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物流行业特点及现状分析.docx
中国智慧物流行业特点及现状分析 智慧物流是“人、车、物”多维度融合, 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与手段, 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和智能执行的能力, 提升整个物流系统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 智慧物流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 从而实现降低社会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整合社会资源的目的. 智慧物流底层技术 智能物流包括自动化仓库系统、自动化搬运与输送系统、自动化分拣与拣选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等. 其中, 自动化仓库系统主要包括货架、堆垛机等自动化存储设备;自动化搬运与输送系统主要包括各式输送机、轨道穿梭车、机器人和其它自动搬运设备;自动化分拣与拣选系统主要包括各类自动化分拣设备、手持终端拣选和电子标签拣选等;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包括WMS和WCS等. 智能仓储系统简介子系统主要技术主要原理搬运系统AGV/RGV自动导引运输车。通过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堆垛机器人能将不同外形尺寸的包装货物,整齐地、自动地码(或拆)在托盘上的机器人。为充分利用托盘的面积和码堆物料的稳定性,机器人具有物料码垛顺序、排列设定器。输送机分为大倾角输送机、波形挡边输送机、挡边隔板输送机、移动输送机、水平移动式输送机和大倾角胶带输送机等。识别系统条形码技术包括条形码编制规则,条形码译码技术,条形码印刷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无线射频技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相对于传统的磁卡及IC卡技术具有非接触、阅读速度快、无磨损等特点。储存系统立体化仓库由货架、巷道式堆垛起重机、出入库工作台及操作控制系统等组成。货架是钢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或结构体,货架内是标准尺寸的货位空间,巷道堆垛起重机穿行于货架之间的巷道中,完成存、取货的工作。分拣系统水平分拣系统识别、接收和处理分拣信号,根据分拣信号的要求指示分类装置、按商品品种、按商品送达地点或按货主的类别对商品垂直分拣系统进行自动分类。由控制、分类、输送装置及分拣道口组成。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WMS)通过入库业务、出库业务、仓库调拨、库存调拨和虚仓管理功能,综合批次管理、物料对应、库存盘点、质检管理、虚仓管理和即时库存管理等功能综合运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仓储控制系统(WCS)仓储控制系统(WCS)位于仓储管理系统(WMS)与物流设备之间的中间层,负责协调、调度底层的各种物流设备,使底层物流设备可以执行仓储系统的业务流程。 一、智慧物流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1.内需增长稳定 2015-2019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定增长, 其中2019年,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16万亿元, 同比名义增长8.0%;2020年1-4月,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 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0.68万亿元, 同比名义下降16.20%. 随着国内疫情形势好转, 各地陆续复工复产, 预计中国内需将逐渐恢复. 2015-2020年5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2.政策加持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 2019年2月, 为巩固物流降本增效成果, 增强物流企业活力, 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 其中明确提到, 要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行动. 据此可以看出, 在政策的持续加持下, 未来中国智慧物流行业有望迎来崭新的发展机遇. 关于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意见要点具体内容提升制造业供应链智慧化水平鼓励物流和供应链企业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开发面向加工制造企业的物流大数据、云计算产品,提高数据服务能力,协助制造企业及时感知市场变化,增强制造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捕捉能力、响应能力和敏捷调整能力。鼓励发展以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资源高度共享为特征的虚拟生产、云制造等现代供应链模式,提升全物流链条的价值创造水平实施物流智能化改造行动大力发展数字物流,加强数字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货、车(船、飞机)、场等物流要素数字化。加强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物流软件智慧化水平。支持物流园区和大型仓储设施应用物联网技术,鼓励货运车辆加装智能设备,加快数字化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实现物流信息采集标准化、处理电子化、交互自动化。发展机械化、智能化立体仓库,加快普及“信息系统+货架、托盘、叉车”的仓库基本技术配置,推动平层仓储设施向立体化网格结构升级。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乡村建设智慧物流配送中心。鼓励各地为布局建设和推广应用智能快(邮)件箱提供场地等方面的便利 二、智慧物流行业市场格局 2019年公路运输仍是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 2015-2018年, 中国货物运输总量逐年增长. 2019年全国货物运输总量为470.60亿吨, 同比有所下降. 货物运输方式中, 公路运输仍是主力军. 2019年, 全国公路货运量为343.50亿吨, 占货运总量比重的73%. 2015-2019年中国货物运输总量(亿吨) 2019年四季度物流领域投资数量相较于三季度无太大变化, 但投资金额巨大, 平均单笔投资金额较高. 其中核心大笔投资主要聚焦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基础物流服务建设方面及荷兰等发达国家的物流信息化方面. 由此可见, 在基础物流服务能力提升后期, 物流领域的投资和发展方向均将逐渐转向信息化等大数据层面. 2018Q1-2019Q4全球物流领域投资事件数量及金额 中国智能物流设备供应商主要集中于中鼎集成、利元亨、星云股份、昆船物流、机器人等. 国内主要智能物流厂商公司名称所在地主营业务和产品应用领域中鼎集成无锡国内领先的物流系统集成商。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智能仓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主要产品为自动化仓库系统、自动化搬运与输送系统、自动化分拣与拣选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主要业务是为生产制造企业以及物流配送中心提供自动化仓储以及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等服务。食品、冷链、医药、新能源、汽车、机械、造纸、能源、化工等昆船物流昆明仓储物流、商业配送及电子商务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系统的开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网络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生物识别及信息安全技术、自动化工程及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研制。在烟草行业具备强劲优势。烟草、军方、航空、医药、造纸、家电、电商、锂电、快消、制造、轨道交通等今天国际深圳在新能源电池智能制造系统领域实力超群。专业的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系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为生产制造、流通配送企业提供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软件开发、设备定制、电控系统开发、现场安装调试、客户培训等一体化业务。烟草、新能源、冷链、石化、日化、医药、高铁、机场、航空军工、家具等星云股份福州国内领先的锂电池检测系统供应商。公司高度融合锂电池检测、电力电子、自动化等行业技术,以高精度的锂电池检测系统为基础,辅以公司自主开发的MES系统,将锂电池组组装制造过程的电芯充放电、电芯分选、电池模组焊接、BMS检测、电池组成品下线检测等工序设备,整合成锂电池组自动化组装生产线。3C产品及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沈阳新松沈阳国内机器人龙头,深耕物流自动化与AGV系统领域。为机器人及数字化解决方案,面向智能制造、半导体装备、国防安全及消费服务领域提供智能化产品及服务。数字化工厂业务包括智能装备、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软件与信息化平台等。汽车、电力、电子电器、工程机械、航空航天、新能源、食品、医药、包装、印刷等利元亨惠州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锂电池、汽车零部件、精密电子、安防等行业提供高端装备和工厂自动化解决方案。2018年公司锂电池设备收入6.04亿元,占总收入的88.6%。公司产品覆盖锂电池生产的电芯装配、电池检测和电池组装三个环节锂电、汽车零部件、消费电子、安防等北京高科北京国内最早开发研制自动化立体仓库物流仓储设备系统的公司。专业从事企业自动化立体仓库(含配送中心)物流仓储系统规划设计、系统集成和项目实施。产品包括自动化仓库系统、自动化搬运与输送系统、自动化分拣与拣选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等。机械、电子、电气、电力电网、石油、造纸、煤炭、医药、食品、轻工等 三、智能仓储的特点 此外, 在智慧物流背景下, 将结合物联网技术的仓储管理融入到智能物流中, 更有效地收集仓储信息, 降低货物配送的出错率, 提升仓储环节的作业效率, 从而提升物流运程总体效能, 降低物流仓储成本. 智能仓储系统是由立体货架、有轨巷道堆垛机、出入库输送系统、信息识别系统、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组成的智能化系统. 系统采用一流的集成化物流理念设计, 通过先进的控制、总线、通讯和信息技术应用, 协调各类设备动作实现自动出入库作业. 仓储行业产业链分析情况 1.自动化、智慧化的广泛应用. 主要是指硬件部分如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自动分拣设备、分拣机器人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应用;细分下去自动化立体仓库里面又包括立体存储系统、穿梭车等, 分拣机器人主要如关节机器人、机械手、蜘蛛手的应用. 2.互联网+智能仓储设备. 此部分偏重于软件, 主要是互联网技术如大数据、云计算、AI、深度学习、物联网、机器视觉等广泛的应用. 3.共享化. 共享经济的出现在仓储领域已有体现, 如托盘、容器、叉车等仓储物流装备的共享. 比如菜鸟把部分仓库里的运营、硬件设备等一起外包, 只负责土地和仓库的建设, 此外还有仓库的共享. 四、智能仓储发展现状 1.仓储行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果. 从经营模式来看, 仓储业正逐步完善相关服务配套设施、转变企业经营模式, 努力实现仓库空间利用率最大化, 并向各种类型配送中心发展;从发展方向来看, 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延伸产业服务链条等方式, 实现仓储领域向网络化与一体化服务发展. 2.新兴仓储领域快速发展. 在电商、快递仓储方面, 电商企业将竞争力放在提高用户体验, 提升配送效率上, 一方面加快自建物流设施, 另一方面“对外开放”仓储资源;同时在快递公司上市潮的资本市场推动下, 仓储领域的技术和服务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3.仓储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有所提高. 从机械化水平来看, 以货架、托盘、叉车为代表的仓储装备和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在大中型仓储企业的应用状况良好. 从信息化水平来看, 中国仓储业的信息化正在向深度(智能仓储)与广度(互联网平台)发展, 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可视化及货物跟踪系统、自动或快速分拣技术, 在医药、烟草、电子、电商等专业仓储企业应用比例持续提高. 2019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856.5亿元, 同比增长7.37%, 增速有所放缓. 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物流业的崛起、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外包需求的释放和仓储业战略地位的加强, 为仓储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未来智能仓储具有更大的市场空间. 预计到2023年, 智能仓储市场规模有望达1650亿元. 2013-2023年智能仓储市场规模及预测 从下游行业看, 中国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分布在医药、烟草、食品冷链、家电、纸业、汽车等多个行业, 其中烟草、医药和零售等三个行业约占市场总需求的40%左右. 新能源等新兴行业需求亦开始凸显, 但整体参与度还偏低. 在新兴领域, 以“单库建设+生产对接”为主, 具有相关工业服务基础的集成商更具竞争优势. 当前, 新能源行业已开始进入飞速发展期, 对智能仓储的需求日益凸显. 自动化立体仓库下游行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