+2B 2B+Z2=B2+2Z-由此推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Z2+2A2+=2A3+2Z可以进行BZ元素在反应中被还原,在反应中被氧化C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DZ2可以置换出X2+溶液中的X13、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B过滤时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C加热试管内物质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烧杯内壁14、30 mL 1 mol·L1氯化钠溶液和40 mL 0.5 mol·L1氯化钙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Cl浓度为()A0.5 mol·L1B0.6 mol·L1C1 mol·L1D2 mol·L115、对危险化学品要在包装标签上印有警示性标志。氢氧化钠应选用的标志是ABCD16、下列与安全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B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C浓H2SO4溅到皮肤上,立即用碳酸钠稀溶液洗涤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稀盐酸冲洗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用含有少量泥沙、CaCl2、MgCl2、Na2SO4的粗盐制取纯净的NaCl,实验前他们设计了如图方案(框图)(1)请写出操作第步所加试剂名称及第步操作名称:_,_。(2)写出第步操作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如何检验第步操作中硫酸根离子已完全除尽:_。(4)你认为该设计里哪些步骤调换后不影响实验结果:_。18、有五瓶损坏标签的试剂,分别盛有AgNO3溶液、稀硝酸、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钾溶液,为了确定各瓶中是什么试剂,将它们任意编号为A、B、C、D、E,用小试管各盛少量,多次进行两两混合反应,反应现象为:A与B、A与E产生沉淀,B与D、B与E产生沉淀,C与E、D与E产生气体,而C与D无反应现象。由此,可判定各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A_,B_,C_,D_,E_。另外,请写出下面要求的离子方程式。(1)A与E:_。(2)B与E:_。(3)C与E:_。19、NO很容易与许多分子迅速发生反应,科学家发现在生物体中不断地产生NO,用于细胞间传递信息;NO还参与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以及中枢和外围神经系统的调控。(1)实验室用金属铜和稀硝酸制取NO的离子方程式为:_。(2)NO是有毒气体,某学生为防止污染,用分液漏斗和烧杯装配了一套简易的、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的NO气体发生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室若没有铜丝,而只有小铜粒,在使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时,可用丝状材料包裹铜粒以代替铜丝进行实验,这种丝状材料的成分可以是_(填选项编号)。A铁B铝C铂D玻璃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使反应进行,在分液漏斗中实际看到的气体是红棕色的,原因是_(填化学方程式)。(3)为证明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确实是NO,某学生另设计了一套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制取NO。反应开始后,可以在U形管右端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长玻璃管的作用是_。(4)以下收集NO气体的装置,合理的是_(填选项代号)。(5)假设实验中12.8gCu全部溶解,需要通入标况下_LO2才能使NO全部溶于水。(6)用金属铜制取硝酸铜,从节约原料和防止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4种方法中最好的是_(填“甲”、“乙”、“丙”或“丁”),理由是_。甲:铜+浓硝酸硝酸铜乙:铜+稀硝酸硝酸铜丙:铜+氯气氯化铜;氯化铜+硝酸硝酸铜丁:铜+空气氧化铜;氧化铜+硝酸硝酸铜20、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 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2)第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3)若先用盐酸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4)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150 mL 0.2 mol/L NaCl(精盐)溶液,下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其中的错误是_。21、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SO2 液态氯化氢 CH4 熔融NaOH NH4Cl固体 氨水。能导电的是_(填序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2)1.204×1024个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_mol,共含_个氢原子。将上述H2SO4溶于水配成600 mL溶液,再加水稀释到1000 mL,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3)K2SO4和Fe2(SO4)3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Fe3的浓度为0.5mol/L,SO42浓度为0.9mol/L,则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4)Al2O3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离子方程式为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铁球的质量变化分析。【详解】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随着反应进行,铁球质量减小,溶液密度增大,浮力增大,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生成的铜附着在铁球表面,铁球质量增大,溶液密度减小,浮力减小,因此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左端上翘;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性质,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明确反应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溶液密度的变化。2、D【解析】试题分析:阳离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例如NH4,A错误;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不一定是氧化剂,也可能是还原剂,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碳是还原剂,B不正确;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可能被还原,也可能被氧化,C不正确;D正确,例如铁离子被还原可能生成亚铁离子。答案选D。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基础性强,侧重能力的培养。该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该类试题需要学生学会通过举例、逐一进行筛选得出正确的结论。3、C【解析】A. Na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Na露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碳酸钠,故A错误;B. 因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它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故B错误;C. 钠的焰色为黄色,黄光透雾性强,制成钠灯,常用于公路照明,故C正确;D. 金属钠着火时,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氧气助燃,所以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试题难度不大,本题的易错点是B项,解题时要注意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先与水反应,然后生成的碱再与盐反应,所以它不能从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后面的金属。4、C【解析】A. 不加热时FeCl3的水解程度小,难以得到Fe(OH)3胶体;B. FeCl3+2NaOHFe(OH)3+ 3NaCl,得到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可以得到Fe(OH)3胶体;D. FeCl3+3NH3·H2OFe(OH)3+3NH4Cl,得到Fe(OH)3沉淀,不能得到Fe(OH)3胶体。故选C。点睛:本题涉及的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就是控制条件使得FeCl3溶液中的FeCl3在稀释和加热条件下充分水解得到Fe(OH)3胶体。5、C【解析】把一定量的铁和铜的混和粉未投入到FeCl3溶液中,由于金属性铁强于铜,能发生的反应有Fe+2FeCl33FeCl2,Cu+2FeCl32FeCl2+CuCl2,Fe+CuCl2FeCl2+Cu,铜和铁都能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故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亚铁,如果充分反应后仍有少量固体,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一定含有铜,由于铁的量不确定,故可能含有铁,有铜存在,则不可能含有氯化铁,据此判断。【详解】A、若氯化铁的量少,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可能都剩余,A不符合题意。B、若氯化铁的量多,加入的铁粉和铜粉全部参加反应,都不会有剩余,B不符合题意;C、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如果剩余物中含有铁,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氯化铜存在,此时该固体中一定应该含有铜,C符合题意;D、加入铁和铜的混合物,依据对反应的分析可知该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意义进行,要注意根据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注意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优先与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优先与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反应。6、A【解析】AKClO3是氧化产物、KCl是还原产物,A正确;B反应中Cl由0价升为+5价、0价降为-1价,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B错误;C反应中Cl由0价升为+5价、0价降为-1价,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错误;D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物质的量比为1:5,D错误;答案选A。7、B【解析】首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离子,再氧化还原性弱的离子,判断离子的反应先后顺序,然后根据图象判断参加反应的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以此解答该题。【详解】A反应2Fe2Br22Fe32Br中,还原剂Fe2+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Br-,即还原性:Fe2+Br-,反应2Fe32I2Fe2I2中,还原剂I-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Fe2+,即还原性:I-Fe2+,所以还原性I-Fe2+Br-,A正确;B通入氯气后,碘离子先被氧化,其次是亚铁离子,最后是溴离子,在通入氯气的量为01mol的过程中,碘离子从最大量降到0,即得到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通入氯气的量为13mol的过程中,亚铁离子从4mol降到0,三价铁的量逐渐增大,所以含有亚铁离子共4mol,在通入氯气的量为36mol的过程中溴离子从6mol降到0,所以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即FeBr2的物质的量为3mol,B错误;C当通入2molCl2时,2mol的I-消耗氯气1mol,余下的1mol氯气再与2molFe2+反应,即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2Fe22I2Cl22Fe3I24Cl,C正确;D由B可知,碘离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亚铁离子是4mol,溴离子的物质的量是6mol,n(Fe2)n(I)n(Br)213,D正确。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知识,综合性较强,解答本题时注意根据离子的还原性强弱结合图象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解答该题的关键,也是易错点,答题时注意体会。8、A【解析】A、仅通过“量筒内壁上出现的油状液滴”这一实验现象并不能说明生成了四种有机产物,氯气与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四种有机产物中CH3Cl(常温下为气体,溶于有机溶剂)、CH2Cl2、CHCl3、CCl4为油状液体,故A错误;B、氯气与甲烷反应生成HCl,而HCl极易溶于水,导致量筒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量筒内液面上升,故B正确;C、氯气溶于水后,部分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饱和食盐水中Cl浓度较大,可以抑制Cl2的溶解,故C正确;D、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当氯气被消耗,量筒内气体颜色逐渐变浅,故D正确。故选A。9、B【解析】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故A错误;B、蒸馏水是纯净物,蔗糖溶液为混合物,氧化铝是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是电解质,故C错误;D、碳酸钠是电解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点睛】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需要注意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10、D【解析】4时水的密度是1g/cm3,12 mL的H2O的质量是12g,物质的量是 ;1.204×1023个N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19.6 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mol;标况下11.2 L CO2的物质的量是 。【详解】4时水的密度是1g/cm3,12 mL的H2O的质量是12g,物质的量是 ,含氧原子;1.204×1023个N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 ,含氧原子0.4mol;19.6 g H2SO4的物质的量是mol,含氧原子0.8mol;标况下11.2 L CO2的物质的量是 ,含氧原子1mol;含氧原子数目最多的是标况下11.2 L CO2,故选D。11、A【解析】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可用玻璃棒引流,注意不能将玻璃棒接触容量瓶口,防止液面外流,故A正确;B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放在支管口处,冷凝水方向错误,应下进上出,故B错误;C酒精和水能互溶,不能用分液分离,故C错误;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到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错误。答案选A。12、D【解析】根据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对各离子方程式进行分析。【详解】 16H+10Z+2XO4_=2X2+5Z2+8H2O中,氧化性XO4-Z2,还原性Z-X2+; 2A2+B2=2A3+2B中,氧化性B2A3+,还原性A2+B-; 2B+Z2=B2+2Z-中,氧化性Z2B2,还原性B-Z-;A若反应Z2+2A2+=2 A3+2Z-可进行,则氧化性Z2A3+。由反应中可得出氧化性:Z2B2,反应中可得出氧化性:B2A3+,得出结论:氧化性Z2A3+,与推断一致,A正确;B在反应中中Z元素降价,被还原,在反应中Z元素升价,被氧化,B正确;C由反应中氧化性的比较可知,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XO4-、Z2、B2、A3+,C正确; D由式可知,Z2不可能置换出X2+溶液中的X,D错误;答案选D。【点睛】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到电子,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去电子,在反应时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13、D【解析】A过滤液体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玻璃棒弄破滤纸;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防止液滴飞溅出去;C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试管底部与酒精灯外焰接触温度升高最快;D根据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伸入试管内部或接触试管内壁会污染试剂;【详解】A过滤液体时,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防止玻璃棒弄破滤纸,如果紧靠一层滤纸处,玻璃棒易把湿的滤纸戳破,液体就会顺着漏斗与滤纸间的夹缝流下,导致过滤失败,故A正确;B漏斗下端管口的尖嘴要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可以使滤液顺着烧杯内壁流下,防止滤液从烧杯中飞溅出去,故B正确;C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所以一般要用火焰的外焰加热,故C正确;D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尖端要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部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以免污染滴管内的液体,故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解题关键:注意相关基本实验操作的实验注意事项,易错点B,注意掌握过滤的注意事项和仪器的使用14、C【解析】根据混合前后氯离子的总量不变,溶液的体积增大,计算混合液中Cl浓度。【详解】30 mL 1mol·L1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量为:30×10-3×1=0.03mol,40 mL 0.5 mol·L1氯化钙溶液中含有氯离子的量为:40×10-3×0.5×2=0.04mol,两溶液混合物后,溶液中Cl浓度为(0.03+0.04)/(30+40) ×10-3=1 mol·L1,C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C。15、D【解析】A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选择腐蚀品标志,而图中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选择腐蚀品标志,而图中标志是氧化剂标志,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选择腐蚀品标志,而图中标志是剧毒品标志,故C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选择腐蚀品标志,图中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D正确;故答案为D。16、B【解析】试题分析:A、补碘指的是碘元素,如碘酸钾,不是高碘酸,错误;B、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防止发生爆炸等安全事故,正确;C、浓H2SO4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抹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错误;D、氢氧化钠浓溶液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错误。考点:常见实验仪器的结构与使用方法、物质的保存等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碳酸钠 过滤 CO32-+2H+=H2O+CO2;H+OH-=H2O 取A1中溶液少许,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浑浊产生,则硫酸根离子已完全除尽 与或与 【解析】(1)根据操作第、步所加试剂名称及第步操作的原理分析,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形成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2)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再加入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掉;(3)根据SO42-+Ba2+=BaSO4,产生白色沉淀进行解答; (4)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详解】(1)操作第步是除Ca2+,加Na2CO3溶液转化为沉淀,Ca2+CO32-=CaCO3,同时碳酸钠还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溶液引入的杂质Ba2+,Ba2+CO32-=BaCO3;操作是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溶液混合物的方法,名称是过滤;(2)滤液C1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盐酸与杂质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反应变为气体或水除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OH-=H2O ;CO32-+2H+=H2O+CO2 ;(3)向混合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发生反应:SO42-+Ba2+=BaSO4,产生白色硫酸钡沉淀,若硫酸根离子已完全除尽,那么取A1中溶液少许,滴加氯化钡溶液,就不会出现浑浊现象;若出现浑浊现象,证明溶液中还存在硫酸根离子;(4)首先要把粗盐溶于水形成溶液,然后Mg2+用OH-沉淀除去,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SO42-用Ba2+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Ba2+沉淀,至于先除Mg2+,还是先除SO42-都没有关系,Ca2+用CO32-沉淀,除Ca2+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Ca2+CO32-=CaCO3,但是加入的碳酸钠一定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溶液既可以除去原溶液中的CaCl2,也可以除去因除Na2SO4杂质加入的过量的BaCl2溶液,Ba2+CO32-=BaCO3,离子都形成沉淀,一起进行过滤,所以与或与步骤调换顺序,不影响实验结果;【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粗盐提纯的过程中所选用除杂和净化的方法,注意除杂时不仅要能把杂质除掉,还不能引入新杂质,而且方法要简便易行,关键是除去Na2SO4在CaCl2除去之前,其它顺序都没有关系,题目难度不大。18、BaCl2 AgNO3 HNO3 HCl K2CO3 Ba2+CO32-=BaCO3 2Ag+CO32-=Ag2CO3 2H+CO32-=CO2+H2O 【解析】C与E、D与E产生气体,五种物质中,能与两种物质的产生气体的只有K2CO3,则E为K2CO3,C、D为HNO3、HCl中的物质;D与B能产生沉淀,HNO3不能产生沉淀,而HCl能与AgNO3产生AgCl沉淀,则D为HCl,C为HNO3,B为AgNO3;A与B产生沉淀,则A为BaCl2。故答案为BaCl2;AgNO3;HNO3;HCl;K2CO3。(1)A为BaCl2,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Ba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CO32=BaCO3;(2)B为Ag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Ag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g+CO32=Ag2CO3;(3)C为HNO3,E为K2CO3,二者反应生成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CO32=CO2+H2O。19、3Cu8H2NO3-=3Cu24H2O2NO C、D 2NOO2=2NO2 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 C、D 2.24L 丁 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3)2,丁所消耗的HNO3的量最少(原料的利用率最高)且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 【解析】(1) 利用稀硝酸强氧化性,与铜发生反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 NO4H2O;(2) 所用物质不能与稀硝酸反应,干扰铜和稀硝酸的反应,Fe、Al都与稀硝酸反应,Pt、玻璃不与稀硝酸反应,即选择C、D;分液漏斗中含有空气,NO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即2NOO2=2NO2; (3) 关闭活塞,铜丝与硝酸反应,气体增多,压强增大,会把硝酸压入到玻璃管中,防止稀硝酸溢出,所以长玻璃管的作用是:接收被气体压出U形管的液体,防止稀硝酸溢出(4) 因为NO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因此收集NO用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气体应是短管进气长管出水,因此选项C和D正确;(5) NO与氧气、水的反应为:4NO3O22H2O=4HNO3 ,铜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3Cu8H2NO3-=3Cu24H2O2NO,生成NO物质的量为,根据反应4NO3O22H2O=4HNO3 ,氧气物质的量为,得V(O2)=2.24L;(6) .甲:铜与浓硝酸反应产生对环境有污染的氮的氧化物,故甲错误;乙:产生NO,污染空气,故乙错误;丙:使用氯气,氯气有毒,污染空气,故丙错误;丁:对环境无污染,故丁正确,同时根据几个反应可以看出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3)2,丁所消耗的HNO3的量最少,所以最好的是丁,理由是制取相同质量的Cu(NO3)2,丁所消耗的HNO3的量最少(原料的利用率最高)且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点睛】本题难点是氧气量的计算,可以根据两个反应来进行计算,还可以根据电子守恒计算,铜与硝酸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铜失电子,硝酸得电子,转化成NO,然后氧气与NO反应4NO3O22H2O=4HNO3 ,NO失电子,氧气得电子,因此铜失去电子,最终给了氧气,最后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 ,求得氧气的体积。20、取上层清液,继续加BaCl2,无沉淀产生 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若过滤前加盐酸,前面所生成的沉淀会被盐酸溶液重新变为离子进入溶液 转移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用的是100 mL应该用150 mL 【解析】(1). 过量的氯化钡会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若硫酸根离子剩余,则氯化钡会与其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所以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取上层清液(或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入适量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故答案为取少上层清液,继续加BaCl2溶液,无沉淀产生;(2). 粗盐的提纯中,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钙离子以及先前过量的钡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故答案为Ca2+CO32=CaCO3、Ba2+CO32=BaCO3;(3). 若先加盐酸再过滤, 则前面生成的Mg(OH)2、CaCO3、BaCO3沉淀会与盐酸反应,生成离子又进入溶液,从而影响氯化钠的纯度,故答案为若过滤前加盐酸,前面所生成的沉淀会被盐酸溶液重新变为离子进入溶液;(4). 根据图示分析,缺少玻璃棒引流,容量瓶的规格也不对,容量瓶用的是100mL应该用150mL,故答案为转移液体时没有用玻璃棒引流;容量瓶用的是100mL应该用150mL。21、 2 2 0.3mol/L 【解析】(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能导电,据此进行分析;(2)根据n=N/NA和c=n/V进行计算;(3)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计算钾离子浓度;(4)Al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据以上分析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详解】(1)SO2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其熔融状态也不导电,其水溶液为亚硫酸,能够导电,所以SO2为非电解质;液态氯化氢,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溶于水完全电离,能够导电,它属于化合物,属于电解质;CH4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不能导电,其不溶于水,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也不导电,它属于化合物,属于非电解质; 熔融NaOH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够导电,属于化合物,属于电解质;NH4Cl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但溶于水后能够导电,属于化合物,属于电解质;氨水能够导电,属于混合物,所以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结合以上分析可知,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2)根据n=N/NA可知,1.204×1024个H2SO4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204×1024/6.02×1023=2 mol;含有的氢原子个数为4NA或2.408×1024个;根据c=n/V可知,2molH2SO4溶于水配成600mL溶液,再加水稀释到1000 mL,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可知,稀释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1L= 2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4NA 或2.408×1024,2。 (3)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原则可知: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3n(Fe3)+ n(K)=2n(SO42), n(K)= 2n(SO42)- 3n(Fe3)=2×0.9mol/L-3×0.5mol/L=0.3mol/L;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0.3mol/L;(4)Al2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2O3+6H+=2Al3+3H2O;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aHSO4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硫酸根离子沉淀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氢氧化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H+ +SO42- +Ba2+ +OH- = BaSO4+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Al2O3+6H+=2Al3+3H2O;H+ +SO42- +Ba2+ +OH- = BaSO4+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