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4401∕T 154-2022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广州市).pdf

    • 资源ID:89774991       资源大小:468.57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401∕T 154-2022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广州市).pdf

    ICS 91.200CCS P 01DB4401广州市地方标准DB4401/T 1542022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Building gre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2022-03-21 发布2022-04-15 实施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4401/T 1542022目次前言.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总体要求.24.1组织管理.34.2策划管理.34.3实施管理.44.4评价管理.45过程要求.45.1策划与准备.45.2施工实施要求.46“四节一环保”要求.66.1环境保护.66.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96.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06.4节能与能源利用.106.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107建筑信息化及工业化.107.1建筑信息化.117.2建筑工业化.117.3智慧工地.118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128.1评价范围.128.2评价对象与要求.128.3评价方法.128.4评价结果与应用.12附录 A(资料性)信息化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14附录 B(资料性)建筑工业化发展需求.16附录 C(资料性)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现场评价表.18附录 D(资料性)条文说明.24DB4401/T 1542022II参考文献.30DB4401/T 154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省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市政集团有限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保森、李特威、曾令立、张勇、麦学强、邓锐强、崔浩江、常桂枝、张江华、罗仲敏、刘焱、孙清臣、邓志峰、何倩仪、黄皓晖、陈裕钧、孙强、陈峰、宫红亮、朱达祥、杨超、姚翔、王磊、林立、肖金水、张丹、唐有志、吴瑞卿、肖军、叶阳明、安关峰、李嘉祚、伍梓铭、崔嘉裕、张俊、吴小鹏。DB4401/T 15420221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的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过程要求、“四节一环保”要求、建筑信息化及工业化、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本文件适用于广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房屋建筑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及拆除等施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325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T 50640建设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JG/T 565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管理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绿色施工green construction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现“四节一环保”(节材、节水、节能、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3.2可再利用建筑材料reusable materials房屋建筑以及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废旧建筑材料经过拆分、组合、修复等处理措施后,部分或全部可再用于建设工程的材料。3.3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DB4401/T 154202223.4建筑废弃物 building waste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3.5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s建设工程中收集的雨水、中水等可再生水源。3.6一体化施工integrated construction以施工区域为基础,利用建设项目的预制构、配件等工业化构件进行装配施工,从而提高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运行效率,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的施工方式。3.7四节一环保 a green four sections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3.8建筑信息化Informatiz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运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控制、系统集成和信息安全等技术,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技术手段和生产组织方式,提高建筑业主管部门的管理、决策和服务水平,提升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BIM技术便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实现方式之一。3.9建筑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industry通过现代化的制造、运输、安装和科学管理的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改变传统建筑业中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手工业生产方式。重点体现在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和组织管理科学化等方面。3.10智慧工地Construction Site of Intelligentization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在现实环境下采集到的工程、人员数据,通过智能硬件自动传输到三维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和人员精细化掌控,促进工程的智能化技术和人员高效管理。3.11绿色施工评价greenconstructionevaluation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效果所进行的评估。3.12诚信评价系统Credit evaluation system可自动采集绿色施工管理相关数据,对施工、监理企业的在建项目进行评价,为工程招投标、评优、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提供参考数据的我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综合诚信系统。DB4401/T 154202234总体要求4.1组织管理4.1.1建设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a)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应明确绿色施工的要求,并提供包括场地、环境、工期、资金等方面的条件保障;b)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创优目标、过程要求等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c)建立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的协调机制。4.1.2设计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a)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工程的绿色设计;b)协助、支持、配合施工单位做好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有关设计工作,并对施工单位绿色施工相关策划提出相应要求。4.1.3监理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a)对建设工程绿色施工承担监理责任;b)审查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及行为确认工作。4.1.4施工单位应履行下列职责:a)施工单位是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实施主体,应组织绿色施工的全面实施;b)总承包单位对专业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实施管理,专业承包单位对工程承包范围的绿色施工负责;c)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绿色施工评价工作;d)施工现场应建立机械设备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台账和清单。工程材料和机械设备的存放、运输应制定保护措施;e)绿色施工过程技术资料应收集和归档;f)建立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的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的限制、淘汰等制度,对传统施工工艺进行改进;g)编制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4.1.5参建各方应积极推进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施工。建筑工业化宜重点推进结构构件预制化和建筑配件整体装配化。4.2策划管理4.2.1施工单位应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并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独立成章。4.2.2绿色施工专项方案编制前,应进行绿色施工影响因素分析,并据此制定实施对策和绿色施工评价方案。4.2.3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应包括环境保护措施、节材措施、节水措施、节能措施、节地措施、人力资源节约与工人职业健康措施等。4.2.4在图纸会审、设计深化过程中,应考虑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方面符合绿色施工要求。4.3实施管理DB4401/T 154202244.3.1绿色施工管理应在建设规划、工程设计、施工策划、材料选用、现场施工、验收等全过程中实施动态管理。4.3.2建设工程项目各方主体应对绿色施工内容进行宣传、培训,增强绿色施工管理意识,并留有记录。4.3.3应制定策划项实施计划,并按计划落实。4.4评价管理4.4.1建设各方应依据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要求,开展绿色施工的自评价。4.4.2施工单位应按第 8 章绿色施工评价的要求,收集和整理项目绿色施工实施的过程资料和图片,在诚信评价系统中进行评价。4.4.3施工单位应根据绿色施工评价情况,采取改进措施。5过程要求5.1策划与准备5.1.1工程项目应建立健全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制定绿色施工管理目标。5.1.2工程项目应制订绿色施工培训计划,分阶段进行绿色施工培训。5.1.3工程项目应进行绿色施工专项方案交底;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5.1.4施工现场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本项目绿色施工实施措施标牌。5.1.5应采用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化建造方式,宜运用 BIM、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移动通讯等信息化技术组织绿色施工。宜推广应用预制构配件,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构件应采用工厂化加工、现场安装的生产方式。部品部件生产应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应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钢筋加工宜采用集中工厂化加工。5.1.6应选用节能环保的施工机械和材料。5.1.7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规划,场地布置宜利用现有和拟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等,保留原有绿化。5.1.8施工场地应做到围蔽封闭施工。围挡应根据施工工期、场地条件、所在区域的景观风貌,结合现场施工组织等情况选用,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围挡应采用可周转回收材料。5.1.9城市建成区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出入口应当安装监控车辆出场冲洗情况及车辆车牌号码视频监控设备;在规模以上建筑工程应安装颗粒物在线监测系统;视频监控和扬尘在线监测设备应与相关部门系统实现联网并将数据实时上传,且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5.1.10施工场地应实行扬尘污染防治信息公示制,且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5.1.11建筑土方渣土、建筑废弃物应及时清运,应由取得广州市建筑废弃物处置证、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标识等相关证件的车辆从事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管理和冲洗要求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施工单位应与运输单位签订建筑废弃物运输合同;在场地内堆存的,应采用密闭式防尘网遮盖。5.2施工实施要求5.2.1基坑与地基基础工程5.2.1.1土方作业阶段,应分区域采取洒水、覆盖、植被绿化等降尘措施;现场土体堆放应采取覆DB4401/T 15420225盖或植被绿化等措施;主要道路应随时清扫、洒水,确保路面干净无扬尘。5.2.1.2当基坑开挖或者拆除工程等易产生扬尘的作业,必须全时开启喷淋系统和雾炮设备。5.2.1.3应分段在基坑支护周边或施工场地及周边设置喷雾降尘措施。5.2.1.4土方开挖后应尽快采取封底固化或回填处理,不能及时封底或回填时,应采取覆盖措施。5.2.1.5内部封闭空间作业应采取降尘、降温和通风等措施。5.2.1.6施工用泥浆应设置专用泥浆池、导流沟,处理应采用泥浆分离器。宜对泥浆和过于湿润的余泥渣土采取晾干、压缩等措施并及时清运,减少运输对周边环境的污染。5.2.1.7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等基础工程或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时,在灌注桩成孔、地下连续墙成槽施工阶段,宜采用筛分机械或措施回收基岩碎石,用于现场填筑和垫层施工。5.2.1.8基坑降水宜采用封闭降水并回收利用。5.2.1.9应对基坑工程进行变形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基坑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及正常使用。5.2.1.10基坑内支撑结构拆除时,宜采用减少扬尘及噪声的切割拆除工艺,并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分类和再利用;拆除时必须采取相应的降尘措施。5.2.1.11施工场地内应对噪音进行监测与控制,宜推广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噪声和振动较大的施工作业应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5.2.1.12遇 4 级及以上大风或重污染天气时,禁止进行土石方爆破或回填土施工作业。5.2.1.13基坑护坡、灌浆等应按规定使用商品混凝土、预拌砂浆和散装水泥,经许可使用袋装水泥的,使用时应采取防尘措施。5.2.2主体结构工程5.2.2.1宜推广应用预制构配件,钢结构、装配式结构等构件应采取工厂化加工、现场安装的生产方式。部品部件生产应采用环保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部品部件生产应提高数字化、智能化水平。5.2.2.2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应集中回收利用。5.2.2.3宜采用高效周转、损耗小、可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新型或工具式模板体系。5.2.2.4高层建筑宜采用新型模架体系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5.2.2.5提高模板加工和安装精度,达到混凝土表面免抹灰或减少抹灰厚度。5.2.2.6宜推广采用高精度砌块及轻质隔墙板、工业废料或废渣制作的砌块及其他节能环保的砌块。5.2.2.7应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5.2.2.8主体结构砌筑抹灰工程应使用预拌砂浆。5.2.2.9做好图纸深化设计,明确预埋件及预埋洞口位置,减少返工率和建筑废弃物。5.2.3装饰装修工程5.2.3.1装饰板材、卷材应事先进行排版优化,减少损耗。5.2.3.2装饰装修半成品、成品应采取保护措施。5.2.3.3装饰材料废弃物应集中回收利用。5.2.3.4施工现场切割饰面块材时,应采取降噪措施,污水应集中收集处理。5.2.3.5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应采取有效的防尘降尘措施。5.2.3.6宜推广采用移动工具式操作平台进行装饰和吊顶天花施工。5.2.3.7蓄水、淋水试验宜采用非传统水源。5.2.3.8宜采用装配化施工工艺,建筑内外装修宜采用干式工法施工工艺及集成厨卫等模块化部品部件。DB4401/T 154202265.2.4机电安装工程5.2.4.1宜采用 BIM 技术进行优化,绘制综合管线图指导施工。5.2.4.2机电安装工程应采用工厂化制作,整体化安装的方法。5.2.4.3排水管道试验宜采用非传统水源。管道试验及冲洗用水应有组织排放,处理后重复利用。5.2.4.4宜采用机电消声减振综合施工技术。5.2.4.5管线的预埋、预留应与土建及装修工程同步进行,不得现场临时剔凿。5.2.5市政道路工程5.2.5.1路基工程清表土方、清淤土方或挖塘埂土宜优先用于绿化带回填土;路基、基层施工,对开挖的松动土应实施覆盖或洒水降尘;附属绿化施工,对易起尘的种植土等应实施覆盖。5.2.5.2对道路大中修铣刨的沥青混凝土废料应进行集中收运、储存,循环再生利用。5.2.5.3毗邻居民区的道路、桥面宜铺筑降噪型路面结构。5.2.5.4市政路面养护宜采用冷拌沥青混合料技术。5.2.5.5非机动车道、公园道路宜采用透水沥青混合料技术。5.2.5.6道路路基宜采用建筑开挖土、渣土以及满足标准的建筑垃圾再生集料。5.2.5.7禁止采用干式方法切割各类瓷砖、石板材等装饰材料。5.2.5.8人行道、广场等宜采用建筑垃圾再生制品铺筑。5.2.5.9当路堤空间或荷载受限时,宜采用泡沫轻质土路基技术。5.2.6隧道(盾构)工程5.2.6.1施工现场宜采用综合降尘措施,现场地面不得有浮土、积尘。5.2.6.2应控制注浆施工产生的水泥浆泄漏,并对进入隧道排水系统中的注浆废液做净化达标处理。5.2.6.3现场应合理设置储浆池和排浆沟渠,防止泥浆污染周边土壤及地下水源。5.2.6.4现场应设置泥水分离设备系统,对泥水进行净化处理,防止泥水排入市政管网。5.2.7拆除工程5.2.7.1拆除建筑物或构筑物时,应采用隔离、洒水等降噪、降尘措施。5.2.7.2拆除工程施工应当按要求设置施工围挡,并采取喷淋、雾炮设备等降尘措施。拆除工程完工后 30 日内不能开工的建设用地,建设单位应当采取覆盖、地面硬化、简易绿化等措施。5.2.7.3施工现场应对各类(构)建筑物进行分类拆除,建筑废弃物分类堆放、运输及再利用。5.2.7.4拆除的废弃物应及时清运或者覆盖,有条件的施工现场宜采用现场循环利用的方式处置各类废弃物。5.2.7.5应到指定的消纳场或循环利用点处置利用建筑垃圾,剩余的废弃物应做无害化处理。5.2.7.6遇 4 级及以上大风或重污染天气时,应停止拆除工程施工。5.2.8桥梁工程5.2.8.1预制装配式结构构件宜采取工厂化加工,构件的存放和运输应采取防止变形和损坏的措施。5.2.8.2现场材料应堆放有序、标识清晰,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并根据材料种类采取防潮、防污染等措施。5.2.8.3宜选用大模板、定型模板、可回收利用的塑料和铝合金等模板,应选用承插式、碗扣式、盘扣式钢管支撑和脚手架材料。5.2.8.4宜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湿养护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应采用塑料薄膜加保温材料养护。DB4401/T 154202275.2.8.5钢材、零(部)件、半成品、成品和标准件等应堆放在平整、干燥场地或仓库内。5.2.8.6复杂空间钢结构制作和安装,应采用 BIM 技术模拟不同施工工况。6“四节一环保”要求6.1环境保护6.1.1可再利用建筑材料使用6.1.1.1施工现场应搭设封闭式垃圾站。6.1.1.2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宜采用封闭性临时专用道(如管道回收等)或采用垂直运输设备进行运输。6.1.1.3宜在楼层内设置分类收集点,回收、利用可再利用建筑材料。6.1.1.4废弃混泥土或废弃结构构件宜资源化再利用,建筑构件可采用再生混凝土。6.1.2工地扬尘控制6.1.2.1细散颗粒材料、易扬尘材料应封闭堆放、储存和运输。6.1.2.2工地出入口应设置全自动洗车装置或“二纵四横”标准洗车槽和沉淀池,配备高压冲洗水枪;不具备设置洗车设施的管线工程、非全封闭的城市道路等工程,应采用移动式冲水设备冲洗工地车辆;施工场地、道路应采取定期洒水降尘措施。6.1.2.3非施工作业面的裸露土或临时存放的土堆闲置 3 个月内的,应采用密目网或彩布进行覆盖、压实、洒水等降尘措施;3 个月以上的,应对其裸露泥地进行临时绿化或者铺装。6.1.2.4爆破、打凿、切割、拆除等施工前,应制定防尘措施。6.1.2.5支护结构内支撑拆除应采用防尘措施。6.1.2.6木工作业宜采用专用降尘设备处理。6.1.2.7喷雾、喷淋降尘设施应分布均匀,喷雾能有效覆盖防尘区域;喷淋系统设置和使用应符合广州市现行规定;在粉尘浓度较高的部位宜设置集尘器、除尘器或除尘水幕。6.1.3施工噪音振动控制6.1.3.1施工过程宜使用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机械设备。高噪声和振动大的机具设备宜设隔音罩、隔音板等降噪与减震措施。6.1.3.2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制作,宜在密闭加工厂、车间内完成。6.1.3.3施工作业面应设置隔声设施。6.1.3.4现场应设噪声监测点,并实施动态监测。6.1.4污染源控制6.1.4.1水污染控制:a)施工现场应设置污水沉淀池,污水经处理后才能排入市政管道,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达到国家标准 GB 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b)施工区宜设置移动式厕所;生活区、办公区厕所应设置化粪池,宜采用成品产品的化粪池,厕所应定时定人清扫,化粪池定期清理;c)工地厨房设隔油池,并定期清理。6.1.4.2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DB4401/T 15420228a)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并做防渗漏处理。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b)易挥发、易污染的液态材料,应使用密闭容器存放;c)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和检修时,应控制油料污染;清洗机具的废水和废油不得直接排放;d)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应分类和封闭回收,不与其它垃圾混放,并建立完整处置台账。6.1.4.3光污染控制:a)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采取限时施工、遮光或全封闭等减少施工过程中光污染的措施;b)施工现场照明应加设灯罩,光照方向应集中在施工范围内。c)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应采取遮挡措施,防止焊接产生的强光外泄。6.1.4.4建筑废弃物控制:a)建筑废弃物应定期运送至有能力消纳处理的机构并做好记录;b)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垃圾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c)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宜选用优质的可循环利用的建材产品,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6.1.5场地水土保持6.1.5.1施工场地应合理设置地表排水系统,宜在施工道路或围墙侧形成绿化带。6.1.5.2工程建设形成的其它裸露地表,应采取种植速生草、土地整治等措施。6.1.5.3基础施工的弃土泥浆应及时运输到指定消纳场或循环利用点堆放、处理。6.1.5.4工程废水应通过污水处理及过滤等设施,达标后方可排出。6.1.6有害气体排放控制6.1.6.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6.1.6.2电焊烟气的排放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 的规定。6.1.6.3装饰装修材料应选用经检测合格的建筑材料,并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 的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验。6.1.6.4民用建设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6.1.6.5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使用台账,非道路移动机械应符合相关排放标准。6.1.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6.1.7.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线、建(构)筑物的安全运行。6.1.7.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保护工作。6.1.7.3应按广州市绿化条例 广州市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要求,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绿化和树木。6.1.8职业健康6.1.8.1施工现场应在易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和设备、场所设置警示标识或警示说明。6.1.8.2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着装,并按规定着装和佩戴相应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6.1.8.3对施工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具有刺激性气味可被人体吸入的粉尘、纤维,以及进行强噪声、强光作业的施工人员,应佩戴相应的防护器具。6.1.8.4定期对从事有害有毒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和体检,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6.1.8.5高温作业时,施工现场应配备防暑降温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DB4401/T 154202296.1.8.6施工现场防水作业、油漆作业要注意通风。6.1.9卫生防疫6.1.9.1食堂应设置在远离厕所、垃圾站、有毒有害场所等污染源的地方,按规定取得卫生许可证。6.1.9.2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6.1.9.3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6.1.9.4食堂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6.1.9.5食堂的门窗及洞口要设置纱门和纱窗,门下方应设不低于 0.2m 的防鼠挡板。6.1.9.6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带应定期消毒。6.1.9.7生活区设置自制密闭式垃圾箱,垃圾分类存放,定期灭蝇,及时清运。6.1.9.8施工现场应设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6.1.9.9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6.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6.2.1围挡围护材料的循环使用6.2.1.1应采用定型化、装配化、可周转材料或产品用于施工围蔽。6.2.1.2应采用定型化可周转产品,对场内临边、洞孔等部位进行防护或封堵。6.2.2新型模板系统的使用6.2.2.1铝模板的使用:a)标准层结构简单统一的建筑,宜采用铝合金模板进行施工。b)对于楼层超高或形式多变的结构,对于标准部分可采用铝合金模板施工。6.2.2.2塑料模板的使用:a)场内塑料模板应定点存放,分类贮存;b)宜推广采用夹芯、带肋、空腹等形式塑料模板;c)连接件材料宜采用力学性能满足连接强度的金属或塑料;d)结构柱宜采用定型塑料模板。6.2.3辅材预制构件的使用6.2.3.1施工中应推广工业化预制产品的使用。6.2.3.2临时道路宜采用定型化混凝土预制块、定型化钢板等可周转材料进行道路表面平整。6.2.4轻质墙体材料的使用6.2.4.1砌体材料宜采用轻质、高精度砌块。6.2.4.2整体板块材料宜采用轻质条板类或面板类隔墙。6.2.5临时设施的循环使用6.2.5.1办公生活设施:a)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可拆装式箱型房屋、周转式活动房或集装箱式房屋;b)宜采用标准化可周转材料制作办公生活区路面、花坛、运动场地等临时结构。6.2.5.2生产设施:DB4401/T 154202210a)现场样板展示室、标准养护室、机械操作室、控制室等宜采用可周转结构;b)现场加工厂安全防护棚、安全通道等宜采用型钢或标准化搭设。6.2.6建筑主材的节约利用6.2.6.1优化钢材、钢筋、管线等线材下料,降低建筑主材的损耗率。6.2.6.2优化混凝土配合比或采用高性能混凝土,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6.2.6.3建筑余料合理使用。6.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3.1节水措施6.3.1.1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设计合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6.3.1.2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的配置比率。6.3.1.3应按定额进行计量控制管理,施工现场应采用节水阀、节水箱等器具。6.3.1.4施工中应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及措施。6.3.2水资源循环利用6.3.2.1施工现场应建立非传统水源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6.3.2.2施工现场宜在出入口设置循环水池,回收水宜循环再利用。6.4节能与能源利用6.4.1自动化机械设备的使用6.4.1.1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区域,减少作业区机械设备数量。作业区宜充分共享施工机具资源。6.4.1.2现场宜使用节能施工设备和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6.4.2使用节能节电设备6.4.2.1应按定额进行计量控制管理,施工现场应采用节能节电设备。6.4.2.2现场临时变压器宜安装功率补偿装置,降低变压器的无功功率损耗。6.4.2.3现场及工人生活区照明宜采用 36V 以下的安全电压,宜采用 LED 等节能灯具和声控、光控等自动控制装置。6.4.2.4施工用电宜永临结合。6.4.3可再生能源利用6.4.3.1临时设施宜利用日照、通风和采光等场地自然条件。6.4.3.2宜采用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6.5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6.5.1土地资源保护6.5.1.1对深基坑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减少土方开挖和回填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6.5.1.2利用和保护施工用地范围内原有树木植被,对于施工周期较长的项目,可按建筑永久绿化要求,安排场地新建绿化。DB4401/T 1542022116.5.1.3主要作业区、行车区、办公区、生活区进行硬底化,施工道路宜采用预制块铺设或钢板铺设,道路路基宜采用永久路基施工,市政雨水、污水管网等宜提前投入使用。6.5.2施工总平面布置6.5.2.1施工总平面布置应做到科学合理,充分利用原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为施工服务。6.5.2.2施工现场道路应遵循永久道路和临时道路相结合的原则布置。6.5.2.3施工现场内形成环形通路,减少道路占用土地。7建筑信息化及工业化7.1建筑信息化7.1.1宜建立统一 BIM 模型、信息交互标准,应用于绿色施工管理;项目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共同参与,明确职责,成立 BIM 相关机构。7.1.2宜由设计单位或施工单位进行三维设计、碰撞检查、管线综合等深化设计,参建各方应录入、更新相关信息,由监理及建设单位审批完成。7.1.3宜采用 BIM 可视化施工技术进行平面布置优化、样板引路、工艺交底、优化资源调配、进度控制等。7.1.4宜采用信息化技术,对进场大宗物资、机电设备等进行物料跟踪管理,控制材料用量,减少材料损耗。7.1.5宜应用 BIM 技术进行施工方案模拟,通过模拟优化施工工艺和检查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减少施工过程的拆改量,节省了材料人工,节约了工期。7.1.6信息化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见附录 A 的具体内容。7.2建筑工业化7.2.1应积极推广建筑工业化,打造绿色建造理念。7.2.2设计主体应考虑结构规则化、标准化,宜采用高强度高性能材料,并对管线、特殊结构部位、装修等进行深化设计。7.2.3监理、施工单位应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和验收制度,明确日常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执行验收标准。7.2.4部品部件供应商应严格产品制作流程,保证产品质量,并进行生产线及安装机械设备的优化创新。7.2.5建筑工业化发展需求见附录 B 的具体内容。7.3智慧工地7.3.1智慧工地应编制专项方案,主要内容为工程概况、工程特点及重难点、实施范围、实施流程、预期效果等。7.3.2智慧工地集成管理平台架构应包括硬件层、资源管理层、业务逻辑层和应用表现层。7.3.3智慧工地集成管理平台应符合下列规定:a)硬件层应由支持信息录入、存储和分析的计算机和智能终端设备组成;b)资源管理层应包括各类数据信息,以及实现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存取和管理的各种资源管理系统;DB4401/T 154202212c)业务逻辑层应由实现各种业务功能、流程、规则等应用业务的一组信息处理代码和中间系统构成;d)应用表现层应以多媒体和其他形式展现信息处理的结果。7.3.4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宜包括人员、施工机械设备、物料、环境与能耗、视频监控、进度、质量安全等管理的子系统。7.3.5智慧工地各子系统应具备实时采集、传输、显示、存储、统计分析、提示和报警功能。7.3.6人员管理应包括管理人员与作业人员,内容包括基础信息、考勤记录、资格证书、教育培训、考核记录等。7.3.7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应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盾构机等大型施工设备,内容包括设备基础、操作人员、安装拆卸、运行状态、维修保养等信息。7.3.8物料管理应包括钢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构件等主要材料,内容包括原材料送检、进场(入库)、领料(出库)、使用(跟踪)、退场等信息。7.3.9环境与能耗管理应包括扬尘、噪声、气象、施工用水、施工用电、建筑垃圾等信息。7.3.10视频监控管理应包括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周边环境等,内容应包括人员、物料、形象等信息。7.3.11进度管理应包括计划编制、过程跟踪和纠偏预警等信息,内容应包括施工工序、工作量、劳动量与台班数量、工序逻辑关系与时间等,宜包括设计计划、招标采购计划、检验检测计划、验收计划等。7.3.12质量安全管理应包括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施工质量管理内容应包括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质量验收、质量评价等,施工安全管理应包括人员信息、专项施工方案与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检查、危大工程监测监控、视频监控、安全资料等信息。8绿色施工评价及应用8.1评价范围8.1.1绿色施工管理评价应为已实施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措施的项目。8.1.2绿色施工管理评价周期自项目取得施工许可证开工之起到项目竣工为止,应对绿色施工管理进行动态评价,停工期间项目不予评价。所有项目在有发生时才予以评价,未发生的不予评价。8.1.3相关评价项目当期评价有效期满之后,如相关工作仍在实施的,应重新进行申报评价。8.2评价对象与要求8.2.1绿色施工管理评价对象为在本市范围内实施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措施的在建项目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8.2.2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采集项目绿色施工“四节一环保”措施的实施图片或相关影像等资料,每月上传至诚信评价系统,上传的图片或相关影像资料应能反映项目实施绿色施工的实际情况。8.2.3绿色施工资料由项目部及项目监理部进行审核并加盖项目建造师、项目监理工程师注册章。8.2.4项目监督管理机构应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每月对所监督工程的上传资料进行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确认。评价单位应对评价结果有异议的、或应当评价未被评价的绿色施工管理项目进行核实,并予以处理。8.2.5施工单位应接受建设单位、政府主管部门的绿色施工检查。8.3评价方法DB4401/T 1542022138.3.1绿色施工管理评价依托信息化实施,建立统一的责任主体和相关机构绿色施工执行行为评价模型,对责任主体和相关机构绿色施工执行行为的有效监管,提高绿色施工监管效能,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行为评价和监管功能。8.3.2房屋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应按本规程附录 C.1 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现场量化评价。8.3.3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绿色施工管理应按本规程附录 C.2 进行绿色施工管理现场量化评价。8.3.4工程项目绿色施工量化评价“四节一环保”总分为 100 分,其他为加分项共 7 分,绿色施工量化评价总得分为 107 分。所有项目在发生时才计算得分,没有发生的不得分。8.3.5评价结果低于评价标准最低限的,该项不得分。8.4评价结果与应用8.4.1依据我市建设工程企业诚信综合评价体系的相关规定,绿色施工管理评价纳入我市质量安全管理现场诚信评价体系,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评价权重为 25%。8.4.2绿色施工管理应用于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诚信评价系统,对施工、监理单位在建设施工活动中的行为、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8.4.3绿色施工管理评价结果宜反映在工程招投标活动的评标、择优、预选承包商、资格审查等环节。8.4.4我市实行绿色施工措施费评价机制,建设工程按现场已实施并在诚信评价系统中已上传了评价表的实施绿色施工项目为依据核发绿色措施费。8.4.5建设单位应将防治扬尘污染的费用列入工程造价,并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明确施工单位扬尘污染防治责任。施工单位应制定具体的施工扬尘污染防治实施方案。DB4401/T 154202214AA附录A(资料性)信息化技术在绿色施工中的应用A.1一般规定A.1.1对于有绿色施工要求的项目,BIM 技术运用贯穿建筑全生命期,宜项目建设方、设计、监理、施工等各方参与,成立 BIM 相关机构,明确职责。A.1.2项目应建立并统一 BIM 建模、信息交互标准,标准包含但不限于:BIM 模型建立标准;文件命名标准;项目实施各阶段精细度划分标准;BIM 信息更新、维护标准。A.1.3施工阶段,模型宜由设计院或施工方深化设计,参建各方应录入、更新相关信息,经各方确认会签后方可指导现场施工。A.2深化设计A.2.1宜运用 BIM 技术深化设计的专业包括:土建结构、钢结构、机电、幕墙、精装等各专业。A.2.2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宜进行 BIM 深化设计的区域主要有:管线排布密集的区域,结构复杂的避难层、转换层,异形构件,钢筋连接复杂部位,预制化构件等。A.2.3基础项目宜进行 BIM 深化设计的区域主要有:复杂节点,钢筋、锚索密集区域,建设项目管线、设备密集处。A.2.4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宜进行 BIM 深化设计的区域主要有:管道与建筑的接驳区域,空间关系复杂的位置,地铁、桥梁、涵洞。A.2.5深化设计的类型应分为:a)专业性深化设计:解决单专业内部的协调和设计优化问题;b)综合性深化设计:对各专业的成果进行综合的集成、协调、修订与校核,使之满足多专业之间的协调要求。A.2.6深化设计协调要求:a)应按项目协议格式或行业通用格式,与相关方交换任务模型和专业模型;b)应及时做好模型及对应图纸版本管理和维护;c)能够反映深化设计特殊需求,包括进行深化设计复核、末端定位与预留,加强设计对施工的控制和指导。A.2.7深化设计的主要成果应交由施工方进行审批,施工方作为总协调需对各专业深化设计成果进行碰撞检查。DB4401/T 154202215A.3可视化施工A.3.1宜采用 BIM 技术进行施工模拟,形成工艺视频,实现可视化交底。A.3.2施工方案模拟过程中进行优化和控制,提前发现并解决工程项目中的潜在问题,减少施工过

    注意事项

    本文(DB4401∕T 154-2022 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与评价规程(广州市).pdf)为本站会员(曲****)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