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的分类与发展.pdf
课题一:计算机的分类与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分类及应用。2、掌握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引入数据的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教学手段采用课件播放、投影演示、多媒体电子教室同步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作业1、(2 3 7)i o=()22、(1 2 5)i o=()1 6=()23、(1 1 0 1 1.1 0 1)2=()i o4、(A F 2.8 C)i 6=()1 05、P3 1 第 2、3 题 教学内容、导入新课本次课为该课程的第一讲,首先向同学们介绍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教学目标、学习要求与方法,以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与考试方式。二、计算机发展概述1、计算机发展简史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E NIA C (爱尼亚克),于 1 9 4 6 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2)冯 诺依曼:提出三个基本思想,即A、计算机从硬件角度分五大部分B、程序和数据在计算机中用二进制数表示C、计算机工作过程中,是由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发展所经历的五代计算机发展至今5 0 多年里,计算机的发展非常迅猛,从逻辑元件及软件方面来分析,它已经历了四代,正向第五代迈进:1)第一代计算机:1 9 4 6 1 9 5 7 年,主要逻辑元件为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 9 5 8 1 9 6 4 年,主要逻辑元件为晶体管;3)第三代计算机:1 9 6 5 1 9 7 1 年,主要逻辑元件为中小规模集成电路:4)第四代计算机:1 9 7 2 年以后,主要逻辑元件为大规模集成电路(LSI);5)第五代计算机:1 9 8 2 年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开始研制这代计算机,称为智能计算机,这种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实现计算机从“做什么”到“怎么做”的功能转变,即智能化。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及应用1、运算速度快每秒钟几十万次到几亿次,甚至几千亿次。2、计算精度高在圆周率的计算上,过去经过艰苦努力只能计算到小数点后几百位,现在采用计算机可以轻而易举的计算到小数点后几千位。3、通用性好各个领域都能使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运算和数据处理。4、运算过程的自动化计算机根据所存储的程序一步一步地往下执行,中间不需人工干预。计算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从计算机硬件的未来发展趋势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1、微型化体积更小,重量更轻,价格更便宜,且功能更强。2、巨型化目前世界上还有很多领域,如国防、百年天气预测和地震分析等,都需要功能更为强大的计算机。3、网络化将计算机连成网络,可实现计算机的相互通信和资源共享。4、多媒体化使人们面对图、文、声并茂的计算机信息。5、智能化让计算机能够模仿人脑的功能,即对信息具有智能处理能力。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数制及其转换(-)数制1、十进制1)十进制的数值部分是用1 0个不同的数码表示的,这1 0个数码分别是:0、1、2、8、9 2)数码在数据中的位置不同,所代表的数值大小也不同。例如:(1 2 1.4 5)i o=l X1 02+2 X l OU l x 1 0+4 X 1 0-1+5 X 1 0-2其中:1 0为十进制数的基数。2、二进制1)二进制数只有两个数码符号0、1。2)其进位基数是2,即每相邻两位之间存在着“逢二进一”的关系。例如:(1 0 1 0 1.1 0 1)2=1 X 24-K)X 23+1 X 22-K)X 21+1 X 2+l X 2-1+0 X 2-2+l X 2-3二进制数的运算:加法运算规则:0+0=0;0+1=1;1+0=1;1+1=1 0 (逢二进一,向高位进位)减法运算规则:0-0=0;1-1=0;1-0=1;0-1=1 (向高位借位,借 1 当 2)乘法运算规则:0 X 0=0;1 X 0=0;0 X 1=0;1 X 1=1;除法运算规则:0/1=0 ;1/1=1 (0/0、1/0 无意义);3、八进制和十六进制1)八进制的数码集有8个,即 0、7;其进位基数为8,即逢八进一。2)十六进制的数码集有1 6 个,即 0、9,A、B、2 D、E、F.其中A F 分别代表1 0 1 5;十六进制的基数为1 6,即逢十六进一。例如:八进制数(4 7 6.6 6 7)8十六进制数(B 5 A.E 3)1 6(-)转换1、二一十进制数的互相转换二一 十的转换:任何一个二进制数总可以写成上节式(*)的形式,例如:(1 1 1.01)2=(1X22+1X2+1X2+0X2+1X2 2)10将上式的右端按十进制数算出来,就是二进制数1 0 1.1 1 对应的十进制数.十一 二的转换:我们知道,用 除二取余”的法则可以将十进制数的整数部分化为二进制数的整数部分;用 乘二取整”的法则可以将十进制数的小数部分化成二进制数的小数部分.例 1、将十进制数(1 39)i o 转换成二进制数。(1 39)1 0=(1 0 0 0 1 0 1 1)22、二一十六进制数的互相转换二一 十六的转换从小数点开始,分别向左、向右每四位二进制数为一组,用十六进制数来书写.如果小数点左侧的位数不是4 的倍数则在最左侧用0 补足;同样如果小数点右侧位数不足4 的倍数,则在最右侧用0补足。例如、将二进制数(1 0 1 0 1.1 0 1)2 转换成十六进制(1 5.A)1 6。二进制数:0 0 0 1 0 1 0 1 .1 0 1 0十六进制数:1 5.A十六一 二的转换十六进制到二进制数的转换是二进制到十六进制数转换的逆运算,所以,只要将一个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位均以四位二进制数来表示就好了。数据的单位1、位(B i t)二进制的位(0 或 1)是数据的最小单位,又称为比特。2、字节(B y t e)8 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字节是构成信息的基本单位。3、字及字长(W o r d)计算机处理信息通常是成批处理,字是这个信息整体的单位。字长是一个字中二进制的位数。一个字由若干个字节组成。4、存储容量单位1 字节=8 位1 K=1 O 2 4B1 M=1 0 2 4K B1 G=1 0 2 4M B5、数据的传输单位B p s 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K b p s lK b p s=1 0 0 0 b p sM b p s I M b p s=lO O O K b p sG b p s lG b p s=1 0 0 0 M b p s字符型数据的表示方法A S C I I 码数字、字母和符号被计算机处理时都是以二进制码的形式出现的。这种二进制码的集合就是所谓的A S C I I 码。基本的A S C I I 码 有 1 2 8个,每一个A S C I I 码与一个8 位(b i t)二进制数对应,其最高位是0。相应的十进制数是0-1 2 7。如数字“0”的编码用十进制数表示就是48。另 有 1 2 8个扩展的A S C I I 码,最高位都是1,用于表示一些图形符号。汉字的编码在汉字处理流程的不同阶段,汉字采用不同的编码。输入时汉字转化为输入码,计算机处理汉字忖采用机内码,显示汉字时转化为显示字型码,交换汉字时又采用交换码。之所以要用各种不同的编码,主要原因在于为了适应汉字在其处理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1 .汉字输入码输入码也叫做外部码或外码。不同的输入法对同一个汉字有不同的编码。2 .汉字机内码机内码也叫做内码。时一种用于存贮和处理汉字的代码。输入码到机内码的转换依赖于输入码表。每一种输入码都有其各自的转换码表。3.国标码国标码是1 9 81 年由国家标准局颁布的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一基本集的简称,代号是G B 2 31 2-80。共收录了 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 0 8个)。4.汉字字型码和汉字库字型码也叫字模点阵码,是确定一个汉字字型和字体的代码。规格的字型码有7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