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附答案详解).pdf
2022年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1.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今天教室内的气温大约是50CB我们用的物理课本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约为ZONC.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D.家用电热壶工作时的功率约为zsw2.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千熔化的是()A.B c D.椿天,河中的冰化成水1深秋,枝头上形成霜1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3.下列图片与声现象有关,其中说法正确的是()I 皂-、二甲乙丙丁A.甲图,用力敲鼓时,声音由鼓面的振动而产生B.乙图,高速公路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丙图,倒车雷达使用超声波倒车,说明声可以传递能痲D.丁图,弹古筝时拨动古筝上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4.“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以下有关“影”的成像原理说法正确的是()A歹五平面镜成像志 23.“绿色出行,低碳生活”。新能源汽车因环保、节能、高效等优势,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重要交通工具。如图是国内某型号的新能源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为1.6x 103kg,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1000m,用时50s,此过程中汽车牵引力做功1.5X 10勺。求满载时:(1)汽车的总觅力;(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3)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24.小明家买了一个家用电吹风(如图甲),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正常工作吹冷风时,电功率是110W:吹热风时,电功率是1210W求:(1)电吹风正常工作吹冷风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大?(2)电热丝工作时的电阻是多大?(3)一天,小华断开家中其他所有用电器,只使用电吹风吹热风时,发现家中标有600r/(kW h)的电能表Smin转50转,此时电吹风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甲乙第8页,共22页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教室内的气温在25C人会感觉比较舒服,50C是一个非常高的温度,人无法耐受,不可能达到S0C,故A错误;B、物理课本的重力在3N左右,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约为3N,故B错误;C、中学生身高约1.6m,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0.8m,故C正确;D、家用电热壶工作时的功率约为1000W,25W接近一只台灯的功率,故D错误。故选:C。不同物理世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解决此类问题时,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千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2.【答案】A【解析】解:A、春天,河中的冰化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屈千熔化,符合题意;B、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千液化,不符合题意;C、深秋,枝头上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屈于凝华,不符合题意;D、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冰晶,属千联华,不符合题意;(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千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消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千什么状太,c,、03.【答案】A【解析】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用力敲鼓时,声音由鼓面的振动而产生,故A正确;B公路的隔音板司以阻止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传播,所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C倒车雷达利用回声定位来探测车后的障碍物,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改变了振动弦的长短,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故D错误。故选:A。(1)庐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都可以减弱噪声;(3)声音既能传播信息,又能传播能量;(4)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比较简单。4.【答案lC【解析】解:A、手影是影子,光在沿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的光照不到的暗区叫影子,故A错误;B、摄影是利用凸透锐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透锐是光的折射原理,故B错误;C、投影是利用凸透锐成倒立、放大、实像的原理,故C正确;D、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静的水面相当千平面镜,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千水面对称,所以是倒立的,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D错误。故选:C。各种影的形成都与光的传播有关,本题要把手影、摄影、投影、倒影道理弄清,知道其光学原理。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解释这几种“影”形成的原因。第10页,共22页影子、日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倒影、照镜子、潜望镜都是光的反射原理:透锐、看水下的物体等都是光的折射原理,此题是一道光学的综合题,也是物理中考的一个热点知识。5.【答案】C【解析】解:A、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粽子的内能,故A错误;B、煮粽子的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B错误;C、闻到艾草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C正确;D、划龙舟时,桨对水有作用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水对桨也有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C。(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2)水沸腾的特点是吸收热忙,但温度不变;(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4)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题考查了改变内能的方法、液体沸腾的特点、分子动理论,以及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考查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不大,关键是掌握好基础知识。6.【答案】D【解析】解:A、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超声波传播需要介质,火星车与地球间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故A错误;B、火星车在降落过程中,火星车相对火星位置发生改变,所以火星车是运动的,故B错误C、当火星车减速着陆时,火星车质址不变,距离火星地面的高度变小,速度变慢,所以动能变小,故C错误;D、火星车上的摄像头镜头相当千一个凸透镜,光经过摄像头成像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属千光的折射,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故D正确。故选:D。(1)超声波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电磁波可以传递信息,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2)在判断物体的运动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千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如果改变,物体是运动的,如果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3)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4)摄像头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此时物距u2f。关注科技前沿,了解科学知识;本题通过火星车这个载体,考查了电磁波传递信息、机械运动、影响动能的因素以及凸透镜成像等知识,知识覆盖面广,难度适中,是一道好的考查题。7.【答案lD【解析】解:A、人对车的压力和人的重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同,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B、滑板车轮胎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力,故B错误;C、停止蹬地后,车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车具有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力,故C错误;D、车在滑行过程中所受的力突然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人和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1)一对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4)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本题综合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惯性的理解等多方面的知识,关键是熟练棠握力学的基础知识。8.【答案】C【解析】解:A、人体安全电压不高千36V,故A错误;第12页,共22页B、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是由于电流过大,其原因除了短路外,还可能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故B错误;C电冰箱的金属外壳应该用导线接地,防止金属外壳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故C正确;D、家用电能表上的示数显示了家庭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不是电功率,故D错误。故选:C。(1)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千36V;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2)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3)对千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金屈外壳一定接地,防止外壳漏电,发生触电事故;(4)电能表是测量用电器消耗电能(电功)的仪表。本题主要考查了安全用电知识、电能表的作用、家庭电路电流过大的原因,加强用电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9.【答案】B【解析】解:简易风速计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AD、电动机、扬声器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工作的,故AD错误;B、人对着话筒说话时,话筒内的线圈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与风速计的原理相同,故B正确;C、电磁继电器的主要部件是电磁铁,利用的是电流的磁效应,故C错误。故选:B。由题意可得,当风叶转动时,会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因此风速计的原理是利用导体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使电路中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分别分析各图的原理,选出符合题意的即可。明确各个元件的实验原理,根据题中信息可知风速计属于电磁感应现象,然后找出与风速计原理相同的选项。10.【答案】D【解析】解:A、安装实验器材时需要自下而上,故A错误;B、冰是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故B错误;C、由Q=cmt,.t可知,质旮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矗,比热容大的升高的温度小,由图象可知AB段Smin升高10c,而CD段Smin升高不到10c,所以AB段升高温度快,比热容小,故C错误;D、水的沸点为98C,小于标准大气压下的100c,说明当地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D正确。故选:D。(1)安装实验器材时,由千需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所以应先控制好酒精灯的位置,即自下而上安装;(2)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待不变;(3)根据Q=cmt:.t分析即可;(4)液体的沸点随大气压的增大而升高。该题把晶体的熔化和沸腾图象放到一起比较,考查了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考查的很全面。11.【答案】B【解析】解:由题知,两电阻并联在电路中,所以它们两端的电压相同,由图乙可知,当两电阻电压都为3V时,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0.6A:0.2A=3:l;根据I枉可知,R1、R2的电阻之比为1:3;沪通电时间相同,电压相同,则根据电热公式Q=W=t可知,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故产生热谥之比为3:1。故选:B。根据图象利用欧姆定律判定R1、凡的阻值关系;根据电热公式计算并联时两电阻上产生热批的比值。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焦耳定律公式的应用,由图象能判定电阻的比值是解题的关键。12.【答案】D【解析】解:由图知,定值电阻R1与变阻器R2串联,电压表剧变阻器凡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第14页,共22页AB、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当水流速度增大时,机翼状的探头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受到的压强大千上表面受到的压强,R2的滑片上移,R2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由I芫可知,电流表示数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变阻器凡的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故A、B错误;U 4.SV CD、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l-一0.9A,R1 Sfl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仅0.6A;电路的最大功率为:P大U仅4.SVx 0.6A=2.7W;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R=U 4.5V-=-=I.0.6A 7.5f2,大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千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R2小 R-R1=7.Sfl-S.Q=2.5几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U2=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千各分电压之和,所以,此时凡的电压:U1=U-U2=4.SV-3V=1.SV,则电路中最小的电流:l八U1 1.SV f=-=R1 Sfl=0.3A,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R U2 3V 2大=10fl/,J、0.3A所以,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取值范围为2.5121012,故C错误;电路的最小功率为:P/J、Ul/J=4.SV x 0.3A=1.35W;所以,电路的总功率的变化范围为1.35W 2.7W,故D正确。故选:D。(1)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水流速度增大时,机翼状的探头上下表面的压强不同,下表面压强大千上表面压强,凡滑片上移,阻值减小,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时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电流表的量程相比较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根据p=UJ求出电路的最大功率;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滑动变阳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1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利用p=UJ求出电路的最小功率。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根据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得出流速变化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是关键。13.【答案】聚变可【解析】解:太阳能实际是氢原子核聚变释放的核能,太阳能属千可再生能源。故答案为:聚变;可。(1)太阳能实际是氢原子核聚变释放的核能。(2)像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把它们称为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等能源会越用用越少,不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称为不可再生能源。知道核聚变的实例,区分生活中的各种能源,可解答此题。14.【答案】比热容1.6X 106【解析】解:沙的比热容较小,单位质量沙子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鬟,温度变化大,所以沙漠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昼:Q敖Vq=0.2m3 X 8 X 10勺m3=1.6 X 10勺。故答案为:比热容;1.6X 10气根据沙子比热容的大小和比热容的物理意义进行分析;已知天然气的热值和体积,利用公式Q放Vq计算完全燃烧0.2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本题考查了比热容的物理意义、燃料放热公式的应用,属千基础题。15.【答案】漫等千第16页,共22页【解析】解:(1)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会向各个方向传播,使我们从各方向都能看到;(2)光反射时,反射角总是等于入射角。故答案为:漫;等千。(1)漫反射与镜面反射的区别之一是: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传播;(2)光反射时,反射角总是等千入射角;本题考查实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难度不大。16.【答案】减小上浮【解析】解:航母始终漂浮千水面上,由漂浮条件可知,浮力等千重力,即F浮G,当舰载机起飞后航母的重力G减小,因航母仍处千漂浮状态,故所受浮力F浮要减小;因浮力减小,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p9V捧可知,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航母将上浮一些。故答案为:减小;上浮。航母上的舰载机飞离后,航母自重减小,因航母仍漂浮,根据漂浮条件F浮G判断浮力的变化;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p9V妒判断航母上浮还是下沉。本题综合利用了浮沉条件(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要求灵活运用。17.【答案】323.2 X 103【解析】解:图甲中石块的质堂为m=20g+10+2g=32g:石块的体积为60ml-50ml=10ml=10cm气石块的密度p序峙色3.2g/cm3=3.2 x l03kg/m气故答案为:32;3.2 X 10气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硃码质械与游码示数相加;石块的体积应用图乙中她筒内的示数减去杂筒内原来水的体积;利用公式p翌可计算石块的密度。本实验考查了天平、谥筒的读数,密度基本公式的计算,是我们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应注意最后一个空的单位。18.【答案】72090%【解析】解:(1)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权f+G动),所以物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力:f=nF-G r.l,=2 x 400N-BON=720N;动(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w有fSA历f720N n=-=-X 100%=90%。w总FsFnsA nF 2X400N 故答案为:720;90%。(1)本题中用滑轮组水平拉动物体,由图可知n=2,利用不计绳鱼和摩擦时F=(f+G汾求物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w有(2)使用该滑轮组时,克服物体与地而间摩擦力做的功为有用功,利用n=-=fSA w总FsfSA f FnsA nF 一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绳子的拉力、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计算,利用好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机(f+G动)是关键。19.【答案】解:已知小磁针右端为N极,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确定螺线管的左端为S极,右端为N极,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所指的方向为N极方向,匹指指向电流方向,则电流从螺线管的左端流入,所以电源a端为正极,如图所示:s N-A 之重巨【解析】已知小磁针指向,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确定螺线管的极性,然后利用安培定则可确定电源a端的极性。此题考查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和安培定则的应用,安培定则为重点内容应熟练掌握。20.【答案】解:人之所以能看到水中的鱼,是由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折射后进入人眼,因此光的传播方向大致为SA;鱼的像是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的,所以直接连接AS,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18页,共22页水面s,/z/s 乙【解析】本题考查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要求学生能学以致用,将物理知识应用千生活实践,考查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1.【答案】大甲乙液体的密度A【解析】解:(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种方法叫做转换法;(2)要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需要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方向相同,改变深度,图甲乙符合题意;(3)乙丙两个图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橡皮膜的方向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盐水中U型管的高度差大,压强大,故可得到结论: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4)当压强计的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液面应该就是相平的,若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了高度差,就说明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在压力差的作用下,U形管中的液面出现高度差,要调节,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选A。故答案为:(1)大;(2)甲乙;(3)液体的密度;(4)A。(1)液体压强大小通过U型管内液面的差来反映的,液面高度差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这是一种转换法的运用;(2)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的关系时,保持液体的密度和方向相同,改变深度;(3)根据图乙和图丙的相同址和不同址分析解答;(4)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掌握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是本题考查的重点。22.【答案】断开断路6U2-f1)R。l1【解析】解:(1)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其电阻变大,故变阻器应选左下接线柱与开关串联接入电路中,如下图所示:甲(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即可能是待测电阻断路;(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片P,当电压表示数为2.4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电流表选用U 2.4V 小谥程,分度值0.02A,其示数为0.4A,待测电阻阻值为:R=-=-=6f2;I 0.4A(S)(I)只闭合S,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1;再闭合S1,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沪在G)中,只闭合S,此时为只有Rx工作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址凡的电流,示数为11可测出电源电压:U=/1R炉在)中,再闭合sl此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示数为I护根据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知,通过R。的电流为:I。12-/1则电源电压为:U=(/2-!1)R。,根据电源电压相等知:/1凡(/2-l1)R。,解得:Rx=(I广/1)R。(/2-li)R。故答案为:(1)如上图所示;(2)断开;(3)断路;(4)6;(5)。(1)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其电阻变大确定变阻器连接方式;(2)为了保护电路,按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过程开关应断开;(3)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发现电流表始终无示数,说明电路可能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与电源连通,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以外的电路是完好的,则与电压表并联的支路断路了;(4)根据电流表选用昼程确定分度值读数,根据R扛算出待测电阻阻值;第20页,共22页(5)在没有电压表时,使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并联,根据电流表和定值电阻的示数计算出电压,然后根据公式R芹计算出其电阻。本题伏安法测电阻,考查电路的连接、注意事项、电路故障、电流表读数、电阻的计算以及缺少电压表测岱电阻的能力。23.【答案】解:(1)该汽车的总重力:G=mg=1.6 x 103kg x lON/kg=1.6 x 104N;(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s 1000m v=-=20m/s;t sos(3)根据W=Fs可知,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F=巴=lSOON。s lOOOm 答:(1)汽车的总重力为l.6x104N;(2)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度为20m/s;(3)汽车匀速行驶时所受的牵引力为1500N。【解析】(1)根据公式G=mg求汽车的总重力;(2)根据速度公式v=f求出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3)根据W=Fs求出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本题考查了重力、速度、功的计算,比较简单。24.【答案】解:(1)因为p=UI,所以电吹风吹冷风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为lp冷风110W 冷风=u额220V=0.5A;(2)电热丝的功率为PR=p於风P冷风1210W-110W=1100W,因为P=,沪R 沪所以电热丝的电阻为R=二巴亚2:.=40fl;PR 1100W 50(3)电吹风吹热风时消耗的电能为W=kWh=kWh,600 12 w土kWh实际功率为P实旦亡lkW=1000W。t foh 答:(1)电吹风正常工作吹冷风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0.5A;(2)电热丝工作时的电阻是40il;(3)电吹风的实际功率是1000W。【解析】(1)电吹风吹冷风时只有电动机工作。已知吹冷风时的功率和额定电压,利用公式l=得到通过电动机的电流;(2)电吹风吹热风时电动机和电热丝并联。已知吹热风的功率及电动机功率,可以得到沪电热丝功率;已知电热丝功率和额定电压,利用公式R=得到电热丝电阻;(3)600r/(kW h)表示用电器消耗lkWh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动600r。已知转动圆数,可以得到消耗的电能;已知消耗电能和通电时间,利用公式P孚得到实际功率。本题考查电吹风的工作原理、电能表参数的应用、电流、电阻和实际功率的计算,关键是基本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第22页,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