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pdf

    • 资源ID:89811512       资源大小:7.90MB        全文页数:4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pdf

    第 一 单 元 测 量课题、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一3 页。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2、认识厘米,会用厘米作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体会厘米的含义。3、在测量、交流等活动中,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体会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能估计较短的物体,培养初步的估测意识,。教学准备:双面胶,直尺、同样长的小棒一包、整根铅笔、蜡笔、新橡皮等。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测量二、自主探索交流体验1、估计铅笔和蜡笔的长度,2、用蜡笔量出铅笔的长度,验证自己的估计。3、交流自己的测量方法。渗透归纳出测量的方法。4、激发学生用实物测 量 桌 面 的 长 度 的 兴趣,引导学生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最后引导学生用统一的工 具(小棒)去测量。从生活实践引入,沟通数学与相识生活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学生经历估计一一验证-交流一一 归纳的全过程,培 养 学 生 估 测 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数 学 学 习 的 积 极性。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出测量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用身边的物品做工具(单位)去测量另一物品长度的过程。亲自参与测量活动,通过汇报交流,促使学生体会到统一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和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理解 测 量 方 法 多 样教师谈话:(教师拿出一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要知道这支铅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这支腊笔的长度我们怎么办?要知道课桌有多高,又可以怎么办?分别引导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揭示课题,我们都要进行测量。本学期第一节数学课我们就学习测量。教师拿出-一 支铅笔和一支蜡笔,请同学们先估计一下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等于几根蜡笔的长度?学生估计后发言。要知道估计的是否准确,就要测量。下面就请你拿出一根铅笔和蜡笔来量一量,看你估计得准不准。学生试量后交流。(可能出现不同的量法)首先教师通过谈话过渡引出用身边的物品作工具,同桌合作,测量课桌面的长度。教师提示参与活动的方法:先估计课桌面的长度有儿个测量物体那么长,然后再测量,预设交流测量方法和结果:用铅笔来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4 根铅笔那么长;用文具盒量的课桌的长度,有 3 个文具盒那么长;我们是用挂量的,大约有6 挂。教师谈话和学生一起思考、感悟为什么同是一样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用文具盒量,用铅笔量,还有用挂量;-一一测量的工具不一样,所以测量结果不同。教师引导:要是我们测量的课桌的长度5、教师谈话引出直尺。6、认识长度单位:厘米。(1)引导学生观察直尺。(2)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 米(cm)引导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3)引导学生学习用厘化,提高操作能力。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操作、思考、交流、研讨、汇报,激发学生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始终保持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思考、汇报、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始终经历反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通过不同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直尺,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含义。测量、划线、用手比戈k举出实例等不同的形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结果一样,我们必须用同样的一种测量工具而且一样长的来测量。下面我们就都用小棒去量,看结果是多少?请学生用一样长的小棒再测量一下课桌面的长度。(学生按照要求去操作,然后汇报交流)教师:今后测量长度只要都用这样的小棒不就可以了吗?(让学生质疑)别人没有这样的小棒怎么办?看来要知道物品的长度,就要使用统一的工具和长度单位来测量。那现在都用什么工具呢?(尺子)教师:请大家都拿出直尺,认真观察一下,然后用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交流汇报:直尺上有“厘米”;有小格;有数字0、1、2、3、4;还 有cm等。尺 子 上 的“厘米”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一个长度单位。“厘米”用 字 母“cm”来表示。请大家找到1厘米,从“0”到“1”就 是1厘米长。请学生用在直尺上找一找、用手比一比、在练习本上画一画1厘米的线。然后进行比较,结果都一样长。学生自由找出儿种约长1厘米的物品。如:手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订书钉长度等。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厘米,你能用它正确测量物品的长度吗?请大家用直尺测量一下一块新橡皮的长度,测量、交流、汇报,同时展示他们的测量方法。重点让学生展示要从“0”开始量。教师引导学生测量新铅笔的长度:要求先估计,再测量。然后交流、汇报,说出是如何测量的,和测量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参加测量活动:然后展示各组的测量成果,表扬合作出色,测量正确的小组同学,并 以 发“合作优秀”卡奖励。学生在测量前往往不喜欢先估计,教师应给与重视:可让学生比一比谁估计的最准确,这样也有利于学生估测意识的培养。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顺利有效的进行,可以这样安米作单位进行测量的方法,并测量物品的长度。测 量 橡 皮 的 长度。掌握测量的方法。测 量 新 铅 笔 的 长度,学会估计、测量,进一步建立 1 厘米的空间观念。三、综合实践拓展应用1、小组合作,完成练一练第2 题自选几种学习用品,先估计,再测量,把结果都填在统计表中。2、“个人特别小档案”活动。在应用厘米做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活动中,进一步体验测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估计,学会测量。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与同伴共同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小组中取长补短,进一步尝试估测和学会测量,而且充分体验与同学合作解决测量问题,感受成功的喜悦。学习测量,感受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 测 量 延 伸 到 课夕 卜。排:学生前后桌4 人一组,分工测量文具长度,测量前每个人都要估计,填在估计表格中,然后一人用直尺测量,一人监督,人读书,一人记录。如此轮换分工,比一比谁估计的最接近,谁测量、读数不出现错误。教师深入到各组参与,指导。学生随便测量自己的身体各部位,然后填“个人特别小档案”表。课题、米的认识教学内容:冀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5页。教学目标:1、经历以米、厘米为单位正确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验1米到底有多长,并会估计物体的长度。2、体会米的含义,知道厘米、米之间的关系。3、在活动中体验测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新铅笔、米尺、数学课本、文具盒、1米多长的绳子。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创设情境1、师生利用课前共同准备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测量小组中各物品的长度。2、指导学生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测量工具测量绳子的长度。学生在测量的过程中会随机比较、选择用哪些测量工具比较合适。(主要是直尺或米尺)3、用米尺测量课桌的长度。二、体验探究1、认识米,、知道1米有多长。2、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让学生自己操作既符合儿童的心理需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为后面的测量做好铺垫。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通过动手操作亲自感知,从实践中总结出“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 米,做单位”。对1米多长的绳子的测量以及1米20厘米的书写既是对用米做单位的再次体验,又为后面的练习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以一把米尺为准,直观体验1米有多长。这种徒手做动作既使学生感兴趣,乐于参与的活动,又是让学生再次体验,从而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对个别测量方法不正确的,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请学生说出哪些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请你们用尺子(包括米尺)来测量一下绳子的长度。指导学生总结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米”做单位。开展测量课桌的比赛,看那个组测量的又快有准。可能有的学生用自己的尺子测量,也可能有的学生用老师准备好的米尺进行测量。汇报交流时学生很容易比较出用米尺测量又快又准。你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需要用米作单位?小朋友们,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那么你们知道1米到底有多长吗?让学生用手比戈(JTo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把米尺,它的长度就是1米。预设可能:有的用手感知有的会看一看1米到自己哪儿有的学生会说墙围的宽度是1米。学生可能有多种方法让学徒手比划1米的长度,1米 的 高 度。米尺上有多少个1厘米。让学生观察一下3、学生在观察、交流过程中认识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归纳:1 0 0 厘米=1 米1 米=1 0 0 厘米l m=1 0 0 c m4、让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找出几种长度是1 米的物品。三、实践应用1、1 米大约等于儿枝铅笔的长度?2、学生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较大的物体的长度(或高度)。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完成测量活动。3、出示书中5 页练习题。4、课外小作业:让学生回家测量家中物体的长度。建 立 1米有多长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数,从而建立1 厘米和 1 米的空间观念,并通过数自己探索出 1 米=1 0 0 厘米。联系生活实际,第三次 体 验 1米到底有多长。根据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身边的数学为窗口,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知识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已经建立1米有多长的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亲自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对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进行巩固练习。米尺上的1 厘米有多长,用手比划一下,数一数有多少个1 厘米。学生通过一边做动作,一边归纳比划:1厘米这么长,1 00个这么长就是1 米。小朋友们,你们能从教室中找出儿种长度大约是1 米的物体吗?可能找到:教室中的日光灯的长度、黑板左右两边的长、门上下两边的长、课桌的长等。在生活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花池的宽、我小弟弟的身高、我家电视的宽先估计,再测量。先让学生用手比划1 枝铅笔的长,再比划2、3、4、5、枝铅笔的长度,从而估计出1 米大约等于几枝铅笔的长(5 或 6 枝)让学生先估计教室中的黑板、门、讲台等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然后再进行实际测 i L重点使学生学会测量结果不够整米时,怎样描述测量的结果。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让自主进行实际测量。(教师适当进行指导)适时进行汇报。课题:认识分米教学内容:冀教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6页。教学目标:1、经历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出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的过程。2、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有多长。认识米与分米、分米与厘米的关系。知道1米=10分米,1米=10分米=100厘米。3、在与同学合作的学习活动中,获得与同伴解决问题的经验。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教具准备:米尺、尺子、线绳、电脑课件、长纸条。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回忆、展示1米和1厘米的长度。2、通过观察,引出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二、体验探究1、认识分米。2、小组合作探索厘米、米、分米之间的关系。(1)观察直尺得出分米与厘米的关系。通过师生动手操作,巩固已有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出新内容,让学生直观感知长度单位“分米”。通过观察与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初步感知分米、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通过用手反复比划,使学生充分感知1分米的实际长度。通过观察想象,加深学生对分米的认识。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真正体验到1分米的实际长度,及时内化所学知识。达到对教师先展示两根线绳(一根长1米,1根 长1厘米):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眼力,比一比,看一看老师手里的绳子大约有多长?你们的眼力可真好,简直就是火眼金睛T o看:老师这还有一根线绳(师拿出1分米的线绳)。请同学们再用手比一比,并想一想:这根线绳与刚才拿出来的这两根线绳比较有什么不同。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后说:这根线绳用什么长度单位表示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个比厘米大、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分米。也可以用dm表示。教师板书:分 米(dm)认识1分米的实际长度。(1)请大家拿出你们准备好的尺子,1厘 米1厘米地数,数 到10厘米,看看10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这10厘米就是新的长度单位“1分米”。观察直尺上的一分米的长度你能知道什么?1分米就是10厘米,教师板书:1分米=10厘米。学生齐读两遍。学生伸出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感受1分米的实际长度,用尺子量一量你的手腕到指尖大约有多长?现在我们大家来在教室里找一找,看一看,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闭上眼睛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请大家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纸条,量出1分米、2分米、3分米的长度给同桌看,(2)探索分米与米之间的关系。(3)小练习。三、实践应用1、巩固练习。2、本课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使学生了解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分米的真正体验。有了上面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得出米和分米,米、分米、厘米三者之间的关系,相信学生能学会,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及时的反馈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及检验学生应用新知的能力。改变以往教师单一出题的形式,由学生出题来考其他的同学,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加大了训练的力度。达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通过学生身边的数学,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对数学有亲切感。并培养了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互相验证一下是否准确。认识米与分米的关系。(1)我们再来数数,米尺上有多少个1分米。1 米和1 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操作,得 出 1米里有1 0 个 1 分米。1 米=1 0 分米(2)请学生想想,已经学会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小组讨论得出:1 米=1 0 分米=1 0 0 厘米你们可真聪明,老师可要考考你们。50分米=()米1 0 0 厘米=()分米=()米3 米=()分米40 厘米=()分米现在我们来做个小游戏,检查一下你学的怎么样?以小组为单位,每组运用今天你学会的知识出两道题,考考其他组。数学活动:谈话:同学们,假期里去旅游,你坐火车买票了吗?你知道乘火车时购买儿童票的有关身高的规定吗?(出示情景图)可以根据图或自己知道的和大家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身高的规定?课题、量 一 量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7 页。教学目标:1.经历选用合适的工具,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测量身体某部位或物体长度的过程。2.了解自己身上的数据,能用手挂、步长等作标准估测物品的长度。3.使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估计意识和习惯。教具准备:直尺、米尺,记录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利用体检场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按体检表上的要求进行估计和测量。二、自主测量、体验探究。1、学生分组活动,自主操作记录自己的现在。2、小组间交流测量的方法和结果,并说一说在测量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你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解决的呢?”充分把握教材资源,通过情景的再现,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以争当出 色 的 小 小 测量员这一情节,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得到知识技能的互补,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通过小组间的汇报交流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多角度的思考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概括能力,又让学生加深了对测量方法的掌握与应用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消息,为了调查同学们的发育情况一会儿要对你们进行全方位的体检,测量自己身体的这一项就由我们自己来完成.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准备的工具,认真完成此项任务,一会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完成的好,谁是出色的小小测量员。学生兴高采烈地准备认真完成此项任务。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并给予适当的指导,提示。预设小组活动结果:小组一:我们小组分头测自己的手长、脚长,其他的小组合作完成。测量前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选用合适的工具,这样会方便很多。小组二:通过测量,我认为我们组的义X 是全班最高的,他 125厘米。小组三::到 底 是 1米 29厘米高还是125厘米高呢?一个用米,一个用厘米,长度单位不统一,怎么进行比较呢?小组四:要先统一长度单位,小 A 1 米29厘米 就 是 129厘米,129厘 米 比 125厘米长,因此小A 最高。小组四:什么是一步长?小组五:我们组课前就问过家长,是从前脚尖到后脚尖的距离算一步的长度。第五小组能够做到积极质疑并自己先找答案,非常好,颁发给他们一颗积极钻研星,我们要向他们小组学习。小组七:我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测量任务还利用剩余的时 间测了课桌间的距离,椅子的高度。教师的指导和评价是必不可缺的。学生一定会自己总结出答案:生一:要统一长度单位。生二:要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生三:第一要先估计一下物体的长度,这可以让我们更准确的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师小结:在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先估计一下物体长度,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只要你掌握3、突出问题:“在测量物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学生解决。培养学生良好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积累测量的实际经验。了正确的测量方法去测量物体,那就是一个出色的小小测量员。本节课剩余15分钟的时间,可以到操场上,运用刚才总结的测量物体的方法,分小组进行测量比赛,测量你身边的任何物体,作好记录,完成后在小组间交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来到操场上进行测量活动。三、实践与拓展。充分放手,让学生到室外自主测量。把剩下的时间给学生,让他们来到户外,通过小组活动,在学生的互相检查交流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让他们逐渐学会认识他人,学会合作学习。培养应用意识,感受数学与我们的密切联系。第二单元 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2、会正确地计算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3、在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问题情境教师谈话:(1)师生谈话,引出用学生熟悉的、感你喜欢唱歌吗?你都了解哪些唱歌的方少年合唱团问题兴趣的的事情为素式?(比如:独唱、对唱、小合唱.材,大合唱等),把数学知识与学生在一些大型庆祝活动,经常有大合唱。某的生活紧密结合,少年宫就有这样一支非常出色的合唱团激发学习兴趣。培(出示情境图)这是他们在一次演出时的养观察的习惯和初情景。(教师也可以创造性的试用教材,步的数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创设一-种更既符合(2)观察情境图,估估计后提出问题,学生实际的情境)这里的估计不是估算,是一种对事物直观的数量感受,即 数 感。学生估计的结果不急于作出评价。计有多少人。有助于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师:老师告诉你们参加这次合唱队演唱的a)提出问题,自主解有女生2 3名,男 生2 2名,请你算一算合唱队一共有多少名学生。答。(1)在学生交流估给学生创造自主尝计结果的基础上,以老试的空间和机会,师的身份告诉男女生人便于学生体验算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并数,并提出算一算一共多样化,培养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有多少名学生的问题。良好的学习方法和(2)鼓励学生利用习惯。以前的计算技能自主解交流既是学生个性答。(名)化算法的展示、体验与分享,又是学生 互 相 学 习 的 机会。同时在生生、师 生 的 交 流 学 习学生还可能出现这些想法:中,学会竖式计算(1 )的方法。23+20=43三、交流学习4 3 +2 =4 5鼓励学生说出自己不同将学生的个性化交(2 )的计算方法。流与学习新知识、2 0+2 2=4 2(1)除教材上的三技能结合在一起,4 2+3=4 5种方法外,学生如果有并且有目的、灵活(3 )还可能用竖式计算。其他的方法,只要计算的调整活动过程。根据教师了解的情况,如果学生出现了用正确,就要给与鼓励。使交流过程自然和竖式计算的方法,可放大最后一个交流,谐。如果没出现,教师参与交流。如:老师还(2)重点指导用竖有一个方法,用竖式计算,然后完成用竖式计算的方法。如果学式计算的过程。生出现了用竖式计算的让学生用竖式完成方法,可结合交流进行计算,目的是帮助指导,如果没有出现,学生掌握理解用竖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式计算的方法。交流时,如果有的学生没用竖式计算,且交流,并指导竖式的书计算结果正确,首先要给与肯定,然后鼓写格式。励学生,你能用竖式计算吗?试一试吧。四、巩固练习完成试一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做完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2 4+3 2=5 3+2 6=样算的.62+3 5=帮助学生掌握用竖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让学生自主完成,再交式计算的方法进行做到相同数位对齐.流,重点了解学生的竖计算。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摘式书写格式和计算结果桃子的游戏,比一比看谁摘到的桃子最是否正确。多。以比赛的形式完成,做完后交流订正。五、课堂练习。记录学生的口算情况。有错误及时分析处1、完成练一练1-3题理纠正。第一题,学生独立在书采用灵活多样的形上完成,然后同桌交流式进行练习,激发订正。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能出现这样的想法:2、第二题摘桃子。可以设计不同的形式进行练习。3、第三题口算,可以考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4、讨 论“身边的数学”中的问题,先读题弄清题意,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的方法和结果,然后全班交流在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和能力,从而提高计算的准确性。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方法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考查了解学生的口算速度和正确率,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所学数学计算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1、31+18=49(元)50元比4 9元多1元,所以用5 0元够买一件儿童上衣和一顶帽子。2、买一件上衣和一顶帽子需要49元,给50元还要找1元,所以能买。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11页。教学目标:i.在摆一摆、算一算的数学活动中,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体验算法多样化。ii.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会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ili.在用多种方法计算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准备:课件或挂图、小棒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1)学 具 操 作 铺 垫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一起来摆小棒,孕伏不进位加法,是学先听老师说要求,然后再摆。学生按照(1)听要求,摆小棒。习进位加法的前提要求摆小棒。要求:先 摆 3 捆 零 6 根小和基础,引导学生学生操作结束后,教师提出:要求一共棒,再 摆 1捆零3 根小棒。从学具操作入于.,摆了多少根小棒,怎样解答?提出用不进位加法引导学生大伙出解答思路和想法。(2)提出问题,引导解决的问题,使学学生得出:3 捆 零 6 根 是 3 6 根,1 捆零学 生 列 出 算 式 36+13=49生熟悉加法的计算3 根 是 13根,求一共摆多少根,就是用(根)解答计算,说出计方法,为学习进位36+13=39(根)算方法加法打下基础。计算方法可能有:36+10+3=4930+13+6=49加强学生动手操作竖式能力的培养,让学a)6生在操作的基础上+1 3列出算式,通过操b)9作在思路和计算方教师谈话:像这样的不进位的加法会用法上为学习新知识竖式来计算解答了如果改成:先 摆 3 捆做好铺垫和孕伏。零 6 根小棒,再 摆 1 捆 零 8 根小棒。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怎样列式?引导学生操作后列出算式36+18=在原来学习、操作教师:36+18等于多少,用竖式又怎样(3)再次按照要求操的基础上引出新内计算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作,引出新的学习内容,容,激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习探究的欲望和兴用小棒摆一摆,结果是多少根,边摆边上,提 出 问 题,列式趣。说清摆的过程。36+18=解答引导学生说出:在操作时,先把单根的6 根 和 8 根合在一起,是 14根,够 10根,把 10根捆成1 捆放在整捆的下面便成了 1 捆 零 4 根,(4)启发思考:36+18再把原来整捆的3 捆、1 捆和新捆成的1的计算方法捆合在一起是5 捆,最 后把5 捆 与 4 根合起来就是54根。二、自主探索、尝试解决。通过直观操作,使1、引导学生用学具摆出学生直观感受单根教师谈话:如果用竖式计算怎样计算结果,并说出自己的操作的合在一 起 够 1036+18=过程。根,要 捆 成 1 捆再请大家列出竖式,尝试着算一算。教师和 整 捆 的 合 在 一引导学生把出现的各种情况板演在黑板起,帮助学生直观 o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感悟个位满十,向36 3 6 36十位进一的道理。+18+1 8 +1854 414 44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计算由于学生已经会用方法和竖式的书写格式,针对学生中发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竖式计算不进位的现的各种各样的竖式,引导学生说出自36+18=加法,所以在此基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并且结合实际操础上,让学生自己作体会进位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利用以往的知识和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儿种竖式的写经验,并结合自己法:对。注意让学生说清楚十位上的的实际操作,亲自5 是哪里来的?不对,因为根据操作尝试用竖式计算,应该的5 4,竖式计算后得4 4,问题出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个位上6+8=14,把“1”丢掉了,应该体性。和十位上的3+1再加在一起就对了。也不对,把十位上的3+1写在了百位上,应该和6+8=14进上来的1 加在一起得5(3)归纳交流,方法写在十位的下面。构建。在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汇报交流自己的计算把解决问题的时间问:我们在用竖式进行笔算加法的时候方法和竖式格式。和空间给学生,让应该注意到哪些方面?先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在全班汇报。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对在小组和班内交流齐,从个位加起,各位满十向前一位进汇报,教师引导学 1辨析各种计算方法和生真正的辨析各种教师出示练一练第1 题,或直接打开书相应的书写格式,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和书写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的方法,进行知识构建。4、反馈练习,完成练一练 第 1题5、用 不 同 的 方 法 计 算36+18,体验算法多样化。方法,从而真正的理解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笔算加法的方法。及时地反馈练习帮助学生真正的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路和方法解决问题,体会算法多样化,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探索,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书上完成,然后订正,交流想法。教师谈话:36+18除了可以用竖式计算,还可以怎样算?引导学生先小组内交流再集中汇报学生可能有多种算法:如36+10=46 46+8=5430+10=40 6+8=14 40+10=5436+20=56 56-2=54让学生充分的说出自己思考的计算方法的理由。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汇报交流。注意:全班交流算法时,只要学生汇报的思路准确说得有道理就可以 丫 丫的算法如学生说不出教师不要强求引导学生看清题意,然后独立连线完成。全班订正。如有条件也可制成动画设计成有趣的游戏。6、反馈练习,完成11页试一试三道题,进一步体会算法多样化。三、综合练习,完 成 11页练一练第2 题。小狗吃骨头。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题 两 位 数 加 法(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 2、1 3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经历自主进行估计简单加法结果的过程,感知估计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初步体验估算在生活中和计算中的应用。2、能比较熟练的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能发现加法计算钟的错误,并及时改正。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增强自觉进行环保的意识。同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谈话导入通过了解电池的教师谈话:(出示一节电池)同学们,你们1、教师介绍知识窗“电危害,促使学生知道这是什么?(电池)池的危害”引出组织回采取各种措施进你们知道电池有什么用吗?学生可能说收旧电池的活动,进行行废旧电池的回出:环保教育。收来保护环境,手电筒里放上电池能够照亮。收音机里放保护大自然。上电池能够收音教师:的确,电池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方便,用途很多。但是,你们知道用完后的电池都有哪些危害吗?学生可能回答:如污染环境等。教师具体介绍1节电池的危害程度。(知识窗的内容)教师:废旧电池能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这样大的危害,所以我们不能随便乱仍旧电池,要把它收集起来集中处理来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我们学校就开展了这样的回收旧电池的活动。下面就是一二年级同学们回收旧电池的统计情况。教师:通过看这个统计情况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一年级回收了 2 5节,二年级回收了 4 8节,合计就是求两个年级共回收多少节电池?列出算式是2 5+4 8教师:两个年级大约回收了多少节电池?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引导学生估计后汇报交 流(说出自己估计的方法)。可能得出:2、出示本校一二年级学让学生看清楚统大 约6 0多节;大 约7 0多节或不足8 0节生回收旧电池的情况统计表,理解合计等计。的含义并且列出教师:大家估计后得出了这些结果,哪一算式。培养学生个结果更准确一些?说一说理由。发现信息,提出引导学生说出:2 0力 口 4 0等 于60,5力n 8问题的意识和能超 过10(不 足20),所 以 有7 0多 节(不足力。8 0节)二、自主探究反馈交流究竟有多少节,我们大家来算一算。先独1、尝试估计25+48立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说出各自算法。的结果让每一个学生经可能出现这些算法:历简单加法估计48+20=68 68+5=73的全过程,培养40+20=60 8+5=13 60+13=73学生的估计意识25+40=65 65+8=732 5+41 82、更 准 确 的 估 计让学生体会和理(1)7 325+48的结果解更加准确估计教师:经过我们刚才的估计和计算,我们的方法。培养学知道了一二年级共回收了 73节电池。估计生的估算意识和7 0多节更准确。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准确的能力。估计,能够帮助我们判断计算是否正确。下面我们就利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练习,看谁估计的更准确,然后在计算出来。(以小3、准 确 的 计 算 出组为单位估计、交流、计算)鼓励学生用25+48的结果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鼓励学生用自己教师出示第2题几幅图片:同学们这几个喜欢的方法进行小动物都生病了,你能够来当小医生,看计算,体验算法看它们都得了什么病,帮它们治好病吗?多 样 化。(可以逐个出示判断,也可以一起出示给学生,让学生判断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在集中汇报。)教师出示第3题图,找几名同学当青蛙(小4、引 导 归 纳 教 师蝌蚪的妈妈),其他同学当小蝌蚪(每个妈小结。帮助学生了解估妈身上有一个数字,小蝌蚪身上有一些对计的作用,进一应数字的算式)来左右自小蝌蚪找妈妈。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并在实践中应用。三、综合练习巩固深化1、完 成 13页练一练第1题。2、完 成 13页练一练第2 题。3、完 成 13页练一练第3 题。进一步了解学生估算时是怎样想的,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估算的方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竖式计算应该注意的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游戏的形式,学生喜欢,引导学生看懂要求,分析信息,进一步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价值。课 题 两 位 数 加 法(第四课时实践应用)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4、15页。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思考问题,经历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估算的方法,培养估算的意识。2、综合运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能够灵活的进行估算。3、能与他人交流自己解决和思考问题的过程,丰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或图片、飞鸽算式卡片和邮箱卡片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情境创设启发思考把数学学习活动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现在1、旅游故事引入,出示与学生喜爱的旅这个季节正是旅游的好时候,某学校应广大情境图,了解活动的人游活动有机结合同学们的要求,准备组织学生去旅游,参加数和乘车情况起 来,促使学生野外宿营活动。具体情况是这样的。出 示 14积极主动地参与页情景图,你都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学习活动,培养三至六 年 级 100名同学,租两辆车去参加野学 习 数 学 的 兴外宿营活动,一辆车限乘6 0 人,一辆车限乘趣。注意让学生48人,三四五六年级的人数分别是17人、19根据情景发现信人、2 6 人、38人。息,分析信息,教 师 提 出“限乘”什么意思?引导学生回答帮助学生用数学就是不许超过的意思。的思考方式去分教师:这些人去怎样乘车呢?请你帮助他们析 解 决 实 际 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设计一个乘车方案。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乘车方案。教师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之中。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方案,说出自己的设计理由。2、提出设计乘车方案的学生设计的方案可能有:问题启发思考三、五年级一辆车,17+26=43(人)四、六年级一辆车;二、自主探究设计交流19+38=57(人)乘车方案四五年级一辆车,19+26=45(人)1、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乘给学生充足的时三六年级一辆车。车方案。间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经历思17+38=55(人)考、分析、解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认为的一种最合适的设计问题的全过程方案,并说清楚理由。2、全班汇报交流设计方案。(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设计,只要合理,教师就应给与肯定)3、教师提出“在这些的把学生所想的用引导学生举出实例说明结果,可能有:二十儿家三十儿可能得五十儿。如2 3+3 6=5 9等二 十 几 家 三 十 几 还 可 能 得 六 十 几。如2 3+3 9=6 2等(可让学生多举些实例,教师板书)学生可以举出实例说出想法。设计方案中哪一种方案数学语言表达出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归纳整理得出:先最合适?”的问题启发来,培养学生的看个位上的数相加是否超过十,再看十位上学生思考讨论解决。三、引导估算,交流体验,引导方法。1、提出二十儿加三十儿结果可能是多少的问题,供学生研究讨论,举出实例说明理由。2、再提出一个几十几加儿十儿结果是多少的问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问题的思考、解决的全过程,充分的表 达 自 己 的 思的整十数相加的结果。如果个位上的数不超过十,结果就是整十数相加的结果多一些,如果,如果个位上的数超过十,结果就是整十数相加的结果,再加上十多一些。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汇报交流。把2、3题合并在一起,以游戏的形式进行题共学生讨论解答。路,培养学生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最后引导学生观察的出3、归纳整理语言表达和数学思考能力。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 握 估 算 的 方法,促使学生正确进行估算。任一连个数字组成的两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各位数字正好调换了,结果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同的规律。四、综合练习实践应用1、完成练一练第1题先估计一下结果,再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2、完成第2 题飞鸽送信、第 3 题口算。3、完成自主小天地。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进一步体 验 算 法多样化。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 计 算 能力。课题 两位数减两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冀 教 版 数学二年级上策16、17页。教学目标:1、经历自主探索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2、会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的减法,体验算法多样化。3、激发学生爱祖国情感和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信心。教学准备:相应的教学课件,自制的金牌30枚左右。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备课随笔一、问题情景雅典奥运会刚刚首先进行谈话。“同学们雅1、师生谈话,引出北京结束,那激动人心典奥运会你印象最深的是申奥的话题。的一幕幕依然在我什么?”们每个人的心中回“2 0 0 4年的奥运会是在雅荡,以此

    注意事项

    本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