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 资源ID:89828192       资源大小:3.63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 B.天然气 C.煤炭2.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视机 B.电冰箱 C.电动剃须刀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D.石油D.电烤箱4.关于声的知识及其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D.教室里不大声喧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小噪声5.如图所示的四个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6.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将热鸡蛋放入冷水中,鸡蛋温度降低B.两只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C.内燃机中的活塞压缩气缸内的气体,气体温度升高D.瓶内高压气体使瓶塞跳起,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7.如图所示的实例中,力(加点)对物体做功的是()人推小车在地面上匀速前进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第2页,共26页人遨石头没有搬动D.叉车起着货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8.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就变干了。有关这个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这是液化现象,液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B.这是汽化现象,汽化过程需要放出热量C.这是蒸发现象,蒸发过程需要吸收热量D.这是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9.如图所示,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时,绕地球一周约90m讥。下列说法 资源舱节点舱生会控制舱、阳能板中正确的是()A.以资源舱为参照物,生活控制舱是运动的B.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C.天和核心舱在惯性作用下不断运动D.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时受平衡力作用1 0.如图所示,关于电和磁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甲 乙 丙A.甲图所示表明磁体周围存在着磁感线B.乙图所示实验表明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C.丙图所示实验揭示了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丁图所示实验表明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1 1.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处,当蜡烛和光屏放置在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20cmB.若将光屏取走,则蜡烛不能通过凸透镜成像C.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可将蜡烛适当向下移动,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D.当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若不改变光屏的位置,可在凸透镜前再放一个凸透镜,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恒为4.5V,灯泡L上标有“2.5U1.25W”的字样,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 0.64,电压表选用量程为0 3V,滑动变阻器R的铭牌上标有“2000 24”的字样。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且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它的额定电压,闭合开关S,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在保证电路中各元器件安全使用的条件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20。B.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为2.50C.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2.7WD.灯泡L消耗的最小功率为0.45W二、多 选 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为0汽的物体没有内能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引力D.沿海地区通常昼夜温差比内陆小,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比砂石大第4页,共26页1 4.如图所示,滚摆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后再次向上运动,滚摆每次到达最高点时总比前一次低。在滚摆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滚摆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B.滚摆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滚摆的机械能不变D.重力对滚摆做的功越来越快15.为了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50N的物体提升到高处,小阳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小阳用竖直向下的拉力尸拉绳,拉力F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九 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若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X 10-2n l2,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滑轮受到的重力为50NB.在0 1s内,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800PaC.在1 2s内,拉力尸做的功为250/D.在2 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三、填 空 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4.0分)16.如图所示,这支毛笔的长度为 cm.1 7.如图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 kW-h.kW h|2|o|2|2 同220V10(20)A50Hi360rfltWh单和电能表北京电 表 厂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7 小题,共 24.0分)18.在物理课上,小阳小组的同学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分别加热,直至完全熔化,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二所示。表一:几种晶体的熔点(标准大气压)表二:物质熔点/国蔡80.5海波48冰0时间/mizi0123456789甲物质的温度/40434648484848505254乙物质的温度/-5-3-10000123丙物质的温度/42444648495153545657(1)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是(2)结合表一可知:乙 物 质 可 能 是(填物质名称)。(3)丙物质是(选 填“晶体”或“非晶体”)。19.如图所示,在蹄形磁体的磁场中放置一根导线,导线两端通过开关与灵敏电流表连接。第6页,共26页(1)开关闭合后,当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时,导 线 可 能 是。A沿水平方向左右运动B.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2)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得出: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 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20.水平实验桌面上有微小压强计、刻度尺和装有适量水的4B两个烧杯。小阳学习了液体内部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的知识后,又提出了新的猜想,为此他利用提供的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4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6cm,如图甲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比。将微小压强计的探头放入8烧杯的水中,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为10cm,如图乙所示,记录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后。小阳发现刈大于心,于是小阳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1)实 验 中 的 自 变 量 是。(2)小阳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o21.在实验桌上有图所示的装置、刻度尺和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4和B等器材,小阳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主要步骤如下:透明玻璃调整并保持透明玻璃板与纸面垂直。将蜡烛4放在平面镜前某处,将蜡烛B放在平面镜另一侧,并通过平面镜观察蜡烛4所成的像和蜡烛B,移动蜡烛B直至与蜡烛4所成的像完全重合。标记蜡烛A和B的位置,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4到平面镜的距离”和蜡烛8 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并记录在表格中。改变蜡烛4到平面镜的距离,仿照步骤再做5次实验。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蜡烛8跟蜡烛4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判断蜡烛4 的像与蜡烛4 的大小,理由是。(2)在测量蜡烛4到平面镜的距离和蜡烛8到平面镜的距离时,需要确定它们对应点的位置,请 你 写 出 确 定 对 应 点 位 置 的 方 法。22.小阳利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杠杆上相邻刻线间的距离相等,每个钩码所受重力均为0.5N。(1)实验前,为使如图甲所示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端调节。(2)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上的4点悬挂了3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点悬挂 个钩码。(3)接下来,他将弹簧测力计挂在C点继续实验,如图丙所示。在用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C点逐渐变为沿图丙中虚线方向斜向上拉C点,且始终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请你解释原因_ _ _ _ _。2 3.利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压U颁和定值电阻品 的阻值。请将实验步骤补充完整:第8页,共26页(1)闭合开关S、S 2,断开开关S 1,。(2),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3)利用表达式 颁=(用 已 知 量 和 测 量 量 表 示),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和2 4.小阳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联想到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就觉得所受的浮力越大,于是他猜想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就会越大。请你利用满足实验要求的弹簧测力计、装有适量水的量筒、细线和一个金属铝柱,设计实验验证小阳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2 5 .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1 2 V且保持不变,电阻/?2的阻值为1 0 0。闭合开关S,电流表4的示数为0.8 4。求:(l)R i的阻值;(2)通过干路的电流;(3)通电1 m讥,电流通过电阻匕所产生的热量。2 6.如图所示,一个柱形薄壁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l x 1 0-27n2,盛有0.1 m深的水。把一个质量为0.1 6k g、体积为2 x I。-,7n3的正方体物体a轻轻放入水中,水没有溢出,松手后物体4最终处于静止状态。己知水的密度P次=1 0 x 1 03/m3,g取1 0 Ng。当物体A在水中静止时,求:(1)通过计算分析说明物体4处于漂浮、悬浮还是沉底状态:(2)物体4所受浮力的大小;(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回家的征程2 0 2 2年4月1 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分离,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出差三人组结束了半年多的太空之旅,按原定计划踏上回家的征程。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依次经过轨返分离、推返分离、进入大气层、开降落伞、开着陆缓冲发动机等关键环节,如图所示,返回过程经历了严酷空间环境和轨道条件的考验。轨返分离 推返分离 进入大气层 开降落伞 着自缓冲0时44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在距地面约400km的轨道上成功分离。载人飞船从空间站撤离后,首先绕地球飞行5圈,每圈用时大约1.5小时,在此过程中,通过推进舱发动机的制动动作降低载人飞船的运行速度,并使载人飞船降至距地面约140km的返回轨道。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后继续下落,距地面100km左右进入大气层。此后是返回过程中环境最为恶劣的阶段,空气密度越来越大,返回舱与空气剧烈摩擦,使其底部温度高达上千摄氏度,返回舱被火焰包围,其间会经历4 6分钟的“黑障区”,返回舱与地面失去无线电联系,地面人员无法对返回舱进行控制,也无法获取返回舱内的信息,只能通过电扫雷达等方式进行飞行跟踪。9时47分,在距地面10/cni左右的高度,返回舱依次打开引导伞、减速伞和主伞。在距地面约bn时,启动反推发动机,使下落速度降至2?n/s左右,最终返回舱安全着陆。此前,神舟十二号飞船返回时绕飞地球18圈,历时一天多。我国技术人员通过对飞行任务事件进行合理裁剪和调整、压缩操作时间,使神舟十三号飞船只绕飞地球5圈,仅需几个小时就安全回家。请根据上述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返回舱通过 接受来自地面的指令(选填“超声波”或“电磁波”)。(2)地球半径约为6400km,请你估算,载人飞船在返回轨道附近飞行时的速度大约为km/九(估算时兀取3)。(3)返回舱在返回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减速的?第 10页,共 26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A【解析】解:A、太阳能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的得到,是可再生能源,故 A 正确;8、天然气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8 错误;C、煤炭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C错误;。、石油不能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是不可再生能源,故。错误。故选:A.可以从自然界源源不断得到补充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此题考查我们对于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二次能源的理解来作答,是一道基础题。2.【答案】D【解析】解:力、电视机工作时,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声能等,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 4 错误;8、电冰箱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 B 错误;C、电动剃须刀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故 C错误;。、电烤箱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正确。故选:D。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做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除了热效应,电流还有磁效应和化学效应。主要考查电流的热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只有认真把握它们的定义,才能真正区分它们利用的是哪一个效应。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的理念。3.【答案】B【解析】解:4、广场上的光束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故 A 不符合题意;8、十七孔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B 符合题意;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C不符合题意;。、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4.【答案】C【解析】解: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超声波的产生同样需要振动,故 A 错误;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 8 错误:C、超声波清洗机利用了声可以传递能量,故 C正确;、教室里不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错误。故选:C 0(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4)控制噪声的途径: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控制噪声。本题考查了与声学有关的多个知识点,了解相关知识并能与实际相结合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5.【答案】A【解析】解:4、安全锤的锤头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 A 符合题意;第12页,共26页8、学生书包的背带做得较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8不合题意;C、拖拉机装有宽大的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C不合题意;。、眼镜架上装有鼻托,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不合题意。故选:Ao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据此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6.【答案】A【解析】解:A、将热鸡蛋放入冷水中,鸡蛋的内能转移到冷水,使鸡蛋的温度降低,是热传递的方法改变鸡蛋的内能,故 A 符合题意;以 两手相互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 8 不合题意;C、在四冲程内燃机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 C不合题意;。、瓶内高压气体使瓶塞跳起,高压气体对瓶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使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不合题意。故选:Ao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7.【答案】A【解析】解:4、人推小车在地面上匀速前进,小车在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推力对小车做功,故A 正确;8、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静止不动,只有力而没有距离,人举杠铃的力不做功,故 B 错误;C、用力搬石头,石头纹丝不动,只有力而没有距离,人搬石头的力不做功,故 C错误;叉车托着货物在水平面上匀速移动,托力向上,货物没有在托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托力不做功,故。错误:故选:Ao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据此分析判断。明确三种情况不做功:一是有力无距离(例如:推而未动),二是有距离无力(靠惯性运动),三是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8.【答案】C【解析】解: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就变干了,这是水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属于汽化(蒸发)现象,这一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故只有选项C说法正确。故选:Co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液化放热,汽化和升华吸热;蒸发的汽化的一种形式。本题主要围绕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的认识,属基础题。9.【答案】B【解析】解:力、以资源舱为参照物,生活控制舱相对于资源仓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生活控制舱是静止的,故 A 错误;8、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相对于地球之间有位置变化,所以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故 B 正确;C、惯性是一种性质,不是力,不能说天和核心舱在惯性作用下不断运动,故 C错误;。、天和核心舱在轨运行时运动方向不断变化,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故。错误。故选:B。(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2)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3)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处于非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此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平衡状态的判断,明白平衡状态的含义是解答此题关键。10.【答案】C第 14页,共 26页【解析】解:4、甲图是条形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分布情况,磁场都是真实存在的,但磁感线是不存在的,故A错误;8、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导体不通电,则导体周围无磁场,故8错、口联;C、据图可知,通电后,磁场中的导体会受力运动,即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c正确;。、丁图所示实验为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表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故选:C o(1)对于磁体来说,磁场虽然看不见,但是存在的;磁感线虽然能看到,但不是真实存在的:(2)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3)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工作的;(4)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此题考查了磁感线、电流的磁效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的转化,这几个实验在电和磁中很重要,同时很容易混淆,所以要注意区分。1 1.【答案】C【解析】解:4、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倒立、放大实像,即2/u f,由图可知,物距小于2 0 c 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不可能为2 0 s n,故4错误;8、若将光屏取走,则蜡烛仍然能通过凸透镜成像,故B错误;C、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可知,将蜡烛适当向下移动,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故C正确;D、保持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不变,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2 0 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在不移动光屏的情况下,使光屏上依然出现清晰的像,则可在凸透镜和光屏之间放置一个适当的凹透镜,故。错误。故选:C。(1)物距小于像距,2/,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据此分析;(2)光屏可以承接实像,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3)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小,像变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12.【答案】D【解析 1解:闭合开关,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根据灯泡铭牌数据及P=U I=?可知灯泡的电阻:血=空 空=50,L PL 1.25W根据P=U/可知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勿=?=粤=0.54;A、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和欧姆定律可知,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因为电压表的量程为03%所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UR大=3匕由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小=U-4大=4.5U-3 V =1.57,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等=詈=0.34由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R大=gU D-l.=念017=100,故A错误;B、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 4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为0.54为了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大=0.54,U 4 5V由欧姆定律可知,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R总不=厂=而=90,大由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R 小=R总小一&=9。-5/2=4/2,故 3 错误;C、电源电压不变,根据P=U/可知电路中电流最大时,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大=U/大=4.5V X 0.54=2.2 5 0,故 C错误;D、由P=U/=/2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时,灯泡的电功率最小:P、J、=I;、RL=(0.34)2 x 5。=0.45”,故 D 正确。故选:Do闭合开关,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第 1 6 页,共 2 6 页若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根据灯泡铭牌数据及P=UI=9 可知灯泡的电阻,根据P=17/可知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1)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和欧姆定律可知,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2)由欧姆定律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小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结合电流表量程和灯泡的额定电流确定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最小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3)电源电压不变,根据P=U/可知电路中电流最大时,功率最大,根据P=U/得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4)根据P=UI=/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的电功率最小,根据p=UI=I2R可得出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本题考查串联电路的特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综合性强,难度适中。13.【答案】BD【解析】解:4、分子都在永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温度为0久的物体没内能,故 A错误;8、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B 正确;C、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分子之间仍然存在引力,只不过引力较小,故 C错误;。、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内陆地区多砂石,沿海地区多水,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同样受冷和受热时温度变化大,故。正确。故选:BD。(1)任何物体都有内能;(2)扩散现象表明物体的分子总是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3)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变化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4)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本题是一道热学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扩散现象、比热容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理解,是中考的热点,热学的难点。14.【答案】AD【解析】解:A B,滚摆从最高点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速度变大,动能变大,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A 正确,B 错误;C、由题意知滚摆运动过程中,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要克服阻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减小了,故 C错误;D、滚摆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大,重力不变,根据=?=票=69可知,重力做功变快,故。正确。故选:AD.(1)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是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3)机械能等于动能和势能之和;不考虑摩擦阻力,机械能守恒,考虑摩擦阻力,机械能总量减小。(4)根据P=?=票=G分析重力做功的快慢。本题考查了机械能的守恒、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功率公式的应用,注意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况下,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但总量是保持不变的。15.【答案】BC【解析】解:A、由丙图可知,物体在2 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可知此时的拉力F3=80N,由图甲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不计摩擦和绳重,根据九尸=G 物+G动可得物体的重力:G动=2F3 G物=2x80N 150N=1 0 N,故 A 错误;8、由图丁知,0 1s时物体上升高度为0,即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受力平衡,由图乙可知,在0 1s内,拉力a =6 0 N,将动滑轮和重物看成整体,则这个整体受到向下的总重力、向上的支持力以及两段绳子向上的拉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所以:F支+2&=G+G动,则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支=G+G动-2F=150+1 0 N-2 x 60/V=40/V,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物对地面的压力:F压=尸 支=40七此时重物对地面的压强:第18页,共26页产p =s=4吗-5=800P。,故 B 正确;sxio_2m2C、由图乙知,在1 2s内,拉力F2=1 0 0 N,由图丁知,重物上升高度电=1 25血,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2h2=2 x 1.25m=2.5m,拉力做的功:W2=F2S2=100/V x 2.5m=2 5 0/,故。正确;D、2s 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卷=舞=93.75%,故。错误。7 1 尸 3 Z A O U/V故选:BCo(1)由图甲知,通过动滑轮绳子的段数n=2,由丙图知,物体在2 3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乙知此时的拉力,利用nF=G+G 动计算动滑轮的重力;(2)由图丁知,0 1s时物体上升高度为0,物体静止在地面上,受力平衡,所以尸 点+2 a =G+G动,由图乙知拉力大小,据此求出地面的支持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求出对地面的压力,再利用压强公式求对地面的压强:(3)由图乙知,1 2s内的拉力尸,由图丁知,重物上升的高度,先计算拉力端移动的距离,利用卬=F s求此时拉力做功;(4)知道拉力F和物重G大小,以及s与无 的关系,利用4=二=詈=3 计算2s 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涉及到压强、功、滑轮组拉力、机械效率的计算,能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是关键。16.【答案】21.20【解析】解: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起始端从0开始,则这支毛笔的长度为 21.20cm。故答案为:21.20。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从0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刻度尺是初中物理中基本的测量工具,使用前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刻度要紧贴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与刻度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7.【答案】2022.5【解析】解:由图可知,电能表的示数为2022.5k十 九。故答案为:2022.5。电能表的读数:数字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 iv,。本题考查电能表的读数,知道电能表的读数时,数字方框中最后一位是小数,单位是k W -九 是解题的关键。1 8.【答案】48冰 非 晶 体【解析】解:(1)由表格数据知,甲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 8 K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 8。盘(2)由表格数据知,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T C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0久,故知该物质可能是冰。(3)由表格数据知,丙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丙是非晶体。故答案为:(1)4 8。5 (2)冰;(3)非晶体。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此题探究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特点,主要考查了有关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是一道基础题。1 9.【答案】4切割磁感线【解析】解:(1)图中磁感线沿竖直方向,让导线泌 在磁场中斜向上运动或左右运动会切割磁感线,导线时 沿竖直方向上下运动不会切割磁感线,故A符合题意;(2)根据实验可以得出结论: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故答案为:(1)4 (2)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会产生感应电流;是否有感应电流产生,关键是看导体是否切割磁感线。本题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考查对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掌握,常见题目。2 0.【答案】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没有控制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液面到该点的深度不变【解析】解:(1)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2)实验中,小阳得出结论“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该点到容器底的距离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没有控制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液面到该点的深度不变。故答案为:(1)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2)没有控制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液面到该点第20页,共26页的深度不变。(1)实验中的自变量是探头到烧杯底的距离L:(2)液体内部某点的压强跟液面到该点的深度有关。这是一道探究实验题,此题的难点是液体压强计的有关知识,我们要了解压强计的原理,知道液体压强计的操作要求等。2 1 .【答案】相 等 蜡 烛 4 和蜡烛B 完全相同用铅笔在蜡烛4 的底部画个圆,通过平面镜观察像的位置,当蜡烛B 和像重合时,在蜡烛B 底部画个圆,两个圆的圆心的位置就是对应点的位置【解析】解:(1)蜡烛4 和蜡烛B 完全相同,蜡烛B 跟蜡烛4 的像重合时,像和物体大小相等;(2)用铅笔在蜡烛A 的底部画个圆,通过平面镜观察像的位置,当蜡烛8 和像重合时,在蜡烛B 底部画个圆,两个圆的圆心的位置就是对应点的位置。故答案为:(1)相等;蜡烛4 和蜡烛B 完全相同;(2)用铅笔在蜡烛4 的底部画个圆,通过平面镜观察像的位置,当蜡烛B 和像重合时,在蜡烛B 底部画个圆,两个圆的圆心的位置就是对应点的位置。(1)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2)用铅笔画出蜡烛4 和蜡烛B的位置。本题主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实验前务必把实验器材准备齐全,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同时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2 2 .【答案】左 2 拉力的力臂变短【解析】解:(1)杠杆的左端高说明左端轻,因此应将杠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2)设一个钩码为G,一格的长度为L,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3Gx2L=n G x 3 L,解得:n=2,故为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应在B 点悬挂2 个钩码。(3)如下图所示:当保持杠杆水平平衡,把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动力臂会逐渐减小,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拉力逐渐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变大。故答案为:(1)左;(2)2;(3)拉力的力臂变短。(1)平衡螺母总是向杠杆翘起的那端调节;(2)设一个钩码重为G,杠杆一个小格是3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进行判断。(3)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变化原因。本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2 3.【答案】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频 闭合开关S、工,断开开关5 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颁x学【解析】解:实验步骤:(1)闭合开关S、S 2,断开开关S i,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加(2)闭合开关S、S i,断开开关S 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记录电压表的示数U;(3)在(1)中,灯泡与定值电阻和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颇,此时灯泡正常发光;在(2)中,灯泡仍与定值电阻和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灯泡和定值电阻两端的总电压,因此时电路连接方式不变,各电阻的大小和电压不变,灯仍正常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此时定值电阻的电压:Uo=U-U 额,根据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则小灯泡额定功率:P =U/L=U额x 一产。故答案为:(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踊(2)闭合开关S、S i,断第22页,共26页开开关S 2,保持滑片位置不变;(3)U 痛x 一。欧 RQ电路中没有电流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应起到测量电流的作用,故将灯与定值电阻串联后再与变阻器串联;要测灯的额定功率,首先使灯正常发光,先将电压表与灯并联,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使灯的电压为额定电压;保持滑片位置不动,通过开关的转换,使电压表测灯与定值电阻的电压,因此时电路连接方式不变,各电阻的大小和电压不变,灯仍正常工作,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求出此时定值电阻的电压,由欧姆定律可求出灯的额定电流,根据P =u 可求出灯的额定功率。本题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考查了设计实验方案测灯泡额定功率的能力。2 4.【答案】解:(1)测出金属铝柱的重力G;(2)用弹簧测力计挂着金属铝柱缓慢地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下表中:ABCD弹簧测力计示数/N(3)比较B、C、。中的实验可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越来越小,由产浮=G-F加知,物体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大,所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解析】物体浸在液体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竖直向上的拉力F、竖直向上的浮力 浮作用,由平衡条件可知:/浮=G-F,根据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与物体受到的浮力间的关系,可得出结论。本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实验的设计验证、实验数据记录表格的设计等,有一定的难度、25.【答案】解:(1)闭合开关S,该电路为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每条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电压:U1 =U2=U=1 2V;n 1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的阻值为:&=急=1 5 0;(2)通过/?2 的电流为:/2=合=需=1 2 4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知,干路中的电流为:/=/1+/2 =0.8 4 +1.2 4 =2 4;(3)通电I m i n 电流通过凡产生的热量为:Q =/)武=(0.8 4)2 x isn x 6 0 s =5 7 6/。答:(1)&的阻值为1 5 为(2)通过干路的电流为2 A;(3)通电I m i n,电流通过电阻收所产生的热量为5 7 6/。【解析】(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的阻值;(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2 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求出总电流;(3)知道的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利用公式Q =/2 R t 可计算出热量。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焦耳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2 6 .【答案】解:(1)正方体的密度为:P =肃皆=0 8 x 1 03/C5/3 p水,所以物体4 放入水中处于漂浮状态;(2)物体4 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物体4 所受浮力的大小为:F浮=G=m g =0.1 6kg x 1 0 N/kg=1.6 N;(3)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产浮=。/了探知排开水的体积为:V挑=-1-=1.6 x 1 0-4m3,琲 p 水g l.OxlQ3 kg/m3xlON/kg水升高的高度为:V排 1.6xl0-4m3 nAh=-丁=0.0 1 6 m,S lxl0-2m2水的高度为:h 水=b+Ah=0.1 m +0.0 1 6 m =0.1 1 6 m,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水=p 次 g 九次=1.0 x 1 03kg/m3 x 1 0 N/kg x 0.1 1 6 m =1 1 6 0 Pao第24页,共26页答:(1)物体4 处于漂浮状态;(2)物体4所受浮力的大小为1.6N:(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1160Pa。【解析】(1)根据密度公式算出正方体的密度,进而判断出物体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物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