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docx

    • 资源ID:8990260       资源大小:60.95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docx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第一篇: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2022年国家公祭日活动你都有什么心得?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优秀范文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1 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入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起先了长达6周的惨无人道的烧杀_掠,致使多达30万以上无辜的中国平民惨遭杀害。列宁曾经说过: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选择背叛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肆意篡改教科书,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着实让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震惊。 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盘抹杀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受害者名单可以作证,当时任留在南京的外国记者们的口述笔录可以作证,战后审判日军战犯的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可以作证。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死于南京大屠杀的同胞亡灵不会容许,中国人民不会容许,爱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也不会容许。 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开展,也意味着中华儿女起先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还击,国家公祭仪式的实行说明的国家对“国耻日的重视,也说明中国不忘国耻的信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大屠杀生还者的老去和逝去,国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国家公祭日的举办除了证明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如山,更具有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增加中华民族凝合力的宏大意义。 中国人的胸怀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于承认历史,中国人民就会对其抱有真挚的感情。盼望日本方面本着对人民、对历史、对将来负责的看法,以肃穆的看法妥当处理中日历史问题,认真吸取历史教训,方能保证中日关系的和谐友善进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然,牢记历史并不是让我们沉湎于过去的苦难,而是让我们从苦难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让我们拥有建设祖国的动力。只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旺盛兴盛,方能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方能让全天下的中华儿女实现宏大中国梦!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确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公祭的意义在于,唤醒人们历史记忆,避开忘却与麻木,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l同学们,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世代都无法遗忘那一天,1937年12月13日,这是历屈辱的一天,这是让我们中国人难过的日子,这一天中国首都南京沦陷,日本鬼子进行了血腥的残忍的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是反人类反社会的: 1、大屠杀持续的时间长达六个星期。 2、屠杀对象是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 3、死难者达30万人以上。 4、屠杀手段令人发指,机枪扫射、活埋、把人当做练习刺杀的靶子,更有甚者还进行杀人竞赛。 今日是南京大屠杀_周年祭日,南京的上空就要响起警世后人,勿忘国耻的警报声。我们在这里集会,重温历史,悼念遇难同胞,就是为了以史为鉴,恒久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是为了揭露和批判日本一小撮右翼势力否认侵略,重走军国主义老路的图谋。同学们,让我们不忘国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在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的宏大旗帜下,激昂民族精神,刻苦学习,为实现祖国的宏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盼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是为了以史为鉴,避开“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毅的中华民族是不行战胜的。同学们,国家平安是的平安,国家利益是的利益,国家荣誉是的荣誉。我们要记住历史,记住在近代,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耻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要努力学习,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气。同学们,让我们大家都参与到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公祭日活动中来,这一天当警报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肃立默哀。愿死难者的冤魂得以安眠!愿宏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愿我们的同学强壮成长!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3 今日是20_年12月13日,也是第_个国家公祭日。设立国家公祭日,让远去的硝烟重新出现,让人民遭受的苦难再度重温,举国公祭,为的是在不断坚守和平进展、向往和平的同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人们对和平的祈愿,许愿墙上的种种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对于过去我们不是抓住不放,是想在历史的惨痛阅历中不断珍惜如今的和平,懂得珍惜,并对过往的屈辱和苦难时刻警惕,不断砥砺人性道义,审时度势,牢记历史、牢记使命,用浓浓的爱国情去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入侵南京,进行了40多天毫无人性的大屠杀,共残害了30多万生灵,每一个华夏儿女都无法将这一天这一天承从记忆中抹去,这一天满是屈辱和苦难,时刻提示着我们肩上的的责任、心中的使命。 那么当历史翻过这一页,留给中华儿女的是远去的黑暗和光明的将来,如今的中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位国人都应当以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傲慢,中华民族像羔羊般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远去,中国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有实力保证人民过上和平生活的宏大国家。 一代又一代的学问分子们无怨无悔,甘心奉献个人的青春铸就强国强军的宏大事业,这种精神,是爱国的、是理性的、更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学习的。我们要把这种爱国精神落到行动上,时刻牢记时代使命,在奋斗前进的路上永不停留。把国家、民族放在人个的前面,努力为国家各项事业进展奉献才智和力气,奋力开创更加奇妙的将来。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4 作为一名_高校的学生,作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满四个月了,我最终鼓起志气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祭祀那些在烽烟战火中永久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盼中的阴霾天不大一样,这是一个大晴天。从看到初中历史课本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以来,我就始终在想着:有机会的话,应是在那样的一个阴霾天,用滚烫的心去触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灰黑冰凉的记忆。然而这次却有点挖苦,在温和的,甚至是有点刺眼的阳光中,我踏入了这座城。 这是一个周末,没有多少人来,冷清的感觉与晴天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虽然还未进入馆内,但气氛已然被旁边的雕塑和音乐烘托得稍显压抑,信任没有一个人看到这组雕塑时心里是没有振动的。首先进入视野的也是最大的一个雕塑是一位丈夫死于日本人屠刀之下,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自己也被强暴了的母亲。她衣衫褴褛,头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诉日本人的暴行,表情苦痛欲绝,我能够看到她的无望与生气。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背着已经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着已死小孙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亲身上的婴儿?他们的亲人都是惨死在日本鬼子的钢刀,炮弹之下的。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仇与恨,而是一个名族的血与泪!伤痕太深,怎能愈合如初?我知道这些雕塑丝毫没有夸张当时的情景,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场面,然而到这里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是静默地泛着涟漪的水,那应是整个名族为纪念死难者而流下的永不干枯的清泪。 进入馆门,看到来参观的各色各样的人:像我一样的学生,工人?没有一个人不怀着敬畏的神情,我感到一丝丝的欣慰。历史的教化没有只停留在课本里,学校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当关注这段受难史。整个场馆依据时间的依次布置,从抗日斗争的背景起先讲起,配以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的场景等,讲到抗战胜利,日本倒戈,以及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等。进入第一个展厅,看到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轻轻地摩挲它们,想稍稍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痕,想稍稍安抚它们凄怨的灵魂。橱窗里面看到最多的是日本兵遗留的枪支弹药和其他生活用品。刚起先我还抱着些许“考古的心理,但当我看到一枚枚桐叶军功章时,我生气了-它们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国人的血铸造的,一枚接着一枚,示意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那些侵略者将自己的高傲建立在鲜血之上,他们应当受到指责。 往里走,就是重点的南京大屠杀部分,配有很多当时日本军人屠杀平民事情的照片,其场景不行谓不凄惨。所建立的很多仿真场景,也真实地再现了日本人的累累罪行。被轰炸过的房屋满目疮痍,残垣断壁上的炭火还未熄灭,让人如穿行在狼藉的街巷之中,看着家园顷刻间化为灰烬,亲人身首异处,有着无尽的恐惊和恨意。还有根据生还者回忆出的一个个小房间,隔着窗,能望见幽暗里惨死的无辜百姓。特别是对一家人的迫害,我之前对其中的惨状有所耳闻,当我真的面对这幕场景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个黑色的天,听到了那些苦痛的哀嚎声,闻到了那些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看到那些妇女受迫者的史料,无论是视频,图片,还是文字,都能让我看到一幅幅惨痛的画面,让我深深的握紧了拳头,我作为男人的自尊被深深损害,他们残害了我们中国的女人,世间最恶毒的词都无法形容那些加害她们的日本人!对于她们来说,一生已毁,有的不忍其辱,了断了性命,但冤魂生怕永久地留在了人世间,挥之不去;有的为了生活,照旧接着着一生,她们多盼望自己可以失忆,不要再让那些噩梦般的记忆夜夜刺痛着心灵,困难,漫长. 还有最惨绝人寰的场景:“万人坑-层层积累的白骨,男的,女的,老的,少的?一起先我是不愿进去的,并不是怕见这样的尸骨,怕被眼前的一幕幕吓到,或者心里留下什么阴影,而是怕里面的那种气氛,更是害怕亵渎了这些尸骨的在天之灵。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些后人应当做的首先是让这些尸骨入土为安,而不是作为一种历史的罪证而暴露于外,终归他们已经有过不幸。但是最终我还是进去了,不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对日本人的恨意,而是为了对那些受难者的牢记。本来以为自己看到那些白骨会惊慌,然而我错了,真正临到那一刻,心中反而有一种异样的清静,不知缘由的清静。这清静不代表麻木,这是一种深思,是一种牢记。单纯的仇恨已不能代表此刻心中万般纠结的心绪,这些心绪要花一生去清理,关于生命,关于斗争,关于和平.正如李自健的屠生佛留给我的思索一样,那幅油画左边是两个手拿屠刀,趾高气扬的日本士兵,中间是一座尸山,尸山顶端是一个活着的幼儿,右边是两位僧人。画里有罪孽,有控诉,有苦难,有盼望,有宽恕,还有无尽的思索. 参观虽然略显的匆忙忙忙,但我的内心照旧在略显压抑的纪念馆中激烈不已,在此期间我受到的最大的触动就是这些不幸的灵魂在那个中华民族最羸弱的时代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换来的是现代人们对那段历史的牢记,对和平的追求,对生命的敬畏。整个过程中,我也体会到纪念馆设计者们的苦心,他们并不完全是在向世人控诉那段黑色的历史,而是给我们当代人足够的警示:暴力带来的只是无尽的苦难,和平才是人类应当恒久追求的主题。理解了这样的初衷,才能够理解整个场馆的内容布置。夕阳西下,那橙色的余晖铺满在整个纪念馆内,为端庄肃穆的纪念馆覆盖上一层温和的霞光。透过那层柔柔的光线,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恒久逝去的生命。他们不再面目凶狠,眼中不再透着无尽的恨意,相反的,他们面目安详,那是沉淀恨意之后从内心最深处释放出来的清静祥和,那是对罪恶的宽容,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在暖色调的晚霞中,我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了那段历史带来的无尽的思索,同时也感知到了最真实的平和。我想,这温和的霞光不仅温和了那些无辜的受害者的灵魂,同时也温和了我们这些后人,它其实是想让我们不要恒久记着恨,不要恒久生活在对罪恶的厌恶之中,而是应当记得那些教训,那些用鲜活的生命换来的和平。回首望去,馆内那破旧的城墙,虽照旧孤独地伫立在那里,却不是在控诉着一段黑色的历史,而是在展望着一段奇妙的将来. 丧钟为不幸的逝者而鸣,也将为遗忘苦难,曾一度失去精神信仰的民族而鸣。不要让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作为一个景点而被后人牢记,而是作为一段永不被尘封的历史让后人永记于心! 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5 202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设定每年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首次以国家名义悼念大屠杀死难者。 在第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83年前古城南京发生的那场惨绝人寰的惨案,仍是让人不忍卒读。和平来之不易,国耻勿忘,历史必需牢记!南京大屠杀带来的伤痛从未被时间抹去,人们对国家公祭日这个纪念日的相识也越来越深刻。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同时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传递中华民族对于人权和文明的看法,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酷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就如欧洲一年一度纪念奥斯威辛集中营死难者一样,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中国的,也是全世界的。历史告知我们,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多么重要。国耻难忘,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强大、民族振兴,才是对侵略者最好的回击。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变更,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逝。哀思会随时间久远而湮没,但历史的启示不会。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牢记历史、唤醒记忆、开创将来的举措。促使人类历史记忆许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开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将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进展和时代进步。假如说南京大屠杀是近代悲剧的极致,那么当历史翻开这一页,我们最终看到黑暗的离去和光明的到来。筑梦中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历史使命。我们当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华蜜为己任,把爱国奉献的热忱转化为创建创新的不竭动力。 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国家精神、民族精神、爱国精神的传承。国行公祭,拉近了远去的硝烟,重温了民族的苦难;国行公祭,不为宣扬报仇与怨恨,是为唤起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许下复兴的心愿:吾辈当自强。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将聚集在一起,以沉重的心情缅怀逝者,但人们知道,这不是在宣泄心情,不是在提倡民族报仇,而是提示每一个人,避开历史悲剧的重演。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也让中国人民更深切地体会到国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体会到国家统一强大的重要,让民族精神提升,让中国人民更加爱国。 “卅万冤魂招不去,百年凄雨惕重来。一年一度的国家公祭,恰如振聋发聩的警钟,提示人们:历史记忆需要时常擦拭,人类道义需要不断砥砺,民族精神需要时常检阅。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当恒久牢记,牢记南京的难过、南京的眼泪;每一个中国青年要不断前行、振兴祖国的动力。 其次篇:2022年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大全 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有哪些?12月13日,为同胞默哀,为中华祈福,在灾难的创伤中培育人道看法与和平精神,在屈辱的历史中学会独立自强。一起来看看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5篇,欢迎查阅! 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1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将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实行的国家公祭仪式。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起先对我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灭亡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中国人民不会遗忘,全世界人民也不会遗忘,法西斯暴行早已被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 南京大屠杀中的惨绝人寰,爱好和平的人们记忆犹新、永生难忘。历史记载: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少尉向井敏明和野田毅残忍地进行杀人竞赛两人从无锡的横林镇,杀到常州的火车站、镇江的句容城、南京的紫金山下,一个杀了106人,另一个杀了105人;由于分不清谁先杀到100人,于是两人以杀150人为新的竞赛目标听到这样的故事,回忆惨痛的历史,每个人都会剧烈指责侵略者对人权野蛮的践踏。 国家档案局公布的最新资料片南京大屠杀档案选萃中,有几位一般人面对大屠杀的表现令人敬佩,也令人深思:南京一家照相馆的小学徒罗瑾,冒着生命危险,拷贝日军军官送来冲洗的罪行照片,秘藏在寺庙当中,辗转同学吴旋之手,最终保存到抗战胜利,成为南京军事法庭审判的一号证据;金陵女大收容所的程瑞芳,白天不停工作,犯难民撑起千疮百孔的“爱惜伞,晚上就着昏暗的灯光,含泪记录侵略者暴行,挣扎写下心路历程,成为中国版“安妮日记这些珍贵资料片,记录了中华民族心灵上恒久的创伤,更让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无可辩驳。 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遗忘历史就会在灵魂上生病。然而,确有人得了健忘症,确有人的灵魂已经生病:比方,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在遇难者“30万这一数字上大做文章,以此为突破口否认南京大屠杀;又如,日本篡改教科书,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谎言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绝不容许否认历史和随便篡改! 人民日报今日(12月12日)刊发的重温历史记忆,不忘砥砺前行一文指出:国家公祭,意味着公祭活动将从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上升到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世界记忆。把家殇、城殇变为国殇,就是为了说明中国人民牢记侵略斗争曾经造成的深重灾难,说明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忘却苦难的历史,说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斗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决立场。确实如此,国家公祭日警示世人别在灵魂上生病,已经生病的必需抓紧治疗,切莫讳疾忌医,一条黑路走到底。 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2 泛泛而论,祭祀作为一种典型的仪式,通常是文明成熟的标记。文明成熟,才有礼典。华夏文明发育较早,具有完备多样的礼典仪轨,而祭祀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即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并依此创立了特地的祭祀日。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等都与祭祀有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祭祀文化的成熟。祭祀不仅包括宏大的天子祭,也包括士庶祭,都成为国家活动和家族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不过,曾在中国持续数千年的礼典仪式如今已渐趋消亡,不再是常规性的重要活动,其规范也慢慢瓦解。这其中,有国家形态在近代发生巨大转变的缘由,也有祭祀文化的生存土壤发生转变的缘由,过去对天地鬼神的敬畏已不复现,对祖先的崇拜也由于家庭结构向原子化演化而减弱。近年来,虽然敬天敬地敬祖先再成时尚,但强调的也多是文化符号的意义,或者成为给地方经济进展搭建的平台,其原来意义已有所消散。相对而言,民间尽管失去了传统祭祀规范的许多内容,但照旧存在基于情的祭祀活动,而在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尽管照旧零星存在,比方为“9·18事变悼念、为“5·12大地震悼念,但没有制度化规定。 那么,今日需不需要设立国家公祭日?答案是确定的。假如说过去因敬天敬地敬祖先而创建的祭祀文化,反映了一个文明的成熟,那么今日是否会遗忘历史,也在考验一个民族是否成熟。 国家公祭日供应的庄重感,有助于复原历史的庄重,特别是在虚无主义消解历史的价值推断之时。历史的荣耀和悲情,需要我们正确体会;国家公祭日供应的言论平台,有助于关心我们连接历史和现实,为我们找到历史中的正确定位;国家公祭日有助于我们回顾谛视历史悲剧,维护基于历史形成的推断,防止历史被人为歪曲。而这些对于历史的冲击,始终在发生。 南京大屠杀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国家公祭日就是通过直面历史上的悲情时刻,以到达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的目的。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不乏对于悲情时刻的记录。以什么样的历史悲剧作现实的镜鉴,有不少选项。为什么确定的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而不是其他? 其一,南京大屠杀象征着中国苦难近代史的高潮时刻。中国自近代以来所遭受的外部压力,给整个民族留下了许多历史疤痕,而八年抗战最为艰苦,中国军民付出的牺牲最大,中国向现代性转变的进程被阻滞得最为严峻。 其二,迄今为止,83年过去了,日本作为那场侵略的始作俑者,始终没有作出应有的历史反思。最近两年,还通过篡改历史、为侵略正名等方式,为修改和平宪法、重启军国主义之路制造声势。 其三,日本近年来的这些行为,不仅让中日关系降至冰点,还对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正义性、对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政治和平安体系构成了潜在威胁。 还原历史真相,需要一面真实折射历史的镜子。警惕历史反复,告诫颠覆历史的行径,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传递和平声音,需要一面真实的镜子。而无论从反法西斯主义还是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南京大屠杀都不仅是历史留给中国人的伤痛,也是留给全世界的伤痛。犹如奥斯威辛集中营,其警示意义是世界性的。 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3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今年年初以特地确定形式设立的,从而为国家公祭日供应了国家法律确实认和保障。此次设立国家公祭日,来自民间的长期呼吁、政协的连续提案、中日关系的曲折反复以及国家重建历史与政治认同的明确意向。今年的12月13日作为国家首个公祭日,其系列祭祀活动更是凸显出国家重建历史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政治意识与政治意志。此次关于公祭的国家实践,将南京大屠杀祭祀活动从民间与地方政府层次提升至国家层次,对于塑造国家意识与国家认同具有主动意义。 国家公祭日是二战后各国反思和转化斗争遗产的普遍国家实践,已构成国际惯例。公祭形式上,各国政要及民众开展大规模的集体敬献花圈、公开演讲等活动,在共同仪式中强化“想象共同体(民族)的命运意象和实在性。我国关于二战的历史纪念活动,以南京大屠杀为例,长期处于民间和地方层次,比方-市的纪念活动从1994年起先坚持了二十年,但由于缺乏国家公祭的法律支配,在规模与影响力上颇有缺乏。与之比照的是,作为侵略国与战败国的日本,每年在国内以原子弹事务绽开斗争祭祀。 现代的国家认同已进展出两个基本层次:一是民族文化层面,以历史命运共同体和民族主义精神为内核;二是政治法律层面,以宪法与公民权利为内核。各国基于民族国家利益与历史理性,均交叠运用这两种层次不断强化国家认同,增加民族凝合力与团结。如此,则今年12月的首个宪法日和国家公祭日,当可共同作为国家认同建构现代化的新思维与新进路。 关于国家公祭日的具体活动形式,各国具有大致相近的实践与支配,比方国家领导人敬献花圈并发表演讲,群众自发集会开展纪念活动。-市将接着以往的“集体默哀一分钟的支配,但国家层面的祭祀活动明显会因为公祭日的国家化而升格,形成公祭日新的祭祀传统。同时,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沟通交往特征,网络公祭亦成为国家公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同主题的国家公祭只是国家的一种特别建议行为,对历史的纪念与承受仍应寄予于民间层次和日常实践。近年来围绕抗战史的民间纪念活动有所进展,大大丰富和拓展了国家斗争公祭的素材、土壤和民意基础,较为突出的是四川“建川博物馆中的抗战史主题馆。 事实上,以抗战为主题的国家纪念活动历来受到中日关系变迁的影响。在此次公祭日之前,国家与民间对抗战史与抗战影视生产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始终颇为强劲。中日关系在友好主题与历史反思主题之间存在较大张力,近年来更是因为钓鱼岛事务和日本政治右翼化引发两国关系惊慌,从而在背景与动力上助推了国内抗战叙事的强化以及公祭活动的国家化。日本的斗争公祭,除了原子弹主题外,靖国神社参拜亦是化重镇。此次国家公祭,当可视为对日本历史看法及斗争公祭行为的回击。 不过,此次公祭的意义除了既有的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历史认同之外,还应当有超出事务本身的宏阔意义。斗争公祭在国际关系意义上表现为一种民族主义对抗,这作为外交斗争和政治博弈的对等手段是必要的,而在内政意义上亦可起到强化爱国主义的政治认同效果。这些正面精神有其效度,亦有其限度,不行漠视,亦不行失当。 在中国和平崛起与依宪治国的当代,国际层面仍奉行和平与进展主题,内政层面则应坚持依法治国和有序民主的基调,给予整体国家精神以一种必要的结构均衡感、宽和威历气质和现代价值取向。同时,着眼东亚和平建构大局,中日和解照旧是两国乃至于东亚和世界和平进展的规范愿景,是中国担当负责任大国角色和真正崛起的地缘政治基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负责的方式就是对当下国家与人民的自由和华蜜负责。国家公祭被编织进历史与现实、外交与内政、民族与个体、国家与社会、区域与世界的困难关系和张力之中,其意义纷繁,价值流变,激情与悲情互生。然个中不变者,乃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与苦难奋斗精神,亦有矢志和平与追求历史正义的正值意志,更有内修文德法度、外协近邻万邦的复兴之志。如此,则亡灵可慰,外敌可遏,和平可期,大国气象可成。 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4 设立公祭日,祭祀死难者、敦促民众不忘历史,是国际上的惯常做法。比方联合国2005年确定的“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纪念日,德国的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俄罗斯的卫国斗争胜利纪念日等等,这些纪念日不仅是对逝者的劝慰,也是对生者的警醒,更有着让侵害者和受害者及其后人反思历史、牢记历史、敬重生命、珍视和平的深刻寓意。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起先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亡人性的法西斯暴行。但是随着时间的消逝,越来越多的人渐忘了这段惨痛的民族历史,在国内,曾经的惨痛历史越来越被各种轻松的演绎所替代;而在国外,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的抬头,各种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清华斗争历史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些现象都在警示着我们爱惜历史铁证、还原历史真相、教化本国国民、牢记历史苦难的重要和紧迫。 虽然如今每年南京市民都会自发实行悼念活动,但是,每一位中国人都应当深刻的相识到,南京大屠杀不仅仅是南京人民的惨痛记忆,更是中华民族应当恒久牢记的国家历史,是中国人民抗争史上的浓重一笔。设立公祭日,就是要通过全民纪念的形式,让全体人民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时刻保持对历史苦难的痛感,从而时时警醒,倍加珍视当前得来不易的和平。 公祭日活动不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吸引着众多海外华人的关注和参与。信任随着全国各地的公祭活动和海外华人在世界各地的活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必将在国内乃至国际上产生重大的影响,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对同胞死难者的缅怀,对民族历史的牢记,对和平进展的珍视,对民族富强的期盼。 国家公祭日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参与进来,不仅为了告慰死者,更是为了激励生者;不仅为了牢记斗争、更是为了珍视和平;不仅为了牢记历史,更是为了警醒将来。 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5 公祭日,展示了我们的人文精神与民族性格。历史构成了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历史锻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品德,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是每个民族的朝圣之地。当波兰人为奥斯维辛纪念馆献上鲜花,当德国人在大屠杀纪念碑林中默哀,也让我们重回77年前那座血与火的城市,阅读写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种紧紧挽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血脉深情与民族精神。 公祭日,让我们学会以宽敞的历史视野正视、思索和解决问题。这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已过去77年,中国抗日斗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斗争胜利已近70年,我们用肃穆的国家公祭仪式提示着自己,保持历史的痛感,但不煽动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视历史、反思斗争、检省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余孽,但不将民族感情矮化为街头泄愤。阅历过深重苦难的民族,更应怀着宽敞的历史目光,更应懂得珍惜和捍卫人类的核心价值。 第三篇: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 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 1937年12月13日,残暴的日本侵略者进入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起先了长达6周的惨无人道的烧杀*掠,致使多达30万以上无辜的中国平民惨遭杀害。列宁曾经说过: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日本右翼分子选择背叛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肆意篡改教科书,并声称“南京大屠杀是20世纪最大谎言着实让世界人民都为之感到震惊。 南京大屠杀是铁一般的事实,不是某些别有用心的右翼分子就能全盘抹杀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的受害者名单可以作证,当时任留在南京的外国记者们的口述笔录可以作证,战后审判日军战犯的军事法庭上的供词可以作证。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南京大屠杀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死于南京大屠杀的同胞亡灵不会容许,中国人民不会容许,爱好和平的世界各族人民也不会容许。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开展,也意味着中华儿女起先向日本右翼分子做出还击,国家公祭仪式的实行说明的国家对“国耻日的重视,也说明中国不忘国耻的信念,随着越来越多的南京大屠杀生还者的老去和逝去,国家公祭日更具有非凡的意义,国家公祭日的举办除了证明南京大屠杀的铁证如山,更具有树立中华民族意识增加中华民族凝合力的宏大意义。 中国人的胸怀如海似天,只要日本勇于承认历史,中国人民就会对其抱有真挚的感情。盼望日本方面本着对人民、对历史、对将来负责的看法,以肃穆的看法妥当处理中日历史问题,认真吸取历史教训,方能保证中日关系的和谐友善进展。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当然,牢记历史并不是让我们沉湎于过去的苦难,而是让我们从苦难中吸取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让我们拥有建设祖国的动力。只有把祖国建设的更加旺盛兴盛,方能不让那段屈辱的历史重演,方能让全天下的中华儿女实现宏大中国梦! 第四篇:2022国家公祭日83周年心得体会 你知道吗?其实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扶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2国家公祭日83周年心得体会5篇范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1 又到一年12·13国家公祭日。山河肃穆,草木含悲。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照旧清晰可见,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一件件实物记录着历史,凄厉的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 20_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_周年,也是第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中华民族巨大的耻辱因此产生。为悼念大屠杀死难者并揭露侵华日军残忍罪行,日本有识之士于广岛、大阪、名古屋等多地举办纪念活动,呼吁人们牢记历史、开创两国和平友好的将来。 对于历史,最大的哀痛,不是无知,而是知道后所表现出来的漠视!想想历史课上,讲近代史最肃穆的话题时,课堂里发出的阵阵笑声;再看看谈到历史问题时,很多人满脸的不屑。对历史的无视,在这阵阵笑声和一脸不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很多中国人在无视什么?历史吗?不是!而是自身的存在价值!是很多人心中没有力气。 落后就要挨打,进展才能自强,这是苦难历史带来中国的深刻教训。几年来,中国创建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奇迹,这何尝不是对历史最深厚的祭祀、对先辈最好的告慰! 牢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更好地开创两国间和平、友好的将来。民族需要力气,人民需要力气。中国人必需以史为鉴,珍视今日和平生活,远离斗争恶魔。愿中日两国今后能够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2 今日,20_年12月13日是第_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也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_周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该条例从2022年12月13日起正式生效,并将此前南京市政府“默哀一分钟的建议,明确列入法规当中。2022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确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年11月23日,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当以史为鉴、警钟长鸣。列宁告诫过我们:遗忘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变更,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逝。侵华斗争给中国记忆留下一个“败字,烙下一个“耻字,刻下一个“警字。以史为鉴,我们需要深化的民族自省,也需要认清落后必亡的道理。我们醒悟的相识到,一味地让步不会带来和平,祖国进展也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必需在深刻的历史教训基础上保持高度警醒,以史为鉴、警钟长鸣。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当勿忘国耻、牢记使命。中国任人欺侮的一页虽然彻底翻过去了,但是过往的伤痛和不屈的抗争会时刻警醒着我们:这强大,来之不易;这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担当起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斗争的历史重任。居安思危、牢记使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脚踏实地稳步前进,为实现凝合了几代中国人夙愿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身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中国一步步壮大起来,再也不是那个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中国。有如此强大的国家做后盾,我们倍加珍惜、倍感傲慢。如今,我们需以放眼世界的战略思维,在涉及我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划出红线,亮出底线。我们不主动惹事,但遇事也不能怕事。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祖国的强大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我们将用毕生的心力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22国家公祭日心得体会3 作为一名_高校的学生,作为一名水之子,在南京,我呆了已是快满四个月了,我最终鼓起志气去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去祭祀那些在烽烟战火中永久消逝的生命。 和我期盼中的阴霾天不大一样,这是一个大晴天。从看到初中历史课本上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描写以来,我就始终在想着:有机会的话,应是在那样的一个阴霾天,用滚烫的心去触摸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那灰黑冰凉的记忆。然而这次却有点挖苦,在温和的,甚至是有点刺眼的阳光中,我踏入了这座城。 这是一个周末,没有多少人来,冷清的感觉与晴天形成了显明的对比。虽然还未进入馆内,但气氛已然被旁边的雕塑和音乐烘托得稍显压抑,信任没有一个人看到这组雕塑时心里是没有振动的。首先进入视野的也是最大的一个雕塑是一位丈夫死于日本人屠刀之下,手里抱着死去的孩子,自己也被强暴了的母亲。她衣衫褴褛,头微仰,像是在哀嚎老天的不公,又像是在控诉日本人的暴行,表情苦痛欲绝,我能够看到她的无望与生气。再往前,能看到一些稍小的雕塑:背着已经死去的奶奶的少年,抱着已死小孙子的老人,趴在已死母亲身上的婴儿?他们的亲人都是惨死在日本鬼子的钢刀,炮弹之下的。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仇与恨,而是一个名族的血与泪!伤痕太深,怎能愈合如初?我知道这些雕塑丝毫没有夸张当时的情景,自己在之前也想象到了那些血淋淋的场面,然而到这里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雕塑的基座下是静默地泛着涟漪的水,那应是整个名族为纪念死难者而流下的永不干枯的清泪。 进入馆门,看到来参观的各色各样的人:像我一样的学生,工人?没有一个人不怀着敬畏的神情,我感到一丝丝的欣慰。历史的教化没有只停留在课本里,学校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中国人就应当关注这段受难史。整个场馆依据时间的依次布置,从抗日斗争的背景起先讲起,配以大量的图片,文物,文献,视频和仿真的场景等,讲到抗战胜利,日本倒戈,以及对南京大屠杀的纪念等。进入第一个展厅,看到墙壁上刻满了遇难者的名字,我忍不住用手轻轻地摩挲它们,想稍稍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痕,想稍稍安抚它们凄怨的灵魂。橱窗里面看到最多的是日本兵遗留的枪支弹药和其他生活用品。刚起先我还抱着些许“考古的心理,但当我看到一枚枚桐叶军功章时,我生气了-它们是日本人用多少中国人的血铸造的,一枚接着一枚,示意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不复存在。那些侵略者将自己的高傲建立在鲜血之上,他们应当受到指责。 往里走,就是重点的南京大屠杀部分,配有很多当时日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国家公祭日活动心得体会.docx)为本站会员(wj151****609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