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docx

    • 资源ID:89899564       资源大小:30.33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docx

    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 规划主要依据为市国民经济与社会进展规划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市“十二五”工业进展规划、市“十二五”环境爱护规划、市“十二五”旅游进展规划、市大城东新城进展战略规划纲要等。规划范围为市域,以建成区为重点。规划根底年为2023年。规划期限近期20232023年,远期20232023年。 一、现实根底与存在问题 (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为低碳城市建立奠定坚实的经济根底 近年来市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业强市、商旅活市、环境立市”进展战略,全力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积极进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开展生态市建立和进展综合旅游经济、高效精品新型农业,综合实力得到稳步提升。202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89.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498亿元,“十一五”年均分别增长13%和16%。化工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连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新安化工集团入选“中国制造业500强”。经济构造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构造调整为11.1:56.5:32.4,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1.5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14.3%。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77元,农夫人均纯收入10012元,年均分别增长10.2%和12.9%。“一主两副两组团”城镇框架体系根本确立,城市化水平到达55.4%。先后荣获了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城、中国十大世外桃源、中国最正确旅游休闲胜地等荣誉称号,胜利创立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和谐城市绿色环保示范城市等。稳步提升的综合实力,为市建立低碳城市奠定坚实的根底。 (二)节能减排深入推动,为低碳城市建立作出积极显著的奉献 市深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重点开展水泥、化工行业整治,水泥行业从2023年起关停全市22条老式机立窑生产线,引进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后,产能提高近10倍。撤除砖瓦窑42座,全面整顿砖瓦行业,节能约万吨标煤。开展化工行业整治,关闭整顿小型化工企业,搬迁集聚提升重大骨干化工企业;重点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在水泥、化工等企业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尤其是海螺水泥等三家水泥企业利用回转窑排放废气的余热进展发电,节能效果显著。循环经济积极推动,制定了企业清洁生产扶持政策,扶持进展大洋化工等一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程;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建立了节能减排考核机制和工作协调机制,在全省领先完成年消耗标煤1000吨以上的重点能耗企业能源计量全掩盖。2023年市单位GDP能耗比2023年下降20.9%,全面完成市下达的节能考核指标。市在节能减排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低碳城市建立作出积极显著的奉献。 (三)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低碳城市建立制造良好的碳汇条件 市持续推动生态市、国家环保榜样城市创立,实现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2023年下降15%和30%,均到达“十一五”规划目标。实施了“新安江秀水保洁”工程,完成一批污水处理厂建立,实现城镇污水处理率到达80%,比2023年提高28.64个百分点。深入推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通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和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物处理综合利用等工程,有效降低了农村面源污染。实施了宝贵树种进展三年行动规划,宝贵树种基地造林2023亩。2023年实现全市绿化掩盖面积340.5公顷,公园绿地面积126公顷,拥有森林面积243万亩,2023年森林掩盖率到达76%,活立木总蓄积到达582万立方米,森林固碳1065万吨。中国绿化榜样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创立成果得到稳固和加强。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为低碳城市建立制造良好条件。 (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为低碳城市建立创立低碳能源根底 市利用新安江水恒温的优势,积极进展以水源热泵为特色和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应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启动创立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积极应用水源热泵技术,利用新安江江水,在市体育馆、黄龙月亮湾、半岛凯豪等宾馆安装水源热泵空调。全市已启动实施的水源热泵系统建筑应用面积25万平方米,完成12.8万平方米,节电效果明显;在全省较早开头开发利用太阳能用于居民生活,实现城市居民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70%以上,全市共安装了8.5万户,成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普及率最高的县级市;积极推广沼气技术,全市农村户用沼气建立已初具规模,共建立各类沼气池344座户,池容33133立方米,年产气量约242万立方米;推动小水电站建立,全市共计小水电工程49座,总装机2.059万千瓦,实现全市最高发电量4036万千瓦时。市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为低碳城市建立创立了良好的低碳能源根底。 (五)增长方式技术瓶颈等问题,有待低碳城市建立中重点突破 市已具备建立低碳城市的良好根底,然而也急需克制较多问题与困难,寻求低碳转型的驱动力和正确路径。 以高碳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制约低碳城市建立。规划初步测算,市2023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为855万吨(扣除外来电为725万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5.56吨/万元,比2023年下降17.5,人均二氧化碳排放16.65吨/年,高出市平均水平,碳减排任务艰难。现阶段市三次产业构造呈现“二三一”构造态势,经济增长过于依靠其次产业,工业特殊是建材等行业比重偏重。由此导致市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占43.6%,比重很高。市的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于水泥、冶金等行业,与当地的产业类型严密相关,因此市加快产业构造调整是碳减排的关键。 以碳基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制约低碳城市建立。煤炭、油品等化石能源在市的一次能源消费构造中占肯定优势,并且将来一段时间内化石能源依旧是能源消费的主体,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构造中的比例很低,能源构造有待优化。从能耗水平来看,2023年市单位GDP能耗值为1.27吨标准煤/万元,是市同期数的1.91倍。2023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值为2.96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市同期数。市能源构造和能耗水平的现状,对碳减排形成较大压力。 以不断扩大资源需求增量为特征的城市扩张方式制约低碳城市进展。随着城市化的加快推动,市的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规模日益扩张,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这些必将对城市规划治理、交通进展、建筑等各方面提出挑战,也将带来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因此在碳约束时代,以通过从外部不断地扩大资源需求增量和盲目地建立来推动城市扩张的方式已难以为继,急需以新的理念完善城市的相关功能。 科技支撑缺乏、配套机制缺乏制约低碳城市建立。技术创新是低碳进展的关键,市面临科技力气相对薄弱等问题,对低碳城市建立支撑缺乏,急需制定低碳技术战略并取得碳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同时由于长期形成的观念与低碳进展理念有较大差距,对低碳城市的熟悉也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的政策、资金、考核、宣传等机制。 二、建立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努力促进低碳进展,最终实现可持续进展,规划以科学进展观为统领,以生态文明建立为指导,以市建立低碳试点城市为契机,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碳生产力”为主线,以“两大创新”为核心,加强政府“五大低碳领导力”,着力开展“六大低碳城市建立行动”,扎实推动“七大重点工程”,详细落实“四项保障措施”,有力推动“三个转变”,不断提高市人民生活品质,努力创立“低碳,宜居江城”。 “一条主线”:围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提高碳生产力”的主线,实现市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增速显著低于GDP的增速,不断提高碳生产力。 “两大创新”:低碳城市建立抓住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核心,出亮点,出绩效,出美名。 “五大低碳领导力”,加强政府的经济社会进展理念转变的引领力、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的执行力,低碳技术集聚与集中的环境培育力,低碳要素效劳市场的构建力,利益相关者参加进展的组织力,从而在低碳城市建立中把握进展机遇。 “六大低碳城市建立行动”:从国家对低碳进展的战略内涵动身,结合低碳城市的三大特征,结合实际,着力开展低碳产业培育提升行动,低碳能源体系构建行动,城市建立低碳化行动,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行动,碳汇林业建立行动,低碳生活构建普及行动,努力打造低碳。 “七大重点工程”:依据低碳城市的建立任务,以七大工程为载体,重点推动产业低碳化工程、可再生能源进展工程、低碳技术人才培育工程、低碳建筑应用工程、低碳交通推行工程、碳汇建立工程、低碳社区创立工程,为市的低碳城市建立打下坚实根底。 实现“三个转变”:通过低碳城市的创立,实现市的经济进展方式的转变,城市进展方式的转变和市民生活方式的转变,争取“低碳、宜居江城”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可持续进展。 (二)根本原则 坚持理念创新原则。将低碳城市建立理念与社会价值观念创新严密结合,与进展方式、生活方式全面连接,以理念创新带动技术、体制、机制、治理等方面创新,充分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通过提凹凸碳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逐步利用低碳技术替代高碳技术,提升碳生产力。 坚持相互连接原则。做好低碳城市建立与生态文明建立、循环经济与绿色经济进展、节能减排、新能源进展等工作的相互连接,融会贯穿,充分利用已有的工作根底与成就,同时突出低碳城市建立在产业进展、城市布局、技术与制度创新等方面的重点与亮点。 坚持特色示范原则。立足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碳汇条件、新能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理清进展重点,做好特色示范,为市作为全国的低碳试点城市工作供应借鉴实践。 坚持工程带动原则。充分表达规划对低碳城市建立的现实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市“十二五”低碳城市建立目标和主要建立任务,提出一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工程,由各相关部门制定详细的工程实施行动规划,明确施力方向,使低碳城市建立落到实处。 坚持全民参加原则。加强政府在低碳城市建立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同时调动各类企业、社会团体、公众参加低碳城市建立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通过全社会参加的力气,来推动低碳城市建立目标的实现。 (三)建立目标 1、近期目标:力争到2023年,市的低碳城市建立工作全面绽开,“六大低碳城市建立行动”有序推动,全市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3年下降20%,低碳城市建立取得良好成效: 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产业构造明显低碳化,效劳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力争到达4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到达25%。循环经济模式逐步推广,高能耗产业落后产能根本淘汰,重污染行业退出机制逐步健全,低碳战略产业初步形成,低碳企业和低碳产品逐步进展。 低碳能源比重不断增加。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到达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要求,非化石能源在初始能源消费构造中比重到达7%。严格执行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65%的节能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40%以上,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到达60%以上。 城市建立改造逐步低碳化。实现绿色出行比例到达50%。新能源与节能型汽车比例到达12%以上。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比例到达88%。 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有所突破。加强低碳技术研发,低碳技术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比重到达5.5%。 碳汇力量不断增加。全市森林蓄积量稳定650万立方米,建成区绿化掩盖率到达38.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到达12平方米以上。 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逐步形成。垃圾分类率到达45%,低碳教育宣传在社区的普及率达85%,绿色办公创立率到达60%以上,低碳城市制造形成良好的社会气氛。 表2-1:低碳城市建立主要指标 序号指标2023年2023年2023年1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5.56 (2023年)暂定“十二五”下降20%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2第三产业的比重(%)32.440483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万元)1.271.0完成省市下达的指标4低碳技术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比重(%)45.575非化石能源在初始能源消费构造的比重(%)3.97126新能源与节能型汽车比例(%)312207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比例(%)1065908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建筑面积在新建建筑面积中的比例(%)1040859森林蓄积量(万立方米)58265070010建成区绿化掩盖率(%)37.238.539.511绿色出行所占比例(%)40506012垃圾分类率(%)2245752、远期目标:2023年全市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要求,碳生产力显著提升,“低碳,宜居江城”的目标根本实现。 三、主要建立任务 (一)开展低碳产业培育提升行动 建立低碳化的产业构造是有效降低市碳排放的主要途径,其核心任务是提高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促进工业节能降耗;提升现代效劳业的比重,同时大力进展循环经济。 加快产业构造低碳化调整步伐。围绕建立低碳产业体系,大力进展现代效劳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低碳产业,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大力进展潜力产业,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广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绿色制造,有效削减生产环节碳排放,提凹凸碳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构造向低碳化方向进展。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稳固提升建材、五金工具、家纺等传统产业,加快生产要素向主导产业、优势企业集聚。做优精细化工产业,实施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扶持以有机硅、有机胺、香精香料、医药中间体系列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推动化工行业构造调整。着力引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搭建公共研发孵化平台,优化和提高全市产业进展层次,培育新兴经济增长点。鼓舞本市企业技术改造和汲取外来投资相结合,做精做优水、碳酸钙等资源产业,深度开发有机硅、冶金等特色产业。积极培育风能太阳能互补LED路灯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化进展。充分发挥现有水源热泵换热器等配套生产企业作用,重点引进水源热泵机组制造企业。 加快现代效劳业进展步伐。积极进展金融、信息、科技效劳、文化创意、旅游、会展、物流等产业,力争期末三产占GDP比重到达40%以上。树立大景区、大景点、大旅游建立思路,进一步完善旅游业根底设施,大力进展休闲旅游业和城市休闲产业。加快进展现代商贸业和现代物流业,推动形成商厦、专业市场、特色街区等不同形式的商贸业态,强化物流根底设施平台,建立综合物流信息中心。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尤其是新安江水资源优势,积极进展文化消遣、运动休闲、养生保健业等特色效劳业,发扬地方节庆文化,培育养生养老产业,促进效劳外包产业进展。 大力进展循环经济。根据省循环经济试点省的建立要求,积极推动市循环经济“770工程”,组织实施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舞企业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可替代材料,努力降低原材料消费,提高工业废水、废气、废物和余热综合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削减污染排放。大力进展生态循环农业,鼓舞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扎实推动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积极实行就地消纳、制作商品有机肥、沼气处理、污水净化等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方式;加快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在资源节省、循环经济进展中的应用。以主导产业龙头企业为示范,建立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试点。 (二)开展低碳能源体系构建行动 能源活动是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转变能源进展战略,建立低碳能源体系是打造低碳城市的重中之重。低碳能源体系的建立以优化能源构造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突破口,最终实现能源活动减碳的目标。 以优化能源构造为重点实现构造减碳。以创立国家级绿色能源县、省清洁能源示范市为抓手,优化能源消费构造,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和自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逐步替代煤炭、油品等高碳的化石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在初始能源消费构造中的比重,“十二五”末到达7%左右。对全市能源消费总量和增量实施掌握,相应掌握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以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为重点强化低碳。积极进展以水源热泵和太阳能利用为特色和重点的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新安江水能优势,在公建配套建筑、公共建筑、社会事业建筑中积极推广水源(地源)热泵应用。推动光伏发电,在城区、新城开展光伏屋顶、光伏发电照明等工程。连续推动太阳能热利用的快速进展,在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提高农村太阳能热水器普及率。在城镇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结合应用。鼓舞农村地区使用清洁能源,通过提高沼气建立补助标准,落实农村沼气建立工程。结合水资源丰富的特点连续深度开发建立小水电,同时加强水电技术改造。 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突破点加快降碳。进展集中供热提高能效,因地制宜进展热电联产和集中供热,重点加快热电厂和热力管网建立。合理规划集中供热范围,逐步淘汰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分散小锅炉。推动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进展循环经济,切实加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三)开展城市建立低碳化行动 低碳城市建立的落脚点仍旧是城市,“十二五”期间市将形成“一主两副两组团”的城镇进展格局,构建“中等城市(主城区)中心镇特色镇中心村”梯次连接、功能配套的网络化、组团式空间构造体系。规划在新城建立、市区有机更新、中心镇培育等方面充分表达低碳理念。 以城市建立低碳化为要求加快新城建立步伐。结合城市拓展和有机疏散进展方向,有序推动大城东新城、洋安新城、桥东新区等规划建立和治理,将“聚、密、联、新”的理念贯穿到新城的规划、设计和建立中。“聚”要实现新城的集约进展,重视新城的集聚效应。“密”是建立紧凑型城市,提高新城的土地产出率,优化市政、居住区、商业街等配套设施建立。“联”是注意新城的内联和外联,加快进展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联系,并加强各大新城内部的公交系统建立。“新”是创新城市规划和建立理念,鼓舞在新城建立中采纳低碳设计、低碳材料、低碳布局,尤其是重点建立低碳建筑。 以城市有机更新为契机推动市区低碳改造。坚持集聚进展,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动市区退二进三,加快市区工业企业搬迁工作,鼓舞企业在搬迁转移过程中提高工艺水平和产品档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腾出更多空间进展公共交通和公共效劳配套设施,解决城区交通拥挤问题。提高城区绿化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实现建成区绿化掩盖率到达38.5%。连续实施“五路千盏”工程,逐步改造市区内主要道路的路灯为节能光电产品。 以中心镇培育为重点推动城镇建立融入低碳理念。在市梅城和寿昌副城,乾潭和大同组团的培育过程中,在产业布局、根底设施布局、功能布局、人口集聚等方面充分表达紧凑性的特点,在用材、用能、用地、用水等方面充分表达节省的理念,降低城镇进展建立中由于空间拓展,根底设施建立耗用建材、增加交通运输等方面带来的碳排放,以低碳的理念丰富城乡统筹的内涵。 (四)开展低碳技术推广应用行动 技术创新是低碳城市建立的两大创新之一。市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力量,围绕低碳技术进展,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深化效劳治理,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 着力进展低碳技术。以科技强市建立为载体,突出低碳技术的进展,重点促进以风能太阳能互补LED路灯等产业化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以磷酸铁锂电池产业化为代表的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以满液式水源热泵、低温余热发电的推广应用为代表的高效节能技术;以新型换热器的研发为代表的热泵和空调技术的变革和产业化,以及分布式能源技术、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技术、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高效利用技术等。 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围绕低碳技术进展,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充分发挥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共同作用,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强低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抢占低碳技术制高点。 着力搭建创新平台。由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搭建多种低碳科研平台,建立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农村能源利用等方面的专业化讨论机构。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推广成熟适用的低碳先进技术和产品。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高层次人才的合作,为低碳建筑建立、低碳产品开发等供应技术支撑。充分利用排放贸易机制和清洁进展机制等减排机制,积极吸取国内其他低碳试点省份和城市的阅历,建立低碳城市进展合作机制和低碳城市联盟。 着力深化效劳治理。培育沼气、太阳能热水器、水源热泵等科技效劳工程公司,为城乡沼气、太阳能热水器、水源热泵工程及实施供应牢靠的技术效劳。加强对低碳建筑应用治理讨论,建立建筑碳排放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体系等。加强低碳技术学问产权爱护,做好专利申报工作。 (五)开展碳汇林业建立行动 抓住“森林”建立的机遇,充分发挥全国绿化榜样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优势条件,利用丰富的森林、湿地、水资源,构建城市生态网络体系,全面推动生态市建立,不断提高生态固碳、减碳力量。 提高森林固碳力量。通过实施自然林爱护、生态公益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建立,提高森林质量。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加强荒山荒地的改造力度,全面实施矿山复垦复绿整治工程,保持森林掩盖率。加快低产林改造步伐,提高森林蓄积量和质量,增加单位面积二氧化碳汲取量。合理调整林分构造,强化森林经营治理,增加现有森林植被的碳汇力量。 增加绿化减碳力量。建立城市生态廓道,实施高速大路、国道、省道和城市主干道沿线生态化改造,全面提升沿线绿化景观和植物固碳力量。比选和增加固碳减碳力量强的绿化树种,优化绿化植物配比方案,根据网络化、多样化、立体化、生态化标准,扩大绿化数量,提升绿化品质。提倡道路绿化阔叶化、公园绿化乔木化,最大限度发挥绿化的减碳效益,增加绿化碳汇建立力量。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开展小流域水土流失和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工程,连续深化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便三大面源污染治理,稳固环境美丽乡镇建立成果,完成碳酸钙、电镀行业整治工作,扎实推动千岛湖水域和新安江主城区水环境整治。切实加强环境监管,仔细落实重点污染源企业长效治理机制,严峻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六)开展低碳生活构建普及行动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人民的低碳社会责任观念,提倡低碳生活方式,发动和鼓舞居民实践低碳生活,使低碳城市建立成为人人参加的自觉行动。 提倡绿色办公,引领示范低碳行动。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减碳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结合水源热源技术应用加快对政府、商务办公大楼进展低碳化改造。政府选购中参加低碳相关要求,选用节能电脑和办公设备。推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实现无纸化办公,建立办公大楼能源需求与使用治理系统。鼓舞电视电话视频会议,削减公务用车出行等。 提倡绿色出行,推动交通领域减碳。大力进展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城乡一体化公交运营模式,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完善线网、站点布局。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环保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逐步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进展更新。推动慢行交通系统建立,完善自行车专用道和停车场地设置。完善智能化交通体系,建立高效运输综合治理系统。深入开展无车日活动,提倡拼车出行,组织系列绿色出徒的主体宣传活动,引导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 提倡绿色建筑,推动建筑领域减碳。推广节能建筑,从优化设计入手,关注建筑整体、长期的使用效率,强调整能、节地、节水、节材,提倡建筑材料循环使用,鼓舞建立精装修建筑,打造“百年建筑”。优先在行政办公、商务、金融、中小学、医院等公共建筑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推行建筑节能绿色评级,严格执行省市建筑节能治理条例。降低住房过度建立引起的碳排放。 提倡绿色消费,鼓舞生活用品减碳。提倡生活简洁、简约化,采纳节能的照明方式和科学合理使用家用电器;逐步限制直至取消一次性物品的使用;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推行“绿色居家准则”,创立低碳家庭,促进人们日常生活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安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四、重点举措 建立低碳城市是一项长远而艰难的任务,“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七大工程,为市的低碳城市建立打下坚实根底。 (一)产业低碳化工程 产业低碳包括产业构造的低碳化和产业本身的低碳化,“十二五”期间要着力提升现代效劳业进展水平,大力改造工业产业,加快农业的规模化进展步伐,全面推动产业化进展。 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工程。建立低碳企业认证制度,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推动节能改造工程。实施高、低压变频调速、功率补偿节能技术、系统改造、机组优化配置等电力系统节能改造;加快淘汰落后低效电机、风机、水泵、空压机等耗能设备。实施循环流化床、粉煤和水煤浆燃烧、分层燃烧、节煤固硫浓缩液、保温等燃煤(油)锅炉节能改造,更新改造低效工业锅炉及其辅机系统。推动重点用能企业清洁生产,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 实施现代效劳业提升工程。以新安江、黄饶、梅城-七里泷、大慈岩等五大旅游综合体建立为重心,积极创立高等级旅游景区;以三都渔村、胥岭-罗村等五大魅力乡村旅游区为依托,大力进展特色乡村旅游。规划建立凉爽、特色风情小镇,拓展养生保健旅游、民间文化体验、运动休闲旅游,强化整体形象宣传和旅游促销。推动实施商业网点工程建立,培育消费新热点。建立高端养老综合体,着力打造区域养老基地。建成杨村桥、更楼两大物流基地和乾潭、大同两个物流配送站。 (二)可再生能源进展工程 可再生能源是清洁、低碳甚至无碳能源,“十二五”期间要加大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的进展,实现市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翻几番。 积极推动水源(地源)热泵应用工程。重点在宾馆、商场等公建配套建筑,行政办公、商务、金融等公共建筑,中小学、医院等社会事业建筑中应用,充分利用浅层水温(地温)资源,供应采暖、制冷和热水供给。“十二五”末累计启动水源热泵建筑应用100万平方米,完成80万平方米,根本实现洋安新城和桥东区块无空调外挂机的目标。 大力推动太阳能利用工程。推动光伏发电城市应用。在城区、新城开展光伏屋顶、光伏发电照明等光伏发电应用。在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实现2023年农村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到达60%以上。在城镇推广普及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物结合应用,推广太阳能集中供热水工程,扩大居民住宅、医院、宾馆饭店、公共浴室、体育馆和学校等公共建筑的使用范围。“十二五”末累计启动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应用200万平方米,完成160万平方米,实现新建居住建筑太阳能掩盖率到达85%以上。 实施农村地区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实施大中型沼气和户用沼气等一批农村能源示范工程,新建沼气池100座,沼气年产气量将到达350万立方米左右。同时加大农村沼气使用宣传力度,强化技术培训和治理。加大工程投入补助额度和建立规模,积极争取各级农村沼气建立工程,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建立规模。 连续推动小水电开发建立工程。实施“千站改造惠农保安工程”,加快老电站更新改造进程,“十二五”期间对钦堂乡成功和大溪边电站、杨村桥镇徐洪电站、航头镇公曹电站进展技术改造,做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立,规划至2023年新增水电装机1万千瓦左右。加快乌龙山抽水蓄能电站的建立,提高电力调峰力量。 (三)低碳技术人才培育工程 技术创新是市低碳进展的两大核心之一,要通过产品创新以及工艺创新等各种途径提高能源效率或增加低碳能源供给,削减经济社会系统对化石能源的依靠,从技术创新上谋求出路。 实施低碳创新平台建立工程。依托浙西科技孵化城的建立,有效集聚科技要素、孵化科技企业,提凹凸碳技术的研发投入。积极吸取国内其他低碳试点省份和城市的阅历,借鉴先进低碳技术以及先进的规划理念,通过论坛、沟通培训会等各种途径,打造低碳进展联合平台。 实施低碳技术效劳培育工程。培育34家水源热泵、沼气、太阳能光热利用等科技效劳工程公司,为城乡沼气、太阳能热水器、水源热泵工程及实施供应牢靠的技术效劳。 实施干部专业人才培训工程。分类培训党政干部、企业经营治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就地培训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沟通,提高干部人才的力量和水平。同时坚持分级分类、结合需求,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立,打造一支高层次、高水准的低碳人才队伍。 (四)低碳建筑应用工程 以创立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为抓手,以实施建筑能效标识体系为亮点,以推动低碳建筑示范工程为着力点,有力推动低碳建筑工程的实施。 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在全市积极引导和鼓舞推广水能、太阳能和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沿新安江两岸和城区内全面推广应用太阳能和水源热泵系统,村镇重点推广太阳能和沼气的建筑应用。在城市规划区内全部新建建筑必需应用可再生能源。并有规划地逐步改造已投入使用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争取至2023年,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40%以上。推广地表水水源热泵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80万平方米,实现60%符合条件的政府建筑开展水源热泵改造,太阳能热利用建筑一体化应用面积320万平方米。 实施建筑能效标识体系建立工程。领先建立建筑能效标识体系,对居住建筑及一般的公共建筑的低碳节能改造,实行自愿性标识。对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作为突破口,实行强制性标识,以保证节能改造效果,推动节能改造工作。“十二五”前三年在城区先行建立,后逐步推广。 实施低碳建筑示范工程。组织实施低碳建筑、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利用示范工程,选取桥东城市客厅综合体、城西休闲旅游综合体中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建筑、选择23个住宅建成低碳住宅,选择黄龙月亮湾、半岛凯豪等建成低碳宾馆,安排机关办公楼节能改造,鼓舞政府部门带头示范。 (五)低碳交通推行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公交优先进展战略,大力推行使用清洁能源环保汽车,提升城市交通的信息化水平,努力促进交通减碳。 实施公共交通优化工程。将更多资源和优待政策配置到公交系统,通过公交优先为重点带动城市整体交通构造的优化。进展快速公交系统,逐步开通中心城区与新城的快速公交路线。准时优化已有的公交线路布局,加密公交线路班次,提高公交效劳质量和力量。改良出租车车型和效劳水平,提高出租车车载率。探究公交免费运营的财税、治理、运营等创新体制。协作公交优先进展战略,适度掌握私家车规模和使用。在城市四周一些大的客流集散点预留场地(停车+换乘),削减入城汽车流量。 实施清洁能源环保汽车推行工程。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环保汽车,在公共交通领域逐步以混合动力、自然气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进展更新。建立自然气加气站,自然气加气站宜与加油站合并建立,新建加油、加气、充电多功能站,或对已有加油站进展加气、充电改造,以满意新能源动力汽车的需求。 实施智能化交通体系建立工程。提升现有城市交通的信息化水平,大力进展智能交通,建立高效运输综合治理系统,为公众供应实时、便捷的交通信息效劳。“十二五”期间,重点在中心城区先行启动。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优化路网构造,提升道路、大路的级别,提高道路通行力量,实现快捷、畅通、高效、安全的运输环境。 实施水路运输提升工程。积极利用富春江航道提升的契机,加快港“十里埠”、施家、大洋等综合作业码头及与之相配套的交通设施建立,提高水路运输力量和客货运量。 实施低碳交通宣传工程。深入开展无车日活动,提倡拼车出行,组织系列绿色出行的主体宣传活动,引导市民选择低碳出行方式。借助电台、电视等媒体宣传低碳交通、绿色出行,并借助公交广告大力推广低碳出行理念。 (六)碳汇建立工程 进展碳汇资源是符合生态文明建立和可持续进展的科学选择,有利于在低碳城市建立中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动林相改造和绿化工程,完善生态环保设施,努力提高碳汇力量。 实施森林提质工程。结合山区居民搬迁,积极推动退耕还林、旧宅基地还林等工作,保持森林掩盖率稳定。根据建立碳汇林的要求,推动山体林相改造工程,提高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力量。连续推动宝贵树种进展,进展材质优良、用途广泛、欣赏性强、培育前途大的宝贵乡土树种资源,在胜利创立国家宝贵树种培育示范市的根底上进一步进展。 实施城市增绿工程。深化城市绿化、山区绿化,加强平原绿化、村庄绿化,注意道路绿化、河流绿化,建立城市公园、沿江湿地公园,增加城市“碳中和”力量。争取完成绿化造林4万亩,建成3个绿化示范乡镇,建成15个市级园林绿化村,25个县级绿化村。 实施“新安江秀水保洁”工程。加快城东截污纳管,实施城东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1.9万吨污水工程;完成叶家至江村埠段、白沙大桥桥北至大桥段污水管网和洋溪污水泵站及配套管网建立。推动污水分散式生态处理工程。完善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推动梅城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建立,治理梅城九坞、下涯和杨村桥垃圾填埋场等已有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完善乡镇(街道)中转站建立,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力量。“十二五”末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率到达45%。 (七)低碳示范创立工程 社区和家庭是人们生活的根本单元,建立低碳示范社区,有利于引导人们形成低碳化的生活理念和生活习惯,“十二五”期间要积极实施低碳示范社区和低碳示范家庭创立工程,营造低碳生活气氛。 实施低碳示范社区建立工程。借鉴国际低碳社区、“碳中和”社区胜利阅历,根据全市统一要求,选择五个左右的社区(村庄),赐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建立低碳示范社区。提倡低碳物业治理,设立社区物品再生中心,负责社区废弃物分类回收和再生利用,组织开展社区闲置物品的交换、回购和再出售,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工作。加快制定低碳社区的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对参建社区的碳排放进展跟踪调查,并进展公示比照,实施低碳示范家庭建立工程。引导社区居民开展低碳生活,结合低碳社区创立,选择1000户左右的家庭,建立低碳示范家庭,促进人们日常生活由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养成安康、低碳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消退碳依靠。 实施低碳机关创立工程。切实发挥党政机关在节能减排减碳方面的表率示范作用,结合水源热源技术应用加快对市级机关进展低碳化改造。 五、规划保障措施 (一)建立低碳政府,保障低碳进展的领导力 加强机构建立,强化组织保障。根据的要求,市低碳城市建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低碳城市建立工作,建立健全分工合理、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办公室详细负责组织推动低碳城市建立的各项工作;相关职能部门按责任分工负责详细组织实施。各乡镇(街道)政府要加强对本地区低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落实。全市形成市和乡镇(街道)分级治理、部门相互协作、上下良性互动的推动机制。 完善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仔细落实节能、循环经济、新能源等方面的优待政策,抓紧制定建立低碳城市配套的政策和措施。依托市被列为国家级低碳试点城市的契机,加强节能减排减碳、低碳技术研发、碳交易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整合市现有财政政策向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倾斜。同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内各类补贴、嘉奖资金等。优先保障低碳城市建立工程建立用地、环境容量等政策优待。对重点低碳产业进展工程优先列入技术改造与科技创新重点工程规划,并在政策范围内对各项税费赐予优待。

    注意事项

    本文(市委低碳节能示范城市建设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老**)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