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专题训练3《光现象》.pdf
中考物理一轮专题训练3 光现象一.选择题1.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2.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 树荫”形成的原因是()A.光 的直线传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3.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4.2016年 5 月9 日19时 12分左右,水星凌日 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 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 B.河水看起来变浅C.海市蜃楼 D.水中荷花的倒影5.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句中 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 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 句中 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句中的 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6.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7.下列光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照相时,被照者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8.下列光现象,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的是()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 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 晃 着人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C.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时,则镜中的像与她相距3mD.海市蜃楼 的形成,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1 1.下列对光现象描述的正确的是()A.手影”形成的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B.日食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C.人离平面镜越近,镜中所成的像越大D.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外线来杀菌12.阳光灿烂的日子,行走在绿树成荫的街道上,常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圆形的光斑,这些光斑是()A.树叶的实像B.树叶的虚像C.太阳的实像D.太阳的虚像13.骑行是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如图,图中骑行者影子的形成是由于()A.光的反射 B.光的色散 C.光的折射 D.光的直线传播14.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1 5.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C.雨后绚丽的彩虹1 6.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 7.下列有关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C.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1 8.下列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人在阳光下形成的影子1 9.描绘纯美青春的 再别康桥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长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实像C.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阳光20.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现象B.影子的形成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1.小明用一块长方形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并将反射的太阳光投射到一块平行且足够大的白板上,则白板上的光斑是()A.圆形的,不是太阳的像B.圆形的,是太阳所成的像C.长方形的,不是太阳的像D.长方形的,是太阳所成像的一部分2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B.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C.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23.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C.山峦在水中的 倒影 D.L3雨后天空中的 彩虹24.小希对下列光学成像实例进行了分析,判断正确的是()实例: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潜望镜中看到的景物的像;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幻灯机屏幕上所成的像;照相机中所成的像.A.反射成像的有 B.折射成像的有C.属于实像的是 D.属于虚像的是25.下列有关现象与光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A.平静的水面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平面镜成像B.茂密树林底下常能看到圆形光斑光的直线传播C.潭清疑水浅光的反射D.雨后天空出现彩虹 光的色散2 6.图中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2 7.下列诗句涉及光的现象与物理知识相符的是()A.池水映明月-光的直线传播B.彩虹舞山涧-光的反射C.起舞弄清影-光的色散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2 8.如图中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2 9.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0.把一支牙刷放在镜子的前方,镜子中牙刷像的上、下部分明显 错位 了,如图所示.从镜子的左侧面观察,发现该镜子的背面涂有反射膜,镜子的下端被磨成V形,使得前表面的下边成斜面状.牙刷像 错位()A.仅由光在前表面发生反射引起B.仅由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引起C.由光在前、后两个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D.由光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发生折射和光在后表面发生反射共同引起31.如图所示,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pgc.铅笔 折断32.“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叫起来 不得了啦,不得了啦,月亮掉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折射现象C.水中出现月亮是光的反射现象D.水中月亮到水面的距离比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3 3.下列图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放大镜的游戏B.小猫叉鱼游戏34.小明想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射向井口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如图所示,图中的数字符号表示的是确定平面镜位置时作图的先后次序,其中作图过程正确的是35.如图是晚上汽车在干燥的沥青路面和潮湿的沥青路面上行驶时大灯部分光路简图,在晚上开车时()A.潮湿的路面更容易发生光漫发射B.干燥的路面发生光的折射C.对面无车时.驾驶员看潮湿的路面更暗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3 6.关于黑板在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黑板表面越粗糙,越容易发生镜面反射B.用粉笔写字时,粉笔的密度在逐渐变小C.粉笔灰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D.黑板擦接触黑板的面积越大,擦黑板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37.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铅笔平面位A.铅笔水平向右移动时,它的像将变小B.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时,铅笔的像也将向上移动C.若改用一块较小的平面镜,铅笔的像将变小D.若铅笔按图示箭头方向转过45。,铅笔将与它的像垂直3 8.在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物体靠近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3 9.如图甲所示,蜡烛a 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MN中所成像为a-现将该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至图乙所示位置,则蜡烛a 在平面镜中()N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与平面镜下移距离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离是平面镜下移距离的两倍D.仍成像,且像还在原来位置40.小 明同学身高1.80m,家里装修时要在墙上安装一个竖直的平面镜,为了能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平面镜的最小长度应为()A.30cm B.60cm C.90cm D.120cm4 1.如图所示,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小明同学没有把薄玻璃杯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无论如何移动蜡烛B,发 现()A.蜡烛A 的像总是与蜡烛B 完全重合B.蜡烛A 的像总偏向蜡烛B 的上方C.蜡烛A 的像总偏向蜡烛B 的下方D.蜡烛A 的像与蜡烛B 的像总在同一水平面上42.在资治通鉴中记载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 以 见 兴 替 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A.缩小的实像B.等大的实像C.放大的虚像D.等大的虚像43.如图所示,小华用照相机对着平面镜中的 她 拍照.当小华逐渐远离平面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面镜中成实像,像大小不变B.平面镜中成虚像,像逐渐变小C.照相机中成实像,像逐渐变小D.照相机中成虚像,像逐级变小44.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 是()A.眼睛 B.放 大 镜 C.望 远 镜 D.显微镜45.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A.山的倒影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46.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O.l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 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 B.2 m,像变小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47.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48.如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成的像C.像49.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B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C.0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0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50.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立竿见影 B.镜花水月 C.坐井观天 D.海市蜃楼5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倒 影 B.手在墙上形成“手镜中成像D.景物在凸面52.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坡璃砖A.钢笔 错位-光的折射水中倒影-光的反射53.小 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55.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所示.画出的折射光路,正确的是()56.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下列物理学家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中首次通过三棱镜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是()A.牛顿 B.伽 利 略C.阿基米德 D.奥斯特57.如图所示的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58.下列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A.紫光 B.红光 C.橙光 D.黄光5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B.用放大镜看报纸时要使像变大,应减小放大镜到报纸的距离C.远视眼的人看近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D.潜望镜中的平面镜起到改变光路的作用6 0.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是白光,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B.光从空气射入水后传播速度会变大C.巨大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光的漫反射形成的D.月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二.填空题1.李白的诗句 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诗句中的三个人,除他自己外,另外的两个人,一个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影子,另一个是由酒面形成的像.2.入夏后,江南进入多雨季节,应注意防汛防雷.下雨时常伴随着打雷和闪电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光比声音传播的(选填快”或慢).3.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4 m时,该倒影距小鸟m,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形成的.4.如图所示,MIW为平面镜,AO为入射光线,O N为法线,入射角NAO N等于6 0 .已知N N O B等于30。,NNOC等于45。,N N O D等于60。.则入射光线A0的反射光线将沿着 方向射出.(选填OB、0C或0D)5.为节能减排,许多地下车库采用光导照明系统,如图所示,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后,传导到漫射器,光经过它的(漫反射、折射)传播到出库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用(凹凸不平、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制成.I/泄射制6.小明从汽车的后视镜里看见驾驶员,此 时 驾 驶 员 通 过 车 内 后 视 镜(选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能看见小明;小明在后视镜里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7.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把平面镜放在水中并调整其对太阳光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由此产生的“彩虹,这是属于光的.(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8.如图,面镜在各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利用一面镜制成的太阳灶可以用来会聚太阳光烧水;而牙医利用口腔内窥镜,可以看到牙齿在镜中形成的 像(填实或虚).太阳N 口腔内魔镜9.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阳光下树的影子;水面波光粼粼;交警身上穿的警用背心在灯光照射下很亮;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鱼.其中能用光的反射知识解释的是(填序号).10.如图所示,站在湖边的小雪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动,同时发现有一只 鸟 在水中飞翔.小雪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水中的 鸟”是由于光的现象形成的.11.将一个平面镜斜放在水槽中,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夹角为5 5,如图甲所示,则反射角应为 度.向水槽中加水,使平面镜的下部浸入水中,让太阳光照射在水下的平面镜上,调节水面高度和镜面角度,可以观察到白纸上出现一道 彩虹,如图乙所示,这说明白光是由各种 混合而成的.1 2 .如图所示,在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入射角是;改变入射角光的方向,使入射角变大,则反射角变;以O N为轴将硬纸板的右半面向后旋转,在硬纸板上(填 能 或 不能)观察到反射光.1 3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常用作为实验的光源,利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实验中要将纸板与平面镜,如果将纸板沿法线,纸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1 4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通过实验归纳得到的结论是:(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Z =N ,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1 5 .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 6 .如图所示为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装置图,现有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实验时应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实验时,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测量两只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否17.某人的身高为1.70m,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m,他以0.5m/s的速度靠近平面镜时,他在镜中的像会(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18.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m.19.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在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 处后加适量水,从 A 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 处,用激光笔从A 点向一 处(用图中字母表示)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 处看到像的位置将(选填 变高 变低 或 不变).20.清晨,透过草叶上的露珠看到放大的叶脉,这是光的形成的;在阳光下我们能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黄色的花能反射阳光中的色光;夜晚.路灯下的人在地面上的影子可用光的来解释.21.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 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22.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23.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一种不可见光.即,以实现对电视的控制.如果不把遥控器对着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调整角度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这利用了光的.彩色电视画面上的色彩是由红、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24.走进气象站,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百叶箱,箱内主要的测量仪器有:两支温度 计(绝对湿度计和相对湿度计)和两支温度表(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最高气温的温度计和最低气温的温度计).百叶箱的表面涂成白色,是为了(选填 反射或 吸收)太阳光,避免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选填“红外线 或 紫外线)对箱内温度的影响,并且要求安装百叶箱时其门朝向(选填 北 或 西)25.(1)周末,小丽和家人去湿地公园游玩,看见平静的水里,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射形成的像;若湖水深2 m,则白云形成的像 到 水 面 的 距 离 2m.(选填 大于、小于 或 等于)(2)常见的视力缺陷类型有近视眼和远视眼,如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是,要矫正他的视力缺陷应配带.(选填 凸透镜 或 凹透镜)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2016宿迁)下列光现象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手影游戏 D.树下阴影【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日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手影游戏和树下阴影也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与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B项.故 选B【点评】本题列举了四个常见的光现象,综合了光学知识,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对相关的光现象进行思考.2.(2016湘西州)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 树荫”形成的原因 是()A.光 的 直 线 传 播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分析】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解答】解:太阳光被树叶遮挡后,在下边形成一个黑色的区域,形成树荫实际上就是大树的影子,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故选A.【点评】生活中的影子现象大多都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是光学最基本知识的考查.3.(2016呼和浩特)自然界中有许多有趣的光现象,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A.空游泳池中注水后,看起来变浅了B.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C.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D.雨后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解答】解:A、注满水的游泳池,池底看起来变浅了,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故A不符合题意;B、平静的水面能形成岸上景物清晰的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C、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c符合题意;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 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与掌握,属于基础题目.4.(2016葫芦岛)2016年5月9日19时12分左右,水星凌日 的天象于本世纪第三次出现.如图所示,水星如一颗小黑痣从太阳 脸上”缓慢爬过.它的形成与下列光现象原理相同的是()A.小孔成像 B.河水看起来变浅C.海市蜃楼 D.水中荷花的倒影【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发生 水星凌日 现象时,太阳、水星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水星在太阳和地球之间.【解答】解:当水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在地球上看到水星从太阳面上移过,这就是 金星凌日 现象,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A、小孔成像 属于光沿直线传播,B、河水看起来变浅”属于光的折射,C、海市蜃楼 属于光的折射,D、水中荷花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选:A.【点评】一般来说:见到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就联系到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见到镜子、倒影、潜望镜就联系到光的反射原理;见到水中的物体,隔着玻璃或透镜看物体就联系到光的折射原理.金星凌日 的天文奇观,很少见,它的产生和日食的道理相同5.(2016资阳)我国的古诗词文化有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很多名句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从物理学的角度解释错误的是()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句中 浓阴”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人看到的 落日”是光线经过大气发生折射而成的像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 句中 水浅”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句中的 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中 浓阴 是树木的影子,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不透明物体后面形成影子,故A正确;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落日 是由于大气分布不均匀,下部空气密度大,上部空气密度小,落日发出的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不断向下偏折,我们逆着折射光线看去所看到的落日位置比实际位置高,我们看到的 落日”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的虚像,故B正确;C、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 中 水浅 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C错误;D、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中的 彩云”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故 选C.【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色散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6.(2016乐山)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筷子在水中弯折 B.山在水中的倒影天空中出现的彩虹【分析】(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象;(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和水中 倒影 就是具体应用;(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4)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解答】解:A、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山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 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7.(2016南宁)下列光学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路灯下人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B.“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D.照相时,被照者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近视眼镜片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f 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解答】解:AB、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像和物大小相等,故当小华逐渐远离平面镜时,像大小不变.故AB错误;CD、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 2 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照相机中成实像,像逐渐变小.故C 正确、D 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44.(2016绵阳)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A.眼睛 B.放 大 镜 C.望 远 镜 D.显微镜【分析】(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然后根据凸透镜的特点进行判断;(3)望远镜是利用两块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4)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解答】解:A、人的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故B错误;C、望远镜是利用两个凸透镜的组合制成的;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像制成的,物镜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使物体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搞清每种情况下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寻找规律,学着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45.(2016百色)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 实 像 的 是()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用放大 镜鉴赏邮票D.用照相机照相【分析】(1)成实像的情况有: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大于1倍焦距时,都是成的实像;(2)成虚像的情况有:平面镜成像、折射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中当物距小于1 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解答】解:A、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不符合题意.C、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制成的,不符合题意;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制成的,符合题意.故 选 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实像和虚像的区分情况,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呈现,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46.(2016凉山州)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 处,他 以 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 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1.5m,像变大 B.2 m,像变小C.3.6m,像不变 D.4.4m,像不变【分析】解答此题应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所以,由小明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m 可得镜中所成的像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 m,则相距像与他之间的距离为2mx 2=4m;由他以O.l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运动2 s,根据速度公式变形s=vt可得,他远离平 面 镜 的 距 离 为 s=O.lm/s X 2s=0.2m,此 时 他 与 平 面 镜 之 间 的 距 离 为0.2m+2m=2.2m,所以他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2m;此时他的像到他的距离为2.2m+2.2m=4.4m;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所以像的大小将不会改变.故 选D.【点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也是光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要求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47.(2016玉林)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分析】渔民在叉鱼时,是对着看到的鱼的下方叉,这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到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解答】解:叉鱼时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不能叉到鱼.这是因为从鱼身上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浅了,眼睛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在鱼的上方,所以叉鱼时要瞄准看到的鱼像的下方;如下图所示:故 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现象,理解掌握光的折射规律是解决此类折射问题的关键;有时可以利用折射时光路可逆帮助解题,属于基础题.48.(2016丽水)如图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A.小7 m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B.花瓶在镜中成的像地 图 经 放 大 镜 成 的 像D.亭子在水中成的像【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花瓶在镜中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地图经放大镜成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亭子在水中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 选C.【点评】本题主要通过各种事例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的理解.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49.(2016株洲)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B.OB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C.OC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D.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分析】(1)树枝斜插在湖水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枝可以在平面镜中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判断物和像;(2)根据光的折射规律,确定树枝在水中部分的像.【解答】解:A、B、树枝斜插在湖水中,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树枝在平面镜中成像,像和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 以OB是树枝反射形成的像,故A正确,B错误;C、D、斜插在湖水中的树枝由于光的折射成像,看起来向上偏折,OC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像,故D正确,C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发生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的具体应用,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比较简单.50.(2016永州)下列成语与光的折射现象有关的是()A.立竿见影 B.镜花水月 C.坐井观天 D.海市蜃楼【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立竿见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坐井观天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 选D.【点评】此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51.(2016北京)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赵州桥在水中形成 倒影手在墙上形成 手影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赵州桥在水中形成 倒影 影,是水面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手在墙上形成 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D、景物在凸面镜中成像扩大视野,是凸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 选C.【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其 中A选项中的赵州桥是我国古代传统桥梁建筑的杰作,即考查了光学知识,又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B选项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52.(2016广东)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钢 笔 错 位-光 的 折 射B手影-光的直线传播海市蜃楼-光的反射水中倒影-光的反射【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各种光现象.(1)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及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2)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海市蜃楼、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折.(3)平面镜成像或平静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解答】解:A、钢笔错位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 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折射及直线传播现象,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对于生活中的现象要善于总结.要注意这几种现象的本质,在日常生活中学习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53.(2016 镇江)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 路 图 是()【分析】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由水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1)教练看到水下小强,光线是由小强发出的,故光线的传播方向应该是从水里射向空气,故AC错误;(2)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由水斜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B错误、D正确.故 选D.【点评】此题考查光的折射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明确光线的传播方向.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54.(2016钦州)如图所示是人眼看到池底某点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分析】首先知道光由水中斜射进入空气遵循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其次明白本题是池底某点反射的光线到达水面经折射后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看到的池底某点的像在进入人眼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解答】解:(1)光由池底某点发出,经水面射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