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409∕T 30-2022 对虾池塘零换水集约化养殖技术规程(茂名市).pdf
-
资源ID:89774453
资源大小:231.9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4409∕T 30-2022 对虾池塘零换水集约化养殖技术规程(茂名市).pdf
ICS 65.150CCS B 51DB4409茂名市地方标准DB 4409/T 302022对虾池塘零换水集约化养殖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hrimp intensive culture with zero-waterexchange in pond2022-12-26 发布2023-01-01 实施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4409/T 302022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冠利达海洋生物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深圳试验基地、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煜成、徐武杰、余招龙、杨贤庆、徐煜、马海霞、文国樑、苏浩昌、胡晓娟、孙志伟、李奕雯、王才志。DB4409/T 3020221对虾池塘零换水集约化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对虾池塘零换水集约化养殖技术实施的场地选择、配套设施、养殖技术流程、尾水处理与排放、底泥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茂名市辖区海水或咸淡水的对虾池塘零换水集约化养殖。对虾淡化养殖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 22213水产养殖术语NY 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 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T 525有机肥料NY/T 3442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NY/T 5361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SC/T 2002对虾配合饲料SC/T 2075中国对虾繁育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222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零换水zero-water exchange在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不对池塘外排放养殖池水,仅按需添加养殖用水,以补充蒸发、渗漏等损失的水体。3.2生物絮团biofloc在对虾池塘养殖过程中,通过人工调节水体碳、氮等营养物质以及添加有益微生物菌剂,同时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良好的水动力条件,促进水体中有益的细菌和微藻等微生物大量生长,使之与水中有机颗粒物等絮凝在一起形成悬浮的集合体。3.3DB4409/T 3020222生物絮团沉降量biofloc settling volume养殖池中取水面以下30cm的养殖水体1000mL,于英霍夫锥形管中静置沉淀30min后测得每升养殖水体中含有的絮团体积。4场地选择4.1池塘位置池塘宜建在海水或咸淡水水源充足,交通及电力便利之处。环境应符合NY/T 5361和NY 5362的规定。4.2池塘建设4.2.1池塘底质应为泥质或砂质底。砂质和酸性土壤地区的养殖池底和池壁应铺覆防渗土工膜。4.2.2单个池塘的面积 500m23000m2为宜,池底平坦,淤泥厚度小于 5cm。4.3水质要求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水质应符合NY/T 5361和NY 5362的规定。5配套设施5.1进排水系统应修建独立的进、排水渠道。5.2蓄水池蓄水池应兼有蓄水、沉淀、过滤以及消毒作用,通过潮汐自然纳水或水泵机械提水。池内进、出水口处可置过滤网或砂石过滤装置。使用漂白粉、强氯精或氧化钙对蓄水池水体进行消毒,消毒剂使用应符合NY 5071的规定。5.3水动力及增氧系统5.3.1单个池塘面积大于 1000m2的中密度集约化养殖池,使用水车增氧机推水,同时使用罗茨鼓风机连通池底微孔增氧管增氧,每 m2养殖水面配置的总功率为 0.75w5w。5.3.2单个池塘面积小于 1000m2的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池,使用射流式增氧机推水,同时用罗茨鼓风机连通池底微孔增氧管增氧,每 m2养殖水面配置的总功率为 5w15w。5.3.3养殖水体应持续流动状态,水体溶解氧浓度应大于 4mg/L。5.4颗粒物去除系统养殖池塘外配置颗粒物去除系统,使用沉淀池、过滤池、蛋白分离器等固液分离设施,每升养殖水体中的生物絮团沉降量应不超过10mL。6养殖技术流程6.1养殖水体准备DB4409/T 3020223将蓄水池中消毒后的养殖备用水注入清理干净的养殖池。水体盐度5 35,水温2234,pH7.0pH8.5,总碱度大于90mg/L。6.2生物絮团培养当水温高于22时,在虾苗放养前7d10d,每d向养殖池中添加1mg/L5mg/L的发酵有机碳源(米糠、玉米粉),并在水体中添加硝化细菌、光合细菌、芽胞杆菌、乳酸菌微生物菌剂,单一或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为103cfu/mL104cfu/mL。6.3虾苗选择应从有资质的苗种生产单位选购不携带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病原的无特定病原(SPF)的优质健康对虾虾苗,虾苗的平均体长0.8cm以上,活力好,体表干净,肌肉透明,肠道饱满,逆水游泳能力强。6.4虾苗放养中密度集约化养殖池,凡纳滨对虾虾苗的放养密度控制在75 尾/m2150 尾/m2;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池,放苗密度控制在150 尾/m2600 尾/m2。斑节对虾养殖参照上述放苗密度降低20%50%。6.5饲料投喂6.5.1配合饲料应符合SC/T 2002 的规定。6.5.2虾苗放养当 d 即可投喂幼虾配合饲料,首次日投喂量为虾苗总质量的 15 20,养殖 1d21d 期间,以前一日投喂饲料量的 1.1 倍1.3 倍进行投喂。6.5.3养殖 22d100d 期间,根据饲料投喂观察网中的饲料剩余情况调整每日的饲料投喂量。每次投喂饲料 1h1.5h 后检查饲料观察网,以摄食完全无残余饲料为宜。6.5.4养殖过程中依据对虾个体大小更换不同规格型号的饲料,日常应做到定时、适量投喂。每 d 投喂 3 次5 次,上午投喂量占当日总投喂量的 30,中午为 40,傍晚为 30。6.6水质监测与管理6.6.1养殖过程不换水,蒸发损失的水量以蓄水池中消毒备用的海水、咸淡水补充。6.6.2每 1d2d 测定水体的盐度、水温、溶解氧、pH 值,每 5d7d 测定水体的总碱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生物絮团沉降量。6.6.3放苗养殖 1d15d 时,每 d 在养殖水体中全池泼洒有机碳源(红糖或糖蜜)一次,施用量为当日饲料投喂重量的 20 50。每 2d4d 添加硝化菌菌剂,并配合使用光合细菌、芽胞杆菌和乳酸菌中的一种或多种微生物菌剂,以养殖水体菌浓度计算单一或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为 103cfu/mL104cfu/mL,反复施用 3 次4 次。6.6.4养殖 16d100d 时,当水体形成以硝化菌群为优势的生物絮团时,氨氮浓度和亚硝酸盐氮浓度均低于 0.5mg/L,逐步减少或停止添加有机碳源,每 3d5d 维持添加硝化菌菌剂,以养殖水体菌浓度计算微生物菌剂的添加量为 103cfu/mL104cfu/mL。6.6.5养殖 40d 后,当每升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沉降量超过 10mL 时,每 7d15d 运行一次颗粒物去除系统,去除养殖水体中富余的生物絮团,每升养殖水体的生物絮团沉降量保持在小于 10mL。DB4409/T 30202246.6.6养殖过程中用生石灰或碳酸钠调节水体总碱度和 pH 值,水体的总碱度维持在大于 90mg/L,pH7.0pH8.5;同时保证水体的溶解氧浓度应大于 4mg/L,实时流速 0.1m/s0.3m/s。6.6.7遇到强降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应提前在养殖水体中施用维生素 C、微量元素等抗应激产品,同时在饲料中拌喂免疫多糖营养增强剂产品。7尾水处理与排放7.1尾水处理养殖结束后产生的尾水应进行循环使用。如养殖场停产修整,养殖尾水不再循环使用时应采取物理、化学和/或生物方法进行净化处理。7.2尾水排放排放尾水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相关标准和有关规定,达标排放。8底泥处理水产养殖过程产生的底泥,应合理处置并符合固体废物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相关要求;底泥农用时应符合NY/T 525、NY/T 3442的规定。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