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湘潭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具有调控作用B.酶的催化效率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C.催化ATP合成与水解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D.酶的合成需要tRNA的参与,同时需要消耗能量2.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号叶绿素溶液/mLpH值处理时间/min溶液颜色1.02.010绿色1.03.010绿色1.04.010黄绿色1.05.010黄褐色A.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是一个对比实验C.该实验说明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稳定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3.某种鼠中,短尾基因D 对长尾基因d 为显性,黑鼠基因H 对灰鼠基因h 为显性。且基因D 或 h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遗传的。现有两只基因型均为DdHh的雌雄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A.2:1 B.6:3;1 C.6:2:1:1 D,4:2:14.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极少籽粒被啄食。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B.高梁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5.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类囊体薄膜上有能合成ATP的酶B.植物根细胞膜上有运输矿质元素离子的蛋白质载体C.人体线粒体内膜上有运输葡萄糖的蛋白质载体D.人体黏膜细胞表面有与某些病毒结合的蛋白质受体6.下列各项的结果中,不可能出现3:1比值的是()A.标记的DNA在M 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子代中不含H N与含的DNA数量之比B.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黄色圆粒豌豆(YyRR)杂交子代的性状分离之比C.酵母菌同时进行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并消耗相同葡萄糖时,吸入的02与产生的CO2总量之比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如下图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鲜重的变化曲线。(1)阶 段I和in小麦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阶段in中,种 子 胚 细 胞 内 水 的 主 要 存 在 形 式 是。(2)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 分 可 经 过 细 胞 膜 中 的、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3)在阶段n,种 子 吸 水 速 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 段I,呼吸速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 段I(4)据测定小麦种子萌发初期以无氧呼吸为主,欲测定无氧呼吸产物是否含有酒精,所 用 的 试 剂 是。(5)有研究表明,某种小麦在轻度干旱胁迫下,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了 38%。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分别测定小麦叶片在轻度干旱胁迫和供水充足两种条件下的气孔张开程度(气孔导度)与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结果发现,轻度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Ch浓度均小于供水充足组的,由此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8.(10分)青藏高原啮齿类动物鼠兔是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重要生物干扰源之一,其对草原生产力、物种多样性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复杂而深远的影响。研究高原鼠兔干扰强度与物种多样性等的关系,对于科学解释草地多样性的维持机制和评价鼠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危害具有重要意义。(1)可以通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来监测鼠兔的种群密度。鼠 兔 作 为 高 寒 草 地 生 态 系 统 成 分 中 的,其采食、掘洞等行为会造成土壤裸斑。(2)控制鼠兔的干扰强度,划分出高、中、低 3 种干扰区域,并对区域内群落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进行调查,来研究干扰程度对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3)鼠兔的适度干扰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性,促进,进而提高土壤中N、P 含量。但高强度鼠兔干扰会导致草原裸斑数量及面积增加,加剧草地生境的旱化,使得杂草增加,破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 o 请提出一种措施或方案来控制鼠兔的干扰强度:。(4)为了更有效地科学防控草原鼠害,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请你从生态系统的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可用数据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9.(10分)对小鼠的研究表明,夜晚小鼠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能合成较多去甲肾上腺素并将其储存于突触小泡,当兴奋传导过来时突触小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到突触间隙中。白天小鼠合成、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较少;去甲肾上腺素可阻止T 细胞和B 细胞从淋巴结释放到血液。人类这一过程刚好与小鼠相反,回答下列问题:(1)T 细胞和B 细 胞 均 起 源 于;在体液免疫中T 细胞的作用是 o B 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能产生抗体,而 B 细 胞 不 能 产 生 抗 体 的 原 因 是.(2)小鼠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受刺激分泌去甲肾上腺素时,发 生 的 信 号 转 化 是,其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的意义是 o(3)研究表明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也能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其 作 用 的 特 点 有 (写两点)。(4)试推测:与小鼠相比,人类夜晚血液中T 细胞和B 细 胞 的 数 量 会 比 白 天(填“多”或“少”),原因是.10.(10分)为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某医院以收治的45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与正常孕妇相比,检测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检测项目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正常孕妇组甲状腺激素(gg/L)4.732.24促甲状腺激素(mg/mmoi)3.984.62(D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 _(答出2 点即可)。(2)根据检测结果推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比正常孕妇组一(填“高”或 低”),原因是 一。(3)临床研究表明:大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胰岛素对组织细胞的识别能力降低,从而影响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一。11.(15分)铁元素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 Fe2+在土壤中过度积累,会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某研究小组以浙春3 号 和 1601号大豆为实验材料,探究高Fe?+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对两种大豆在To(不施铁肥,土壤中Fe?+含量为1.24mg/kg)、Ti(施铁肥,土壤中Fe?+含量为300mg/kg)、T?(施铁肥,土壤中Fe?+含量为500mg/kg)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如图1、2(不考虑植物细胞的失水情况)。请回答相关问题。75-ZODIOUD-)第米竞浙春3号TO0T10T2(1)Fe是细胞所必需的(填“大量”或“微量”)元素,本实验的自变量是 o(2)从 图 1 分析,高 Fe2+对浙春3 号 和 1601号 大 豆 净 光 合 作 用 的 影 响 是。(3)植 物 蒸 腾 作 用 主 要 通 过 叶 片 上 的(填结构)进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CO?也经由此被植物吸收参与暗反应。从 图 1、2 分析,高 Fe2+对 两 种 大 豆 的 蒸 腾 速 率 影 响(填“较小”或“较大”),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填“较小”或“较大”)。(4)研究人员将T2条件下种植的两种大豆所结的种子种植在To环境中使其长成植株,发现测定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与图中To条件下几乎无差异,说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 6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酶作用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进而对相应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详解】A、酶对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A 错误;B、酶在适用条件下的催化效率才高于无机催化剂,B 错误;C、催化ATP合成与水解的酶属于不同的酶,在空间结构上存在差异,C 正确;D、酶有些是RNA,RNA的合成不需要tRNA的参与,D 错误。故选C。2、C【解析】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2、分析表格数据:在 pH为 3 或 2 的环境中,色素溶液的颜色均为绿色,但在酸性环境下色素溶液的颜色由绿色变成黄绿色或黄褐色,说明酸性环境下的叶绿素可能因稳定性较差而被分解。【详解】A、根据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提取色素时可以加入无水乙醇进行色素的提取,A 正确;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每个实验之间形成对照关系,是一个对比实验,B 正确;C、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酸性环境下色素溶液的颜色由绿色变成黄绿色或黄褐色,说明酸性环境下的叶绿素可能因稳定性较差而被分解,在 pH为 3 或 2 的环境中,色素溶液的颜色均为绿色,但这不能说明叶绿素在碱性环境中不会被破坏,如碱性增强时色素可能会被破坏,C 错误;D、根据实验结果可知,酸性环境下色素溶液的颜色由绿色变成黄绿色或黄褐色,说明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因稳定性较差而被分解,导致含量降低,因此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D 正确。故选C。3、A【解析】已知短尾基因D 对长尾基因d 为显性,黑鼠基因H 对灰鼠基因h 为显性,且基因D 或 h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群体中致死的基因型有DDHH、DDHh、DDhh、ddhh、D dhh,据此做答。【详解】根据题意两只基因型均为DdHh的雌雄鼠交配,会产生9 种基因型的个体,即:D_H.、D_hh、ddH_、ddhh。但由于基 因 D 或 h 在纯合时使胚胎致死,所以只有DdHH、DdHh、ddHH、ddHh四种基因型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其中DdHh占4 份,DdHH占2份,ddHH占 1 份,ddHh占2份,故表现型为短尾黑鼠:长尾黑鼠=2:1 综上分析,A 正确,B C D 错误。故选A。4、A【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即共同进化。【详解】A、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般传递效率在1 0%2 0%,因此能量传递效率发生在两个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种生物之间,A 错误;B、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 正确;C、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因此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C 正确;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高粱和麻雀即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存在共同进化,D 正确。故选Ao5、C【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2、膜的组成成分可以转化,由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可知,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之间可以相互转化。3、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相似,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功能越复杂。4、许多化学反应在生物膜上进行,广阔的膜面积为化学反应所需是酶提供了大量附着点,为化学反应提供了广阔的场所。【详解】A、类囊体薄膜能进行光反应合成A T P,因此膜上具有A T P 合成酶,A 正确;B、植物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 正确;C、线粒体运输丙酮酸,不运输葡萄糖,C 错误;D、病毒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宿主细胞,D 正确。故选C。6、C【解析】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子细胞中;2、酵母菌细胞有氧呼吸的反应式是:C6Hl2O6+6O2+6H2O,6co2+I2H2O+能量;无氧呼吸反应式是 C6Hl2。6 _4 2c2H5OH+2c02+少量能量;3、卵细胞的形成过程:1个卵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1个初级卵母细胞一减数第一次分裂1 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一减数第二次分裂1个卵细胞+3个极体;4、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详解】A、MN标记的DNA在 XN培养液中复制三次,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中含 N 的 DNA分子为2个,所以不 含,5N 的 DNA与 含l5N 的 DNA数量比=(8-2):2=3与 A 正确;B、YyxYy3Y_、lyy,RrxRR1 R _,所以后代表现性为黄色圆粒:绿色圆粒=3:1,B 正确;C、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分解Imol葡萄糖需消耗6mol O 2,并生成6mol C O 2,进行无氧呼吸时消耗Imol葡萄糖生成 2mol C O 2,所以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量相同时吸入02的量与两者产生的CO2总量之比6:(6+2)=3:4,C错误;D、动物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1 个卵细胞和3 个极体,因此形成的极体与卵细胞的数目之比3:1,D 正确。故选C。【点睛】结合基因分离的实质、有氧呼吸的过程、卵细胞的形成和DNA的复制方式分析选项是解题的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 小题7、自由水 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 小于 大于 酸性的重倍酸钾 在轻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片气孔关闭导致CO2供应不足,使暗反应受阻,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解析】1、水分是种子萌发的条件之一,干种子萌发时吸收水分,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细胞代谢旺盛。形成幼苗之前,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的重量是水分,有机物总量下降。2、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铭酸钾检测,溶液由橙色变为灰绿色。3、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1)阶 段 I 和阶段m 种子的鲜重增加明显,增加的物质主要是种子吸收的水分。阶段皿中,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由于该阶段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因此细胞代谢旺盛。(2)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磷脂双分子层、水通道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3)据图示可知,在阶段H,种子含水量没有多大变化,故种子吸水速率小于阶段I;而随着自由水含量的增加,代谢强度大大增加,故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4)无氧呼吸中如果产生酒精,可以用酸性的重铭酸钾试剂检测,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5)研究显示,干旱胁迫下植物叶片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轻度干旱胁迫组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均小于供水充足组,这种相关性说明在轻度干旱条件下该植物净光合作用速率降低的原因是气孔关闭,导致气孔导度下降,引起胞 间 CO2供应不足,暗反应中CO2还原受阻,净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浇水可解除干旱胁迫。【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水的存在形式和功能、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种子萌发过程中物质的变化,并学会分析处理实验数据获取结论。8、标志重捕法 消费者 丰富度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抵抗力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如:调查鼠兔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控制鼠兔的数量;通过开洞堵洞的方式来控制鼠兔的生存区域 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如:草甸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流向鼠兔的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多少?鼠兔干扰强度对草原土壤有机质、N、P等含量的影响是怎样的?【解析】1、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2、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则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详解】(1)鼠兔是动物,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鼠兔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用标志重捕法。(2)研究干扰程度对高寒草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需要控制鼠兔的干扰强度,划分出高、中、低 3 种干扰区域,并对区域内群落的丰富度进行调查。(3)根据题意分析,高强度鼠兔干扰会导致草原裸斑数量及面积增加,加剧草地生境的旱化,使得杂草增加,导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但鼠兔的适度干扰又可以改善土攘的通透性,促进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进而提高土壤中N、P 含量。要控制鼠兔的干扰强度,可调查鼠兔的捕食者与被捕食者,控制鼠兔的数量,也可通过开洞堵洞的方式来控制鼠兔的生存区域等。(4)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提出更有效地科学防控草原鼠害,保护草原生物多样性,则可研究草甸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流向鼠兔的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多少、鼠兔干扰强度对草原土壤有机质、N、P 等含量的影响是怎样的等问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稳定性等知识点,能够根据生物的种类确定其所属的生态系统成分以及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并能够根据提示提出控制干扰强度的措施。9、骨髓 识别抗原;分泌淋巴因子,以促进B 细胞的增殖分化 控制抗体的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达(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电信号-化学信号 维持内环境稳定 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等 多 人类去甲肾上腺紧的分泌规律与小鼠相反,夜晚分泌量较少,而去甲肾上腺素会阻止T 细胞、B 细胞释放到血液,因此人类夜晚血液中T 细胞和B 细胞较多【解析】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2)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2)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 细胞,同时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T 细胞发挥效应。【详解】(1)T 细胞和B 细胞均起源于骨髓,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在体液免疫中T 细胞识别吞噬细胞呈递的抗原,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淋巴因子,以促进B 细胞的增殖分化。虽然B 细胞和浆细胞都存在抗体基因,但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使抗体基因只在浆细胞中表达。(2)通过题干信息可知,夜晚小鼠脑内肾上腺素神经元能合成较多去甲肾上腺素并将其储存于突触小泡,当兴奋传导过来时突触小体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到突触间隙中,故其发生的信号转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可维持内环境稳定。(3)肾上腺髓质细胞,属于内分泌腺细胞,分泌的去甲肾上腺素属于一种激素,那么激素作用的特点有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等。(4)由于人类去甲肾上腺紧的分泌规律与小鼠相反,夜晚分泌量较少,而去甲肾上腺素会阻止T 细胞、B 细胞释放到血液,因此人类夜晚血液中T 细胞和B 细胞较多。【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10、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 高 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通过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 摄取、利用储存【解析】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孕妇组,但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正常孕妇组。【详解】(4)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2)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通过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故推测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比正常孕妇组高。(3)胰岛素的作用是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合成糖原和转化为非糖类物质。临床研究表明:大多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胰岛素对组织细胞的识别能力降低,从而影响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储存。【点睛】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反馈调节过程以及胰岛素的功能,关键是理解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机制。11、微量 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 高 Fe2+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 对 1601号大豆的影响程度较大 气孔 较小 较大 高 Fe2+环境没有引起大豆发生可遗传的变异【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种类、土壤中Fe2+含量,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To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土壤含铁量,浙春三号和1601号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逐渐降低,且净光合速率下降较明显。【详解】(1)Fe是组成生物细胞的微量元素。该实验用了浙春3 号 和 1601号两种大豆,且在不同Fe2+含量的土壤中进行,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大豆种类、土壤中Fe?+含量。(2)分析图1,随着土壤中Fe?+含量升高,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但是从To到T2,1601号大豆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比例(50%)大于浙春3 号(4 5%),因此高Fe?+使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都下降,且 对 1601号大豆的影响程度较大。(3)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气孔进行。从图2 分析,高 Fe?+对两种大豆的蒸腾速率影响较小,对净光合速率影响相对较大。(4)据题干信息可推知,高浓度的Fe?+影响了大豆的生理活动,但并未引起大豆发生可遗传的变异。【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根据题干信息和图形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并能够与对照组相比分析两种大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随着土壤含铁量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