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五年级数学下教案.pdf

    • 资源ID:89812993       资源大小:17.68MB        全文页数:1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数学下教案.pdf

    第一单元分 数 乘 法一、教材简析: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探索和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折一折、涂一涂等活动,把图形语言作为理解的基础。实际上,本套教材非常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从多种角度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其中,图形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通过直观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为文字语言或符号语言提供了直观表象,还可以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灵感,同时它也往往成为创造的源泉。根据课程标准和整套教材的整体编写思路,本单元仍然没有将分数应用题单列,而是将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分数乘法运算学习的自然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从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应用都力求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以及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其中,“分数乘法(一)”的主要内容是求儿个相同分数的和,将分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相联系,并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法(二)”的内容是求一个数的儿分之几,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加以扩展;“分数 乘 法(三)”的主要内容是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二、单元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1、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灵活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2、将计算和应用紧密结合,体会分数乘法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五、课时安排:计划教学十三课时主要内容课时安排1.分数的乘法(1)2课时2.分数的乘法(2)2课时3.分数的乘法(3)2课时4.练 习(1)2课时5、机 动 课2课时6、单元检测及评析3课时第1课 时课 题:分数乘法(一)(见教 材 第2至3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难、重点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扇形图片、计算机教 学 过 程补充内容一、导课1、出示复习题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分别用加法和乘法列出算式并说出乘法算式中的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9个11是多少?计算1 +2 +3=1 +2 +3=666 10 10 10使学生注意到分母相同,计算时3个分子相加的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2、导入课题:像2+3+3这样特别的分数连加就是要学习的分数乘法。10 10 10(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二、学习新课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大蛋糕。每人吃42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9学生自己分析演示2 9提问学生:每个人吃了4 块,三个人就吃了几个士块?要求学生用以前学9 9过的知识解答此问题。教师订正板书:-+-+-=2 +2 +2=-=-(块)9 9 9 9 9 32并演示3 个扇形图片拼成一块蛋糕的4 图片。3引导观察:上式中3 个加数有什么特点?类似于以前学到的什么知识?使学生联想到整数乘法的意义。提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并说出其式的意义。比较一 X 3 和 12X5的异同。9要求学生从算式的意义和特点进行比较,通过讨论得出结论。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不同点:前者是分数乘整数,后者是整数乘整数。引导学生总结:先让学生总结,再综合大家的内容概括总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2.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根据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可知4 X 3一+4。9 9 9 9教师提问:分母有没有变化?(没有)。分子是由儿个2 相加的?(3 个),怎样写简便呢?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2 +2 +2=-=-(块),教师说明:计9 9 3算过程中加法部分可省略不写。引导学生分析回答,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计算时分母有没有变?谁和谁相乘?乘积作什么?计算的结果应怎样?分数乘整数的应用。根据4 x 3 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_ 9_约分的要约分,约分时所得的数与原数上下对齐。三、巩固练习1、1个小马标志占一张彩纸的1/5,3个小马标志占这张彩纸的几分之几?2、涂一涂,算一算2 个 3/7 的和是多少?3 个 5/16的和是多少?2 53、试一试1、2 题及做一做。X4 X815 124、拓展练习(1)1/2+1/6+1/12+1/20+1/30(2)(1/31/4)+(1/41/5)+(1/51/6)(3)11/61/601/6001/6000(4)9997/8+993/4+91/2+7/8四、全课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1、5 个 2/15是多少?涂一涂,算一算。2、4/7 的3 倍是多少?1/4的 10倍是多少?3、(1)一堆煤,每天用去1/5吨。3 天一共用去多少吨?(2)一堆煤,每天用去1/5,3 天一共用去儿分之儿?4、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7/10米,他的周长是多少米?5、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4/25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分数乘整数2+2+2=2+2+2=6=2 2*3二+3 29 9 9 9 9 3 9 9 9 9教学反思第 2 课 时课 题:分数乘法(一)练习课(见教材第4 页)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正确熟练的计算。2、能灵活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难、重点综合运用上节知识解决问题。教学准备钟表、训练习题教 学 过 程补充内容一、复习导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复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数学故事:引导学生完成课本第4页的“百米跑”给学生充分时间观察讨论交流。1、发现图中的数学信息。2、提出数学问题。3、鼓励学生讨论解决发现的问题:对学困生,组织模拟故事情景,理解题意。三、计算观察发现规律。12X1 1X3 5X212X-X3-X 22 3 212X1-X3-X24 9 4计算后观察每组的结果,你发现什么了?让学生充分讨论发现规律。在 个因数不变的情况下,另个因数缩小儿倍,积就缩小儿倍。只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清楚就可以了。四、解决问题:1、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时漏水,桶,5时漏水多少桶?十时漏水多少10桶?24时呢?拓展训练:个月、一年这个水龙头能漏多少水?鼓励学生用各种平面图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2、课本第4 页第4 题。先让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画图表示,运用分数乘整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小结评价:作业:1、课本第4 页 第 3 题。2、练 习 册 第 页 习 题。板书设计分数练习课乘整数12X1 1X3 5X212X-X3-X32 3 212X-X3-X32 9 4发现的规律:(学生描述归纳)教学反思第3课 时课 题:分数乘法(二)(见教材第56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正数的意义,并能正确计算。2、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整数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难、重点重点:正确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难点:正确判断单位“1”的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补充内容一、导课1、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3/11X2 3X2/9 9/16X121 0 X 7/1 5 3/4 X 1 6 4 X 3/1 32、猜猜看:小红有6 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你知道淘气有多少个苹果?二、学习新课1、与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和思路,并列式计算。引导学生说一说谁是“1”的量。6 X 1/2=()个2、如果笑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l/3 o 你知道笑笑有多少个苹果?独立计算。6 X 1/3=()个3、小组讨论:解答思路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的?4 试一试:1)王老师今年3 6 岁,小兰的年龄是王老师的1/4,小强的年龄是叔叔的 1/6。算一算小兰和小强今年各几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五年级一班有学生4 4 人,参加合唱队的占全班学生的2/1 1。参加合唱队的有多少人?3)一只鸭重3 千克,一只鸡的重量是鸭的2/3。这只鸡重多少千克?4)个排球定价6 0 元,篮球的价格是排球的5/6。篮球的价格是多少元?5)-件衬衫150元,现在商场打八折,此时售价是多少元?三、巩固练习1、列式计算(1)2 0 的 1/5是多少?(2)6的3/4 是多少?2、看图编题并计算。1 0 0 千克3、一个书包的原价是3 0 元,九折后的价钱是多少元?(怎样理解九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9/1 0,把谁看作“1”的量,实际求什么?)4、拓展练习(1)松鼠的体长在2 0 厘米到2 8 厘米之间,它的尾巴约占体长的3/4,它的尾巴最少约有多长?最多约有多长?(2)小红有36枚邮票,小心的邮票是小红的5/6,小明的邮票是小红的4/3。小明有多少枚邮票?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完 成“练一练”第 2 和 3 题。2.练习册第 页习题。板书设计分数乘法(二)小红有6 个苹果,淘气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2,你知道淘气有多少个苹果?6X1/2=()个如果笑笑的苹果数是小红的1/3o 你知道笑笑有多少个苹果?6X1/3=()个教学反思第 4 课 时课 题:分数乘法(三)练习(见教材第7 至 8 页内容)教 学 过 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应用分数的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目的性的教育,生学习动机和兴趣。难、重点重点:理解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教学准备 长 方 形 纸 课 件补充内容一、谈话导课同学们,我国古代著名哲学著作 庄子天下中有这么一段话:“一尺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意思是说:“一尺长的木柞天截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现在我们就来试试看。(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请同学们拿出长方形纸条,按要求操作并思考回答问题。第一次减去它的1/2,第二次减去剩余部分的l/2 o此时,剩下的部分1纸条的儿分之儿?如果第三次再减去剩余部分地1/2,那么剩下的部分占这条的儿分之儿?1/2 X 1/2=D OX 1/2=0你从操作中找到什么规律,有什么发现?2、折一折将一张长方形纸竖着对折2次,用斜线涂出它的3/4,再把这张纸横濯(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儿分之儿?占整张纸的儿分之J(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想一想杳以谁为“1 ,实际上是求什么?)3/4 X 1/4=3/1 64、与同学讨论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为了计算简便,也可以先约分再乘。三、巩固练习1、先折一折,想一想再算出结果。2/3 X1/5 5/6 X1/3 1/3 X1/4 2/5 X1/32、计算后,想一想分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每一个乘数吗?3/4 X8/9 1/2 X9/7 3/8 X6/75/2 4 X 6/5 2/9 X 7/6 8/2 5 X 5/43、拓展练习:下面哪两个数的积在1/4和5/8之间?1/4 X 1/2 3/5 X 5/6 7 X 3/1 4 1 1/1 2 X 1 0四、全课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应注意哪些?五、布置作业1、列式计算(1)2 1 的/1 4 是多少?3/1 4 得 2 1 倍是多少?(2)8 是 4 8 的儿分之儿?4 8 是 8的儿倍?(3)4 0 分是多少时?5/6 时是多少分?2、在。里填上“”、“5/Q 12X3/8V14/口/6X 4/5 5/6 5/7X D/4 (应用乘法交换律)=3X1/6=1/2教学反思第 7 课 时课 题:练习一(1)(课本10 11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儿分之儿是多少的应用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3、培养学生作题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难、重点重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儿分之儿是多少的应用题的算理。难点: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准备教 学 过 程补充内容一、复习导课:1、口算,并说出下列画有横线的算式表示的意义。3/4X12 5/7+2Z7 2/3 X 1/3 60X1/27/8-3/4 1/10X5/4 2/9 X 6/5 5/6X0X14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已修了这段路的3/7女生人数的3/5是男生人数实际比计划增产1/4三月份比二月份节约用电1/8下半年生产的是上半年的7/6二、学习新课1、出示习题:五年级同学收集1 8 0千克废品,其中的,是一班采集的,-3 5是二班采集的。两班各采集多少千克?着重提问:求两班各采集多少千克,各应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各把谁看作单位“1”?教师指导画出的线段图1 8 0千克?千克 F千克 r 二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X V-y-/一班 二班a,2、五年级参加数学小组的有3 6人,语文小组的人数是数学小组的3/4,体育小组的人数是语文小组的2/3,体育小组有多少人?(1)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2)指名说一说每步计算把谁看作单位“1”,理由是什么“(3)指名说一说解题思考过程。三、巩固练习1、2 005年,我市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占全年的3/5。有多少天气质量为优?2、食堂买来一桶油,每天约用这桶油的1/8,6天大约用了这桶油的儿分之儿?还剩儿分之儿?3、拓展练习(1)光明小学五年级有1 2 8人,已经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的占5/8。而“达标”的学生的2/5是女生,“达标”的男生占五年级总人数的儿分之儿?(2)已知 a X4/3=H/1 2 Xb=1 5/1 5 Xc,并且 a、b、c 都不等于零。把 a、b、c这三个熟谙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并说明为什么。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1、课 本1 0页1、3、5题。2、小红体重4 2千克,小云体重4 0千克,小新的体重相当于小红和小云体重总和的1/20小新体重多少千克?3、五年级同学收集树种42千克,四年级收集的比五年级少2/7。四年级比五年级少收集树种多少千克?四年级收集树种多少千克?板书设计练习一(1)1 2五年级同学收集180千克废品,其中的士是一班采集的,士是二班采集的。3 5两班各采集多少千克?180千克?千克?千克r-丫 “1 _-y-一班 二班a ,列式:教学反思第 8课 时课 题:练习一(2)(课本1 1 1 2 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弃进计算。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分数乘法,并能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3、通过复习,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重点难、重点: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计算的能力。教学准备训练习题教 学 过 程补充内容一、复习导课:1、口算25X4/5 7/8X3/14 39X4/13 1/3+1/85/61/2 1/2 X 1/5 3/10+9/10 0X5/122、合理计算3/45/8 176+2/9+5/6+3/91/12X 5X 12/17 3/4X 4/5+1/3X 1/2二、学习新课1、下面哪两个数的积在1/3和 5/6之间?1/3X 12/13 5/6 X 2/3 2/3X 2各小组讨论你是怎样挑选的?交流方法。2、说一说商场打折的含义。(对口令)一件衣服50元,一条裤子40元,一条裙子30元,一律打八折分别求!:是多少元?如打七折呢?3、水果店运来40筐水果,其中梨占1/10,苹果占3/8,香蕉占2/5,其桔子。请你提出三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4、一个长方形桌角的面积是1平方米。一个正方形桌角,边长是9/10才方形桌角的面积比正方形桌角的面积多多少?三、巩固练习1、打字员打一部书稿。每天完成3/16,5 天完成这部书稿的儿分之儿?2、学校食堂九月份用煤气640立方米,十月份计划用煤气是九月份的9/而十月份实际用煤气比原计划节约1/12,十月份比原计划节约煤气多少立方3、桂兰家新转了一部电话,买了一根15米长的电话线,实际只用了它的用了多少米?还剩多少米?4、拓展练习在下面的5 个 1/3中,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和括号,使计算结果等于2/91/3 1/3 1/3 1/3 1/3=2/9四、全课总结:与同学说一说你有哪些学习收获?五、布置作业1、课本 1011 页 10、12、14 题。2、一头鲸长7 米,头部长占2/5,这头鲸的头长多少米?3、修路队计划修路4 千米,已经修了 3/4,修了多少千米?还剩多少千科4、一块长方形地,长24米,宽市场的5/12。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引5、巧算下面各题。(1)1/2+1/6+1/12+1/20+-+1/9 9 00(2)3/25/6+7/129/20+11/3013/42(3)7/6+13/12+21/20+31/30+43/42 1/1 X 2+1/2X 3+1/3 X 4+1/49 X 501教学反思机 动 课(教学两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查漏补缺,综合解决问题。第一单元知识检测课题:单元测试、评 析(3课 时)学习目标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难、重点查漏补缺,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教学准备单元试卷教师指导学 生 活 动补 充 内 容1、测试2、评析讲解试题3、总结考试共同讨论、纠错学生成绩优生:待辅导生:卷面分析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第二单元长方体的认识一、教材简析:学生在第一学段直观地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并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长方体、正方体。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基本特征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等。本单元主要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展开与折叠”、“长方体的表面积”、“露在外面的面”(探索活动)。在本册的第四单元还将学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二、单元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三、教学难、重点: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教学难点:运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熟练灵活地计算它们的棱长和表面积。四、教学方法:1、在充分的探索活动中,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2、在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五、课时安排:计划教学1 2课时长 方 体(一)课时安排1 .长方体的认识和练习(1)2课时2 .长方体的表面积 3课时3.练习(2)2课时4、机 动 课 2课时5、单元检测及评析 3课时第1课 时课 题:长 方 体 的 认 识(见教材第1 3 1 4页)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了解长方体各部分名称。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的一些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难、重点重点:认识长方体的特征。难点:探索发现长方体的特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长方体的各种实物,铁丝制作的长方体框架、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一些长方体的小纸盒。教 学 过 程补充内容-、创设情境1、观察后回答:1)我们已经学过这些图形,你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a胃 口 口口2)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类并板书。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3)指着左边问:这些都是什么图形?4)指着右边问:这又都是什么图形?(并在上面板书:平面图形)(并在上面板书:立体图形)2.实验:用两个同样大小的量筒装6 0 0毫升的水。然后往其中一只里放入一块石头,让学生观察,这只量筒里水面的变化情况?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空间”这一概念。从今天开始,我们的数学课主要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这节课我们首先学习长方体的认识,并板书课题。二、探索实践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长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1)认识长方体的面。(让学生分组讨论)用手摸一摸它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再根据学生的发言用投影归纳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2)认识长方体的棱。让学生用手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有意引导学生有顺序地摸)。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学生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最后统一为“棱”)再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要说出数的方法)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有什么规律?)归纳出:长方体有1 2条棱,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相等。(3)认识长方体的顶点。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并提问: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顶点)长方体有几个顶点?(8个)(4)拿一个长方体放在讲台上让学生观察。最多能看到儿个面?(3个面),(讲:所以我们通常把长方体画成这样。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D(5)用填空的形式小结长方体的特征。(投影显示)长方体是由 六 个 长 方 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 方 形)围 成 的 立 体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两个面相 等,相对的棱的长 度 相 等。2、教学长方体的长、宽、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1)它 的1 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将测量结果告诉大家。想一想:(1)你知道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什么吗?(长、宽、高)(3)长方体的长、宽、高的长短与这个长方体有没有关系?(投影显示出儿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结论:长方体的大小和形状是由它的长、宽、高决定的。三、课堂实践:教 材1 5页做一做1、4题。四、课堂小结:由学生小结归纳今天学习的内容。五、课外延伸:在家里找一个自己喜欢的长方体玩具或物体,仔细观察一下它的面、棱、顶点;或零找一些材料自己做一个长方体并涂上或画上喜欢的图案。长方体的认识 口 目。田用1、说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2、看图回答。(1)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2)哪些面的面积相等?(3)填空:上、下两个面的长是_ _ _ _ _宽是_ _ _ _o这个长方体左、右两个面的长是_ _ _ _ _宽是_ _ _ _。前、后两个面的长是_ _ _ _ _宽是_ _ _ _。3、想一想: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几个面?4.老师现在做了一个“长 6 cm,宽5 cm,高4 cm”的长方体架,要在它的六个面上贴上薄塑料片,你说应该准备多少平方厘米的塑料片呢?二、实践探索1 .个别学习表面积的概念(1)老师和同学们都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在上面分别用“上”、“下”、“左”、“右”、“前”、“后”标 在6个面上。(2)沿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剪开并展平。(3)你知道长方体或者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什么吗?学生试着说一说。2.小组合作学习计算塑料片的面积(1)想: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要我们求什么?使学生明确: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2)学生分组研究计算的方法。(3)找儿名代表说一说所在小组的意见。解 法(一):是分别算出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之和,然后算总和。6 X 5 X 2+6 X 4 X 2+5 X 4 X 2=6 0+48+40=1 48 (平方厘米)解 法(二):(是先算出上、前、左这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再乘以2)(6 X 5 +6 X 4+5 X 4)X 2=7 4X 2=1 48 (平方厘米)(4)比较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三、课堂实践:做 第1 8页 的“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算出后集体订正。四、课堂小结:你发现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了吗?交流归纳:并板书五、课堂练习:课 本1 9页练一练第1、2题。六、课后实践:课 本1 9页练一练第3、4题。板书设计长方体的表面积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乂宽X 2+长X高X 2+宽X高X 2-=(长X宽+长X高+宽X高)X 2教学反思第5课 时课 题:长 方 体 和 正 方 体 表 面 积 的 实 际 应 用(教 材1 9页)教学目标1、学会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问题。2、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难、重点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正方体的实物模型、课件;学生准备: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创设情境1.看图并回答。(投影显示)_ _ _ _ _ _ _(1)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有(2)怎样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一E一 以2.看看各自准备的正方体回答问题。(1)什么是正方体的表面积?(2)正方体6个面的面积怎样?(3)如果给你正方体一条棱的长度,你能算出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吗?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板书课题)二、实践探索1 .小组合作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题中的棱长就是每个面的什么?你能算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吗?小组合作,寻找计算方法。3X 3X 6 或者 3?X 6=9 X 6 =9 X 6=5 4(平方厘米)=5 4(平方厘米)说明:上面两种做法都对,32 表示2 个 3 相乘。2.教学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时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中某几个面的面积,如:投影显示例3,拿出实物模型。(1)帮助学生分析题意。售米的木箱是什么体?“上面没盖”就是没有哪一个面?要求的问题,实际上是算哪几个面的面积之和?(2)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解答方法,只列式不计算。(3)学生讲所列出的算式的含义,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集体订正。三、课堂实践做第1 9 页的“做一做”的 1 题,先让学生列出解答的算式,并讲一讲自已是怎样想的,确定正确后算出结果。四、课堂小结: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课堂实践:第 1 9 页的“做一做”的4、5、6 题五、课后作业:课本第第1 9 页的“做一做”的 1、2、3 题板书设计5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3 X 3 X 6 或者 3?X 6J =9 X 6 =9 X 6=5 4 (平方厘米)=5 4 (平方厘米)强调:3 2 表示2 个 3 相乘。教学反思第 6 课 时课 题:露在外面的面(教材第20页)教学目标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难、重点根据具体情景正确计算物体的表面积。教师准备:4 个正方体纸盒和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4 个正方体纸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创设情境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二、新课探索1、课件演示:一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的纸箱放在墙角处(如图),力不有()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四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的纸箱放在墙角处(如图),有()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小组讨论,探索解答方法。外面的每个纸箱有3 个面露在外面,一共有9 个面露在外面。从上面,从侧面,从上面各有3 个面露在外面,共有9 个面露在外面。每个面的面积是50X50=2500平方厘米,露在外面的是2500X9=22500平方厘米。三、探索拓宽,激发兴趣1、试一试:将 4 个纸箱换一种方法放在墙角处,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与同学进行交流。/力2、找规律:有多少个面露在外面?QI QJz W将小正方体按下图方式摆在地上。1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2 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3 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按照这样的方式摆放,6 个小正方体有()个面露在外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将小正方体按下图方式摆在地上。/7 1完成下表:小正方体的个数123456露在外面的面数将小正方体按下图方式进行摆放。随着小正方体个数的增加,露在外面的面数变化有什么规律?小组交流。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课 本22页第4题。板书设计露在外面的面有序地观察:1、看每个正方体露在外面的面,再计算全部露再外面的面,其中,里面的正方体没有一个面露再外面。2、分别从正面、侧面、上面三个不同角度观察,看每个角度能看到几个面,再计算一共有几个面露再外面。教学反思第 7 课 时课 题:练习二(教材第22至23页内容)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进行表面积的熟练计算。2、综合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难、重点灵活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的知识独立解决相关问题。教学准备正方体和长方体纸盒、不同长度的小棒。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复习展开与折叠。第8题;在展开图上标出相对应的面。本体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要求比较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让学生独立分析完成。2、集体交流纠正。最后让学生运用展开的纸盒操作进行验证。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的特征和棱长的计算方法。2、完成第7题。运用长方体棱长的特点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独立分析计算解决问题。2)小组交流思路,用纸盒与绳子进行验证。让学生清楚要先算出一个盒子需要多长的绳子,再算最多能扎几个这样的礼盒。三、复习表面积的计算。1、引导学生巩固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完成第6题。运用长方体表面积的特点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先算出需要粉刷的墙壁的表面积,也就是5个面的总面积减去门窗的面积。2)再计算需要的石灰数量。四、复习露在外面的面积。1、独立完成课本第2 2 页第5 题。2、再集体讨论交流,纠正。3、操作演示:1)用两个正方体拼一拼,验证以上结果。2)用三个正方体拼一拼,发现规律。3)用两个、三个长方体拼一拼,探索规律。4、独立解决第4 题的问题。五、小结评价:说一说本单元学了什么内容?作业:完成课本第2 2 页第1、2、3 题。教学反思机动课(教学两课时)根据学生实际查漏补缺,综合解决问题。第二单元知识检测课题:单元测试、评 析(3课 时)学习目标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便于查漏补缺。难、重点查漏补缺,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教学准备单元试卷教师指导学 生 活 动补 充 内 容1、测试2、评析讲解试题3、总结考试共同讨论、纠错学生成绩优生:待辅导生:卷面分析主要问题改进措施第三单元分 数 除 法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倒数的认识,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解决有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活动主要呈现四个活动呈现:1、在观察活动中,认识倒数。2、在操作活动中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3、借助图形语言,在操作活动中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4、在现实情境中,利用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单元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借助操作活动,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探索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了解倒数的含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4、能利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难、重点:重点:1、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2、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难点:1、理解一个数除以分数的意义。2、用方程解决有关分数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四、教学方法:1、结合操作活动和图形语言,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帮助学生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五、课时安排:计划教学16课时分数除法1 6课时1.倒数1课时2.分数除法(1)I课时3.分数除法(2)2课时4.分数除法(3)2课时5.练 习(3)1课时6.整理与复习(一)2课时7.数学生活1课时8.折叠1课时9、机动课2课时10、单元检测及评析3课时第1课 时课 题:倒 数(教材第24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在比较、计算、观察中发现倒数的特征并理解倒数的意义;2、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难、重点重点: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难点:理解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相互依存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补充内容一、导 课(复习)1.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41 2-1-2 3 4 52.把小数化成分数:0.7 1.5 0.375 0.75二、学习新课1 .倒数的意义口算下面各题Q o 7 15 1 1-x-=l 一 x=l 3X=1 x80=l8 3 J5 7 3 80提问:上面四个算式是都是儿个数相乘?计算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教师说明:具备以上特点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所以我们就说,上面每个算式中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引导学生总结出倒数的定义。乘 积 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教师指出倒数的两个条件:两个数。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讨论: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一个数能叫做倒数吗?5是倒数这样说法对吗?为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说明: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他们是相互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不能孤立的说某一个数是倒数。判断下列各组数是否互为倒数:3和1 和 之 2和j1之和97 3 5 8 2 4 3让学生举出儿组倒数,并对学生的回答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用倒数的意义来检验所举的例子对不对。2.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板书出的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如:3和S 3和18 3 3提问: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找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分子、分母是互为调换位置的。讨论:2的倒数是多少?所有的自然数都有倒数吗?1 的倒数是儿?0有没有倒数?为什么?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启发学生总结:1 的倒数是1;。没有倒数。求 个 数(0除外)的倒数,只有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教学方法3 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5-5 3三、巩固练习1、完成试一试中的题目。重点强调:1)求自然数的倒数要先把它化成分母是1 的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2)求带分数的倒数先化成假分数,再按调换分子、分母的方法来求倒数。2、拓展提高:1)Z的倒数的3是多少?8 42)甲数是29,乙数是甲数的倒数。甲数比乙数大多少?73、探索讨论:0 有倒数吗?强调: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没有倒数四、全课总结:说一说这节课有哪些收获?五、布置作业:第2 4页“练一练”习题。板书设计倒 数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就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3 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5-5 31 的倒数是1;0 没有倒数。教学反思第 2 课 时课 题:分数除法(一)(教材第25至 26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并在教学中渗透转化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3、渗透关于事物都是普遍联系观点的启蒙教育。难、重点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难点:转化的思想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补充内容,、导课(复习)1、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0.25 5 3 110 52、填空(1)30+5表示把30平均分成()份,求 其 中()份是多少。(2)求18的工是多少,可以用算式1 8 X()也可以用算式18+(),所以 184-3=18X()。二、学习新课1、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1)出示图,提问,a、每人吃半块月饼,4个人一共两块月饼。教师板书:-X 4=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数学下教案.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