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docx
-
资源ID:89785724
资源大小:11.63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docx
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发布时间:2014-09-03来源:公务员“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谈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中共中央政治局近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徐福顺 2 日就相关问题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首次界定履职待遇、业务支出徐福顺说, 意见是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业务消费”的要求, 第一次将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行工作职责过程中的工作保障和所发生的费用支出界定为企 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根据 意见,“履职待遇”明确为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培训三项,“业务支出”则被明确为业务招待、国内差旅、因公临时出国(境)、通信等四项。“实际取消了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的提法,把原合理的、必要的履职保障和 合理支出确定为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徐福顺强调, 除国家规定的履职待遇和符合财务制度规定标准的业务支出外, 国有企业负责人没有其他的“职务消费”, 按照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的做法必须坚决根除。意见同时提出四条禁令,对按照职务为企业负责人设置定额消费、支付履行工作职责以外、企业负责人向子企业和其他有利益关系的单位转移各种个人费用支出、企业为退休或调离的企业负责人提供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等行为明令禁止。徐福顺介绍说, 意见适用于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部委所属的中央企业, 具体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 人民团体所属的中央企业,即最终产权关系归属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部门的国有 及国有控股企业;企业负责人则是指上述中央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直面突出问题回应社会反响徐福顺说, 意见出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重要举措, 也是中央企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改作风、反“四风”的深化,对切实解决突 出问题,促进中央企业负责人廉洁从业,树立中央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具有重要意 义。多年来,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积极推进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职务消费工作, 取得一定进展, 但仍然存在一些企业按负责人职务设置消费定额并量化到个人、报销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业务招待铺张浪费等突出问题,社会反映强烈,亟待 解决。在徐福顺看来,不合理的职务消费在社会造成极坏影响,究其根源,既有部分企业负责人履职不规范、以权谋私的原因,也有缺乏对其明确界定和相应严格的财务制度规范的问题, 看似一个大箩筐, 啥都可以往里装;也有还缺乏有效、有力的监督处罚的原因。徐福顺强调,中央企业需要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表率,这也是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的需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徐福顺表示,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是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重要工作内容,国资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要求,组织和部署中央企业认真学习领会 意见的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研究制定中央企业各级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办法, 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徐福顺表示,将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落实。一要落实监管责任主体,将按照国有企业监管职责,层层落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监管责任。徐福顺说,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部门,各地党委、政府对所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负有监督管理责任,各中央企业对本企业集团总部和各级子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负有监督管理责任。二要建立健全制度体系,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部门、各地党委、政府,根据意见要求,按照监管职责研究制定规范所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 支出的实施细则,各中央企业研究制定本企业集团总部和各级子企业负责任人履 职待遇、业务支出的管理办法, 细化管理规定, 严格审核程序, 明确相关标准, 全面建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管理制度体系。三要开展专项检查,将 意见贯彻落实情况,纳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监督检查工作。对审计或者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开展专项治理,同时切实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