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三语文选修: 1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课件 新人教版.ppt

    • 资源ID:89769004       资源大小:310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语文选修: 1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课件 新人教版.ppt

    2013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备课精选:1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宋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简介】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平阳尖、江南曲、芳心苦等。双调,五十八字,仄韵。【注解】候馆:即旅舍、旅店。征辔(pi):辔,马缰。征辔,远行马儿的辔头。盈盈:泪水满眼的样子。平芜:平坦草地。行人:这里指恋人。【故事】这首词,写早春到南方行旅的离愁。一方面写了离家远行人旅途的所见所感,另一方面又写了他想象中思妇的思念之苦。这是一首情意深远、柔婉优美的作品。旅舍庭院里梅花已经凋残,小溪桥头,柳树细细的柳丝迎风摇摆,青草散发着芳香,春风和煦温暖。孤独的行人手握着远行马儿的辔头,慢慢离去。离别的悲愁,随着路途的遥迢,渐渐远了,渐渐浓重起来,就像滔滔奔流的春水一样,迢迢不断,无穷无尽。恋人在家中思念我,仿佛柔肠寸寸断了,双眼注满了盈盈的泪水。画楼太高,你可不要走近危阑倚阑远望啊!那会使你多么伤心。你见到平坦开阔的草地尽头,那不过是充满春意的青山。而你的恋人呢,却还远在青山那一边啊!(2011福建卷)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晓至湖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选自清诗选)【注】湖:杭州西湖。折:弯曲。景:影。(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答:_【命题分析】此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逐字逐句地阅读原诗,把握住原诗中与感情有关的诗句,然后通过对这些诗句的分析,找出其中蕴含的感情。其次要注意题干中的“情感丰富”,明确此诗蕴含了不止一种感情。【答案】答题要点:喜爱幽静:“人意静”、“寒雾生”等;亲近自然:“临水”、“稍见初日开”等;向往自由:“学野凫”、“逐清景”等;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安得”。(意思对即可)(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答:_【命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分析考查的诗句,找出该诗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特别要注意的是,对表达技巧的判定是见仁见智,一首诗,一联诗可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只要根据平时所学加以鉴别即可。【答案】答题要点: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1熟读背诵这些诗歌,增强语感,提高文学素养。2了解这些作者的身世和诗的写作背景。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4走近作者(1)阮籍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竹林七贤”之一。好学博览,尤慕老、庄。他反对名教,向往自然,旷达不拘礼俗。他不愿与新起的司马氏政权合作,故而纵酒谈玄,不问世事,作消极的反抗。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2)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从小生活比较贫苦。二十九岁那年,他为生活所迫,开始步入仕途。此后的十三年间,做了几任小官。由于他个性高洁,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每次出仕的时间都不长。四十一岁那年,任彭泽令仅八十余天,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叫他束带相迎。他决心“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家,从此过上了隐居躬耕的田园生活。直到晚年,不改初衷。最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享年六十三岁。陶渊明的诗歌、散文、辞赋都有很高的成就,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从现在的一百二十多首诗作可以看出:他继承了汉魏以来五言诗抒情、个性化的传统,又把他所熟悉的田园风物和田园生活大量写入诗篇,为诗歌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为诗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因此,文学史上称他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现存的作品,大部分为退隐后写的,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归耕之后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状况。他的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与下层群众接触较多,又亲身参加了农田劳动,因此,他的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生活的自然风光,也写出了对劳动生活的一些真实感受,表现了比较健康的思想情趣,这是难能可贵的。但由于他的思想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又找不到真正的出路,在坚持与黑暗现实抗争的同时,也流露出一些“乐天知命”和“人生无常”的消极避世思想。陶诗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对后来的诗人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不知由于何种原因,李白先世谪居条支或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李白就出生在那里。大约在他五岁时,随家从碎叶迁居蜀之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他父亲何以要隐瞒名字,因何迁居蜀,成了千古之谜。不过这可能是一个富有的、有文化教养的家庭。李白说他“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早期曾受过很好的教育。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天宝元年(742),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一年多,就被“赐金放还”,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他的诗歌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易爆发的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诗抒情方式的鲜明特点。它往往是喷发式的,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他的奇特的想象,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惝恍,纵横变幻,极尽才思敏捷之所能。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孕日月的壮美意象。他对体积巨大的壮观事物似乎尤为倾心,大鹏、巨鱼、长鲸,以及大江、大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李白是时代的骄子,一出现就震惊了诗坛。他气挟风雷的诗歌创作,及其天才大手笔,当时就征服了众多的读者,朝野上下,许为奇才,享有崇高的声誉和地位。(4)李清照李清照(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济南历城)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李清照自幼刻苦勤学,博闻强记,精通书史。十八岁嫁太学生赵明诚,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后,流寓南方。高宗建炎三年(1129)赵明诚在赴湖州太守任上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此后,词人境遇孤苦,流徙于杭州、绍兴和金华一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蹊径,语言清丽。她的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5)黄遵宪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人。1876年中举。诗人、史学家,维新派人物,是中国近代卓越的外交家、启蒙思想家、改革家。1882年,任驻美国旧金山总领事。1885年回国,以三年时间,修日本国志四十卷成。1889年再次以参赞身份随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1891年调任新加坡总领事。1894年冬回国,曾在两江总督府办理教案。后加入强学会,助汪康年、梁启超创办时务报。1897年夏至湖南襄助新政。1898年6月充任使日本大臣,因政变,被放还乡里,1905年3月病逝。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杂事诗日本国志。今人辑其诗文为黄遵宪集。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日本友人称誉他“有清一代最有风度、最有教养之外交家”。5了解背景(1)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痛恨险恶的社会环境,不满封建礼教,不与当权者合作。虽终日饮酒,故作狂态,以全身避祸,其实内心是十分痛苦的。此诗就表达了他内心的哀伤与反抗。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诗人不能直抒胸臆,只好采用隐晦的笔法,曲折地反映现实。(2)杂诗十二首(其二)咏怀诗和咏史诗也是陶渊明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明显地继承了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又有他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围绕着出仕与归隐这个中心,表现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也不乏惋惜,也不乏激愤,有时候这种激愤还是深而且广的,本诗就是一个明证。(3)越中览古诗人游览越中,有感于其地在古代历史上所发生过的著名事件而写下越中览古。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南方,成为世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此诗写的就是这件事。李白南游吴越时,除了越中览古,还写过一首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4)一剪梅选自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据后人考证,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并不幸福,赵明诚曾长期在外不归,身边有小妾陪侍,故李清照的寂寞和相思之苦可想而知。(5)今别离光绪十六年(1890),黄遵宪在伦敦任驻英使馆参赞,以乐府杂曲歌辞今别离旧题,分别歌咏了火车、轮船、电报等新事物和东西半球昼夜相反的自然现象。诗人巧妙地将近代出现的新事物与传统思妇游子题材融为一体,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科学技术的昌明,又以新事物和科学技术之昌明,表现近现代人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这里选的是第一首,用韵和句意均从孟郊车遥遥诗来,饶有新意。黄遵宪是走向世界,以“欧风美雨”铸就自己诗篇的诗人。他主张“我手写我口”,要求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成为近代“诗界革命”的旗手。他的诗作反映了近代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被称为“史诗”。1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比喻象征,以景寓情。这首诗采用了以景寓情、比喻象征的表现手法来曲折隐晦地抒写作者内心的孤独、惊惧和哀伤,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诗的开头两句写半夜不能入眠,于是起来弹琴。“不能”是说不是主观上不想眠,而是客观上不得眠。那么是因为什么以至于诗人夜深不得眠呢?诗人没有回答,而是宕开笔墨写弹琴,内心无法排遣的情感便只能借琴声来渲染了。处于司马氏政权的高压下,诗人想说而不敢说,客观上又无法言说,就只好以琴声为喻来诉说心中的感慨。诗人又以“孤鸿”“翔鸟”为喻,以“夜”来喻指司马氏专权制造的恐怖氛围,写出了自己在无边际的惊惧中,承受力已达极限,犹似惊弓之鸟。“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这两句诗以景寓情。隐约朦胧的月光,极易唤起心中的哀情,勾起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又因是“夜中”之月,月光给人寒意,清风吹来,这层寒意便随之加深加重。这种无处逃遁的寒冷感,正是诗人身处乱世,孤零无所荫庇,饱受惊惧侵袭的生动表达。诗品评阮籍咏怀组诗时说:“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其实是说诗人为避祸害而采取的曲折幽隐的表达方法。尽管读完全诗,我们也无法探寻出“夜中不能寐”的具体原因,但诗人欲说而又不说的巨大矛盾及痛苦却在诗中通过“起坐”“明月”“清风”“孤鸿”“翔鸟”及人的徘徊表现了出来。读者完全可以从诗中的景物和比喻来体味到诗人欲排遣而不能的焦躁、惊惧不安和绝望。2陶渊明的杂诗十二首(其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情景交融。陶渊明青年时代曾有过“大济于苍生”的宏愿,自言“少时壮且励,抚剑独行游。”虽因“性本爱丘山”,与污浊的官场格格不入,终至拂衣归耕,但是他并未真正淡忘于世事。本篇即展示了他的这种心情。这首诗由时节的变易发端,以暗示岁月无情的流逝,进而引出诗人“有志不获骋”的深切悲愤。在这个月白风清的静夜,他孤独地品赏着心底的悲凉,只得对影独酌,聊以自遣。清旷的夜景与压抑沉重的心情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诗人有志难酬的悲哀和世无知音的寂寞之情,与清旷的夜景交相融合在了一起。3李白的越中览古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今昔对比的描写。诗中的今昔对比方式不同寻常:诗人着重渲染的是昔日的繁华(前三句),而以今日的凄凉反衬(末句),尽管都是描写客观景物,其中却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众所周知,越王勾践曾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其后经过20年卧薪尝胆,才取得了“破吴”的胜利。可是胜利后他做了些什么?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另一幅是宫女们个个打扮成花一般的美人儿,在宫殿里恣情欢乐。这表明越王勾践已经把昔日的屈辱和苦难忘得一干二净,而完全陶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使胜利化为乌有“只今惟有鹧鸪飞”,就是证明。如此强烈的对比是很能发人深思的。4李清照的一剪梅描写了什么内容?这首词是写闺情的。我国古代诗词中写闺情的很多,但绝大多数是男性诗人代言,而此词却是女词人写自己,笔调清新,风格细腻,耐人寻味,确实与众不同。上片主要写女词人的独居生活。“红藕香残”是以点代面的写法,因为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了,这就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再深一层说,季节的变迁,还会使女词人产生丈夫离家日久的感觉,使她觉得孤单寂寞。“玉簟秋”,也不只是说天气变凉,其实跟她独守空房的关系倒更为密切,也是表现她的孤独感的。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排遣寂寞的方法:“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个“独”字用得很妙,这是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同去划船该多快乐啊。正因为如此,她人在船上,心里却仍然想着丈夫,想到丈夫的信该到家了,甚至猜到信中会告诉她归来的日期,这又给予她很大的安慰。这样一想,她仿佛觉得自己身处西楼上,望着天上的月儿,在计算着丈夫离家的日子所谓“月满西楼”,也就是“西楼望月几回圆”的意思。忽然间,女词人又回到现实中来。“花自飘零水自流”,这是写她在舟中所见。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词中用“自”字也很妙,女词人移情于物又转过来借物抒情而炼字,正如屈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表达了韶光易逝的感慨。由此再转入直白:“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把夫妻双方合在一起写,表明女词人也很理解丈夫此刻的心情,是女性的细腻处。但这不过是一种铺垫,词的主旨其实落在最后两句上:“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这是女词人特有的深婉细腻的风格的具体表现。5黄遵宪的今别离(其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今昔对比。诗中围绕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离别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新认识。轮船这种新式交通工具的特点之一就是快,不畏惧逆风,按点发船。不像传统的车舟,能给别离的人以缠绵的自由,如今只能是“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让人望远兴叹。分离迅疾,聚合也是迅疾的,这也是新式交通工具带给人们的聊以安慰的另一面。所以诗人在结尾时说:“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答案】C(可待:岂待。开济:开创,扶助。)【答案答案】C 3下列诗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进来,清冷的风吹拂着我的衣襟。B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能骋。时光飞快流逝,我空有壮志却不能得到伸展。C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鸿雁排着队形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D望影倏不见,烟波杳悠悠。友人的人影像疾驶而去的轮船,让人望而兴叹。【答案】D(应为“友人坐着轮船疾驶而去,让人望而兴叹”。)4下列诗句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D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答案】B(B为比喻,其它的都是借代。)5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两项是()A词从派别上分,有豪放派和婉约派,前者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词人有苏轼、辛弃疾;后者语言清丽含蓄,词中的所抒之情婉转缠绵,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代表词人柳永、秦观、李清照等。B苏门四学士指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C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白石道人歌曲都属于词集。D珠玉词、白石道人歌曲、雨霖铃的作者分别是李清照、姜夔、柳永。【答案】BD(B项中苏门四学士是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D项中珠玉词应为漱玉词)阅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完成68题。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6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完全恰当的一项是()A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接下两句写词人轻轻解开丝罗的裙衣,小心登舟的情态。B“云中”三句是说,当空中大雁飞回来时,谁托它捎来书信?我正在明月照满的西楼上盼望着呢。C下片前三句的意思是说,自己与丈夫分居两地,“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直接点明了夫妻的两相恩爱,充分体现了李清照对赵明诚的无限钟情和充分信任。D“此情”三句的意思是说,这种相思之情,如同“花自飘零水自流”一样,是没有办法可以消除的。【答案】A(A项“上片首句通过视觉、触觉的感受,点明时间已进入深秋”不恰当,应该是“通过视觉、嗅觉、触觉,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闲愁起了衬托作用”。)7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写词人思念其丈夫赵明诚,下片写离愁无法排遣。B上片写相思,虽无一字道出,却句句包孕,极为含蓄。C“云中”句虽是词人的主观臆想,却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怀念。D后三句新颖别致,以浅近朴实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感情的不可遏止。【答案】C(C项,“云中”句不是词人的主观臆想,而是词人的美好心愿。)8“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三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试作分析。_【答案】“情”至于要用“计”来“消除”它,其重可知;然而又“无计可消除”,其深可见。更可贵的是,李清照将“情”说成是一种能运动的有形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表现其“情”运动之速。词人用平常的字眼表现新奇的意境。而且从一“下”一“上”之中还可领略到她的万般愁绪,给人以无止的遐想,表现出词人深婉细腻的风格。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语文选修: 1推荐作品《咏怀八十二首(其一)》《杂诗十二首(其二)》《越中览古》《一剪梅》《今别离(其一)》课件 新人教版.ppt)为本站会员(青****9)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