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一模试题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高三数学(A)第 1 页(共 6 页)高三数学(A)第 2 页(共 6 页)密封线密封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太原五中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太原五中 20222023 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 三 数 学 高 三 数 学 时间:2023.4 A 卷 A 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单选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集合=0,1,2,=0,1,2,3,则选项正确的是()A.0 B.3 C.=0,1,2D.2.已知向量 ,满足|=1,|=2,=23,则 (+)=()A.2B.1C.0D.23.“sin2 2sincos=0”是“tan=2”的()A.充要条件B.充分不必要条件C.必要不充分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9910被 1000 除的余数是()A.1B.99C.1D.9015.复平面内复数满足|2|=1,则|的最小值为()A.1B.5 1C.5+1D.36.如图,大正方形的中心与小正方形的中心重合,且大正方形边长为32,小正方形边长为2,截去图中阴影部分后,翻折得到正四棱锥 (,四点重合于点),则此四棱锥的体积为()A.233 B.253C.433 D.4537.现有甲、乙两组数据,每组数据均由六个数组成,其中甲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方差为5,乙组数据满足如下条件时,若将这两组数据混合成一组,则关于新的一组数据说法错误的是()A.若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则新的一组数据平均数为3B.若乙组数据的方差为5,则新的一组数据方差为5C.若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3,方差为5,则新的一组数据方差为5D.若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3,则新的一组数据方差为58.已知,均为正实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若=,|ln|ln|,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B.C.+1二、多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5 分,部分选对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二、多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 5 分,部分选对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9.函数()=()2()的图象可以是()A.B.C.D.10.已知1(2,0),2(2,0)是双曲线:2222=1(0,0)的左、右焦点,且2到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2,为坐标原点,点(1,3),为右支上的一点,则()A.=2B.过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C.若1、2斜率存在,则1 2=1 高三数学(A)第 3 页(共 6 页)高三数学(A)第 4 页(共 6 页)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D.|+|1|的最小值为2+22 11.在平行六面体 1111中,已知=1=1,1=1=6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11中点,为11中点,则与为异面直线 B.线段1的长度为3 C.为1中点,则1/平面 D.直线1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 12.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对任意实数,都有(+)+()=2()(),且(12)=0,则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有()A.(0)=1 B.()是偶函数 C.()关于(12,0)中心对称 D.(1)+(2)+(2023)=0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3.已知函数()=的图像与直线=+2相切,则=_ 14.直线2 4=0分别与轴、轴交于 两点,点在圆2+(2)2=5上,则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15.已知直线与椭圆:22+22=1(0)交于,两点,线段中点在直线=1上,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轴于点(34,0),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16.数列满足+1=2sin(2),则1+40=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 分)如图,为圆的直径,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为圆周上不与点,重合的点,连接,作 于点,于点.(1)求证: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2)若=30,=45,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18.(12 分)数列满足1=3,+1 2=2,2=+1(1)求证:是等比数列;(2)若=+1,求的前项和为 19.(12 分)在 中,是边上的点,=4,=2(1)求;(2)若=2 求 的面积.20.(12 分)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某品种猕猴桃的口感酸甜、风味较好,广受消费者喜爱.在某水果店,某种猕猴桃整盒出售,每盒 20 个.已知各盒含 0 个、1 个烂果的概率分别为 0.8、0.2.(1)顾客甲任取一盒,随机检查其中 4 个猕猴桃,若当中没有烂果,则买下这盒猕猴桃,否则不会购买此种猕猴桃,求甲购买一盒猕猴桃的概率;高三数学(A)第 5 页(共 6 页)高三数学(A)第 6 页(共 6 页)密密 封封 线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顾客乙第 1 周从该店购买了一盒这种猕猴桃,若当中没有烂果,则下一周继续购买一盒;若当中有烂果,则隔一周再购买一盒,以此类推,求乙第 5周购买一盒猕猴桃的概率.21.(12 分)已知函数()=sin(+)(0,0|ln|,则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A.+B.+1D.0,0)的左、右焦点,且2到的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2,为坐标原点,点(1,3),为右支上的一点,则()A.=2B.若1、2斜率存在,则1 2=1C.过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与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高三数学(B)第 3 页(共 6 页)高三数学(B)第 4 页(共 6 页)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D.|+|1|的最小值为2+22 11.在平行六面体 1111中,已知=1=1,1=1=60,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11中点,为11中点,则与为异面直线 B.为1中点,则1/平面 C.线段1的长度为3 D.直线1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3 12.已知定义域为的函数()对任意实数,都有(+)+()=2()(),且(12)=0,则以下结论一定正确的有()A.(0)=1 B.()关于(12,0)中心对称 C.()是偶函数 D.(1)+(2)+(2023)=0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三、填空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3.已知函数()=的图像与直线=+2相切,则=_ 14.直线2 4=0分别与轴、轴交于 两点,点在圆2+(2)2=5上,则 面积的取值范围是_.15.已知直线与椭圆:22+22=1(0)交于,两点,线段中点在直线=1上,且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轴于点(34,0),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16.数列满足+1=2sin(2),则1+40=_.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0 分)如图,为圆的直径,垂直于圆所在的平面,为圆周上不与点,重合的点,连接,作 于点,于点.(1)求证: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2)若=30,=45,求二面角 的正弦值.18.(12 分)数列满足1=3,+1 2=2,2=+1(1)求证:是等比数列;(2)若=+1,求的前项和为 19.(12 分)在 中,是边上的点,=4,=2(1)求;(2)若=2 求 的面积.20.(12 分)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某品种猕猴桃的口感酸甜、风味较好,广受消费者喜爱.在某水果店,某种猕猴桃整盒出售,每盒 20 个.已知各盒含 0 个、1 个烂果的概率分别为 0.8、0.2.(1)顾客甲任取一盒,随机检查其中 4 个猕猴桃,若当中没有烂果,则买下这盒猕猴桃,否则不会购买此种猕猴桃,求甲购买一盒猕猴桃的概率;高三数学(B)第 5 页(共 6 页)高三数学(B)第 6 页(共 6 页)密封线密封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2)顾客乙第 1 周从该店购买了一盒这种猕猴桃,若当中没有烂果,则下一周继续购买一盒;若当中有烂果,则隔一周再购买一盒,以此类推,求乙第 5周购买一盒猕猴桃的概率.21.(12 分)已知函数()=sin(+)(0,0 )的周期为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为(4,0)将函数()图象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 倍(纵坐标不变)再将所得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的图象.(1)求函数()与()的解析式;(2)求实数与正整数 使得()=()+()在(0,)内恰有2023个零点.22.(12 分)如图,小明同学先把一根直尺固定在画板上,把一块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紧靠在直尺边沿,再取一根细绳,它的长度与另一直角边相等,让细绳的一端固定在三角板的顶点 Q 处,另一端固定在画板上点 F 处,用铅笔尖扣紧绳子,让细绳紧贴住三角板的直角边,然后将三角板沿着直尺上下滑动,这时笔尖在平面上留下轨迹 C.已知细绳长度为3,经测量,当笔尖运动到点处时,=30,=90.设直尺边沿所在直线为,以过 F 垂直于直尺的直线为轴,以过垂直于的垂线段的中垂线为轴,以1为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的方程;(2)过点(0,3)且斜率为的直线与交于,两点,的取值范围为(0,2),探究:是否存在,使得=,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Q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三数学 答题卡(A卷)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三数学 答题卡(A卷)考场/座位号:考场/座位号:姓名:姓名:班级:班级:贴条形码区(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正确填涂缺考标记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客观题(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客观题(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1A B C D2A B C D3A B C D4A B C D5A B C D6A B C D7A B C D8A B C D9A B C D10A B C D11A B C D12A B C D填空题填空题13.14.15.16.解答题解答题17.第1页 共6页18.第2页 共6页19.第3页 共6页20.第4页 共6页21.第5页 共6页22.第6页 共6页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三数学 答题卡(B卷)太原五中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 高三数学 答题卡(B卷)考场/座位号:考场/座位号:姓名:姓名:班级:班级:贴条形码区(正面朝上,切勿贴出虚线方框)正确填涂缺考标记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客观题(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客观题(18为单选题;912为多选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D12ABCD填空题填空题13.14.15.16.解答题解答题17.第1页 共6页18.第2页 共6页19.第3页 共6页20.第4页 共6页21.第5页 共6页22.第6页 共6页太原五中高三数学月考答案(A 卷)1-8:BCCCB CBD9.BC10.AD11.ABD12.BC(B 卷)1-8:ABCAC DAC9.BC10.AC11.ACD12.BC13.114.1,1115.3216.-80017.(1)平面 又 平面 平面 又 平面 是二面角 的平面角(2)以点 B 为原点,以?,?,?方向分别为 x、y、z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AB=1,则 A(0,1,0)C(3,0,0)P(0,1,2)易得平面 APC 的法向量为?=(1,3,0),平面 PBC 的的法向量?=(0,2,1)=2 32 5=155二面角 的正弦值为10518.()证明:依题意,由+1 2=2,可得+1=2+2,两边同时加 1,可得+1+1=2+2+1=(+1)2,两边同时取以 2 为底的对数,可得log2(+1+1)=log2(+1)2=22(+1),log2(1+1)=log2(3+1)=log24=2,数列log2(+1)是以 2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log2(+1)=2 21=2,22=+1,2=+1,22=2=2=2 21,数列是以 2 为首项,2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解:由()可得,=+1=2+1,则=1+2+3+=(121+1)+(222+1)+(323+1)+(2+1)=(121+222+323+2)+,令=121+222+323+2,则12=122+223+12+2+1,两式相减,可得12=121+122+123+122+1=1212+11122+1=1+22+1,=2+22,=(121+222+323+2)+19.【答案】6,2+320.21.【答案】解:()由函数()=(+)的周期为,0,得=2又曲线=()的一个对称中心为(4,0),(0,)故(4)=(2 4+)=0,得=2,所以()=2将函数()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 2 倍(纵坐标不变)后可得=的图象,再将=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2)依题意,()=+2,令()=+2=0当=0,即=()时,2=1,从而=()不是方程()=0 的解,所以方程()=0 等价于关于的方程=2,()现研究 (0,)(,2)时方程解的情况令()=2,(0,)(,2)则问题转化为研究直线=与曲线=()在 (0,)(,2)的交点情况()=(22+1)2,令()=0,得=2或=32当变化时,()和()变化情况如下表(0,2)2(2,)(,32)32(32,2)()+00+()11当 0 且趋近于 0 时,()趋向于当 且趋近于时,()趋向于+当 1 时,直线=与曲线=()在(0,)内有无交点,在(,2)内有 2 个交点;当 1 时,直线=与曲线=()在(0,)内有 2 个交点,在(,2)内无交点;当1 1 时,直线=与曲线=()在(0,)内有 2 个交点,在(,2)内有 2 个交点由函数()的周期性,可知当 1 时,直线=与曲线=()在(0,)内总有偶数个交点,从而不存在正整数,使得直线=与曲线=()在(0,)内恰有 2023 个交点;当=1 时,直线=与曲线=()在(0,)(,2)内有 3 个交点,由周期性,2023=3 674+1,所以=674 2+1=1349综上,当=1,=1349 时,函数()=()+()在(0,)内恰有 2023 个零点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