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单元作业优秀设计案例.pdf
-
资源ID:89831901
资源大小:811.0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双减”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单元作业优秀设计案例.pdf
“双减”作业设计小学数学单元作业优秀设计案例 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复习作业设计学段:小学四年级学科:数学单元简析:人教 版 四年级上册”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积的变化规律、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二单价X数量,路程二速度X时间。教材编排的第一课时就是笔算,没有口算,竖式计算过程中也不再有算理学习的痕迹,这样的教学编排隐含着“迁移学习”之意。因此本单元的核心目标是“自主迁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类推算法”,这也是后面内容展开的基础。“积的变化规律”为学生运算策略的发展提供了素材,是 落 实“运算能力”核心素养的载体。“常见数量关系”的学习既可以巩固运算,又能帮助学生建立模型思想。学习目标:1、借助模型,通 过“猜一猜”、“算一算”等活动,梳理三位数乘两位 数,进一步明晰算理,迁移总结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一般方法。2、在“选一选”“写一写”活动中,会根据数据特征灵活选择运算方法,发展多元运算策略。3、通过自主编题、交流分享,梳理基于乘法运算的数量关系,并 在 解 决实际问题中感悟数量关系的本质。设计策略:整体着眼,关联贯通,凸显思维。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及实施: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实施反馈*一题多用1.猜一猜:下列竖式可能是一个怎样的三位数乘两位数?举例说明。2.选一选:竖式 1 UX 2(),A.2 3 7 2 B.4 5 1 2说说你选择的理由?8的计算结果可能是4C.4 7 2 8 D.4 8 0 23.算一算1 8 88 8(1)x 2 4(2)x _ _ 2_i说一说两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异同?类型:课前作业借助模型(竖式反馈:特点),回顾梳(-)具体型理三位数乘两2 4 5 x 37 420 x30位数各种题型。180 x53 368x40并在分享中引(二)概括型导学生概括。几百几十几X几十几几百几十X几十几百几十X几十几几百几十几X几十(三)交流中学生分享了运算方法的选择:(2)(4)型口算(1)(3)型笔算本题意在发展方法一:学生的运算策方框中可填0-9,略以及估算的依次计算然后选灵活使用。择;方法二:通过口算个位,可以排除C,再分别用估大法和估小法即可排除D和A,进而得到正确 选 项 为B o笔 算(1)(3)类型:课中任务两种类型题目,反馈:意在巩固三位学生对三位数乘两数乘两位数的位数算理算法掌握算法算理,并与 很好,并能够在对两位数乘两位比计算中自主总结数进行对比,明 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确异同,并为接 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下来的主动迁移奠基。的算法的异同。4.试一试:补充完整竖式并填一填 18 8x 2 2 47 5 2 1 8 8 x (),得 7 5 2 个()3 7 6 1 8 8 x (),得 3 7 6 个()-一()x (),得()个()通过补充完整竖 式,尝试解决三位数乘三位数 的 笔 算,重点关 注“算法”(第二个因数的百位与第一个因数 相 乘)与“算理”这两个关键。如果是一个数乘四位数呢?(如下图)每一层的积分别表示什么?更多的位数相乘呢?以竖式模型的形 式,引导学生迁移类推一个数乘四位数的笔算方法及算理。对于三位数乘三位数,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迁移计算,并且在上两道题算理的 基 础 上,能够正确 的 说 出188乘224中 两 个376所表 示 的 含 义。进而学生能够总结出“一个数乘三位数,就要三次相乘,最后把 三 层 的积相加”。在前面两位数乘两位 数、三 位 数乘两位 数、三 位 数乘三位数计算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借助模型迁移类推出每一 层 积所表示的含义,并且能总结归纳 出“更多位数相乘的计算方法是相同 的”。*一式多题1.编一编根据188X24,编出能用这个算式解决的数学问题。根据指定算式自编数学问题,借助分享交流梳理乘法的现实 模 型,同时巩固本单元的两个常见数量关系,顺势拓展新的 数 量 关 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工 作 时 间。结合汇报中形成的线段图感受 三 个 基本数量 关 系 可统一为:每 份 数 X份数=总数学生自编数学问题有 以 下 类 型:(1)等量组的聚焦模 型(价 格、路程.)(2)倍 数 模 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3)矩 型 模 型(长方 形 的 面 积)旨在运用积的类 型:课后作业2.写一写变 化 规 律,根据反 馈:算 式188乘24学生写出的算式有根据 1 8 8 X 2 4=4 5 1 2,你能直接写出哪些三位数等 于4512的得数,直接写出其如 下 类 型:1.一个因数扩大乘两位数的算式?他 算 式 的 得 数。(缩 小),另一个因考查学生对积数 不 变;的变化规律的2.两个因数同时灵 活 运 用。扩大或同时缩小(相 同 倍 数、不同倍 数);3.两个因数一个扩 大,另一个缩小想(相 同 倍 数、不同 倍 数)。不 同 倍 数 极 少,且为 整 十、整 百 倍。3.用一用:一块长方形菜地,农民伯伯将宽7米的一部分用来种西红柿,剩余宽2 1 米的部分种黄瓜。如果种西红柿的面积是2 00平方米,种黄瓜的面积是多少?7米200平方米通过计算阴影部分长方形的面 积 渗 透“当除不尽时,可以灵活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解决”,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灵活 性。90%的学生按照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列 式,发 现200-7除 不 尽。学生不会主动关注两个颜色长 方 形 宽 的 关 系。在 教 师 的 点 拨 下,2-3个学生发现可以 运 用“积的变化规 律”直接计算200 x3解 决 问 题。2 1米?平方米案例反思“三位数乘两位数”单元是小学阶段整数乘法计算的最后一个知识模块儿,从“双基”角度看,它承载着总结整数乘法一般方法的任务,从“思想方法”习得角度看,是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发展运算策略的良好素材。特 别 在“双减”背景下,是 对“量”与“质”双维度减负,落实核心素养的一次很好的实践与思考:“选一选、说一说”体现了思维的有序性、缜密性;“比一比、试一试”发展学生的自主迁移与概括能力;“猜一猜、编一编”引导学生的逐步形成模型思想;“写一写、用一用”关注学生的运算策略的选择,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会想事”“会做事”,关注每一节课的思维训练,关注每一次作业的思维含量,是我们落实“减负增效”的必做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