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 资源ID:89825459       资源大小:14.01M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

    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A,18世 纪 末 B、19世 纪 末 C,18世纪中期D、19世纪中期2、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成熟时期所对应的年代是()。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以后3、美国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4、美国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 9 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5、20世纪6 0 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A、桑 代 克 B、斯金纳C、华 生 D、布鲁纳6、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了 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斯 金 纳 B、布 鲁 纳 C、华生D、桑代克7、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 生 B、桑 代 克 C、布鲁纳D、加涅8、1924年我国第一本 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 行 知 B、蔡 元 培 C、潘 菽 D,廖世承9、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18671869年出版了(),对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乌申斯基因此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二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D、教育心理学大纲10、世界上第一部以 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俄国的()1877年出版的 教育心理学。A,卡普杰列夫B、乌申斯基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11、()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A、教 学 环 境 B、教 学 过 程 C、教 学 媒 体 D、教学手段12、()在 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 0 年代以来的研究成果。A、布鲁纳B、皮亚杰C、维果斯基D、乌申斯基13、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分支来进行研究,反对把普通心理学的成果简单的移植到教育心理学,并创立了心理学的“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并从这一理论出发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观点,他是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A、维 果 斯 基 B、布 隆 斯 基 C、鲁 宾 斯 坦 D、列昂节夫14、确立了心理与活动相统一的原理,认为心理过程不但在活动中表现出来,而且也是在活动中形成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A、鲁 宾 斯 坦 B、维 果 斯 基 C、布 隆 斯 基 D、列昂节夫15、在教育心理学中,()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A、教 学 内 容 B、教 学 媒 体 C、教 学 环 境 D、评价/反思过程16、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17、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教 学 媒 体 B、教师C、学生D、教学环境1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任何教学都必须通过它起作用。A、教师B、教 学 环 境 C、学生D、学校领导19、一般认为,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以190 3 年 教育心理学的出版为标志,其作者是(A、华生B、桑 代 克 C、布鲁姆 D,詹姆士20、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过程B、学习过程C、评价过程D、反思过程2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A、学 生 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E、教学环境22、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管理过程E、互动过程1.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A,如何教B、如何评价C、如何学D、如何管理E、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1、B 2、C3、C 4、D5、D 6、D 7、B 8、D 9、B 10、A l l、C12、A 13、A14、A 15、C 16,C 17、B18、C 19、B 20、B 21、ABCDE 22,ABC 23、ACE 2 4,ACDE 2 5、BD 26、ABCDE 27、ABDE 28、BE 29、AB CDE 30、BC E 31、ABC 32、ABCDE 33、ABCD E 34、ABCD2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涉及A、敬 业 精 神 B、职 业 素 养 C、专 业 知 识 D、专 业 技 能 E,教学风格25、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哪些方面而影响学与教的过程?()。A、年龄差异B、群体差异C、智力水平D、个体差异E、性格差异26、教学环境包括()。A、课堂自然条件B、课堂气氛C、教学设施D、师生关系E、课堂纪律2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的作用。A、描述B、解释C、验 证 D、预 测 E、控制28、20世纪40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使 得()等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A、程序教学B、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C、教学心理D、教学测量E、生理卫生29、教学媒体包括()。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 板 E,图片30、20世纪8 0 年代以来美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A、积极性研究B、主动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反馈性研究E、社会文化研究31、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有()。A、教 学 大 纲 B,教材C、课程 D、教 学 风 格 E、专业知识32、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包括()。A、实物B、文字C、口头语言D、图表E、图像和动画33、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有A、学 习 动 机 B、学习策略C、学习迁移 D、心理健康E、教师心理34、布鲁纳在1 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8 0 年代以来的成果,其主要表现在()。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E,整合性研究35、B36、C 37、A BCDE 38 A 39、ABCD4 0 ABC 41、ABCDE 42、A 43、A 4 4、D 45、B CE 46、B 47、B 48、D 49、AC E 50、ABCD E51、A 5 2、D35、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的作者是()A、桑 代 克 B、卡普杰列夫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E、鲁宾斯坦36、创立了“文化一历史发展理论,并提出“最近发展区”观点的苏联教育家是A、桑代克B、卡普杰列夫C、维果斯基D,布隆斯基E、鲁宾斯坦37、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下列能够影响学与教过程的学生要素有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C、社会文化差异D、己有认知结构差异E、学习方式差异38、中学生和小学生具有不同思维水平,其学与教的过程也表现出相应的不同,这主要体现了学生的()oA、年龄差异B、性别差异C、社会文化差异D、已有认知结构差E、学习方式差异39、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下列属于教师所涉及的方面的是()。A、敬业精神B、专业知识C、专业技能 D、教学风格 E、智力水平4 0.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下列属于物质环境的是(A、课堂自然条件B、教 学 设 施 C、空 间 布 置 D、课 堂 纪 律 E、课堂气氛41、学生与学习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它包括()。A、知识的学习B、技能的形成C、态度和品德的养成D、学习的基本理论E、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42、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出版的。A、桑 代 克 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E 布鲁纳43、俄国教育家()于 1 8671869年出版了 人是教育的对象。A、乌申斯基B、皮 亚 杰 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E、布鲁纳44、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是()出版的。A、乌申斯基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E、布鲁纳45、在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中,贡献较大的有(A、乌申斯基B、鲁宾斯坦C、维果斯基D、卡普杰列夫E、布隆斯基46、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翻译著作是1908年()翻译日本小原又一所著的 教育实用心理学。A、桑 代 克 B、房 东 岳 C、廖世承D、陆志伟E、潘菽47、19 13-1914年,桑代克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因此确立。A、教育心理学B、教育心理大纲C、人是教育的对象 D、教育心理学概述48、提 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的是()。A、布鲁纳B、班杜拉C、桑代克D、维果斯基E、斯金纳49、学生的群体差异主要指的是A、年 龄 B,学 习 方 式 C、性 别 D、智 力 水 平 E、社会文化50、教育心理学旨在如何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它包括()。A、学习的实质B,学习的动机C,学习的过程D、学习的条件E、学习费源的利用51、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学生B、教 师 C、学 习 D、教学5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学生B、教师C、教学心理D、学习心理53 C 54、A 55、A 56、B 57、B 58、B 59、C 60、B 61、C 62、D63、C 64、A 65、C 66、D 67、AB CE 68、ABE53、初创时期的教育心理学著作,内容多以()的原理阐述实际的教育问题,主要是一些有关学习的费料。A、儿童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学习心理学54、瑞士教学家()曾主张教师要研究学生的本性,并提出“教学要心理化”,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A、裴斯泰洛奇B、卡普杰列夫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55、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A、人本主义B、行为主义C、认知心理学D、信息论56、()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A、主动性研究B、反思性研究C、合作性研究D、社会文化研究57、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A、简便易行B、控制严格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5 8、教育心里学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扩展了研究领域,同时程序教学兴起的时期大致在()。A、19世纪末20实 际 初 B,20世纪20年代50年 代 末 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D、20世纪80年代以后59、教育心理学是()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A,自然科学B、普通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理论心理学60、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 师 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61、在教育心理学家看来,()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教学环境D、评价/反思过程6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的方法是()。A、个案研究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观察法63、下列属于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的是()。A、个案研究法B、测验法C、调查法D、个案研究法64、对单一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些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研究的方法是()。A、个 案 法 B、调 查 法 C、测 验 法 D、观察法65、同时向一个总体的有代表性的样本问一些同样问题的方法是().A、观 察 法 B、测 验 法 C、问卷法D、实验法66、在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提出反思性教学研究的是在其()。A、初创时期B、发展时期C、成熟 时 期 D、完善时期67、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主要关注()。A,发展与教育B、学习与教学C、认知与个性D,一致与差异E、教育与教学6 8、关于教育心理学发展进程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有()。A、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的思想是在初创时期B、布鲁纳的课程改革运动发生在成熟时期C、计算机辅助教学出现在完善时期D、合作性研究时成熟期的成果E、反思性研究时完善期的成果69、ABC DE 70、CE 71s BCDE7 2、ABCD69、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教育经验总结法C、产品分析法D,实 验 法 E、访谈法70、常用的调查法有A、观 察 法 B、产品分析法C、问 卷 法 D、个 案 法 E、访谈法71、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A、独立时期B、初创时期C、发展时期D、成熟时期E、完善时期72、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A、理论联系实际B、系统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E、主观性原则1.填空题1、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群体差异、个体差异4、物质环境、社会环境5、学习过程6、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7、学与教8、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9、评价/反思10、学习、教学11、桑代克12、乌申斯基13、维果斯基、布隆斯基、鲁宾斯坦14、教学内容、教材、课程15、学习过程16、1 9 世纪末17、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8、弗洛伊德19、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20、一个生物的存在、人类的人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21、现场实验法22、赫尔巴特23、个案法2 4、问卷法25、实验室实验2 6、反思性研究2 7、布鲁纳28、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1、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的相互作用。2、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媒体、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五个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它主要从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的过程。4、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5、教育心理学的核心是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学习过程。6、中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中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一的科学。7、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正是围绕一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笄的。8、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从宏观上看,它是由社会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决定的。9、评价反思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10、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习和教学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11、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12、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俄国著名教育家是卡布捷列夫。1 3、十月革命后,苏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教育心理学体系,其中贡献最大的教育家有鲁宾斯坦、布隆斯基、维果斯基_。14、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1 5、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它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16、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般被认为产生于19世纪末。17、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18、4 0 年代,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19、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20、桑代克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这一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讲人类的人性,第二部分讲学习心理、,第三部分讲个别差异及其原因。21、在日常生活情况下,适当控制条件并结合教育教学工作,以引起某种心理活动为目的而进行的心理研究方法是现场一实验法_。22、德国教育家与心血学家赫尔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而这个科学基础就是心理学。23、要求对个体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其相关资料,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原因的方法是个案法。24、问卷法是采用书面问答的方式,要求被试回答研究者提出的问题,以获得被试心理和行为表现资料的方法。25、下列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实验室实验。27、布鲁纳于1960年提出的“课程改革理论”。28、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三、判断题1、错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但是产生于十九世纪末。2、错误。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3、错误。教育心理学既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又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4、正确。5、正确。6、错误。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7、错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是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的 教育心理学。8、错误。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的是乌申斯基。9、正确。10、错误。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它不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学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拥有其门身独特的研究课题,即如何学、如何教、与及学习与教学之间的相互作用。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一般认为产生于18世纪。(X)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的基础学科。(x)3、教育心理学只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不研究个体差异。(X)4、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正确)5、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6、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这否定了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x)7、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洛克出版的 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x)8、维果斯基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x)9、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布鲁纳。W)1.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错误)11、正确。12、错误。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是教育心理学的两个独立的成分。1 3、错误。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五个要素组成,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14、错误。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15、错误。教育心理学不研究具体的学科内容。16、正确。教育心理学只提供原则,教师可将这些原则转变成具体的教学程序或活动。17、错误。成熟时期三个学派的分歧是I I趋缩小。18、正确。19、正确。詹姆士是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只要代表人物,其关于意识的过程、作用与功能的解释对促进心理学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他的另一个贡献是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20、错误。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房东岳翻译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11、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由12、教学媒体是教学环境中的一个组成部分。(x)1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x)14、教育心理学具体研究范畴仅仅是围绕教师教的过程而展开的。(x)15、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如何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具体的学科内容。(X)16、教育心理学可以有效地学与教提供一般原理和建议,但它不能给特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处方。(正确)17、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的特征是行为、认知和人本主义学派的分歧日趋增大。(错误)18、调查法是间接收集资料的方法。(Y)19、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的心理学理论不仅直接导致了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兴起,而且他还致力于将心理学引入教育领域。(4)20、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编著的 教育实用心理学。(x)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下列属于学生心理发展基本特征的是(A、连续性和阶段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不平 衡 性 D、差异性E、选择性2、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发展不可逆,也不可逾越,这是指心理发展的(A、不平衡性B、定向性和顺序性C、差异性D、连续性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A、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上的不同B、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的起讫时间上的不同C、个体不同系统在到达成熟时期上的不同D、个体不同系统在发展优势领域的不同E、同一机能特性在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4、按照我国心理学家对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少年期的年龄阶段为(A、36、7 岁 B、6、7 岁 11、12 岁C、11、1 2 岁 14、15 岁D、14、15 岁 25 岁 E、2565 岁1.少年期的年龄一般在A、6、7-1 1、12 岁 B、11、12 岁 14、15 岁 C、8、9 岁 1 6、17 岁 D、6、7 岁 14、15 岁1.AB CD 2、B 3、A BCE 4、C 5、B 6、B 7、D 8、ABC D 9、D 10、E 11,B 1 2、BD 13、A CDE6、人要获得完整的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主要靠A,无意记忆B、有意记忆C、抽象记忆D、理解记忆7、中学生最主要的识记方法是()。A、形象记忆B、有意记忆C、无意记忆D、理解记忆8、下列属于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的是()。A、目的性更明确B、持久性明显发展C、精确性提高D、概括性更强E、记忆性提高9、一般来讲,脑和神经系统的完全成人化,要 在()以后才能完成。A、幼 儿 期 B、童年期C、少 年 期 D、青年期E、成年期10,一般来讲,脑和神经系统的完全成人化要在()岁以后才能完成。A、3-6 岁B、612 岁C、1215 岁D、1520 岁 E、2025 岁11、脑的生长到()岁时基本完成,此时,其重量达到成人水平,容积也接近成人水平。A、6B、12 C、20 D、15 E,2512、高中生情感发展的特点是()。A、自相矛盾的情感B、个性化的情感C、少年的热情与冲动D、浪漫主义的情感E、情感的社会性更加明确13、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有(A、目的性更明确B、抗干扰性增强C、精确性提高D、持久性明显发展E、概括性更强14、一个初中生有时能自觉帮助老弱幼残,富有同情心,但有时又会蛮不讲理地欺负人,表现了初中生的()情感。A、自我意识B、自相矛盾C、热情D、冲动E、社会性1.B15、A 16、C 17s A 18、A 19、ABCDE 20、B 21、ABCD 22、A 23、B 24 C 25、D 26、B15、建构主义发展观的提出者是()oA、皮 亚 杰 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帕斯克16、皮亚杰说“知识来源于动作”,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A、物理知识B、数理知识C、逻辑数理知识D、以上都不对17、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维 果 斯 基 B、布鲁纳 C、加涅D、桑代克18、于20世纪60年代初创立了“发生认识论”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是()o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加德纳19、皮亚杰提出的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包括()。A、成 熟 B、练 习 C、经验D、社 会 性 经 验 E、自我调节20、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在30年代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是苏联心理学家()。A、皮亚杰B、维果斯基C、斯滕伯格D、埃里克森E、加德纳21、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主要包括的阶段有()。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2、下列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其中手抓和嘴吸是他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手段。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3、下列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中,()阶段儿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万物有灵论”,同时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4、()阶段是形成个性、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世界观相联系的情感。A、小 学 B、初中C、高中D、大学E、研究生25、中学生的思想比较敏感,精神病发病的高峰阶段是()。A、幼儿期B、童年期C、少 年 期 D、青春期E、成年期26、()是理想、动机和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形成的重要阶段。A、小学阶段B、中学阶段C、大学阶段D、幼儿园阶段27、A 28、C 29、D 3 0、A 31、B 32、C 3 3 D 34、A 3 5、ABCDE 3 6、ABCDE 3 7,ABCD27、一个人开始独立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走向独立生活的时期是A、青年初期B、少年期C、青年中期D、中年期28、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方面,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强调个体与社会文化、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的是()。A、皮亚杰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加德纳29、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的阶段即2 024岁时人们解决婚姻问题和过早期家庭生活的时期,表现为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A、学习信任B、发展主动性C、变得勤奋D、承担社会义务E、达到完善30、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时培养()。A、自 主 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31、建立个人同一性的年龄阶段是(A、2024 岁 B、1 220 岁 C、46 岁D、6-12 岁32、中学生智力的核心成分是(A、语言能力B、行为能力C、思维能力D、反应能力33、()认为“一个人的智力和他的抽象思维能力成正比二A、比纳B、斯滕伯格C、皮亚杰D、推孟34、提出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心理学家是()。A、吉尔福德B、瑟斯顿C、斯滕伯格D、加 德 纳 E、威特金3 5、瑟斯顿提出的主要智力因素包括()。A,空 间 知 觉 B、言语理解C、语 词 流 畅 D、记忆E、数字能力36、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强调人类的心理能力应包括()。A、言 语 智 力 B、数理智力C、空 间 智 力 D、音乐智力E、体能智力37、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各方面的能力,它包括A、观 察 力 B、记 忆 力 C、思 维 力 D,想象力E、表达能力38、ABC 39、BE 40、BCD 41、B42、A 43、D 44、ABC 45、B 46、A BCDE 47、C48,D 49、A38、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包括(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习得成分D、记忆成分E、归纳成分39、()提出了“三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是 由()提出的。A、斯皮尔曼B、斯滕伯格C、瑟斯顿D、吉尔福德E、加德纳40、传统智力因素包括A、音乐智力B、空间智力C、数 理 智 力 D,言语智力E、体能智力41、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A、比纳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纳量表C、比纳一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42、智 商(IQ)等 于()。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43、智力发展上的差异包括()。A、内在差异和外在差异B、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C、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D、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4 4、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E、同龄团体差异45、按照一定的社会教育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是()。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同辈群体教育D、自身教育46、学校组织方面的改革包括()。A、分校B、分 班 C、班 内 分 组 D、跳 级 E、留级47、下列属于场独立性者认知方式的特点的是()。A、偏爱人文、社 会 科 学 B、学习欠主动C、喜欢抽象思维D、善于察言观色48、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型B、发散型C、冲动型D、反思型49、人们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倾向于依赖内在参照或内部感知线索作为指导的认知方式是A、场 独 立 型 B、场依存型C、辐合型 D、发散型50、ABCD51、AB 5 2、A 53、E 54、D 55、ACE 56、C 57、ADE 5 8、ACD 59、C 60、C 6 1、D50、下列属于心理自我调控的形式的是()。A、专一型B、等 级 秩 序 型 C,多 头 并 进 型 D、随意无拘型E、独立型51、按照心理调控的水平可以将心理自我调控分为(A,整体抽象型B、局部具体型C、任务导向型D、导 向 型 E、自由开放型52、研究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种认知方式最为著名的是美国心理学家A、赫尔曼威特金B、维果斯基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戈登帕斯克5 3、对学生怎样学习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试图发现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的重要差异的英国心理学家是()A、赫尔曼威 特 金 B、维 果 斯 基 C、埃 里 克 森 D、斯滕伯格E、戈登 帕斯克54、提出心理自我调控理论的是(A、赫尔曼威特 金 B、维 果 斯 基 C、埃里克森D、斯滕伯格E、戈登帕斯克55、学生间认知方式差异主要表现在()。A、场独立与场依存B、自我型和开放型C、反思型和冲动型D、安静型和兴奋型E、整体性与系列性56、反思型与冲动型认知方式最早是由()提出的。A、哈伯特 赛伦B、赫尔曼威特金C、杰罗姆 卡根D、戈登帕斯卡57、心理自我调控按功能可以分为()。A、主动独立型B、专 一 型 C、随意无拘型D、被动执行型E、分析评价型58、下列职业中,属于主动独立型风格的人是()。A、作家B、律师C、科 学 家 D、艺术家E、警察59、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自己对事物作出判断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60、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 合 型 D、发散型6 1、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的认知方式属于()。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6 2、A 63、D64、C 65、ABC 66、A67 C 68、A 69、D 7 0、C 71、D 72、D 73、D 74、B6 2、有些儿童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这种认知方式被称 为()A、冲动型B、沉 思 型 C、场 独 立 型 D、场依存型63、整体性和序列性认知方式最早是由()提出的。A、哈伯特赛伦B,赫尔曼威特金C、杰罗姆卡根D、戈登帕斯克E、斯滕伯格64、()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A、专制型B、放纵型C、民主型D、集体型65、自我中心的语言有哪几种表达形式()。A,重复B、独白C、集体独白D、重复独白E、强调66、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称之A、人格B、性格C、气质D、倾向性67、人格是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其核心为()。A、能力B、气质C、性格D,需要68、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A、自我意识B、自 我 认 知 C、性 格 特 征 D、能力69、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A、控 制 B、基 本 看 法 C、改造D、意识70、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自我意识是(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家庭自我71、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A、婴儿期B、幼 儿 期 C、童年期D、少年期72、心理自我开始形成和发展的时期为()。A、幼 儿 期 B、童 年 期 C、少年期D、得年初期73、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A、思 考 过 程 B、意志过程C、决策方式来源D、认知过程7 4、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时期不同的()。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D、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75、C 76、B 7 7、B 78、D79、ABD 8 0、D 81、C82、B 83、D 84、B 85、ABCE75、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其心理成分包括认识成分和()。A、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B、情感成分和意识成分C、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D、意志成分和认知成分76、一个人对行为控制与调节方面的特征是属于性格的()。A、态度特征B、意志特征C、情 绪 特 征 D、理智特征77、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A,1 岁左右B、3 岁左右C 6 岁左右 D、9 岁左右78、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称之为(A、认识过程B、意志过程 C、决策方式D、认知方式79、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生 理 要 索 B、心理要素C、遗传要素D、社会性要素E、教师要素80、小明在智力测验中的得分是9 5 分,而与小明同年龄组的平均得分为8 0,那么小明的离差智商是()oA、85 B、95 C、105D、11 5 E,1258 1、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25岁属于()。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82、人们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叫做()。A、思维方式B、认知风格C、思维风格 D、性格特征83、最容易给学生在校学习带来不利影响的认知方式是()。A、场独立型B、抽象型C、沉思型D、冲动型84、心理学家所说的“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是()。A、幼儿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85、皮亚杰理论中的具体运算阶段的思维特点是()。A、建立守恒概念B,出现去自我中心化C、形成初步的运算结构,思维可以逆转D、能够顺利解决抽象问题E、解决问题仍局限于具体事物,缺乏抽象性1.C 87、C88,D 89、D 90、D 91、B 92、D 93、B 94、B 95、B 96、C86、一般来,说偏爱自然科学且自尊心较强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冲动型87、心理学家把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其中14、1525岁属于()。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88、以下表述不符合个体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是()。A、某种能力获得的最佳时期B、错过这个时期,个体难以获得这项能力C s 不可逆转的时期D、03岁89、提 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著名论断的科学家是()。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布鲁纳D、维果斯基90、()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思维逻辑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91、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 D、大学阶段92、儿童对形状形成正确直觉的关键期是()岁。A、1 B、2 C、3 D、493、()的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期 D、青年初期94、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关键期,这一概念由()首先提出的。A、皮亚杰B、劳 伦 兹 C、桑代克D、维果斯基95、在问题解决情境中,有的儿童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场独立型B、沉思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96、小学儿童思维形式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关键年龄大约在()。A、56 岁B、78 岁C、1011 岁D、1213 岁97、D 98、B 99、BCD 100、C97、儿童认知发展到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A、思维出现可逆性B、出现具体逻辑推理C、去自我中心D、守恒概念的形成9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内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SB 量 表 B、斯坦福量表C、韦克斯勒量表D、比内量表99、对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A、性格的社会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1 0 0,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性向理论性转化,开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pdf)为本站会员(奔***)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