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9759649
资源大小:452.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44gCO2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B常温常压下,NA个H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C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D1mol·L-1Na2SO4溶液中含有的SO数目为NA2、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ANa2CO3+CO2+H2O=2NaHCO3 BSO2+H2O2=H2SO4CCaO+H2O=Ca(OH)2 DCl2+2NaOH=NaClO+NaCl+H2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胶粒分离出来任何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都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体带电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A7个B6个C5个D4个4、在标准状况下,与14 g氢气的体积相等的氮气的()A质量为14 gB物质的量为7 molC体积为22.4 LD物质的量为14 mol5、质量分数为90%的硫酸溶液和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50%B等于50%C小于50%D不能做上述估计6、有关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否有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B是否有元素的电子转移C是否有氧元素的参加D是否有原子的重新组合7、将4g NaOH溶于水配成50mL溶液,取出5mL,这5m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2 mol/L B1 mol/L C0.1 mol/L D0.05 mol/L8、已知离子R2-的原子核内有n个中子,R原子的质量数为m则W克离子R2-共含有的电子为( )AmolBmolCmolDmol9、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H2的质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AAl、Mg、NaBMg、Al、Na CNa、Mg、AlDNa、Al、Mg10、为了除去粗盐固体中可能含有的少量Na2SO4和CaCl2杂质,须进行下列六项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加水溶解加入过量BaCl2溶液加热蒸发得到晶体加入过量盐酸;加入过量Na2CO3过滤ABCD11、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钠、氧化钠、硫酸氢钠、氢氧化钠、氯化钠B冰、干冰、冰醋酸、熟石灰、食盐C石墨、二氧化碳、硝酸、烧碱、氯酸钾D铁、氧化铜、硫酸、纯碱、高锰酸钾12、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A、B的质量比为22:17,若A气体为CO2,则B气体可能是ANH3BH2SCSO2DO213、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Na2SO4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盐酸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镁粉(铝),加入足量的盐酸,过滤DFeCl2溶液(FeCl3),加入足量的烧碱溶液14、下列仪器中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 B C D15、下列微粒中其 K 层和 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L 层和 M 层之和的是AKBMgCCaDS16、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K Cu2 NO3- SO42-BCO32- Na Cl SO42-CAl3 Cl NO3- Mg2DH Ba2 NO3- SO4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的摩尔质量是64g/molB2mol O2的摩尔质量是64g/molCSO2的摩尔质量是64gD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分子质量18、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海水中含有镁元素,只需经过物理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B目前工业上直接由海水提取I2C海水蒸发制海盐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化学变化D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可制备Na19、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a体积的X2气体和3a体积的Y2气体化合生成2a体积的气体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XY3BXYCX3YDX2Y320、下列微粒结构表达式正确的是A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NH4Cl的电子式为:C氦原子的电子式:He:D重氢原子符号:H2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 10NaN32KNO3 =K2O5X16N2,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是( )AX 的化学式为 Na2OB上述反应中 NaN3 被氧化,KNO3 发生还原反应C每生成 1.6molN2,则转移的电子为 3 molD若被氧化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4 mol22、A图是课本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A图中用IIV阴影部分表示反应所属的区域正确的是A粗硅提纯:Si(粗)3HClSiHCl3H2 所属区域可能是I或IIB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2 Na O2 Na2O2 所属的区域一定是IIIC实验室制取氯气:4HCl(浓)+MnO2MnCl2+Cl2+2H2O所属的区域可能是IIID土法制碱:Na2CO3+Ca(OH)2=2NaOH+CaCO3 所属的区域一定是IV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甲溶液可能含有K+、Ca2+、NH4+、Cu2+、NO3、Cl、SO42、CO32八种离子中的若干种为确定甲溶液的组成,将其分成两等份,进行如下实验: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 AgNO3溶液650 mL,恰好可完全反应,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用相应的离子符号表示:上述实验中得到沉淀X的质量为_;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_甲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甲溶液一定存在的离子中,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_;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_,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_。24、(12分)某溶液的溶质可能由下列离子组成:H+、SO42-、CO32-、Cl、Na+、Ba2+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做如下实验来确定溶液的成分: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中的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将足量稀盐酸加入的沉淀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依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原溶液中一定有_。(2)一定没有_。(3)可能含有_。(4)如果要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该离子,应选用试剂是_。A.稀硝酸 B.Ba(NO3)2 C.AgNO3 D.Na2CO3(5)写出中沉淀消失的离子方程式_。25、(12分)某含有Na2O杂质的Na2O2试样,一个化学实验小组利用H2O与Na2O2的反应来测定该样品的纯度。可供选择的装置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上述装置可以组装一套最简单的测定过氧化钠样品纯度的实验装置。所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_(填各接口的字母,连接胶管省略)。(2)写出实验中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数_。将Na2O2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现象是_(3)用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配制成浓度为1.0mol/L的溶液,回答下列问题。向400mL该溶液中通入0.3molCO2,则所得溶液中HC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_。A1:3 B1:2 C2:1 D3:1将上述溶液蒸发结晶得到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下列选项中不能准确测定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_。a取ag混合物充分加热,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减重bgb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g固体c取a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gd取a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g固体26、(10分)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2)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l2时,依次连接装置A、B、C、D、E并加入适当的试剂。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利用装置C干燥Cl2,选用的试剂是_;装置E的作用是_。(3)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7、(12分)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设计成如图所示:已知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I=2KClI2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提取过程中实验操作名称:_,_。(2)F中下层液体的颜色为_色,上层液体中溶质的主要成分为_。(3)从F中得到固态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4)在灼烧过程中,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_。A试管B瓷坩埚C坩埚钳D蒸发皿E酒精灯28、(14分)2012年10月29日,超强飓风“桑迪”登陆美国东海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区人们的饮水必须用漂白粉等药品消毒后才能饮用,以防止传染病发生。(1)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制取漂白粉的过程_;(2)已知浓盐酸和漂白粉中的成分之一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_) CO2 HCl H2O O2A B C D(3)若用KMnO4氧化盐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_(填“得到”或“失去”)_mol电子。当有1mol KMnO4恰好和盐酸全部完全反应,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为2L,则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此时产生的Cl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29、(10分)某化学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请回答下列问题:(1)除胶头滴管外,你认为本实验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_。(2)请帮他们完成以下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试剂:铁粉、FeCl3溶液、FeCl2溶液、氯水、锌片、铜片。实验记录(划斜线部分不必填写):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离子方程式实验结论 在FeCl2溶液中滴入适量氯水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 Fe2+具有还原性 在FeCl2溶液中加入锌片 ZnFe2+Zn2+Fe 在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Fe2Fe3+3 Fe2+ Fe3+具有氧化性 Fe3+具有氧化性实验结论:_。(3)根据以上结论判断,下列物质中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有:_。(填序号) A、Cl2 B、Na C、Na+ D、Cl E、SO2 F、盐酸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A【解析】A. 44gCO2的物质的量是44g÷44g/mol1mol,含有的原子数目为3NA,A正确;B. NA个H2的物质的量是1mol,常温常压下占有的体积不是22.4L,B错误;C. 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态,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目不是NA,C错误;D. 1mol·L-1Na2SO4溶液的体积未知,含有的SO数目不一定为NA,D错误;答案选A。2、B【解析】Na2CO3+CO2+H2O=2NaHCO3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SO2+H2O2=H2SO4有元素化合价改变,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化合反应,故B正确;CaO+H2O=Ca(OH)2没有化合价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Cl2+2NaOH=NaClO+NaCl+H2O不是化合反应,故D错误。点睛:两种或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3、D【解析】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所以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与碱发生反应,故正确; 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故正确;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3O2=2O3,故错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等,但碱性氧化物一定都是金属氧化物,故正确;因为胶粒比溶液中溶质粒子大,所以胶体可以用渗析法把胶粒和离子分离出来,故错误;粒子胶体的溶胶加入可溶性电解质后才能使胶体粒子凝成较大颗粒形成沉淀析出,故错误;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电,胶体呈电中性,故错误;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故正确;根据上述分析知,正确的有4个;答案:D。4、B【解析】试题分析: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g/mol,故14 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7mol。14g氮气为0.5molA错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标准状况下,与14 g氢气的体积相等的氮气的物质的量同样也是7 mol, B正确;标准状况下22.4L氮气为0.5mol,C错误;相同条件下,14mol氮气与14g氢气物质的量不同,体积不等,D错误。本题选B。5、A【解析】质量分数为90%的硫酸溶液和10%的硫酸溶液的密度大小关系为:90%的硫酸溶液>10%的硫酸溶液。所以等体积(不是等质量)的这两种硫酸溶液的总质量:90%的硫酸溶液>10%的硫酸溶液,那么,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必定大于50%。故A正确,本题答案为A。【点睛】同种溶质的溶液,若浓度越大,密度越大,则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平均值;若浓度越大,密度越小,则等体积混合时,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平均值。6、B【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不一定与氧元素参加反应,原子重新组合是化学反应的特征,但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7、A【解析】试题分析: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4g/(40g/mol)=0.1mol,所以c=0.1mol/0.05L=2mol/L,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因此取出的5ml溶液的浓度仍为2mol/L。答案选A。考点:物质的量浓度8、B【解析】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m-n,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m-n+2,故W克离子R2-共含有的电子为×(mn+2),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根据质子数=质量数-中子数,阴离子:电子数=质子数+电荷数,以及n=进行计算。9、A【解析】试题分析:2Na + 2HCl = 2NaCl + H2;Mg + 2HCl = MgCl2 + H2;2Al +6 HCl = 2AlCl 3+ 3H2。等质量的钠、镁、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Al、Mg、Na。考点: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点评:这道题目是常规考题,做了一道之后,要总结出此类题目的规律,以后再遇到就容易解答了。本题的计算是常规计算,难度不大。10、D【解析】粗盐中除杂质,加入的除杂试剂是过量的,过量的除杂试剂也属于杂质,需除去。BaCl2过量时,需用Na2CO3除去,Na2CO3过量时,需用盐酸除去,因此,三者的加入顺序为:先加BaCl2(),再加Na2CO3(),最后加盐酸()。另外,起初需将粗盐溶解,即应是第一步操作,在加盐酸前,需过滤(),以防盐酸将CaCO3、BaCO3溶解;最后一步操作是“加热蒸发得到晶体”。从而得出操作顺序为。故选D。11、C【解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的化合物为碱。阳离子是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盐。【详解】A. 硫酸氢钠属于盐,不是酸,A错误。B. 冰是水,属于氧化物,不是单质,B错误。C. 石墨是碳的单质,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硝酸是酸,烧碱是氢氧化钠是碱,氯酸钾是盐,C正确。D. 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不属于碱,D错误。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察物质的俗称,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概念以及物质的分类。注意仔细审题。12、B【解析】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的比,等物质的量的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之比,再结合摩尔质量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关系及常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详解】在同温同压下,气体摩尔体积相同,根据n=,可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两种气体A、B的物质的量相同,由可知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解得M(B)=34g/mol,当摩尔质量以g/mol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A.NH3相对分子质量是17,摩尔质量是17g/mol,A错误;B.H2S相对分子质量是34,摩尔质量是34g/mol,B正确;C.SO2相对分子质量是64,摩尔质量是64g/mol,C错误;D.O2相对分子质量是32,摩尔质量是32g/mol,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应用的知识。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及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摩尔质量关系是本题解答的关键。13、B【解析】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引入新杂质氯化钠;B.碳酸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C.二者都与盐酸反应;D.二者都能与烧碱反应。【详解】A.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硫酸钠中混有氯化钠新杂质,故A错误; B.碳酸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可用二氧化碳除杂,故B正确;C.二者都与盐酸反应,不能加入盐酸除杂,故C错误; D.氯化亚和氯化铁均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用烧碱溶液除杂,应加入铁粉除杂,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1)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2)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14、C【解析】根据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详解】试管:常用作物质的反应仪器,不用分离操作,故错误;漏斗:常用于过滤;故正确;分液漏斗:常用于分液;故正确;托盘天平: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未用于分离操作,故错误;蒸馏烧瓶:常用于蒸馏;故正确;研钵:研钵用来将固体药品研细,未用于分离操作,故错误。故选C。【点睛】漏斗常被用作分离固液混合物;分液漏斗常被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蒸馏烧瓶是蒸馏操作中,利用互溶的液体的沸点不同,用于物质的分离的仪器。15、B【解析】设M层电子数为x,则K 层电子数为2、L层电子数为8,由K 层和 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L 层和 M 层之和可得2+8=8+x,解得x=2,该微粒为Mg,故选B。16、C【解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结合离子的性质以及溶液无色显酸性分析解答。【详解】A、铜离子在溶液中显蓝色,不是无色的,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B、在酸性溶液中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C、Al3、Cl、NO3、Mg2在酸性溶液中相互之间不反应,且均是无色的,可以大量共存,C正确;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在溶液中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错误;答案选C。17、A【解析】ASO2的摩尔质量是64g/mol,A正确;B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或2mol O2的质量是64g,摩尔质量不随量的多少而改变,B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C错误;D摩尔质量的数值与相对分子质量相等,单位是g/mol,D错误;答案选A。18、D【解析】AMg为活泼金属,海水中以离子形式存在,分离出MgCl2后电解熔融MgCl2得到Mg,为化学变化,选项A错误;B虽然海水中碘的总藏量很大,但由于其浓度很低,目前工业上并不直接由海水提取I2,选项B错误;C海水蒸发制海盐,利用加热水转化为水蒸气,与水分离,无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选项C错误;DNaCl在海水中储量丰富,从海水中可以获得NaCl,Na为活泼金属,则电解熔融NaCl可生成Na和氯气,选项D正确;答案选D。19、A【解析】根据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在化学方程式中又有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比,故该反应方程式为:X2+3Y2=2Z,故Z的化学式为:XY3,故答案为:A。20、C【解析】A. 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B. NH4Cl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 氦的原子序数为2 氦原子的电子式为He:,故C正确;D. 重氢原子符号:H ,故D错误;答案为C。21、C【解析】A.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生成物中缺少10个Na,5个O,而X粒子有5个,所以X的化学式为Na2O,故A正确;B. NaN3 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氮元素的化合价为-,发生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升高到0价,NaN3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而KNO3 中+5价氮,降低到0价,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根据方程式可知,2KNO3N2,化合价降低10,即2molKNO3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10mol,生成16molN2,则每生成1.6molN2,则转移的电子为 1 mol,故C错误;D.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16molN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0mol,被氧化的氮原子有30mol,被还原的N原子有2mol,因此氧化产物(氮气)比还原产物(氮气)多(15mol-1mol)=14mol;若被氧化的 N 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mol,则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 1.4 mol,故D正确;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以信息的形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是解题关键;注意将N3-作为整体来分析是解答的难点。22、D【解析】A. 粗硅提纯:Si(粗)3HClSiHCl3H2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应该属于,故A错误;B.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2 Na O2 Na2O2属于化合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一定不是III,应该属于I或II,故B错误;C. 实验室制取氯气:4HCl(浓)+MnO2MnCl2+Cl2+2H2O,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不可能属于III,故C错误;D. 土法制碱:Na2CO3+Ca(OH)2=2NaOH+CaCO3 属于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所属的区域一定是IV,故D正确;故选D。点睛: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0g 、 【解析】通过得出铵根离子物质的量,通过分析得出碳酸根和硫酸根的物质的量,通过及离子共存分体得出不含的离子,通过分析含有的微粒及物质的量。【详解】向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浓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4.48L,应生成NH3,则一定含有NH4+,且;向另一份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BaCl2溶液500mL,恰好可以与溶液中的离子完全反应,过滤得66.3g沉淀及滤液,沉淀可能为BaSO4或BaCO3或二者都有,如为BaSO4,则,如为BaCO3,则说明甲中含有SO42、CO32,设分别为x mol、y mol,则,x = 0.2 ,y = 0.1;向上述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得到一定量的沉淀X,则说明含有CO32,则一定不存在Ca2+、Cu2+;向上述滤液中加入1 mol/LAgNO3溶液650mL,恰好可完全反应,可知滤液中,而加入,则说明甲中含有Cl,且,如不含NO3,则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K+,由,则,因分成两份,则甲含有0.4 mol NH4+、0.9 mol K+、0.4 mol SO42、0.2 mol CO32、0.1mol Cl,如含有NO3,则K+大于0.9 mol,上述实验中得到沉淀X为碳酸钙,质量为0.1 mol × 100 g/mol=10g,生成沉淀X的离子方程式为Ca2+ + 2OH + CO2= CaCO3 + H2O,故答案为10g;Ca2+ + 2OH + CO2= CaCO3 + H2O;由以上分析可知一定不存在Ca2+、Cu2+,不能确定是否含有NO3,故答案为Ca2+、Cu2+;NO3;甲含有0.4 mol NH4+、0.9 mol K+、0.4 mol SO42、0.2 mol CO32、0.1mol Cl,如含有NO3,则K+大于0.9 mol,则物质的量最大的离子是K+;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是Cl,此物质的量最小的离子其物质的量为0.1 mol,故答案为K+;Cl;0.1 mol。24、SO42-、CO32-、Na+ H+、Ba2+ Cl- BC BaCO3+2H+Ba2+H2O+CO2 【解析】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则含SO42-、CO32-中的一种或都有,则一定没有Ba2+;将中滤液里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白色沉淀为AgCl,但引入氯离子,则不能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含Cl-;将中的沉淀加入稀盐酸中,沉淀部分消失,有气体产生,则一定含SO42-、CO32-,则没有H+,因溶液不显电性,则一定含Na+;综上所述:(1)一定含SO42-、CO32-、Na+;(2)一定没有H+、Ba2+;(3)可能含有Cl-;(4)若要确定Cl-是否存在,应首先排除SO42-和CO32-的干扰,故原溶液中加入硝酸钡除去SO42-和CO32-,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硝酸银,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原溶液中含有Cl-,故答案为BC;(5)碳酸钡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二氧化碳气体,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CO3+2H+Ba2+H2O+CO2。25、GA、BF 2Na2O2+2H2O=4NaOH+O2, 先变红后褪色 C c 【解析】在实验的温度压强条件下,通过测量样品与水充分反应生成的氧气体积,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运用钠、碳元素质量守恒法,可计算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测定Na2CO3和NaHCO3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质量分数的方案是否正确,关键在于能否准确测算出一定量的样品中成分的质量,若能,则方案正确,若不能,则方案错误;【详解】(1)用作为反应装置,通过排出中水的体积测量中得到水的量,整个装置是最简单的测定过氧化钠样品纯度的实验装置,因此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GA、BF(2)实验中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数为:;过氧化钠有强氧化性有漂白性,过氧化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3)和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向400mL该溶液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n=1.0mol/L×0.4L=0.4mol,通入0.3mol CO2,x+y=0.3,x+2y=0.4,解得x=0.2mol,y=0.1mol,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因此所得溶液中H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为2:1,C正确;a选项,取a g混合物充分加热,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减重b g,减少的质量为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因此能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a不满足题意;b选项,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固体,最后得到氯化钠固体,根据方程组求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b不满足题意;c选项,取a g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g,碱石灰增加的质量是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因水的质量无法计算,故不能计算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c满足题意;d选项,取a g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g固体,得到碳酸钡沉淀,根据方程组求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故d不满足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c。26、圆底烧瓶 吸收Cl2中混有的HCl气体 浓硫酸 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解析】实验室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氯气能够与水反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吸收,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图示,仪器a为圆底烧瓶,故答案为:圆底烧瓶;(2) 利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制备并收集Cl2时,A装置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氯气,制得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可以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用浓硫酸除去水蒸气,氯气的密度大于空气,且氯气能够与水反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氯气有毒,需要进行尾气吸收。根据图示,依次连接装置A、B、C、D、E,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吸收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利用装置C干燥Cl2,选用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吸收Cl2中混有的HCl气体;浓硫酸;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3)装置A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故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7、过滤 萃取 紫红(或紫) 氯化钾 分液、蒸馏 BCE 【解析】海带中的碘为有机碘,难溶于水,灼烧成灰后转化为碘化钾,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氯水,然后往混合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进行萃取,分液得碘的有机溶液,再进行蒸馏,便可获得碘。【详解】(1)提取过程是将灰分与溶液分离的操作,是从溶液中提取碘的操作,所以实验操作名称:过滤,萃取。答案为:过滤;萃取;(2)F中,下层液体为碘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为紫红(或紫)色,上层液体主要为KCl溶液,所以溶质的主要成分为氯化钾。答案为:紫红(或紫);氯化钾;(3)从碘水中得到固态碘,还需用有机物提取,然后再将碘与有机物分离,操作是分液、蒸馏。答案为:分液、蒸馏;(4)在灼烧过程中,应在B(瓷坩埚)中进行,此仪器常用C(坩埚钳)夹待,用E(酒精灯)加热,所以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BCE。答案为:BCE。【点睛】分液后所得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若加热蒸发,不仅会引起环境的污染,而且会浪费资源,且碘可能会发生升华。28、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 A )KMnO4 得到 5 1.5mol·L-1 56L 5mol 【解析】(1)利用氯气与石灰乳制备漂白粉,该反应为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2Cl2+2Ca(OH)2=Ca(ClO)2+ CaCl2+2H2O。 (2)贮存很久的漂白粉部分发生变质生成碳酸钙,所以用含CaCO3的Ca(ClO)2跟浓盐酸制Cl2,Cl2中必然含有CO2、H2O、HCl等杂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