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氨及氢气安全考试题.pdf
液氨及氢气安全考试题库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液氨及氢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一、填 空 题(每 空1分)共130分。1、液氨理化特性,液氨又称无水氨,是 一 种(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气化挥发。液氨挥发生成氨气,氨 气 属 于(有毒)、易燃、(易爆)气体,其在空气中爆炸极限值,爆炸下限%(V/V):(15.7%),爆炸上限%(V/V):(27.4%),沸点为(-3 3.5 C),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泄漏物质可导致(中毒),对眼、黏膜或皮肤有刺激性,有(烧伤)、(冻伤)危险。2、氨区围墙上均标有“氨区重地、(严禁烟火)”氨 区 周 围(30)米范围内严禁堆放易燃易爆等杂物,氨区现场动火应严格执行动火工作制度,办理一级动火票。3、氨站应配备适合的(消防器材)和(泄漏处置)应急设施。4、氨站所有电气设备均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爆)电气设备。由于氨对铜有腐蚀作用,凡有氨存在的设备、管道系统不得有(铜)和(铜合金)材质的配件。5、氨区应设置(风向标),便于氨泄漏时人员判断选择(逆风)风向逃生。6、氨站范围内属于静电导体的物体必须(接地)。进入氨站,不 得 携 带(打火机)、(火种)等,(手机)、摄像器材等非防爆电子设备必须(关机),或 将(手机)、摄像器材、火种等存放在氨站门外(指定地点)。7、进入氨站的车辆需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安装阻火器等)、并 经(有关部门)批准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方可进入。8、氨站内操作、检修时使用能有效防止产生(火花)的专用工具。如必须使用钢制工具时,应 涂 上(黄油)或采取其它措施。9、氨站所有检修施工人员在进入氨站内施工前,须 经(安全教育)并 办 理(安全技术交底)等相关手续后,在有关人员的监护下进行施工,作业期间监护人员不得(离岗)。10、进入氨站的人员,禁止穿带有(铁钉)、(铁掌)等 易 产 生(火花)的鞋类和着(化纤类)服装;进站前应在围墙大门外触摸(静电释放器)释放人体静电。11、液氨储罐应有(两点接地)的静电接地设施,所有静电接地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并建立档案。12、氨站及硝区均设有氨检漏仪,应 具 备(远传报警)和(就地警报)功能。1 3、液氨使用和储存应避免的条件:高温、高压、(火种)、热源。1 4、氨气浓度在(3 0)ppm 并持续时间4 5 m i n 是工作环境空气卫生标准。1 5、氨站系统液氨设备检修开工前 应 用(氮气)进行置换合格并泄压后,方可进行检修工作,与系统的隔绝点需挂(“严禁操作”)标示牌,加装带手柄堵板,确保安全可一 1一靠。1 6、发现系统存在泄漏时,应使用便携式(漏氨检测仪)查漏,禁 止(明火)查漏。1 7、氨站设备系统中的缓冲罐、蒸发器、液氨储罐及管道上的压力表、测温表应每(半年)校验一次,安 全 阀 应(年)至少校验一次。1 8、卸氨过程中应观察氨罐的(压力)和(液位)上升情况,控制氨罐液位不超过(8 0%),压力不超过(1.6 M pa),温度不超过(4 0)。1 9、卸氨操作时,值班人员和押运人员均需佩戴好(安全帽)、(防护用品),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2 0、液鼠罐车检验间隔是:每(6年)进 行 1 次全面检验,每(一年)进 行 1 次年度检验2 1、在泄漏范围不明的情况下,初始隔离距离至少(1 5 0m),然 后 进 行(气体浓度)检测,根据有害气体的实际浓度,调整隔离和疏散距离,严 格 限 制(无关人员)进入。2 2、氨泄漏引起着火时,不可盲目扑灭火焰,必 须 遵 循(“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首先设法切断(气源),再灭火。若不能切断气源,则(禁止扑灭)泄漏处的火焰,必 须 用(喷水)进行冷却。2 3、当液氨与皮肤接触时,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并迅速就医。2 4、当液氨与眼睛接触时,应 立 即(提起眼睑),用 大 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眼睛至少(1 5 mi n),并迅速就医。2 5、在氨区、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迅速向(值 长)、应急办公室等报警,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 立(5 0 0)米警戒区,并实行交通管制。2 6、涉及液氨使用工艺过程操作及液氨(自动化仪表)、(安装)、(维护)等作业人员应严格按照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取 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2 6、液氨储罐区应采取防止环境污染措施,泄漏或含氨废水必须经过(工 艺 处 理),(达标排放)。2 7、氨设备、输送管道等应标出(明显颜色),并对管内介质流向做出(明显标志),以利操作和事故处理2 8、液氨金属管道除需要采取(法兰)连接外,均 应 采 用(焊接)2 9液氨罐车进厂时,应 由(专人指引),按 照(规定行车路线)行驶,在(指定地点)停车或等待。3 0、接卸作业,操作员应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格执行接卸安全操作规程,开关阀门 应(缓慢进行),罐车应在固定位置停泊,发 动 机(熄火),对车辆采用有效的制动措施,规 范 接 好(接地线)。3 1、接卸时应对(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密封件)(快速切断阀门)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 3 2、接卸中,随时观察罐体外观有无(变形)(泄漏)(压力)(温度)急剧变化及其他异常现象。3 3、企业必须针对液筑储存、接卸环节可能发生的(泄漏)(火灾)(爆炸)等事故,编 制 专 项(应急救援预案)。3 4、防护器材应放在(安全)、(便于取用)的地方,并且有专人负责保管,建立台账,定期校验和维护。3 5、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启 动(应急救援预案),当泄漏影响周边居民人身安全时,应立即报告,并协助组织人员(向上风口)转移。3 6、液氨储罐区主要参数,包括罐内介质的(液位)、(温度)、(压力)等,应具备(实现远方监视)和(高、低限报警)功能。3 7、氢气是无色并且(密度)比 空 气(小)的气体,在各种气体中,氢气的密度最小。标准状况下,1 升氢气的质量是0.0 8 9 9 克,比 空 气(轻)得多。3 8、氢 气 为(无色)、(无嗅)、(无味)、(无毒),是 一 种(易燃)(易爆)气体,闪点:(4 0 0);爆炸下限:(%V/V)(4.1%),爆炸上限(%V/V):(7 4.1%)。3 9、氢 气 属 于(C类)火灾,发生火情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4 0、制氢室着火时,应立即停止(电气设备)运行,切 断(电源),排 除 系 统(压力),应 用(二氧化碳灭火)并 用(石棉布)密封漏氢处不使氢气逸出,或采用其他方法断绝气源。二、选 择 题(多项选择,每 题2分,选 对1个得0.5分,错选不得分)共40分1、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运行检修规程,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选用的液氨储存、接卸装置和设施,应 做 到(ACD)。答:A安全可靠B布置合理C技术先进D及时淘汰国家明令禁止的工艺和设备设施。2、液氨储罐区主要参数,包括罐内介质的液位、温度、压力等,应 具 备(AB)功能。答:A、实现远程高限、低 限报警B实时远方监视和监测C远方灭火装置和液位报警D实时远方监视和火警报警3、液氨储罐区醒目位置应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注 明(ABCD)等;同时设置管理制度牌,对罐区出入、液氨接卸、维护作业等进行规定。答:A液氨的特性B危 害 防 治C现场泄漏应急处置措施D报警电话4、液氨储罐区、接卸场所应设置(C)氨气体浓度报警仪和视频监控系统;氨气体浓度报警和视频信号应传输至本单位的控制室(值班室)。答:A固 定 式B移 动 式C固定式和移动式5、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氨储罐,应 按 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40号令)要求做出重大危险源(ABCD)工作。答:A辨 识B评 估C登记建档D备案6、液剑运输的(ACD)原则上应保持相对固定。答:A车 辆B行驶路线C驾 驶 员D押运员7、液罐车等待停车位置应避免阳光直晒,并与 其 他(BCD)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答:A房 屋B车 辆C热 源D危险场所一 3 8、接卸中随时观查罐体外观有无(AB),压力、温度急剧变化及其它异常现象。答:A变 形B泄 漏C腐 蚀D裂纹9、每季度液氨使用、接卸等生产岗位及专责负责人应进行一次(ACD)等穿戴的演练,并做好记录。答:A防毒面具B匆浓度检测仪C正压式呼吸器D防护服10、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液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并对演练结果进行评审,及时(ACD)。答:A修订规章制度B加强宣传工作C完善相关应急措施D补充相关应急救援物资。1 1、加强氨站设备系统检查和维护管理,防止液氨泄漏。应定期进行(A B CD)的检查试验,做好试验记录,保证其始终处于完好投用状态。答:A 氨气泄漏自动报警B降温水喷淋系统C 消防喷淋系统D 灭火器材1 2、氨站气体置换的原则(A B D)A、用氮气置换氨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氨气含量不得超过3 0 P p m (体积浓度)。B、用压缩空气置换氮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1 8 2 2%。C、用氮气置换压缩空气时,应测定排放点氧含量小于4%。D、运行进行氮气置换操作必须按照 氮气置换操作卡要求进行操作。1 3、氨站管道垫片禁止使用(A CD)。氨站内施工、检修工作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明火和其它激发能源。A、橡 皮 垫 B、聚四氟乙烯垫C、塑 料 垫 D、铜垫1 4、进入厂区的液氨罐车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方 可 进 入(A B CD)A、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进出口阀、手动放空阀、压力表经过校验并有铅封。色别、标志必须清楚B、静电接地装置要完好。C、罐车必须专用,不得混装。D、罐车必须随车携带定期检验的合格证书。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留储罐,应 按 照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4 0 号令)要求做出重大危险源(A B CD)工作。A、辨 识 B、评 估 C、登记建档D、备案1 6、进入制氢室和氢罐区。因工作需要进入制氢站的人员应实行登记准入制度,所有进入制氢站的人员应(A B D)A应关闭移动通讯工具B严禁携带火种、C穿带铁钉的鞋D应先消除静电。为了防止因阀门不严密发生漏氢气或漏空气而引起爆炸,应做好下列措施:(A C)A、当发电机为氢气冷却运行时,置换空气的管路必须隔断,并加严密的堵板。B、当发电机为空气冷却运行时,将空气的管路隔断,并加装严密的堵板。4 C、当发电机为空气冷却运行时,补充氢气的管路也应隔断,并加装严密的堵板D、当发电机为空气冷却运行时,补充氢气的管路也应隔断即可。18、氢气灭火方法正确的是(ABC)A、切断气源。B、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C、氢火焰肉眼不易察觉,消防人员应佩戴自给式呼吸器.D、穿普通衣服进入现场,但注意防止外露皮肤烧伤。19、进入制氢站应遵守规定,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BCD)A、进入制氢站应将身上的火种放置于室外的火种箱内,方能许可进入。B、进入制氢站应将手机关闭,并放火种箱内。C、制氢站不允许进行明火作业,如必须要进行时,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并在其安全措施完善后方能进行,且要在5m以外进行。D、进入制氢站的人员应先除去身上静电后方能进入。20、氮气置换法应符合下列要求(BCD)A、氮气中含氧量不得超过5%。B、置换必须彻底,防止死角末端残留余气。C、置换结束,系统内氧或氢的含量必须连续三次分析合格。D、氮气中含氧量不得超过3%。二、判断题:(每 题1分)共30分1、氨站作业人员只要经过培训,熟悉系统,熟悉液氨物理、化学特性和危险性,既可以上岗作业(X)。2、由于工作需要,将氨站靠氢站侧的道路设置围墙,留一道门进入,保证人员能正常出入即可,三个月工作完成后再进行恢复。(X)3、外来参观人员进入氨站需经主机运行主管领导的批准手续并派专人陪同,并履行进出登记手续。(J)4、公司领导、安环部的领导需进氨站检查工作时,因为是领导,随时可以进出。(X)5、液氨储罐应装设防雷装置,防雷装置应每半年检测一次,并建立设备档案。(义)6、液氨储罐温度应低于60,并有温度高报警和自动联锁喷淋降温,保证储罐的安全使用。(X)7、为了能够提高液氨储罐的使用率,液氨储罐充装量可以充装储罐总容积的100虬(X)8、氨储罐系统经过检修后,应进行气密性试验,不合格严禁投入使用。(V)9、氨站内所有涉及动火的检修工作办理“二级动火工作票”即可工作。(X)10、在匆区内进行动火作业时所用的氧气瓶、乙快发生器或电焊机应置于室外,严禁一5 发生火灾事故。(J)11、卸氨前应连接静电接地,准备好消防器材,检查附近的消火栓内有消防设施即可,不必检查消防喷淋系统的水压及洗眼器完好情况。(X)12、进行卸氨时,驾驶员可以在罐车驾驶室休息(X)。13、液氨轻微泄漏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氨气泄漏源,防止氨继续外漏。(J)14、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应立即采取局部或全部断电措施,组织人员进行扑救,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15、压力表的刻度盘上为了美观,不应当在表盘划最高工作压力红线。(义)16、液氨接卸完毕后,应静置10分钟后方可拆除静电接地线。(J)17、液匆储罐区围栏(围墙)设计应满足事故紧急情况下围栏(围墙)内人员快速、安全撤离,必须至少在2个方向上设置逃生出口。(J)18、液氨接卸应避开夜间进行。(J)19、液氨接卸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和企 也接卸操作人员等相关人员必须在现场。(V)20、液氨接卸应采用金属万向管道充装系统,禁止使用软管接卸。(V)21、氢气难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V)22、在101千帕压强下,温度-252.87时,氢气可转变成雪状固体;-259.1 C时,变成无色的液体。(X)23、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仅在高浓度时,由于空气中氧分压降低才引起缺氧性窒息。在很高的分压下,呈现出麻醉作用。(J)24、在发电机内充有氢气时或在电解装置上进行检修工作,应使用铜制、钢制的工具。(X)25、室内必须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现(体积比)下同。326、制氢站应有防雷措施,独立避雷针应有独立的接地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测试,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干4C.(V)27、氢气管道上应设放空管、取样口和吹扫口,其位置应能满足管道内气体吹扫、置换的要求。(J)28、水不能碰触电解槽,电解槽上不能有杂物和灰尘,可以用两只手分别接触到两个不同的电极上。(X)29、氢气系统运行时,不准敲击,不准带压修理和紧固,不得超压,严禁负压。(J)30、制氢和供氢的管道、阀门或其他设备发生冻结时.,应用蒸汽或热水解冻,都不能解冻时可以用火烤。(X)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