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pdf
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编写者 执教者 总序第一 个教案课题井 课时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1_w课型教学II标1、通过学生经历数数活动的过程,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感知数数的方法,初步学会数数.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3、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I、正确数出数量在1 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理 解1 0以内数的意义和顺序。2、能初步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教材分析1、内容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数数的素材。2、知识结构:在场景图下把同类物体或人物用“小图”呈现出来,并用点表示相应的个数。二、难点1、数数中手口一致,渗透综合、对应统计等思想。2、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的能力。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设计理念编写时间因 为 学 生 在 入 学 前 对10以内的数有所认识和了解,本单元通过美丽的校园(我们的校园),校 内 外 数 量 用 到10以内各数的物体,通过学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认数、读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通过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教育和美育教育。同时根据学生身边活动的内容和情景,提出并数学解决问题,初步体验简单的数据整理,体验校园生活中到处存在数学,初步培养数感,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 题 的 能 力 和“用 数 学”的意识。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学数学的求知欲,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在民主、和 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课后反思.执行时间.主备人.执教者.总 序 第 一L个教案课题一、准备课 数一数共 2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 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重点难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教学策略指导法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按要求观察。(堂堂网出示主题图)1.看!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 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3.学生独立观察。三、汇报。1.学生按1、2、3的顺序汇报,师板书1、2、3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四、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五、汇 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六、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七、作业设计:堂堂网补充练习课件:数一数有几个图形板书设计:准 备 课 数 一 数123456789 10课后反思编写时间.执行时间.主备人.执教者.,总序第 2 个教案课题一、准备课 比多少共 2 课时第 2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 应,知 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 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重点难点1.知 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2.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教学策略尝试法;动手操作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听故事,提问题老 师 讲 三个猪兄弟的故事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 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和 同 样 多。)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 1 题)1、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指 1 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2、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在梨片(5个)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三)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3、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四)、操作(“做一做”第 2 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 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1.第1行摆5个4,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4、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五、作业设计堂堂网:不要数,在多的下面画“0”,在 少 的 下 面 画。六、板书设计:准 备 课 比 多 少_ _ _ _ _ _ _ _ _ _ _ 同样多_ _ _ _ _ _ _ _ _ _ _ 多些_ _ _ _ _ _ _ _ _ _ _ 少些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编写者 执教者 总序第一个教案课题课时第一单元单元计划 A 课型弟_ _ _ _ _ _ _ 珠时教学目标1、通 过 直 观 演 示 和 动 手 操 作,使 学 生 认 识“上”、“下”、“前”、“后”、“左”、“右”的 基 本 含 义,初 步 感 受 它 们 的 相 对 性。2,生 会 用“上”、“下”、“前”、“后”、“左”、“右”描 述 物 体 的 相 对 位 置。3、使 学 生 能 够 在 具 体 情 景 中,根 据 行、列 确 定 物 体 的 位 置。重点难点初 步 感 受 它 们 的 相 对 性 并 描 述 物 体 的 相 对 位 置。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单 元 教 学 内 容:第 一 单 元(位 置)二、单 元 教 材 分 析:“位 置”的 教 学 内 容 具 有 丰 富 性、开 放 性 和 鲜 明 的 时 代 特 点,它是 人 们 更 好 地 认 识 和 描 述 生 活 空 间,并 进 行 交 流 的 重 要 工 具。本单元的 教 学 内 容 设 计 是 根 据 学 生 的 已 有 经 验 和 兴 趣 特 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 的 认 知 顺 序 进 行 编 排。在 各 种 操 作、探 索 的 活 动 中,观 察、感 知、猜 测、感 觉“上、下、前、后、左、右”的 含 义 及 其 相 对 性。在亲身经 历 物 体 的 位 置 关 系 和 变 换 的 过 程 之 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 用 于 生 活,激 发 学 生 探 索 数 学 的 兴 趣,发 展 学 生 的 创 新 意 识,培养学 生 初 步 的 空 间 方 位 观 念。三、单 元 教 学 目 标:1、通 过 直 观 演 示 和 动 手 操 作,使 学 生 认 识“上”、“下”、“前”、“后”、“左”、“右”的 基 本 含 义,初 步 感 受 它 们 的 相 对 性。2、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四、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五、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3 个教案课题二、位置一一上下共 4 课时第 1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在 具 体 的 活 动 中,让 学 生 体 验 上 下 的 位 置 关 系,初 步 培 养 学 生 的 空 间 观 念。2、确 定 物 体 上 下 的 位 置 和 顺 序,并 能 用 自 己 的 语 言 表 达。3、初 步 培 养 学 生 按 一 定 的 顺 序 进 行 观 察 的 习 惯,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 问 题 的 策 略 意 识,使 学 生 在 活 动 中 获 得 积 极 的 情 感 体 验。重点难点能 确 定 物 体 上 下 的 位 置 和 顺 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教学策略探究合作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谈 话 导 入:今 天 我 们 一 起 步 入 神 奇 的 数 学 王 国 吧!请 问:“鼻 子 下 面 是 什 么?”“嘴 巴 上 面 有 什 么”?(可 以是鼻子,眼 睛 等。)小朋友们说的真好,今 天 我 们 就 一 起 来 学 习 上、下。(板 书 课 题:上、下)三、创 设 情 境,理 解 上 下,初 步 培 养 空 间 观 念。1.举 出 生 活 中 有 关 上 下 的 例 子。2、(堂堂网出示大桥)观察画面,体 会 上、下的含义(1)你 们 听 说 过 南 京 长 江 大 桥 吗?谁 能 给 大 家 介 绍 一 下 南 京 长 江 大桥 是 什 么 样 子 的?下 面 我 们 就 一 起 去 南 京 长 江 大 桥 看 一 看,开开眼界,好 不 好?(2)出 示 主题图课件。请 同 学 们 仔 细 观 察:你 发 现 了 什 么?(3)大 家 发 现 了 这 么 多 东 西,真 了 不 起!谁 能 说 出:汽 车 下 面 有 什 么?你 能 像 老 师 这 样 提 出 问 题 吗?3、看 书 第1页,完 成 书 上 的 填 空。四、创 设 活 动,加 深 理 解,促进情感体验1、摆 一 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1)听口令摆一摆先 摆 数 学 书,再 把 数 学 本 放 在 数 学 书 的 下 面,最后把笔盒放的数学 书 的 上 面,并 说 说,谁 在 最 上 面?谁 在 最 下 面?(2)同 桌 合作摆一摆,说一说2、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1)全体起立,从教室中,你能发现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2)你也在教室里,你还能用上下来说你在教室中的位置吗?五、分层活动,巩固理解、增强应用意识1、出示练一练图,让学生观察后说一说2、出示第3题。让学生自由的说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3、确定位置,培养简单的推理能力小红住在小英楼上,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六、总结:今天你们学会了什么?高兴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上、下的知识?七、作业设计:找一找:在生活中体会上下的位置关系八、板书设计:上、下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4个教案课题二、位 置 前后 罂课型教学目标1、学 生 能 在 具 体 的 生 活 实 践 或 游 戏 情 境 中,体 验 前 与 后 的 位 置 与 顺 序。2、能 准 确 地 确 定 物 体 前 后 的 位 置 与 顺 序。3、培 养 学 生 关 于 前 后 的 空 间 观 念。4、培 养 学 生 的 爱 国 主 义 精 神。重点难点1、学 生 能 在 具 体 的 生 活 实 践 或 游 戏 情 境 中,体 验 前 与 后 的 位 置 与 顺 序。2、能 准 确 地 确 定 物 体 前 后 的 位 置 与 顺 序。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创 设 情 境,激发兴趣老 师 请5名 学 生 上 讲 台 排 成 队 列。(5名 学 生 排 成 队 列,其 余 学 生 描 述 其 中一位学 生 的 位 置)三、观 察 讨 论、学习新知1、在 老 师 的 口 令 下,学 生 按 要 求 调 换 位 置,引 导 学 生“()同学在()同 学 前 面,在()同 学 后 面,”“()在 最 前 面”等较规范的 语 言 来 描 述。2、老师用堂 堂 网 出示:小动物赛跑电 脑 演 示:小 鹿、小 狐 狸、小 白 兔,小 蜗 牛 参 加 赛 跑,起 跑 后 不 久,他 们 的 位 置 发 生 了 改 变。(学 生 看 电 脑 观 察 小 动 物 的 位 置 变 化)(暂 停 演 示)问:你 看 到 了 什 么?现 在 跑 在 最 前 面,它后面有哪些小动 物?谁 第 二?小 白 兔 跑 第 几?小 蜗 牛 跑 第 几?问:如 果 比 赛 继 续 进 行,可 能 会 有 什 么 情 况 发 生?四、练 习 巩 固、启发思维1、说一说(1)你 的 座 位 前 面 是 谁?后 面 是 谁?(2)你 前 面 有 几 个 同 学?后 面 呢?你 是 排 在 第 几 位?2、第2页的做一做的第二题,然后全班集体订正。3、请同学们看,现在老师是前面朝你们站着,那么黑板在老师的哪一面?老师在黑板的哪一面?你们在老师的哪一面?(与一名学生合作),他在我的哪一面?(前面)换位置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生同时向左转后再问:现在呢?(后面)师:对,请同学们记住:面朝的方向就是一一前,背对的方向则是一一后师:前与后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五、家庭游戏、知识巩固(1)回家后,帮你的玩具排排队(可以是布娃娃,也可以是不同形状的积木),并向家里人说说他们的前面顺序(2)向家长说说,做课间操时,排在前面和后而的分别是谁?六、作业设计请小朋友回家后结情境给父母说一说生活中的 前、后。七、板书设计前、后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个 教 案课题二、位 置 一 左 右 I:黑 课 型教学目标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认 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重点难点认 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 确 确 定“左右”。“左右”的相对性。教学策略游戏,探究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游戏一:游戏进入新课,感知自身的左、右1.反动作游戏感知相对性。师:我们前面认识了上、下、前、后,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反动作练习的小游戏。大家喜欢做这样的游戏吗?喜欢的请举手。2,寻找身上的好朋友。师:我们都有两只手,左手和右手。(老师背对学生举起)大家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常用左手和右手做哪些事情?(学生举例)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大家找一找,我们的身体上还有这样分左和右的好朋友吗?我们身体上像左手、右手这样的好朋友可真不少呀!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3.机器人游戏,感知身体的左、右。师:下面我们就来做个机器人游戏,我做遥控器,同学们做机器人,我发出指令,比一比哪个机器人做的又快又准。机器人准备好了吗?a.伸出左手摆一摆,伸出右手摆一摆。b.跺跺你的左脚1、2、3,跺跺你的右脚。c.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d.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e.摸摸左耳朵,摸摸右耳朵。f.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g.左眼眨三下,右眼眨三下。游戏二:找邻居,巩固练习1.学生找邻居游戏。师:我们一起来做个找邻居的游戏。谁先说说什么是邻居?在我们的教室里,谁是你的邻居?游戏方法:师任找一位学生A站起。A说:我的前面是(全班同学一起说是B),如果说对了,B站起来说:“答 对 了 。A可以问自己前、后、左、右4个方向的邻居。师 找3 4人,共同做这个游戏。然后每人都找出自己的邻居,告诉同桌。师:每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在以后共处的日子里可要相互团结、相互帮助。2.老师找朋友游戏。师:同学们都找到了自己的邻居,老师也要找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只要符合我要求的就是我的好朋友。a.每排从左数第二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b.每排从右数第三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C.从前面数第四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d.从后面数第一个同学都是我的好朋友。e.从左数第5个,从后数第6个,同时符合这两个要求的是我的好朋友。游戏三:体会左、右的相对性师:我和我的好朋友握握手,现在请一、三、五排同学向后转,全体起立,伸出右手和你对面的同学握握手。好,握着别松开,你发现什么了呢?你的朋友伸的是右手吗?看起来好像不一样呢?为什么?(学生讨论得出:因为我俩是面对面的,所以看上去不一样。)游戏四:左、右相对应练习师:下面我们来做个举手游戏。要求:1.和老师举的一样。2.说出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其中老师先和学生一个方向,然后和学生面对面。小结:我们学习了什么?(左右)对!是表示方向的左和右。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分清左和右,特别是行走时,人注意靠右走。作业设计:1、贴一贴1、走一走板书设计:左、右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6 个教案课题二、位置一一上下刖后左右:黑;课 型教学目标1、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的思维能力。3、培养团结、合作、互助的精神。重点难点根据行列确定某一物体的位置。能用语言去描述某一物体的位置。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自我A 绍,初步感知位置1、谈话引入你想跟动物交朋友吗?对它介绍一下你的位置,它好过去找你。2、小朋友自我介绍,并拿到动物卡。三、创设游戏活动,进一步感知位置1、找座位游戏每个小动物背后都有一个小秘密,(动物卡背后有新座位号)先用你的眼睛找一找你的新座位在哪里,与你的同伴说一说。按卡找座位。2、介绍方法:你是怎么这么快找到座位的?板书课题:位置3、介绍新位置师:你们都有了新的座位,周围有了新的学习伙伴,现在请你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位置,然后请小朋友起来说给大家听一听。3、点名游戏第 6 组 第 3 个站起来!第 2 组 第 1个拍拍手!师:谁愿意像老师这样发令做裁判?5、进一步探究位置相互间的关系师:我们可以看到,每个同学的位置都是不一样的,左右两个同学的座位与你有什么关系?前后两个同学的位置又与你有什么关系呢?(左右同学和我是同一排,前后的同学和我是同一组。)四、练习反馈1、第 1题。教师组织学生游戏,游戏当中教师提出要求,如小东的前面是谁,小云在小华的_ 面。2、第 2 题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第4 位同学请站起来,请 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3、第 3 题附页中的小兔和乌龟贴在图中,再看图讲故事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4、第 4 题(1)教师出示第四题图画,提出要求:请帮小明布置房间。(2)学生先在小组中说,指名在图画板上贴。(3)教育学生要养成自己整理房间的好习惯。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六、作业设计完成课本练习七、板书设计位置:上下前后左右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编写者 执教者 总序第一个教案课题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共 11 课时第_ _ _ _ _ _ _ _ 课时课型教学目标,R点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单元计划一教材简析本 单 元 内 容 主 要 由 两 部 分 组 成。一部 分 是5以 内 各数的认识,另 一 部 分 是5以内各数的加 法 和 减 法。本 单 元 的 安 排 是:先教学 5的 认 识 和 加 减 法,再 教 学0的 认 识 和 加 减 法。这 部 分 内 容,是 数 概 念 中 最 基 础 的 知 识 之 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 的 开 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 过 程,初 步 尝 试 选 择 恰 当 的 方 法 进 行5以 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 数 学 的 用 处 和 体 验 数 学 学 习 的 乐 趣 打 下 扎 实 的 基 础。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学前教育中已经初步认识了 1-5的 加 减 法,在 此 基 础,教 学 本 单 元 内 容 应 该 很 容 易。但 在 规 范 书 写 上 要 加 强 力 度。三 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使 学 生 能 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 用5以 内各数表示物体 的 个 数 和 事 物 的 顺 序,会 区 分 几 个 和 第 几。(2)使 学 生 知 道5以 内数的组成。(3)能 比 较5以 内数的大小。(4)初 步 理 解 加 减 法 的 含 义,会 口 算5以内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通 过 情 境 演 示、动 手 操 作 等 多 种 形 式 的 数 学 活 动,来帮助学生认 识1-5各 数,掌 握1-5的 加 减 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学生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知识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四、教法与学法教师把情境演示与启发教学相结合,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人人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1课时安排教学。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序第2个教案课题、的认识及书写工器课型新授教学H标1、会读、会认、会写15 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2、能 用 1-5 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3、会用5 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重点难点会写1-5 各数,初步建立数感教学策略合作探究法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导入:出示主题画:堂堂网课件出示P14李奶奶家真热闹,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们看到了哪些小动物呀?它们分别有几只呀?三、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认真观察,主动学习1、认识1(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只小狗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3)请你拿出1根小棒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3、认识3(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3)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二)、出示计数器(堂堂网课件出示)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2、3、4、5(全班齐读:正、反读)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三)、教师说,学生操作1、请你伸出4 个手 指 头 2、请你画出3 个三角形3、请你拿出5 个圆片。四、教学写数字1 一一51、教师教拿笔姿势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五:练一练第 2 1 页的第1-4题,学生做在书上(1)学生互评(2)集体评(3)教师评价板书设计:1-5 的认识及书写1、2、3、4、5作业:第 2 1 页的第1 4题,学生做在书上。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8 个教案课题三、比大小 新授教学目标1、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 (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3、掌握自己喜欢的比较方法,并能够进行正确熟练地比较。重点难点建立数感,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比较教学策略自主探究法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复习旧知:(1)昨天我们学习了哪几个数字,你还记得吗?请你说一说。(2)与 4 相邻的两个数是几?3 的后面是几?(3)有谁能够写出1 5 每个数字。请你试一试。三、新知讲授1、出示主题画问: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了什么?还有需要补充的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小猴梨桃 香蕉)343 2从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板书:3=3 32343 等 于 3 3 大于23 小于4(1)教师介绍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2)谁会读,请会读的学生带领大家读(3)你还有其它的比法吗?2、出示第17页下面思考:(1)学生自由看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2)小兔和胡萝卜各有多少?请你一数有谁能够把你数出来的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来?(指名上台写)(3)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52 39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2 9 个教案课题五、1。的加减法:黑 课 型新授教学II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2、正确计算1 0 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3、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往能力等。重点难点重点:学会计算得数是1 0 的加法及1 0 减几的减法难点:理解算式的含义教学策略情境演示和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谈话: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中国足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第一次冲亚洲,进 入“世界杯”。今天我们也来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赛。比一比,哪 组“进球”个数多三、复习铺垫1、各小组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2、师: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四、自主探究1、通 过“看看想想”,探 讨10的加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师生交流:看,球场的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看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师生交流: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师: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4 8页,试着填一填。交流:请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要学习的10的加减法的3组题。10的加减法还有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板书课题)2、通 过“玩玩想想”,探 索10的加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1)独立操作,写算式抛10个花片,根据正反面的情况写出多组算式2)学习小组交流算式、算法3)全班交流,展示成果师逐步得到10的加减法的全部算式激励:小朋友们真行,你们通过自己抛花片,学会了所有10的加减法题。都给自己一个五角星。4)学生上黑板归类整理,即时记忆五、轻松一刻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五、巩固深化1、10加几。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1)同做,师 出“8”生 出“2”等等2)同桌互做2、10减几师: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要来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六、作业设计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七、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糖糖网演示学生独立列式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3 0 个教案课题五、10的加减法练习课 二二鳖 课型第 11 课W新授教学目标1、熟练计算10的加减法算式,加深认识加减法间的联系。2、逐步培养学生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等。重点难重点:熟练计算10以内加减法算式难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情境演示,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创设情景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松鼠今天我们就到松鼠家里云做客吧。课件出示小松鼠三、合作练习1、课件出示松鼠过早看,松鼠妈妈有6颗松子,小松鼠有4颗,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那你能算出来吗?2、你们可真聪明,小松鼠们要出门去采果子了,他们要动脑才能拿到自己的篮子,出示题卡。小松鼠手上的数用10去减,得到的结果就是篮子上的数。比一比,哪个同学做的快?3、小松鼠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出门去,在路上遇到了美丽的孔雀,花孔雀正在整理自己的羽毛。课件出示P68孔雀图请小朋友们开动脑筋算算孔雀身上的羽毛是多少?4、松鼠妈妈和儿子比赛捡松子,捡完了他们摆在地上比谁捡的多。课件出示P68 8独立看图并填空5、P68 7看邻居小白兔在忙啥呢?数一数屋后的冬瓜四、作业设计第.68面的第9、10题 看松鼠来到了学校,你看图中哪些可用7+3=1 0来表示。五、板书设计10的加减法练习一共有多少颗?6+4=10颗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3 1个教案课题五、填未知数共 17 课时第 12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 过 实 际 探 索 和 实 验,更 好 地 理 解 和 掌 握10以内加法和减法。2、熟练根据数的组成填出未知加数3、通过游戏形式培养学生数感P;点难点重 点:学会填未知数难 点:掌握填未知数的方法教学策略情境演示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基础训练1、课件出示10 10 9/?A A A A8 7 3 6 4 5 5 2、猜数老师手里拿了 5个 ,左 手 要 拿 几 个 才 能 组 成10个?三、合作探究同 学 们都很聪明,今天我们就到商场去看看吧1、P70课 件 出 示 盒 子,看 这 个 盒 子 里 有 几 个 格 子?售 货 员 阿 姨 要 往 盒 子 里 放 钢 笔,你 能 算 出 还 要 放 几 支 才 能 放 满 吗?你 是 怎 么 知 道 的?师边听学生说边板书算式7+()=1 0你 是 怎 么 想 的?2、看这里要摆小旗已经摆了 6面,还 要 摆 几 面 才 是8面?6+()=8四、练习五、做一做课件出示1那这个盒子里还差几个?谁能列出算式?这里墙上需要挂水壶,你能很快地列出算式吗?2看图片,还要画几个呢?六、作业设计P71练习十1-3学生做题时,画线时可能会画错,老师在做第一题就引导他们说,想一想,还要画几个?先画。再填空。七、板书设计填未知数10-5=57+(3)=106+(2)=8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 主备人 执教者 总序第3 2个教案课题五、连加、连减共 17 课时第 13 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掌握两步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2、初 步 体 会 计 算 的 变 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算和计算能力2、通 过 操 作,培养学生数感和主动探索积极学习的精神P;点难点重 点:掌握连加算式的计算顺序难 点:理解连加算式的含义教学策略学 生 发 现,情境演示和范例教学法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激趣导入课件出示小鸡这 是 什 么?如 果 让 你 来 养 小 鸡,你 会 怎 样 做?三、合作探究小 明 家 也 养 了 小 鸡,咱 们 到 他 家 去 看 看 吧?(堂 堂 网 出 示 课 件)看 图 上 画 有 什 么?师:小 明 家 是 养 鸡 专 业 户,他 们 家 养 了 很 多 鸡,他的父母靠知识和科技 养 鸡 终 于 办 起 了 这 个 大 型 养 鸡 场,小 明 今 年 才7岁,却已经懂得了帮 父 母 的 忙 经 常 会 帮 着 喂 小 鸡。你 瞧,(课 件 出 示5只 小 鸡,引导学生 说 出:小 明喂了 5只 小 鸡)说 说 图 上 画 有 什 么?课 件 动 画 播 放:又来了 2只,现 在 呢?谁 能 说 出 图 意?为 了 区 别 先 走 的 我 们 通 常 都 用 线 划 掉 来 表 示,师 示 范OO OOOO O O表示再次去掉可以用虚线框起来OO O OOO 0 0板书算式:822想一想:这题应该怎样计算?小组讨论后汇报解法。(若有生说先算2+2 就把8 (2+2)的算式写出来以之对比。2、练习:P73页的做一做右图独立看图,说出图意四、作业设计:第 74页的第5 至 8 题五、板书设计连加、连减糖糖网演示5+2=78-2-2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_ _ _ _ _ _ _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3 3 个教案课题H 汩 A 共 课时五、加减偈口 第1 4 课 时 课 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摆放例题及练习,帮助学生理解计算顺序。2、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3、通过观察交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掌握计算顺序,会计算加减混合式题难点:理解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教学策略情境演示,小组讨论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激趣引入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堂堂网出示)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三、合作探究1、播放动画看:湖里有几只天鹅?演示:又飞来3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演示:又飞走2只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 只,怎么办?又飞走2 只又该怎么办?(1)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2、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演示:先有4 只,飞走2 只,又飞来3 只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四、练习演示:地上有7 个球,抱走3 个,又抱来4 个2、课件演示小鸭图3、游戏:把小动物找家,你能找出哪把钥匙开哪座房子吗?五、作业设计P76做一做六、板书设计加减混合4+3+2=94+3-2+5课后反思编写时间 执行时间 主备人 执教者 总 序 第 3 4 个教案课题五、加减混合练习课 第1黑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通 过 观 察,理解计算顺序2、加 深 理 解 计 算 方 法,增强对计算过程的感受3、通 过 观 察 交 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 点:理 解 图 意,正确列式难 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练习,小组合作教学活动课前、课中反思一、听算练习二、基础练习1、口算3+1+4 6+1+2 1+3+6 10-3-77+2-1 8-3+4 5+2+3 3+0+710-2-5 10-3-6 8+2-3 5+1+43+2+2 8-1-4 9-3-2 10-7+24+4+1 4+1+5 2+3+2 10-5-5三、练习1、每 天 早 上 上 班 老 师 要 坐 车,在 车 上 我 发 现 了 一 些 有 趣 的 现 象,咱 们 去 看 吧。堂 堂 网 课 件 出 示:公汽图一辆车上坐了 4人,先上了 3个 人,又上了 2人,现 在 有 几 人?图 片 出 示P右 图,看 看 下 来 了 几 个 人?是 从 哪 里 下 来 的?又上了几个人?你能说出完整的图意吗?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原来咱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的数学知识啊,以后你们要更仔细地观察,发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