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pdf

    • 资源ID:89812723       资源大小:15.17MB        全文页数:1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pdf

    2 0 1 1 年2 0 1 2 年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教学计划班级学生情况分析:三(4)班 共 有 人,其 中 男 生 有 人,女 生 有 人,本班经过上一年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学生掌握了上一年所学内容,特别是几个后进生和转学生进步较明显,取得了较好学习效果。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思维活跃,课堂学习较主动积极,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期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我相信在我的认真辅导下,孩子们会学得更棒的。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多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培优补差措施:精心设计每节课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在教学中,注意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己动手“做数学”、“玩数学”、“用数学”,的气氛中学习数学,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进步。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平时要多加关注,注意让好的学生去带动他们、帮助他们,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共同促进他们进步。对于优生,耍尽可能地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学得好,学得精。减负提质措施:认真备课、认真上课,向40分钟要质量,不无故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不组织学生购买辅导资料、习题等,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注意精讲多练,分层练习,不搞题海战术。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等活动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进度安排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第一周班级常规教育第二周第一单元千米的认识第三周吨的认识第四周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第五周减法第六周加法和减法的验算整理和复习第七周四边形第八周有余数的除法第九周时、分、秒 填 一 填、说1也:第十周多位数乘一位数口算乘法第十一周位数乘二、三位数第十二周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第十三周整理和复习第十四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十五周数学广角掷一掷第十六周总复习第十七周复习迎考姓名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四单元期中五单元八甲元七单元八单元期末姓名一单元二单元三单元四单元期中五单元六单元七单元八单元期末1 测量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认识毫米.教材P 2-P 3例1,练习一第2题。教学要求:1、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 步 建 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 0毫米。2、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初步建 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1厘米=1 0毫米。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硬币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到长度单位。你们还记得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厘米)它们之间的进率还记得吗?(1米=1 0 0厘米)师: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师:真能干!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测量。二、探索新知。1 .学习例1。师: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天,你们手里都有一本崭新的数学书,喜欢吗?那你能估计一下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吗?在小组里说说!学生小组交流,交流完后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么多不同的长度,到底哪些同学估计对了呢?请你们自己量一量吧!学生动手测量,老师注意提醒学生测量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尽量测得准确一点,为毫米的认识做铺垫。师:把你测量的结果在小组里说说!师:谁来说给大家听?刚才哪些同学估计的数比较接近你测量出的实际数据的,请举手!真不错!师:刚才老师听到有儿位同学说出了“比1 5厘米多一点”、“不 到1 4厘米,还 差2格”这样的话,证明这些同学测量得非常仔细,观察得非常认真。同学们,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一一毫米。教师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教师在屏幕上出示放大的1厘米图。师:瞧:这是放大的1厘米,有的同学刚才就已经发现了,1厘米被分成了许多小格,那其中的1小格表示多长呢?谁知道?师:对,其中的一小格就表示“1毫米”!数数,1厘米的长度里有儿小格?师:对,1厘米的长度里有1 0小格,也就是1厘米=1。毫 米(板书)自己读读!师:用手指比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谁来说说?师:出示书上的图:1毫米大约有1分硬币那么厚,你们桌上有硬币,自己感受一下1毫米的长度。师:一起比比,1毫米大概有多长?那你能说出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一 般用“毫米”做单位吗?教师小结:量比较短的物体长度或者要求测量得非常精确时,可以用毫米做单位。2.完 成“做一做”。屏幕出示做一做得3幅图。师:请同学们准确的读出这三种物品的长度各是多少,然后完成下面的填空!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三.巩固练习。1.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组订正。2.活动:用毫米量。要求:要求学生用毫米为单位量出自己文具盒里物体的长度,并在组内交流。形式:小组活动。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1米=1 0 0厘米 1厘米=1 0毫米课后小结:本节课在设计的时候注重以学生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充分让学生观察和动手实践,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并发现毫米与厘米的关系。同时,多样的数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建立了毫米的长度概念,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认识分米.教材P 4 例 2,练习一第3 题。教学要求:1、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 米=1 0 分米,1 分米=1 0 厘米。2、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难点: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 立“1 分米”的长度观念,知 道 1 米=1 0 分米,1 分米=1 0 厘米。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米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谁来说说到现在为止我们学习了哪几个长度单位了?(米、厘米、毫米)师:自己比比,这些长度单位大概有多长呀?师:它们之间的换算呢?(1 米=1 0 0 厘米;1 厘米=1 0 毫米)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一一分米,那 么 1 分米究竟有多长呢?呆会你们就知道啦!板书课题:分米的认识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2。师:同学们,想知道课桌的长吗?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自己用尺子量量吧!小组的同学可以商量商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测量,老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自己的尺子不够长可以采用的办法)师:谁来说说你们是怎么测量的!(多请几组学生回答)师:同学们真聪明,虽然手里的尺子不够长却想到了这么多不同的方法量出了课桌的长,有的同学是按照自己尺子上最长的刻度为标准来分段测量的;有的同学是按照1 0 厘米为一段来分段测量的;有的。你们可真会动脑筋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呀,(齐读课题:分米的认识)想知道1分米到底有多长吗?(想)告诉你们吧,刚才有的同学以1 0厘米为一段来量课桌的长,1 0厘米的这一段呀就是“1分米”!(屏幕出示1分米长)师:观察一下,1分米里面有多少个1厘米呢?(10个1厘米)板书:1分米=1。厘米再想想,1米里面乂有多少分米呢?在小组里说说!谁来说说?(1米=10分米)你是怎样想的?师:(拿出米尺)这是1米,请你们1分米1分米的数。看1米里到底有多少分米?板书:1米=1 0分米师:你能用手比比1分米大约有多长吗?同桌互相比比!师:请你用左手手掌对准0刻度线,右手手掌对准1 0厘米刻度线,再抬起双手来,这样两手之间长度大约就是1分米,再试试吧!2.完成“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订正。三.巩 固 练 习。1.填空,并说说为什么?5厘米=()毫米 3 0厘米=()分米8米=()分米 9 0毫米=()厘米2.练习1第3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按要求完成书上内容。板书设计:分米的认识1分米=1 0厘米 1米=1 0分米课后小结:本节课的教学,通过实际的测量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测量方法的比较感受分泌的实际意义。我通过相关的活动,建立分米的长度概念、探究分米和厘米、分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去年的厘米的认识中基本能接受分米的认识这一课。第三课时练习内容:教 材 5 6 也练习一 1、4、5、6、7 题。练习要求: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确 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2、通过练习让摹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进率更加清晰。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 .用手势分别表示1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的长短。2.互相说说这儿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二 .基础练习。1.练习一第1 题。要求:先判断、再测量。(注意提醒学生回忆正方形的特征)2.练习一第4 题。要求:独立完成,老师订正。3.练习一第5 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教师适当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4.0 1 2 3 4 5 6 7 8 9这 张 纸 条 长()厘米。如果用毫米做单位呢?三.发展练习。1.练习一第6 题。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评讲时课件演示。2.练习一第7 题。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完成,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提示。3 .游戏:排队。要求:请学生将写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的纸块按照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例3、4 P 7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1千 米(公里)的实际长度,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学重点:体验1 千 米(公里)的实际长度,了解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小朋友,你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谁来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米1 0 分 米 10厘 米 10毫米)二、引入课题 _大家来估一估长江大桥的正桥部分有多长?(大约5 0 0 米、8 0 0 米、1 0 0 0米)对,长江大桥的正桥部分就是大约1千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三、新授过程1、教学例3(1)自己认真看P 7 的内容,用波浪线勾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2)4人小组活动:说一说从书上你都了解了些什么?哪些知识比较重要?(3)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千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1 千米=1 0 0 0 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呢?1 千米到底有多长呢?想自己走一走体验一下吗?2、教学例4(1)让学生走一走体验一下1 0 0 米的距离有多远,自己走多少步?(2)想一想,1 千米有几个1 0 0 米?你大约要走多少步呢?(3)完成做一做学生和老师一起估计。(到黄化园、到大礼堂)四、巩固练习1、P 9、1、读懂题目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2、P 9、2、同上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长度单位有:1千 米(公 里)1000米 10分米10厘米10毫米1 千米=100+-课后小结:本课的学习是由学生观察由生活中常见的情境图,从而引出长度单位千米;通过学生经常接触到的跑道这一参照物,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知1千米的长度,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并初步体会千米和米的关系;最后通过“找千米”的活动,感知千米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五课时教学内容:千米的换算P8、例 5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活动,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千米和米的换算方法,能够进行正确的换算和简单的计算。教学准备:展示台,电脑教学过程:一、复习1、1 米=()1 米=()1千米=()2、1 米-71分 米-25厘 米+15厘米=()分米23毫 米+27毫米=()厘米二、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最聪明,能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三、新授过程米米米!S介厦米分4*米7z(z(=米米厘分23oO58厘分=-米米分米米1、教学例5(1)这两道题你能自己完成吗?独立完成书上的填空。(2)同桌的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汇报:你能出一道题考考大家?试一试(4)老师这儿也有几道题想考考大家,看看谁能全部都做对?4千米=()米 9 0 0 0米=()千米8千米=()米 7 0 0 0米=()千米1 2千米=()米 1 0 0 0 0米=()千米2、完成做一做p8(1)弄懂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2)说一说通过填图,你有什么体会?四、巩固练习1、P 9、3、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在生活中离不开今天学的知识,走,咱们一起去瞧瞧生活着的数学。2、P 1 0、4、(1)仔细观察这幅图,他们在说什么呢?(2)四人小组活动:讨论回答小精灵提出的问题3、P 1 0、5(1)观察图,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画图4、动脑筋题P 1 0、6、(1)读题,讲一讲(讲了一件什么事?还知道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你们能解决吗?)(2)四人小组活动:回答书上的问题,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想的,你写出算式吗?1 2时-8时=4时 4*8 0=3 2 0千米 3 2 0千米3 0 8千米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千米的换算1千米=1 0 0 0米 进率:1 0 0 0例5 3千米=米5 0 0 0米=千课后小结:一本节课我通过设计多样的有层次的练习,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和练习尝试活动,进一步建立学生对各个长度单位的长度概念,熟悉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第六课时教学内容:吨的认识P 11、例6、例7教学目的:通过教学活动,认识新的质量单位吨,了解它的实践重量,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的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重点:了解它的实践重量,掌握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的进行单位间的换算。教学准备:展示台,电脑教学过程:一、复习1、回忆一下:前面我们认识过哪些能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师板书:(千克 10 0 0 克)进率2、出示图片:请说出它们的重量个是多少?.鸡 猴 小鸭 鹿3千克 8千克 3 5 0克 15千克二、引入课题这些小动物的体重太轻了。但森林里的有些动物比这些动物重得多哟,如果把它们的重量加起来那就更重了,我们必须认识新的重量单位,猜一猜是什么呢?(板书课题:吨的认识)现在我们去森林里瞧一瞧三、新授过程1、教学例6(1)仔细观察图意(学生自由看书学习)(2)从图上你知道了一个什么故事?还获得了什么信息?它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四人小组说一说)(3)继续看书,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勾画出来。(4)汇报:小精灵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你还知道了什么?(5)现在你们能解决小动物们遇到的困难吗?(四人小组讨论怎么解决?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6)汇报:师板书:方案 4 0 0+5 0 0+10 0=10 0 0方案二 4 0 0+3 0 0+10 0=8 0 0方案三 3 0 0+10 0+5 0 0=9 0 02、生活中的数学除了在书上看见这个吨字,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见过吗?(1)看书。P 12:小精灵又给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2)读一读书上3个小朋友举的例子。(3)你能举出重量大约是1 吨的例子吗?3、教学例7(1)学生独立完成(2)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3)完成做一做p l 21题:口答2 题:(1)读题,理解题意(载重,超载 什么意思?)(2)自己能解决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师:6*3 0 0=18 0 0 千克 2 吨=2 0 0 0 千克2 0 0 0 千克18 0 0 千克四、巩固练习:4吨=千克6 0 0 0 千克=吨6 吨=千克5 0 0 0 千克=吨13 吨=千克10 0 0 0 千克=吨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吨的认识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有:吨 1 0 0 0 千克1 0 0 0 克1 吨=1 0 0 0 千克-(家作p l3:4)课后小结:本节课的实际是围绕着学生的活动展开的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首先由学生观察图中的信息发现问题,接着通过小组的交流活动,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认识单位吨,干支它的质量与重量的关系。同时,通过自主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第七课时教学内容:吨的认识(练习课)P 1 3 P 1 4.1 4教学目的: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有关表示物体重量单位的有关知识,能用学过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用学过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准备:展示台,电脑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答(1)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吨 1 0 0 0 千 克 1 0 0 0 克1 吨=1 0 0 0 千克 1 千克=1 0 0 0 克(2)1 克大约有多重?1 千克呢?1 吨呢?2、填空1 吨=千克 3 0 0 0 千克=吨1 千克=克 7 0 0 0 克 二 千克二、重点练习1、P 1 3、1、(1)理解题意,独立连线,说一说你是这样想的?(2)师提醒:做这类题,同学们要仔细,判断时不仅要看数字的大小,还要看单位的大小,记住了吗?2、计算 1 4 0 0 千克+6 0 0 千克=()吨2 7 0 0+千克+3 3 0 0 千克=()吨2 8 0 0 千克一8 0 0 千克=()吨1 吨 一5 0 0 千克=()千克4、P 1 3、3、(1)了解题意,找出关键词(两辆、2吨、一次运完)(2)四人小组活动:讨论,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3)汇报:师板书A:6 0 0 千克+4 0 0 千克+1 0 0 0 千克=2 吨8 0 0 千克+7 0 0 千克=1 5 0 0 千克(小于2吨)B:6 0 0 千克+4 0 0 千克+8 0 0 千克=1 8 0 0 千克1 0 0 0 千克+7 0 0 千克=1 7 0 0 千克(都小于2 吨)C:6 0 0 千克+4 0 0 千克+7 0 0 千克=1 7 0 0 千克1 0 0 0 千克+8 0 0 千克=1 8 0 0 千克(都小于2吨)5、P 1 3、4、汇报昨天的家庭作业三、发展练习P 1 4 (了解生活中的数学)(1)图:自己看后,讲给同桌的听:你都经济了些什么?(2)下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知道吗?谁来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四、独立作业 P 1 3、2、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板书设计:吨的认识(练习课)1、表示物体重量的单位:吨1000千 克 1000克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2、计算 1400千克+600千克=()吨2700+千克+3300千克=()吨2800千克一800千克=()吨1吨 一500千克=()千克课后小结:本课时教师通过创设小朋友请求同学们帮助的情境,将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的问题放手给学生进行自主的交流、探究活动,通过学生积极的思维和小组的合作找到了千克和吨换算的一般方法。在整个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教学反思:2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万以内加法例1,做一做及练习四13题。教学目的:1、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3、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教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能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教学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出示动物主题图)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欢我们的动物伙伴,都是富有爱心的好孩子,但是你知道吗,由于人类的迅速发展,动物们的生存正在受到威胁,有的还可能永远的离开我们。我们必须救救这些可怜的动物们!如果你不相信,请看看一卜面的这个统计表:(出示统计表)类群已知种数中国特有种数濒危和受威胁种数哺乳类5 8 11 1 01 3 4鸟类1 2 4 49 81 8 2爬行类3 7 62 51 7两栖类2 8 43 07二、教学例1师:特有动物的种数,也就是只有我们国家才有,而世界上其他国家都没有的动物的种类数。瞧,明明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谁来把这个数学问题完整的说一说?生:“中国特有的动物种数,鸟类有9 8种,爬行类有2 5种,一共有多少种?”师:谁来说说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样列式?9 8 +2 59 8加2 5你打算怎样算?(1)可以把9 8看 成1 0 0算1 0 0 +2 5 =1 2 5再减去多加的2,1 2 5-2=1 2 3(2)用竖式计算(可以请一个学生上台板书其余的同学自己在草稿本上完成。)9 8 +2 5 =1 2 3 (种)9 8+2 1 51 2 3板书完后,一起检查回忆,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谁发现了,今天我们做的加法,和以前做的有什么不同吗?以前得数的最高位是十位,这道题的最高位是百位。以前计算时只进一次位,这道题进了两次位。师:说得真好,像这样,在计算中不止一次进位的加法,我们叫它“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L三、做一做1、完成做一做第1题,在书上写出竖式。2、完成做一做第2题,在草稿本上列竖式完成。做完后订正。四、练习1、练习四第1题,连一连。2、练习四第2题。先提出完整的数学问题再解答。3、练习四第3题。先找出已知条件,再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五、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连续进位加例1中国特有动物的种数鸟类9 8爬行类2598+2 5=12 3(种)9 8+2i 51 2 3课后小结: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统计表提出问题,并通过解决“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的问题,自主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在基本掌握算理和计算方法后再通过大量丰富的练习熟练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同时结合具体的情境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和能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万以内加法例2,做一做及练习四1-3题。教学目的:1、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并为后面的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奠定基础。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教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连续进位加,能进行正确计算。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8+6+1=6+4+1=7+5+1=9+3+1=2、笔算下面各题。28+65=78+29=47+72=85+68=先独立完成,然后订正。二、教学例2昨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解决了明明提出的“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的种数”的问题。今天聪聪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师:谁来说说聪聪给我们提了什么问?(先同桌互相说说)生:中国部分动物已知总数爬行类376种,两栖类284种爬行类和两栖类共有多少种?师:说得真棒!我们先来估计一下,两种类型的动物大约有多少种。生:376大约是400,284大约是3 0 0,它们的和大约是700。376不 到400,284也不到3 0 0,它们的和肯定不到700。师:如果我们要准确的算出一共有多少种,又该怎样算呢?生:376+284=师: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笔算,你们会算吗?自己试一试!一生上台板书,其余独立完成。3 7 6+2 8 4 =6 6 0 (种)3 7 6+2&46 6 0板书完后,一起检查回忆,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聪聪还提醒我们: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提醒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2、练 习 五1题,在练习本上笔算完成。完成后订正。3、练习五2题,独立完成后订正。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笔算连续进位加法的时候要注意板书设计:连续进位加例2中国部分动 物已知种数爬行类376两栖类2843 7 6+2 8 4=6 6 0(种)3 7 6+2i&46 6 0课后小结:本课时的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再探究过程中体会估算的一些方法和作用,同时在计算的过程中 明 白“哪一位满十,就应该向它的前一位进一”并掌握竖式的规范写法。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万以内加法练习五3-7题。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能力。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3、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反叙的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反叙的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反叙的求一个数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教学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口算8+5+1=7+6+1 =2、第一组有8朵花,第一组有8朵花,第一组有8朵花,第一组有8朵花,6+9+1=3+8+1 =第二组比第一组多3朵。第二组比第一组少3朵。第一组比第二组多3朵。第一组比第二组少3朵。7+8+1 =第二组有几朵?第二组有几朵?第二组有儿朵?第二组有几朵?后两题是逆向思维的题目定要让学生弄清楚是谁比谁多(少),求的是多的还是少的。二、巩固练习1、练习五3题。先让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再独立解决。计算时适当提示可以怎样简便计算。2、练 五4题。这是一道反叙的比多少的题,先让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弄清楚是谁比谁矮,求的是高的还是矮的。再决定用什么方法解决。计算时提醒中间有0的算法,以及某一数位上相加刚好是十,就 写0占位。3、练习五5题。独立完成再作业本上。4、练习五6题。先计算然后连线。5、练习五7题。先观察,找出错误并改正。(1)数位没对齐。(2)个位满十没有向十位进一。(3)满十向前一位进的一没有加上去。三、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逆向思维的题目一定要让学生弄清楚是谁比谁多(少),求的是多的还是少的。第二组有儿朵?笔算时要注意板书设计:第一组有8朵花,第二组比第一组多3朵。8+3=1 1 (朵)第二组有儿朵?第一组有8朵花,第二组比第一组少3朵。8-3 =5 (朵)第二组有儿朵?第一组有8朵花,第一组比第二组多3朵。8-3 =5 (朵)第二组有儿朵?第一组有8朵花,第一组比第二组少3朵。8+3=1 1 (朵)课后小结: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万以内加法练习五8T 0题。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的能力。2、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3、开放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考虑问题更全面。教学重点:开放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考虑问题更全面。教学难点:开放性的思维训练,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考虑问题更全面。教学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1、笔算85+26=97+43=125+287=256+737=859+389=2、练 习 五8题。先 由 老 师 举 例 下 面 哪 两 个 数 相 加 得1000。456 789 211 544通 过 这 两 组 数,让 学 生 发 现 相 加 得1000的 数 的 方 法。(可 以用估算,也 可 以 用 从 末 位 看 起 的 方 法 )二、提高练习1、练 习 五9题。体现了很大的开放性。如果不考虑路程只考虑路线,可以采用多种走法,然后再根据路程选择最近的路线。要使整个路线最短,就要每段局部路线最短,其中,从家到邮局,从邮局到书店都只有一条路线,而从书店到超市的两种走法中,回到邮局再去超市的走法更近,从超市回家的路线中,不经过学校的走法是最短的。在比较两条路线的路程长短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估算的策略,如要比较75+329和440的大小,可以用80+330估算,要比较410+125与510的 大 小,只要 想410+100=510即可。本 题 可 让 小 组 充 分 讨 论 后 派 代 表 上 台 讲 解 自 己 的 方 法 和 思 路。2、练习五1 0 题。可由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三、自由练习回到本小结主题图。让学生在小组中,根据统计表上给出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解决。小组内可以轮流提问,全体解答。看看哪组提的问题好,提的问题多。最后各小组汇报自己的问题。板书设计:巩固练习2 1 8+7 5+7 5+3 2 9+5 1 08 8 8+8 8+8+8+8 =1 0 0 0课后小结:2、减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万以内减法例1,做一做及练习六2、3 题。教学目的:1、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一般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2、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速度。教学重点:利用迁移类推来学习一般的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结合情境进行估算,提高估算意识和能力。教学准备:展示台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同学们,在暑假里你们出去旅游了吗?你们去了什么地方?老师也去了,我去的是美丽的云南。想知道我都去了那些地方吗?来,看看导游图。(出示图1)我先来到了云南省的省会昆明,昆明有著名的石林;又去了大理,那儿有白族的大理三塔;最后到达丽江,看到了巍峨的玉龙雪山。从我的导游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生:还发现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昆明到大理有3 48千米。一路上,老师还遇到了一群小朋友,他们也和你们一样是些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出示图2)他们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是什么问题吗?同桌的同学商量一下,谁能把他们的问题完整地说出来。生:昆明到丽江有517公里,从昆明出发到大理已经走了 3 48千米。到丽江还有多远?二、新课说得真好,老师把这个问题用线段图表示了出来,我们一起来把这个问题再说遍。找一找题目告诉我们了哪些条件,提出了什么问题。(看线段图再读题)生:条件:昆明到丽江有517公里,从昆明出发到大理已经走了 3 48千米。问题:到丽江还有多远?师:聪聪想请你们先估计一下“大理到丽江有多远?”生:517可以看作500,3 48可以看作3 50,500-3 50=150,大理到丽江大约150千米。师:孩子们估算的能力真棒,不过我们还得来算一算大理到丽江的准确距离。自 己动手算算吧,!先由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视。再由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计算。个 位7 8不够,从十位退一 17 8=9。再算十位,儿 减4?(0减4。)该怎么办?(从百位退一,)算几减4?(10减4得6)百位算?(4 减 3 得 1)517-3 48 =1695 1 7 -3 4 8 =1 6 9 (千米)5 1 7-3 4 81 6 9三、练习1、做一做先找出题目告诉了我们儿个条件?再选择条件提出问题并解答。可先请小组讨论,再汇报,最后自己选择问题解答。3、练习六2题。读题独立解答,订正时在分析不同的方法。410-152-17 4=8 6(千克)410-(152+17 4)=8 6(千克)3、练 习六3题。这道题思维较复杂,先由老师带领读题(注意有两个问题),再由小组讨论解决,最后请小组派代表讲解算法。四、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板书设计:连续退位减5 1 7 -34 8=1 6 9 (千米)5 1 7-34 81 6 9课后小结:学生在本课时的学习行为是自主尝试和多种思维方法相结合,让学生经历观察一发现问题一探究一解决问题的过程,自己探究出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知识的能力。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 2 4的 例1和 例2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多位数减法,能进行连续退位减、被减数中间有零的减法的计算,初步养成估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讨论得出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引入。问:有那位小朋友知道,昨天我们学的什么?出示习题:5 3 7-3 4 8问:这道题会做吗?抽生说说,然后齐练,抽生板演,全班订正。教师把5 3 7改为5 0 7,问:现在还能做吗?二、新课1、出示例 1 5 0 7-3 4 8学生试做,集体讲评,注意强调先估算,计算时注意个位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师边讲评边板书:507-348-旨 一 2、出示例3怎样计算5 0 0 T 8 5 (1)请大家估计一下,差大约是多少?你是怎么估计出的?(2)估计得对吗?下面我们就来算一算。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注意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计算。汇报讨论结果 可用竖式计算;1 8 5 可以分成 1 0 0 和 8 5,5 0 0-1 0 0=4 0 0,4 0 0-8 5=3 1 5;1 8 5+1 5=2 0 0,5 0 0-2 0 0=3 0 0,3 0 0+1 5=3 1 5教师进行表扬、鼓励。你比较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鼓励全班发言(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小结。三、练习P 2 5 第 2 题教师先用课件做出副食店运来鸡蛋的动画,然后让学生根据动画编出应用题。你能估算出还剩多少千克吗?独立列式解答,抽生板演,集体讲评。四、游戏。找朋友。P 2 6 第 5 题。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和减少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总结板书设计:例 1 5 0 7-3 4 8=1 5 95 0 7-3 4 81 5 9课后、舛;本课时教学注意对例题进行再创造,以此来开展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探究算法的时候应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去尝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合作的意识。例 2 5 0 0-1 8 5 =3 1 55 0 0-1 8 53 1 5第 三 课 时 练 习教学内容:P25第3、4题、P26第6题。教学目的:巩固多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灵活、正确的进行计算,养成估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熟练地计算多位数减法。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1 0 0-3 5 2 4+1 8 5 2-1 6 4 9+1 0 2 7 6+2 4 0+2 7 5 2 1-5 2 1二、填表。P 2 5第4题。电脑出示。学生用竖式计算,并汇报结果。抽生说说多位数减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向前一位退1,和本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三、出示科技游园图,见P25第3题故事引入。故事中叙述出题中的条件和问题。然后请学生编出应用题。你估计以下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列式解答,抽生板演教师讲评,激趣厉志。四、动画故事 小明和小红。见P26第6题教师做出相应的课件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注意让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发挥,找出解决的方案。五、有余力的学生做思考题。课后小结:3、加减法的验算第一课时加法的验算教学内容:P 2 7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掌握用多种方法验算加法计算的正确 性(三种:交换加数位置,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加减法各部分间关系等。教学重点:理解验算的意义,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引入。故 事 买衣服(出示课件)。出示小朋友和妈妈一起购物的图,通过计算两个物品的总价,计算找零两个问题引出例1、例2的内容。二、新课1、讨论:找的钱对吗?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2、出示例1: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一共要多少元?先让学生估算,再列式解答:1 35+48=1 8 3(7 C)35+48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评讲。1 8 33、问:怎样检验加法计算的结果?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方法一:用 1 8 3T 35,看得数是不是48;方法二:用 48+1 35,看得数是不是1 8 3;方法三:用 1 8 3-48,看得数是不是1 35 o你还能想出别的方法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