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理论与方法概述.pptx
-
资源ID:89839521
资源大小:6.47MB
全文页数:96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2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理论与方法概述.pptx
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技术理论与方法技术理论与方法 农农农农用地用地用地用地质质质质量与量与量与量与监监监监控重点控重点控重点控重点实验实验实验实验室室室室20142014年年年年1111月月月月2525日日日日n n了解工作总体情况了解工作总体情况n n掌握基本评价方法掌握基本评价方法n n建立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制度2 2*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一、背景、契机与任务一、背景、契机与任务二、耕地质量内涵二、耕地质量内涵三、分等定级技术方法三、分等定级技术方法四、相关建议四、相关建议五、成果应用五、成果应用 3 3*一、一、背景、契机与任务背景、契机与任务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研究概况英英英英 国国国国 1931 1931 1931 1931 土地利用潜力土地利用潜力土地利用潜力土地利用潜力 7 7 7 7级级级级德德德德 国国国国 1936 1936 1936 1936 土地评级土地评级土地评级土地评级美美美美 国国国国 1961 1961 1961 1961 土地利用可能性土地利用可能性土地利用可能性土地利用可能性8 8 8 8级级级级 上世纪末形成上世纪末形成上世纪末形成上世纪末形成LESALESALESALESA加拿大加拿大加拿大加拿大 1974 1974 1974 1974 土地生产能力土地生产能力土地生产能力土地生产能力 7 7 7 7级级级级前苏联前苏联前苏联前苏联 1970s 1970s 1970s 1970s 土壤评级和最正确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评级和最正确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评级和最正确土地利用方式土壤评级和最正确土地利用方式 土地类土地类土地类土地类(7)(7)(7)(7)土地级土地级土地级土地级(20)(20)(20)(20)亚级亚级亚级亚级(36)(36)(36)(36)土地种土地种土地种土地种罗马里亚、保加利亚罗马里亚、保加利亚罗马里亚、保加利亚罗马里亚、保加利亚 作物与土壤关系曲线和土地评级作物与土壤关系曲线和土地评级作物与土壤关系曲线和土地评级作物与土壤关系曲线和土地评级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 1976 1976 1976 1976 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适宜性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用土地利用规划用土地利用规划用土地利用规划用)4 4*5 5国内研究概况(历史上)三代三代三代三代 9 9 9 9等等等等(井田法,井田法,井田法,井田法,18181818类类类类90909090种种种种)秦汉秦汉秦汉秦汉 9 9 9 9等等等等隋唐隋唐隋唐隋唐 9 9 9 9等等等等(两税法,德宗两税法,德宗两税法,德宗两税法,德宗780780780780,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分界线)宋朝宋朝宋朝宋朝 5 5 5 5等等等等(方田法,王安石方田法,王安石方田法,王安石方田法,王安石)明朝明朝明朝明朝 13131313等等等等(一条鞭法,张居正一条鞭法,张居正一条鞭法,张居正一条鞭法,张居正)清朝清朝清朝清朝 4 4 4 4等等等等(摊丁入亩法,康熙摊丁入亩法,康熙摊丁入亩法,康熙摊丁入亩法,康熙-光绪光绪光绪光绪)查田定产查田定产查田定产查田定产(1951(1951(1951(1951年年年年)6 6*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研究概况(开放后开放后开放后开放后)1980s 1980s 1980s 1980s 中国中国中国中国1 1 1 1100100100100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万土地资源图 3-4 3-4 3-4 3-4级级级级1980s1980s1980s1980s初初初初 第二次土壤普查第二次土壤普查第二次土壤普查第二次土壤普查 土壤生产能力土壤生产能力土壤生产能力土壤生产能力 8 8 8 8级级级级1984 1984 1984 1984 土地资源详查土地资源详查土地资源详查土地资源详查13131313个县个县个县个县 土地因素指标土地因素指标土地因素指标土地因素指标 数理分析数理分析数理分析数理分析 县级土地评价技术规程县级土地评价技术规程县级土地评价技术规程县级土地评价技术规程(试行草案试行草案试行草案试行草案)1980s1980s1980s1980s末末末末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作物生产潜力研究作物生产潜力研究作物生产潜力研究 农作物生产潜力和土壤质地结合推算粮食产量)农作物生产潜力和土壤质地结合推算粮食产量)农作物生产潜力和土壤质地结合推算粮食产量)农作物生产潜力和土壤质地结合推算粮食产量)1987 1987 1987 1987 国家土地局在全国国家土地局在全国国家土地局在全国国家土地局在全国7 7 7 7个县布置农用地分等定级试点,个县布置农用地分等定级试点,个县布置农用地分等定级试点,个县布置农用地分等定级试点,1989198919891989年形成年形成年形成年形成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农用地分等定级规程 (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1996 1996 1996 1996 全国耕作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全国耕作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全国耕作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全国耕作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7 7 7 7区区区区10101010级级级级7 7*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石玉林)*8 8农用地评价的目的变了(农用地评价的目的变了(1951 PK 现在)现在)征收税费征收税费保护资源保障开展保护资源保障开展资源保护资源保护(资源保障能力资源保障能力)资源建设资源建设(提高保障效率提高保障效率)资源开辟资源开辟(提高保障能力提高保障能力)资源利用资源利用(科学组织使用科学组织使用)土地利土地利用规划用规划*9 9(一)背景(一)背景1 1: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急迫需求:数量质量并重管理急迫需求 未来未来未来未来20-3020-3020-3020-30年是土地利用格局快速变化的一个年是土地利用格局快速变化的一个年是土地利用格局快速变化的一个年是土地利用格局快速变化的一个时期(缓变和突变耦合在一起时期(缓变和突变耦合在一起时期(缓变和突变耦合在一起时期(缓变和突变耦合在一起):(1 1 1 1)工业化、城市化占()工业化、城市化占()工业化、城市化占()工业化、城市化占(4500450045004500万亩)万亩)万亩)万亩)(2 2 2 2)农村用地结构布局演化两种前途(中小城镇)农村用地结构布局演化两种前途(中小城镇)农村用地结构布局演化两种前途(中小城镇)农村用地结构布局演化两种前途(中小城镇优先开展,优先开展,优先开展,优先开展,“劣质、细碎、分散劣质、细碎、分散劣质、细碎、分散劣质、细碎、分散”和和和和“优质、集中、优质、集中、优质、集中、优质、集中、连片连片连片连片”)(3 3 3 3)边际土地面临开辟和退耕双向选择)边际土地面临开辟和退耕双向选择)边际土地面临开辟和退耕双向选择)边际土地面临开辟和退耕双向选择 (4 4 4 4)生态环境建设日益迫切)生态环境建设日益迫切)生态环境建设日益迫切)生态环境建设日益迫切,耕地生态基础设施功耕地生态基础设施功耕地生态基础设施功耕地生态基础设施功能日益显现能日益显现能日益显现能日益显现 1010*荷荷兰兰北北部部 堪萨斯华北平原杭州集体建设用地增加集体建设用地增加1111*工作进展n n第一阶段:全面摸清质量家底第一阶段:全面摸清质量家底第一阶段:全面摸清质量家底第一阶段:全面摸清质量家底1999-20091999-2009年,完成第一轮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年,完成第一轮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年,完成第一轮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年,完成第一轮全国农用地分等工作基于一次详查及变更调查,基于一次详查及变更调查,1:51:5万万-1:10-1:10万万2011-20132011-2013年,完成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年,完成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年,完成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年,完成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补充完善基于二次调查及变更调查,基于二次调查及变更调查,1:11:1万或更大比例尺万或更大比例尺n n第二阶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国土资厅发第二阶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国土资厅发第二阶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国土资厅发第二阶段: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国土资厅发201220126060号号号号)2012-2012-定期全面评价制度(今后每定期全面评价制度(今后每定期全面评价制度(今后每定期全面评价制度(今后每6 6年或年或年或年或1010年)年)年)年)年度更新评价制度年度更新评价制度年度更新评价制度年度更新评价制度 年度监测评价制度年度监测评价制度年度监测评价制度年度监测评价制度 1212*(一)(一)背景背景2 2:全国耕地质量结构总体偏差:全国耕地质量结构总体偏差总体偏低总体偏低总体偏低总体偏低集中性集中性集中性集中性复合性复合性复合性复合性互补性互补性互补性互补性-1313-胡焕庸线胡焕庸线胡焕庸线胡焕庸线36%36%国土国土国土国土96%96%人口人口人口人口漠河漠河漠河漠河腾冲腾冲腾冲腾冲1313*中国耕地质量中国耕地质量等别面积构成等别面积构成与传统的高、中、与传统的高、中、低产田各占低产田各占1/31/3不同不同1414*1515*温温温温 在部在部在部在部视视视视察察察察时时时时仔仔仔仔细查细查细查细查看了全国看了全国看了全国看了全国农农农农用地用地用地用地分等成果展示,指出分等成果展示,指出分等成果展示,指出分等成果展示,指出“这是我们的家底。保这是我们的家底。保这是我们的家底。保这是我们的家底。保护好农用地,关系子护好农用地,关系子护好农用地,关系子护好农用地,关系子孙后代。孙后代。孙后代。孙后代。”成果在国家博物馆展览成果在国家博物馆展览1616*B BB BA AA A1717*全国农用地等别序列景观全国农用地等别序列景观 3 3 3 3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995.9310995.9310995.9310995.93103 3 3 3hmhmhmhm2 2 2 2,占,占,占,占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0.80%0.80%0.80%0.80%。图为湖北省荆州市图为湖北省荆州市图为湖北省荆州市图为湖北省荆州市3 3 3 3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 1 1 1 1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92.261092.261092.261092.26103 3 3 3hmhmhmhm2 2 2 2,占农,占农,占农,占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0.13%0.13%0.13%0.13%。图为湖南省湘潭市图为湖南省湘潭市图为湖南省湘潭市图为湖南省湘潭市1 1 1 1等地景观照等地景观照等地景观照等地景观照片片 2 2 2 2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299.8110299.8110299.8110299.81103 3 3 3hmhmhmhm2 2 2 2,占,占,占,占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0.24%0.24%0.24%0.24%。图为湖北省宜昌市图为湖北省宜昌市图为湖北省宜昌市图为湖北省宜昌市2 2 2 2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1818*全国农用地等别序列景观全国农用地等别序列景观 15 15 15 15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4412.17104412.17104412.17104412.17103 3 3 3hmhmhmhm2 2 2 2,占农,占农,占农,占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3.53%3.53%3.53%3.53%。图为内蒙古兰察布市图为内蒙古兰察布市图为内蒙古兰察布市图为内蒙古兰察布市15151515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 13131313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10026.651010026.651010026.651010026.65103 3 3 3hmhmhmhm2 2 2 2,占农,占农,占农,占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8.01%8.01%8.01%8.01%。图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13131313等地景等地景等地景等地景观照片观照片观照片观照片 14 14 14 14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等地共6468.56106468.56106468.56106468.56103 3 3 3hmhmhmhm2 2 2 2,占农,占农,占农,占农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用地分等评定面积的5.17%5.17%5.17%5.17%。图为甘肃省陇南市图为甘肃省陇南市图为甘肃省陇南市图为甘肃省陇南市14141414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等地景观照片1919*(一)背景(一)背景3 3:法律依据、国务院文件与领导:法律依据、国务院文件与领导要求要求 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要求对土地质量进要求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价,划分等级;行评价,划分等级;国务院国务院28号文件要求:号文件要求: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2020*(九)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九)大力推进以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要依据耕地分等定级设为重点的农田整治。要依据耕地分等定级技术标准和标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技术标准和标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有针对性地采取培肥地力等量评定和验收,有针对性地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稳步提升新增耕地产能,经整治的耕措施,稳步提升新增耕地产能,经整治的耕地要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地要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国务院关于严格标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国务院关于严格标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试点 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切实做好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通知(20102010 4747号)号)2121*稳步提升新增耕地产能,稳步提升新增耕地产能,依照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依照耕地分等定级技术规范和标准,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严格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质量评定和验收,经整治的耕地要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经整治的耕地要划定为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有针对性地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培肥地力等措施,地力培肥的作用是有限,有条件的;地力培肥的作用是有限,有条件的;土地整治是地力培肥的基础和前提;土地整治是地力培肥的基础和前提;地力培肥是土地整治的有益补充。地力培肥是土地整治的有益补充。技术技术解读解读相关相关专家专家观点观点 :许皞许皞许皞许皞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科学中国土地科学2222*(二)契机(二)契机1 1:有政策文件:有政策文件 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关于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国土资发国土资发国土资发【2012201220122012】108108108108号号号号 第一段: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第一段: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第一段: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第一段: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是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利用土力、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利用土力、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利用土力、确保国家粮食平安的根本保障,是优化利用土地资源、构建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的有效途径,也是地资源、构建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的有效途径,也是地资源、构建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的有效途径,也是地资源、构建国家生态平安屏障的有效途径,也是各级各级各级各级 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2323*文件主要内容文件主要内容一、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一、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一、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一、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严格管控优质耕地二、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二、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二、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二、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等级三、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把好补充耕地质量关三、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把好补充耕地质量关三、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把好补充耕地质量关三、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把好补充耕地质量关四、积极推进四、积极推进四、积极推进四、积极推进“移土培肥移土培肥移土培肥移土培肥”,统筹做好建设占用耕地,统筹做好建设占用耕地,统筹做好建设占用耕地,统筹做好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耕作层剥离再利用耕作层剥离再利用2424*五、持续加强监测评价,及时掌控耕地质量动态变五、持续加强监测评价,及时掌控耕地质量动态变五、持续加强监测评价,及时掌控耕地质量动态变五、持续加强监测评价,及时掌控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化化化(十一)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十一)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十一)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十一)健全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制度(十二)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机制(十二)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机制(十二)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机制(十二)建立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机制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共同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共同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共同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共同责任责任责任责任(十六)强化科技支撑(十六)强化科技支撑(十六)强化科技支撑(十六)强化科技支撑 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相关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相关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相关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加强耕地质量监测相关重点实验室、野外科学研究观测基地建设。学研究观测基地建设。学研究观测基地建设。学研究观测基地建设。2525*(二)契机(二)契机2 2:有经费渠道:有经费渠道 之一:耕地保护经费。之一:耕地保护经费。之一:耕地保护经费。之一:耕地保护经费。之二:之二:之二:之二:土地开辟整理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土地开辟整理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土地开辟整理工程预算定额标准土地开辟整理工程预算定额标准:耕:耕:耕:耕地质量等级再评定费用(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地质量等级再评定费用(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地质量等级再评定费用(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地质量等级再评定费用(工程施工费与设备购置费之和的之和的之和的之和的0.3%-0.65%0.3%-0.65%0.3%-0.65%0.3%-0.65%)。)。)。)。之三:财政部、国土部联合发文,新增建设用地之三:财政部、国土部联合发文,新增建设用地之三:财政部、国土部联合发文,新增建设用地之三:财政部、国土部联合发文,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有偿使用费土地有偿使用费 资金使用管理方法(财建资金使用管理方法(财建资金使用管理方法(财建资金使用管理方法(财建【2012201220122012】151151151151号):第十二条,土地整治管理支出,含土地整号):第十二条,土地整治管理支出,含土地整号):第十二条,土地整治管理支出,含土地整号):第十二条,土地整治管理支出,含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监测、信息化建治规划编制、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监测、信息化建治规划编制、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监测、信息化建治规划编制、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与监测、信息化建设、工程竣工后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支出等。设、工程竣工后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支出等。设、工程竣工后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支出等。设、工程竣工后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支出等。2626*(二)契机(二)契机3 3:有技术标准:有技术标准2727*(三)工作任务(三)工作任务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发土资厅发201220126060号)号)uu定期全面评价定期全面评价定期全面评价定期全面评价uu年度更新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年度更新评价uu年度监测评价年度监测评价年度监测评价年度监测评价2828*(三)工作任务(三)工作任务定期全面评价定期全面评价定期全面评价定期全面评价n n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按照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关于“土地等级每土地等级每土地等级每土地等级每6 6 6 6年调整年调整年调整年调整1 1 1 1次次次次”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规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规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规的要求,依据最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采用规程的技术方法,每程的技术方法,每程的技术方法,每程的技术方法,每6 6 6 610101010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年为周期,对所有现状耕地的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质量等别进行全面调查评价,建立县级、省级、国家级耕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地质量等别数据库,并纳入国土资源“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一张图”及综合监及综合监及综合监及综合监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管平台,建立耕地数量质量一体化的土地调查数据库。2929*(三)工作任务(三)工作任务年度更新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年度更新评价年度更新评价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每年对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每年对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每年对依据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每年对耕地现状变化耕地现状变化(建设占用、(建设占用、(建设占用、(建设占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辟)及耕地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辟)及耕地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辟)及耕地质灾害损毁、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补充开辟)及耕地质量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辟、农田水利建设等)量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辟、农田水利建设等)量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辟、农田水利建设等)量建设(农村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辟、农田水利建设等)等突变性因素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按规程的技术等突变性因素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按规程的技术等突变性因素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按规程的技术等突变性因素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变化,按规程的技术方法,开展更新评价。方法,开展更新评价。方法,开展更新评价。方法,开展更新评价。(2525个省由整治机构承担)个省由整治机构承担)个省由整治机构承担)个省由整治机构承担)20112011年部署广东、福建年部署广东、福建年部署广东、福建年部署广东、福建2 2省试点省试点省试点省试点20122012年、年、年、年、20132013年部署年部署年部署年部署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北京、江苏、浙江、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重庆、南、湖北、广东、重庆、南、湖北、广东、重庆、南、湖北、广东、重庆、1010省省省省试点试点试点试点20142014年部署全国年部署全国年部署全国年部署全国3131个省开展个省开展个省开展个省开展3030*(三)工作任务(三)工作任务年度监测评价年度监测评价年度监测评价年度监测评价n n以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在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以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在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以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在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以最新耕地质量等别成果为基础,在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开展年度监测评价。域,开展年度监测评价。域,开展年度监测评价。域,开展年度监测评价。n n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的耕地,可理解为主要受自然环境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的耕地,可理解为主要受自然环境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的耕地,可理解为主要受自然环境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区域的耕地,可理解为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等别及产能相对稳定或缓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等别及产能相对稳定或缓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等别及产能相对稳定或缓因素和宏观经济政策因素影响,等别及产能相对稳定或缓慢变化的耕地。(除福建、山西外,与年度更新承担单位慢变化的耕地。(除福建、山西外,与年度更新承担单位慢变化的耕地。(除福建、山西外,与年度更新承担单位慢变化的耕地。(除福建、山西外,与年度更新承担单位相同)相同)相同)相同)20112011年在年在年在年在1515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部署开展耕地质量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部署开展耕地质量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部署开展耕地质量个国家级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部署开展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试点工作。等级监测试点工作。等级监测试点工作。等级监测试点工作。2011-20132011-2013年部署年部署年部署年部署1010个省的试点。个省的试点。个省的试点。个省的试点。20142014年部署全国各省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试点。年部署全国各省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试点。年部署全国各省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试点。年部署全国各省选择典型区域开展试点。3131*二、耕地质量内涵二、耕地质量内涵n n传统误区:耕地质量土壤肥力传统误区:耕地质量土壤肥力n n农农农农业业业业部部部部门门门门:生生生生产产产产服服服服务务务务型型型型。围围围围绕绕绕绕土土土土壤壤壤壤(培培培培肥肥肥肥)、种种种种子子子子、农农农农药药药药、化化化化肥肥肥肥、耕耕耕耕(购购购购机机机机补补补补贴贴贴贴)、播播播播(深深深深耕耕耕耕补补补补贴贴贴贴)、收。收。收。收。n n环保部门:侧重于较为微观的土壤地球化学指标含环保部门:侧重于较为微观的土壤地球化学指标含环保部门:侧重于较为微观的土壤地球化学指标含环保部门:侧重于较为微观的土壤地球化学指标含量的分析和评价,是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反映土壤肥量的分析和评价,是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反映土壤肥量的分析和评价,是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反映土壤肥量的分析和评价,是从地球化学的角度反映土壤肥力、环境和健康因素对土地功能的影响程度。力、环境和健康因素对土地功能的影响程度。力、环境和健康因素对土地功能的影响程度。力、环境和健康因素对土地功能的影响程度。3232*n n水利部门:农田水利建设水利部门:农田水利建设水利部门:农田水利建设水利部门:农田水利建设n n国土部门:资源保障型,重在通过土地整治(坡国土部门:资源保障型,重在通过土地整治(坡国土部门:资源保障型,重在通过土地整治(坡国土部门:资源保障型,重在通过土地整治(坡改梯、旱改水、土地平整)保护、建设和提升耕改梯、旱改水、土地平整)保护、建设和提升耕改梯、旱改水、土地平整)保护、建设和提升耕改梯、旱改水、土地平整)保护、建设和提升耕地资源保障能力,是以耕地生产能力来衡量的。地资源保障能力,是以耕地生产能力来衡量的。地资源保障能力,是以耕地生产能力来衡量的。地资源保障能力,是以耕地生产能力来衡量的。耕地等是相对稳定的;地力等是临时的。耕地等是相对稳定的;地力等是临时的。耕地等是相对稳定的;地力等是临时的。耕地等是相对稳定的;地力等是临时的。3333*n n“耕地质量耕地质量”是一个比土壤肥力研究范围是一个比土壤肥力研究范围更宽、内涵更综合的概念,其核心是耕地更宽、内涵更综合的概念,其核心是耕地的全要素生产能力的全要素生产能力。3434*气候条件相同,土壤条件差异(自然影响)3535*气候条件不同(自然影响)黑龙江黑土广东红壤*3737*明确耕地质量内涵,科学保护耕地明确耕地质量内涵,科学保护耕地专家观点:耕地质量内涵专家观点:耕地质量内涵以数量为前提,以产能为核心以数量为前提,以产能为核心以健康为保证,以用养为基础以健康为保证,以用养为基础以效率为导向,以监管为手段以效率为导向,以监管为手段专家观点:耕地保护新战略(内参)专家观点:耕地保护新战略(内参)守红线,提等级,优布局,严占补,控变化守红线,提等级,优布局,严占补,控变化宣传耕地质量科学内涵宣传耕地质量科学内涵3838*三、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方法三、农用地分等定级技术方法n n农用地分等定级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目的是什么的目的是什么?n n如何确定农用地的如何确定农用地的 “等等 ”,采用了什,采用了什么样的基本原理,有哪几种计算方法?么样的基本原理,有哪几种计算方法?n n如何确定农用地的如何确定农用地的“级级”,有哪几种计,有哪几种计算方法?算方法?3939*3.1 3.1 农用地分等定级目的农用地分等定级目的什么样的耕地是质量好的耕地?什么样的耕地是质量好的耕地?好地应该有好的表现:好地应该有好的表现:好地,生产能力应该高,产量高好地,生产能力应该高,产量高 怎么认识产量高?怎么认识产量高?好地,值钱,价值高好地,值钱,价值高 怎么认识价钱高,收益高?怎么认识价钱高,收益高?农业用途下哪块更值钱?农业用途下哪块更值钱?农业用途下哪块更值钱?农业用途下哪块更值钱?转变用途时哪块更值钱?转变用途时哪块更值钱?转变用途时哪块更值钱?转变用途时哪块更值钱?4040(分等)(分等)(定级)(定级)*如何科学识别好地:如何科学识别好地:直接方法(实践的方法)直接方法(实践的方法)直接方法(实践的方法)直接方法(实践的方法)间接方法(理论的方法)间接方法(理论的方法)间接方法(理论的方法)间接方法(理论的方法)实践方法一:种一茬?实践方法一:种一茬?谁来种?在哪里种?什么时间种?谁来种?在哪里种?什么时间种?谁来种?在哪里种?什么时间种?谁来种?在哪里种?什么时间种?种什么?投入水平?管理水平?种什么?投入水平?管理水平?种什么?投入水平?管理水平?种什么?投入水平?管理水平?实践方法二:卖一块?实践方法二:卖一块?谁来买?卖给谁?卖来做什么?谁来买?卖给谁?卖来做什么?谁来买?卖给谁?卖来做什么?谁来买?卖给谁?卖来做什么?各种干预?能不能都卖了各种干预?能不能都卖了各种干预?能不能都卖了各种干预?能不能都卖了?4141*理论的方法理论的方法理论的方法理论的方法理论方法一:辩土(五色土)理论方法一:辩土(五色土)理论方法一:辩土(五色土)理论方法一:辩土(五色土)不同的地方,同样的土壤出现了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地方,同样的土壤出现了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地方,同样的土壤出现了不同的表现。不同的地方,同样的土壤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土种大比武不行土种大比武不行土种大比武不行土种大比武不行理论方法二:观天(光温降水)理论方法二:观天(光温降水)理论方法二:观天(光温降水)理论方法二:观天(光温降水)理论方法三: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工具)理论方法三: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工具)理论方法三: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工具)理论方法三: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对象与工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关键是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关键是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关键是扩大规模,提高效率关键是扩大规模,提高效率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农业的根本出路在机械化4242*如何科学识别好地:理论的方法如何科学识别好地:理论的方法选择一条路?选择一条路?选择一条路?选择一条路?土壤学家土壤学家土壤学家土壤学家/地理学家地理学家地理学家地理学家/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经济学家经济学家我们的方案:我们的方案:标准耕作制度、标准粮、光温生产潜力、产量比、标准耕作制度、标准粮、光温生产潜力、产量比、标准耕作制度、标准粮、光温生产潜力、产量比、标准耕作制度、标准粮、光温生产潜力、产量比、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自然质量分、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自然等、利用等、等自然等、利用等、等自然等、利用等、等自然等、利用等、等可比序列(从区域到全国)可比序列(从区域到全国)可比序列(从区域到全国)可比序列(从区域到全国)多方法综合多方法综合多方法综合多方法综合多层次成果多层次成果多层次成果多层次成果4343*3.2 3.2 分等基本原理与方法分等基本原理与方法3.2.1 3.2.1 3.2.1 3.2.1 分等思路与计算过程分等思路与计算过程分等思路与计算过程分等思路与计算过程3.2.2 3.2.2 3.2.2 3.2.2 参数确定方法参数确定方法参数确定方法参数确定方法3.2.3 3.2.3 3.2.3 3.2.3 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计算农用地自然质量等指数3.2.4 3.2.4 3.2.4 3.2.4 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计算农用地利用等指数3.2.5 3.2.5 3.2.5 3.2.5 计算农用地综合等指数计算农用地综合等指数计算农用地综合等指数计算农用地综合等指数4444*3.2.13.2.1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土地自然等土地自然等土地自然等土地自然等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力土地生产力自然质自然质自然质自然质量分量分量分量分ClCl土壤土壤土壤土壤因素因素因素因素气候因素气候因素总辐射总辐射总辐射总辐射光合潜力光合潜力光合潜力光合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潜力光温潜力气候潜力气候潜力气候潜力气候潜力土地利用等土地利用等土地利用等土地利用等土地等土地等土地等土地等土地等土地等土地等土地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耕作制度耕作制度耕作制度耕作制度产量比产量比产量比产量比KlKlKcKc利用水平利用水平经济水平经济水平光光光光热热热热/温温温温水水水水?4545*3.2.1 3.2.1 分等基本思路分等基本思路农用地分等的基本思路是考虑农用地分等的基本思路是考虑天、地、人天、地、人的逐级的逐级订正,主要有以下几步:订正,主要有以下几步:(1 1)在)在标准耕作制度标准耕作制度的操作下,从的操作下,从指定作物指定作物光温光温(气候)潜力出发,经作物产量比系数折算成(气候)潜力出发,经作物产量比系数折算成基准基准作物作物潜力指数,建立全国可比序列;潜力指数,建立全国可比序列;(2 2)通过测算土地自然质量分,对光温(气候)通过测算土地自然质量分,对光温(气候)理论生产力进行土壤理论生产力进行土壤(或土地或土地)修正;计算标准粮和修正;计算标准粮和自然质量等指数,按指数上下划分自然等;自然质量等指数,按指数上下划分自然等;4646*全国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图全国标准耕作制度分区图标准耕作制度:标准耕作制度:全国全国12121212各一级区,各一级区,41414141个二级区;个二级区;4747*(3 3)通过测算土地利用系数,对现实生产力进行)通过测算土地利用系数,对现实生产力进行土地利用水平的订正;计算土地利用等指数,按指土地利用水平的订正;计算土地利用等指数,按指数上下划分利用等;数上下划分利用等;(4 4)通过测算土地经济系数,再经过经济水平订)通过测算土地经济系数,再经过经济水平订正,计算经济等指数,得出最终综合等别。正,计算经济等指数,得出最终综合等别。4848*标准耕作制度CLKLKC1生产潜力土壤修订利用水平修订经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