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共4页).doc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教学设计湛江市第二中学 麦晓敏 2016年11月5日【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朝花夕拾产生的时代背景,鲁迅的写作动机,激发学生的阅读。2.引导学生用浏览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内容,欣赏精彩片段。 3.学会欣赏运用对比手法、细节描写人物。【教学重点】 1.了解全书内容,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2.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预习要求】阅读教材相关内容,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30秒) 师: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早在三十年代,他的作品就已被编入学校教材;解放后,他的文章更是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课本中,并成为经典篇目。可以说,一代又一代的新中国人,无不是在鲁迅思想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 的确,鲁迅作品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大多如”无花的蔷薇”,而在这蔷薇丛中唯一开着花的,当数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了。(板书:朝花夕拾 鲁迅) 二、了解名著阅读的方法 (5分钟)师: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名著?(生谈阅读方法)后出示(PPT1:) 名著基本的阅读方法: (一)先读序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作者情况、写作背景、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初步的了。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概括大意,抄名言,作评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四)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 三、阅读朝花夕拾 (5分钟) 师:我们也借鉴以上方法来读读朝花夕拾。(1) 作者介绍(指名学生介绍鲁迅,教师视情况补充后出示 PPT2)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并第一次使用“鲁迅”这个笔名;中篇小说阿Q正传,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等。 在写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46岁了。最初发表时配有副题,为“旧事重提”。这样,就自然产生两个问题:一是“提哪些旧事”,“提它作什么”的问题,二是把自己放回到童年来讲述故事,还是以成人的立场来回忆旧事的问题。作者曾说:“带露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我不能够。”因此,作者更多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对旧事进行取舍,以成人的视角,来进行“反顾”。(二)整体感知朝花夕拾(PPT3)朝花夕拾全书 篇文章,分别为 、 、 、 、 、 、 、 、 、 。外加一篇 ,一篇 ,是鲁迅惟一一本 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 到 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追忆那些难于忘怀的人和事,抒发了 。作品在夹叙夹议中对 进行了抨击和嘲讽。4、 选文例析五猖会(10分钟)师:阅读五猖会,思考以下问题:(PPT4)(一)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归纳主题。 (二)文章是如何来表现这个主题的? (三)讨论:最后一段反映了我的什么心情? 有什么作用? (一)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归纳主题。 (它主要记述“我”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以及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板书:五猖会 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二)文章是如何来表现这个主题的? 主要是通过叙写“我”去看五猖会前后的情感变化的经历来表现: 1.高兴地“笑着跳着”催促。 2.“忐忑”、“担心”地强记。 3.梦幻铁钳的帮助。(梦似的) 4.热闹没有什么大意思。 文章的最后通过对比:大家高兴,而“我”却觉得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含蓄地反映出了父亲在孩子最高兴的时候让其背书对孩子心灵的伤害。(板书:对比:看五猖会前后心情的变化 看五猖会时,我与大家的兴趣形成对比) (三)讨论:最后一段反映了我的什么心情?有什么作用? 全段对父亲没有一句谴责的词语,却充分流露出了对长辈不能理解一位儿童真实心情的伤感与困惑。含蓄地反映父亲在我最高兴的时候叫“我“背书是对孩子心灵的伤害,压抑了孩子的个性。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4) 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提示:可以从语言、表现手法、人物的刻画等方面来分析)(PPT5出示) 1.作者善于撷取一些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加以生动地描述,以小见大。2.通过对典型细节的描画人物来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给人以深刻的印象。3.运用了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 (板书:以小见大 细节描写 对比手法) 五、小组合作探究朝花夕拾对比手法的运用(20分钟)师:我们以五猖会为例分析了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在朝花夕拾的其他文章中,也都有运用到对比手法,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来分析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对比手法的作用。(PPT6出示)分工:1、2组:无常 3、4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5、6组:狗·猫·鼠 7、8组:阿长与<山海经>(1) 小组讨论(5分钟)(2) 小组展示(15分钟) 1.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体现了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如“无常的手里就拿着打算盘,你摆尽臭架子也无益”,人间得不到的公正在阴间得到了;“去勾魂时,看见母亲哭死去的儿子那么悲伤,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板。”说明他是个爽直、公正、有人情味的鬼。而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确“常喜欢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如百草园中有丰富的生物、神秘的美女蛇、冬天捕鸟等乐趣;而三味书屋单调的环境、无趣的教学方式、不理解的教学内容。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3.狗·猫·鼠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写“隐鼠时而跑到人面前来,而且缘腿而上,一直爬到膝髁。给放在饭桌上,便捡吃些菜渣;放在书桌上,则从容地游行,看见砚台便舐吃了研着的墨汁。”写出了隐鼠的可爱。而作者对猫的厌恶有四点理由:猫对捉到的猎物,总是纵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它老在配合时嗥叫,令民气烦;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隐鼠。 4.阿长与<山海经>作者对长妈妈前后的态度变化作对比,阿长是“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最初对阿长是“不大佩服”;到最后她为我买到了我渴望已久的山海经,于是“我对她又有新的敬意”,表达了对阿长的真诚的怀念,也揭示了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事实。 六、结语 师:朝花夕拾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同学们尽可以随便翻翻。待他年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人生阅历,回忆所及,再来细读,我敢说,你一定会温故而知新,掩卷三思,唏嘘不已。 七、作业(PPT9:) 读朝花夕拾,写一篇读书心得。专心-专注-专业