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天津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1.pdf
2021-2022学年上学期天津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l.(2分)下列变化属千化学变化的是()A.食品毒变B.花瓶破碎C.蜡烛熔化D.干冰升华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C.熄灭酒精灯D.闻气体气味3.(2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4.(2分)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匹射,生成黑色固体5.(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B.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大,原子小6.(2分)下列关千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计入空气质址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78%7.(2分)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枷原子钟,枷被誉为“长眼睛”的金屈。如图是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电子数为37C.该原子的中子数为37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盐85.478.(2分)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揽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千同种元素9.(2分)本草纲目拾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OH7沁O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七素属千氧化物B.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最比为5:2 c.三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每个三七素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10.(2分)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曾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诗人赞美翡翠鸟是一种很美丽的宠物,其羽毛可做首饰,后来人们把同样颜色的美玉也称为翡翠。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NaAI(Si03)2。其中Si的化合价为()A.-4 B.+4 C.+3 D.+2 二多选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1.(2分)芳芳同学在实验室准备完成下列实验,她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 区分蒸馆水和浓食盐水蒸发,观察有无固体出现C.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D 鉴别庶糖与食盐尝味道A.A B.B C.C D.D 12.(2分)Mg和Mg2同屈千镁元素,是因为具有相同的()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D.电荷数13.(2分)天津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扯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址级别为2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千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扯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朵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千空气污染物14.(2分)结合如图分析,由此能获得的信息是()l)8)2/9286 I j)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矗为32.06gB.钠原子容易失去l个电子形成Na+C.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S15.(2分)某物质4.6g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8gCO2和5.4g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02的质量为11.2g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I:3 C.生成CO2和压0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元素三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4分)16.(4分)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I)合成氨厂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这说明空气中含有(2)把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这说明空气中含有(3)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过几天就不脆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4)澄消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面会出现白色物质,这说明空气中含有17.(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1(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氯原子构成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氯原子(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O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是氧和硫俩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氧和氯俩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图218.(4分)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届“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气候变化”。Cl(1)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铜l.Omg/L.铁0.3mg/L“,其中的铜、铁是指(填“元素”或“原子”)。(2)“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声升匠园洹召户雹亘因-|离子交换树脂尸寸亘亘亘卜4巨通玉(D中过滤棉的主要作用是(填字母,下同),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吸附异色异味C出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3)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想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活中常采取的方法。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19.(6分)写化学方程式:(1)铁在氧气里燃烧(2)红磷在氧气燃烧(3)丙烧(C3Hs)在空气里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0.(7分)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千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A、B管内的现象是C管中水的液面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2)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为(3)点燃氢气应先管A一弹蔷夹管B庄浅电极;氢气燃烧产生五推断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B管中产生的气体火焰。21.(6分)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一”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一种黑色固体,H是一种能使澄消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鼓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1)写出物质的名称:C;F(2)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CD,。帚点G曰六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7分)22.00分)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丿A B c D E(I)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a,b。(2)实验室用高铝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反应基本类型是;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填装置代号),此实验要在试管内靠近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其作用是。(3)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实验室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同时还了解到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能溶千水并且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请回答:要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用的装置是(填装置代号)。23.(12分)如图l、图2、图3所示的测定装置都可以用来测定空气成分,请回答问题:a 细铜丝图1A B 图2图3K 除氧剂水图4。2 丛气积数氧体分15 0650 l0 8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图5tJs。2 儿气积数氧体分户15 050 1 10 20 30 图640(I)图1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图2装置可用千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最,步骤为:打开Kt、K2,从导管a向瓶A中鼓入空气,待瓶中的液面低千燃烧匙底部时,关闭Kt、K2。此时进入世筒B中水的体积为200mL,观察到瓶A中的白磷燃烧。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五分之一。(3)如图3所示装置也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械,实验过程中反复推拉两端注射器的活塞,其目的是,一段时间后,最终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n让。(4)按图4所示装置,在栠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铁生锈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O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团1、图4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5、图6所示。依据图5、图6信息,方法更准确,猜想其原因是(选填“图1或“图4”)的测定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除氧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揽有优点,是也有缺点,缺点24.(5分)化学学习离不开实验。(l)某同学按如图装置对质釐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反应前的天平平衡,然后将稀盐酸倒入烧杯中与碳酸钠充分反应后,再称撇,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该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填“遵守”或“不遵守”)。反应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2)某化合物4.6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g的二氧化碳和5.4g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只含有碳、氢元素B.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桸盐酸碳酸钠粉末七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0分)25.(4分)新药帕拉米韦注射液可用千治疗H7N9禽流感,其说明书中部分内容如图。(I)帕拉米韦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氢、氮的原子个数比为(2)帕拉米韦属千(填“有机物”或“无机物”)。(3)帕拉米韦中氧元素的质操分数是(精确到0.1%)。(4)成人禽流感患者,每天应注射帕拉米韦一支。药品名:帕拉米韦注射溃化学式:C15比心议令相对分子质量:328适应症:H7N9禽流感成人用量:75mg1;欠2次归帕拉米韦含量:25m队支26.(6分)医学上常用双氧水溶液(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来清洗创口和局部抗菌,小美同学取68.0g某医用双氧水溶液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g二氧化猛,每隔一分钟观察一次并记录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如表所示,直到实验结束。请回答下列问题:称量时间分钟0 l 2 3 4 5 产生氧气的质谥gO 0.7 1.1 1.4 1.6 1.6(1)实验现象是(2)从表格可知,实验结束的时间是第分钟,该实验一共生成g氧气。(3)所取双氧水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撼是多少克?2021-2022学年上学期天津初中化学九年级期中典型试卷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l.(2分)下列变化属千化学变化的是()A.食品霉变B.花瓶破碎c.蜡烛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D.干冰升华【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品霉变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千化学变化。B、花瓶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千物理变化。C、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屈千物理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千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寸C.熄灭酒精灯D.闻气体气味【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D、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D紧挨试管口,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栠气瓶D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2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A.食物变质分子构成发生了变化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D.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微粒之间存在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解答】解:A、食物变质也就是食物变成了不能被食用的其他物质,在这个过程有生成了新的物质,也就是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故A合理;B、汽油挥发是汽油的分子从液态变成了气态,运动到了空气中去。而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故B不合理;C、热胀是由于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而冷缩是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导致体积缩小。故C合理;D、我们能闻到花香,是由千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我们的感觉器官鼻子中,因此D也合理。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4.(2分)下列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烟雾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浓厚的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粒子B.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大,原子小【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原子可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说法错误;B、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说法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分子是保待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说法错误;D、分子和原子不能笼统的比较大小,有的分子比有的原子大,有的原子比有的分子大,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2分)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等各成分保待各自的性质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78%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垂要作用;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性质及空气的污染等知识分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不是空气污染物,故A说法错误;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故B说法正确;C、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相互之间没有发生反应,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故C说法正确;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78%,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二氧化碳是空气的组成成分,因此不是污染环境的物质,但是含盎过高时会导致温室效应。7.(2分)我国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了星载氢原子钟和枷原子钟,枷被卷为“长眼睛”的金屈。如图是枷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元素为金属元素B.该原子的电子数为37c.该原子的中子数为37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谥85.47【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院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谥,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意义可知,中 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枷,带“年”字旁,属千金屈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意义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7,表示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7,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含义不能确定中子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的含义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8.(2分)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甄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因此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都是催化剂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千同种元素【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电解水实验;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催化剂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D、质子数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分子或离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C2庄OH,故选项推理错误。B、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含氢气和氧气,故选项推理错误。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推理错误。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含有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不一定属千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氖原子,故选项推理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9.(2分)本草纲目拾遗“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三七素(CsH7沁0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下列有关三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七素屈千氧化物B.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5:2 C.三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每个三七素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攒守恒定律【分析】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矗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虽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每个三七素分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三七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X5):(14X2)=l=-5:2,故选项说法错误。C、三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还生成氮元素的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个三七素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2个氮原子和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2分)唐代著名诗人陈子昂曾在感遇一诗中写道”翡翠巢南海,雌雄珠树林。”诗人赞美翡翠鸟是一种很美丽的宠物,其羽毛可做首饰,后来人们把同样颜色的美玉也称为翡翠。翡翠的主要成分是硬玉NaAI(Si03)2。其中S)的化合价为()A.-4 B.+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c.+3【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D.+2【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显2价,钠显l价,铝显3价,设NaAI(Si03)2中Si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l)+(+3)+xX2+(-2)X3X 2=0,则x=+4。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二多选题(共5小题,满分10分,每小题2分)11.(2分)芳芳同学在实验室准备完成下列实验,她的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 区分蒸馆水和浓食盐水蒸发,观察有无固体出现C.检验蜡烛燃烧生成水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现象D 鉴别庶糖与食盐尝味道A.A B.B【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实验设计题C.C【分析】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B、蒸发,出现固体的是食盐水,不出现固体的是蒸熘水;C、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实验室中,不能尝药品味道。D.D 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不能区分鉴别两种物质,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蒸发,出现固体的是食盐水,不出现固体的是蒸馈水,该选项设计合理;C、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说明反应生成水,该选项设计合理;D、不能尝药品味道,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2.(2分)Mg和Mg2同屈千镁元素,是因为具有相同的()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质子数D.电荷数【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者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解答解答】解:由元素的概念可知,Mg和 Mg2屈千同种元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相同(或核电荷数相同)。故选:AC。【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元素的基本概念,比较简单。13.(2分)天津市2011年5月20日空气质量报告:老城区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揽级别为2级,空气质最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千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扯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扯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屈千空气污染物【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性质、空气的污染等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具有可燃性,不屈千可燃物,故A说法不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千食品防腐,故B说法正确;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故C说法不正确;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拭增多会引起溫室效应,但不属千空气污染物,故D说法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空气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性质、空气污染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4.(2分)结合如图分析,由此能获得的信息是()1)8J 2/286 I JJ 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B.钠原子容易失去1个 电子形成Na+C.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D.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S【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械守恒定律【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单位不是g;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千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千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千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最外层电子数是8的是一种稳定结构,第一层也是最外层时,达到2个 电子也是一种稳定结构。【解答】解:A、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岱为32.06,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钠原子容易失去l个电子形成Na十,该选项说法正确;C、钠元素核外电子层数是3,在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D、这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中,钠元素化合价是1,硫元素化合价是2,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因此钠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Na2S,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C。【点评】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15.(2分)某物质4.6g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8.8gCO2和5.4gH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参加反应的02的质炽为11.2g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亚比为1:3 C.生成CO2和H20的分子个数比为2:3 D.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元素【考点】质世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忧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批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A、参加反应的02的质世为:8.8g+5.4g-4.6g=9.6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8.8gX_g):(5.4X_1_)=4:I,该选项说法不正确;44 18 C、生成CO2和H20的分子个数比为8.8g _ 5.4g.-:-=2:3,该选项说法正确;44 18 D、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物质,该物质中氧元素质量:8.8gX32 16+5.4炉-9.6g=1.6g,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氧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44-18 故选:C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总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盆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三填空题(共3小题,满分14分)16.(4分)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的物质:(l)合成氨厂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2)把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3)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过几天就不脆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4)澄清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面会出现白色物质,这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化学常识和课本基本知识中空气的成分及其各种成分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答】解:(l)合成氨厂利用空气制造氮肥,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氮气,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故填:氮气;(2)氧气能供给呼吸,把小白鼠放在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填:氧气;(3)放置在空气中的饼干过几天就不脆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填:水蒸气;(4)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水,澄清的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面会出现臼色物质,这说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点评】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及用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与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7.(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图1图2(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CD是原子,是分子。(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A.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氯原子构成B.氯化氢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C.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氯原子(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7。Cl 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来分析;(2)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结构、分子构成情况来分析;(3)根据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以及元素的概念来分析。【解答】解:(I)采和铜是金屈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CD表示原子;水和氯化氢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表示分子;故填:原子;分子;(2)A、氯化氢分子由氢原子、氯原子构成,说法正确;B、氯化氢是一种纯净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氯气混合而成的,说法错误;C、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因此保持氯化氢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氯化氢分子,说法错误。故选:A;(3)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17-2-8=7;故答案为:7;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答案为: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质子数。【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掌握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8.(4分)2020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八屈“世界水日”,主题为“水与气候变化”。(l)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铜l.Omg/L,铁0.3mg/L”,其中的铜、铁是指元素(填“元素”或“原子”)。(2)“生命吸管”可直接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主要处理步骤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相似,如图所示(中离子交换树脂的主要作用是去除重金属离子、软化水质)。酮升三互屯三三离子交换树正亏亘曰卫庄中过滤棉的主要作用是(填字母,下同),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A去除有害菌和部分病毒B吸附异色异味C出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3)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想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活中常采取煮沸的方法。【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元素组成物质;(2)过滤是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开的一种方法,活性炭有吸附作用,可以吸附一些染料、色素、异味等;(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熘。【解答】解:(1)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铜1.0mg/L,铁0.3mg/L,其中的铜、铁是指元素;故答案为:元素;(2)在流程图中,CD中过滤棉的主要作用是:出去较大的不溶性杂质;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异色异味;故答案为:C;B;(3)若无“生命吸管“,取用河水时,想要降低水的硬度和杀死病原微生物,在生活中常采取煮沸的方法;故答案为:煮沸。【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还考查了硬水与软水的转化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坎空题中。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3分)19.(6分)写化学方程式:(I)铁在氧气里燃烧3Fe+202 点燃Fe3O4。(2)红磷在氧气燃烧4P+502 点燃2P2O5。(3)丙烧(C3H8)在空气里完全燃烧,生成二 氧化碳 和水点燃C3Hs+502H20+3C0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3Fe+202Fe304。点燃(2)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022P沁5。(3)丙炕(C3Hg)在空气里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点燃C3Hs+502 H 20+3C02 o 故答案为:点燃(1)3Fe+20Fe304;点燃(2)4P+5022P沁5;点燃(3)C3Hs+50 2H20+3CO如【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20.(7分)某同学制作了如距所示的简易电解水装置,进行家庭小实验(注:该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反应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A、B管内液面均高于图中D线)。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I)闭合开关S后观察到:A、B管内的现象是电极上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收梨气体的体积比约为l:2;C管中水的液面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2)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B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3)点燃氢气应先验纯;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弹簧夹一管A【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一弹簧夹管B眨浅电极【分析】电解水时,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发出淡蓝色火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l:2。【解答】解:(1)(DA、B管内的现象是电极上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l:2。故填:电极上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管A和管B收集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C管中水的液面上升,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故填: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使A、B管内压强增大,把水压入C管中。(2)A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氧气B管中产生的气体为氢气。故填:氧气;氢气。(3)点燃氢气应先验纯,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填:验纯;淡蓝色。点评】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同时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五推断题(共1小题,满分6分,每小题6分)21.(6分)A、B、C、D、E、F、G、H八种物质,有如图所示关系,“一”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通常情况下F是一种无色液体,G是一种黑色固体,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试推断:(I)写出物质的名称:C 铝酸钾;F 水;(2)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CD高铝酸钾世竺猛酸钾二氧化铝氧气,碳氧气空豐二氧化碳。笥【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H是一种能使澄消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H为二氧化碳,D与G点燃田生成二氧化碳,又知G都是黑色固体,所以G为碳C,D为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A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其中之一是氧气、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可知高铝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猛酸钾、二氧化铝和氧气,所以A为高猛酸钾;在的反应前后B的质臣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所以B为催化剂,B为二氧化猛,C为猛酸钾,F是一种无色液体,所以F为水,E为双氧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I)H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所以H为二氧化碳,D与G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又知G都是黑色固体,所以G为碳C,D为氧气,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A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三种物质,其中之一是氧气、根据实验室制氧气的方法可知高猛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猛酸钾、二氧化猛和氧气,所以A为高猛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