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docx
-
资源ID:89770806
资源大小:76.7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华版教案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docx
28*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语文要素阅读:1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人文主题感受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做真正的有价值的人。教学重难点1能借助本单元的课文和相关资料,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课前准备新解新教材相关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要求自学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完成新解新教材本课“预习卡”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初步体会设计意图:在自读中掌握诗歌大意。借助同桌分工读诗,学生感悟“有的人”其实指的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人。1.导入:鲁迅逝世9周年时,他的侄女周晔写下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鲁迅逝世13周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2学生自读诗歌。3检查朗读,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4同桌合作,分工读诗,说说分工的理由。设计意图:通过两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两种人的不同之处,学习诗歌对比的写作手法,感受鲁迅的形象。5同桌朗读,交流理由。教师相机点拨:“有的人”指的两种人。一种是压迫人民,作威作福的人。一种是像鲁迅那样为人民着想,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二、以读促情,走近人物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语言。(1)对比朗读,体会对比的表达特点。学生分组对比朗读。发现诗歌有的人写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每小节前两句写“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后两句写“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采用对比,为了歌颂像鲁迅先生那样“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2)分组朗读,体会反复表达的特点。要点:主要是词语和句子的反复。通过反复,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两种人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情感,从而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2理解诗歌中运用鲁迅经典文章的语句。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体会: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作战,为人民勤恳工作。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要点: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革命,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是一种彻底的牺牲精神,一种“无我”的人生境界。3朗读,品味诗歌语言,感受鲁迅的形象,体会表达的情感。要点:通过与鲁迅先生截然相反的“有的人”对比,批判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讴歌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抒发对像鲁迅先生一样为人民而活的人由衷的赞美之情,感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教师小结:恰当地运用对比的描写方法,能突出地表现事物的特征、文章的主题。三、仿写诗歌,成就理想引导:你在日常生活中曾有过对人生的思考吗?1请联系生活感受,仿照本诗的对比手法,写一写你对人生的看法或是读了本诗后的感想。2学生动笔写作。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对比朗读让学生感受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的行为以及他们不同的结果,从而进一步去感受鲁迅先生的爱憎和人生理想。最后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怎样的人,才是为人民的人,以及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该如何去做。在朗读指导中我采取了多种形式进行对比朗读,如:每一小节前后两句话对比读;行为和结果的对比读;还有更加细化的第二小节第一句和第五小节第一句(以此类推)的对比读。这样以读代教,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好多学生甚至能当堂背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