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二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89760518
资源大小:145.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二中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化学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molCO和1molCO2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原子数 碳原子数 氧原子数ABCD2、现有NH4Cl、(NH4)2SO4和K2SO4三种无色溶液,只用一种试剂,一次区别开,则该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ABaCl2溶液BBa(OH)2溶液C稀盐酸DAgNO3溶液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也一定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气体和CO气体所含有的原子数一定相等C1LCO气体一定比1LO2的质量小D同温同压下的CO和N2,若它们体积相同,那么它们的质量也一定相等4、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则a值为离子NO3-SO42-HMg2K浓度(mol/L)0.30.40.20.2aA0.1B0.3C0.5D0.75、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都是碱性氧化物D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B0.012kg12C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7、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Na2CO3Na2CO32 BNa2SO42NaSO42CBa(OH)2Ba22OH DMgCl2Mg22Cl8、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食盐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B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Ca(ClO)2见光分解C加碘食盐,能使淀粉显蓝色D氯水应避光保存,是因为HClO见光分解9、下列物质在相应条件下能发生电离而导电的是()A液态氯化氢B熔融氯化钠C固体氢氧化钾D高温熔化后的单质铁10、下列物质中,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是ACuB熔融的MgCl2C酒精D蔗糖11、实验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闻气体气味B点燃酒精灯C过滤D移开蒸发皿1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Al2(SO4)32Al33SO42BNa2SO42NaSO42CCa(NO3)2Ca22(NO3)2DBa(OH)2Ba2OH213、食盐溶液中存在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时加入NaOH、Na2CO3、BaCl2和盐酸,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有NaOH BaCl2Na2CO3HCl BaCl2HCl NaOH Na2CO3Na2CO3BaCl2NaOH HCl BaCl2 NaOH Na2CO3HClABCD14、把500 mL含有BaCl2和KCl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mol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A0.1(b2a) mol·L1 B10(2ab) mol·L1C10(ba) mol·L1 D10(b2a) mol·L115、在NaCl、MgCl2、MgSO4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Na+)=0.10mol·L-1,c(Mg2+)=0.25mol·L-1,c(Cl-)=0.20mol·L-1,则c(SO42-)为A0.15mol·L-1B0.10mol·L-1C0.25mol·L-1D0.20mol·L-116、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该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C“水乳交融,火上浇油”两者都是物理变化D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AE 是核电荷数均小于 20 的元素。已知:A 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B 原子的 L 层电子数是 K 层电子数的 3 倍;C 元素的原子 M 层比 L 层电子数少 1 个;D 元素的+2 价阳离子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E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 B 相同。(1)写出五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B_;C_;D_;E_。(2)写出 D2+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3)写出 C 形成离子时的电子式_。(4)A 与 B 可形成两种化合物,其原子个数比分别为 2:1 和 1:1,且这两种化合物中电子总数分别为 10和 18。请写出这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_、_。(5)A 元素与 C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电离方程式:_。18、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几种。请填写下列空白:(1)不做任何实验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离子是_。(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有关离子方程式为_。(3)取(2)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NaOH,出现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有关的离子方程式为_。(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下列的_。ACl BNO3- CCO32- DOH19、现欲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配制浓度为1 mol·L1的稀硫酸480 mL。(1)从下列用品中选出实验所需要的仪器_(填序号)。A1000 mL烧杯 B100 mL烧杯 C10 mL量筒 D50 mL量筒 E500 mL容量瓶 F1000 mL容量瓶 G广口瓶 H托盘天平 (2)除选用上述仪器外,还缺少的必要仪器或用品是_。(3)需用量筒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mL。(保留3位有效数字)(4)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请在下列横线填写所缺步骤的名称: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_、摇匀。(5)下列情况中,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_(填序号,下同),无影响的是_。A将量筒中的浓硫酸转入烧杯后,未用水洗涤量筒B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入容量瓶 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E容量瓶未经干燥就使用20、有下列化学仪器: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量筒;容量瓶;胶头滴管。(1)现需要配制500 mL 1 mol/L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_mL。(2)从上述仪器中,按实验使用的先后顺序,其编号排列是_。(3)容量瓶使用前检验漏水的方法是_。(4)若实验遇到下列情况,对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高”、“偏低”或“不变”)未经冷却趁热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_;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_;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_;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_;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_。21、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SO4,较多的CuSO4和少量Na2SO4。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下列流程图,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实验方案。(1)加入的试剂为_(填化学式),加入试剂的目的是_。(2)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洗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_。洗涤固体B的操作是_。(3)固体E的成分为_,加入的试剂为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4)从溶液D和溶液G中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为_、_、_、洗涤、干燥。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A【解析】物质的量相等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则根据N=nNA可以知道分子数是相等的,并且两分子中,一个分子中都含有一个碳原子数,所以等物质的量的两种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以及数目是相等的,含有的原子总数和氧原子数不相等,正确,故答案为A。2、B【解析】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分析,待检验的三种物质为铵盐和硫酸盐,铵盐通常用强碱检验:NH4+OH-NH3+H2O,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酸盐通常用含Ba2+的可溶性化合物检验:Ba2+SO42-=BaSO4,综合考虑应选择Ba(OH)2溶液检验,方法和现象是:向三种溶液中分别滴加Ba(OH)2溶液,只有刺激性气体产生的是NH4Cl;既有刺激性气体产生又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NH4)2SO4;只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答案选B。3、D【解析】主要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判断。【详解】A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气体,其分子数一定相等。但原子数不一定相等,A项错误;B项:等物质的量的甲烷(CH4)气体和CO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一定相等,原子数一定不等,B项错误;C项:不知气体的温度、压强,不能比较1LCO和1LO2的质量,C项错误;D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和N2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又两者的摩尔质量相等,故其质量相等,D项正确。本题选D。4、C【解析】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O3-)+2c(SO42-)=c(H+)+c(K+)+2c(Mg2),带入数据可求得a=0.5;答案选C。5、C【解析】A钠的还原性很强,与钛、锆、铌熔融的氯化物反应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选项A正确;B钠性质活泼,与空气中氧气、水等反应,在自然界中无游离态钠,选项B正确;C氧化钠是白色固体,过氧化钠是淡黄色粉末。氧化钠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和氧气,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选项C错误;D、切开金属钠置于空气中,切口开始呈银白色(钠的真面目)变暗(生成Na2O)变白色固体(生成NaOH)成液(NaOH潮解)结块(吸收CO2成Na2CO310H2O)最后变成Na2CO3粉(风化),选项D正确。答案选C。6、A【解析】A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微粒,可能是分子,也可能是原子,故A错误;B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0.012kg12C 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碳原子,故B正确;C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时,应指明粒子的种类,故C正确;D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故D正确;故选A。7、A【解析】A.钠离子的表示方法错误,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Na2CO32NaCO32,A项错误;B. Na2SO4属于易溶于水的盐且易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C.Ba(OH)2属于易溶于水的强碱且易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C项正确;D.MgCl2属于易溶于水的盐且易电离,电离方程式正确;D项正确;答案选A。8、D【解析】【详解】A、水垢的成分为碳酸钙,与食盐不反应,则不能用食盐易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可利用醋酸清洗水垢,故A错误;B、Ca(ClO)2见光不易分解,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是Ca(ClO)2与空气中的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HClO,HClO见光分解,故B错误;C、加碘食盐中碘的形态是碘酸钾,而能使淀粉显蓝色的是碘单质,加碘食盐不能使淀粉显蓝色,故C错误;D、氯水应避光保存,是因为氯水中HClO见光分解,故D正确;答案选D。9、B【解析】电解质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发生电离而导电,据此判断。【详解】A. 液态氯化氢不能发生电离,不导电,A不符合;B. 熔融氯化钠能发生电离,从而导电,B符合;C. 固体氢氧化钾不能发生电离,不导电,C不符合;D. 铁是金属单质,不能发生电离,D不符合。答案选B。10、B【解析】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含有自由移动电子或离子的物质可以导电,据此判断。【详解】ACu能导电,但Cu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所以Cu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熔融的MgCl2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镁离子和氯离子,所以能导电,熔融的MgCl2是能够导电的电解质,故B正确;C酒精中没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能导电,酒精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蔗糖中没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不能导电,蔗糖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故答案选B。11、A【解析】A、闻气体气味时用手轻轻扇动瓶口,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A正确;B、酒精灯用火柴点燃,B错误;C、过滤用玻璃棒引流,C错误;D、坩埚要用坩埚前夹持,D错误;答案选A。12、A【解析】A、Al2(SO4)3的电离方程式为:Al2(SO4)3=2Al33SO42,故A正确;B、硫酸根离子应是SO42,Na2SO4电离方程式为Na2SO4=2NaSO42,故B错误;C、硝酸根为NO3,硝酸钙的电离方程式为Ca(NO3)2=Ca22NO3,故C错误;D、Ba(OH)2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故D错误。13、B【解析】此题考核了除杂的顺序,要考虑清楚加入的试剂是否会带进新的杂质,如何除去。只要保证Na2CO3在BaCl2 之后,HCl 在Na2CO3之后就能满足要求。因为Na2CO3除了要出去溶液中的Ca2+离子,还要出去由于加入的BaCl2 中的钡离子。答案选B。14、D【解析】试题分析:硫酸根和钡离子1:1反应,硝酸根和银离子1:1反应,由题意得:a mol硫酸钠中含有a mol硫酸根,所以钡离子由a mol;所以氯化钡中的氯离子由2a mol;b mol硝酸银中含有b mol银离子;所以氯离子的总量是b mol;所以氯化钾中的氯离子是(b-2a)mol,钾离子物质的量是(b-2a)mol;所以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10(b-2a) mol·L-1,故选D。考点:离子反应 定量关系点评:此题要根据定量关系:包括离子反应的定量关系;也包括物质定组成的定量关系。15、D【解析】由电荷守恒得:,代入c(Na+)=0.10mol·L-1,c(Mg2+)=0.25mol·L-1,c(Cl-)=0.20mol·L-1,则c(SO42-)为0.20mol·L-1,故答案选D。16、C【解析】A. 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胶体有丁达尔效应,A正确;B. 用铁锅加热硫酸铜,时间一长,铁锅表面有铜生成,发生了铁与硫酸铜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C.水乳交融是物质相似相容原理的体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油能燃烧,火上浇油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 错误;D. 由信息可知,“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则利用互溶混合物的沸点差异分离,则该法为蒸馏,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H O Cl Mg S H2O H2O2 HCl=H+Cl- 【解析】A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H;B原子的L层(第二层)电子数是K层(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即第二层6个电子,则B为O;C元素的原子M层(第三层)比L层电子数少1个,即第三层7个电子,C为Cl;氖原子电子数为10,即D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D为Mg;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且E原子序数小于20,E为S。【详解】A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H;B原子的L层(第二层)电子数是K层(第一层)电子数的3倍,即第二层6个电子,则B为O;C元素的原子M层(第三层)比L层电子数少1个,即第三层7个电子,C为Cl;氖原子电子数为10,即D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2,D为Mg;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B相同且E原子序数小于20,E为S。(1)A:H B:O C:Cl D:Mg E:S(2)镁离子;(3)氯离子,电子式加中括号。;(4)A 与 B 可形成H2O和H2O2(5)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氢,属于强电解质,完全电离,HCl=H+Cl- 。18、Cu2+、Fe3+ Ag+; Ag+Cl=AgCl Mg2+ Mg2+2OH=Mg(OH)2 B 【解析】根据常见阳离子的检验分析解答,书写相关反应离子方程式。【详解】(1)有颜色的离子不用做实验就能判断是否存在,溶液无色说明不含有色的Cu2+、Fe3+,故答案为Cu2+、Fe3+;(2)加入过量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过量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说明含有Ag+,离子反应方程式为:Ag+Cl=AgCl,故答案为Ag+;Ag+Cl=AgCl;(3)取上述反应中的滤液,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只能为氢氧化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Mg2+,故答案为Mg2+;Mg2+2OH=Mg(OH)2;(4)原溶液中存在Ag+,则CO32、Cl、OH不能共存,原溶液中肯定有Mg2+,故CO32、OH不能与其共存,硝酸根离子不与上述离子反应,故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O3,故答案为B。19、BDE 玻璃棒 胶头滴管 27.2 定容 CD 【解析】(1)配制480mL 1mol/L的稀硫酸的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等,使用的仪器有:50mL量筒、100mL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所以选项中使用到的仪器有:D 50mL量筒、B 100mL烧杯、E 500mL容量瓶,故答案为BDE;(2)根据(1)可知,配制480mL 1mol/L的稀硫酸,还缺少的仪器为:玻璃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玻璃棒、胶头滴管;(3)配制480mL溶液,应该选用500mL容量瓶,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8.4mol/L,配制500mL 1mol/L的稀硫酸,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0.0272L=27.2mL,故答案为27.2;(4)根据(1)的分析,配制稀硫酸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等,故答案为定容;(5)A将量筒中的浓硫酸转入烧杯后,用水洗涤量筒,将洗液也转入在烧杯中,量筒不能洗涤,否则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偏大,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故A正确;B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入容量瓶,热的溶液体积偏大,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偏小,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故B错误;C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C正确;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导致配制的溶液体积偏大,根据c=可得,配制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故D正确;故选CD。点睛:本题考查了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该题的难点在于误差分析,注意明确误差分析的方法。根据c=可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20、27.2 往容量瓶内加适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把瓶正立过来,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把瓶倒立过来,若不漏水,才能使用 偏高 偏低 不变 偏高 偏低 【解析】(1)依据c=计算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列式解答;(2)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操作的步骤选择仪器;(3)根据容量瓶的构造及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4)分析不当操作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体积的影响,依据c=进行误差分析。【详解】(1)浓硫酸的浓度c=18.4mol/L,浓硫酸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设浓硫酸的体积为V,所以18.4mol/L×V=1mol/L×0.5L,V=0.0136L=27.2mL;(2)配制500ml1mol/L H2SO4溶液步骤为:计算、量取、稀释、冷却、移液、定容、摇匀、装瓶、贴签,因此使用仪器的顺序为:;(3)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的方法为:往容量瓶内加适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把瓶正立过来,将瓶塞旋转180°后塞紧,再把瓶倒立过来,若不漏水,才能使用;(4)未经冷却将溶液注入容量瓶中,定容冷却后,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高;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溶液的体积偏大,则溶液浓度偏低;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不改变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量,则溶液浓度不变;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溶液的体积偏小,则溶液浓度偏高;未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中,容量瓶溶质偏低,则溶液浓度偏低。【点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的误差分析,注意掌握误差分析的方法与技巧,根据c=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n和溶液的体积V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配制过程中引起n和V怎样的变化,若n比理论值小,或V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n比理论值大,或V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21、NaOH 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便于与含有Na+的溶液分离 漏斗、玻璃棒、烧杯 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没过沉淀B,静置,使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Fe和Cu 稀硫酸 Fe+H2SO4=FeSO4+H2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 【解析】(1)工业废水中含有Na+、Fe2+和Cu2+,加入NaOH溶液,使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便于与含有Na+的溶液分离;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NaOH ,将溶液中的Fe2+和Cu2+转化为沉淀,便于与含有Na+的溶液分离。 (2)操作a的名称为过滤,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洗涤固体B的操作: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没过沉淀B,静置,使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漏斗、玻璃棒、烧杯 ;沿玻璃棒向过滤器中加蒸馏水至刚好没过沉淀B,静置,使水自然流出,重复23次。 (3)溶液C的成分为CuSO4,FeSO4、H2SO4,过量的铁是为了将CuSO4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过滤出Fe、Cu,溶液D中只有一种盐是硫酸亚铁,所以固体E就是Fe、Cu;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铁与硫酸反应,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铜中的铁,实现了回收金属铜;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Fe和Cu;稀硫酸 Fe+H2SO4=FeSO4+H2。 (4)蒸发是从溶液中获得晶体常采用的方法,产生沉淀后通过过滤实现分离,因此从溶液D和溶液G中得到FeSO47H2O晶体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