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pdf
X X X X X X X X X 小学备 课 本班 另IJ:五年级科 目:科 学任课老师:XXXXXXXXXXXXX至x x x x x x x x x x x学年度 第一学期目 录生物与环境.1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种子发芽实验.3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6秋冬季的生物.8动物的栖息地.10动物的栖息地.12建立栖息地.14记录动物的特征.16观察到了哪些特征.18原来是相互关联的.20生物的生活需要.22在阳光下.24我们知道的太阳.24阳光下的影子.26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30美丽的彩虹.32阳光下的物体.35光强与光弱.39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42设计太阳能热水器.46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48利用太阳能.51材料.53研究材料的特征.53雨天中的布料.57各种材料的“锅”.60被“种下”的材料.63材料的选择.67保护鸡蛋.71材料进步的历程.73材料的再利用.76新材料的畅想.79健康生活.82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82饮食和健康.85选择健康食品.87水一一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91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水.93健康需要新鲜空气.95关心我们周围空气的质量.98运动与健康.102让我们的精力更充沛.106珍惜健康,珍爱生命.110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题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教学目标1 .通过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明确研究的目标,为后续研究做好准备。2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3 .进一步了解设计实验、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重点难点教具设计实验用的表格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1.教师出示种在土壤和餐巾纸中的两棵绿豆苗,让学生观察两棵绿豆苗有什么不同。2.学生观察,说说发现。3.设问:老师在同一时间种下了两颗绿豆,它们的生长情况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4.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种的地方不同、浇的水不同、照射的阳光不同、种子的情况不同二、提出研究的问题教师谈话你们说到的这些情况是否都对绿豆种子的发芽有影响呢?你能设计实验来研究一下吗?怎么做呢?第1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三、设计并制订实验方案1.教师谈话:选择你们认为最有可能的条件,讨论一下准备怎么做?2.各小组选择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初步讨论方案。3.部分小组交流设想,同学间评论方案的可行性和发现存在的问题。(有些条件便于控制,而有的是难以控制或观察的;同学设计的方案存在一些问题。)四、教师出示设计方案的注意点,各小组再次选择问题:(教师注意调整和平衡)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的?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五、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提供表格,各组着手撰写计划教学反思第2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 题种子发芽实验教学目标1 .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实验方案在付诸实施时还需进一步细化步骤和过程,使其更具操作性。2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控制一定条件进行对比实验的方法。3 .培养学生按实验方案推测、观察、记录变化现象和过程的能力。重 点难 点教 具实验用的表格、种绿豆的盒子、水、滴管、纸巾、钟表、温度计等。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入上节课我们讨论了种子发芽的条件,并尝试设计实验来研究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会产生什么结果,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按照方案进行实验,下面请各小组谈谈你们准备研究什 么,准备怎么研究。二、各组交流实验方案1 .请一个小组向大家报告设计的实验方案。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按“要改变的条件、不改变的条件、实验的方法”三个项目在黑板上记录学生的发言。3 .请选择另外两个条件的小组按黑板上的项目交流自己的实验方案。4 .各小组讨论:他们和我们的设计有什么不同?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第3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5.补充完善并细化自己的方案。(可以引导学生分别从以下几点思考)(1)给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一组种子加很少的水“适量”是多少?很少是多少?怎样做才能使两组种子得到同样的光照和温度。(2 一组种子放在常温环境中,一组种子放在低温环境中”:常温、低温分别是怎样的温度?怎样做才能保证两组种子获得相同的水和光照。(3 7一组种子受到光照,一组种子放在黑暗的环境中”:怎样才能让两组绿豆种子得到同样的水和温度。三、配备实验装置1 .请学生说说打算怎样一步一步地操作。(每个盒子放多少纸巾、怎样折、怎样放、种子怎么种到纸巾里、每个盒子里滴多少水、配备好器材后怎么保管。)2 .参照教材上的图示配备实验器材。3,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给每组中的两颗种子编号。四、推测绿豆种子发芽的过程和时间1.让学生推测播种后的种子可能会发生哪些变化,除此之外,还可让学生推测不同条件下的两颗种子变化的时间是否一样,会有什么不同,在图上画一画。2,再让学生推测每一项变化需要多少时间。五、观察记录实验现象1.请学生说说准备观察些什么,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哪些内容需要记录下来。第4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2 .阅读观察记录表,进一步了解观察和记录的内容。3 .开始观察记录活动。教学反思第5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星期 年 月 日课 题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 .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3 .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重 点汇集实验组获得的数据和对照组获得的数据。难 点运用对比实验的思维方式,思考和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教 具汇集数据、得出结论用的表格。方 法教学过程一、弓 I入师:“哪个同学愿意说说记录了哪些数据?”二、探究内容1 .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1)汇集各组数据。(2)看看收集的时间数据是否一样?(3)讨论数据为什么会不同,该怎样处理?2.分析数据,得出结论。(1)各实验小组报告实验数据,每人在表格中做记录。(2)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3)*实验结果能证明我们的猜想吗?”讨论数据不同说明什么问题。(4)综合说明光、温度和水对绿豆种子发芽的影响。第6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3.扩展与思考。(1)让学生说说教材第7 页的四项内容。(2)填好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三、全课总结师生评价各小组的数据记录。四、课后拓展继续观察绿豆的生长并做好记录。教学反思第7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周 星 期年 月 日课 题秋冬季的生物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几种生物在秋冬季的生活,了解气候环境怎样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怎样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技能目标:培养和提高观察能力。情感目标:学习跟踪观察几种生物,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重 点观察动物、植物怎样过冬。难 点将观察动物、植物怎样过冬的内容具体化。教 具观察秋冬季的生物记录表格,班级准备较大的表格(可以挂在墙上)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指导学生带着下面的问题看VCD,提醒学生注意季节与动物变化的内容。(1)一年中气候的变化。(2)春 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小毛虫从哪里来?(3)夏 天,小毛虫和小树是什么样的?(4)从春天到夏天,气候发生了什么变化?如果小毛虫不变它还有嫩叶吃吗?如果我们要记录这些变化,你会用什么方法呢?指导学生记录的方法。二、课件出示小毛虫变蜘蝶的图片,说说我们对九月里的植物、动物有哪些了解(1)九月里,小树怎么样了?蝴蝶怎样生活?(2)冬天呢?蝴蝶怎样过冬?小树怎样过冬?明年春天还有小毛虫吗?(3)其他的植物、动物怎样过冬?九月里它们怎样生活?第8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4)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冬天很快就要来临了,让我们去了解秋冬季里的动物和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的主要内容以及记录的办法。三、观察秋冬季的生物(1)根据秋冬季的气候猜测这些植物、动物在受哪些环境条件的影响,它们怎样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2)说说自己知道的植物、动物过冬的故事。(3)我们可以选择哪些植物、动物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4)看教材上观察秋冬季生物的记录表,明确怎样观察、怎样记录。试着记录一些常见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记录表。如果有时间,指导学生确定在校园内观察的动植物。四、布置课外观察教学反思第9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题动物的栖息地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技能目标:通过对动物生活环境的分析,提高分析能力。重点难点教具建立栖息地所需材料的记录表格,材料样本一份,包括泥土、鱼缸、水草、小石子等方法教学过程一、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和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二、交流、讨论鱼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1)让学生逐一列举在鱼生活环境里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2)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3 )填写生活环境表。(4)阅读资料,知道鱼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5)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的关系。三、自学、交流、讨论蚯蚓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1)让学生逐一列举在蚯蚓生活环境里的各种生物及非生物。(2)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第1 0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3 )填写生活环境表。(4)阅读资料,知道蚯蚓周围的各种物体就是它们的生活环境。(5)说说生物和非生物同蚯蚓的关系。四、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1)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2)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3)讨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与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五、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准备(1)对照资料,在记录表的左栏中写出自然栖息地里有些什么,在右栏中写出建立栖息地所需要的材料。(2)学生填写建立栖息地所需材料的记录表。六、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1)说说我们所了解的关于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事情。(2)介绍法布尔、珍妮古德尔等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3)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从中我们能学习到什么?教学反思第1 1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 题动物的栖息地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2、通过阅读资料,用科学家对待科学观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学生重 点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难 点通过分析鱼,蚯蚓的生活环境,了解这两种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知识、材料方面的准备教 具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我们将要观察动物的生活,动物是怎样生活的呢,我们对鱼、蚯蚓的生活知道些什么?二、交流、讨论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里有些什么让学生列举鱼和蚯蚓周围的生物与非生物区分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阅读资料,了解什么是生活环境让学生说一说生物和非生物同鱼和蚯蚓的关系三、比较鱼和蚯蚓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第1 2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让生说说鱼和蚯蚓的生活环境,生活需要有什么异同的地方讨 论:鱼和蚯蚓的身体构造和它们的生活需要,生活环境有怎样的关系为建立人工栖息地做准备四、了解科学家怎样观察动物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研究动物的事例让学生说说,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科学家观察研究动物的活动,自己能学习到什么教学反思第1 3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星期 年 月 日课 题建立栖息地教学目标1.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2.通过观察栖息地的鱼和蚯蚓,增强对动物研究的兴趣3.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重 点经历建立和管理鱼和蚯蚓栖息地的过程难 点学习观察动物行为的方法教 具建立栖息地的材料,观察记录表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入让学生说说养殖场所为满足动物生活需求采取的措施,这些地方的动物生活得怎么样,师小结:我们要为动物建立一个好的栖息地,并且要管理好,让动物在栖息地里健康生活的二、建立栖息地让学生说一说建立一个栖息地要什么材料,进行建立栖息地的活动建立好后,讨 论:怎样给本组的栖息地做标记;放哪里;怎样不间断记录,怎样分工管理好栖息地三、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察第1 4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通过了解观察的活动内容,使学生明确建立栖息地的目的,然后讨论:自己对哪一向观察内容感兴趣;猜测你准备观察的动物在你选择的观察内容有怎样的表现教学反思第1 5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周 星 期年 月 日课题记录动物的特征教学目标1.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2.学习从动物的感官与活动之间相互关系上去观察动物3.学习象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重点学习运用图画和文字补充说明的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动物特征难点学习象科学家那样细致、准确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教具几种动物的图画和文字说明、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方法一、引入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准确地记录观察结果,让大家共享呢,让我们看看科学家是怎样记录观察到的事实呢教学过程二、看科学家的记录师向学生概括性地介绍科学家用图画准确地说明动物的特征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特征的方法。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并思考:科学家运用图画记录了动物的什么特征?怎样运用图画记录动物的特征?怎样运用文字补充说明动物的特征?第1 6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三、说说我们怎样学着象科学家那样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说说我们应着重说明什么是动物的特征教学反思第1 7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星期 年 月 日课 题观察到了哪些特征教学目标1.能一表格的形式、简要的语言总结整理出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2.能采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研究动物对环境变化的反映重 点目标难 点目标教 具动物特征记录表,动物实验记录表,生活在栖息地的鱼和蚯蚓、水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入师:通过对动物的进一步的观察,我们有哪些发现?下面我们来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二、交流整理观察到的动物的特征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在观察活动中的发现按照列举的项目对观察中的发现进行整理学生自己总结在观察活动中的发现小组汇报本小组的发现三、设计实验研究动物让学生选择有兴趣研究的问题,设计实验。四、扩展第1 8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讨 论:气温下降了,鱼和蚯蚓的行为有什么变化,什么温度下他们开始发生变化教学反思第1 9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周 星 期年 月 日课 题原来是相互关联的1,通过比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理前八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教学目标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2,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见通过比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理前八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重 点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通过比鱼、蚯蚓和人的相同行为,整理前八课的学习,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难 点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的教 具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天鹅、白鹤的图片方 法一、引入展示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图片二、讨论松树、仙人掌的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关系让学生比较松树、仙人掌的叶子有什么不同教学过程师:松树、仙人掌的本来生长在什么地方学生试着回答让学生说说这三种植物的叶子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三、讨论天鹅、白鹤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第2 0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1.师介绍这两种鸟2.学生活动找出这两种鸟身体结构的不同,分析它们的身体构造与获取食物的关系,分析这两种鸟的迁徙习性与获取事物之间的关系3.让学生思考:4.它们的数量减少可能同什么因素有关?四、找相互关联的地方1、让学生选择鱼、蚯蚓和人的一种行为,填在表格中,进行比较2、让学生说一说人、鱼和蚯蚓感到危险时怎样作出反应3、让学生说一说鱼和蚯蚓的哪些特点使它们能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生存4、让学生思考:人、鱼和蚯蚓有各自的特点,让它们的生活环境互换,它们还能生存吗?5、师:现在能说出动植物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关联的地方吗?教学反思第2 1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 题生物的生活需要教学目标1、整合本单元的学习2、了解动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3、了解人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要爱护我们周围的有生命的环境和没有生命的环境4、通过比较人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了解人能运用科学技术帮助自己适应环境重 点1、了解动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2、了解人的栖息地是整个地球,要爱护我们周围的有生命的环境和没有生命的环境难 点整合本单元的学习教 具方 法教学过程一、讨论哪里是我们人的栖息地师:家是我们的栖息地吗,学校是我们的栖息地吗?我们在家和学校进行哪些活动;家和学校嫩够满足我们的哪些生活需要?家有栖息地的特征吗?家和动物的避难所有哪些相似之处?学生讨论后回答二、比较动植物,人的生活需要让学生分别说说动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将动植物,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归纳成生物的基本生活需要让学生比较人和动植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不同之处: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人是怎样过冬的,这两者有什么不同之处第2 2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教学反思第2 3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 题我们知道的太阳1.会运用查阅相关资料的方法了解关于太阳的知识;2.能以自己的方式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合理的整理,与同学分享;3.能根据自己搜集的关于太阳的资料,提出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开展“讲太阳的故事”的主题活动,通过讲“关于太阳的故事”,意识教学目标到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5.对研究关于太阳的活动产生较浓厚的兴趣;6.知道许许多多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都与太阳有关系;7.了解一些初步的关于太阳的基本知识。重 点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难 点能把搜集到有关太阳的资料与同学交流。教 具方 法一、引 入:师 r同学们,清晨窗外鸟儿的第一声歌唱和缕缕阳光把我们从睡梦中唤醒,大地万物几乎同时从梦中醒来,大自然生机勃勃的一天又开始了!是什么在精心呵护这世间万物?是什么让这个蓝色星球显出它美丽和青春般的朝气呢?它就是万物之灵太阳 靖听教学过程我们关于太阳的故事吧二、探究内容:1.讲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1)任选两幅插图,在小组内讲讲你知道的太阳的故事。第2 4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我所选择的两幅图片 我认为它们的联系是 我编的故事(2)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向全班同学讲讲小组收集的关于太阳的故事。(3)简单地为这些故事分类。(如:科学家的故事,太阳与人类生活的故事,太阳奥秘的故事等。)2.交流感受。(1)讲故事的同学谈谈自己是怎样搜集到这些资料的,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讲故事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收获。(2)听故事的同学对听到的故事做出评价,谈谈自己在听了关于太阳的故事后的启示与收获。3.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1)拓展视野,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关于太阳的诗歌、传说、图片等资料。(2)按自己喜爱的方式整理资料(如朝贴、音像解说、图画、故事等卜(3)交流收集的资料。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设计一张以太阳为主题的小报并举办一次小报展。教学反思第2 5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周 星 期年 月 日课 题阳光下的影子1.会持续观测影子长度的变化过程;2.能进行简单的测量与记录;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记录方法;4.能认真细致地观察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教学目标5,通过对阳光下竿子和影子的研究,意识到自然界中的一些变化是相互关联的;6.认识到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变化的;7.知道太阳光沿直线传播,物体挡住了阳光就会形成影子;8.理解阳光与物体、物体与影子的关系。重 点研究阳光下影子的特点。难 点能测量好物体影子的长度。师 备:课前考察好教学地点,事先布置好场地。教 具生 备:竿子、尺子、活动记录本。方 法一、引 入:师 r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的光线以大约3 0 万千米/秒的速度传播到地球上,太阳给教学过程我们送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影子。今 天,就让我们对这个平常的自然现象作一番科学的探究吧r二、探究内容:第2 6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1.观察影子。(1)讨论。我们已经知道了影子的哪些秘密?关 于 影 子,我们还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观察影子。讨论观测记录的方法。准备观测记录活动的材料和工具。到户外进行观测记录活动。将观测结果填在书上P25的表格上。将竿子和开始测量时影子的长度表示在方格内,用直线把竿子和影子的顶端连接起来,能有什么发现?2.阳光下影子的特点。(1)讨论。比 较、分析各组观测影子的记录情况。把几个小组的方格图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2)交流新的发现。你们发现了哪些现象和问题?你们发现了阳光下的影子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说说太阳、物体和影子三者的关系吗?(三者的位置始终在一条直线上。)(3)交流收集的资料。第2 7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1、你能通过影子的特点联想到阳光的传播问题吗?2、你还有什么想法?第2 8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教学反思第2 9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 题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1.能与同学合作设计一种让阳光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的方法;2.能进行简单的模拟实验;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工具;4.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进行科学探究;教学目标5.意识到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6.认识到借助一定的物体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7.了解光的发射与折射;8.知道一些改变光的传播路线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重 点照亮阴影里的小球。难 点能解释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小木板1 块、纸 板 1 块,塑料板1 块,玻璃板1 块,平教 具面 镜 1 面,乒乓球1 个,自制观景箱1 份。方 法一、引 入:师 r 白天,当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能清楚地看到这个美丽的世界,世间万物在阳光的照射下,各显风姿。”教学过程“阳光照射到物体后会自然产生影子。你们有办法改变阳光的传播路线,照亮阴影里的小球吗?”二、探究内容:1.照亮阴影里的小球。第3 0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1)讨论。如何照亮阴影里的小球?选用什么工具?(2)探究活动。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交流探究活动的体会和想法。(3 )拓展活动。什么是平面镜的反光作用?利用平面镜的反光作用,设计一件物品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自制观景箱。(1)看图了解制作方法。(2)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观景箱。(3)解释从观景箱中看到的现象。(4)在学生记录本上画出光线在观景箱中走过的路线。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课后其他玩具。教学反思第3 1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星期 年 月 日课 题美丽的彩虹教学目标1.能进行简单的分解阳光实验和光的混合实验;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和实验工具;3.能够对阳光的分解和单色光的混合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4.能够大胆想像阳光的色彩;5.愿意和同学合作进行关于颜色的探究活动;6.认识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这些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也能形成白光;7.知道利用三棱镜可以分解阳光;8.了解人工制造彩虹的方法。重 点能利用原理制造彩虹。难 点制作牛顿盘,研究牛顿盘将分解成的各色混合成白光。教 具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三棱镜、水槽、水、小镜子、白色卡片纸、制作牛顿盘的套材。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 入:师 r同学们见过彩虹吗?天空中神奇美丽的彩虹充满诗意,令人神往!我们能不能也制造出这样的彩虹呢?”二、探究内容:1.做一个水棱镜。(1)教师演示三棱镜分解阳光的实验,在室内可用投影仪射出的光代替阳光。认识分解阳光的方法、工具。第3 2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认识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赤、橙、黄、绿、蓝、靛、紫 b寻找太阳光谱的规律。(2)用水棱镜分解阳光。用小镜子、水槽和水制作水棱镜。想办法用水棱镜制造彩虹。看看水棱镜分解出的太阳光谱的特点。(3 )拓展活动。交流在生活中看到的彩虹。思考并讨论彩虹的形成原因。试试在课余时间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2.制作牛顿盘。师 r太阳光被三棱镜分解成了多种颜色的光,那么这些光混合后还会形成白光吗?”(1)讨 论:用什么方法可以混合太阳光谱中各种颜色的光?(2)制作牛顿盘。用 7 张彩色纸板、圆珠笔、勇刀等完成牛顿盘的制作。逐一选择两张至多彩色盘,探究各种组合产生的效果。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疑问和有趣的发现。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1、讨论并设计一至两个小实验,研究如何由单色光混合得到白色光。2、创造条件实验自己的想法。第3 3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教学反思第3 4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星期 年 月 日课 题阳光下的物体教学目标1.会使用温度计正确测量阳光下和背阴处地表的温度,并进行比较;2.能根据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根据的解释;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 行;4.能够对纸筒温度的细微变化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能作好观测记录;5.能坚持观测、记 录;6.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连续的探究活动;7.认识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下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存在差异;8.知道物体在阳光下的温度与吸引太阳热量的多少有关。重 点感受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的不同。难 点探究物体在阳光下的反射。教 具分组材料:学生活动记录本,温度计、白纸、黑纸等多种彩色纸、木板、铝箔、垫子、钥匙、剪刀、玻璃杯、塑料杯、平面镜。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 入:师“太阳是人类光明使者,在大白天即使没有太阳光直接照射的室内,也是亮的,这是为什么呢?这些光是从哪儿来的呢?”二、探究内容:1.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1)讨论。商讨研究物体反射光的方法。第3 5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 如何记录物体反射光的强弱。(2)探究活动。根据预测将多种物体按反射光的强弱排序。科学、准确地记录。找找实际结果和预测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物体预测实际结果(3)交流。交流探究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新的发现。物体的什么特征影响物体反射光的本领?2.测量温度变化。(1)讨论。为什么要选用白色、黑色的纸筒?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还需要什么工具?(2)探究活动。研究并制作纸筒。(注意在纸筒底部放石子等重物,使纸筒能够稳定。)让两个纸筒同时在阳光下工作。第3 6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 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两个纸筒温度的变化。预测多种彩色纸温度变化的情况。用手感知多种彩色纸在阳光下的温度。用表格或拄形图分析整理数据。(P 31表)(3)交流。经过研究和数据整理,得到什么结论?多种彩色纸中,哪种纸的温度上升得快?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找找家里有哪些物体能反射阳光的?第3 7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教学反思第3 8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题光强与光弱教学目标1.会连续观测不同颜色的纸筒在阳光下的温度变化;2.经历对纸筒温度变化的预测、观测、比较、分析的过程;3.愿意与同学合作,进行探究学习;4.爱护环境和测量工具;5.认识物体温度的高低与阳光照射的强烈程度有关;6.知道物体阳光下温度高、阳光越强烈温度越高;7.意识到将光集中反射可以提高温度(增加热量的吸收卜重点探究不同强度的阳光与物体的关系。难点设计阳光的强弱与温度研究活动。教具两支温度计,架温度计的支架、学生活动记录本、挖土的工具。方法教学过程一、引 入:师 r在操场上,你喜欢站在向阳处还是背阴处?”“不同季节,同学们的选择不同,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这个问题。”二、探究内容:1.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1)讨论。测量地温的正确方法。应注意的事项和使用的工具。(2)测量。科学、准确地测量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温数据。第3 9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组 别 地 点 向 阳 处 背 阴 处楼房大树 整理数据。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后分析整理。(3 )交流。交流测量活动中的体会。整理数据后得出了什么结论?2.光的强弱与温度。(1)讨论。如何控制光的强弱这个条件?可以选用哪些材料和工具?判断温度差别的方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2)测量。按设计的方法完成探究活动。分析探究的结果。用自己设计的条件进行实验和记录,亮度和温度用柱状图表示。分析探究的结果。(3 )交流。第4 0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设计的方法是否合理、科学、有效?可以改进的措施。探究出了什么结论?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1、使用多面镜子会怎么样?2、创造条件试试看。教学反思第4 1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周 星 期年 月 日课 题研究我们获得的信息1.会整理科学探究所获得的信息;2.能从分析搜集的信息中得出正确的解释;3.通过整理、分析、解释等,形成科学探究要重视科学证据的品格;4.学会在探究中与同学愉快合作;教学目标5.意识到我们研究的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正在被应用;6.认识太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吸收热,反射光越强的物体吸热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也越强;7.了解物体发射光、吸收热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8.了解科技的进步。重 点学会整理大量的事实,提炼它们的逻辑关系并做出科学的结论。难 点探究获得的现象、数据、事实作为研究对象的分析、整理活动。学生活动记录本。教 具搜集各种光的反射、吸收热等性质应用的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资料等。方 法一、引 入:师 r同学们,这几节课我们记录的大量信 息,它们告诉我们什么?科学记录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科学的结论又是从何而来的呢?今天就让我们学会整理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教学过程吧!”二、探究内容:1.整理获得的信息。第4 2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4 3页 共6 1页(1)学习必要的研究步骤。第一步:获取原始资料;第二步:科学地推理、大胆地假设和猜想;第三步:做出合理的判断或结论;第四步:用更多的事实验证判断或结论。(2)整理有关阳光与影子的信息。找出所有阳光与影子的科学记录资料。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太阳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遇到障碍物后就形成照射不到的阴影;阴影的方向及长短与太阳的位置密切相关。(3)整理有关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信息。(分小组进行)找出物体对阳光的反射和吸收的科学记录资料。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物体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与物体的材料性质和表面光滑程度有密切的关系粗糙的反光 弱,光滑的反光强。(4)整理有关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信息。找出强光弱光照射下物体温度变化的科学记录资料。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强光携带的热量多,弱光携带的热量少。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5)整理有关不同颜色的物体在阳光照射下温度不同的信息。找出相关的科学记录资料。讨论与交流。得 出 结 论:深色物体反光能力弱、吸收热的能力强,浅色物体反射光能力强、吸收热的能力弱。(6 )整理汇总全部信息。物体对光的反射或吸收与吸收热有怎样的关系?讨论与交流。得 出 结 论:阳光下的物体在吸收光的同时也在吸收热。反射光能力越强的物体吸热本领越差,吸收光能力越好的物体,吸收热的本领越强。2.科学道理的应用。(1)合作与讨论。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太阳有关的问题?夏季和冬季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为什么宇航员的宇航服外层要用有金属光泽的材料制作?我们穿着的太空棉为什么要将有金属光泽的一面贴近身体?(2)设计活动。对我们感兴趣的问题详细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特殊环境里的人设计合理、安全的服饰。(3)讨论。第4 4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日常使用的照明电灯、车灯、手电筒发出的光是否与太阳光的性质相同?什么事实可以说明?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设计一件特殊环境里的人所穿的服饰。教学反思第4 5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星期 年 月 日课 题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教学目标1.经历对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交流和修改完善的过程;2.能根据研究的需要进行有目的的设计;3.能够写出比较完整的设计方案;4.能认真负责地承担自己的设计任务;5.能与同学友好交流,分享智慧;6.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构造;7.了解制造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要求;8.能综合运用已掌握的知识。重 点会设计太阳能热水器。难 点掌握太阳能热水器的基本原理。教 具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图,学生活动记录本。教师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方 法教学过程一、引 入:师“人们一直都在研究如何能够吸收更多的太阳光从中获得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利用太阳能的具体方案。那 么,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二、探究内容:1.设计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1)设计前的准备。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 4 6 页 共 6 1 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熟悉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向学生提供一个初步成型的设计方案供同学学习,主要是学习设计方案的写作格式。)(2)明确设计要求。能 够 装 200毫升水;要利用容易得到的材料;能够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上来。(3 )讨论并撰写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用哪些有效的措施?按要求的格式撰写设计方案。2.交流与优化设计方案。交流设计方案。优化设计方案。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准备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工具和材料。教学反思第4 7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周 星 期年 月 日课题制作和评价太阳能热水器教学目标1.能根据设计制作出符合要求的太阳能热水器;2.能根据要求进行简单的调试实验;3.能根据研究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制作方法和实验工具;4.能对自己或他人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5.愿意与同学分享成功的经验;6.认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效能与多个因素有关系(材料、颜色、放置方式等);7.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简单原理。重点制作太阳能热水器。难点记录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教具分组材料: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自备材料,温度计,学生活动记录本、手表。教师准备:太阳能热水器的简单工作原理图,以便指导学生制作一个性能更加优良的太阳能热水器。方法教学过程一、引 入:师 r有了太阳能热水器的设计方案,想必大家已经迫不及待要将它制作出来。并想亲自看看它的效果吧r二、探究内容:1.制作太阳能热水器。选择合适的工具和制作材料。按设计要求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第4 8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交流制作过程中的体会。2.检测太阳能热水器。(1)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检测太阳能热水器性能的优劣?需要测定哪些指标或参数?(2)检测。开展严格控制条件下的检测活动。科学地记录。每隔5 分钟测一次水温,把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开始时的气温开始时的水温5 分钟后的水温10分钟后的水温15分钟后的水温20分钟后的水温3.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1)整理检测参数。汇总所有的科学数据。分析、整理这些检测参数。汇报分析结果。(2)研究影响的因素。第4 9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材料性质的因素。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的方式。交流。“我们认为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因素有哪些?”4.设计活动。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是什么样的?设计性能更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改善自己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学反思第5 0页 共6 1页五年级 科学备课本第 周 星 期 年 月 日课题利用太阳能教学目标1.对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未来提出大胆的预测;2.能对本地区利用太阳能的情况开展调查;3.体验到太阳能的利用也有一些困难(科学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技术在科学推广中是重要的);4.意识到人类还需要大力加强科学技术的研究,促进科学和技术的进步;5.了解太阳能的基本特点;6.了解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重点知道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利用。难点了解太阳能的利用所遇到的难题。教具太阳能的相关资料或科普读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