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综合测试卷.pdf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第一单元 先秦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综合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 5分)1.自古以来,中华大地就存在一个“三皇五帝”的古史系统。“三皇五帝”说法不一,其事迹也多由神话传说构成,但 周礼 史记等古代史书均有记载。这一古史系统()A.证实了 三皇五帝”确有其人B.象征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出现C.说明君权神授观念源远流长D.反映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答 案D材料反映了“三皇五帝”这一古史系统,既存在于神话传说,又存在于史书记载,这描绘了先民创造历史的轨迹,D项正确。“三皇五帝 的事迹多由神话传说构成,尚不能证实确有其人才非除A项;三皇五帝”的事迹多由神话传说构成,结合所学可知,五帝 之后的 万邦 时代出现的邦国可能才具备国家的初始形态,故B项错误;“三皇五帝”的传说未体现君权神授的观念才非除C项。2.考古专家发现,三星堆文明不仅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西北地区文明等联系紧密,或许还与南亚文明、东南亚文明等有着交流与往来。这表明三星堆文明()A.不具有自身的文明特色B.是亚洲|各地文明交融的产物C.体现出开放兼容的特征D.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明答 案 c材料信息说明四川三星堆文明不仅与中原文明、长江中下游文明等联系紧密,还与南亚文明、东南亚文明等有着往来,体现了三星堆文明开放兼容的特征,故选C。三星堆文明吸收其他地区文明,也有自身的文明特色才非除A;B中 亚洲各地 表述错误才非除;D 表述不当才非除。3.在河南郑州和偃师的商朝都城遗址,都发现了大规模的城墙,城内发现了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而生产活动的痕迹则非常少见。这说明商朝时()A.原始的农耕活动尚未形成B.都城屡迁主要是在逃避战争C.不同都城间存在分工合作D.城市主要功能是军事和政治答 案 D商朝都城遗址出现了城墙、宫殿建筑基址、军事防卫设施和祭祀场所,但是生产活动的痕迹非常少,这说明商朝都城以政治和军事职能为主,D 项正确。商朝已经不再是原始农耕,排除A 项;材料反映不出商朝都城屡迁,排除B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商朝都城之间的分工合作,排除C 项。4.甲骨文中的 周 像平原整划之田地,上或植五谷周密,其意象为田地紧密相连,或五谷紧密,引申有周密之鼠在周人的传说中他们的始祖后稷能辨识不同土壤,教民稼穗被尧任命为农师。这说明()A.西周推行井田制B.周代土地私有制发达C.周人擅长农耕D.周人开创了原始农业答 案 C据题意可知,周人的始祖后稷擅长农业生产,甲骨文中的 周 字也和农业生产有关,这都说明周人擅长农耕,C 项正确。5.商代的征伐,只是迫使被征服者屈服,没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同族子弟统治;而周人的封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周人的封国()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确立了贵族世袭权利C.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答 案 C 周人的封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说明不同的族人不得不混居在一起,这样可以促进民族交融,也推动了各民族对周文化的认同,故选C 项。周人的封国是诸侯对地方的实际掌控,而不是中央掌控,不属于直接控制,排除A 项;商代的征伐,只是迫使被征服者屈服,没有把被征服地区的土地、人口授予自己的同族子弟统治;而周人的封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不同族人混居在一起的现象 强调周人实行分封后出现的民族交融情况,而没有体现贵族的继承关系才非除B项;商周时期,君主专制尚未建立才非除D 项。6.王国维在 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 天”是指()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 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 D.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答 案 D材料 定之以天,争乃不生 表明该制度按照既定的继承模式实施,避免了贵族之间的权力纷争,这应该是指宗法制下的嫡长子继承制,所谓的 天 是指据血缘亲疏确定嫡庶身份的天命,故 D 项正确。天理”是理学中的概念,而理学在宋朝出现,A 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血缘关系,没有体现出 天道 ,B项排除;根据材料可知,确定继承人选的并非天子,而是嫡长子继承制,排除C 项。7.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A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分封制度已经瓦解C.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答 案 A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在周初少有封国的器物说明这些诸侯国的手工业水平落后,到了西周后期,封国器物数量多且制作精美,这是因为分封制促进了中原技术向边陲地区的传播,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故 A 项正确。分封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B项错误;材料只说明了诸侯国青铜器制造技术的进步,没有涉及诸侯威胁王室权威和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排除C、D 两项。8.周代礼乐制度有两条基本内容:一是规定等级;二是规定伴随礼的乐舞(基 本 是“雅乐)。春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民间音乐 郑卫之音 兴起,引发了雅乐的生存危机。郑卫之音”不仅在民间广为流行,还直接进入宫廷,风靡朝野。这一变化说明()A.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削弱B.传统礼乐制度受到挑战C.礼乐制度融合宗法观念D.春秋时乐舞走向世俗化答 案 B 郑卫之音 指春秋战国时期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不是正统的“雅乐,其兴起和广为流行反映的是传统礼乐制度受到挑战,B正确。儒学的社会影响力在当时并不强才非除A;材料没有体现宗法观念与礼乐制度的关系才非除C;乐舞走向世俗化与 直接进入宫廷 不符,排除D。9.西周时期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到春秋战国时期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甚至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 。由此说明了()A.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B.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C.权力的重心不断下移D.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答 案A从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到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再到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反映的是礼崩乐坏的局面,说明了宗法制度遭到了破坏,A正确。材料不能反映周天子是否是天下共主才非除B;权力重心并没有下移,排除C;材料与法家无关,排除D。10.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 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当时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答 案D晋文公听从子犯的谏议,施行教化,让百姓知义、知礼,最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D项正确。礼治只是材料中的部分信息,且材料没有体现完善制度,排除A项;此时儒学尚未出现,排除B项;材料论及的是纳谏和德教,没有体现以民为本,排除C项。11.春秋时,有些诸侯国不再采取封君食邑的办法,而是发放粮食作为官吏的酬劳。孔子担任鲁国的司寇,奉(俸禄)粟六万(斗)”,后来到卫国做官,”亦致粟六万(斗)。这说明春秋时期()A.各国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B.卿室崛起 的现象较普遍C.与官僚制度相关的俸禄出现D.各国纷纷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答 案C根据 不再采取封君食邑的办法 发放粮食作为官吏的酬劳 可知,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官吏以领取国家俸禄代替封地收入的现象,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军功爵制或其他的军功奖励办法,A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卿对诸侯国君主权力的威胁,B项排除;材料中没有提及诸侯国的经济政策,且重农抑商政策开始于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变法,D项排除。12.国语晋语言 工商食官”;春秋谷梁传谓绚飘人名)织 女 句(丝织品)邯 郸 ,醵是私营性质的小手工业劳动者;史记货殖列传载战国郭纵 以铁冶成业,与王者埒(同等)富 。这些现象说明()A.手工业发展适应了兼并战争需要B.春秋时期工商食官制度已经消失C.经济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D.私营手工业已经取代官营手工业答 案C根据题干大意可知,三部著作分别记载了西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制度、春秋时期的私营小手工业劳动者、战国时期的大工商业者,表明私营工商业得到发展,说明经济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故选C项。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战争形式主要为争霸战争才非除A项;春秋时期,工商食官制度一定程度上出现瓦解,已经消失 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仅能反映私营手工业得至侬展,不能说明私营手工业已经取代官营手工业,且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3.1953年,河北兴隆出土了大量战国晚期时燕国铸造铁农具的铁范,其中部分铁范上铸有“右11(地方官府粮仓)。在距铁范出土处约L 5千米的古洞沟发现冶铁遗址1处,并在遗址附近发现了 2处采矿井。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说明战国晚期()A.官方参与铁器铸造 B.铁制农具普遍使用C.社会经济加快发展 D.矿冶行业生产集中答 案C材料中 铸造铁农具的铁范 冶铁遗址 采矿井”等考古发现反映了战国晚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实质上表明战国后期社会经济加快发展,C正确。该考古发现呈现了官方参与粮食收储和手工业制造的情形,但这并不是材料反映的全部信息,排除A;该考古发现局限于当时的燕国,普遍使用”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材料未体现矿冶行业生产集中,排除D。14.孔子曾说,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虽有暴政,不更其所。其自立有如此 者 。由此可见,孔子()A.强调个人的道德自觉B.忽视尖锐的社会矛盾C.囿于传统的宗法等级D.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答 案A材料大意为:儒者将忠信的品德当作像铠甲一样的护身装备,把遵循礼义当作像盾牌一样的防御装备。一切行动,都遵从于仁义。即使遇到暴虐的统治,也不改变自己的操守。这表明孔子强调个人道德自觉,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矛盾和改革方案才非除B、D两项;材料论及的是个人修养,与宗法等级无关,排除C项。15.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礼制文明受到挑战的时代,诸子学说揭示出中国古代礼制文明发展的各种可能选择,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据此可知,百家争鸣的意义在于()A.彻底否定了传统的礼乐制度B.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学说地位C.推动了古代社会的制度创新D.开启了思想自由的全新时代答 案C据材料 提出了礼制文明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新观点,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并结合所学百家争鸣的意义可以得出,百家争鸣推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制度创新与发展,故C正确。彻底否定说法不正确,排除A;儒学主流学说地位的确立是在汉代,故B不正确;思想自由在中国古代不适用,中国古代统治者一般会加强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故D不正确。二、非选择题(共2 3分)16.(节选)黄帝传说(7分)材 料 一 黄 帝 被 后 世 尊 为“华 夏 始 祖 ,黄帝传说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皆言黄帝。孔子日:黄帝者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后克之。始垂衣裳,作为脑籁(礼服)。治民以顺天地之纪播时百谷,尝味草木,仁厚及于鸟兽昆虫。孔子家语五帝德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使百姓保持质朴本真之心),民有其亲死不哭而民不非也。庄子天运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故黄帝作为(制定)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内行刀锯(刑罚),外用甲兵,故时变也。商君书画策Q)阅读材料一,比较孔子、庄子、商鞅笔下黄帝的形象,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状况,说明其观点的异同以及产生的原因。(7分)答案(1)相同:黄帝是上古时期的有道明君。不同:在治国理念上:孔子认为黄帝注重仁爱和礼制;庄子认为黄帝注重保持百姓的淳朴本心;商鞅认为黄帝注重礼法结合。在治国举措上:孔子认为黄帝注重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治理国家;庄子认为黄帝教导百姓注重顺其自然;商鞅认为黄帝对内制定制度,协调人际关系,约束百姓行为,对外进行征战。原因:相同:黄帝是华夏始祖;春秋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不同: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他们通过对黄帝事迹的不同解读来阐述自己派别的治国理念。解析 Q)第一小问,相同点:据材料一 黄帝被后世尊为 华夏始祖及材料中孔子、庄子、商鞅对黄帝的评价可知,黄帝是上古时期的有道明君。不同点据诸子对黄帝的记载内容,可从治国理念和治国举措两方面分析。第二小问片居材料一 黄帝被后世尊为 华夏始祖可知,其相同原因是黄帝是华夏始祖;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时期,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不同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孔子、庄子、商鞅之所以对黄帝有不同的形象记载,其主要原因在于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现象,他们通过对黄帝事迹的不同解读来阐述自己派别的治国理念。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春秋以前的青铜器以礼器为大宗,而且主要是王室、王臣铸造的礼器。随着王权衰落、诸侯国兴起,大小诸侯国纷纷铸造礼器,诸侯、卿大夫以至家臣铸造的青铜礼器骤然增多。这期间除了姬姓、姜姓大国的青铜礼器有大批发现之外,一 些 庶 姓 小 国 如 邓 国(曼姓)、郡国(允姓)、郑国(曹姓)的礼器也有不少发现。到战国时,青铜日用器物如釜、铜镜、带钩等迅速增加,还出现了较多青铜农具和青铜建筑饰件,青铜器的使用逐步突破贵族礼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与此相关,分别以晋国、楚国、秦国为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原、南方、西方青铜器系统。材料二 在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入围项目中,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该墓地出土了一套编钟,其铭文极具价值。芈 加 编 钟 铭 文 帅 禹 之 堵 以 长 辞 夏 ,是继秦公篡、叔夷镌、豳公缜等传世青铜器之后,第一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记载夏和禹的青铜器。图1芈加编钟局部琦*业旗强失图2芈加编钟铭文部分摹本”(伯)括受命,帅禹之绪,有此南源。余文王之子孙”摘 编 自 路 国 权 考古写历史东周谱新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发展的表现。(6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述的青铜器及铭文的史料类型及史料价值。(10分)答案 Q)表现:生产者扩大,由王室、王臣铸造到一般贵族;使用范围扩大,由礼器到社会生活领域;种类增多,由礼器到日用品、农具等;生产中心增多,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青铜器系统。(2)类型:青铜器,实物史料;铭文,文献史料。价值:青铜器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制度和社会的重要史料依据;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史料。铭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对研究夏、西周、春秋历史和考古极具史料价值;丰富了历史研究资料;铭文记载与史籍记载可相互印证,有证史补史的作用。解析 Q)据材料一 春秋以前的青铜器以礼器为大宗,而且主要是王室、王臣铸造的礼器。随着王权衰落、诸侯国兴起,大小诸侯国纷纷铸造礼器,诸侯、卿大夫以至家臣铸造的青铜礼器骤然增多 可归纳出青铜器的生产者扩大,由王室、王臣铸造到一般贵族;据材料一 姬姓、姜姓大国的青铜礼器有大批发现 可归纳出以礼器为主才居材料一 到战国时,青铜日用器物如釜、铜镜、带钩等迅速增加,还出现了较多青铜农具和青铜建筑饰件,青铜器的使用逐步突破贵族礼乐的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 可归纳出使用范围扩大,突破礼器的范围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种类增多,由礼器到日用品、农具等;据材料一 与此相关,分别以晋国、楚国、秦国为中心,形成各具特色的中原、南方、西方青铜器系统可归纳出生产中心增多,形成多个各具特色的青铜器系统。(2)第一小问,结合实物史料、文献史料的概念回答。第二小问,青铜器的史料价值可从政治制度和手工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回答;铭文的史料价值可从社会、考古、历史研究及与其史籍记载相互印证等方面回答。综合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每 题3分,共4 5分)1.史记五帝本纪写道: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 辕(即黄帝)采取了 修德振兵 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增强了自身的力量,然 后”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最终战胜了炎帝。上述传说反映了()A.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B.黄帝部落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C.黄帝的胜利标志万邦时代结束D.华夏族形成后与周边族群交流答 案B据材料 轩辕(即黄帝)采取了彳修德振兵 艺五种(种植五谷),抚万民,度四方等一系列措施 可知,黄帝部落重视农业生产,以从事农耕生产为主,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了黄帝与炎帝的战争,不能说明仰韶文化前期部落间战争频繁,A项排除;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才非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 与周边族群交流,排除D项。2.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其中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对陶寺遗址的解读合理的是()A.是远古人类的重要起源地B.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C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D.反映了商朝的社会矛盾答 案B材料 陶寺遗址中有宫殿 各种礼器,阶级分化也比较明显 表明其当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正确。A并非材料主旨排除;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彳艮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C错误;商朝与题干时间不符,D错误。3.在良渚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较多带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与良渚文化遗址中形状相似的玉琮,但没有神徽;四J11 三星堆遗址也发掘出与商王朝时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现象说明当时()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B.中华文化多元一体C.区域文化交流频繁D.古蜀文化相对先进答 案 B不同地区出土的玉琮,总体上形状相似,说明中华文化具有一致性,但是这些玉琮又存在一定差异,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B 正确。南北文化具有差异性,渐趋一致 说法错误才非除A;材料仅说明不同地区的玉琮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没有体现出区域文化交流情况才非除C;材料中没有涉及与其他地区文化的对比,不能说明古蜀文化相对先进才非除D。4.盘庚即位后,商朝的政治、军事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更加恶化,于是迁都至殷,以削弱世袭大贵族势力,转移平民反抗把都城迁移到原来商朝的中心区域,可以建立稳定的军事基地,也可以使商族统治阶层时时想起祖先的功业,反思自己的行为。这可以印证商朝迁都原因属于()A.去奢从俭 说 B.避水灾”说C.统治危机 说 D.游牧民族生存 说答 案 C材料 盘庚即位后,商朝的政治、军事及生态环境等方面更加恶化,于是迁都至殷,以削弱世袭大贵族势力,转移平民反抗,这属于化解统治危机,C 项正确。商朝迁都与其统治危机有关,而非 去奢从俭 避水 灾,排除A、B 两项;商王朝不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片非除D 项。5.西周实行分封制,导致了周代普遍建立地方自治政权,各民族也逐渐交融,各诸侯国共尊一主。这加强了人们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还把中心地带的文化扩散到了周边地区,保证了在不同地域生活的人们有着大致相同的文化。材料意在强调,分封制()A.促进了民族交融 B.隐含着分裂割据因素C.推动了文化繁荣 D.有利于统一大国形成答 案 D分封制促进了民族交融,加强了天下共主、天下同源的观念,而且促进了周文化的传播,这反映出分封制为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D 正确。A 说法是对材料信息的部分解读,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制的局限性,排除B;材料未涉及文化发展的状况才非除C。6.周公东征后,将殷都旧地封给康叔,建立卫国。周公反复告诫他,要实行文王 明德慎罚 的方针,广求 殷先哲王 的 保民 办法,在 商政”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些措施()A.践行了儒家的民本思想B.体现了华夷观的形成发展C.构建了众星拱月的格局D.促进了商民对西周的认同答 案 D周公告诫康叔要实行 明德慎罚”的方针,要求其在“商政 的基础上,加强周法的统治,这有助于取得殷商遗民对西周的认同,D 正确。当时儒家尚未产生,排除A;材料中的商民不属于少数民族,排除B;众星拱月指的是分封制的作用,但材料论及的是对殷商故地的统治策略,排除C。7.福 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西周早期文献中,求 福 常 与 祭 礼 相 结 合,即 事神致福。西周中期,求 福”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 祖先之威仪,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福”的内容。求 福 途径的变化()A.反映中国古代治国理念的成熟B.说明西周时期抛弃了鬼神信仰C.体现稳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D.反映我国商业文明的发展需求答 案 C在西周早期,求 福 常 与 祭 礼”结合,这是神灵崇拜的体现;到西周中期,求 福”的途径增加了继承和模仿 祖先之威仪,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福”的内容,这体现了 敬天保民”的观念,说明求 福”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秩序。这种变化体现出西周统治者为稳定宗法分封秩序进行探索,故选C 项。西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其典章制度、治国理念并不成熟才非除A 项;西周时期,统治者并没有抛弃鬼神信仰,排除B 项;西周时期,商业并不发达,统治者的“事神致福 善待百姓 体现的是农业文明的发展需求,排除D 项。8.诗经中将周主奉若天神之类的语言只在西周前期的作品中出现;西周后期的作品中,多有为贵族祝福、祝寿场面的描写,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等强调本宗族兄弟团结与联合的诗句屡屡涌现。这一现象折射出()A.统治集团更加团结B.周王不再居于宗法体系顶端C.诸侯贵族势力崛起D.分封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森严答 案 C 诗经中,西周初期的作品推崇周王,西周后期的作品多描写贵族以及歌颂宗族弟子,说明贵族势力逐渐崛起,C 正确。材料未体现周王与贵族的关系,无法说明统治集团更加团结,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宗法制的内容,无法看出周王在宗法体系中的地位,排除B;材料没有涉分封制度中的等级规定,排除 D。9.据 孟子一书记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公田指的是国君直接经营的全国土地B.反映了井田制度下的耕作、劳役方式C.描述了战国时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D.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土地所有制答 案 B据材料 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可知,井田制下公田由八户共耕,耕户耕种完公田后,才能耕种私田。这描述了井田制度下的耕作、劳役方式,故选B项。公田是统治阶层占有的土地,统治阶层不单单指国君,排除A 项;井田制是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土地国有制,而不是战国时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C 项;井田制反映了商和西周时期的奴隶主土地国有制才非除D 项。1 0.诗等是周王室及中原诸侯国所使用的标准书面语教材。考古发现,楚国王孙遗者钟、王孙诰编钟、王子午鼎等器物上的铭文有明显模仿 诗的痕迹。据此可知()A.儒家学说在楚国占据统治地位B.楚国增强了华夏认同观念C.周王室对楚国的控制力度加强D.中原诸国与楚国矛盾缓解答 案 B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楚国当时地处南方,远离中原地区,而出土的一些楚国器物上的铭文有明显模仿中原地区标准书面语教材 诗的痕迹,这体现了楚国增强华夏认同观念,B 正确。1L 西周晚期,某青铜铭文记载,官员牧牛状告他的上司侵吞他5 个奴隶,司法官员伯扬父认为牧牛不应当控告自己的上级,最终判决牧牛罚铜三百铃并鞭五百下。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A.奴隶制度遭到破坏B.贵族体制得到确立C.礼乐制度面临冲击D.司法体制出现漏洞答 案 C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礼乐制度下,等级森严,材料中 牧牛状告他的上司”的行为说明礼乐制度面临冲击,C 项正确。材料反映奴隶主之间的关系,无法反映奴隶制度遭到破坏,也没有涉及司法体制存在漏洞的信息,排除A、D 两项;在此之前就已经确立了贵族政治,排除B 项。12.某学者提出,春秋公羊传代表一套当时的演化观念:在最古老的时候,是内中国而外诸夏;第二个阶段,是内诸夏而外 夷狄;到最后达到大同,则是没有地理边界而有文化区别的天下。该学者意在强调春秋战国时期()A.民族交融得到了加强B.各族同源共祖观念开始出现C.政治文化具有稳定性D.华夷 之间的界定比较明确答 案A根据材料可知,该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民族认同的范围逐步扩大,民族交融加强,A项正确。B项表述中 开始”一词过于绝对才非除;材料体现的是当时政治文化并不稳定,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13.下表为某一时期的战争概况。当时国君姓氏属性与战争的相关性表明()非姬姓一国君姓氏姬姓一姬姓姬姓一非姬姓非姬姓战争次数 130(16.4%)331(42%)328(41.6%)A.宗法关系不复存在B.血缘关系导致战争频繁爆发C.礼制秩序走向瓦解D.姬姓王国注重维护中央权威答 案C结合所学可知,姬姓为周王室姓氏,材料中的战争次数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姬姓与姬姓诸侯国之间、姬姓与非姬姓诸侯国之间、非姬姓与非姬姓诸侯国之间爆发的战争均达百次以上,说明当时的礼制秩序走向瓦解,C项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才非除;当时战争频繁主要是为了争霸和夺得更多的土地和人民,排除B项;材料中的姬姓诸侯国之间发动战争,本身就是对礼制的践踏,不能得出 姬姓王国注重维护中央权威”的结论才非除D项。14.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有十一次,都涉及洪水泛滥殃及邻国。战国时,决堤放水是战争状态下进攻和防御的手段之一,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从侧面说明()A.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B.孟子将民生问题放在首位C.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D.争霸战争阻碍了经济发展答 案A材料 战国时,决堤放水是战争状态下进攻和防御的手段之一,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 从侧面说明只有国家统一将有利于避免这类情况再次发生,有利于社会的安全和安定,即材料中孟子的言论从侧面说明了建立统一国家的必要性,A项正确;材料无法反映民生问题在孟子思想中的地位才非除B项。材料中孟子阐述 水利”话题多涉及洪水泛滥殃及邻国,显然是更关注水利与各国关系的联系,未凸显生态环境保护的急迫性,排除C项。战国时期,主要进行的是兼并战争而非争霸战争,排除D项。15.据日本专家研究,春秋时期吴国人称稻为 粘,而日本称稻为 伊乃,韩国称为 那拉克,越南称 为“乃 普 ,都 有 n”的音,这些词语应当同源。这可以用于说明当时中国()A.南方的稻作文化得到广泛传播B.华夏观念得到了周边国家认同C.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进步明显D.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不断扩大答 案A材料 吴国人称稻为 粘,而日本、韩国、越南语言中的稻也 都有n的音,这体现了中国南方的稻作文化影响到周边国家彳导到了广泛传播,A正确。华夏观念是针对当时中国国内的,排除B;C不是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不能反映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扩大与否,排除D。二、非选择题(共2 2分)16.曾随之谜Q 0分)材料在今天湖北境内,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却证明历史上湖北的随州确实存在着一个姬姓曾国。史籍中明确记载这一地区只有一个随国,但却从未见随国青铜器出土。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引发了学者们关于 曾国 和 随国 两个国名关系的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曾随为一国,有的学者认为曾国绝不可能是随国。直 到2019年,这场争论才得以平息。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 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三组大墓的主人分别为曾公求及其夫人渔、曾侯宝及其夫人芈加、曾侯得,三组大墓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以下为曾侯宝夫人、楚王女芈加墓出土的部分文物及其铭文:铜缶编钟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大意为:楚王嫁女儿芈加到随国的陪嫁。铭文:伯括受命,帅禹之绪,有此南渔。余文王之孙,穆之元子,之邦于曾以长辟夏。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穆侯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 大 夏 的 功 业。(1)考古发现如何解决了 曾随之谜?(4分)(2)此次考古发现可以印证周代的哪些史实?结合材料加以说明。(6分)答案Q)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表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2分)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2分)(2)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由编钟铭文可知,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2分)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由墓葬出土的礼器及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可知,曾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阻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2分)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编 钟 及 其 铭 文“禹”和 夏 的发掘与释读,表 明 曾 国 对 禹 和 夏 的 认 同。(2分)解 析(1)据材料 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在曾国的墓葬中发现了随国的信息,表明曾与随是同一个诸侯国的不同称呼;据材料 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不一致 中国的传世文献从来没有记载过周代一个叫曾国的诸侯国 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考古发现解决了文物考古和文献记载不一致的矛盾,弥补了文献史料中对曾国记载的空白。(2)第一小问,据材料 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结合所学可得出,西周实行宗法分封制度。第二小问,据材料 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的后裔,结合所学可得出,曾国是西周时期分封到随州的诸侯国;据材料 均出土有编钟,同一墓葬均出土带有周文化和楚文化两种不同文化因素的铜鼎“,结合所学可得出西周礼乐文明得到继承和传播;曾国继承和传播了西周的礼乐制度文明,使不同地区的文化逐渐融合;据材料 遵循大禹的功业 光大 夏的功业 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已经形成;编钟及其铭文“禹 和 夏 的 发 掘 与 释 读,表 明 曾 国 对“禹和 夏 的 认 同。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 料 过 去 有 人 认 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然而近年来大量的发现说明并非如此。约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余杭县良渚镇发现。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 200多处良渚遗址,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在以余杭莫角山为中心的遗址群片区内,相继发现良渚文化的高等级贵族墓地、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2009年以后,在这片区域清理出稻田遗迹,发现大量碳化稻米,并探明良渚古城外围上游的11条水坝,与先期发现的长堤遗址共同构成了良渚古城的治水体系。良渚文化的考古学研究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摘编自刘莉等 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据材料概括良渚文化的特点。(7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良渚文化的发现在考古学上的价值。(5分)答 案Q)分布于长江流域,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规模大,数量多;内涵丰富;影响深远。(2)良渚文化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它的发现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改变了对中华文明的原有认识;为研究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后期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筑以及社会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史料。解 析(1)由材料 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可得出良渚文化分布于长江流域,中心地区在钱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由材料 已经发现了 200多处良渚遗址 可得出规模大,数量多;由材 料”遗址中的大部分小墓没有随葬品,大型墓葬则往往随葬数百件玉器和陶器 可得出墓葬体现严格的社会等级;由材料 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 大量碳化稻米 治水体系”可得出内涵丰富;由材料 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可得出影响深远。(2)由材料 过去有人认为,与黄河流域相比,长江流域对中国文明的发展影响不大 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可得出良渚文化又抿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改变了对中华文明的原有认识;由 良渚古城的夯土城墙、祭坛以及手工业生产中心 发现大量碳化稻米 古城的治水体系”可得出为研究我国古代原始社会后期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建筑以及社会状况等提供了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