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17章+欧姆定律》2021年单元测试卷八.pdf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 17章+欧姆定律2021年单元测试卷八一.选 择 题(共 28小题)1.利用如图中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3V 不变,分别将5Q、10。、15。、20。、25。的定值电阻R 连入电路,按实验要求测得通过各定值电阻的电流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 乙A.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IV 不变B.当 R 的电阻为10。时,通过R 的电流为0.2AC.电压一定时,电阻和电流成正比D.将 R 从 5。换 成 10。后,应将滑片向右移2.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时所用的电路图,表格中是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序号U/VI/A1.00.202.00.403.00.58A.实验中所用的恒定电阻的阻值是5QB.实验中所用的恒定电阻的阻值是5.06QC.实验过程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不满足欧姆定律D.当恒定电阻上电压为2.0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为0.4W3.小 红 同 学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A.甲、乙的电阻大小关系:R,R z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C.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V 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0.6AD.根据图象可得出结论: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4.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两次的作用是()A.均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B.均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C.前次使电阻R 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后次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D.前次使电阻R 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后次使电阻R 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5.小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 伏,更换5 个定值电阻R。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柯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C.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D.将 R2从 5 欧换成10欧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大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中点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C.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 D.小灯泡L 的亮度变暗7.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其阻值会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用如图石墨烯湿度检测装置监测万石植物园热带雨林区的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减小时,两电表示数I、U 的变化情况 是()A.I、U 均减小C.I 减小,U 增大B.I、U 均增大D.I 增大,U 减小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A i示数变小,电压表V 示数不变B.电流表A 示数变大,灯泡亮度变亮C.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i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和 A i示数之差的比值不变9.常言道:“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如图所示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酒精检测器”的原理图,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驾驶员饮酒后驾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v)传 感 器GA.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传感器两端电压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D.传感器两端电压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1 0.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1和 R2的 I-U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2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R i两端电压为2V 时,Ri=0.4ftC.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D.如图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时,电路总电流为0.4A1 1.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i、R2的 I-U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LA甲乙A.图线A 是电阻R i的 I-U 关系图象B.电源电压为16VC.R i的阻值是20。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1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C.灯泡L 和电阻R 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8 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6A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7 S1-,R1 _1_|-=-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1 3.如图所示是灯泡L 和电阻R 的 I-U 图像,秒A0.8/L0.6-0.4/R0 1 2 3 4A.R 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为20Q不变B.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泡的电阻增大,关B.电流表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灯泡的电阻大小与它两端的电压大小有D.灯泡L 和电阻R 并联在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2V时,干路中电流为0.6A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S i,小灯泡发光,再闭合S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压表示数增大C.小灯泡变暗B.电流表示数变小D.小灯泡亮度不变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R i=8Q,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10。选用电压表量程为。3 V,电流表量程为。0.6A。为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A.02。B.08C C.28。D.8-101116.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1=2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RA.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电流越大B.导体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电流越小C.由 1=卫可知R=U,可知导体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R ID.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来决定的1 7.如图所示电路,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读数为I 单:I 乙=2:3,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A.U 甲:U 乙=2:3B.U 甲:U 乙=2:C.U 甲:U 乙=1:3D.U 甲:U 乙=3:11 8.如图甲是小灯泡L和电阻R的I-U图像,将小灯泡L和电阻R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IV。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S时,电阻R的阻值为5QB.只闭合开关S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0.2AC.闭合开关S和S i时,电压表的示数仍为IVD.小灯泡L的电阻始终为5Q1 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标有“2.5V”的字样,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有一次记录的电流表示数是错误的。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验次数 12345电压/V 0.5 1.0 1.5 2.0 2.5电流/A 0.10 0.14 0.16 0.24 0.28A.第1次实验记录的电流表示数是错误的B.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C.5次实验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最小D.从 第1次到第5次的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左滑动2 0.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丹丹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 U-I的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像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 是()A.图甲是定值电阻的U-I图像,图乙是小灯泡的U-I图像B.由图像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2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均标有“2A20Q”字样,通过哪几个电路图可测出R x的 阻 值()2 2.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B.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移动到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位置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试触法选取合适的量程D.测量时只要测量一组数据即可2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5V不变,小灯泡标 有“2.5V”字样,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乙所示。关于该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 是()电压/V0.51.01.52.02.53.0电流/A0.100.160.200.230.250.27电阻/Q5.06.37.58.710.011.1A.电路图中a 是电流表,b 是电压表B.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8.1Q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40。D.闭合开关后,滑片P 向右移,小灯泡的电阻减小2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R i断路 B.R2断路 C.R i短路 D.R2短路25.如图所示,R i和 R2均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电压表几乎无示数,如果只有R1或 R2一处发生了故障,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 i短路 B.R2短路 C.R i断路 D.R2断路26.小轩写完作业后,关掉自己房间的灯,准备睡觉。熄灯后小轩家里的电路中,()A.总电阻增大 B.总电压增大C.总电流增大 D.总电压、总电流都不变27.一个T 型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Ri=10欧,R2=120欧,R3=40欧。另有一电压 为 100V的测试电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130欧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欧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V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V2 8.如图四个电路中,电源电压U相同,RI300空气质量等级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严重污染3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丝R1的阻值为10U,R2的阻值为5C。当开关S 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1)通过R i的电流;(2)R i两端的电压;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 第 17章+欧姆定律2021年单元测试卷八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共28小题)1.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保持3 V不变,分别将5。、10。、15。、20。、25。的定值电阻R连入电路,按实验要求测得通过各定值电阻的电流描绘出如图乙所示的图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I V不变B.当R的电阻为10。时,通过R的电流为0.2AC.电压一定时,电阻和电流成正比D.将R从5。换 成10Q后,应将滑片向右移【解答】解:A、根据图乙可知,当电阻为5Q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5A;由1=旦可得,电压表的示数:U=1R=O.5A X 5C=2.5V,故A错误;RB、根据图乙可知,当R=10Q时,通过的电流为0.2 5 A,故B错误;C、由图像可以得出:在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但不能说电阻和电流成反比,故C错误;D、将R从5。换 成10。后,电阻分得的电压会变大,为了保证定值电阻R两端电压不变,所以需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即增大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故将滑片向右移动,故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间的定量关系时所用的电路图,表格中是实验时记录的部分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序号U/VI/A1.00.202.00.403.00.58B.实验中所用的恒定电阻的阻值是5.06QC.实验过程中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不满足欧姆定律D.当恒定电阻上电压为2.0时,它消耗的电功率为0.4W【解答】解:AB、由第一次实验知,电阻的阻值R=U=L Y _=5。,由第二次实验知,I 0.2A电阻的阻值R=u=2 业=5。,由第三次实验知,电阻的阻值R=U=0Y-5.2 0I 0.4A I 0.58A前两次的电阻是相同的,最后一次可能是因为电压表或电流表读数有误差造成电阻测量不准确,故恒定电阻的阻值为5 Q,故 A 正确,B 错误.C、实验中用电器是纯电阻电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满足欧姆定律,故 C 错误。D、当恒定电阻上电压为2.0时,电流是0.4A,则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P=UI=2.0VX0.4A=0.8 W,故 D 错误。故选:A3.小 红 同 学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时,作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1 2 3 u/VA.甲、乙的电阻大小关系:R 甲 RzB.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C.将甲、乙两导体并联接到电压为2V 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0.6AD.根据图象可得出结论:同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成正比【解答】解:A、当甲乙两端电压都为2 V 时,I 甲=0.4A,I=0.2A,I 甲 1乙,根 据 I=旦 知:R 甲 V R 乙,故 A 错误;RB、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所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的阻值不变,故 B 错误;C、当甲、乙两导体并联后接到电压为2V 的电源上时,U 甲=U =2 V,由图知I 甲=0.4A,I 乙=0.2 A,干路电流:1=1 甲+1 乙=0.4A+0.2A=0.6A,故 C 正确;D、根据数据和图象得出的结论是:同一导体,电阻一定,通过它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 D 错误。故选:Co4.在研究电流跟电压及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两次的作用是()A.均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B.均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C.前次使电阻R 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后次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D.前次使电阻R 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后次使电阻R 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解答】解: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要改变导体的电阻值,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所以前后两个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不完全相同。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是使电阻R 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然后用电流表记录对应电压下的电流值,通过多次实验,来总结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而在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的关系时,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通过更换几组不同的定值电阻,记录下对应的电流值,来总结导体中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故选:C。5.小柯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像。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柯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 伏不变C.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时,电阻与电流成反比D.将 R 2 从 5欧换成1 0 欧后,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大【解答】解:A、根据图乙可知,该同学研窕的是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故 A错误;B、由图乙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 o=I R=O.1 AX2 5 f t 2.5 v;U oz=0.5 A X 5 Q=2.5 V,故 B 错误;c、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故 C错误;D、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将定值电阻由5。改接成i o n 的电阻,电阻增大,其分得的电压增大;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实验中应控制电压不变,即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应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由分压原理,应增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所以滑片应向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 V,故 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开关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右滑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A.电流表A i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C.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 D.小灯泡L 的亮度变暗【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和灯泡并联,电压表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电源电压),电流表A i测干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灯泡支路的电流;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因为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即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灯泡亮度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变阻器支路的电流变小;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小;综上所述,B 正确。故 选:B。7.用石墨烯制成的湿敏电阻,其阻值会随湿度的增大而增大。用如图石墨烯湿度检测装置监测万石植物园热带雨林区的空气湿度,当空气湿度减小时,两电表示数I、U 的变化情况 是()A.I、U 均减小C.I 减小,U 增大B.I、U 均增大D.1增大,U 减小【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o与湿敏电阻R 串联,电压表测R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因湿敏电阻的阻值会随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当空气湿度减小时,R 的阻值减小,其分担的电压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由 1=卫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故RD 正确。故选:D。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忽略灯丝电阻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A1示数变小,电压表V 示数不变B.电流表A 示数变大,灯泡亮度变亮C.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i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和 A i示数之差的比值不变【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 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AB、因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以,滑片移动时,电压表V 的示数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灯泡支路的电流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由 I=U 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 i示数变大;R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A 的示数变大,故 AB错误;C、根据R=ll可知,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i示数的比值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I阻,因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则该比值变小,故 C 错误;D、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可知,电流表A 和 A i示数之差为通过灯泡的电流;根据R=旦可知,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和 A i示数之差的比值为灯泡的电阻(忽略灯丝电I阻的变化),则该比值保持不变,故 D 正确。故选:D。9.常言道:“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如图所示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的“酒精检测器”的原理图,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驾驶员饮酒后驾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传感器A.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C.传感器两端电压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D.传感器两端电压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可知,定值电阻Ro与传感器的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题意可知,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时,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 1=卫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B 错误;由 U=1R可知,定值电阻Ro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因为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而电源电压不变,所以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小,故 B 错误;因传感器两端的电压变小,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所以传感器两端电压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小,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Co1 0.如图甲所示是电阻R i和 R2的 I-U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阻R2为定值电阻B.当电阻R i两端电压为2V 时,Ri=0.4QC.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路电流为0.2A时,电路总电阻是15QD.如图丙所示,当开关闭合,电源电压为2V 时,电路总电流为0.4A【解答】解:A、根据图甲可知,通 过 R1的电流与R i两端电压成正比,因此R i为定值电阻,通过R2的电流与R2两端电压不成正比,因此R2的阻值是变化的,故 A 错误;B、由图甲可知,当电阻R1两端电压为2V 时,通 过 R1的电流为0.4 A,由 1=旦可得,RR i的阻值:RI=2V=5 C,故 B 错误;Il 0.4AC、根据电路图乙可知,Ri、R2串联,因串联电路处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R2的电流为0.2 A,由图甲可知,此时R2两端电压为 2 V,则此时R2的阻值:R2=-=1 0 1 1,I2 0.2A因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所以电路的总电阻:R=RI+R2=5C+IOC=1511,故 C 正确;D、根据电路图丙可知,Ri、R2并联,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Ui=U2=2 V,由图甲可知,此时通过它们的电流:I1=0.4A,12=0.2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路的总电流:I=I1+I2=O.4A+0.2A=0.6 A,故 D 错误。故选:Co1 1.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从右端滑到左端的过程中,Ri、R2的 I-U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甲乙A.图线A 是电阻R i的 I-U 关系图象B.电源电压为16VC.R i的阻值是20。D.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30Q【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 i与 R2串联,电压表V i测 R i两端的电压,V2测 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当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R i两端的电压最大,R2两端的电压为0,由图象可知,A 为滑动变阻器R2的 I-U 关系图象,B 为电阻R i的 I-U 图象,故 A 错误;(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 I-U 图象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I=0.2A,R i两端的电压Ui=4V,R2两端的电压U2=14V,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电压:U=UI+U2=14V+4V=1 8 V,故B 错误;由 1=且可得,定值电阻R i的阻值:&=1 1=_ 纥=20。,RI 0.2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2 1=J L=7 0 1,故 C 正确,D 错误。I 0.2A故选:Co1 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不变C.电流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解答】解:由图可知,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当滑片右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小,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U=IR 可知,定值电阻R 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也变大,故 C 正确,ABD错误。故选:Co1 3.如图所示是灯泡L 和电阻R 的 I-U 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 为定值电阻,其阻值为20Q不变B.灯泡两端电压增大时,灯泡的电阻增大,说明灯泡的电阻大小与它两端的电压大小有关C.灯泡L 和电阻R 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8 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6AD.灯泡L 和电阻R 并联在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2V时,干路中电流为0.6A【解答】解:A,由图可知,R 的 U-I 图像是正比例函数,因此电阻R 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为:R=U=3 _=1 0 Q,故 A 错误;I 0.4AB、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增大,则灯丝温度升高,电阻与温度有关,因此电阻增大,故 B 错误;C、若电源电压为U=8 V,电路中的电流为I=0.6 A,由图可知此时灯L 两端的电压为 UL=2V,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R 两端的电压为:UR=U-UL=8V-2V=6V,则 R 的电阻为 R=.U j=6V=R Q,即 R=R=IO。,I 0.6A因此灯泡L 和电阻R 串联在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为8 V,则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故 C正确;D、并联电路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图可知,当电源电压为2V 时,通过R 的电流为 0.2 A,通过L 的电流为0.6A,则干路的电流为:I=IR+IL=0.2A+0.6A=0.8A,故 D 错误。故选:Co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闭合S i,小灯泡发光,再闭合S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A.电压表示数增大 B.电流表示数变小C.小灯泡变暗 D.小灯泡亮度不变【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 i时,电路为灯泡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A、再闭合S2时,灯泡与定值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电压表测量电源的电压;由电源两端的电压恒定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 A 错误;BCD、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通过灯泡的电流不变,灯泡的亮度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 BC错误,D 正确。故选:D。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R i=8Q,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lOfto选用电压表量程为0 3 V,电流表量程为。0.6A。为保证电路安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1 SA.0 2Q B.0 8Q C.2 8。D.8-100【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 i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总电流。当电流表示数为Ii=0.6A 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阻R i两端电压:UI=L RI=0.6AX8Q=4.8V,因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2=u -U i=6 V -4.8 V=1.2 V,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最小为:3冲橙=2。;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U 2 =3 V时,R i 两端电压为 Ui =U-U2 =6 V-3 V=3 V,电路电流为:I=U=3VRl 贰=0.3 7 5 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大为: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80故C正确。故选:C。16.对于欧姆定律的公式1=旦的理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RA.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电流越大B.导体电阻越大,通过导体电流越小C.由1=且可知R=U,可知导体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R ID.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来决定的【解答】解:A、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电压越大,通过导体电流越大,故A错误;B C、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 关,故B C错误;D、由I=U可知,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和它的电阻来决定的,故D正确;R故选:D。17.如图所示电路,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两电流表读数为I甲:I乙=2:3,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则两电压表的读数()A.U 甲:U 乙=2:3B.U 甲:U 乙=2:IC.U 甲:U 乙=1:3 D.U 甲:U 乙=3:1【解答】解:若甲、乙均为电流表时,断开开关S,R i和 R2并联,甲电流表测量通过R2的电流,乙电流表测量通过R i和 R2总电流,已知I 甲:I 乙=2:3,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12:h=2:1,即 Ri:R2=2:1;若甲、乙均为电压表时,闭合开关S,R i和 R2串联,通过的电流相同,即 支=女,Ri:R1 R2R2=2:1,所以 U2:U i=2:1,甲测量R i和 R2两端的总电压,乙测量R2两端的电压,所以甲、乙电压表示数之比为3:1,故 D 正确。故选:D。1 8.如图甲是小灯泡L 和电阻R 的 I-U 图像,将小灯泡L 和电阻R 接入图乙所示的电路中,只闭合开关S时电压表的示数为IV。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 乙A.只闭合开关S 时,电阻R 的阻值为5CB.只闭合开关S 时,通过电阻R 的电流为0.2AC.闭合开关S和 S i时,电压表的示数仍为IVD.小灯泡L 的电阻始终为5。【解答】解:A、根据图甲可知,通 过 R 的电流与R 两端电压为正比关系,因此R 为定值电阻;由图甲可知,当电阻R 两端电压为4V 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0.2A,由 I=U 可知,定值R电阻R 的阻值:R=H=_ 纥=20。,故 A 错误;I 0.2AB、根据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S时,定值电阻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灯泡两端电压,由图甲可知,当灯泡两端电压为I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 A,由于串联电流中处处电流相等,所以通过定值电阻R 的电流也是0.2 A,故 B 正确;C、根据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S 和 S i时,定值电阻R 被短路,电路为R 的基本电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串联电路两端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大于 I V,故 C 错误;D、根据图像中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与灯泡两端电压不成正比,因此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不是始终为5 C,故 D 错误。故选:Bo1 9.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标有“2.5V”的字样,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有一次记录的电流表示数是错误的。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试验次数12 3 4 5电压/V0.51.0 1.5 2.0 2.5电流/A0.100.14 0.16 0.24 0.28电阻/。A.第 1 次实验记录的电流表示数是错误的B.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C.5 次实验中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最小D.从 第 1 次到第5 次的实验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逐渐向左滑动【解答】解:(1)由表格数据,根据欧姆定律分别计算5 次实验灯泡的电阻:R l=T T=Hl=5 f t!R2=导出5血 3煤=9-R4*=2 OV48.33C;R5=H1=2.5V.8.9 3 c;0.2 4 A I5 0.2 8 A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灯泡实际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电阻也越大,所 以 1 到 5 次实验灯泡电阻应逐渐增大,但第3 次实验中电阻比第4、5 次电阻大,所以第3 次实验测得的电流是错误的,故 AC错误;(2)这 5 次实验中灯泡电阻本就不同,不能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减小误差,故 B 错误;(3)由表中数据知,从 第 1 到第5 次实验中,灯泡两端电压不断增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知,应减小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从而减小变阻器分得电压,所以滑片应逐渐向左滑动,故 D 正确。故选:D。2 0.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丹丹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分别画出了 U-I 的图像,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像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 是()A.图甲是定值电阻的U-I 图像,图乙是小灯泡的U-I 图像B.由图像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解答】解:A、根据图甲可知,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因此该电阻为定值电阻,所以图甲是定值电阻的U 7 图像,则图乙是灯泡的U-I 图像,故 A 正确;B、由图像甲可知,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 B 正确;C、由乙图可知,电流与电压不成正比,且电压变化比电流变化快,所以灯泡电阻逐渐增大,灯泡电压和电流越大,其实际功率越大,温度越高,由此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故 c正确;D、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不能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减小误差,是为了寻找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故 D错误。故选:D。2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上均标有“2 A 2 0 Q”字样,通过哪几个电路图可测出R x 的 阻 值()【解答】解:(1)由甲电路图可知,R x和滑动变阻器串联,当滑片移到最左端时,电路为R x的基本电路,用电流表测出电路中的电流L,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U=I iR x;当滑片移到最右端时,Rx 和滑动变阻器串联,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R=2 0 C,由电阻的串联可知电路的总电阻R.B=RX+2 0 C,用电压表测出此时电流中的电流1 2,电源的201,电压为U=l 2(R x+2 O D;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I iR x=l 2(R x+2 O Q),即 R x=.Ii-Io(2)由乙图可知,R x和滑动变阻器并联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滑动变阻器支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时,无法测出通过R x的电流,所以此电路不能测R x的阻值.(3)由丙图可知,电路为R x的基本电路,当滑片移到最左侧时,电压表测R x 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R x的阻值。故选:A o2 2.在测量电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B.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移动到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位置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试触法选取合适的量程D.测量时只要测量一组数据即可【解答】解:A、测量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R=U),A正确;IB、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将变阻器最大电阻连入电路中,即将变阻器连入电路时,滑片应移动到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的位置,B正确;C、在无法估计被测电压、电流的大小时,应采用试触法选取合适的量程,C正确;D、为减小误差,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D错误。故选:D。2 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已知电源电压恒为4.5 V不变,小灯泡标 有“2.5 V”字样,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乙所示。关于该同学的实验,下列说法不合理的 是()电压/V0.51.01.52.02.53.0电流/A0.1 00.1 60.2 00.2 30.2 50.2 7电阻/。5.06.37.58.71 0.01 1.1A.电路图中a 是电流表,b是电压表B.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8.1。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4 0。D.闭合开关后,滑片P向右移,小灯泡的电阻减小【解答】解:A、读图可知,a 串联在电路中,则 a 是电流表,b与灯泡并联,则 b是电压表;故 A正确;B、已知灯泡标有“2.5 V”字样,则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 V时正常发光,由表格可知当U=2.5 V时,电流为I=0.2 5 A,电阻为1 0。;故 B错误;C、由表格可知刚闭合开关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1 A,灯丝电阻RL I=5 Q,由 I=U可得:R总电阻R;=卫-=生 里=4 5。,根据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可得:1 1 0.1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沛 或 大=R破 大-RLI=45H-50=40。;故C正确;D、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当滑片P向右移,滑动变阻器滑片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电流变小时灯泡的电阻变小;故D正确。故选:B。24.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A.Ri断路 B.R2断路 C.Ri短路 D.R2短路【解答】解:由图可知,闭合开关后,Ri和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一段时间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都变大,说明此时电路是接通的,即不存在断路故障,故AB错误;若Ri短路,则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其示数变大;此时电路中电阻减小,电流会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题意,故C正确;若R2短路,则电压表测量的是一段导线两端的电压,其示数变为零,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Co25.如图所示,Ri和R2均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电压表几乎无示数,如果只有R1或R2一处发生了故障,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i短路B.R2短路C.R i断路D.R2断路【解答】解:由电路图知,闭合开关S,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R i两端电压。闭合开关S,电流表指针明显偏转,说明电路为通路,即没有断路,故 CD错误;若 R i短路,则电压表也被短路,电压表无示数,电路为R 2 的简单电路,有电流通过R 2和电流表,则电流表有示数,符合题意,故 A正确;若 R 2 短路,电路为R 1 的简单电路,有电流通过R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